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扬帆大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躲。我把她轻轻的转过来,嘴唇轻轻的贴上去。

第七十二章 研制大杀器
    ( )周涛的顺从让朱显波意气风发,再苦再累,也觉得特有劲,有时候经常趁着她专心查资料,凑上去啵一下就跑。周涛却经常满脸严肃的教训他“你哪里像个有抱负的皇帝,就一标准色狼。”
    “冤枉啊,我只是喜欢你,后宫那么多美女,我都给撤散回乡了,那有我这么样的色狼哦。”周涛也拿他没办法,这是在明朝,是一代君王,女人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她只要做好她的事情就OK了,这就是朱显波喜欢周涛的地方。
    而朝廷这边,徐光启真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全国有名的铁匠都被他召集到一起,整天琢磨兵器的事情,再搞一批农民整天研究水利灌溉,播种啥的,反正就是不停的折腾。
    徐光启的铸造所倒是出了不少锐利的兵器,长剑砍刀,都比以往的锋利,也更加轻巧,但这些总归不是朱显波的目标。于是朱显波就给他花了张火枪的草图,并让郑泰在贸易途中加以留意,有可能的话,多带些回来。终于,郑泰的货到了,从一个台湾商人那里买的,看着像西洋货。一共十把,花了十万两白银。朱显波倒也不心疼,相比那瓦良格,这些洋枪根本不值得一提啊。
    哎,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火药,却用来玩鞭炮,这洋鬼子,却弄出了大杀器,朱显波拿着长枪对着徐光启常常叹气。徐光启总是激情昂扬的说“请皇上放心,我们在未来的几年内一定会赶上并超越西洋武器,一定会为我们的老祖宗争回脸面。”
    “徐光启,我大明朝的大小火铳都要改,小的往精准度上上,往郑泰洋枪靠拢,现在世界上有一种纸壳子弹问世,使燧发枪的射速进一步增加。纸壳子弹关键是在装弹步骤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它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20…30克重的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
    “有了子弹,和以前火绳枪比起来,这样简化的步骤使燧发枪的射速提高了一倍:使用纸壳子弹的燧发枪兵,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2…3发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当然如果在小火枪加装刺刀就更有战斗力了,避免被敌人近身后无法还击。当然你要是能搞出铁质弹筒来,我们将所向披靡。”
    “臣等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向比较自信的徐光启没想到根据皇上的了解,我大明的火器落后世界这么多,确实有好多事情要做,而皇上好像说得刻不容缓一样,鸭梨很大啊。
    “大火铳不能用铜质的,我们现在的大口径火铳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
    “西洋人现在有大炮,你设法从南方的西班牙人那里看看能不能弄到样品,然后再仿制革新。这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臣去想办法。”
    “大炮的主要目标还是要改铁质,保证射程,弹药可以参一些杀伤力的其他碎石,碎铁片等。”
    两个月个月后,徐光启请朱显波去铸造厂验货,好家伙,明晃晃的十杆长枪,外表看起来比买的那十杆洋枪还亮,
    “能发射吗?”朱显波关心的是实际效果。
    微臣等已经试过几支,和那些个洋枪并无区别。
    “那能射多远?”朱显波迫不及待。
    “目前五十米内没有散弹的现象。一百米开外就很难有效果了。”
    “那些洋枪呢?”
    “比我们的远,能打道一百米外的目标。一百五十米有散了。”
    “那不行啊,你得继续努力,看看差距在哪里,是火药的问题,还是枪管问题。我给你定个目标,起码要保证三百米,不然人家骑兵几秒钟就到你跟前了。对了,这种也抓紧造点出来,造上两百杆给兵部送去,他们正在训练新兵。”
    徐光启看皇上有点失望,脸胀得通红,接下来一句话也不说。
    朱显波挨个看望了参与铸造长枪的匠师们,临走拍了拍徐光启的肩膀,“只要有货出来就是进步,慢慢来,大家多琢磨问题就找得出来,但是你今后的工作还是抓总的,造船术,农耕术一个都不能丢,这铸造所你找个合适的人给我管起来。”
    “微臣明白,只是这洋枪、火炮造不好,臣睡不踏实。皇上,能否再给臣拨点银两,我想带几个人去趟荷兰、西班牙,我再南方的时候认识几个西洋朋友,他们愿意带我们去。”
    “这样也好,学夷长技以制夷嘛,但是你们不能去太久,其他人可以陆续返国,你得给我先行回国,还有这边的铸造工作不能停,能远打打几米十几米也是好的,最主要是不能停,好的经验不能荒废了。明天我问问户部还有多少空余。”
    “谢皇上。”
    说实话,放徐光启留学,朱显波一万个舍不得,只好回宫找周涛商量。周涛的意见和他一样,让他另派人手,另外访问团里可以夹杂些锦衣卫。对啊,锦衣卫,我怎么给忘了,学不学得到技术另说,先去测探下情报再说,于是连夜召见王拓,让他挑五名锦衣卫随访问团同行。
    第二天就让徐光启挑出十名匠师,谎称学习教义,让认识的老外带回西方去,看看能学到多少,规定至多半年一定要返程。于是十五名大明的第一批西方访问团出发了。
    徐光启则留在了铸造所,没日没夜的和匠师在一起探讨射程的问题,火药的威力问题。另一方面,花掉了朱显波五十万两白银总算造出了一百杆长枪。当这些长枪送到兵部时,直隶训练营的张蕾据说高兴得跳了好几跳,嚷着要亲自训练洋枪队。李承宗不敢擅自做主,朝后私下问朱显波怎么办?

第七十三章 研制大杀器(2)
    ( )由于郑泰的周旋,最主要的是砸钱,终于从澳门运回两门西方大炮,于是徐光启等人又有的忙了,整天围着大炮测量,计算。是不是又拿朱显波给他的设计草图比对。
    而出国留学的童鞋们来信说虽然见识到了各类大炮,却无法详尽了解制造过程,徐光启这边也不等了,根据朱显波的图纸和船队运回来的样品就开始改造、研制新型火炮。
    “徐爱卿,首先可以考虑从管体材料上着手,炮体长度可分大中小几类,小型的将来用于城防,中型的考虑安装上船,大型的主要用于陆地攻坚和港口码头防守。”
    “皇上,臣担心火炮太重,无法搬运。”
    “灵活性确实是个问题,但你可以考虑在炮体下方加装车辆,用轮载,这样移动相对方便,你可以考虑车跑连体和车跑分离的多种配合方式。”
    “是啊,臣怎么没想到用车载呢,用四方小车,战时可以灵活转动,平时运输则卸下小车装大车上。皇上真是英名盖世啊。”
    “还有要陆续设立炮厂、火药厂,由兵仗局统一管理,兵仗局暂时划归科技部部,等战时会紧急情况工部、兵部可以参与其中,科技部提供技术。”
    “臣等领命。”
    既然决心要搞必须全面领先西洋人,现在就要奋起直追,不然将来真到了海上,打起大海战来,拿人拿剑拼可不现实,朱显波还好有电脑,电脑里资料也确实够详细。只是要慢慢整理再传授给徐光启等科技部官员。
    对于火枪来说,纸质弹克是关键,而对于火炮来说,射程和炮弹打出后的威力很关键,射程比敌人远就可以抢得先机,炮弹爆炸威力大杀伤力就打,战场上武器的先进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看杀人的成功率的。这一点朱显波受近代战争史影响很大。他知道,火枪要想对付女真族的骑兵,必须扩大射程。而将来要在海上称霸,火炮是关键。
    所以他和周涛两人几乎空余时间全部花在研究火器伤害的研究上了,徐光启尽管一开始不接受炮弹开花,认为那样不人道。在朱显波一遍又一遍的洗脑之后终于开始启动开花弹的研制和继承。
    人心齐,泰山移,朱显波是皇上,尚且挑灯夜战,经常为军队战备武器查阅资料到半夜,臣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人愿意拉下。经常能看到徐光启的科技部衙门和两个培训大院灯火通明,半夜都有人往来于铸造厂,火药厂。朱显波为此在朝堂上经常以科技部为楷模勉励各部官员各司其职,努力为大明的安定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皇上,微臣恳请皇上和兵部官员前往试验场地考察火炮。”这天朝会结束,徐光启就提出要求朝廷去考察火炮,好事情啊,朱显波当然高兴。
    “李相,李承宗,刘立洋,沈万培你等陪朕随徐大人一起去参观参观。不过徐光启你要有心理准备,今天朕和各位大人去参观你的火炮实验,只准他们提意见,拍马屁的东西一律省了。”
    “是,微臣等一定虚心接受,尽快改进。”
    于是朱显波带着建贞朝的最高决策者们来到了徐光启的火炮实验场。只见一字排开十门大炮,炮身都用红布包裹。隔开几米是两门郑泰从西班牙手里买来的样炮。
    “这样,这十门炮各打一发炮弹,然后和洋炮比较射程,另外你选定一门自制的火炮连续发射五发看需要多少时间。”朱显波关心样式,更关系火炮的实效。
    “轰隆隆,轰隆隆”几阵炮响,朝廷官员震动不小,这个徐光启还真能捣鼓啊,火炮有大有小,最大的火炮射程居然和洋炮差不多了,美中不足的就是连发慢里些。
    一轮实验完毕。朱显波走上前去,掀开其中一门火炮,只见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这个徐光启看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错。
    “徐大人,今后要给这些火炮配上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提高精度。炮管还可以加长,不要怕沉。还有我们火炮的目标射程是十里。”
    “十里?”群臣们都觉得难以置信。
    “当然这个火炮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大家看完了也给徐大人提点建议。这样好改进,李承宗,作为最终的使用部门你说说看。”
    “皇上,徐大人制造的这些火炮比我大明前几朝的大火铳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要大很多,微臣不敢擅自批评。”李承宗说的也没错,朱显波觉得这是是实验室测试,兵部并未真正在实战中使用过,成败好坏确实不好评价,目前来看是进步了。
    “徐大人,我给你定一个基本框架,你按照这个框架去安排研发。我大明的火炮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当然全部做得到更好,不行的话就一个一个去满足。”
    “首先是弹药,弹药必须加重重,可达数公斤乃至十多公斤不等。弹丸可以示夹杂些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当然开花弹是必须大量推广的和制造的。”
    “另外炮体设计上,可以根据的图纸设计,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一百毫米以上的为主力炮,也是研制重点,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合适调整各部比例,降低炸膛的几率,所铸之炮的质量必须逐步提高。”
    “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要加厚厚,加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多系重型铁炮,少量采用铜制,根据自重分类几等,交兵部实验后,选择几种主力炮种。”
    “微臣明白。”
    各位臣工,造船厂也不能停,对于舰船的制造和研究必须持续关注。同时徐大人在研制火炮时必须考虑到将来的战船用炮。”
    “遵旨!”
    看着臣工们离去,朱显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真能研制出大杀器,不管是火炮还是火枪,那么我中国最起码可一个做一个陆权强国,如果将来造船业发达了,再把火炮移植到战舰上,称霸海洋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嗯先让徐光启们去捣鼓,历史上他可是个科学天才,再加上我们几台电脑储存的资料,应该能有所眉目。

第七十四章 矿产法
    ( )将研究大杀器的计划部署完毕,朱显波救开始担心火药不足,铁矿等不足了。朱显波查遍地图上矿产丰富的地方,鞍山是个不过的地方,可惜东北女真未灭,山东据说有特大铁矿,看来得组织专家找矿了,另外火气的滑膛问题还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能突破,按照电脑设计的设计后膛击针枪,那整个世界的进程将会大大加速。
    于是朱显波利用电脑查询的几个铁矿和大煤矿,开始组织朝廷开矿场,一来为为演练提供原矿石和煤能源,二来为可能发生的科技革命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朱显波在朝廷选派大员成立矿务局,负责大型矿产开采,这其中包括淮南、大同煤矿,浙江、福建银矿,山东和唐山铁矿石等。对于地方和私人严禁开采,个人和地方需要开采款产的将要求上报朝廷,并修订相应赋税。
    “李相,张爱卿,沈爱卿,今天叫你们来就是商量矿业开采的问题。都,言者无罪。”朱显波先把自己开矿设立矿务局的想法说了说。
    “皇上,我大明历代先皇都部主张开矿,皇上似乎有点激进了。”李明德还是循规蹈矩,这是朱显波心里最恨的地方,TNND,早晚把这个老滑头换掉。
    “微臣以为,朝廷开矿势在必行,目前徐光启大人得铸造所需求大量煤炭和铁,利用废旧铁块回炉已经远远不够。”工部尚书沈万培最难受了,徐光启天天问他想办法,还拿着皇上的尚方宝剑。
    “张瑞图,你说说。”
    “微臣以为,就算朝廷不开矿,各地私采已经是趋势。而朝廷一切摊派倒各地的矿税十分之少。”
    李明德显得有点为难,很显然这个新皇帝真是令人难以琢磨,自己好几次都是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李相,张大人,朝廷首先要完善矿水,不能再按省摊派,而是应该严格按照产出,让开矿者缴纳税赋,尤其是浙江和福建的银矿,能禁就禁了,能收归朝廷的,就朝廷出面收了,对于先前的采矿主给予适当补偿。有些小矿坚持要生产的,按照朝廷分四成的比例课税。”
    “皇上,四成会不会太高。”张瑞图没想到皇上这么黑。
    “朝廷课重税的目的是杜绝私采,他们已经投入设备的,朝廷可以出资收购。最后矿产除煤矿外开采必须全部收归朝廷。”朱显波语气很坚定,他知道矿产这东西赚钱是快,但是破坏的是当地的环境,私自开采肥了的是个人,而且混乱无序。
    “煤矿也只能限制于当地使用。严禁贩卖外乡外县。”朱显波当然知道煤炭的重要性,将来有机会了还是去非洲和澳大利亚开矿,国内的留给子孙们。
    “臣等明白。只是这矿务局需要人手比较多,只怕开销也比较大。”张瑞图简直是个财迷,无论国库有没有钱,他总是那么抠门。
    “张大人,沈大人是被徐光启逼的,你就别再卡他脖子了,只要是合理的预算就尽快拨付,朝廷的定点供应的几个大矿必须尽快开工。沈大人,你和徐大人也好好合计合计,如果能在铁矿石旁边找到煤矿更好,甚至可以就地兴建冶炼所和铸造厂。”
    “是。”工部也是个苦差事,何况多出来个徐光启,简直是个催命鬼,不过大家都是替朝廷替皇上办差也不好埋怨徐光启。
    “李相,开矿是朝廷大事,这件事情,朕希望你亲自抓,各部门积极配合,要尽快见成效。”朱显波怕李明德置身事外,又加了个紧箍咒,确实开矿这玩意,一来破坏环境,二来人员伤害是难免的,皇上一意孤行,将来出事会落个坏名声,现在朝廷重视,首辅亲自抓,安全事故应该会少一些,重要的是领导班子齐心,造谣的人就少些。真当出事也好交代。
    “微臣领旨。”李明德也没想到,曾经多少个晚上寝室难安,以为将会被皇上排挤,自己私底下也在运作,想安排些自己的人到关键岗位,可这小皇上,若即若离,这回又把开矿的重任交给自己,实在很难揣摩啊。
    “李大人,朕希望尽快在各地看到成效,首先要保证徐大人得研究和铸造供应。其次可以考虑储存部分铁料以备将来战用。”
    “皇上,这铁料需求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
    “这个你和徐大人、沈大人会商下,鼓励民间积攒各类铁器,铜器,朝廷可以在各省开设专门回购衙门嘛。另外,你们要在财力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准备铁料,说不定那天徐大人将火炮搬上船,再给船船铁衣,那到时用量就很难说了。”
    李明德听明白了,这皇上的意思是徐光沈万培用多少得支持多少,还要备库存,这开矿局只怕会越开越大了。
    “你们下去后再准备准备,今后几天我将责成刑部出台详尽的法令,颁布实施。”
    “臣等告退。”
    几人商量妥当,朱显波没过日久在朝堂宣布了开矿条令详细包含官办矿场的运作和私营开矿的赋税等等。当然这些主要是刑部和周涛每日每夜查询的功劳。大明朝关于矿产的管理和开发终于有了一部比较晚上的法令。
    从此,几乎所有的矿产开发权都收归朝廷所有,同时也鼓励私人和团体从朝廷手中申请开矿,但需要严格的按收成缴税。而金矿银矿等则严禁私挖滥采。
    一时间,浙江、福建反响强烈,但大部分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跟老百姓无多大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身上的赋税减轻了,因为朝廷不再按人头摊派矿产税。当然更多的人被朝廷大量征用民工所吸引,据说比当兵还划算。各州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广开财路,对于朝廷委派的矿产勘探和矿务局的官员也是十分欢迎。
    很快按照朱显波的设想,在山东和唐山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徐光启和沈万培两人也在为铸造厂,冶炼所的搬迁忙得焦头烂额。在那个运输不大方面的时代,真是为难了朝廷大员了。
    但开矿供应资源只是朱显波想的第一步,一个军事强国的第一步而已,真正要强大起来,还必须将新式武器列装军队,而且强化雪莲这些新部队,使之尽快形成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朱显波时刻觉得教授肯定搞错了,十年,能干些什么啊,估计能把矿业搞好,农耕转背,武器装备弄利索点十年就没了。何况是百废待兴的摊子,尽管他已经是皇帝了,推行起来好多事情都是寸步难行啊。要是再跟教授联系上,商量商量再给十年就好了,朱显波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点舍不得尽快回去了。虽然他自己觉得这是个十分危险的信号,难道自己真的是贪恋美色和权力吗?可转念又想,谁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抱负呢,到时候再。

第七十五章 火枪列装
    ( )“这几个月,她真的在直隶训练新兵?”朱显波听了李承宗的关于新兵训练的汇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这段时间忙于研究大杀器,没想到美女也忙上了。
    “从目前汇报的情况来看,张姑娘还是个不错的将领,训练新兵有自己的一套。”
    “你认为她能带兵打仗吗?”朱显波有点后悔当初赌气了,心里想着她肯定熬不过一个月,这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没一点退缩的意思。
    “微臣以为张姑娘统帅一个卫的部队没有问题,要成为将军还需要实战检验。”
    “如果她要朕喜欢带兵打仗,你和刘将军就多提携她,但是不能任这她性子来,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不要给她拿去浪费。”
    “那张姑娘说的洋枪队的事情呢?”
    “你做主,你是兵部尚书,我刚才说了不能由着她性子来。”
    “微臣知道了。”
    唉,那么娇气的一个丫头怎么就去了军营呢,难道是吃我的醋了,一起来好几年了,她总是第二,三个人时,我放倒了朱丹,却没动她,到了皇宫,我喜欢紫鸳,喜欢如烟,却把她给忘了,难道真的是吃醋吗?回去问问周涛,朱显波真伤脑筋。
    李承宗真的把那一百支洋枪交给了张蕾训练洋枪队,这个家伙,肯定是被张蕾灌了**汤,我只好跟周涛讲洋枪的用法,已经装填太慢如何解决,主要是分成三组,一组装弹,一组发射,一组预备,每杆枪如果人够麻利就一个人,不行就两个人,这些话,让周涛谎称是她自己查资料得出来的经验,然后传给张蕾。哎,折腾,只要美女高兴,朱显波除了这么想别无他法。
    徐光启,好消息传来,建贞二年五月,徐光启造出来和样本一样的长枪。朱显波宣布放假一天,带领中书省各部尚书侍郎赶往铸造所验货。当那些考科举出身的大臣看到徐光启满身灰泥时,充满了鄙夷,但是当徐光启等人交出作业时,群臣高呼“皇上圣明。”这些家伙,明晃晃的火枪对文人来说确实显得威武了些。
    为啥是皇上圣明呢?因为是皇上破格启用的徐光启,这下可好,以前从传说里听说的洋枪,我大明也有了。倍长志气啊。朱显波顾不得皇帝身份,随着徐光启等人一起来到靶场,观看徐光启的火枪射击。
    叭叭叭。。随着几杆长枪相继明中百十米外的目标,现场掌声雷动,朱显波也有点激动了。他为徐光启等人的技术进步速度而激动,按照目前这种速度发展下去,超越西洋人指日可待啊。
    “诸位爱卿,徐大人你就先按照这个样式造两百杆出来交个兵部。当然射程和威力的研究不能停下来。兵部也要加强新兵训练,不管至少要训练出三倍于火枪的枪手来。”朱显波强调的是持续进步,因为他明确的告诉过徐光启,大明的科技不是领先二十落后,因此急起直追过程中一点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臣等明白。”
    “徐大人,关于火枪的制造技术希望你管理起来,严格保密,对于参与制造的工匠技师全部要求到锦衣卫备案,将来铸造火炮,造船也是如此。我大明的技术绝对不能旁落,不管先进还是落后。”
    “是。”
    朱显波知道对于旭光起来说不存在泄密的问题,但是对下面的人就难说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深受皇恩,现在也许不会,等将来我大明征服东亚、南洋之后自然有他国的想通过捷径来对抗我大明帝国。因此尽可能的早点防范为妙。最主要的是今后还陆续有领先科技运用到实践中呢。
    大明朝廷皇上英明,加上工部、户部、科技部通力合作,很快大同煤矿和唐山铁矿冶炼都相继开工,给徐光启的实验室源源不断的提供材料和能源,终于朱显波所设想的一幕开始呈现。
    很快科技部陆续有火枪交付兵部,兵部也没闲着新征的八万大军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老兵,尤其是那些参与火枪训练的更是从八万人里挑出来的兵王。加上张蕾这个女将军的折腾,火枪营逐渐形成规模。
    “回禀皇上,目前京中新兵已经训练完毕,是调派各地驻防还是原地待命。”
    “李大人,当务之急,我们大明朝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陕西的起义军和东北的满清骑兵。”
    “那就调三万去东北前线,留五万准备用来剿灭起义军。”
    “是。”
    “李大人,不着急,四万去东北前线,让三海关给朕换一万能征善战的老兵回京,加入到新兵队伍一起训练。让老兵们把前线杀敌的经验传授给这些新兵蛋*子。”
    “吾皇考虑周详,臣定当照办。”
    “徐大人给你们造的火枪全部列装,战争随时可能打响,你们兵部要出台相应的兵器管理办法,尤其是火枪管理。做到人人参与,枪不离手。枪支的报废、保修和弹药的使用必须有严格的领用登记记录。对于私藏火枪和军用或火药者按盗窃国库论罪。”
    “是。”
    有时候就是那么麻烦,你比如给员工们开通了网络,他们有可能上网打麻将,甚至启动BI、电驴下载片片,所以得有网管。随着火枪为了的剧增,强化管理也是必须的,毕竟离和谐社会还有一段距离。
    “还有你们要尽快将火枪营形成战斗力,朕过段时间要亲自检阅新兵营。”在朱显波心里,骑兵固然厉害,但是大明朝的火枪火炮才是将来的制胜法宝,这一点他从未动摇。尽快科技之路很长,很难。
    李承宗汇报来的消息就是,数百杆火枪全部落到了张蕾手里,准确的说,张蕾成了火枪营营长,李承宗也许是明白张蕾和皇上的亲近关系,正好火枪营也是尖锐之师因此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张蕾和皇上。但朱显波更希望是张蕾的真本事,毕竟一个现代人,又有电脑查询,训练几个火枪手也许难不到她。
    听李承宗说,兵部下面的人对于张蕾训兵也十分好奇,尤其是令人羡慕的火枪营。
    想到张蕾,朱显波突然想起,自从新兵训练开始,这丫头几乎不回宫了,把朱显波这个皇帝给忘了,哎,她不会来,我就去军营看看她,也显得有诚意,找个机会把她拉回宫里来才是最终目标。

第七十六章 视察新兵营
    ( )随着火枪的列装,李承宗和刘立洋被朱显波催得更急了,急不可耐之下,终于亲临京师远郊的军训大营。
    李承宗办事还是很得力,至少人数是凑了不少。这些也许是大明的守护使啊。得好好鼓动鼓动下,于是,朱显波又一次即兴演讲一番,大意就是你们是钢铁长城,是大明的守护者,是大明的保障,是大明子民的依靠,是人民子弟兵。我们敌人,我们要不怕一战,要有打败敌人的决心。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永勇往直前是军士的责任。有你们在大明的城墙不会倒,大民的子民不会遭受外族的骚扰,如果有人胆敢破我大明,欺侮我大明子民,你们,我英勇的战士们要毫不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