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衣卫-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风急于回到京城送信,官道上的消息完全被晋王封锁,所以,晋王起兵的消息此时根本没有传到京城。

林风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官道上,手持利刃的黑衣人露出身影,眼神冰冷盯着眼前的官道,但凡有人从这里经过,不论男女,不分身份,尽数击杀。

这完全符合晋王的个性,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丝毫不给人留有任何退路。

大明皇城

朱允炆每天早早起来处理朝政,这一点应该是受到其皇祖父朱元璋的影响,同样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做给所有人看,包括已经逝去的皇祖父和父亲,用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

“皇上,夜深了,歇了吧。”

一名随侍太监隔一会看看外面的时辰,多半是担心皇上的身体,犹豫一下走到近前提醒,朱允炆缓缓放下,那是兵部侍郎齐泰的奏折,上奏要求增加兵部开支,同时更新军队的盔甲和武器。

下面详细列了一条条的详单,下面是军资的预算,不是一个小数目,朱允炆眉头深锁,拿起另外一张奏折,上面是户部送上来的皇库存银。

如果按照齐泰的折子,虽然可以增强守军的战斗力,只是需要花费接近一半的税银,朱元璋执政时,百姓的税很低,商人的税相对较高,朱允炆登基以后减免了商业活动的税收,国库的存银变得越发紧张。

朱允炆拿着两份奏折,思考其中的得失,缓缓将齐泰的折子放到一旁,身边的太监最是清楚皇上的意思,如果不准的会直接丢出去,放在一盘就是延后再办,只有那些加急的折子才会立刻盖上大印然后发给各部去办。

这样的分配制度很容易被那些随侍的太监钻空子,一天上百的奏折需要看,很多事根本记不住,所以,有的奏折就算是延后,只要太监偷偷在里面做一点手脚就能变成加急。

朱允炆放下奏折从龙椅上站起,应该过了两个时辰,后背略微有些酸痛,忍不住晃动几下脖子,这一幕恰好被一旁的太监瞧见。

“皇上,要不老奴帮皇上捏捏。”

“好吧。”

朱允炆坐在那,眼睛闭上,太监过来,动作娴熟,朱允炆微微点头,时间不长,居然发出一阵低低的鼾声。

随侍太监摆手,有人拿来毯子,小心盖在身上,这个时候不适合打搅,那个太监摆手,站在下面的两个太监脚步放轻从里面出去。

这时那个随侍的太监拿起桌案的奏折快速的翻看,除了兵部的奏折之外,还有几个布政司要求拨款的折子,里面罗列了一大堆的理由,反正目的只有一个,朝廷拨款。

当拿起其中一个折子的时候,那人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一份弹劾齐泰的折子,齐泰是谁,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如今的兵部尚书,而且隐隐成为六部之首。

居然有人如此大胆,公然弹劾齐泰,那人快速看了几眼,这是一份皇上还没来得及看得奏折,那人快速塞进袖子里,然后将上面的奏折按照原来的样子摆好,弄好这些之后悄悄从上面上来。

这人是齐泰的眼线,很有可能,不要小看齐泰,朝里没有任何背景,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还有太子府的关系最终平步青云。

这里面有齐泰幸运的一面,如果当初不是朱允炆做皇帝,齐泰的命运完全不同,官场的路难走就在于,不仅要有胆识,同样要有眼光,尤其是在这种时候,站错了队伍,天地之别。

林风赶奔京城已经是后半夜,此时,城门关闭,没有办法只能在城外一直熬到天亮,京城城门的守卫极为严格,尤其是夜里从外入城,除非有皇上的旨意,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打开城门。

城门打开,林风率先跑入,一晃手中锦衣卫令牌,城门的守卫愣了一下,应该是速度太快没有看清,这时身后的小何等人已经到了。

一身飞鱼服,腰跨绣春刀,这是锦衣卫的标志,当然还有手里的令牌,这个时候没人敢拦,就这样一行人快速入城。

“林风回来了?”

几乎就在林风入城不久,巡卫营内跑入一人,跑进去之后看了一眼,直奔副统领龙一的住处跑去。

“回大人,城门的兄弟送来消息,林风的锦衣卫已经入城。”

龙一点头,“知道了。”

龙一发出一阵冷笑,缓缓拔出腰间长剑,对准前面的木桩一剑挥出,木桩的上沿瞬间被剑锋斩断掉在地上。

林风要入皇城去见朱允炆,生死攸关的大事,哪怕是提前一个时辰,对整件事都是至关重要,就在林风往前冲的一瞬间,暗处打出数道暗器。

那些暗处是从两侧的民居里发出,而且是在林风毫无防备之下,嗖嗖嗖,暗器破空声夹杂在百姓的吆喝声中,这样变得更难辨认。

林风猛的向前一滚,那一刻林风没有出刀,对方的暗器不仅急而且多,而且是突然出现,想要通过腰间的绣春刀击落根本做不到。

林风快速向前滚出,前面恰好有一个做生意的肉摊,肉摊规模不小,下面是那种木头打成的架子,此时,肉摊上摆满了卸好的肉。

林风避开暗器瞬间弹起,整个人直奔肉摊一侧滚去,林风是要利用肉摊来高度来躲避暗器的攻势,噗噗噗,暗器纷纷落在木板上。

林风无法松气,就在自己身形滚入肉摊的同时,肉摊下面的木板里亮了一下,几道剑尖同时对准林风,这些远远没有结束,一声巨响,整个肉摊随之飞起,一个壮汉从里面跳出来,抡起一个巨锤直奔林风头顶砸去。

不敢想象,这样的一个壮汉是怎么蹲在肉摊的下面,整个肉摊几乎装不下他的身体,难道懂得缩骨的方法不成!

杀机显,恰好是龙一挥剑斩断木头的那一刻,这些难道是龙一暗中布置的杀局,如果是,龙一又是如何知道,林风是在这个时间返回京城,而且会走这一条通往皇城的路,而不是先返回自己的锦衣卫大营。

所有这一切,似乎只有一种解释,林风的身边有龙一的人,而且身份不低,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林风的行踪,然后偷偷的放出消息通知京城里的龙一。

龙一恨林风,恨不得立刻杀死林风,一山不容二虎,林风的存在对于抱有野心的龙一来说绝对是一个威胁,这一点林风也一样,如果抓住机会,同样会毫不犹豫杀死龙一。

唐牛怒吼着冲出去,柳二娘速度更快,别看身上有伤,这一刻丝毫不慢,可惜就算再快,同样只能看着那些暗器,还有肉摊下伸出的长剑同时攻向林风。

那一瞬间,林风突然做出一个让人想不到的举动,一下子滚入肉摊下面,肉摊下面除了那个巨型壮汉之外,至少藏着四名杀手。

林风怎么做,等于是直接迎向对手杀人的剑,这恰恰是林风的过人之处,就在林风滚入的同时,那些暗器消失,肉摊虽然飞起,周围的木板还在,有了这些东西,那些暗器失去作用,那一刻,就算林风选择避开,等待的必然是藏在里面杀手的下一轮袭击。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林风瞬间接近,同样出乎对方的意料,狭窄的空间里挤着几个人,原本是要快速发出第二招,随着林风接近,整个空间变得更小。

有人想出剑,胳膊抬起的时候碰到了同伴的肩膀,有人想发暗器,可惜暗器在腰间,此时连手臂伸进去的空间都没有。

还有那个巨型的汉子,原本是要将手里的锤子一下子丢出,此时眼前的人突然消失了。

林风的人消失,升起的是刀光。

几声惨叫,躲在下面的四名杀手在林风密集的刀锋下纷纷毙命,倒下的还有那个巨汉,只是倒下并没有死。

第六百四十三章返回京城

林风连续攻出几刀,每一刀恰到好处,几乎是在抹过对方脖颈的同时快速滑向另外一人,在没有杀光对手之前,不想在这一方面浪费任何力气。

所以击倒那名巨汉,林风用的不是刀,就在身体接近的一瞬间,拳头恰好击中巨汉的膝盖的内侧,别看那个人一身的蛮肉,因为要支撑这样的体重,膝盖需要承受超出常人的伤害,林风的那一下恰好击中对方的要害。

“大人,要杀林风?”

“不急,我们不动手,肯定有人会动手!”

龙一冷笑,这是龙一和林风不一样的地方,林风喜欢当英雄,做事高调,总是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一样,这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林风,看似光鲜,却最容易树敌,所以,放眼京城,想林风死的人绝对不止自己一个。

所以,这一次的袭击背后的发动者不是龙一,而是另有其人。

能够派出这么多的杀手,而且布置下如此精妙的杀局,这个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而且还有本事提前知道林风一行的动向,这是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

就在林风击倒壮汉的一瞬间,民居里传出几声冷哼,随行几人冲进去,从民居的缝隙之中找到几个人,可惜,已经成了死人。

任务不成,立刻咬破嘴里的毒囊,绝对是顶级杀手的行为。

“林大哥。”

“没事。”

林风身形站起,此时除了凌乱的肉摊和尸体之外,还有那个倒在地上哀嚎的壮汉,他没有死,似乎也没有求死的意思。

“告诉我,你是谁,为什么要杀我!”

“报仇,为曾经死在你手里的人报仇。”

“我杀过的人?”

林风盯着那个人,这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林风深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就算是有仇恨,终究要有一个正主,林风想知道他是谁!

“你……”壮汉手指抬起,林风退到一旁,再看那个壮汉,刚刚抬起的脑门上多了一根针,很细的那种,那一瞬间林风警觉快速避开,还有一旁的飞天燕子。

对方似乎已经预料到这样的结局,所以,那一针不是打向林风,而是倒在地上的壮汉。

针上有毒,一针毙命。

林风一双眼睛落向周围,此时,有不少百姓躲在远处看热闹,人太多,并非好事,而且一个真正懂得杀人的高手,必然清楚如何掩盖自己身上的杀气。

“走吧,先入宫见皇上。”

林风起身,绣春刀收回腰间,唐牛那些人快步跟上,一行人过内城直奔皇城而来。

内城兵部尚书府

齐泰看着手里的奏折,忍不住哈哈大笑,“刘喜,当年我好心放过你一命,没想到你反过来咬我一口,就算是一条狗也懂得感恩,没想到你连一条狗的不如。”

“大人,要不要让这个人彻底消失?”齐泰的身后站着一个人,是一个黑脸的剑手,个子很高也很瘦,他的剑很长,要比普通的剑长出很多,不敢想象,这样长的手臂加上那把长刀,挥出去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不,这是好事,如果所有人都对我唯唯诺诺,到了最后,吃亏的反而是我,索性送给他一份厚礼,送什么你自己决定。”

“是,大人。”

那人转身走出,齐泰冷哼一声,眼神中透出冰冷杀意,今天的一切得来不易,所以,任何想要从自己手里夺走权势的人,不管是谁,最终只有死。

“大人,林风进入内城,此时已经到了皇城外。”

“林风回来了!”

齐泰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快步往外走,两个人之间的情义很特别,林风救过齐泰两次,同样帮助朱允炆登上皇位,可以说,没有林风就没有今天的齐泰,这一点齐泰也清楚,却是齐泰最不愿意承认的事。

一个成功的人,必然希望所有人看到他努力和精明的一面,而不是借助某个人才有今天的地位,京城里流传的那些话,齐泰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格外的刺耳。

齐泰上了马车赶奔皇城,他要见林风,不是想念,而是想知道,这段时间林风做了什么事,又发生了什么,这些对齐泰而言很重要。

林风已经到了皇城外,就算是林风,想要进入皇城,同样需要层层通禀,守门的太监来来回回至少一个时辰。

林风急,可惜没有办法,这是规矩,就算自己是锦衣卫指挥使同样不能坏的规矩,这时身后传出马蹄声。

林风回头,一辆马车快速接近,帘子掀起,正是齐泰,远远冲着林风高喊,“林大人,林兄弟。”

“是,齐大人。”

林风在朝中朋友不多,不要忘了,在朝堂上,站在你这边的人越多,遇到的事解决的办法就越容易,历朝历代都是这样,那些权臣无不是花费大气力拉拢朝臣为己所用。

齐泰算一个,毕竟有个两次生死交情,林风快步上前,马车停住,齐泰同样从马车上跳下来,二人相见,彼此寒暄,尤其是齐泰,看着格外的近乎。

“林老弟,知道你们路上出了事,可是急坏了齐泰了。”

“有劳齐兄惦念。”

“对了,是否查到村落是何人所为?”

齐泰是出了名的记性好,朝中大小事只要看过一遍就能记住,而且数日不忘,正是因为这一点,朱允炆对齐泰极为器重。

当日方孝孺由人护送返回京城,一同返回的还有因为朝鲜生乱放弃婚约的公主嫣,回到京城,可是美坏了这位公主,同样愁坏了朱允炆,这位皇姑姑出了名的刁蛮,而且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看来一定要在大臣或者他们的公子里面选一个合适的出来,尽快完婚。

朱允炆反而不担心边地的事,被袭击的村落很可能是海贼所为,有林风在那里,加上自己的边军精锐,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

“倭寇。”

齐泰听到林风说出倭寇两个字,不由得眉头一皱,“林大人确认,那些人不是海贼,而是倭寇?”

“确定,齐大人来的正好,随我一同见皇上,这次出了大事。”

“大事?”

齐泰看着林风,从林风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件事绝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好吧!”

这时,皇城门开了,里面的太监走出来尖着嗓子喊道:“皇上口谕,指挥使大人入宫。”

“齐大人,请。”

林风一拉齐泰,守城的不敢拦阻,这是皇上身边最得势的两个人,得罪一个人已经够受,现在还是两个,何况皇上已经下了口谕要见林指挥使,也不差兵部尚书一个。

朱允炆还在查看各地送来的折子,让人欣慰的是,今天的折子相比昨天少了两摞,这样至少在天黑之前可以看完。

对于朱允炆,这已经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不要以为做皇帝肯定是好事,每天有那么多的奏折要批阅,光这一点就让人受不了,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只图玩乐不理朝政的皇帝,应该是看开了这一点,既然只有短短数十年,何不玩个痛快。

脚步声响起,朱允炆将手中的奏折放下,听到太监来报锦衣卫指挥使林风皇城外求见,朱允炆原本阴沉的脸顿时露出一丝笑意。

林风回来了!

武有林风,文有方孝孺,处理政事可以和齐泰商议,三个人对于朱允炆而言缺一不可,恰如驱赶大车的三匹马,林风无疑是前面控制方向的头马,有他在,很多复杂的事都可以变得容易。

林风快步走入,齐泰跟在身后,朱允炆同样看到齐泰,并没有说什么,两个人一起来,肯定是有事情发生。

“叩见皇上。”

“林指挥使一路辛苦,二位大人,请起。”

二人站起身形,齐泰忙道:“皇上,微臣前来是要和皇上商议一下增加军费开支一事,恰好遇到林大人,索性一同来见皇上。”

朱允炆点头,转过身看着林风,林风拱手,“皇上,大事不好,请皇上立刻下令搬兵。”

“搬兵?”

林风说完,朱允炆一下子从龙椅上站起来,齐泰同样以异样的眼神看着林风,这肯定不是一个玩笑,而且林风说的是搬兵,不要忘了,守卫京城的兵力就达到三万人,加上皇城的护卫还有各营的人,不下四万。

四万大军,加上一座固若金汤的京城,除非对方拥有十万的兵力,否则,根本不用考虑安全问题,放眼天下,四海升平,那些一直觊觎大明的游牧民族同样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这样多的兵力,不要忘了,还有大明的边军,几位王爷的封地,加上层层的防御。

“林大人,兵马调动不是小事。”

林风拱手,“林风清楚,诋毁皇亲乃是死罪,不过,从一路上迹象表明,晋王已反,大军不日抵达京城,当早做准备。”

“晋王反了!”

朱允炆神色一变,一旁的齐泰嘴巴惊得合不上,“林大人也清楚,诬陷王爷可是大罪,就算是锦衣卫同样不能姑息。”

朱允炆看着林风,不是不信,是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做了半年皇帝,自己的叔叔居然带兵反了。

“回皇上,林风愿以人头担保。”

林风将边地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被烧毁的水军大营,被迫离开边地的边军,加上强势登入的日本武士,没有错,所有这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一个人。

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的封地恰恰位于边军大营所在的位置。

朱允炆听罢一屁股坐到龙椅上,齐泰上前,“皇上,晋王已反,当尽快调集兵马围剿叛贼,显我大明之国威。”

“话虽如此,这仗该怎么打?”

朱允炆一时犯难,从来没打过仗,对这些东西完全是一窍不通,别看齐泰是兵部侍郎,也没带过兵,方孝孺是书生,这个时候,最合适的似乎只有林风。

齐泰何等聪明,连忙拱手道:“皇上,无需担心,微臣举荐一人带兵,必然可以击溃反军。”

“何人?”

朱允炆听罢顿时眼前一亮,齐泰笑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林风连忙上前,“回皇上,并非林风有意推脱,对行军布阵,林风始终是门外汉,若一战而胜自不用说,若败,恐有损圣上威名,还请皇上挑选得力之人为将,林风愿从旁协助。”

林风说的都是事实,杀人和打仗不一样,几万的人冲杀,不是光靠勇气就能取胜。

朱允炆眉头一皱,“齐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这个!”齐泰也跟着犯难,自己是兵部的头,遇到这种事,肯定要兵部来调兵遣将,这是大明的一个困局,那些能打仗的基本上被朱元璋给杀光了,剩下的多是没打过仗,靠着祖上累积的军功坐上将军的位子。

第六百四十四章将领

林风日夜赶路终于在晋王大军抵达之前返回京城,朱允炆得知晋王叛乱吃惊不小,而且从行程计算,晋王的叛军几日内就可抵达京城。

何人为将迎战晋王大军,一时间难坏了这位小皇帝,齐泰暗怀鬼怪一力推荐林风统兵,表面上看是信任林风的能力,同时为皇帝举荐人才,其实不然,这场大战关乎皇权的安稳,所以绝对不容有失,一旦失败,林风将会成为罪人,就算最终可以击败晋王,以晋王的个性绝对不会苟活于世,晋王一死,昔日晋王的旧部还有其他王爷肯定将林风视为仇敌。

齐泰眼珠一转,没有想到一直大包大揽的林风会拒绝,“皇上,还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讲。”

“长兴侯耿炳文。”

“耿老将军!”朱允炆听罢不由得眉头一皱,“此人虽多有建功,毕竟已经年迈,朕心中不舍老将军再披甲上阵。”

朱允炆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耿炳文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仅剩的老将,虽然尚能披甲上阵,只是一点,拳怕少壮,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一军主将对战局极为重要,这一次面对的是晋王的判军,朱允炆第一次应对不敢有丝毫大意。

耿炳文的父亲名叫耿君用,曾经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渡长江,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在增援宜兴一战中和张士诚的部队进行激烈争战,耿君用也是不怕死的主,最后战死。耿君用死后,耿炳文承袭父职,率领他父亲所属的军队。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攻取广德,进攻长兴,打败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缴获战船三百余艘,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等人,这一仗耿炳文打出了威风,要知道朱元璋手下能人太多,想在众多将领中取得一席之地绝非易事,尤其是常遇春、徐达那些人,都是一开始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

耿炳文靠的就是勇,大军攻克长兴。长兴地处太湖口,陆上通广德,与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的门户。

明太祖朱元璋得到长兴,十分高兴,将长兴改名为长安州,并在此地设立永兴翼元帅府,任命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卫长安州。

耿炳文不仅懂得打仗,同样懂得用人,温祥卿足智多谋,因躲避战乱前来归附,耿炳文把他请入幕府,制订实施防御计划十分周密。

当时恰好张士诚的左丞潘元明、元帅严再兴率兵进犯长安州。耿炳文奋力反击,大败敌军。

此后,张士诚再次派司徒李伯升率兵十万,分水陆向长安州杀来。当时城内只有守兵七千人,明太祖十分着急,连忙命令陈德、华高、费聚前来增援。

谁知李伯升黑夜偷袭援军营寨,几位大将溃散。耿炳文固守城池,敌方攻击十分猛烈,耿炳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防御。

战争持续一个多月,在此期间,耿炳文一直不敢懈怠。常遇春再次率兵增援,李伯升弃营逃跑,耿炳文乘胜追击,追杀李伯升军队五千余人。

第二年,明太祖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任命耿炳文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不久,张士诚出动大军,并派他的弟弟张士信来争夺永兴。耿炳文打败张士信,并俘虏敌军元帅宋兴祖。

张士信大怒,打不过朱元璋也就罢了,现在在这个耿炳文的手里连续损兵折将,面子上过不去,决心率领大军围城。

耿炳文和费聚主动出击,再一次大败敌军。

长兴是张士诚的必争之地,耿炳文在此坚守大概有十年之久,他以寡敌众,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使得张士诚的目的不能得逞。大军征讨张士诚,耿炳文所部攻克湖州,围困平江。平定吴地后,耿炳文升任为大都督府佥事。

耿炳文被封为长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大将军徐达出塞,在北黄河打败元朝平章乃儿不花。洪武十九年(1386年),随颍国公傅友德征讨云南,平定曲靖蛮。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从永昌侯蓝玉北征,到达捕鱼儿海。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耿炳文率兵平定陕西徽州妖人之乱。洪武三十年(1397年),任征西将军,擒获蜀寇高福兴,俘虏敌军三千人。

耿炳文堪称战功显赫,在朱元璋手下的诸多将领之中,朱元璋唯独偏爱此人,不仅是耿炳文能打仗,主要一点,这个人够勇够忠心,所以,在几次朱元璋大规模的清剿旧臣的屠刀下,耿炳文可以毫发无损。

“这样。”

朱允炆面带忧色,齐泰站在下面也不吭声,自己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认同,而且这也是一件冒险的事,耿炳文虽然声名在外,毕竟年岁大了,一旦老马失蹄打了败仗,到时候肯定会怪到自己头上,齐泰看着站在一旁始终不说一句话的林风,心中暗道,还是林风够聪明。

统兵降临一事迫在眉睫,晋王的大军不日就到,只有指定了将领之后才能调动兵马,这时朱允炆想到一个人,一个皇祖父提到的人。

李景隆!

“二位,爱卿,李景隆如何?”

齐泰听罢顿时喜上眉梢,“名将之后,自古有言,虎父无犬子,李景隆少年英雄,统兵有方,当为大任。”

李景隆是谁?为何齐泰如此推崇!

要说李景隆,首先要说李景隆的老子李文忠,那是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亲姐姐的儿子,这小子从小受了不少苦,几次险些丧命,后来听说自己的舅舅拉了大旗造反也跟着来了,见到舅舅朱元璋,想到死去的妈妈,扑在舅舅的怀里大哭。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保儿说;“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已经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了依靠,我看你不如随我改姓朱吧!”保儿点头同意,从此,改叫朱文忠。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岁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随军支援池州,这小子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大功,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兵,又乘胜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

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朱元璋得到消息十分高兴,朱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别看李文忠年纪不大,打仗可是一把好手,不久,邓愈移军江西,朱文忠与胡大海攻占诸暨。

张士诚侵扰严州,朱文忠率军于东边的城门抵御,另派将领出小北门,抄小路袭击敌人后路,两军夹击,大破张士诚。

过了一个月,张士诚再次进攻,朱文忠又在大浪滩打败敌军,乘胜攻克分水。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三溪,朱文忠又率军将其击败。斩首陆元帅,焚烧敌垒。张士诚从此不敢再窥视严州。朱文忠的官职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

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朱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处州苗军也发动叛乱,杀害耿再成。朱文忠派遣将领驻屯缙云,谋取处州。

朱文忠被授为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同年,张士诚手下的十万军队猛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朱文忠派遣同佥胡德济前去救援。谢再兴再次请求增兵,朱文忠却因兵少派不出援兵。正巧此时朱元璋命邵荣讨伐处州乱军,朱文忠便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率大军即日援助诸全。张士诚军获悉,十分恐惧,企图趁夜逃跑。夜半时分,胡德济与谢再兴率领敢死队开门突袭,大败张士诚军,从而保全了诸全。

张士诚派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朱文忠率朱亮祖等迅速救援,在离新城十里之处扎营。胡德济派人告知朱文忠说贼军势头极盛,应当驻扎以待大军。朱文忠却说:“用兵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数众多。”于是下令次日早晨与敌军会战。

次日,大雾笼罩,天空昏暗,朱文忠召集诸将仰天发誓道:“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于是命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而自己亲率中军首当其冲。处州援兵这时也已赶到,奋勇搏击。浓雾稍散,朱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敌军精锐骑兵将朱文忠重重包围。朱文忠亲手杀敌甚多,引骑向外猛冲,所向披靡。

大军乘机进攻,城中军队也擂鼓呐喊着猛冲出城,敌军大溃。朱文忠军追击败兵数十里,斩首数万,溪水尽成血色,俘获将领六百,士兵三千,收缴兵器、粮草,数日不尽,李伯升仅只自身幸免逃脱。

捷报到武昌,朱元璋大喜,将朱文忠召回,整日设宴慰劳,赏赐御衣名马,然后命其返回军中。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亲临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祖怀疑华中下毒,便降低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太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