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尔·海因茨仍然在和他的心腹们商议着,而一旁的西格蒙德和他的参谋长互看一眼,那样子像是在说“现在恐怕太迟了”。他们作为奥军的一分子,又是高级将领,当然不希望看到自己人的作战白费,可是事到如今,如果那里真的不可能再取得什么成果,倒不如重新考虑日后在整体作战更好。毕竟,路德尼亚南部的油田他们没能拿到手,可是那个国家还有很多地方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能再次调整作战重心,拿下路德尼亚的要害部队,那么成功也仍然在望。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敌人的部队虽然抵抗顽强,可是从作战上还不能对奥军构成太大威胁。跟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作战,如果再拖下去,那么吃亏的只能是奥登尼亚自己了。
“阁下,现在是否应该考虑调整作战计划、重新制定新的作战目标?”
房间里一片死寂,因为首相不说话,所有人都不敢说半个字。海因茨盯着自己的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但他没有像两三个月以前那样马上否定对方的话。西格蒙德觉得有机会了,所以他抓紧时机又说:
“油田方面我相信以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可以与那儿的敌军进行周旋,并且他们有能力夺下油田。但那部分原本隶属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是否可以将它们重新用到该用的位置上去?那样的话,对前线将会更加有利。在冬季来临之前,我们的士兵一定可以尽可能地深入路德尼亚领土,建立起有效的防线。”
首相听着他的话,之后又从左到右扫了这些将军们一眼。那样子似乎是在问“你们呢?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被他看到的人,要么是稍微移开眼神,要么就是低下头,大家都没有回答或是附和。眼看着到手的油田就要失去,首相心里的难受程度可想而知。但他没有朝作移动建议的人大吼,也没有不耐烦地制止对方。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海因茨终于又开口了,他的声音听起来倒显得很平静:
“我认为只要进军的时间加快,油田那儿的情况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不过,我的元帅,您的看法也有道理。”
能够得到对方如此说法,就表示他也确实承认前线军人之前不愿转移到南方作战而更愿攻打雷帝城,是没有错的。可是现在,已经多花费了两到三个月时间了,要是能再早一点的话——想到这儿,国防部部长也说:
“如今金圈内的敌军虽然没有撤退,但他们的反抗只是剩下时间的问题。以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收拾他们绰绰有余。而调配过来的中央集团军群——尤其是禁卫军的几支装甲师——如果能调头往北,再回到雷帝城外,以他们的速度,十月应该就能到达。路德尼亚的冬季非常漫长,但我相信前线的部队是能够争取到时间,在冬季大雪来临前,就进入雷帝城,甚至是建立起属于我军的防线。”
看到连利亚姆都站出来说话,其他人又见首相没有生气,于是这才纷纷劝说可以改变计划,重新往北作战之类的。只有空军元帅看看周围的人,又对首相说:
“阁下,现在情况尚没有定论,也许是路德尼亚人故意制造烟幕,好让我们的人以为是油田被烧毁而已。如果提前把兵力抽离,那么就可能正中敌人的诡计了。”
虽然这个伯纳特平时说的话都没几个人肯放在心上,不过他此时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在主战敌国首都那一派将领们看来,不管油田能不能夺取,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再浪费时间,必须抓紧在冬季来临前,攻下雷帝城。当然他们也清楚,对于南部的油田,他们的首相是多么渴望得到,所以也不敢马上反驳空军元帅的意见,而是不由自主地盯着首相。
一向雷厉风行的卡尔·海因茨,却不像之前那样,很快就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命令。如果是别的提议,恐怕他也不会在意。可是雷帝城对于路德尼亚还有奥登尼亚军而言,有着太过沉重的意义和军事目的,所以要他因为油田而选择放弃敌国首都,这点他还不至于。想了一想后,他朝众人说:
“总参谋部拟定新的对路德尼亚中部——尤其是对首都的——作战计划,务求尽快交上来给我。但是,要不要转移大部队,必须得等到前线在南部的会战结束,才能有个定论。先生们,我们不能马上放弃眼前的土地,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拿到那儿的石油!”
他的决心已下,别人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三军指挥司令部副部长克洛泽上将拉了拉上司的袖子,面无表情地看向前方。西格蒙德当然明白这位老战友的提醒:不要再多说了,现在说什么,首相也不会放弃金圈和油田的。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对自己说:
“他不想放弃,难道就要我们放弃了吗?”
更使这些希望在雷帝城一决胜负的将领们感到无奈的是,油田的夺取现在还没有成果,他们的部队就浪费了几个月时间。这几个月,要是花在对雷帝城的作战上,那么该有多好!就算未必能如他们所愿,迅速夺取首都,但起码也能进行得更加顺利。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还担心得更长远一些,要是冬季到来了,那么前线部队中相当多的军人,就得在异国的土地上过冬,而且还很有可能是得渡过一个严寒的冬季。对于这一切,在有些人看来,最高统帅部所做的工夫还不足够。
在走出会议室时,副首相埃默里·瓦莱里安被西格蒙德叫住。后者询问他,对于冬装的准备和防寒物资,是否已经准备齐全了。对此,副首相笑了笑,说:
“您可以放心,元帅。对于这一点,我们早有准备。现在那些物资都运往东方,可能正停留在缓冲地带,相信不久之后,我们的士兵就能得到他们的冬装了。”
“这样的话最好。”
第七章 重返原地(3)
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点点头,但心里未尝还有点顾虑。副首相所说的缓冲地带,就是指米德加尔德与阿斯加尔德大陆之间的那些地区,现在它们都属于奥登尼亚,并且被军方作为战略缓冲地带来进行后勤物资的中转枢纽。能够把冬季物资已经准备好并且运到了那里,那么就表示离前线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了,照这样下去,前线的奥军将士们没过多久,应该就能领到冬装。真是这样就好了,西格蒙德看了看瓦莱里安的背影,这样对自己说着。自从对路德尼亚开战以来,他就一直与最前线的将领保持着联系,了解那里的情况。眼见马上结束战争无望,所以他觉得越发有必要得为自己的士兵们做好过冬的准备。不然的话,到时他们恐怕就会被困在路德尼亚那个冰坨子里,动弹不得了。
在离开的官员中,眼尖的克洛泽一眼发现有个没穿军装的官员往会议室走。他碰了碰上司的胳臂,西格蒙德也看过去。他双眼一亮,马上走上前,朝那个官员热情地问好:
“您好!好久不见了,亲爱的克尼!您身体还好吗?”
来者是奥登尼亚军需处处长克里斯托弗·皮埃尔。别看他的官职在这群人当中不大,但却是深受首相信任之人。而皮埃尔名声极佳,在他人眼中,并没有因为他是首相的心腹而有微词,相反,大家都对他的能力以及为人赞誉有加。皮埃尔与两人握手,他近日来一直很忙,所以西格蒙德到现在才碰见他。皮埃尔摸摸自己那刮得青青的下巴,莞尔一笑说:
“托您的福,还不至于累垮下。怎么,您马上要走了吗?”
“是的,战事太忙了啊。”西格蒙德见左右没有外人,便压低声音问:“关于前线的冬季物资,是不是都已经预备好了?我希望您能详细地告诉我。”
刚才虽然已经问过了主管这方面的副首相,可是西格蒙德却更愿意相信皮埃尔的话,因为他知道对方的为人绝不会夸夸其谈,而是实事求是。果然,皮埃尔失去了笑容。他轻叹了一口气,以同样的低声告诉对方:
“没错,物品已经预备下来了,而且早在一个月以前,我就准备把东西通过铁路运送到前线去,再进行分发。但是当时,上面的意思却是,战争还不会进行到那个地步,用不着马上准备,而且现在有更加重要的武器设备要运送,所以冬季物资得暂缓一下。结果一缓,就延迟到了现在。不瞒您说,那些东西,仍然在乌里尼亚与我国的交界的某些基地大仓库里,还没有动过呢!”
听到这番话,西格蒙德虽然不是感到十分讶异但也已经是之前没料到的。他赶紧又问:
“可是,刚才副首相才告诉我说,物资已经弄好了,只有一声令下就能上火车运到前线。怎么……”
皮埃尔苦笑了一下,他是首相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却从来没有因为这样而摆起个架子,对别人指手划脚。他向对方道出了实情:
“其实副首相说的也不算错。不过当东西在准备的时候,上头就下令,要先把更重要的战争物资和补给运送过去,所以冬装得押后。有一部分停留在缓冲地带,还有一部分,仍然在国内。只是,上面似乎对这件事,已经没有再过问了。我作为筹集物资的发起者,也只能把它们先留在那儿。列车不给运,我也只能干着急。”
原来实情是这样,西格蒙德真不知该作出个什么表情来诠释他心里对此事的想法。他只能朝皮埃尔说:
“谢谢您的告知,要不是遇到您,恐怕我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呢。”
他们又寒喧了几句,皮埃尔就离开去见首相了。现在首相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希望冷静睿智的皮埃尔可以让对方听进别人的意见吧。西格蒙德又看了一眼皮埃尔离开的那个方向,在心里加上一句:
“可惜呀,在首相身边,像他那样的人太少了!”
离开的人当然不会知道,皮埃尔与他们的首相到底谈了些什么。事实上,除了胜利党与军方的几名高官外,卡尔·海因茨最信任的人,就是皮埃尔。后者不仅担任过大陆运动会组建委员会会长、建设部部长,还参与过国会大厦的建设。虽然看起来官位不高,但这些职务,如果没有首相的亲自同意,是不可能获得出任的。可以看出,此人是受到海因茨何等的信任。即使在这个只有少数人才能出入的虎山营里,他去见首相,通常是不用通报就能直接见到对方的。
当看到皮埃尔之后,海因茨还在嘱咐自己的秘书长布鲁诺一些事,反倒是他的爱犬布玛,已经摇着尾巴以开心的模样迎接对方的到来。当布鲁诺向皮埃尔鞠了一躬然后又离开时,首相就吩咐皮埃尔坐到自己身边来。他一边让布玛过来,一边对皮埃尔说:
“我说克尼呀,你可总算来了。在这儿的日子让你觉得很不习惯吧?”
“您能住得舒服,我也理当如此。”皮埃尔坐下之后,就开始向对方诉说冬季物资的运输时间表是不是该早日定下。“要不然,时间就有可能来不及了。”
他那种直接的说话方式,一点也没惹恼对方。海因茨只是拍拍布玛的头,又说:
“你的提议我明白,这也是必要的。只不过,目前确实还早了些,而且我相信,我的军队一定能够达到我的愿望,在冬季之前进入雷帝城的。”
在看到对方露出为难的表情后,海因茨想一想,又说:
“这样吧,我会吩咐埃默里,让他尽快把要运送的前线物资先送走,之后就能提早运送你准备下来的冬季物资了。”
第七章 重返原地(4)
在向对方道谢之后,皮埃尔又转入了另一个话题。在说到这个问题时,他那担心的神色,甚至不会比之前说到冬季物资无法运送时的神情轻松一些。即使在隔音设施完善的房间里,他的声音也情不自禁地压低下来:
“刚才我与前线通过电话,查普曼先生那边仍然没有消息,不过他们会继续寻找的。”
查普曼是受首相与胜利党之托,被派往前线与军方进行合作的帝国全权代表。他的任务,就是要在被占领区内,建立起良好的秩序,以防敌人的破坏。此人在某方面来说,甚至有着比集团军群总司令更大的权力。海因茨听到对方的话,皱了皱眉头,但没说什么。皮埃尔仿佛是明白他的心理,安慰他说:
“路德尼亚如此之大,而且目前我军所占领的地域还不到它的二十分之一。所以请您不要着急,会有线索的。”
“线索我们本来就有,就是不知能不能派上用场!”海因茨没有再跟布玛玩,而是示意它自己去放松,而他则紧皱着眉头。“在战场上,谁能保证一定可以发现什么。而且,搞不好当我们发现要找的目标后,对方已经是具尸体了!”
“其实这也只能是尽人事了。毕竟哪怕是在和平时期去找,也可以算是大海捞针,更何况是目前这种情况。不过我相信查普曼他们,也不会放弃的,只要一有发现,就会马上跟这边联系。”
海因茨挥了挥手,似乎表示自己不会抱太大的希望。“但愿如此,我的先生,但愿如此!皇室既然这么希望能够找到那个人,那么我们也不能放着不管。现任的革命党政府,肯定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日夜要找的人,不在我们国内,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所以我们就得加快速度,绝对不能让他们抢先。”
“是。而且要是那个人真的存在并且被我们的人找到,那么对于神圣帝国而言,不仅是出兵的理由更加充分,连统治路德尼亚的原由,都能变得十全十美了。皇室的人会心急,也不奇怪,说到底,那也是他们的亲戚,可能也会站在他们那边。”
说到皇室,海因茨原本就没有笑容的脸上一沉,他心不在焉地转着办公桌上的地球仪,说:
“他们当然是那么想的,谁叫我们的帝国自古以来就跟路德尼亚的皇室有姻亲关系呢。不过即使找到了,能不能由那个人来作我们的门面代表,还得由我说了算!搞不好,要是那个人跟我们国内的那个女人一样,那么皇室的那帮家伙,恐怕就得痛哭流涕了。”
“虽然如此,但为了以防万一,在疗养院里的那个女人,是不是该进行处置呢?留下来虽说没坏处,可是也难保皇室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她当成后备,那样就比较麻烦了。”
海因茨突然“哧”的一笑,笑声中带有明显的轻蔑。“一个疯女人?他们还不至于那么愚蠢。他们现在的目标,只有那个女人的孩子!再怎么说,咱们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蠢到要自己那个疯外甥女去当路德尼亚新皇朝的奠基人!再说,她年纪大了,而且又是个不可能治得好的病,还是由她去吧。如果她的小孩现在还活着,恐怕也是到了快成年的年纪了,皇室那帮家伙,日夜图谋的就是这个呐!由他们自己人来担任路德尼亚这边的主人,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咱们在旁边看着,不妨帮他们一把好了。而且不管找到的是谁,都将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哪怕本人不愿意!”
“这是当然的,阁下。”
皮埃尔盯着首相脸上的笑容,嘴角边也露出一丝微笑。在奥登尼亚人只关心着东方战事的时候,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在这个帝国的最高层,筹划着日后的大计。为了那一天,他们已经不知准备了多久,现在目标正一步步达到,他们的脚步也必将越来越快,直至走到终点的那一天才会终止。
在皮埃尔与首相走出那栋房子,在四周散步时,从后方那些装饰得十分华美的楼房里,走出一个女人,朝这儿大喊:
“卡尔,吃饭啦!”
这个声音虽然楼下的卫兵已经听过不少次,可是仍然被吓了一跳。首相看了看那里,还没说什么,皮埃尔就先主动告辞了。看着他离开之后,海因茨带着布玛往那儿走去。在里面等待着他的,是他的情妇伊芙·塞思,也只有她,能够在这里大喊大叫。在两人用餐的时候,伊芙不住地说这个说那个,不等对方回答又开始说起别的话题。而海因茨则慢吞吞地吃着他的那盘素菜,不时把烤好的野鸭肉喂给布玛吃。伊芙不停嘴地说:
“刚才你怎么开会开那么久?我都快等得肚子饿扁了。明天咱们要邀请空军元帅和他的夫人吃饭,你可别忘了时间啊!对了,你说我是穿红色的衣服好呢,还是蓝色的那条裙子更好?唉,我就是不知道怎么选,衣服太多了!”
“你穿什么都漂亮,亲爱的。”
伊芙朝对方露齿一笑。“自从我妹妹跟菲格莱因结婚之后,出席这样的场合也变得越来越多了,我本来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搭配的服装和首饰,可你倒好,还老叫人送来,害我更拿不定主意了。”
“你不是需要这些吗,我当然得让人准备。不然的话,粉红色也很好,你说呢?”
虽然是向着自己的情妇说话,不过海因茨的眼睛却下意识地看向壁炉上方。在那儿,摆放着一幅用高级相框装裱起来的素描画,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她正微笑着看向坐在餐桌前的两人。伊芙注意到他的视线,她马上沉下脸,可是又不能说什么,只是说:
“穿粉红色显得我太胖了,我不喜欢!”
海因茨回过神,继续跟对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不过多数时候都是对方说的多。过了一会儿,伊芙的心情才有所好转,又问:
“我刚才看到皮埃尔了,怎么不请他过来吃饭呢?”
“他太忙了,下次再说吧。更何况,他现在得时刻注意东边有没有消息啊!”
说着说着,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奥登尼亚的首相忽然哈哈大笑,还差点呛到了。伊芙惊讶地看着他,然后拿过一杯水递给对方。海因茨喝了水,自言自语地说:
“是啊,真想看看那些家伙不甘心但又得听命于我的样子!想找他们的人来统治路德尼亚,还太早了!”
第八章 兜兜转转(1)
浓浓的黑烟飘过碧蓝的天际,即使是不清楚形势的士兵,也会知道这是从远处飘过来的浓烟,而且没有间断过。
9月下旬,正是奥军对金圈攻势最猛烈的时期,路德尼亚人虽然死死抵抗,可是终究止不住后退的步伐。而在这种时候,那些从远处飘来没有停过的浓烟,除了解释为油田被烧毁外,似乎也没有更合理的推测。
一群鸟儿从天上飞过,它们扑腾着翅膀,往北方飞去。在这几天里,奥军的士兵们,就已经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事情。杰奇原本站在卡车栏杆边把漱口水往车外吐,他看了看那些飞鸟,对旁边的人说:
“本来按现在的季节,它们应该是往南飞才对。现在一个劲儿地往北走,可能是要避开那些烟,那种味道太难闻了。”
“谁说不是呢。”亨利希虽然对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没什么感触,不过这几天来那股黑烟就没有停止过,让他的鼻子在做梦的时候,也似乎闻到了烧饭煮糊的气味。“这不是普通的民宅失火。如果不是一个大城市被轰炸而里头的火没法救,那么就是那个油田被伊万烧掉了!”
士兵们经过这么几天,原本的愕然惊讶也变成了现在的漠然。上层的焦急盘算,没有影响到他们。只是这些士兵们都觉得,连日来的辛苦和伤亡,现在都随着这股黑烟,都付之一炬了,这让他们多多少少都觉得恼火不甘。而且几个小时前他们又接到命令,全体转移,又得离开这里。虽说不知目的地是哪儿,不过眼看着即将到手的金圈又溜走了(起码他们没法再留在那儿攻进油田里),自然更令人不快。
本来进行作战转移,就是军队中的常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军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知目的的转移,令人特别难熬,所以卡车上的人都没心情聊天说笑,只是听着车轮声和卡车的引擎声,令人昏昏欲睡。
“当心——电线!”
道路两旁的声音偶尔响起,会让卡车得停下那么一会儿工夫,不过很快,司机又扳动操纵杆踩下油门,继续开着满载军人的车子前进。前些日子由于两军交战,所以附近一些道路上的设施被破坏。现在那些奥军工兵们正在把毁坏的电线杆子重新竖立起来,他们忙着自己的活,没人抬头看看身边这些经过的卡车;而卡车上的人也在忙着休息,同样看也不看这些工兵一眼。
当车队行驶到一条大道时,旁边一块路牌上还用油漆刷着“距离雅罗斯拉夫尔150公里”的字样,士兵们知道,他们又回到老路上来了。因为这条路就是他们进入金圈时曾经过的道路,现在看着这块由自己人竖起来的路牌,不少人都感到心情复杂。弗里茨冲着南边那冒着黑烟的土地说:
“再见啦,金圈。”
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自己这次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参加争夺油田的攻势了,金圈自然而然也是与他们无缘了。四排里,已经有一部分人换成了新面孔,其中有的还来不及被自己人熟悉,就又永别了战场。其实不止是四排,其它部队也是如此。而他们这样的付出,到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把油田放火烧毁,那种无奈郁闷的心情,谁都不好受。
“我们是往北去吧?”
艾吉被卡车颠得睡意全无,又睁开眼睛,喃喃地向身边的伊格尔说。重新归队不久的排长摇摇头,表示他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只是暂时调动还是重新编制,只有上面的人才知道,他们这些身居下层的军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常识去猜测了。不过在心里,伊格尔觉得他们重回金圈的可能性不大,要是自己猜得没错,这次调动,上头的意思有可能是要将他们旗队装甲师再次北调。这样一来,在北面的作战岂不就是……
“也许我们又回到老路上来了。”
听到伊格尔压得很低的声音,艾吉眨眨眼,不大在意地一笑。经过连日作战,他原本就瘦削的脸更显得憔悴。
“我们就像一条追逐着自己尾巴的狗,总是转啊转的。其实,都被人耍了!”
虽然伊格尔没有出声附和他的话,可是他也觉得,与其在此地浪费了两三个月都无法获得油田,还不如一早就进攻路德尼亚的首都。那样的话,也许他们现在已经进驻雷帝城,还可以围歼敌人的大部队呢。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伊格尔太过自信,倒不如说是之前的经历以及相信自己人的信心所给他带来的有力证据。
过了两个小时,车队终于停下了。这里是一个没遭到战火破坏的村庄,看那样子,似乎之前就是驻扎过奥军的部队。田里的高地农民们,对士兵们的到来并不感到惊讶或是害怕,而是照样忙自己的农活。在卡车经过他们身边时,伊格尔还看到,有的农民摘下破旧的帽子,朝他们笑了笑。看样子这儿还没有被战地宪兵全面接管,伊格尔这样对自己说。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哪儿被他们的宪兵所接管,那么那个地方肯定是民怨沸腾。有时候士兵们在私下里议论,觉得路德尼亚这儿之所以开始出现抵抗组织和游击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些宪兵们的所作所为。在宪兵们出现之前,他们都跟当地老百姓相处得好好的;可是宪兵一踏上那片土地,那里的友好态度就会急转直下,变得不可收拾。
按照老规矩,他们要在这个村子里过夜。在伊格尔征用了当地农民的草房后,那个留着大胡子、起码有六十岁的老人非得要这些军人们尝尝他家里煮的咖啡,如果不喝,他说什么也不肯拿走。面对他的盛情,伊格尔只得谢谢他,然后喝着那热气腾腾的咖啡。咖啡喝下去,他觉得一身的疲劳仿佛都被驱走了一大半,整个人都暖和了许多。这老人还把自家农舍里的鸡蛋和牛奶也拿出来,慰劳这些奥军士兵们。最后,伊格尔不得不婉言谢绝他的礼物,让他把东西拿回去,大家只是拿一点就好。老人用口音非常浓重的高地语向他们说:
“俺家里有的是,你们尽管拿,尽管拿。俺这儿没别的招待,只有这些了,你们再不要,又让我这么拿回去么?多不好意思哩!以前的兵经过这儿,也跟你们一样,不拿俺们的东西,不烧俺们的房子,还帮村里把路铺平了。俺知道,你们是好人。”
听到翻译解释了老人的话之后,伊格尔脸上一红。他没有勇气去问,眼前的这个老人,到底知不知道他们是来自哪儿、有什么目的的军队。即使明知这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与人民而进行的作战,可是伊格尔清楚,对于这里的人来说,他们却是属于侵略者。可是在这几个月来的所见所闻,路德尼亚老百姓的纯朴令这些来自另一个大陆的军人们感到不好意思甚至是羞愧。他们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欢迎着这些人,可是自己却是为他们带来了战争,伊格尔那个时候在心里不禁闪过这个念头。
第八章 兜兜转转(2)
当老人没法把东西送到,只能又拿着它们往回走的时候,艾吉走了过来。他看着那个老人的背影,皱着眉头说:
“这些高地人干吗对我们这么好呢?”
伊格尔下意识地看着他,艾吉的侧脸显得疲惫发青,嘴角耷拉着,可见他最近的日子有多么不好过。
“不管是政府还是宗教,这些高地人都跟我们势不两立。可是看看他们,看看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有时我简直觉得,他们对我们好到——好到让我差点以为自己是他们的兵哩。”
伊格尔也有同感。奥登尼亚政府以及全国上下最推崇的胜利党,不管是战前还是在战后,都一致宣扬无上教派可怕论、路德尼亚野心论。从开战之初的情况,这些奥军士兵们也确实感觉到,路德尼亚政府是有意要进军米德加尔德大陆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刚开战时就在边境上遭到如此之多的路军大部队。这更坚定了他们要与这个有着可怕野心之国的作战,因为不打倒它,路德尼亚将会严重威胁到米德加尔德大陆上各国的生存——尤其是奥登尼亚。可是当接触过这里的老百姓后,这些外来的士兵们却又发现,他们的为人与政府的宣传完全不同。这些热情好客的高地人根本不像后方说的那么可怕凶残,相反还要让他们想起自己国内的农民和普通百姓,因为他们都是那样的善良拥军。不管他们是否信奉无上教派,伊格尔都觉得这点不重要了。他想到这一点,不禁哑然失笑,对自己说:
“我的天,原来在这么多天来,我一直都见过接触过这些异教徒们。可是他们也没有怎么样啊,真是可笑!”
他笑得是自己之前把政府和全能教派的那一套宣传调子记得太熟,一心以为异教徒和无神论者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可是现在仔细一想,却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他才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可笑。
“你笑什么?”
面对艾吉疑惑的目光,伊格尔有点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差点把钢盔都弄了下来。他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什么。
“不,只是庆幸今天晚上能睡好觉了。”
当天晚上,他们就住在那个老人家后院的草房里。已经接近十月了,不过路德尼亚的夜晚依然吹着凉爽的清风。这种静谧的夜,似乎可以安排不少奥登尼亚军人在前些日子里作战的劳累,使他们可以安然入睡。
伊格尔听着周围房间或帐篷里行军床上吱呀吱呀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