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沙泪-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能肯定这是准确的消息吗?不会是假情报吗?”
  “是的,阁下,这是最前线的……”
  海因茨打断了他的话,这个生性多疑的首相似乎还不能肯定。“好啦,您去请布鲁诺过来,我要亲自向他确定他收到的到底是不是前线的消息。”
  “可是,布鲁诺秘书长他还在外头,接待……”
  “我让您去叫他,您就要去叫他,您怎么连这点都不懂呢?”
  可能是由于新来的缘故,所以这位副官有点不知所措。他也不敢辩解,赶紧去请首相府秘书长布鲁诺过来。因为首相原本的军事副官尤琛…弗莱德不久前去前线参加作战去了,所以海因茨对新来的军事副官总有些不满的地方,认为对方不像尤琛那样精明能干、可以迅速了解自己的意思。
  当布鲁诺来到后,他亲自向首相解释,这的的确确是前线传来的最新情报,并不是敌人用来迷惑他们的假情报。海因茨这才确信了这个好消息是真的,他已经不去计较部队到底有没有正确执行自己的命令了,能够取得胜利——而且是这样压倒性的胜利——才是他最渴望听到的好消息。原先让他害怕担忧的状况没有发生,他现在才终于能完全相信,自己指挥下的奥登尼亚军竟能完胜强大的曼尼亚!他也能像奥登尼亚历史上的军事天才一样,打败强大的敌人,重新确立起奥登尼亚王国以及胜利党的伟大威信!这一切,又让本来眉头紧皱的首相鼓舞不已,甚至变得有点飘飘然了。
  而在这时,本来并不支持奥登尼亚攻打曼尼亚的另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奥登尼亚盟友的翁波里尼亚,终于改变了之前的态度,转而支持奥登尼亚的侵略起来了——当然,这在他们那一方,应该说成是“正义的保卫国家之战”。它的总统法尔洛明白再不出声,那么作为奥登尼亚的盟友,就准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该国也连忙向自己的盟友表明立场,表示愿意参战。奥登尼亚方面当然没有意见,不过私底下难保不会有熟悉内情的人嘲讽翁波里尼亚“真识时务”。于是,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最后一刻前,翁波里尼亚也非常“及时”地搭上了这一班胜利的航程。
  曼尼亚的国土上,如今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已经成为了奥登尼亚军铁蹄下的临时领土。只有北方卡莱尔及其外围周遭的小部分地区,还能由曼尼亚人自己控制。一步步陷落的曼尼亚人,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海峡,逃出奥军的包围圈,不然的话,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昂尼亚见在这片大陆上的战事已经是大势已去,所以也只好打算撤退回来再作后事。问题是,他们还能不能逃出来。
  在这些曼尼亚军、昂尼亚军以及不少小国逃亡过来的残余部队外围,是虎视眈眈而且装备和人数都占绝对优势的奥登尼亚军队。这个曾在第一次神谕战争中惨败而后十几年中都落得凄惨下场的国家,如今它的军队却以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战胜国的兵力从这片大陆的中心赶到了边缘地带,而且时时刻刻都要灭亡的危险。如果他们打算用这个来证明自己国家的强大和完全复原,那么他们的确做到了。不过还不止,他们现在还需要更彻底、更完全的胜利。
  可是就在奥军前线装甲大部队准备对敌人最后一个栖息地发起总攻前,一个根本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也就是因此,使得世界未来的格局变得难以看清……

第四十三章 尤琛初上战场(1)
  在曼尼亚战役打响之初,一批原本隶属于大后方总司令部内的年轻军官由于立功心切,因此也要求希望参加此次战役。首相卡尔…海因茨的副官尤琛…弗莱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眼见着同僚都在战场上奋勇拼杀,哪里还坐得住,于是要求上前线。他们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于是这些被前线军人称为“新贵哥儿”的军官们就告别了舒适而安全的后方,来到前线作战。
  尤琛是在3月中旬获得批准来到前线的,他加入了禁卫军旗队掷弹步兵师中。在临行前,他的长官——同时也是全奥军的最高指挥官——首相海因茨对他说道:
  “亲爱的尤亚,希望当我军取得胜利之时,能见到你立功归来。”
  怀着对国家的报效之心和对首相的感恩之心,尤琛离开了首都奥登,告别了妻子和两个儿子,来到曼尼亚已经变成战场的土地上,在旗队掷弹步兵师里当了个连长。这支部队是由禁卫军中将泽普…赫尔德(Zebu…Helde)指挥,和他们一起作战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旗队装甲师。
  原本在和平时期之际,尤琛就已经在旗队掷弹步兵师里受过训练,这里也是他在进入首相府前呆过的地方,所以回到这里来,对他而言再适合不过。那些士兵们也很高兴见到这位原来的排长归来,而且他们所信任的这个军官如今接替了连长的职务,带领他们作战。事实也证明,尤琛和其他新贵军官不一样,也让原本只把他视作“首相副官”的许多人都大吃一惊。
  在曼尼亚战场上,虽然开始时并未遭到太多抵抗,但随着越深入到敌人国内的腹地,顽强的抵抗就随处可见。因为无法抵挡过奥军坦克的可怕进攻,所以在宽阔的平原地带,曼尼亚军往往不会在此作反击,而是选择在他们熟悉的小城和村镇里埋伏好,等待敌人一进攻就在里面朝他们开火。这样一来,既可以抵消一部分敌军的炮火,同时也能更有效地打击侵略者。这个方法也不能说没有效,因为不少奥军部队在占领该处之后,往往损失不少。
  在部队进军到北方包围圈之前,尤琛所在的旗队掷弹师就遇到过不少这类攻城战。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感到很棘手,呼叫空军来,可己方的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往往有偏差,或者根本炸不中对方的城墙。而且有的城堡太厚,也很难炸的穿。于是,这就要求前线的官兵必须找到积极可行的办法,来突破敌人的堡垒。
  在4月6日,第一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已经来到了中部偏北的城市德拉,这座小城仍然保留着中世纪堡垒的模样,而且十分坚固,里面的骑兵部队防守得十分顽强。原本在此的第二集团军群神圣步兵师久攻不下,因此由赶来增援的禁卫军旗队装甲师和旗队步兵师接手。
  在这类有着坚固城墙的阵地中,必须要有步兵首当其冲地进入其中,然后消灭城中各处守军,坦克就算冲进去也很难作出移动——这类教训是奥登尼亚军经过不少失败领悟出来的。可是在堡垒内守军的机枪扫射下,我方步兵又很难靠近那里。往往是冲上一大片,也就倒下一大片。
  不过敌人有办法,奥军官兵也自有破解之策。步兵的冲击遭到阻击,那么我方就用更强大的火力来压制对方!旗队装甲师就是为了这个才来到这里支援友军的。利用坦克与高射炮的不间断射击,来达到让里面的敌人无还手之力的效果,那样的话,步兵要冲进里面去,就不是难事了。
  商议好这个方法后,到了第二日,奥军准时攻城。旗队装甲师的坦克在城外敌军无法射击到的地带向城堡开火,轰得敌人连抬头都不敢,更别说是要还击了。而在此时,掷弹步兵师的士兵们也坐上了装甲运兵车,并且后面还拉上两门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负责此次作战的第11连连长尤琛也在其中,如果此时有他的熟人看到他,一定认不出他就是那个在首相身边温文尔雅的副官。经过这么多日以来的作战,他整个人都好像脱胎换骨,成了个真正的战士。
  在炮火之下,装甲运兵车载着一车士兵来到城下,而此时尤琛从车中跃出,指挥着部下把高炮拉到城堡下方,装填好炮弹,轰击城堡上的发射口等关键位置。而他则带着士兵跨过壕沟,用自带的梯子爬上城墙。
  作为连长,尤琛冲在最前面,高喊着“跟我来”,带着士兵跃过壕沟。而由于在后方的坦克在不停开火,所以城上的守军根本没什么机会还击,只有偶尔的零星射击。这让步兵们很快就得以冲到堡垒下方,爬上去。虽然有的曼尼亚士兵冒着被击中的危险探出头来,把爬上来的敌人击毙或戳死推了下去,不过仍然有好几路的奥军士兵通过这种方式爬进城中,开始和敌人进行交火。到敌人越来越多时,他们已经无法抵抗,只能选择撤退。不过刚冲出城中,有不少人就死于刚刚占领了城堡枪眼口的奥军士兵的枪下,现在这座原本保护着他们安全的城堡,已经变成了敌人对付他们的阵地了。尤琛带着两个士兵爬到堡垒最顶端,把原本挂在那里的曼尼亚国旗放下来,升上了奥登尼亚国旗。在城外的旗队装甲师以及其它作为后援的步兵们,看到这个都知道这座城如今已经是他们的了。在消灭或俘虏了逃跑的曼尼亚军后,部队进入了城中,而作战勇猛的尤琛获得了上司的赞赏,并且鼓励他再接再厉。这个时候,已经再没有人只把尤琛视为一个文质彬彬的“装饰用”副官了。

第四十三章 尤琛初上战场(2)
  而和他们的部队一样,奥登尼亚军其它部队也在迅速地攻城占地,把曼尼亚的领土逐步蚕食掉。第一集团军群在曼尼亚中部如入无人之境,不仅把南北两边的曼尼亚军分隔开来,而且把南边的曼尼亚军消灭得所剩无几。而其中的禁卫军旗队装甲师及掷弹步兵师也得到命令北上,与第二集团军群的部队共同包围北方港口城市,以达到消灭其中的敌人。
  在当年的4月15日,旗队装甲师等部队来到了位于卡莱尔外围的一处小村庄瓦腾堡。在河的对面,是由昂尼亚军据守着,而且作战非常顽强,已经好几次把前来进攻的奥军部队给击退了回去。决心在此誓要拦住敌人的昂尼亚军,甚至把该村外唯一的桥梁都炸断了,想要攻过去,就必须得渡河。当旗队部队来到这里后,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大有利的局面。
  就在他们商量该如何进攻时,上头发下命令:命令他们原地待命,先不要前进。这个完全不符合情况的命令使得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因为现在进攻虽然有些困难,不过对他们来说不是没有办法,为什么不一试呢?而且经过这里之后,敌人所在的最后一个城市也近在咫尺,现在就放弃,还太早了吧!
  就在其他军官还在抱怨上级的时候,尤琛却意识到,在前线指挥的总司令部内,恐怕也有自己的忧虑处。在近期以来,他们不时会接到互相之间十分矛盾的命令,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也让素来以服从命令而著称的奥军官兵觉得左右为难。尤琛告诉自己的同僚:
  “如果不是我们指挥官的消息没传到总司令部而使得那里发出错误的命令,就是在更上层对战局的理解有误,所以才会发来这样的命令。”
  “你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尤亚。可是为什么后方的指挥官要干这些不合时宜的蠢事呢?要知道,这不是等于在给敌人机会吗?上头的人即使再不清楚形势,也不可能会这么做的。”
  面对同僚的问题,有些话尤琛没有说出口,因为他比其他人都要更了解后方最高统帅部是怎么一回事。要是说,是首相本人没有信心的话……这个念头在尤琛脑海里一闪而过,可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毕竟要怀疑自己所最敬重的人,这个想法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更何况要说服别人?所以尤琛也只好期望这只是上级命令一时的传达不善所导致,日后可以让他们继续前进收拾掉那些仅剩的敌人。更何况如今的曼尼亚就如同一个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人,只要再给他来一下,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彻底地倒下了。
  其实不止是下层的军官和士兵想不通,连他们的师长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原因,直接却要他们硬生生停下,看见敌人都不能打,当然要使很多人感到郁闷。赫尔德三番四次打电话给第一集团军群负责指挥禁卫军旗队部队的司令官加德上将,请求解除原地待命,让己方部队继续前进。可是不管他怎么说,加德上将的回复都是:
  “原地待命。”
  这着实让赫尔德急坏了,他可不愿浪费这样的大好机会。要是再等下去,敌人可都要跑光了,那时他们找谁打去?!于是他又派出自己的参谋,到后方的指挥所,去报告目前的情况,试着能不能说服这个顽固的司令官。面对部下的小动作,加德上将倒没有予以斥责,他只是说道:
  “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允许前进的命令。你们就耐心地多等待一阵子吧。”
  说穿了,就是无动于衷。回去之后,赫尔德的参谋不敢直接把原话告诉这位直性子又敢就敢做的上司,只是委婉的道出司令官不能允许我方前进的态度。赫尔德在以前就一直戴着单片眼镜,现在即使来到战场上了,他也没有摘下自己那片眼镜——因为这个,底下有些士兵悄悄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单眼师长”——这个时候,赫尔德摘下自己的眼镜,用力地擦了擦,然后又戴上,好像不认识他似的打量着眼前自己的参谋。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那股犟脾气又上来了。果然,只听到他开口大声说道:
  “什么叫‘好好休息’?‘最好不要前进’?都是扯淡!我们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作战吗?现在要我们休息,还早得很哪!我的先生,请您来告诉我,我们的司令官到底还说了些什么?您有那个必要替他隐瞒吗?!”
  其实早在赫尔德还没成为禁卫军旗队中的指挥官时,他就素以敢跟上司对着干而闻名。有一次,在首相带领众多将官来巡视演习时,有的将军质疑他的部队所取得的成绩,赫尔德就当着首相的面跟对方大声辩论起来。当首相卡尔…海因茨注意到他,询问他为什么这么气冲冲时,赫尔德也根本也给首相面子,照样大声指出那个将军的错误。海因茨完全没想到在禁卫军里竟然还有这样敢跟上级顶牛的军人,在他的气势下,也不敢怎样跟他辩论。自从那次之后,赫尔德的声名日响,虽然作战勇敢,可也赢得了坏脾气的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旗队掷弹师的军官也形成了敢打敢冲、也敢于大声说出自己见解的部队。因为赫尔德本人虽然敢对上级顶撞,不过当有下级敢于站出来指出错误时,他也会马上查证,之后证实属实的话,不仅不会责怪部下,反而会敢于改正过来。由于这个缘故,他手下的幕僚和军官也非常敬重他,敢和他说真话。现在前去指挥所的参谋这样吞吞吐吐,反而令他生厌。

第四十三章 尤琛初上战场(3)
  在得到了参谋的印证后,赫尔德这才了解到,原来最近上级一直发来一些莫名其妙的命令,并非他们的原意,而是来自大后方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这更让他觉得恼火,既然是不谙前线战事的后方大本营发来的命令,干脆给他们来个阳奉阴违就得了!赫尔德才顾不上这么多,现在取胜才是最关键的。虽然在奥登尼亚军中一向以遵守命令为天,可是现在违反军令的事情,在胜利的面前,也开始让这些军人们有所动摇起来。毕竟,面对着如此大好形势,谁都不可能就此罢休。于是在他的协商下,旗队装甲师师长也同意他的想法,决定对后方的命令来个“不知情”的态度,先夺取了敌人在河对面的阵地再说。为此,赫尔德还专门向后方的航空团打去电话,定好作战时间使对方出动轰炸机和战斗机前来支援。当然,这次作战协商,他们都是瞒着后方进行的。为了让航空团团长点头,赫尔德使上了不少手段,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威逼利诱,最后才让对方同意了的。
  在4月17日凌晨,旗队装甲师与掷弹步兵师早已作好装备,河对岸的坦克已经在掩护后,随时可以开火,而步兵师的人也把充好气的橡皮小艇悄悄放下水,每艘小艇上都坐了大概十个人,准备强行渡河。当己方第一发炮弹打向敌人的阵地时,河那边的小艇也开始动作起来,每个人都尽量伏下身子,一边还击,旁边的队友则一边拼命划船,好早点到达彼岸。
  昂尼亚军从寂静中醒悟过来,赶紧组织起来还击。河边房子一早就成了他们的小堡垒,机枪在枪眼里面朝外吐着火舌,朝河面上扫射。有的士兵被击中,顿时栽倒在河里,还有的甚至一个艇上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被机枪射中,把整个小船都掀翻了。河水变得一片腥红,有的人落入水中仍然在叫唤,不过现在他的战友都没法顾得上这些,只能继续冒着火力网前进。因为留下来,更加是死路一条。
  尤琛也在小艇中,在他们旁边有一条小船被敌人扔来的炸弹击中,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落入水中。尤琛他们也被河里的血水溅了一身,可是没人看那边一眼,他们的连长只是一个劲儿在喊:
  “快!快!快!”
  这样不停在催促士兵划过去。幸好装甲师的坦克也在努力支援着渡河行动,不断地发射炮火,不然的话,那些来自敌人的火力只能更加猛烈。当划到河中央的时候,尤琛抬了抬头,叫后面那条小艇上的士兵不要在那里打转,赶紧使劲往前划。由于这一耽搁,那条橡皮艇上的士兵和一名士官都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发出惨叫扑通通掉进河里。尤琛刚把头低下,一颗迎面飞来的子弹就掠过他的脑袋,击中了在他后面的一个正在划桨的士兵的额头,这个年轻人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下了。尤琛干脆接过他手里的桨,自己划了起来。也许是受到了连长带头的作用,虽然不时有士兵被打中,不过更多小船都努力划过岸来,靠近敌人的阵地。而其它同样参与此次进攻的连队,也因为有勇敢的长官带领着,不顾一切地来到对岸,靠近敌人的阵地。
  尤琛所在的船才刚到岸边,这个连长就一马当先跳到浅滩上,跑到柔软的泥地上,趴在堤岸后向敌人还击。不少士兵和军官都冲上来,可是有的还没上岸就被击中而栽倒了,或者是被刚好落在身边的炸弹炸得飞上天,又摔在地上,没有一点动静。掷弹师的官兵用难以压倒的勇气,不仅成功地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渡河过来,而且开始朝桥头堡前进。不过由于前面毫无遮掩,再加上昂尼亚军的火力够猛,所以一时那些战士也无法再朝前进一步。桥那边装甲师的炮火没能对敌人造成太大伤害,反而有些落在了阵地上,打到了自己人。恐怕再这样下去,天越来越亮,对己方也越来越不利。到时这些好不容易冲过河的战士都会成了敌人枪口下的靶子。
  正在这时候,空中传来了奥军官兵熟悉的轰鸣声。是我方空军的轰炸机到了!那些底部涂着灰蓝色迷彩的轰炸机,一次次朝着桥头堡俯冲,扔下成吨的炸弹。在河岸边的士兵,看到里面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火球,还有的昂尼亚士兵浑身着火从里面跳了出来。这样的好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见一个就逮一个,打死一些往外跳的昂尼亚士兵。尤琛知道机会来了,空军的轰炸过后,他第一个从藏身的地方爬起来,带领着其他士兵往前冲。那些昂尼亚军所在的堡垒里,早已是乱成一团,被外面冲进来的奥军士兵先往里投进手榴弹,然后又冲进来,杀得他们四散逃跑。剩下只有少数昂尼亚军得以杀出重围,一路逃往更北方的卡莱尔城。这座原本坚固的堡垒,又像在曼尼亚大地上其它的堡垒一样,成为了奥登尼亚部队的所有物。
  当得知此次攻克了敌人的桥头堡,并且我方部队的工兵已经在河上架设临时桥梁以供装甲部队的车辆通过时,负责指挥第一集团军群禁卫军部队的加德上将没有指责赫尔德及他的部队违反命令,说不定这正是他的心里所希望的。于是就这样,尤琛在前线的作战受到上级的好评,并且推荐他提升军阶以及受勋。不过对于尤琛而言,更重要的,还是自己可以和其他同袍一样,真正参加到这场战斗中,为征服曼尼亚而作出自己的一分贡献。

第四十四章 站立在悬崖上(1)
  创世历1085年的春季,曼尼亚除了国名上的含义外,其国家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它的政府官员以及军队,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指挥着国家机器的运作、保卫着国家的领土,而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被敌人驱赶到边境地带,岌岌可危。数十万人围困在北部的港口城市卡莱尔里,情况之混乱紧张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而在他们外边,除了那些一路丢弃的武器装备和车辆,还有不得其门而入的难民外,更多的则是他们的敌人环伺四周。随着奥登尼亚军每日不停前进,已经把包围的袋口缩小到方圆不过十几公里。在这么小的地方里,不管是武器、人数,还是士气方面,曼尼亚军都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突围或反攻,唯一能做打算的,就是如何从海面上逃走。整整三十万人,曼尼亚军加上前来支援的昂尼亚军还有周边各小国的残余部队,如果按每艘船能搭载五百人计——大型的战舰虽然可以乘搭起许多人,不过曼尼亚的船只不是被敌人击沉就是被炸毁,而昂尼亚方面又因为封锁迟迟无法把运载的战舰靠向卡莱尔港口,因为只要它们一出动,奥军的潜艇就会盯上它们,在途中就把它们击沉——那么最起码也得需要六百条大型船只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昂尼亚方面一时根本凑不到这么多的大型船只,势必只能用小船或民用货舱等船只来代替,所以这样一来,船只数量就更要增加了许多倍。照这样看来,想要把这些残军败将给安然无恙地运回到昂尼亚去,就得花上更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而现在的情形下,是不可能允许他们花上这么些时间来组织救人的。
  4月17日,在奥登尼亚两个集团军群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势,全歼包围圈内的敌人时,一道完全没人想过的命令自大后方的最高统帅部发来了。命令中是这么说的:
  “所有部队停止前进,守住包围圈,由空军执行对敌作战任务。一切交由空军部队执行。”
  这下倒没有在将领中炸了锅,因为几乎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后,全傻了。这是一道什么命令啊?交给空军,由空军的战机来作战?歼灭那些地面上多达三十万的敌人?这可能吗?!
  所有人都在心里希望这道命令不会是真的,可是电文上白纸黑字传达了下来,而且从后方赶往曼尼亚的首相特使也是如此宣布。这么说,也就是毫无转儇的余地了。总司令部里有好长一段时间没人说话,大家都难以相信为什么首相要下这么一道命令,这到底是明摆着要放敌人一马呢,还是由于首相过分相信敌人的无能和我方空军的强大呢?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这些军人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绝不可能做到!
  不能说他们小看空军,实在是在实战中已经证明,空军虽然日益完善,可是其不足之处还有许多。轰炸落点偏差大,而且威力不一定能炸毁一座城堡的城墙。况且现在的空军已经经过连日的辛苦作战,虽然还能支撑得住,不过也有点强弩之末的态势。现在要这支部队再执行这么一个重大到可以决定整个战局的命令,实在不合适。在这么多日的作战后,空军的损失不小,可后勤又跟不上,这点已经让他们抱怨连连了。如今突然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甚至连空军的人也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面对着属下将领们的集体质疑,两个集团军群的总司令也只能苦笑。这个命令,他们事先根本毫不知情,所以他们也和前线的所有军人一样,对此措手不及。现在只要他们继续前进,进攻卡莱尔港,那么就算里面有再多的曼尼亚守军,他们也有信心打下来,俘虏最后一大批敌人的残余部队。陆军有信心做到这一点,怎么后方反而就没有信心了呢?虽说奥登尼亚军人一向是以服从上级服从命令而闻名于世,可是这次,他们不得不尝试着要改变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允许他们可以继续前进,把港口拿下来。
  在距离最前线约三十公里的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内,对这顶命令的抗议几乎吵翻了天。他们就算不敢指责命令的错误性,可也表示坚决不能这么做。连平日里最谨言慎行的军官都会说:
  “我看这么下去不行!”
  其他人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德克元帅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可是头脑依然精明。他是个守旧而又传统的军人,所以在刚开始之初对是否要进攻曼尼亚比较犹豫;可是现在到了这个关头,最高统帅部突然发来这种利敌不利己的命令,这也让他迷惑不解的同时也很难接受。德克刚在不久前才与第二集团军群的总司令埃希曼上将通了电话,询问了对方的看法。埃希曼即使在老前辈面前出访谨慎保守,可也掩盖不住他的真实想法。在这种紧要关头,没有一个进攻的部队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简直就像是为敌人在争取时间似的。可是他们从特使的口中得知,这是首相的严令要求,不得违抗或有命令不遵,所以他们现在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先生们,你们的心情我非常了解,可是你们要明白,这是首相阁下的命令,所以我们必须服从!明白吗?”
  在那群赶回来参加紧急会议的前线指挥官中,装甲兵总监加勒特中将是被众人推举出来的带头人物之一。他在刚得知此消息时,还差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良机就在眼前,万一错失,那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第四十四章 站立在悬崖上(2)
  “元帅,我们并无意质疑最高统帅部和首相本人的命令,只不过,我们希望可以问清楚,这么做到底意欲何为?将地面部队作为主攻,同时启用空军部队的支援,那样的话,取胜的机会不就更大了吗?为什么只单单要一个兵种执行进攻的命令呢?不管空军有多么强大,但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获胜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他的问题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面对部下的面对面询问,德克元帅皱起了眉头,这使得他原本就已经有几道深深皱褶的额头上更加多添了岁月的痕迹。
  “稍安勿躁,各位先生,我明白诸位的心情,也已经在派人了解情况。但是请不要忘记,你们现在仍然在作战,虽然无法前进,可是还是得支援友军的任务。请各位先作好自己的职责吧!”
  这次会议,众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其实他们的总司令也是一样,心里还指望着后方的首相可以改变主意。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命令,不仅连最高统帅部之前也一无所知,其它的例如国防部、三军指挥司令部、总参谋部等国家军队的最高部门,也无一得知此事。这完全是首相卡尔…海因茨一人的意见。
  这位奥登尼亚王国实际上的第一掌权者,在明白到敌人确确实实是被我方部队逼得走投无路后,他才毅然下了如此决定。他并不想给敌人留什么活路,恰恰相反,他是希望曼尼亚被自己指挥的军队完全歼灭,所以才会作出如此决定的。在首相府内举行的秘密会议时,卡尔…海因茨仔细地研究着军事地图,看着标识着己方部队的兵力在把曼尼亚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