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的天气很不好呢,长官,可能再过一会儿,就要下雨了。”
“下雨的话,那更好!”
别有意味地说完这句话之后,波舍斯基抛开心中的种种忧虑与思绪,开始投入到更需要他的工作中去。也许所有奥军的指挥官都在这样盼望着:天气越坏越好。因为恶劣的天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们阻挡住海峡对岸敌人前进的步伐。但能否实现,还要看老天爷帮不帮忙。
不到一个小时后,那祈盼已久的雨水,终于降落在了曼尼亚西部的地区。在海岸线上,坚固的堡垒与堑壕中,奥军们所能看到的海峡,已经隐藏在风雨交加的迷雾背后了。在创世历月的第五天即将过去时,这里的一切依然平静。时间的长脚,开始跨入了的凌晨。
当米德加尔德大陆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沉浸在黑夜的怀抱中时,曼尼亚西部海岸沿线也是如此。只不过与别的地区有所不同,这里的风雨从昨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并且一直刮着大风。这无形中让驻守于此的奥军防御部队执行起任务来也棘手了许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天气也有利于奥军。因为海峡正处于台风生成、登陆到米德加尔德大陆时期,所以这个时候,是不会有船只蠢到会出海航行的——尤其是乘载着浩浩荡荡大军的舰艇舰队。
虽然是在凌晨,不过奥军驻守在海岸防线上的部队却没有一刻停止过巡逻警戒的任务。就算眼前所能看到的范围被风雨大幅缩减,他们也必须时刻打起精神,留意着海面上的情况。这个景象,不止生在曼尼亚,远在乌拉瓦尼亚的奥军守军也是如此。
恶劣的天气成为了天然的屏障,让防守的一方感到渐渐安心。这看起来当然是件好事——对奥军而言——只不过这种好事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呢?全能之神,没过多久就给出了答案了。
最先现这一点的,当然就是奥军密切监视着天气的情报部门气象小组。他们的人马上将这一消息报告了战区总司令部,并且表示,台风有可能转移了方向,改为向东南方向移动。
因此才会出现了短暂的停雨期。不过由风势则没有减弱的迹象,并且由于大风会继续在海峡之间引起巨浪。天气仍然非常恶劣,台风警报也持续生效。
第十七章 尤琛(下) 第十七章 六月六日(1)
曼尼亚西部尤其是西北以及正西部地区雨势T里的奥军官兵也注意到了。喜欢该,请到……中文网阅读最新章节·虽然已是凌晨,不过仍然有不少人在进行着他们的工作:在灯火通明的室内制定防御方案或是巡逻。虽然那股由于台风登陆前的闷热感仍然充斥四周,不过打开窗户,猛烈的西北风不住地倒灌进室内,让里面的人差点被呛到。
在萨梅尔城外的昂内小镇,这儿驻扎的禁卫军幽灵装甲师第2与其它部队一样,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所以基本上这里是今夜无人入睡。听到窗户不停地出“格拉格拉”的声音,走在走廊上的哈根走近窗户。他探头看看窗外模糊的夜间景物,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好像随时都要倒下来似的。他将窗户的开关弄紧了点,然后才转身离开。
在2团部内,这里大多数军官仍然留守在此处。
当然,他们的团长也不例外。在尤琛被提拔为团长后,2的团部随后也出现了不少来自于辖下3的军官。事实证明,尤琛提升他们到此,是有道理亦是明智的选择。他们与哈根都是老朋友了,此时有的人看到哈根进来,虽然没有直接打招呼,不过其眼神已经表明他们的情谊非浅。哈根来到团长办公室,得到对方的许可后才开门进去。门刚一打开,就听到尤琛的声音从那个狭小的房间里迸出来:
“……是的,是的,我非常明白……可是如果等到那个时候才前进协助友军防御,那时候就会太迟了……不,我没有那个意思……是的,是,长官……可是也请您好好考虑一下这方面的建议,我不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我知道……好的长官!”
最后,尤琛重重地放下话筒。他抬起头,朝进来的副官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看到他这个样子,哈根不无同情地放下文件,问:
“是师长吗?”
“对,本来是汇报,结果却变成了电话中的小型争论会议!”尤琛喝了口咖啡,按着额头。“要命!在前线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们却只能坐在这儿干等。我向师长说了,要是敌人来了,如果我们在那儿,情况也许能朝着对我军有利的方向展。不过他也没办法,因为上头的意思还是那么顽固,让咱们无论如何都得驻守原地。”
在这些事情上碰壁,虽说奥军此地装甲部队的官兵们早已习惯,可是仍然觉得无奈。哈根见尤琛从上衣口袋里拿出香烟,便上前用自己的打火机为对方点了火,然后才说: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们都不相信我们和我们的坦克能够安然无恙地转移到前线。说什么是因为担心我们未开仗就受到损失,其实还不是因为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吗?但是上头这么死脑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或许等到敌人真的杀上岸了,他们就会想起我们来的。”
“你还真是乐观啊,亲爱的奥图。”
使劲地抽了一口烟。尤琛这样对自己地副官说。事实上。不管这位上司对自己怎样“冷嘲热讽”、“挖苦打击”。哈根也早就习以为常。顶多只是笑笑而已。他打量着尤琛。用不同于之前那淡淡地嘲弄口吻说:
“还是去休息一下吧。现在离天亮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这种鬼天气。敌人恐怕也不会来了。要是他们来了我们地指挥官却没有精神。这可不行啊。”
尤琛下意识地揉揉自己地眼睛。不仅是这天而已。已经有连续五六天。他睡眠地时间都被大幅减少。由于全军都已经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所以他身为装甲部队中地较高层指挥官虽然装甲部队目前仍然是处于“前线旁观”地身份当然不可以有丝毫地松懈。可能是工作热诚投入地关系。所以尤琛最近竟然都不会觉得很累。而且往日因为低血糖而头晕甚至昏倒地事情也没有生过。这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担心地好。当对方地副官好几年地哈根。觉得再这样下去实在不好。因此便极力劝对方去睡一觉。
“雨没再下了……虽然风还很大。不过还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虽然尤琛脸容憔悴、眼窝深陷。不过双眼依然炯炯有神。他盯着窗户。似乎是想透过那具有遮光作用地布帘。看到外面那个呼啸着狂风地世界。哈根也看向那边。说:
“刚刚收到地最新消息。说台风可能不会在曼尼亚西北地区登陆。而是改为往南移动。但是目前风势没有减弱地迹象。看样子可能还得持续上好几天。”
“但愿这是全能之神保佑我军的好兆头吧……”
将视线调回来、盯着桌面上那些文件的2团长,如此喃喃地自言自语着。在这一个夜晚里,不止是这里,许多奥军部队的指挥官和它的官兵们,都将迎来一个不眠之夜。听着外界那似乎不曾停止过的风声,仿佛也像是在宣告着狂风将未知的未来撕出了一个巨大的伤口。在那个伤口中涌现出来的东西,是谁也不
的剧变……
66日凌晨,时钟还未直接指到一点钟的方位时,电话出的急促铃声就吵醒了在禁卫军总司令部值班的军官。他抬头一望,才现自己竟然差点睡着了。于是这名值班军官急忙跳起来,一边跑向那个刺耳喧闹的电话,一边咕哝着:
“来了,来了!”
在总司令部之内,留守工作的军官不算少也不算很多,但是负责通讯部的人,有的因为去汇报新消息、有的因为刚刚出去倒杯咖啡,所以正好只剩下一个人。当这名值班军官心里暗自诅咒着离开的同僚、诅咒着这通像催命鬼似的电话时,他将话筒贴在耳朵旁,大声说:
“战区总司令部!”
“喂?这里是布列塔尼的第14步兵师师部,能听清楚吗?”
“非常清楚,你说吧!”
“我们所驻守的阵地上空,出现了大量的敌军飞机,还有空降兵!他们人数众多,而且非常分散,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还击!请求指示!”
“什么?!”
值班军官吃了一惊,连忙看向那幅挂在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布列塔尼位于布洛涅与迪马尔之间的后方,与前线相隔不远。没想到如今前线还没现敌军,在这里却等来了敌军!正当这个军官刚想说“稍等”的时候,一旁的另一部电话又响起来,那声音好像是在与他作对似的。
他只能又拿起话筒,才刚说了一句,就听到话筒那头传来伴随着急促喘气声的声音:
“……现在在我们的阵地上空,现大量敌军伞兵!暂时还不清楚他们的人数,但是粗略估计可能有过千以上!”
随后,这样的电话竟然接二连三地打进总司令部这儿来。而且通过接电话的间隙,值班军官从地图上现,敌机和伞兵降落的地点,竟然遍布各处。从圣路加,到迪马尔,几乎这些海岸前线的稍后方阵地上空,都接到了这样的敌报,简直是令人手忙脚乱。值班军官听着话筒中那些夹杂着惊恐与慌乱的声音,呆呆地看着地图,竟然一时间回不过神来。当通讯部的其他人回到这里时,差点被夺门而出的值班军官撞倒。他们瞪着对方的背影,连想叫住他都来不及。这个时候,里面的电话又再响起,于是他们只能赶紧回去工作。
通讯部值班军官跑到旁边的大房间内通讯部就在总司令部隔壁一进去就对正在与参谋长商议事情的副总司令报告说:
“报告!刚刚接到前线阵地的电话,在那里出现了敌军战机,他们正在往那里空投伞兵,我军已经开始还击作战了!”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副总司令施策尔马上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把里面的咖啡都泼了出来,溅到地上。他马上问对方: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在什么地点?”
于是值班军官就将自己从电话中听到的战报一一向对方作了汇报。当得知敌军的空降地点竟然跨度如此之大、出现的地区如此之多,不禁让施策尔脸上变色。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要防御的任务难度就会急剧增加,而且如今这样是没法搞清楚敌军主力部队何在的,所以也就难以集中兵力与火力对付敌人了。看着地图,听着值班军官报告的每处生敌情的地点,施策尔几乎都傻了眼。
这个时候,门外又跑来通讯部的一个士官,很不幸的是,他也是来汇报敌情的。从他的口中副总司令得知,敌人空投部队的地点,在持续增加之中。看样子,敌人似乎早有准备,所以不停地在曼尼亚沿岸进行兵力空投。而他们空投的地点,却不是在最前线,而是在海岸防御壁垒后方的平原地带上空。由于是夜间,所以各处的守军都无法第一时间弄清楚敌军空投的人数,只能用地面炮火对空中的敌机进行还击,务求在敌人的伞兵降落到地面前,就令对方遭遇重大损失。有的部队,甚至因为被敌军这一下找得措手不及而迅速请求增援。听完下属的汇报,施策尔从左到右、由上至下地看着地图,口中出的声音近乎于愤怒:
“他们到处都是!到处都是!这简直不合常理!”
“需要向前线派出增援吗?”
一旁的参谋长如此低声问着,他不仅是在提醒对方,也是用这种方式好让对方可能冷静下来。施策尔在经历了最初的困惑不解后,压制住心中的疑问与怒火,对通讯部的人说:
“继续留意前线的情况,一收到消息马上来报告!还有,务必让那儿的人弄清楚,敌人的进攻规模如何?兵力的多寡和火力支援的地点。”
得到上司的命令,通讯部的人马上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现在那儿可不是像刚才那样只剩下一个人值班而已,谁也不敢离开,而是时刻留意着接听前线的消息与讯号。支持作,支持泡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七章 六月六日(2)
在隔壁的房间内,副总司令与参谋长一起,观察着地tT遭到敌人空降袭击的地点。不仅仅是奥军最高统帅部所倾向的敌军登陆地点,如今甚至连他们之前没有注意的、认为敌人不可能出现的地点,也生了敌军空降伞兵的战情。施策尔越看越眉头打结,从军这么多年,他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国家的部队可以在开战的时候向这么广阔的地区起进攻,就算艾尼亚号称是世界第一强国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如此分散而且跨度大的空投,也是前无古人的。难道艾尼亚的空降兵们真的长了翅膀,可以到处飞来飞去吗?他不住地说着:
“这不可能、不可能……”
“会不会是前线的误报呢?”
参谋长波舍斯基也跟对方持有同样看法,因为要完成这样的作战,纸上谈兵倒还可以,但一旦生在实战中,其实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艾昂联军就算人数再多,也不可能在奥军没有觉的情况下,将那么多的伞兵空投到曼尼亚海岸防线各处的后方阵地上。
施策尔还没有回答,就有副官和通讯兵将最新收到的电报交到他的手上。同样的,那些从前线来的电报无非诉说着一件事:那里出现敌机、那是出现敌人的伞兵,而且敌军一下子变得似乎到处都有。
这种情况,委实令总司令部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命令那儿的人继续坚守阵地!还有,让海岸防线上的部队作好准备,有必要的时候,让他们派出一部分的兵力支援后方,形成对敌军的夹击包围之势。传令下去,各处部队迅速集结,作好准备!”
得到副总司令的命令,总司令部自然又是一阵忙碌。波舍斯基注视着地图,难以理解敌人这么大规模出动,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果说敌军真的出击了,那么他们的主力部队又是在那里呢?如今从前线的汇报来看,好像每一处都是敌军的主力,但又不能确定。现在只能等前线的报告了。
看到施策尔背着双手,在电话旁来回踱步的模样,波舍斯基心中一动,走上前向对方说:
“要是这只是敌人的佯攻……”
“……有这可能,但是现在糟糕的是,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太少,甚至没办法确认前线说的情况到底是他们夸大还是确有其事。”
当然。身为这一地区如今地最高军方负责人。施策尔同样不希望看到最坏情况生在这里。但是既然敌人来了。那么指挥部队还击、尽量将战情扭向对我军有利地展态势。就是他们现在必须要做地事情。消息地混乱和情报地稀少。会令每一个精明强干地指挥官都感到束手无策。不过施策尔还是希望前线地部队能够守住阵地。稳住局面。
“从动进攻和空投地地区来看。如果集中在某个地区。那还有可能做到;可是在曼尼亚由北到南。这么长地海岸线与后方之间都进行了空投。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光是那样子地话。敌军有出动地飞机就不知有多少。可为什么我军地雷达没有现它们?”
随着刚开始信息地未明朗所带来地不安渐渐消退后。施策尔脑海中平静下来。疑问也跟着一个接一个。他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如今又苦于没有确实情报可以证实这些问题。他将自己地思考告诉了波舍斯基。对方一脸凝重地点点头。说:
“这样看来。是佯攻地可能性很大!”
“但愿如此。”
施策尔与波舍斯基都没有说话。他们地心似乎都飞向了离萨梅尔并不遥远地前线阵地。在那里。他们地士兵正在努力操纵着高射炮和各式大炮。向空中地目标进行射击。漆黑地夜空中。点点火光照亮了夜空。偶尔也会出现那些在上空掠过地敌机地身影。每当到了现敌机踪影地时候。奥军地地面炮火也更加热烈地向着它们招呼而去。同时。夹杂在飞机与黄色防空炮火之间地。还有那一点点地白色。它们地风地操纵下。显得摇摇摆摆。朝地面坠落而来。这些也是奥军地射击目标。不过不是交给那些火力猛烈地大炮。而是小型地迫击炮或是火箭炮。还有就是奥军官兵们手中地枪。高射炮、各式各样地大炮、阵地或堑壕中地机关枪。这些武器中所出地明亮地黄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几乎可以将这片地区点亮了。奥军目睹敌军如此大规模地空降。无不希望在敌人来到地面与他们短兵相接之前。就尽量多干掉敌人。
虽然火力网是如此地密集,但是还是有一些白色的物体降落到地面、消失在地平线上。奥军驻扎在阵地上的部队马上派出搜索部队,前去消灭降落在地面上的敌军伞兵。当他们的人辗转来到那里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那白色的降落伞在树林中随风起舞。
“注意!敌人有可能就在附近,小心前进!”
在队长的命令下,小股的部队在树林中分。当前面的尖兵一步步靠近那些白色的降落伞时,?从喉咙里跳出来了。而凭借着已经熟悉黑暗的眼睛,他看到了敌人的身影。虽然就在面前,并且面对着敌人的枪口,但那个伞兵好像没对奥军士兵的话起反应。之后,那个士兵壮着胆子,又走近一些。可是他所看到的一切,却让他在瞬间傻眼了。当他们这支小股分队的队长也赶来之后,他们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不知如何是好。还是他们的队长话了:
“带回去,马上向上头报告这个情况!”
66日凌晨,在“敌军大规模空投突袭”的情况汇报到曼尼亚战区禁卫军总司令部后不到一个半小时,前线就有人匆匆赶来了。那是在布洛涅与萨梅尔城之间进行防御任务的帝国步兵师师长,同时他带来的,还有这次突袭的敌军。当帝国步兵师师长将敌人带到总司令部一众将领军官面前时,坐镇此处指挥的副总司令施策尔没法掩饰住自己的惊讶之情。
“这个……就是敌军?!”
他们所有人都一时忘了刚才的紧张气氛,齐刷刷地看向对方手中的东西。那是一个不到一米长、浑身穿着用油漆涂成的“军服”、背后还挂着个降落伞和降落伞包的“士兵”。这个不管怎么看,都只是个做工精致的木偶。但是这个木偶身上的“军服”、“钢盔”、“降落伞”、甚至还有身上佩带的“武器”,都一应俱全。帝国步兵师的师长用复杂的表情,拉了拉那个木偶的降落伞和它的关节。这个东西手脚能够有限度地活动,而且降落伞和伞包也是附加上去的,看上去像真的一样。
“这就是我们在阵地上现的‘敌军士兵’,在空中的时候,这些东西看起来跟真的没有两样。直到它们落在地上,我们才现,被耍了……”
难怪敌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起如此大规模的“空投进攻”,并且一下子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原来是另有乾坤的!看着这个“艾尼亚伞兵”,施策尔真是哭笑不得。不过他马上就皱起眉头,又问:
“可以肯定这真的只是佯攻吗?”
“是的,阁下,起码在我们那个地区,情况是如此。”
随后,更多的确切消息被汇报进来,在曼尼亚海岸线后方生的所谓敌军突袭事件,原来也跟帝国步兵师现的情况一样,都只不过是敌军用木偶弄的一出闹剧罢了!在事件得到证实时,施策尔看着波舍斯基与其他参谋人员,苦笑着说:
“没想到艾尼亚人还会来这一招!”
可是放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施策尔跟总司令部的人都已经感觉到,敌军会花这些力气来进行一次无关痛痒的佯攻,极有可能是在为不久后的真正进攻作准备。只不过,之前的这次佯攻,艾尼亚人非常聪明——简直可以说是狡猾——他们没有集中一处,而是弄得四处皆兵,不仅自己没有什么损失,还弄得奥军慌张起来,浪费了不少时间和弹药。施策尔越想越恼,只是一次佯攻,自己这边都弄得这么慌慌张张的,要是敌人真的来了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正当禁卫军战区总司令部里头的气氛稍稍比刚才轻松了一点的时候,这时门外又跑进通讯兵,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副总司令报告说:
“在迪马尔海岸防线到布雷斯特的阵地上,出现了数量非常多的敌军飞机,并且他们在那一带空投伞兵!”
“又是这种‘敌军士兵’吗?”
施策尔上将斜睨了那个木偶一眼,而那个木偶脸上用油漆画成的“大眼睛”瞪着面前的奥军将领。但那个通讯兵拼命摇头,说:
“根据当地驻守的203兵师的报告,那些并不是木偶做成的假士兵,而是真正的艾尼亚敌军!该地区上空的敌军战机仍然在不停地空投伞兵,已经有小股的伞兵降落到地面上,有的甚至已经与我军的搜索部队交火了!”
“迪马尔……这是真的吗?”
面对着副总司令严厉的质问,那个通讯兵唯一的回答就是努力地挺起胸膛,大声地回答“是的!”。施策尔惊疑不定地看看地图,又看看通讯兵,在经历过刚刚的“空降敌军伞兵”闹剧后,如今他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敌人的又一次佯攻,还是真正的作战?很快,又有人来汇报,在迪马尔海岸线的一点钟到三点钟地带,都分别出现了敌机和敌军伞兵。众人几乎是第一时间看向地图,迪马尔的一点钟到三点钟方向,就是海岸防线的后方较平缓地带,那里主要以田地和灌木林为主。
施策尔盯着地图,头也不回地问:
“敌军的攻势规模如何?”
“那儿的敌机数量众多,但还没法估计空投的人数。”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七章 六月六日(3)
策尔猛的转过身,他一把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尔海岸线后第二道阵地防线的战地指挥部电话。无奈,电话的信号不佳,一时很难接通该地区的电话。于是乎,施策尔又打给迪马尔的253兵师,查问那里的情况。在得知他们防守的海岸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后,施策尔略觉放心。这个时候,一旁的副官好不容易终于打通了203兵师阵地的电话,将话筒交到了副总司令的手中。一接到电话,施策尔就从那里听到了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隆隆的炮声和射击的声音。这是从203兵师前沿阵地某个连队处接来的电话,显然对方已经陷入了苦战之中。在得知与自己通话的是战区副总司令时,连队指挥官用尽力气朝对方喊:
“敌人降落到阵地四周,现在这儿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我们派出的小股搜索分队,有的被他们反过来包围,有的现在还无法联系得上,情况非常混乱!”
电话中的炮声盖过了对方的声音,也让施策尔心中一震。他赶紧又问了几声,不过那边始终是无法回答。在此期间,施策尔稍稍拿开话筒的下端,让周围的军官可以听到那边传来的激烈交战的声音,同时,一些叫喊声也此起彼伏。如果真的是木偶士兵,也就不会交战得如此激烈了。在与对方通讯短暂中断的时候,波舍斯基也继续留意着其它地区有没有发生类似情况。不过到目前为止,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中,都只有迪马尔附近地区出现真正的敌军,其它地方仍没有发生战况。波舍斯基脑海中像是回音阵阵,只回荡着一个名字:
“迪马尔……迪马尔……迪马尔……真的就是那里了吗……这到底,是不是又一次捉弄我们的佯攻而已呢……如果不是的话……”
听到了吗?回答我!”
施策尔的声音,又一次在这里回响起。看起来,与前线的通话又恢复了。果然,施策尔再次听到了前沿阵地指挥官的声音,那声音比起之前的更为急切,周围的炮火声也更大了:
“……是的,能够听见了。
这里是203兵师师的B: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八章 六月六日之一(1)
果真的是后,那么要向相报告吗?利亚姆想到结束了熬夜,回到自己的房间歇息,就犹豫不决起来。该章节由{中文网}提供在线阅读相最近身体健康欠佳,而且要安安稳稳的睡一觉也很难。要是自己此时再去吵醒对方,那……
想到这里,利亚姆又从副部长手中接过电话,因为他必须确认清楚,前线的情况到底如何。如果是佯攻,那么他就绝不能在此时去打扰相的休息;而如果是真正的进攻,那么他起码得掌握更多的情报,才能说服相起床并且下达解除令。
面对最高统帅部的重重疑问,远在曼尼亚的施策尔几乎急得抓耳挠腮起来。在这种紧要关头,大后方却仍然处于观望状态,实在令人气绝!而在总司令部这边,关于迪马尔地区敌军进攻猛烈的情报,仍然络绎不绝地送到他的面前。在焦急与气愤的煎熬下,施策尔还没有绝望而是继续坚持着对下边进行指挥,也实属难得了。随着情况越来越明确清晰,他们已经能够认定,这绝不是一次佯攻,而是真真正正的登陆前奏曲!
在等待着最高统帅部回音的时候,施策尔身边的时间也并不是平静地流逝,不停有新的战报,不停有通讯部的官兵来汇报情况,而且全部都是些令人完全高兴不起来的消息。面对着那些前来汇报的人,施策尔不得不将话筒稍稍移开自己的脸庞,回头对众人说:
“将交战地点通通标识出来!”
于是,那些通讯部官兵口中的交战方位与地点,都在总司令部里的“军队助手”实际上也就是军中的女秘,她们就是负责这些工作,然后再对对方将一枚枚红**钉钉在了大地图的那些地点名称上。
见电话中仍然没有回音,施策尔叹了口气,随即将电话交给了自己的副官,让对方留意着,而自己则来到大地图面前,与波舍斯基一起打量着地图上的标注。那些表示着敌军出现地点以及正在交战中地点的红**钉,都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地区附近:迪马尔。前线的部队绝对没有一起说谎的可能,生现在这种情况就表示敌军是真的开始行动了。可是即使在这种时候,能够调动其余几道路防线的最高统帅部,却依然是没有一点反应!
“从一点钟到六七点钟方向,迪马尔海岸滩头阵地跟第二道防线之间的空白地带,现在已经成了敌人伞兵的战场!这次不可能是演习,也不可能是像刚才那样只用木偶娃娃来吓唬咱们!”
“即使是这样,敌军的兵力也实在太多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你看这些地点,跨度没有那时候大,可是艾尼亚人真的会拥有这么多的伞兵和运输机吗?迪马尔后方的几乎所有平原地势的地区,现在都成了他们的领空了。”
虽然从地图上看,也许敌军的空降范围比较集中,可是对于这些看地图来研究作战许多年的军人们来说,已经能够非常熟悉地掌握和了解其中的情况。现在这种标注,更让他们认识到,虽然敌军的空降基本集中,不过空降的范围也确实很广。所以波舍斯基才会对此起了疑问。面对他的质疑,施策尔摸摸下巴,然后又马上拿起另一部电话,这次他要联络的是,距离迪马尔较远的一个同样遇突袭的地点。那里是211步兵师的防守地区,据称那里也正在与敌军交战。施策尔好不容易才等到接通了那里的电话,可是刚一听到表示着讯号接通的杂音,就同时也听到了那不祥的声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