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昂尼亚的那些伞兵们搞得疲于应付。这一次,艾尼亚人不可能将他们的伞兵放在一边观战。要是他们真的动用这部分的兵力来突击我军的内陆后方,到时候,他们就有可能使用两面夹击包围的战术来对付我军的滩头的守军。这样的话……”
“嗯,你说的很对。这方面我也考虑过,但是现在我们的空军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付路军上头,他们不仅没法来到曼尼亚,更没法帮助我们从空中拦截敌人。所以,这就得靠在地面弥补了。在距离滩头不远,我军会布置防空炮火,而且在靠近滩头后方的平原地带上,都将会设置大量的隐蔽木桩或是尖锐铁器,相信这会对从空中而来的伞兵造成打击。要是我们的炮火加上防御工事可以使敌人在刚一来到地面时就遭到损失,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迅速调动附近部队前去拦截消灭敌人,以做到尽早将敌军的两面包围打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加集中兵力对滩头的进攻部队实施有力打击了。”
“我相信这已经是目前最理想的办法了。”
波舍斯基与克米特一样,同样是在前线有着深厚资历的老牌军官,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措施,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意见:没有漏洞的地方就要做到最好、有漏洞的地方也要想方设法将洞口补上。虽然他们对于未来的战事都有着会大打一场、甚至是影响到未来世界大局的预感,但是究竟会如何与敌军开始战斗、如何在实战中击溃对方的部队,也依然是个未知数。他们如今能做的,就只有尽量完善防御,为日后的大规模反登陆作战做好一切准备。
提起以往在南部沙漠与昂尼亚军的作战,克米特至今仍然是心有余悸。令他害怕的,不是敌人猛烈的攻势,而是无处不在的敌机。可想而知,那并不是昂尼亚一国之力,在那些战机中,有着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艾尼亚空军。
要是这两个国家的空军共同联合起来,对曼尼亚滩头后方的内陆进行攻击或是空降伞兵部队,那么其后果实在可怕。就算是拥有了万全的准备,奥军的地面部队能不能在第一时间狙击敌军、迅速消灭敌军也很难说。让这位总司令尤其担心的是,如果在敌军那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下,自己的部队不仅没能狙击敌军,甚至被敌机所毁灭,那么到时又将如何是好呢?对于艾昂联军的空中优势,克米特的体会实在是太深了,深得让他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他担忧己方军队中的王牌装甲部队会未开战就有可能遭到重大损失,所以不愿将它们派上最前线进行防御作战任务。
“请您不用太过担忧了,现在连最高统帅部也接纳了您的意见,滩头防御也日渐完善,相信会来得及的。我军也绝非泛泛之辈,要是敌人真的将大部队妄想从这里登陆,我军肯定会给他们来个毁灭性的打击,将他们赶回海峡对岸去。在五年前,我们就是这样,将昂尼亚人和曼尼亚人从卡莱尔那种小城赶走的。”
“我相信我军的实力,”说到这儿,克米特脸色一变,额头上也出现了更多的皱纹。“只不过,那时候我们是进攻的一方,现在,却轮到他们进攻我方了!”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一章 波涛汹涌(2)
忆起当年奥军的意气风发,克米特忍不住叹气。现虽然仍然拥有着强大的实力,不过在经历了路德尼亚战场上的多次重大失利后,已经不复当年之威势矣。如果当初制定的战略合理,计划成功,那么如今帝国又会如何呢?正当克米特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听到身边的参谋长说话了:
“总司令,帝国和军队之所以变成现在这副狼狈模样,完全是因为最高统帅部指挥不力!如果不是他们的错误决策和估计不足,我军也不会在路德尼亚接二连三地失去一批又一批兵力,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
要是换成在一年前,艾尔文克米特或许就会马上出言训斥自己的部下。因为在他看来,居然胆敢怀疑帝**方的最高统帅部门,简直是大逆不道。可是如今,他只是沉默着看向自己的参谋长,一言不发。
波舍斯基继续说:
“长官,您也看到了,最高统帅部在首相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地下达着错误的指令,使得全军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尤其是陆军部门!几乎从上到下都被毁于一旦了!现在能够使陆军团结一致的许多军官团成员都被撤职或罢免,空有才能的他们如今在帝国最危急的关头,竟然只能坐在一边看着自己人苦战,这算什么道理?!他们有心而无力,这一切都要怪谁?完全是因为首相的个人偏见造成的!他从来都没有真心相信过军官团的成员,认为他们会心怀异见,这简直可笑到了极点!只要他们一有错,马上就会撤职甚至是永不录用!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可言?您有过亲身体会,相信不用我多说,德克元帅、布劳契元帅、加勒特上将,只要是敢对他的意见说出半个‘不’字的人,都会被彻底清除出最高统帅部的大门之外。正是由于这种长期的独断专行,已经使得我军在战略中频频陷于被动,在作战上失败连连。再这样下去,奥登尼亚和它值得骄傲的军队会变成什么模样?真是天才晓得了!”
波舍斯基尖刻的批评没有被打断,直到他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他的上级才在椅子里动了动身子,说:
“别再说了,于克!”
“现在不是我要说,总司令,而是现实让我们不得不睁大眼睛看清这一切!东线三个庞大的集团军群,如今只剩下一个;西线惹恼了艾尼亚,让这种可怕的国家也加入到我们的敌人行列之中。尤其是东线的惨败,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我军再不争气,但依靠着人数上的几近相同的优势,也不至于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吧?可是结果如何呢?现在的结果就是我军在当地已经没有取胜的可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拖住路德尼亚人,好让他们晚一点踏入米德加尔德大陆。不过怎么看,我军辉煌的日子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唯一能够希望的,竟然是寄托在敌人同盟的破裂上,好让帝国和军队能够有多呼吸的空间。这样的结局,难道不可笑吗?这难道就是我军将士用自己生命血汗换来的成就吗?这些,都拜最高统帅部和它唯一的领导所赐!他们的错误,让帝国正走向崩溃的边缘!”
虽然坐在自己面前的是奥登尼亚直接隶属首相本人领导的禁卫军曼尼亚战区总司令,同时也曾经是首相最忠心的将领,但波舍斯基毫无惧色,冷静而锐利地分析着目前的形势,那些不留情面的词句,几乎是没有间断地从他的嘴里倾吐而出,落在了克米特的耳朵里。这位上将面色煞白,好不容易才说了一句:
“我说你够了,于克!”
平常称呼自己地参谋长。克米特总是称他“于里”。表示亲近友好;但是“于克”这个昵称。却是在两人气氛紧张时不时出现在克米特地嘴边。这似乎是在向波舍斯表表示自己地观点。他不想再听下去了。不过波舍斯基并没有因此而罢休。他凑近对方。压低声音说:
“阁下。在新年期间。我前去拜会了一些原陆军地将领。他们让我向您转达问候。”
一听到这句话。原本正打算又再制止对方地克米特吞下了嘴边地话。看着参谋长。他左右看看。见门窗都关上了。而且窗帘也被拉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光线也没有透进来。这才反问:
“你见到了谁?”
“基本上都是原陆军军官团地成员。有不少人甚至是我们在军校里地同学。而且。贝格元帅也抽空与我见面了。”
“……这么说。他也……”
克米特一时有些说不下去了,因为贝格这个名字,在这一代奥军高级军官中所代表的含义,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元帅的名字而已。他可以说是与德克老元帅齐名的老军人,更是陆军精神的代表。得知波舍斯基在会面中见到了这位老元帅,对于克米特的冲击可谓不小。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略显勉强地
己的声音:
“他说什么了?”
“元帅他对于目前的形势非常忧心,他尤其关心我军的状况。为此,我向他提过最高统帅部的防御计划,不过元帅他显得并不赞同。他与您一样,认为此时形势已经朝着我军不利的方向发展。同时在两边面对着两个同样可怕而且强大的敌人,实非帝国与军队之福。为此,要是能够早日与其中一方达成协议、停止战争,或许就有机会破坏掉敌国间的同盟,从而为帝国争取更多的时间与和平。”
“其中一方达成停战协议……那是……”
克米特有点惊疑不定地看着身旁的心腹,这种话要是传了出去,不管讨论者是谁,换来的都将会是军法处决的下场。因此得知贝格元帅等人有着如此打算,当然令克米特感到十分震惊。波舍斯继续用刻意压低的声音向对方阐述他们的观点:
“当然,要向路德尼亚人屈服,他们都无法接受。因此,他们希望能从艾尼亚人那儿找到突破口。这个国家虽然强大,但是要他们付出人力物力来帮助别国获胜,恐怕不是在他们计算之内。要是能够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书面上的胜利,那么艾尼亚人就有可能罢休。只要这个龙头被我们说服了,那么昂尼亚人也没有办法。当西线的威胁得以解除后,在东边,我们就可以专心地对付路德尼亚人了。”
“可是艾尼亚真的会跟帝国作这种协议吗?要知道他们当初可是群情激愤地通过议会全体表决,誓要战胜帝国为止。”
“那不过是为了表演给他们的国民看的,因为不那样的话,他们的总统与官员,还有那些愚蠢的议员就无法向投给自己选票的公民代表交代。他们是这样打算的:给艾尼亚以实际性的甜头,表示永不与对方开战,并且,为他们狙击他们同样害怕的路德尼亚。这样一来,也许艾尼亚人就会心动了。”
“不不不,帝国绝不可能这么做的。首相根本不会屈服,他也不允许自己的下属屈服在艾尼亚人的滔威之下的。你们这么做,只会惹祸国上身!”
“所以,就有必要让首相听进我们的话,不是吗,阁下?”
当波舍斯基此言一出后,曼尼亚战区的禁卫军总司令马上用瞪得大大的眼睛注视着对方。即使心腹下属没有明说,他显然也已经领会到对方的话中有话,而且大概了解到他们的行动用意何在。
“难道你们……”
“长官,这一切都是为了帝国!”
波舍斯基用眼神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他们的行动将会针对神圣帝国的头号决策者。而这样的行动,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难怪克米特会受到这般震撼,差点回不过神来。接下来,当他清醒一点之后,就不住地摇头,一个劲儿地说:
“你们疯了是不是?简直太疯狂了!知道这样会有什么下场吗?死亡,不仅是死亡而已,更重要的是,这种行动,会让整个帝国都陷入均可避免的混乱当中!”
“但是,阁下,没有尝试过,又怎么会知道不成功呢?要是成功的话,我们就有可能挽救帝国于水火之中了。这样做确实太过冒险,但总得有人要做啊!”
“你们知道自己的目标是谁吗?是帝国,不,是整个米德加尔德大陆的头号人物!他手中牢牢地掌握着帝国的兵权,只要他一声令下,不管你藏在世界中任何一个角落,都会被揪出来然后将你和你身边的人弄到死为止!他对于反对自己的人是绝不留情,甚至很有可能连肇事者的亲属和周围的人也会遭殃!这些你们明白吗?!”
“我们当然明白!正因为再也不能忍受帝国走向深渊,我们才要用自己的命去换来一切可能挽救它的机会!哪怕只有一点机会都不愿放过啊!帝国现在不再是失去优势那么简单而已,而是败局已定了!您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阁下!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才能拯救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办法,让带领它走进错误中不能自拔的人消失!只有他的消失,才能将那些蚕食帝国的狐群狗党一网打尽,然后再让皇室或具备份量的领袖级人物出面,重新带领帝国走向光明!我们这样做,难道也不对吗?!”
“别再说了,我说你别说了,于克!”
虽然以上司的身分,让波舍斯基那慷慨激昂的发言暂时中止了,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运用上级的权威才能使对方停下来,也可以说是克米特对此不知该如何回答好的心态使然。
身为奥军中著名的高级将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他,又怎么不会明白如今帝国的处境有灭亡之虞。但是要对那个更加令人畏惧的人物下手,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过的。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二章 举棋不定(1)
在去年的时候,当他的这个心腹下属提出要参加原陆tT等人物的聚会时,克米特就发觉从下属那里得到的情报显示,他们有着反对胜利党、甚至是对首相不满的倾向。但是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克米特没有禁止自己的心腹前往。但如今波舍斯基的归来,却让他明白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最起码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自己的想像之外。
“这真的是贝格元帅的意思?还是说,只是某些人的提议而已?”
“贝格元帅德高望重,他怎么会拿这些事情开玩笑?为了帝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虽然都已经不在其职,但是仍然希望为帝国出自己的一分力量。现在,人人都知道帝国只是卡尔海因茨的帝国,而并非比伦霍恩皇室、并非政府、甚至并非是人民的帝国!这完全违背了帝国建立之初的意愿,我们的国家正沦为一个野心家与他手下那些无能之辈的牺牲品!阁下,就算您不参加也没有关系,但是看在同为帝国公民的份上,我请求您,请您不要阻拦行动!”
“你们……真的打算……”
似乎是想像到那个可怕的情景,克米特浑身哆嗦了一下,随即没有往下说。他不想去看心腹那几近于哀求的眼神,将视线漫无目的地在室内游移。当他终于镇定下自己的心情时,才缓缓说道:
“于里,今天我们之间的谈话还是请你忘记吧,以后都别再我的面前讨论类似或相关的事情了,我不想再听到!你明白了吗?”
“……是,阁下。”
“你最好真的明白我的意思,我会忘记这一切,忘记一切,懂了吗?”
“……”波舍斯基疑惑地注视着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上司,对方的眼神没有了刚才的慌乱与怒气,而是深深地看着自己。“……是的,我明白。真的非常感谢您,阁下!”
也许正是由于共事多年的关系,使得波舍斯基明白了上司的话外音。他不愿参与到那样的行动中,但是同时亦表示不会出卖这些人。因此,他唯一的方法就只有装聋作哑。在狂喜的同时,波舍斯基当然也没有忽略到上将那眉头深锁的表情。克米特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错是对,但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他绝不希望帝国灭亡;而同样的,要对帝国的第一人下手,他也无法做到。所以,他对自己的下属语重心长地说:
“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好好考虑周详,这件事关系太过重大,牵涉的到时将会是整个帝国。你们或许是想早日达成目标,但要是真的让那个人消失后,恐怕情况也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个时候,谁能保证帝国不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堪、甚至让敌人有可趁之机呢?不,我还是不说了吧,我什么也不知道……”
创世历1089年开始告别了冬季。正式进入春天地怀抱中。可是在奥登尼亚神圣帝国中。那股从来不曾停止过地汹涌浪潮。如今却汇集起来。朝着它们共同地目标进发……
“先生们。请看。这是最新绘制地米德加尔德大陆西部海岸防线地图。”
随着房间主人地一个眼色。两名禁卫军军官小心翼翼地将一份长卷展开。让众人可以一览无余那上面地内容。而房间中地这些人。虽然有地人穿着军服、有地穿着西服。但他们地外表与神情都充分显示出。他们地地位不可小视。这些。可以从他们服装上地勋章或是那价值不菲地手表或是上衣口袋里别着地钢笔就可以看出。而此时。这些人诚惶诚恐地共同面对着地。就是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地首相卡尔海因茨。与这些外表光鲜地下属们不同。首相身上虽然也穿着熨得笔挺地服装——不过穿着他身上显得有些过大了。并不怎么合身。而且这件衣服曾经有多人亲眼见到过首相总是穿着它——却完全没有那些奢华地装饰。唯一别在他黄色外套胸前地。是一枚在第一次神谕战争期间、当时地奥军颁发给参与了玛素河战役士兵地神圣三角勋章。这枚勋章。一直陪伴着帝国地首相直到如今。在这群衣着华贵、派头十足地官员当中。卡尔海因茨是个头最矮小地一个。但是人们地目光。却不敢丝毫离开他片刻。
看到那份精心绘制地最新军事防卫地图。众将领们无不啧啧称赞。在须由两个人手持地大地图上。清楚地标明了从乌拉瓦尼亚到翁波里尼亚这段大陆海岸线上奥军地每一处壁垒与驻守部队所在。
可以看出。为了搞好这份地图。奥军情报部门与前线军队花了不少力气。如今看着这幅地图。最高统帅部地这些将军与他们地顶头上司相信。这就如同亲自到了前线视察一样。虽然有不少人在漫长地从军经历中。都有许多常识和判断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可行亦不可靠地。但是现在。这里却没有哪个人有
意识或是担忧。
“不管是乌拉瓦尼亚、曼尼亚,还是远在南方的翁波里尼亚,这些位于大陆西侧的地区内,都已经被我军的西线部队建立起了完整的海岸防线。在这条海岸线上,我军已经建立起了一万五千个坚固的堡垒,在那儿,滩头上也是布满了陷阱与地雷。要是艾尼亚人和昂尼亚人真的打算从这儿下手,那么我可以大声地告诉诸位:他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仿佛是真的看到了那一万五千个碉堡,还有那些驻守在海岸防线上的军队,众人的脸上显露出激动欣慰的神情——当然,有不少人是看到首相如此自信激动后,才紧跟着显露同样的神情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好好想一想,这一万五千个碉堡如今是否真的存在于米德加尔德大陆的海岸防线上,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首相本人的情绪而已。
“目前,我军虽然有百分之五十的兵力仍然位于路德尼亚境内,而西岸防线兵力相对少一些,不过这对于军队而言,没有问题!因为在那儿帮助他们的,还有这些坚固可靠的堡垒!拥有了它们,就等于沿岸防线又增加了防御的筹码。现在我军只要以逸待劳,静候对岸的敌军要跨过海峡、渡过布满陷阱的浅海区,然后登上滩头,来到我军士兵的枪口底下!他们是在自取灭亡!”
与先前曾有人忧心忡忡的态度不同,对于艾昂联军将有可能在米德加尔德大陆登陆这一可能性,奥登尼亚的首相表现得十分自信。不,不仅仅是自信而已,而是他坚信自己所领导的军队与帝国,一定能够在敌军登陆之时,就可以将他们赶回到海上去。就如同在创世历1084年,奥军成功地将他们的死敌:曼尼亚军与昂尼亚军共同赶到卡莱尔港,逼迫这支联合大军灰溜溜地逃到了海峡对岸的昂尼亚这个岛国上。五年前奥军能做到的事,现在能不能再次完成,还有待观察。但是在他们的首相看来,这是场胜利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即使坚定如他者,也不得不承认,在东线路德尼亚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已经使帝国不能再承受重大的损失——尤其是在战场上——所以,西部的海岸线能不能守住,这关系到整个帝国的安危。为此,首相即使身体再差,也每天工作超过十八小时以上,为的就是希望尽量将战略计划调整得完满,所以最近首相府以及最高统帅部内,也是发往前线的命令不断。
看到首相如此乐观,底下的人即使有什么疑惑,此时也绝对不好说出口的。况且在这些人当中,还暂时没有出现这样的人。他们每一个都身居高职,享受着优厚的俸禄与待遇;然而前线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既然首相收到的情报说如此,那么他们也理所当然地相信就是如此,而不去想一想事情的真实究竟为何。
虽然对海岸防御工事表现得没有什么疑问——其实说到底,众人还是对于首相本人不敢有所质疑罢了——但是在敌军登陆地点选择上,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海军部部长戴纳元帅向首相表示,最近帝国的潜艇在昂尼亚北部海域活动时,发现敌人在那里新增了一条海上航线。奥军潜艇曾经击沉过十数艘货舱,发现那上面所装载的都是军队物资,并且通过审问俘虏得知,那些物资是全部要运往昂尼亚北部靠近乌拉瓦尼亚的亚未克群岛。因此他担心,敌军有可能开始对乌拉瓦尼亚打主意。在听到戴纳的话之后,首相没有像往日那样断然否认部下的意见。相反,他凝神思考了一会儿,才说:
“我的元帅,您的见解不无道理。
而且我可以在这儿告诉各位,通过帝国的情报人员的努力,在昂尼亚政府的军情一处那儿得到可靠情报:他们的联军打算对米德加尔德大陆沿岸的某个国家的海岸线发起攻击,而乌拉瓦尼亚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这项情报属实,那么我军就必须将防守的阵线扩大,不仅仅只是盯住曼尼亚而已,还有在大陆北边的乌拉瓦尼亚才行!”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会议室内无声的骚动。除了少数的高级将领之外,许多人对这个最新情报并不知情。如今得知这一消息,无疑表示着,奥军将要动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防守住米德加尔德大陆那十分漫长的海岸线。而且这一次,不再是曼尼亚而已,甚至连乌拉瓦尼亚也被列入名单中,难免令人措手不及。
“这个情报,是帝国的优秀特工人员,成功潜入昂尼亚政府的军情处后,好不容易得到的。为此,我方还损失了另外两名特工,才使对方相信了我们的人是身份是来自于乌拉瓦尼亚的难民。所以,情报的可信度非常高。”
第四卷 尤琛(下) 第十二章 举棋不定(2)
尼亚的军情处,就是负责统辖情报的重要部门。可T3集着大量关于艾昂联军以及其国内的诸多重大情报。奥登尼亚人为了混进那里得到可靠情报,不知花了多少力气。这一次,他们终于得偿所愿,将那份他们最为之重视的情报拿到手。为此,负责统领帝国情报部门的副首相埃默里瓦莱里安欣喜若狂,马上向首相汇报了这一消息。当然,这个情报同样是马上得到了帝国最高部门的重视,并且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可信度很高。因此,首相也必须从现在起,开始考虑大陆北部的海岸防御线了。接着,他向国防部部长利亚姆下达命令,要求将原本驻守在布隆尼亚的两个步兵师、驻守在翁波里尼亚边境上的一个步兵师与一个装甲师即日起调往乌拉瓦尼亚,同时还要抽调在东线战场上的小部分兵力前往乌拉瓦尼亚。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守住那块原本被他们所不重视的近乎真实的防御地带,希望这样做能够有效扼杀敌军的登陆部队的攻势。利亚姆一一领命,然后在首相副官长朱兹勒的引领下,到另一个房间通过电话与电报等通讯下达最新的命令。
当国防部部长离开后,会议室内的气氛依然像刚才那样,严肃而保持着安静。不过可能在不少将领或高官的心中,会因为刚才这一好消息而有所放松。不过,从首相本人的神情来看,似乎更加眉头深锁。看到这一情况,一直跟随在左右的胜利党中央党务委员会委员长布鲁诺悄无声息地走到首相身边,轻声问:
“您是不是还有什么考虑?”
“敌军要登陆,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问题已经逐渐浮出了水面,相信我军也完全可以应付。不过,说到乌拉瓦尼亚是登陆地点之一,这个有点……”
说着,首相就沉默了。看到这一幕,首相身后的奥登尼亚神圣帝**方总参谋部部长索罗尔德不禁看了一眼布鲁诺。他打量着这个个头与首相相差无几、脸上完全是一副聆听细心表情的胜利党高官,心中冷笑:这个布鲁诺,说起在首相身上下的工夫,谁也没他的多!不过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布鲁诺对于首相心理的观察之仔细与深刻。
“您认为情报有误?”
布鲁诺这么一说,在室内又引起众人彼此互看。幸好今天副首相没有在这儿,要不然听到他这么说,肯定在心里诅咒对方。
首相摇摇头,说:
“我相信帝国情报人员的能力,只不过,这份情报的可信程度还有待确定。当然,万事要防备于未然,如果敌军真的在乌拉瓦尼亚登陆,那么到时候我军就可以更有把握地将他们赶走,而不必手忙脚乱地将驻守在后方的部队到那个时候才调动过去、迎击敌人。我只是对敌人的大部队主力是不是真的会从那儿登陆,感到有疑问。艾尼亚人和昂尼亚人有可能将一部分登陆部队从那儿上岸,不过主力的话……”
“您的意思是,另有别处是吗?”
布鲁诺虽然不谙军事,不过在猜测首相心思这方面,还真是无人能敌。听到这番对话,每个人都将视线集中到卡尔海因茨那张浮肿的脸上,静待他的发言。虽然在日前,奥登尼亚神圣帝国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在他的命令下,确认了敌军登陆主要地点。但是首相本人心思太过细密,所以往往会对每个计划进行反复推敲研究,因此有变化也不足为奇。只不过现在,首相究竟在想什么,没有人敢发话询问对方,只能等待他自己开口。
缓步走到那张已经被放置在桌子上地军事地图。首相地目光从大陆地北端。一直游移向下。来到曼尼亚地海岸线上。拥有着与奥登尼亚面积相等地曼尼亚。其海岸线漫长自然不消说。只不过。在那张地图上。只有一段海岸线地位置。是最靠近昂尼亚地。而在那一段里地圣路加。便是最突出之处。
“圣路加……布洛涅……迪马尔……迪马尔……”
卡尔海因茨近乎喃喃自语地声音虽然落入了室内众人地耳朵里。但没几个人敢打扰他地思路。哪怕是位高权重如索罗尔德者。又或是受宠信如布鲁诺者。首相站在地图面前。忽然转过身来。口里地声音也变得急速起来:
“迪马尔。迪马尔。这里怎么能遗漏掉?!”
“首相阁下……”
在布鲁诺地低声提醒下。首相这才转而将视线落到面前这群高官地身上。他对这些衣着光鲜地部下们说:
“先生们,如果说你们是艾尼亚的军事领袖,负责此次登陆作战行动,那么让你们选择在曼尼亚的迪马尔登陆,你们觉得如何?”
面对着首相的反复无常,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这在平日里早已是他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只不过首相刚才提出的那个新登陆地点,却让众人再次瞠目结。此时国防部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