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俊明没管什么大小顺序,直接顺着方向对着武杨氏说道。武杨氏掖了掖包裹着女童被子的被角,将女童的小脸露了出来,轻轻地递给黄俊明。黄俊明却未接过,本来这桌子也不是特别的宽,自然看的清清楚楚。
  对于武家这第三女,黄俊明可是一点印象都没有,按照黄俊明的想法,历史上没有提及的,多半是早亡。而在勋贵家更是如此。黄俊明示意武杨氏将女童抱回去。沉吟片刻,扭头对着袁天罡说道:“袁道友,不知。。。”
  袁天罡虽然也在暗自掐算面相,可从未想过黄俊明会问向他,方才黄俊明算的几人可与他算的一般无二甚至说的更详细些。对于这,袁天罡自然归结为是黄俊明给他的一个机会。毕竟坐在这之后袁天罡就像空气一样少有发言。若是在不弄出点动静,恐怕就要被忽视了。
  袁天罡仔细看着被武杨氏紧紧抱着的女童,伸出两根手指不住比划着。随即轻轻的对着黄俊明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算完,李世民和武士彟一家子可是一直都在关注着黄俊明和袁天罡的动向的,见袁天罡有了动静,不由得想要出声问道,可一个“袁”字没说出口。袁天罡就自己说道。
  “贫道观此女,双眉直逼命宫,眉间印堂穴处不容两指,鼻梁略有塌,陷人中短平。幸好唇非薄纸,倒是有几分福气。”袁天罡这话说的可比黄俊明这个业余算卦的委婉地多。自古以来相面大多是以命宫(印堂),鼻梁和人中,这个面孔中呈一条直线的部位去预测。而双眉直逼命宫,是眉间印堂穴处不容两指者,为夭折之相,鼻梁有塌陷,扭曲,准头歪,人中短平,唇薄如纸者为无福早夭之相。
  这武杨氏手中抱着的女童仅仅差一个唇薄如纸就将这武夫无寿的早夭之相占全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黄俊明原本也不算太清楚,听袁天罡这么一说,和脑海中读过的典籍一印证,也明白了过来。有几分福气不就说的是福气不是很多么!只提福气不提寿命,那自然寿命就没多少喽。袁天罡话音一落就扭头看向黄俊明,黄俊明琢磨总共也没用上几秒,见袁天罡看来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大唐朝虽然不像是明清那种将重男轻女发挥到极致,但是这种自古就有的思想在这唐朝也并未削减几分,一个女孩子的命格自然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力,权当聊胜于无当个谈资。
  黄俊明向最后两个孩子看去,那个自顾自的喝着酸梅汤的肯定就是武家长女了。黄俊明可不知道这个小丫头的名字,武家人记住一个武曌就够了。剩下那个端坐在凳子上眼神却不住飘向喝着酸梅汤的几个孩子的也就是武曌了。
  说起来还是黄俊明的疏忽,这整个偏殿里两个德高望重的道士,一个帝王,一个国公,一个国公夫人总共就这几个大人,坐在会议桌旁的椅子上自然正好,几个稍大些的孩子支着胳膊勉强也够的到。那个在襁褓中的孩子不算,唯独剩下小武曌够又够不到,又没人帮忙,只得乖乖地坐在那里。不吵不闹。
  按说一个三四岁的孩童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被忽视了。也不打搅大家,显然聪慧的紧,平常这么大的小孩一旦被人忽视哭闹不都是很正常的么。尤其在其他孩子有好喝的,自己没有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淡定黄俊明不得不对她说个“佩服”二字。
  在黄俊明心里,给武曌算命可是个重头戏,自然要放在后面。对于武家大女黄俊明也没有说的兴趣,示意袁天罡继续,袁天罡现在可是欢喜的紧,毕竟李世民是他的领头上司,虽然自己比不上房玄龄杜如晦,但出些风头也是好的。指着武家大女说道:“此女大贵,不利夫!”这人一激动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了,连掩饰都不掩饰直接脱口说道。
  武士彟皱了皱眉,却没再大的反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利夫不利夫与老武家可是没太大关系,起码还有句大贵,倒也不错了。黄俊明从座位上起身,缓缓绕过会议桌,走到小武曌身边取过一杯酸梅汤蹲下对着武曌说道:“小姑娘,想不想喝这个啊?酸酸甜甜的哦。”
  黄俊明现在怎么看怎么像是拐骗小孩的人贩子,不过看在他人眼中却是在逗弄小孩子。黄俊明看着小武曌渴望的大眼,继续说道:“让贫道摸一下就给你喝好不好?”
  黄俊明也是想炫耀一下,看相,摸骨这都是相士的基本功,前些日子学了后也想找个人试验一下,这个武曌是再好不过了,没准儿百年以后还会有人称颂给武则天摸骨算命的他呢。
  “可是。。。”小武曌言语之间有些诺诺:“耶耶说男女授受不亲呢!要对小曌负责的!”
  童言无忌了,童言无忌。几个大人听到小丫头这稚嫩的话语。就是一阵暗笑。难得李世民最先板起了脸,强装严肃的对着小武曌说道:“那,小丫头你想让我们的黄大仙人怎么负责啊?”
  “我要很多很多酸梅汤!”众人又是吐血狂晕,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吃玩,永远是最重要的。
  ——————————————————————————————————————————————————————————————————————
  一直以为袁天罡为武曌算命是武则天刚出生的时候,方才写这章的时候特意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武曌5岁(周岁)的时候,也就是贞观二年(628年)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不过袁天罡一只是李世民的幕僚,只不过他的星相学,占卜被世人神话了。按照武士彟跟随李渊,袁天罡跟随李世民来说,袁天罡,武士彟相识的几率很大,给武氏一家子算过命也算正常。所以暂且算是袁天罡并为给武曌算命。仅仅给武士彟、武杨氏、元庆、元爽兄弟算过命。


108 不得与皇家有染【中秋快乐】

  108不得与皇家有染中秋快乐
  108不得与皇家有染中秋快乐
  21世纪萌物最伟大,这一点深深地被黄俊明所承认。不说前年之后的21世纪,就在这初唐,武曌小萌物的几句奶声奶气的萌腔,让在座的所有大人既觉得好笑又满含怜爱。
  黄俊明一把将小武曌从座位上抱起,放到了桌上,丝毫不顾及李世民,武士彟在场的取过满满一壶酸梅汤放在小武曌身前。这时候身为道士有很多特权,在帝王面前就算放浪形骸不顾礼仪也是无伤大雅的事。谁叫道士不当官,不从政。云游四海,方外之人自当有些脾气,逍遥一些,随心所欲一些也无妨。君不见张果老几拒武则天,君不见李青莲酒醉宫城。虽说将武曌这么个小孩子放到了桌子上,但一个方外之人,另一个幼小无知。谁会去和这一大一小强调什么行为礼仪。
  “只要让贫道看看手心,这一壶,就是你的!”黄俊明指了指近在眼前的一壶酸梅汤。
  小孩子嘛,那有什么坚持的节操,只要有东西在诱惑,无论长大后是何种身份,都免不了被引诱。现在的武曌也正是这样。三岁的小孩子抢起装满酸梅汤的小壶来,迅速却又颇显吃力。连忙将小壶抱在怀中的武曌在黄俊明期待的眼光中,不情愿的伸出一只手。
  这时的黄俊明,却突然间有点诺诺。从一开始黄俊明就忽略了一个问题。满心欢喜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算命,可这在坐的,还有一个真皇帝在呢!怎么说?难道说武曌这个小萝莉会当皇帝?李世民不砍了这在座的几个就怪了。
  袁天罡是给老武家算过命,那时候武曌还没出生。被众人所熟知的那个给武则天算命的情形还要在晚上几年,史书记载是贞观二年的事情。黄俊明虽然不清楚,却也知道袁天罡的那次算命是在私底下的算命。没有其他人在场。可这时候给武曌算命还真不是时候。
  黄俊明可是知道自己每次的卜筮,李世民都深信不疑的。这样一来就更不能说实话了。黄俊明将武曌的手推回去,绕回了自己的座位。这样一来,可让李世民、武士彟等人大为奇怪。
  先前还逗弄着要给小萝莉看手相的仙师怎么灰溜溜的又转回来了,见黄俊明古井无波没有丝毫表情的脸。武杨氏有些忐忑的说道:“仙师这……”
  黄俊明摆了摆手,淡淡的说:“此女的面向,手相。贫道看的出来,却不便告知诸位,还请几位勿要发问。”
  黄俊明说的平淡,可听在几个大人耳中可却是相当的不一般了。这连仙人都不敢说的面相除了大吉到极致,就是大凶道祸国殃民了。其一是怕泄了天机破了大吉的命格,后者无非是怕沾染到自身了。袁天罡也是吓了一跳,扭头仔细盯着正在抱着小壶不撒手的武曌。没等看几眼,眼神霎时间一直,仿佛看到了什么几位恐怖的事情一样。
  突然,身边又传出有人倒吸冷气的“嘶嘶”声。本就被震惊的发呆的袁天罡被这“嘶嘶”的吸气声一吓,手中的茶碗顿时没有把持的住,一点没糟烬全都扣在了桌上。总共这在座的就三个道士,黄俊明不言,袁天罡扣了茶碗,李淳风又瞪大了眼珠子“嘶嘶”的直吸气。弄得连李世民也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见黄俊明自顾自的喝茶,一点没有要说些什么的样子。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老下属袁天罡身上。袁天罡自然知道李世民要问什么,本来按照他的想法也是沉默了就算了。可是这是皇帝发问却又不得不答。只得无奈的说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一句话说完,也闷声不语起来。
  李世民听得一句“极贵验也!”倒也没有想太多,按他想的极贵无非也就是大富大贵,最多富可敌国而已,可却没想到袁天罡隐瞒了半句。自觉着知道了黄俊明不好说出的预言。还是个富贵的有些对不起武家,正如先前所言,大吉之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旦说出势必会使命格下降。李世民听了极贵,自然会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个没几年活头的老国公。
  于是满脸歉意的对着武士彟说道:“国公……朕有一嫡子曰程乾,年岁与汝次女相若。不如让这二人做个玩伴可好?”
  李世民这话说的可是相当的有水准,不说为子衲妃,只说为子求个玩伴。一来算是对武家的恩宠,二来万一以后出了什么事情也比较好搪塞过去。毕竟只是玩伴不是么?
  没等武士彟答应,黄俊明却开口说道:“此女,不得与皇家有染。否则,必有大祸!”
  在黄俊明的记忆中武则天可是信佛的,为了道教就不能让武则天和李家扯上关系,虽然现在还早,可提前堵死了武则天的晋身之路,总比日后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进行下去要有利的多。
  此话一出,正要答应李世民的武士彟顿时一愣,看向自家次女的眼神有些不善起来。在他的感觉里黄俊明不能没有丝毫依据就这么突兀的阻止李世民的话。肯定是自家的闺女与皇家一旦纠葛起来会产生一系列的祸事。而李世民则和武士彟想的不同,李世民知道,黄俊明是见过李承乾的。而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势必会在李世民百年后即位称帝,再往下想的话……“大祸”“大祸”后宫干政!在李世民心中,皇家的大祸,关于女人的大祸一定就是后宫干政了。看向武曌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起来。
  这么大点的小孩子,不可能因为黄俊明的一句莫须有的话就杀掉。可放在李承乾身边,那也不可能了。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在这诡异的气氛下,黄俊明也十分的别扭。只好打起了圆场说道:“不过,贫道观此女与道有缘。贫道欲收此女为徒,国公可否应允?”


109 迥异于现代的拼音 【中秋快乐】

  黄俊明收留武元庆,武元爽,武曌并授业一事不知怎的竟然传进了长安城,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李世民又将李承乾、李泰送上了天仙宫这下可引起了大唐高层中的一片轩然大波。
  说起来这事还是得怪黄俊明自己。黄俊明当时在东宫对长孙皇后说的那些话可让长孙皇后记忆犹新,原本打算按照黄俊明所说等过上两年再将李泰送上天仙宫。可这一听说武家的几个孩子已经上了天仙宫索性也将李泰送了上来。可李世民不知道这一茬啊,顺带将李承乾也送上了天仙宫。也就当給李泰找个伴了。这时的李世民还是住在东宫的,没太多的时间去管这几个孩子,既然有人要当保姆自然是乐得清闲。
  李世民可不觉得一帮宫女带出来的孩子会有一个仙人带出来的孩子好多少,大唐高层捕风捉影的功夫可是一流,虽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要将李承乾送上天仙宫。可对他们来说,李承乾注定是李世民的接班人,自家孩子去陪读,从小就和未来的皇帝打好关系那可是非常有必要的。
  房玄龄的目光可是相当的敏锐,本身自己又当过道士,对于道教自然亲切很多,没等李承乾从东宫走出,就将房遗直送了过去。这下天仙宫好像成了权贵们的幼儿班。李大帝的两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直,杜如晦的儿子,杜构,杜荷。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柴绍的儿子柴哲威,刑部尚书刘政会的闺女刘慕(杜撰),已故勋国公殷开山的闺女殷思雨(杜撰,我猫姐但愿这货不要看到,不然我就死定了。)还有其他的几家权贵子女洋洋洒洒的凑出了二十多人。
  那几个女孩用其家大人的话说是陪着老友武士彟的闺女武曌的,可实际上的用意……大家都懂,黄俊明也被这群孩子吓了一大跳。这二十多个孩子聚在一起唧唧喳喳,是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大的孩子已经有了十岁,都认字了。小的孩子两三岁。还拖着鼻涕。时不时的还有几个孩子哭出声是在是恼人的紧。
  不过送上山了,也不能赶人家走不是?连忙找人筹备了几十套桌椅,找了间空房当做教室。黑板也是一块建房剩下的大木板涂上了墨汁做的,至于粉笔那东西直接用的石灰块,凑合着先用。这石灰块也是研究水泥留下的产物。水泥没做出来,这种石灰块倒也不缺也够用了。
  至于孩子们年龄跨度大的问题,黄俊明也有办法。现代学前班的孩子们学得那些东西,三两岁的孩童倒也应该能接受。接受不了就接受不了那也没办法。毕竟三两岁的孩子们比较少,大多都是五六岁六七岁的。放在当代都上一年级了。
  天仙宫内有专门的匠人,制造起东西来可是相当迅速。没用上半天时间一间迥异于大唐的教室就向着一帮孩子们打开了门。
  矮桌,矮椅。好奇的孩子们,传播在天仙宫众道士耳中的童话,儿歌。构成了这些孩子在天仙宫的第一个星期。黄俊明也仅仅去了一天而已,带孩子可不是黄俊明喜欢做的事情。不过自古以来喜欢小孩子的人中,女人首当其冲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晓露的年岁不大也正适合做这帮孩子口中的阿姨,一切教程都由黄俊明编纂的好了交由晓露去做,无非也就是哄孩子玩而已。
  一周之后孩子们都喜欢上了给大家讲故事听的晓露阿姨,可那些已经识字了的孩子们却又显得格格不入起来,这样一来势必要分班。这个班里最小的孩子也有了5岁,黄俊明可不能用那些童话来搪塞了。
  上午,晨光初上,一群小孩子在黄俊明的带领下打起了二十四式简太极。随后自然有他们最爱的晓露阿姨带着他们去听童话,到了下午,已经识字的孩子们再次回到班级的座位上,听黄俊明讲课。
  汉语拼音那东西,黄俊明虽然知道,可这么多年也都忘了个七七八八,虽然看起来认识,实际教写起来,还真有难度。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不过好在峰回路转,李淳风对这倒是颇有兴趣,听黄俊明举了几个例子,倒也弄出了一套和汉语拼音不相上下的符号。这可让李淳风相当的兴奋,一旦推行开来,可是功在千秋的事。古人重名可不是说说而已。
  新的拼音分为字母,声母,韵母。大多都能一笔写成,方方正正,也十分的符合古人的审美观点。虽然在黄俊明看来新弄出的汉语拼音看起来没有现代的方便,不过对于这唐朝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了,字形简单,易教易学。再配上一些奖励,这些五六岁的孩童,学得可是相当的快。
  这些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仅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已经十分的熟练了。可黄俊明的教学并为带着汉字一起。小孩子们就跟学天书一样,丝毫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东西是什么。周末回家时,被家长一问读写倒是相当的流利,可是用来做什么,谁都不知道。这看在家长的眼里也是相当的不知其所以然。毕竟汉语拼音不连起来还真不好猜测这些个符号的作用。
  孩子们可是非常乐意传播汉语拼音的,自己知道的东西连大人都不知道,这一下子就起了一种法子内心的荣耀感,四处炫耀自己所学的东西。慢慢地整个长安城就开始传出天仙宫上的仙人传授仙界文字的流言来。
  ——————————————————————————————————————————————————————————————————————
  关于汉语拼音的问题,汉语拼音西南没学好。也只知道abcdefg之后咋读就有点懵了,还有什么平舌卷舌,也迷糊的紧,不过最初中国的汉语拼音是类似于偏旁的一种符号,只不过实行的年份比较少而已。而且在我看来,类似于英文字母的汉语拼音对于古人来说不一定有老版本的汉语拼音容易接受。参考字典中的汉语拼音方案。(未完待续)


110 道源三字经

  110道源三字经
  “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道之体,本自然。兆于一,象帝先。浑无物,杳冥精。玄化流,光音生。辟混朦,渐微明。太无变,三分气。始青气,号清微。龙汉劫,天景晖。元白气,号禹馀。显真文,焕太虚。玄黄气,号大赤。开上皇,万化孳。”
  黄俊明坐在太师椅上捧着一本二十余页的小册子,摇头晃脑的读道。一众小权贵们手捧比黄俊明厚上一半的册子。学着黄俊明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应和着。至于有几个真正地边看书边读还真说不好。反正在黄俊明看来这些孩子无非是复读机而已。
  “停停停停停!”黄俊明甩着手中的册子喊道:“谁让你们摇头晃脑了?都把书给贫道端起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照着读!不认识的字上面不是有拼音么?不会的字用拼音读,那个李承乾,你读一下!”
  提问这种教学方式黄俊明做过许多次,这帮孩子倒也习惯了。虽说每个孩子的家庭都是万里无一的权贵之家,但黄俊明看来都是一帮毛都没长开的小屁孩而已。直接称呼起来也无所谓。
  李承乾站起身子,端着书册,还是磕磕巴巴的念道:“道,先,生,气,晖……”
  “停停停!”黄俊明再次叫停。“贫道刚才是这么念的么?你这念得是什么玩意?”黄俊明从太师椅上站起,晃晃悠悠的走到李承乾身边,低头直视着他。
  李承乾倒是颇为委屈,将手中的书一递,示意黄俊明自己就是照着书读的。黄俊明这一看,顿时火气再次上来,李承乾还是按照古人读书的顺序从右向左竖着念,虽然黄俊明没和他们说明,但方才黄俊明自己可是按照现代的顺序正着念的,难道李承乾不会举一反三?
  “你坐!听别人再来读!”黄俊明指着杜如晦的次子杜荷道:“杜荷你来!”
  杜荷与李承乾年龄相仿,平时也好耍些小聪明,见李承乾因为这个挨训,自作聪明的从左向右竖着读了下来:“至。道,浑……”至于这么读的理由以左为尊!杜如晦可是常常说过以左为尊的事情。
  这下可给黄俊明气了个半死,也不好说什么。指着杜荷示意他坐下,回步走回太师椅边,向着下面的众小屁孩们问道:“刚才贫道领读的时候,你们谁是看书读的?”
  这下台下坐着的十来个孩子瞬间哑了下来,过了好半天,才有人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小孩子的感官最是敏感,黄俊明火气一上来。这帮孩子就感觉到了。凭着对于大人的畏惧。自然有些瑟瑟。
  “房遗直,你读!”黄俊明指着那个站起来的小孩子说道。
  “至虚灵,至微妙。强称名,为大道。道之体。本自然。兆于一,象帝先……”很显然这房遗直是看着书读的。
  “很好,坐!”黄俊明示意房遗直坐下。“你们谁来告诉贫道,刚刚从房遗直的朗出了什么?”黄俊明不等小孩子们说出答案,自己说道:“这本道源三字经与其他书籍不同,是从左向右横着诵读。向李承乾那样从右向左竖着读。怎么能理解这本道源三字经的含义?”
  世人皆知《三字经》。却很少有人知道道教也有一本三字经,名为《道源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句式从大道一炁化三清写到历代神仙。将道教基础知识写的异常的完全而又朗朗上口,不过这道源三字经在清朝成书,期间有南北全真派,张三丰等名词,对于这些东西,黄俊明自是小小的改动了一番。读起来倒也通顺。
  而书籍的印刷到也让黄俊明破费脑筋,记忆中的蜡封火烤固定。竟然在这唐朝弄不出来,其实也不算是弄不出来。众所周知热胀冷缩,字块一遇热免不了热涨走形。这样一来。活字印刷也就夭折了了。不过天仙宫的匠人们倒是有办法,用木条订了个格子,又在木活字上刻下了一个个豁口,用榫接的方式将一个个活字固定起来,虽说拆装稍微麻烦一些,但可比雕版,手抄好用的多了。
  言归正传,经由黄俊明这么一说,小权贵们一个个倒是读的有木有样。读了两遍之后,黄俊明轻轻拍手,示意小权贵们暂停。随即说道:“读完了吧,贫道跟你们说说,这内中含义……”
  黄俊明这么一讲,直接讲了两个段落,也就是大道一炁化三清和三洞经箓冠古今,小家伙们也听得开心,神话故事谁不爱听,一个个学的也是颇为迅速,当然拼音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你们说,咱们要是将这道源三字经读熟了,仙师真会给我们儒家三字经么?要知道仙师可是个道士啊。”杜构扬着手中的册子说道,杜如晦可是当代大儒,杜家这两个孩子自然对儒家更亲近些。
  “你懂什么!仙师不是说了么!万法生于道,儒也是道所生!话说,你们不知道,仙师刚才问谁看着书读的时候本少爷本想就站起来了,可谁知道腿肚子抽筋。让房遗直那木头抢了先,哎,往事不堪回首啊。”柴哲威,柴绍的长子平阳公主的儿子,在这些小孩子堆里年岁也算是最大的了。说话自然显得老气横秋。
  “哎呦呦,好不知羞。仙师那话怎么说的来着?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树不要皮必死无疑。柴大少爷你算是无敌了。”说话的是殷思雨,殷开山的幼女,在这群孩子中间也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了。
  柴哲威被殷思雨这么一臊,也有些不好意思。只得专一话题道:“哎,你们知道么?我耶耶打了个大胜仗。领兵在秦州杀掉了一千多蛮夷呢!还有一个是哪个什么单于的外甥!”
 

111 突厥袭来 【求月票】

  111突厥袭来求月票
  111突厥袭来求月票
  武德九年八月,柴绍于秦州大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勒一名,将士一千余。凯旋而归。十日后转战朔方,御梁师都突厥联军于外。寸土必争。时六月王君廓平庐江王李瑗叛乱长安大部兵将外派平乱,余兵不足万人……
  正如柴哲威说的那样,柴绍在秦州击杀的那个特勒,正是咄苾可汗的族亲,再者自隋末以来,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突厥的实力得到空前的壮大。中原各路诸侯不得不臣服于突厥,向突厥进贡,就连当初李渊最初起兵的时候也不得不迫于形势,自下于突厥。也就是说只要中原战乱,突厥就有数不完的好处。所以突厥不敢也不能让唐朝自家独大。
  可惜无论是下边扰民还是扶植其他势力例如梁师都等人与唐对抗,结局大多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次趁着李世民初登基立足未稳,又赶上自己的子侄身死秦州,咄苾可汗引兵十万与阿史那什钵苾可汗的十万精兵汇聚一起直下长安。
  突厥军皆是骑兵,城墙高大不利攻打,索性直奔城外的乡村,城内守军又多是步兵,守城还好,若是开门出战不消得一个时辰功夫,就会被突厥人砍瓜切菜般杀个干净。若不出战,一应乡里便是尸横遍野,流血漂橹,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可让守官相当无力,只得将一份份急报送上东宫李世民的案头。
  东宫,李世民拿着一份份战报愁眉不展,突厥军连攻泾州,武功除城墙高大,骑兵不便攻城之外,一应乡镇全被突厥军队抢杀了个干净,流民早都来到了长安城外。可长安无兵,周边四处告急。问题是怎么去做,才能避免敌军攻入国都这种大耻。
  李世民一张一张的看完了所有的战报,顺势向下一递。自有太监读到:“大唐武德九年八月十三,突厥咄苾可汗率铁骑十万,南下泾阳,围城不攻,屠尽城外十一乡,无分老幼男女,死伤近八千余人,尸横遍野。无人收敛,不出半日臭气熏天,乌鸦盘桓不散。”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十五,突厥军二十万,袭武功城。驱附近乡里之民攻城,武功守备宋闯,拒万民于城外,致使突厥残杀民众三千余。后临阵脱逃不知所踪。武功郡守姚谦亮,亲率守军接应民众入城。同时拒敌于城外,守军千人,阵亡七成,余者人人带伤。依城而守。”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三,突厥前锋抵达高陵,高陵守军不足五百。请上派兵相救。”
  ……
  一连几份战报读下来,除了战败就是战败,让这些大唐的精英们么是相当的痛心疾首。李世民环视着朝臣,沉重的问道:“诸位爱卿都听明白了?突厥已经打上门来了!谁知道高陵与长安相聚多远?只有区区六十里!今日你等还能与朕在这殿上说说话,说不上明日这大殿酒杯突厥人拆了烤肉去了!”李世民说的相当没落。一种哀伤沉寂在整个大殿中愈加浓郁了起来。
  “陛下,由于近些年平乱长安城各仓粮食约有三百万担,钱帛不过一百二十万贯,府兵八千……”房玄龄一一细数着长安城现有的物资数量。
  房玄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继续说道“近日,流落到长安的难民约有十万人,想必这个人数会越来越多。”
  士兵不足,钱帛不足,粮食不足,难民越来越多。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兆头。没等众人反应过来,高士廉又沉重的说道:“现下突厥军攻来这件事已经瞒不住了,整个长安城人心惶惶,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一听这话,李世民也来了火气。怒喝道:“朕做决断!朕做决断要你们何用!?朕不想听数字,你们……”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