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秦-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个肥缺,可是你不能沾上丝毫利润。只要办好这盐政的事儿,相信一个文侯爷是妥妥的了。”萧何给曹参分析了一下说道。

曹参也明白,这事儿重大,皇帝教给了自己,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贪赃枉法是不敢,只要通过盐政,控制了匈奴的饮食必须品,就等于控制了草原上骑兵的命脉。

谁都知道,没了盐人就没有力量。只要双方开战,在盐上做点儿手脚,说不定可以起到奇效。

曹参乐乐呵呵的领了旨意,跑到胡亥新设立的盐政署上任去了。

整个盐政署里面,就几个刚刚调派过来的闲散文官在闲聊,见了曹参只是敷衍的和这个新来的上司打了个招呼。他们都是从各个衙门调出来的,对盐政署不是很了解。有几个人甚至认为盐就是做菜的时候需要加的一味佐料而已,何必还专门弄个盐政署,那以后是不是还要弄庖厨署,弄缝衣署……

当曹参把从宫中带出来的精盐拍在盐政署的桌子上后,那几个看上去懒散的官员瞬间眼睛都直了,望着白花花从未见过的盐,纷纷围了上来。

每个人都伸出指头蘸了一点儿盐巴,品尝了一下,一点儿异味儿都没有。

“好盐,这才是给人吃的盐。这是从哪里弄来的?”矮胖的官员望着曹参,说话的口气极为激动,根本就不是和上司说话的礼法。

曹参哈哈一笑,说皇帝既然能够弄出活字印刷,为啥就不能弄出精炼的盐巴?

当众人都明白这盐巴是皇帝弄出来的,并且把方法教给了曹参,要在全国推广这样的精盐,一应所得,收归国库等等,瞬间明白,这个刚刚成立的盐政署是个什么样的位置,顿时都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样一个衙门。

搞定了自己的直辖下属,剩下的事儿就好办了。曹参开始发号施令。按照秦二世的说法,盐政这第一年是养精蓄锐,主要负责在全国各个郡县开设盐政司,把精盐推广到全国去。最重要的是通过贸易通商,把精盐传给匈奴,让他们用牛羊来换。

一切都是绸缪阶段,所有的事儿都需要低调行事。

盐政的事儿,教给了曹参,胡亥就不再担心。他抽空刚刚给秦穆回了一封信,让他在沛县先干一阵儿县令,把那里的民风整改一下,再回来。

陈平就已经候在外面了。他所负责的招贤纳士,如今已经遴选出了十个最为优秀之人。其中以道家学派的代表韩复最为优秀,甚至伏完和叔孙通都认为这个韩复才华已经远在他们之上,是个无双国士。

看了陈平的奏报,胡亥都忍不住想见一见这个所谓的无双国士到底有什么能耐,竟然让叔孙通和老伏完都感觉到佩服。要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是儒家的人物,能够共同推崇一个道家学派的韩复,这就说明此人真的有过人之处。

“传诏,着陈平领韩复等十人在武信偏殿觐见,朕要赐宴,同时考较一下他们的学问。”对叔孙通等人极力推荐的韩复,胡亥固然感兴趣,但是他更感兴趣的是另外几个对算学、恪物有所研究的学者。这些人才是他想要弄到大秦帝国学院的。

觐见的日子就定在了下午,准备的是晚宴。

到了时辰,咸阳宫的正门缓缓打开,老内侍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走了出来,向着等候在外面的众人一拱手,庄重的请他们进入。

陈平向着老内侍一抱拳,这才转身大声说道:“咸阳宫的正门,从来没有为任何一位臣子开过。如今诸位进宫,竟然是走的咸阳宫正门,仅此一项,就足以流传后世。”

穿着一身青衣的韩复带头向着陈平一抱拳,说道:“皇恩浩荡,草民等拜谢。”

陈平哈哈一笑说道:“进了武信殿之后,恐怕大家都是同朝称臣,他日陈平仰仗的地方还多着呢,诸位不必自谦。天下人才多了,唯有诸君能进入武信殿,别客气啦走吧。”

说笑间,带着十个人走入了咸阳宫的正门。

武信偏殿已经被扩建成为一个极有规模的宴会大厅,里面圆桌方凳,都是胡亥让墨家众人打造的。自从公输家负责了整个帝国学院的建筑,墨家自然而然的就转向了室内用品的设计。两家合作之下又有较量,使得一个浩大的工程更是精益求精。

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圆桌之上有各种菜式摆放的圆满,众人都是惊呆,他们中没有几人见过圆桌方凳,自然少见多怪。只有韩复,眼神闪烁着望向早就坐在上首的秦二世皇帝胡亥。

“诸位贤人,能到朕的武信殿,是朕的荣幸。朕在这里特意备下酒菜,款待各位,顺便探讨一下各家所学。”胡亥脸上带着谦恭的笑容,说出来的话确实让众人脖子被狠狠的噎了一下。

“探讨各家所学?”一个自诩算学宗师的人望着胡亥,内心嘀咕。他自认为在算学一道,大秦鲜有能和自己相提并论之人。若不是冲着大秦帝国学院的名头,他打死也不会出现在大秦朝堂之上。

更有一个制造了一点儿简单机械的老头子认为自己是恪物学宗师,觉得胡亥这话简直是在侮辱他们。

韩复也是望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不知道这句话说出来,皇帝将如何收场,难道大秦宫中还有更厉害的各家学者?

众人疑惑之中,宴会的钟声敲响。

第345章一纸封水

众人在礼官的安排之下,纷纷就坐。

宴饮正式开始,可这群所谓的大秦各个方面的贤人却有些按捺不住。他们这群人大多数终其一生研究的就是自己所属一门的学问,自认为在这方面的领域都没人超越的了。如今秦二世胡亥竟然在宴饮之前要探讨各家所学,简直就是对这些各个方面权威的一种挑战。

“陛下是大才,如今在这武信殿上宴请我等,我等不能让陛下失望。这宴8○○ΤxΤ ˋc○Μ饮不能白来,需要用各位的所学来换取。”韩复为首,眼神灼灼的盯着胡亥,说出了这一番话。

胡亥就知道,自古搞学术的人都是一个性格。他们不服天不服地,只是对自己所学痴迷。如今自己这个大秦帝国学院的院长若不能够把这十个最为贤能的人收服,恐怕不能够让他们全心全意服从学院的一切条款。

“这样,朕也是各家学派的爱好者。今日咱们不论君臣地位,只讲究学术高低。朕和各位一样,用所学换取宴。不过朕想说一件事儿,那就是饮酒的规矩,一人出题,一人对答,输了的赢了的可饮可不饮,输了则罚酒三杯。如何?”胡亥脸上带着笑容,谁也看不出他这真诚的笑容之下饱藏着什么样的祸心。

“这个令儿好,今天咱们就这么办,只是陛下确定要和我们只论学问,不论君臣?”一个老者开口说道。

“这位是三川先生,据说在算学一道颇为厉害。就是粗通算学的叔孙通也被老先生出的题所难住。”陈平及时的在一旁给胡亥介绍这位三川先生。

“有意思,三川先生好。”胡亥一抱拳,向着三川先生施礼。这种礼是平辈之礼,算是放下了自己皇帝的架子,以同为学者的身份交流。

三川先生看着胡亥,对他执平辈礼内心微微不愤。毕竟这皇帝口头上说的好,要以学问论长短,不以权势论输赢,可面对自己这个在大秦算学界可谓泰斗的人,却仅仅是以平辈的礼仪相见,单从学术角度来说,就是托大了。

“草民李可,自幼跟随家父研究恪物学,如今自认为小有所成。虽然陛下认为我们应该以学术论道,可这第一道题如果不是陛下所出,恐怕没人敢僭越。还是请陛下出题。”李可抱拳施礼说道。

如今整个偏殿都是学术之人,就连那综合能力最强的韩复都尊重三川先生的学问,不敢有丝毫小觑。李可出来说这番话也是对胡亥执平辈礼感到不满,所以把这第一道题的机会推给了胡亥。一旦这大秦皇帝出题,及其简单直白,自然就折了威风。

胡亥看着李可,知道他是设计了著名的都江堰的李冰之子。对这样的人,他是尊重的。如今见李可和自己耍心机,忍不住内心冷笑。

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可后世天朝的九年义务教育可不是盖的。物理化学数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教育可不是白白学习的。自己在初中阶段虽然英语学的很烂,可其他四科都是将近满分拿下,否则根本上不了高中。

既然这李可自以为学的是恪物学,看其洋洋自得的样子,不给他来点儿厉害的恐怕还真的应付不来。

“好,朕就给这位李可先生先出一道恪物学方面的题。”胡亥说着,让人拿来了一张纸和一个透明的白玉杯。

众人看着胡亥在手中的白玉杯中倒了满满的一杯水,然后把手中的一张纸贴着杯子轻轻的贴了上去,然后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手中的白玉杯倒了过来。

白玉杯的杯底儿朝上,杯口朝下。那一张薄薄的纸就那么嚣张的把整整一白玉杯的水给堵在了杯中,无法流下。

“此时何解?”胡亥望着李可,淡然发问。

“这——”李可指着胡亥手中的杯子,一时语塞。大气压强的学说可不是一个秦人能够明白的。

“仙术!”李可颤抖了半天,这才把心里的妖术二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措辞说了出来。

胡亥哈哈笑道:“这怎么会是仙术。如果是仙术,诸位都可以。”说话间把那纸张抽走,杯中的水哗啦一下流了出来。

他把白玉杯教给了李可,更是把一叠纸张推了过去。

李可颤抖着手把那杯子拿起来,倒满了水,然后把手上的纸贴在了杯口,胆战心惊的把白玉杯倒立过来。在倒立过程中,他又是担心杯中的水流出来,又是担心里面的水流不出来。研究恪物学多年,心如止水的李可竟然有了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当白玉杯在李可的手中倒立过来的瞬间,没有一滴水流出来。

“奇哉!”

“怪也!”

“妙!”

“老夫试试。”三川先生一甩袖子,上前接过杯子。老头儿今天是被二世皇帝这一手给震住了。他们搞自然科学的,相信的都是无神论,自然知道胡亥和李可所作所为不是什么仙术。

当三川先生和几个人都试验过纸张堵水的试验之后,纷纷摇头叹息,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把询问的目光望向了秦二世胡亥,希望他能够解答。这其中包括李可。

胡亥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老脸,淡然笑道:“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知识。只是我要在大秦帝国学院教授的课程之一,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明白为何纸张能够堵住杯水。李可,你可愿意到大秦帝国学院,做第一个恪物学的学生?”

李可犹豫了一下,他如今已经有四五十岁,自认为恪物学已经很厉害,没想到竟然还要做别人的学生,而且听这意思,还是要做这个小皇帝的学生。

“恪物学本就没有尽头,李可愿意。”虽然犹豫了一下,李可还是答应了胡亥。

看着痛饮三杯酒后,脸红脖子粗的李可把白玉杯和一叠纸拿走,到最后一桌反复的做着实验,胡亥笑了笑。毕竟自己有领先这个时代数千年的基础知识,如果连这点儿小事儿都搞不定,也就妄为现代人了。

就在众人纷纷觉得胡亥这个试验不可思议的时候,一边的三川先生按捺不住,起身抱拳说道:“陛下这恪物学的确惊世骇俗,老朽不才,想请陛下赐一道算学题。”

“哦?”胡亥望着这个三川先生,脸上泛起了一丝笑意。后世的数学算是最为基础的科学,这个三川先生算是问着了。

第346章物不知数,鸡兔同笼

“听好了,笼中有鸡兔两种动物,共有头三十六,有脚一百零八,问有多少鸡多少兔?”胡亥想都没想,只是捡了后世小学阶段典型的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说了出来。

三川先生听了之后,表情冷峻,双手却收拢到了袖子之中,看他的袖子微微抖动,显然是在里面用手指筹算。不过片刻已经有些急躁之意。

众人看着三川先生额头渐渐渗出的细密汗水,知道他解这道题有些难度。几个流派的学者虽然不是钻研算学,但也接触过算学,简单的加减乘除还不是问题。如今听了这鸡兔同笼的问题,顿时感觉头脑一大。

眼见三川先生恐怕是不能解题,纷纷替他着急,还是韩复聪明,抱拳对着胡亥说道:“这属于物不知数的计算,在算学之中,可算是难题。陛下信手拈来,如此轻松,相必解之不难。”

胡亥看着韩复表情单一的脸,若有所思的一笑说道:“这道题朕能出来,必然能解决。如此之题,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这话说出,当堂的那几个学者纷纷睁圆了眼睛。他们不是因为吃惊,而是因为愤恨。秦二世胡亥是九五至尊不假,可他说话太过托大。这物不知数的问题,在当今算学一道,已经算是最为艰难的问题。可在这小皇帝的嘴里,竟然说的如此轻松,好似他们这一群学者都不如小儿一般。

几个人都想看看胡亥到底能拿出怎样的解法。解了这道题之后,还能拿出什么更多的题。若这皇帝仅仅凭着一到两道题就想难为天下学子,恐怕这大秦帝国学院进与不进已经无所谓了。

感受到众人的气氛,除了那一边儿研究一纸封水的李可,所有人都在等着自己解题。

淡然一笑,胡亥一挥手,立刻有两个内侍抬着一个悬着木板的架子,木板上钉着一层厚厚的白纸。胡亥从一边拿过一支毛笔,蘸了点儿墨汁,小心翼翼画了了一张图表……

胡亥在标有鸡的一栏先写了个一,在兔的一栏标了一个三十五,然后把对应的脚数标注上,和一百零八这数一一对照……

足足推导了半刻,这道题的答案终于浮现于纸张之上。兔十八只,鸡十八只。

看着胡亥满满的推导了一大张纸,才把这题推导出来,包括三川先生在内都纷纷暗自拍大腿,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

只是这皇帝用了半刻钟,推导了足足有一张大纸才把这题推导出来,却说是小儿科的简单题,也算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试问哪一个小儿科的题能够让一个成年人推导半刻钟?

胡亥看着他们的脸色,哈哈一笑说道:“朕所用之法,是此题最笨最直白的解法。接下来,朕再给诸位写出最简单的方法。”

刷刷点点之间,胡亥就用最简单的算数方法把这道题解了出来。

“先假设三十六只都是鸡,在用一百零八减去七十二的脚,还余三十六脚,就是兔儿所多的两只脚,除二得十八,就是兔的数量,这样鸡的自然也就知道了,妙啊!”三川先生不禁点头。其他人看到三川先生点头,知道这皇帝的确是对算学有所研究,不是随便拿一道物不知数的问题来糊弄他们。

胡亥趁热打铁,顺手把刚刚用了的纸撕掉,说道:“刚刚的两种解法,一种是最复杂最笨的方法,另一种则是纯粹的算学解题,属于至简的方法。不过朕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好。算学一道,不但是要解题简单,还要明白直观,才对初学之人最有益处。所以朕这里还有一种解法。”

说着,胡亥用毛笔在纸张上画了一个圈儿,说道:“我现在假设三十六数之中有兔为圈儿只,则有鸡数为三十六减去圈儿只……”

胡亥说着,毛笔挥洒之间,用圈儿代替方程里的未知数,在白纸上列出了一道方程。

当他把方程写到白纸之上的时候,一个农家的代表人物许毅一拍脑袋笑道:“这个方法好,用圈儿代替一个数,简单的方法就把算式列出来。简单明了,也不难计算,的确是最容易明白也不难为人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就让三川先生难出了汗,胡亥不禁为古人的基础教育感到悲哀。他要改变这种事儿,他要让华夏民族的基础科学成为这个星球的祖宗。

“三川先生,朕的方法,还算可否?”胡亥笑问。

“老朽一向自负,认为算学一道除了我的师弟张苍,在无人可超越我。没想到今日被皇帝陛下教诲一番,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朽不敢再自称三川先生,请陛下直呼老朽贱名耿直即可。”三川先生原名耿直,是后世汉朝算学大家耿寿昌的祖宗。

就连耿直都不知道他的后代之中会出现一个叫做耿寿昌的算学大家,胡亥自然也不知道他就是耿寿昌的祖宗。不过胡亥可知道他刚刚说过的那个师弟张苍。

此人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之中,那是接替了灌婴当过宰相之人,更是完善了《九章算术》的算学大家,如果这样的人物能够为大秦所用,可是一件大喜事儿。

张苍可是个妙人,从来不碰生产过后代的女子,这人若来,和秦穆定然能够玩儿到一起去。

他们两个一个喜欢玩儿熟女,一个喜欢玩儿未生产过的女人,倒是一对儿妙人。

“那张苍何在?”胡亥忍不住问道。

耿直一抱拳说道:“师弟说了,要潜心算学,不打算进入帝国学院。他认为世间算学已经到了顶,再有突破也是自他而始。”

胡亥哈哈大笑,说道:“此人倒是张狂。既然如此,朕有时间就指点你一二,保证你在算学一道,让张苍难以望其项背。”

耿直微微一愣神,满脸狐疑的望着胡亥。显然是对胡亥的算学颇有怀疑。

“朕不让你怀疑,朕给你个定心丸儿。”说话间,胡亥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唰唰下笔,挥毫泼墨之间,字体难看至极,却让一边观看的耿直眼睛瞬间发直。

第347章大弟子耿直

胡亥只是在纸上写下了关于勾股定理的几个推导和比例关系的解析,就已经让耿直内心震撼。他丝毫不顾君臣之分,一伸手就从胡亥的手中抢过那写了勾股定理和比例关系的运算纸张,留下了一句:“学生愿意跟先生学习算学一道。”就和李可跑到一起,两个人各自研究者属于自己学术范围之内的东西,谁也不理谁,仿佛两个二傻子一般。

胡亥只显示了在恪物和算学两方面的所长,就让在武信殿上的众位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李可在恪物学一道,那是大有名声。而三川先生耿直那是除了他师弟张苍,谁也无法超越的算学大家。这两个人可不同于阴阳纵横那一道,讲究的是游说,也不同于老子庄子和孔子等人,研究的是虚无缥缈的大道,对普通百姓的国计民生丝毫没有帮助。

这两个人的算学和恪物学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之中应用,对人民生活帮助很大。而当今皇帝在算学和恪物学上所表现的都是大家风范。

众人又想到大秦的纸张和活字印刷等等都是出自皇帝之手,就是那大秦半月刊虽然是官府内部流通之物,可有些人也都有所耳闻。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个皇帝不简单。说是圣人,未免太早太年轻,可和那些上古流传下的圣人相比,似乎也不为过。

遥想当年,燧人氏取个火,有巢氏建个屋,神农氏尝百草就都成了上古圣贤,如今这皇帝所做的纸张和印刷虽然不算是改善国计民生的重大发明,可已经是开天辟地一般的存在,让人不敢小看胡亥。

剩下的一些人中有老庄之学的大家,有儒学的贤人,更有其他各家所长者。他们有心发问,可被胡亥之前的表现震慑住,竟然一时无人做声。

胡亥看出众人心思,哈哈笑道:“天下之学,没有穷尽,人之生命,却是有涯。以有涯追无穷,是不智。朕自认为不算智者,但也不是什么蠢人。对于算学和恪物朕算是懂一些,至于诸子百家学说,朕实在是不能穷尽。今日之所以展示一番,是想让诸位对朕这个大秦帝国学院的院长有信心。如果诸位愿意,这个学院可以作为我们共同的家,你们可以算是第一批学员也是第一批先生。不知道诸位可愿意和朕一起把大秦的第一所学院建立起来?”

这话他越说越是真诚。在后世做历史老师的时候,每每教学进行到清末民初的那一段历史,他都会内心郁闷。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让他每每痛心无比。

如今阴差阳错的回到大秦,还顺利的解决了秦末刘邦、项羽两大威胁到大秦生死存亡的叛军。这种历史机缘如果不好好把握,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华夏民族,对不起炎黄传承不说,更是对不起自己当年看到华夏沦落的愤懑。

气质发乎于心,胡亥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自然具有了感染力。

下面的人包括陈平在内,都想发自肺腑的为帝国学院献出一份力量。

只有韩复,眼神有些复杂的望着眼前这个大秦君王,麻木的脸上丝毫没有表情。

突然,后面一直研习胡亥算学的三川先生突然大叫一声,拿起手中的纸张吼道:“勾三股四弦五,勾三股四弦五,勾三股四弦五,师弟,我终于比你早一步明白了这……这……”

他这这两声,竟然一头栽倒在地,脸色发青。

众人呼啦一声都围拢过去,看着三川先生,束手无策。

“传夏幽。”胡亥知道陈平所选的大秦学者,年纪大的人颇多,如果自己一纸封水试验,恐怕就会被许多人认为妖术,当场吓晕过去。所以他早早的就让如今负责太医院的夏幽过来。

夏幽长得虽然丑,但医术却是高明。也许正是因为人丑,才能安下心来研究医道,才会有惊人医术。

夏幽早就在后面,看到胡亥所做的一纸封水试验,她自己都很震惊。又看到胡亥所出的物不知数,鸡兔同笼问题,瞬间觉得这皇帝高大了许多。她虽学习医道,但是对算学也有些涉猎。知道物不知数的问题,属于算学之中的名题,没想到却被胡亥用了三种解法破解出来。

她随着胡亥几次出行,知道这个皇帝不一般,却没想到胡亥能够造纸,能够活字印刷,没想到对恪物学和算学竟然也精通。

匆匆的来到三川先生面前,推开围着的其他人等,深处白玉一般的手在三川先生的人中上用力的掐了掐,随手又再他的喉咙上轻轻抚过,这才回头对胡亥说道:“陛下,他只是多年的压抑如今一朝尽去,心头的抑郁化作了血气堵塞了经络。”

“有救治方法?”胡亥问道。

夏幽抬起丑脸,点了点头说道:“只是方法有些过分,请诸位学士见谅。”

“救人要紧,我们不是迂腐不堪之人。”

“请小先生尽快救人。”

韩复也抱拳说道:“三川先生是算学宗师,若能施救,不论什么方法,都可一试。”

看着韩复麻木的表情,夏幽的眼神微不可查的一闪,向着周围众人一抱拳说道:“如此小女子就得罪了。”

说话间,竟然抡起巴掌,狠狠的在三川先生的脸上狠狠的抽了两个响亮的大嘴巴子。

“啪啪”两声过去,只听三川先生咳嗽一声,双眼竟然睁开,本来没了呼吸的人竟然就地做了起来。随着他的咳嗽,一口浑浊的鲜血就喷了出来。

“咦——”三川先生发出了一声长叹,仿佛做了个梦一般。

他转过头看到围拢的众人,这才眼睛一亮,说道:“刚刚我还以为是做梦梦到的勾三股四弦五,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还有那段段成比的所谓比例,这一切都是真的。”

三川先生耿直说完,一转身找到了胡亥所在的方向,一曲膝盖就跪了下去,不由分说的就磕头在地说道:“后学末进耿直,愿意拜——拜——”

他想说皇帝,可一个学者拜皇帝为师,怎么说都有攀附皇权的嫌疑。想要说嬴胡亥,可这实在是大不敬。

“拜嬴胡亥。”胡亥看他卡住,接着说道。

耿直微微一愣,老泪纵横说道:“拜嬴胡亥为师,学习算学……”

学者就是这样,不论年岁,只论学问。耿直拜胡亥为师,这里的学者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攀附皇权。

就在胡亥高兴的时候,一缕少女的幽香飘来,正是夏幽贴近了自己。

两个人一起出去多次,已经算是熟识。只见夏幽低声的在胡亥的耳边说了几句话。胡亥脸色一变,望向武信殿之中的诸位贤人。

第348章本自同根,相煎何急?

“你确定?”胡亥低声问夏幽,她刚刚说的事情实在太过重大。不得不再次确认一下。

夏幽低头,轻声说道:“臣不会看错,这种东西逃不过医家的眼睛,何况我爷爷就是个中高手。他一定是带了人皮面具,恐怕身份都是假的。陛下尽快决定,要不要卫士现在就把他拿下。此人处心积虑的进入武信殿,所图必然不小。”

胡亥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的捏了捏夏幽的玉手,示意她不要声张。夏幽的脸微微一热,手轻轻的从胡亥的掌心抽出,却没有离开胡亥身边。

此刻武信殿上有来历不明之人,可能对皇帝造成威胁,这种时候,夏幽不会离开。

在夏幽的示意下,老内侍已经悄悄的让人传了韩谈进入到武信殿之中。

韩谈也是目光如炬,刚刚进殿,犀利的眼神就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韩复的身上。

两个人都是韩姓,但此刻立场却截然不同。

夏幽说的也正是韩复。他刚刚进来为耿直救治的时候,和韩复对话一句,就已经看出韩复不对劲。此人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明显是带了人皮面具。再看他的眉眼五官,都显得比较僵硬,是那种最不入流的人皮面具制作手法。

看到韩谈之后,陈甲也率领卫士悄然的出现在外面,胡亥定了定神,叹息一声说道:“朕为了大秦子民,为了我华夏民族,亲自创立了大秦帝国学院,为的就是让我华夏民族屹立于这片土地上,成为所有其他各族的王者。想当年,不论是齐楚燕,还是韩赵魏,细论起来,我们都是一脉血食,都是同一民族。如今虽然七国并入一国,其实不过是民族一统。朕本以为在民族大节之下,一切利益都是蝇营狗苟,却没想到还是有人对大秦不满,对朕不满。”

说到这,他微微一顿,突然厉声说道:“韩复,亦或是我应该称呼你别的什么名字?你还不敢站出来吗?”

这一声断喝,使得下面垂手而立的韩复身子微微一怔,半晌才缓缓抬起头,望着胡亥,眼中在没有了先前的敬畏之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孤芳自赏之色。

“大秦皇帝,的确手段不凡,我自认为装扮的天衣无缝,可没想到还是被你给识破。不是我不复韩,实在是天难我哉!”韩复高呼一声,伸手在脖子后面摸索了半晌,这才手指扯住一块儿连着皮肉的翘起,用力的一拽,顿时一整张脸竟然在他的撕扯之下,生生的从头上剥离开来。

四周的几个贤人学士,并不都是见过这种江湖伎俩的人物,此刻看到手撕人皮面具,竟然有几个吓得大叫起来,更有意思的是一个纵横家的学士,竟然直接尿了裤子。以为韩复是来自外面的妖魔鬼怪,竟然会变脸。

当人皮面具揭开的时候,韩复的真容露了出来。

看到此人的容貌,胡亥忍不住想要发笑。因为此人和他有过一面之缘。那就是在争夺武灵遗宝的过程之中,他和英布联手试图把宝藏夺走的张良。

张良露出了真容,看着胡亥再次微微抱拳,手掌一翻,手心竟然多了一柄明晃晃的匕首,上面淬着绿油油的毒药,一看就是见血封喉。

夏幽立刻一闪身,想要拦在胡亥身前,却被一直有力的手揽住腰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