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政、向赵高释放烟幕,是胡亥此次召见儒生的目的。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挖出一个人。

这人正是太学馆为今的首席待诏博士叔孙通!

“叔孙通,说说你的意见!”胡亥不愿意再听儒生们慷慨激昂的说着表象的问题,而是直接把眼光放在那有着漆黑眸子的中年儒生叔孙通身上。

叔孙通笔挺的身子在这一时刻突然软了下来,原本无表情的脸上瞬间堆积着崇敬的笑容,一矮身伏跪在地上,因堆积笑容而眯起的眼阻挡了他漆黑的眸。

“臣,认为,皇上乃天子,圣明独断,早有慧心解决这一切问题。臣等智慧不及皇上万一,所出的主意都不入皇上龙眼。臣等任务,是管理好太学馆,为大秦储备人才,才是本分。在皇上面前妄言朝政,那是真真的不妥……”叔孙通接下来是长篇大论的夸赞胡亥,有那么几下马屁拍的胡亥的确挺舒服。

不过胡亥明白,历史上这个叔孙通是个大才,辅佐了刘邦。此是个大直若曲之人,断然不能让他从自己手下离开。

人才,是和这个时代枭雄英雄争夺天下的最大资本。这个道理,胡亥明白,恐怕刘邦比他更明白。至于项羽,若真如史书所载,则不足为虑。但这历史已经有变动,史书只能作为参照,不可生搬硬套。

“叔孙通,你很好。陈甲,传诏:晋封叔孙通太学博士,管理太学,赏钱千金。”胡亥随口吩咐。

叔孙通脸上露出惊喜的样子,连连叩头,口中更是尧舜禹汤奉承不绝。若仔细听他的奉承话,却是颇有文采。

其他的儒生见状,心中不满却碍于秦二世淫威,不敢声言。

“叔孙通留下,其余待诏博士到陈甲那领赏,可回到太学馆,好好的研习。朕不会亏待你们。”随着胡亥的令下,众儒生逃命般的离开了咸阳宫。

只剩下叔孙通一人,还一脸阿谀的望着胡亥,再也没有之前的那一丝清高。

君臣二人隔着几案对视了良久,胡亥笑了,是那种捧腹的狂笑。

第31章叔孙通(2)

叔孙通也笑了,但看到胡亥笑的已经失去帝王威严,捧腹狂笑的时候,他愣住了。

一丝危险的感觉从叔孙通心底升起。

那些莫名其妙被秦二世杀死的人一个个从叔孙通的脑海中经过。叔孙通觉得自己并没有犯错误,甚至刚刚大拍这二世皇帝的马屁,有那么几句自己拍的都异常满意,都有些感动。难道这疯子秦二世没有中招!

“今日若出的了咸阳宫,一定要立刻离开咸阳这是非之地。”叔孙通暗暗下定决心。

“叔孙通,你是不是在想如何尽快逃离咸阳?”胡亥停止了笑,突然说道。

“怎么,怎么会?”叔孙通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胡亥这话几乎和他的心中所想是同频的。

“臣仰慕皇上的天威,愿意永远……”

“算了,叔孙通。”胡亥打断了叔孙通的信口胡诹。虽然这家伙拍马屁让人很舒服,出口成章,文采天成。

但胡亥要的不是这样的叔孙通,他需要的是历史上能委曲进言,为帝国长久着想的叔孙通。

叔孙通闭嘴,漆黑的眸子重新闪亮,盯着胡亥。

胡亥从龙案后站起,绕过案牍堆积,甩了甩袍袖向叔孙通深深的一拜,正容说道:“先生,刚刚朕笑的是先生的演技如此之高,奉承话说的如此文采天成。现在这一拜,是想听先生的一句实话。大秦危机,内忧外患,请问先生何解?”

胡亥正色,叔孙通微微一愣。

秦二世他曾见过几次,和这次不同。如今的二世皇帝眼睛清明,没有了那一丝桀骜不驯,没有了那些**感觉。

如今肯向自己下拜,所作所为不同于以往。可叔孙通还是不敢相信一个人转变的会如此之快。

“皇上天威,臣感激莫名,仰慕莫名,臣……”

胡亥再次摆手,打断了叔孙通的话。

他直接走到叔孙通的桌案之前,和叔孙通面对面的席地而坐。

君臣二人相望良久,胡亥神色露出果决,直接说道:“朕,明白,不除赵高,大秦不安!朕欲除赵高。请先生勿要多疑,此等大事须得机密。所以……”

叔孙通不等胡亥说完,身形后退,一下跪在地上,低声说道:“臣迫皇上泄漏如此机密,该死!”

胡亥伸手示意叔孙通起来,才开口说道:“先生大才,朕仰慕已久,只是碍于赵高阻挠,不能任用。如今借着七十儒生会深宫的机会,留下先生,为的是求先生一个承诺。”

叔孙通再次叩首,说道:“皇上有话直说,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之前请皇上赦免淳于庸的罪过,淳于越是臣师,臣不忍看淳于家断后!”

胡亥微微一笑,淳于庸他是要重任的。此人刚直不阿,有谏者风骨,做个御史那是妥妥的称职。

“淳于庸朕会重用,你不必担心。”给叔孙通一个定心丸,胡亥继续问道:“为今之计,大秦如何应对?”

他这话问的宽泛,叔孙通沉思一下,终于正色说道:“大秦如今内忧外患,若不解决内忧,则外患难除。前几日陛下的宽政政策,是一步好棋,可治标不治本。为今之计,先除赵高为首要,其它事宜,待赵高除掉,方可详谈。”

胡亥点点头,叔孙通所言,和他的计划一模一样,这说明这计划方向是正确的,具体施行,还要详细规划。

“除赵高,可于封王大典之上,安置一勇士,趁其不备一击毙命。只是此法虽好,可附属于赵高的势力怕要临死反扑,为皇上计,此法不妥。臣认为可于封王之前,除掉赵高。”叔孙通一介儒生,言谈杀戮之事,毫不讳言。且他所言,和蒙毅等人所既定的方向,不谋而合。

胡亥看着叔孙通,这人太过善于演戏。刚刚那猥琐和阿谀奉承的态度已经完全收起,漆黑的眸子透出一丝睿智和正直。

有那么一瞬间,胡亥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是真的归降自己,还是一离开咸阳宫就偷偷跑掉。

不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道理,胡亥太明白。就算这叔孙通除了咸阳宫就逃掉,今天他也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完全敞开给这人看。

以为伟人说过,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一半有道理,一半没道理。

胡亥认为,人才,不论在哪个世纪都是最需要的。如今他所作所为,是在挖刘邦的墙角,因为这叔孙通按照历史的发展,应该是刘邦手下的一个能臣。

“有必要弄个小本本,把刘邦、项羽手下的名臣能士统计出来,朕挨个挖墙脚。”胡亥暗想,不过本本在这个时代是奢侈品,老蔡家那个发明造纸的小子连液体都还不是。

“造纸,似乎也不难,我记得好像就是木浆什么的沉淀下来,就能造成纸。有空把这事儿和李斯说说,让他安排人弄一弄。”

胡亥神游这一瞬间,叔孙通已经换了一个话题,他在帮胡亥分析除掉赵高之后的事情。

胡亥苦笑一下,对这叔孙通更有好感,说道:“先生,你认为除掉赵高容易么?”

叔孙通漆黑的眸子闪过一丝光亮,原本淡漠的脸上,眉毛轻轻扬起,文人特有的傲意显露出来:“赵高,刀笔小儿,不足为虑。只要借着封王的事儿,把他多招进宫中几次,杀他易如反掌。臣不才,倒是可以给陛下推荐一个勇士。”

胡亥一愣,没想过到这文质彬彬的叔孙通所处的主意竟然和蒙毅不谋而合。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哈哈,叔孙博士不仅博学多才,深谋远虑也非一般策士可比,只是作为一介书生,不教化皇帝向善,反而推荐勇士杀人,有些违背儒家本性。”大点后面,蒙毅不知何时献身出来,在他身边跟着三尺高的优旃,更显得蒙毅高壮,不似文臣。

能在皇帝深宫中如此高谈阔论之人,定时二世皇帝及其信任之人。一般人就算不噤若寒蝉,也会摸清形式在做辩论。

可叔孙通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漆黑的眸子闪烁,嘴角带出一丝说不出味道的笑容道:“君子,当审时度势。天下太平,则继之礼仪制度,为民表率。而进天下渐乱,当以雷霆万钧的手段,驱除痈毒,此方为儒道大善。否则空谈仁义,陷天下苍生于不顾,不过是腐儒迂行罢了。”

“好!”胡亥和蒙毅几乎一通叫好。

这番论断,当真是大彻大悟,令人击节赞叹。

第32章绝世奇人酒肆里

说完这话,叔孙通不卑不亢的向蒙毅拱手道:“太学馆儒生叔孙通拜见大人,本以为大人已经被赵高陷害,没想到大人竟在这咸阳深宫之中。”

叔孙通说完这番话,漆黑的眸子更是深深的看了胡亥一眼。

秦二世,他不止一次遥遥见过,可精神状态完全和眼前这个皇帝不一样。如今蒙毅能站在这里,说明正是眼前这个二世皇帝使了手段,保护了他。

这可是天大的秘密。在咸阳外界,一直流传的是蒙氏兄弟已经伏法。可如今蒙毅就在眼前,那蒙恬也一定没死。想到这,叔孙通一直平静的内心终于波动起来,眼前这皇帝看年岁不过二十左右,看他举止有度,绝对和以往的二世皇帝不同。

有道明君,叔孙通没有见过,但现在这秦二世给他的感觉绝对不是亡国之君。

蒙毅先向胡亥施礼,再向叔孙通还礼,这才在胡亥的示意下,席地而坐,笑道:“我蒙氏兄弟不死,全是皇上恩赐,若不为大秦皇帝粉身碎骨,天地不容。”

叔孙通点了点头,也向胡亥再次施礼。蒙毅的话解决了他心中的疑问,蒙恬果真没死。如今蒙毅已经在咸阳城,那蒙恬恐怕也已经回来。

“有蒙恬老将军做帅,陈涉小儿不足为虑。眼前只需要除去赵高,大秦安定有望。”叔孙通说道。

“除掉赵高谈何容易,如今他势力已成,在咸阳已有尾大不掉之势。皇上给我们定下的计策也是借着封王大典的机会,诛杀赵高集团。”蒙毅望着叔孙通,如今君臣的秘密都告诉了叔孙通,他若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如何选择。

果然,叔孙通思虑了一下,立刻起身,郑重的重新跪下,恭敬的说道:“臣叔孙通,原本打算和皇上如此说‘外面说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对,先皇早已经拆毁了城墙,熔铸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严明法令行于天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谁还会造反呢?现在陈胜这些人只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地方官正在积极追捕,请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可如今见皇上和蒙毅大人对臣推心置腹,臣若再有三心两意,天地不容。臣请和蒙毅大人一起为陛下分忧。”

这一番话,说的至情至性。

原本有些担心的胡亥,此刻心中也大是舒爽。他伸手拉起面前的叔孙通,说道:“先生肯为大秦献计献策,朕高兴。先生刚刚所说有一勇士,请详细说说。”

蒙毅也带着问询的眼光,看向叔孙通。

叔孙通笑了一下,说道:“说起来有些尴尬。臣见天下渐乱,太学馆人员离散,向学者少,就每日到咸阳的悦来酒肆中饮酒。”

“就有那么一日,臣饮酒正酣,却见一个身高六尺黑粗壮汉进来讨酒。这壮汉只说身无分文,且又馋酒,无奈之下,只好前来讨酒。臣观那壮汉有些门道,便起了结交之心。”

“于是叫那壮汉一起饮酒。壮汉也不客气,过来只是一杯一杯的痛饮,到最后说用小杯不痛快,问我可否给他来一整坛。臣见这人不凡,便起了结交的心思。当日痛饮一翻,我二人异常尽兴。此后那壮汉又去过两次,直到第三次壮汉和臣说他叫乌普,现住在咸阳豪士朱家的一处居所,但有所求,尽管去找他。”

“原本臣觉得他除了酒量奇大之外,并无其他特异之处。可就在那天臣和他共同离开酒肆,恰巧遇到一乘马车,驾辕的四匹马同时受惊,在街上横冲直撞。臣一个儒生,当时远远的躲在一边,只见那四批惊马拉着一辆木车,就要撞到一个躲闪不急的孩子身上。”

“四周之人只顾惊呼,毫无办法。就在这时,乌普横冲过去。只见他大吼一声,如同平地生雷。他站在惊马对面,双手横如铁臂,直接搂住中间两匹马的脖子。当时两马悲嘶,前冲之势瞬间被乌普止住,连同那没有被他搂住的两匹马,全部寸步难移。”

说到这,叔孙通连连摇头,一脸的赞叹,仿佛那乌普擒马的情景就在眼前。

胡亥和蒙毅也听的惊心,待听到乌普双臂夹双马的时候,更是内心震动。

叔孙通继续说道:“乌普的个头不过六尺左右,两匹高头大马,竟然被他搂住脖子,生生的按的跪了下来。这还不算什么,更惊人的是……”

“还有更惊人的!”胡亥和蒙毅对视一眼,都觉得不可思议。

“更惊人的是当乌普制住惊马,等他松开双臂之后,中间两匹被他夹住的马,脖子只剩下皮肉相连,内里的骨头竟然在他双臂巨力之下,尽皆粉碎。”叔孙通惊叹,显然那一幕给他这个儒学大家太深的震撼。

“此人神力,天下少有!不为国家所用,当真可惜!”胡亥只是在评书里听过这种力士,如今知道这种人就在咸阳城中,立刻想起了那句话‘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这乌普就是一个奇才。

“乌普?”蒙毅则露出了沉思的神色,问道:“先生没有问问这力士的来历?”

叔孙通似还在回忆那双臂夹双马的情形,半晌才咂咂嘴,好像饮了一口美酒一般,说道:“如此勇士,怎能不问出处!臣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乌普竟是当年名震七国的大力士乌获的后代。如今因为家道没落,已经成了市井游侠,暂时寄居在江湖豪客朱家的一处宅子中。”

听了叔孙通的说词,蒙毅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刚刚隐隐约约听到乌普这个名字,就觉得有些耳熟。如今确认乌普是七国并存时代大力士乌获的后代,更是心中有底。

胡亥也是双目放光,说道:“如何请得到这乌普?若由他来执行擒拿赵高,手到擒来。”

蒙毅笑着望向叔孙通,说道:“公孙先生既然举荐乌普,想必定然有办法让乌普为皇帝效力。”

叔孙通点了点头,说道:“这乌普虽然只和臣喝过三次酒,但却看得出是个信人,臣请他三次酒,他答应帮臣三次。想必臣求他,应该没有问题。”

蒙毅突然一拍桌案说道:“臣记的陈甲曾说过,识得朱家,也曾举荐过。臣看让陈甲陪同叔孙先生一起去,把握更大一些。”

胡亥不置可否,看了看叔孙通。

叔孙通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道:“如此甚好。此事隐秘,仅限你我君臣知道就好。”

蒙毅脸上古井不波,内心却高兴起来。

胡亥明白蒙毅的心思,让陈甲跟随叔孙通一起去,一是有更大把握把乌普请来,二是顺便监视叔孙通。

蒙毅这不算阴谋,有此举动也是人之常情。若没有这种举动,叔孙通到是会觉得这对儿君臣太过大意。

对于蒙毅的举动,他没有过于反感。善于以曲为直的叔孙通,既然决定跟随胡亥,跟随大秦,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

这个大秦的二世皇帝让他看到了一展抱负的希望。

帝王国家,不过是个平台。这个平台由秦二世胡亥提供,剩下的就是臣子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正常运转。这巨大机器的工作效率才会无限提高。

这个道理,胡亥还不是很明白,但他却是一点点向这个方向靠拢。

第33章皇上召见

征召力士乌普,这事儿就教给叔孙通和陈甲去办。

如今有老将李信坐镇咸阳宫,胡亥才算安稳下来。

他和李信暗中把咸阳宫中的卫士调查一翻,但凡是和赵高有一点关系的,都被李信借故调出咸阳宫。取而代之的则是李信的亲信,李家府军。

赵高封王大典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一切都显得紧张而有序,不知情的咸阳官员,见到赵高脸上都洋溢着真诚阿谀的笑容。

叔孙通和陈甲征召乌普却有了一些小插曲。

原来乌普在双臂夹双马之后,就和朱家等豪士离开咸阳游览,归期未定。

这个消息让胡亥叹息,少了这个力士,就少了一大助力。不过胡亥也只是叹息一声而已,毕竟乌普本就不在他除掉赵高的计划中,有则是一大助力,没有计划也要照常执行。

这期间,胡亥把赵高招进宫中数次。

每次他都亲自陪同赵高,和颜悦色的把赵高当成自己的老师,始终执弟子礼。对赵高的称呼也从‘赵大人’、‘师傅’变成了‘平顶王’。

赵高对整个封王大典的流程很满意,除了偶尔挑挑老对手李斯的毛病之外,也看不出什么。

只是这赵高每次进入深宫,都会有阎乐率领一队人马紧紧跟随。甚至会有几个贴身近卫不顾宫中卫士的阻拦,执意要跟着进宫。

胡亥为了让赵高放心,对赵高的近卫也放行,进入宫中。

如此多次,赵高虽有戒心,但也稍稍松懈。每次跟来的侍卫也并不强求进入深宫之中,更有一些开始和陈甲手下的几个侍卫攀谈,渐渐的熟悉起来,警惕越来越放松。

再过三日就是预定的赵高封王大典之日。

今晚,胡亥要宴请赵高,顺便最后敲定封王大典的流程。

叔孙通自从和陈甲回来之后,就和蒙毅留在了咸阳宫中。

蒙毅是老皇帝信任的人,整日忙活的是军国大事,对整个诛杀赵高的大趋势把握的非常准确。

而叔孙通则是在太学馆闲着的儒生,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操纵手到擒来。两个人相互配合,研讨出来一份切实可行的诛杀赵高计划。

两个臣子忙的热火朝天,而此时的胡亥却负手而立,站在大殿之前的台阶上,陷入沉思。

他在思考自己所知道的每一个帝王诛杀权柄在手大奸臣所用的办法,成功的失败的,他都在思考。

今夜,宴请赵高。

今夜,除掉赵高。

今夜,我胡亥要掌控大秦!

夜色来临,胡亥提起桌案上的御笔,在明黄绸布上亲手写下宴请赵高的请柬。

皇帝给臣子下请柬,这是历史上头一遭。

在这要命的请柬交给陈甲传递出去之后,胡亥深吸一口靠在后面的龙椅上,他手不经意间碰触到龙案下有些微凉的剑柄。

胡亥抽出短剑,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这剑名鱼肠,专诸刺杀庆忌,荆轲刺秦王所用都是这把短剑。

如今,胡亥也握着这柄名传千古的短剑,看着上面宛若鱼肠的纹路,聚精会神。

“皇上,冯劫应该已经开始行动,若他成功,我们把握更大。”叔孙通给胡亥出了一个注意,让冯劫去实施。如今他见二世皇帝太过紧张,便开口打破凝重的气氛。

蒙毅也说道:“刚刚从蒙府传来消息,蒙家府兵已经准备完毕,只等蒙恬将军一声令下,就包抄赵高府邸。”

胡亥点了点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将是他在大秦掀起风波的**,如果能看到明日的太阳,那他将给大秦一个美好的明天。否则,一切空谈,尘归尘,土归土……

朱红的大门上横着一个金灿灿的牌匾,这种匾额除了皇室,无人敢用。可牌匾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赵府’。

当今天下,除了赵高。谁还敢和皇帝用一样的颜色?

站在门下的护院家丁一副高傲的样子,他家的主人三日之后晋封平顶王。主高奴强,这看门的似乎也趾高气扬,胸脯下的底气也足了起来,对出入的官吏说话声调似乎也高了一些。

一个身穿青衣的年轻小子从街头一溜小跑过来,到了赵高府邸门前,停下了脚步。

“赵大哥,快,快帮我叫一下我家老爷。”年轻小子向着看门的家丁喊道。

看门的家丁看到年轻人,眼睛一亮,笑道:“小窜丁,就你跑得快,不知道你家老爷最近一直跟着我家赵大人么?有啥事儿把你急成这副样子?”

“别提了,大哥快点通秉一声,家里出大事儿了。”小窜丁一脸的急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看门的赵大哥反倒被他这样勾起了兴趣:“你小子不说明白,老子今天就不给你通秉。”

“我草,老赵你真犊子,你快找人给我报信,我在这和你说。”小窜丁见老赵不给通秉,嘴里骂人话都急的蹦了出来。

老赵不过是个看门的,见小窜丁真的急了,立刻吩咐人去府中找阎乐,一面笑嘻嘻的骂道:“小鳖犊子,今天骂你赵大哥,不把事情说清楚了,我扒了你的裤子,弹你卵蛋!”

小窜丁白了他一言,凑上前低声说道:“老赵大哥你是不知道,今天傍晚,来了两个美貌妇人,带着七八个半大小子堵住了我家门口,口口声声说是老爷在外面‘人儿’,还说那七八个半大小子都是我家老爷留下的后,你说这不扯淡呢么?”

赵大哥听了,脸上露出猥琐的笑容,说道:“其实出这事儿也正常,阎大人惧内,一个妾都不让娶,长此以往,不在外面**才怪!这怪不得阎大人,哪个男人不喜欢新鲜的俏娘子,你说呢?”

小窜丁嘻嘻一笑,说道:“若是真的,也还罢了。我看那两个女子领来的七八个孩子,相貌各异,有丑有俊,却没的一个和大人长的像的!两人在门口哭闹,惹得四周好多人不顾夜禁,出来看热闹,这颗如何是好。”

老赵却不管他说的急切,只取笑道:“阎大人每日要回家交粮草,两个女人自然少了**幸,在外面养活几个野汉子,生了孩子,让阎大人做便宜老子也说不定呢!”这老赵最是八卦,听了阎乐家出事儿,反而心中高兴,这下和同伴们又有谈资了。

想到这,他内心也颇为感慨:男人当官就是好,可以在外面胡搞。啥时候老子也能平步青云,到时候一定多找几个小娘子,至于现在这个黄脸婆,若还是死脾气不改,老子第一个休了她。

正在老赵做梦的当口,阎乐从门里出来,一副不耐烦的口吻说道:“小窜丁,家里怎么了?”

小窜丁立刻上前,趴在阎乐耳边把刚刚和赵大哥说的话再说一遍,末了说道:“夫人在家已经准备好了刀剑,若那两个女子所说为真,就要自杀成全你呢。那可是赵大人的千金,这可不是闹大发了么?”

阎乐眉头一皱,低声骂道:“胡扯,你等着。”说着他转身奔府内而去。

要离开赵高府邸,须得先和赵高打招呼。

阎乐在咸阳城北,的确偷偷的养活了个小老婆,可赵高的女儿善妒,他不敢光明正大,如今只当是那小老婆找上门来。

经过赵高的同意,阎乐急匆匆的离开了赵高府邸。

一旁暗巷之中,一个身影看到阎乐离开有一刻后,立刻向后面招了招手。

在暗巷隐约的灯火中,一个阉人后面跟着几个皇宫禁卫。

那阉人手捧明黄的诏书,穿过暗巷,径直走向赵高府邸。

“皇上召见!”阉人刺耳的声音划破夜色,在赵高府邸响彻。

第34章咸阳乱(1)

赵高在接到胡亥召见通知的第一时间,眉头微微一皱,阎乐刚刚离开,他有些心绪不宁。

不过这段时间胡亥常常在晚上召见他,他已经有些习惯。但今晚,没有阎乐,赵高沉吟了一下。

“曲宫在么?”赵高问身边的随从。

随从立刻一哈腰回道:“曲宫大人刚好在府中和几位公子下棋。”

赵高神色放松下来,吩咐道:“让曲宫带着阎乐的人,跟我走一趟。再派个人去通知阎乐,让他尽快回来。”

“诺。”

很快,曲宫带着阎乐的人走了出来,他腰间也配了一把长剑。在他身后是阎乐挑选的精壮甲士,跟随着。

赵高的胆气壮了壮,穿着一身便服就登上了等在外面的车马。

“瞧见没,这几天皇上老也召见老爷,看来封王大典的事儿是要敲定了。”看门的老赵望着赵高渐行渐远,没入黑暗的车马,骄傲的说道。

“那是,大人如果封王,咱们这些办事儿的下人也跟着沾光。到时候还要老赵大哥在咱家王爷面前美言几句。”一旁跟着老赵办事儿的人立刻谄媚。

“那是没得说啊!”老赵洋洋得意,他和赵高可是远房的亲戚,偶尔也会搭讪几句。

阎乐和小窜丁急火火的赶回府,却见门前并没有什么女人带着孩子叫闹。除了几个聚在一起的家丁小声谈话之外,并没有小窜丁说的情况。

“怎么回事儿?”阎乐心中疑问,看了一眼小窜丁。

小窜丁也一样一脸无辜的看着他说道:“会不会是妇人把他们请到府中去了?”

阎乐白了他一眼,从马上跳下,直接进入府中。

从府中家丁看他的眼神,阎乐知道,小窜丁看来没有说谎。他穿过长长的前厅,直接来到后面赵高女儿,也就是他夫人的房间前。

轻轻敲了敲门,说道:“夫人?”

“滚!”

一声狮吼般的咆哮从虚掩的门中传了出来。四周的家丁立刻装作什么都没听见,悄悄的退到别处。

阎乐眼中闪现一丝杀机,不过下一刻,他已经陪着笑脸说道:“夫人,何故如此火气?”

“还不是你做的好事儿?管不住你下面的东西,就阉了进宫做阉人。别没的弄一大家子老小来我这里闹腾。今天你不把那贱人和孽种杀了,就别再进这门。”屋中,赵高女儿撒泼起来。

阎乐心中倒是一辈子都不想进她的门,可如今赵高大事在即,却离不得这个粗腿。

“夫人,放心,我这就去问问怎么回事儿,一定给夫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阎乐一边赔罪,一边倒退出来。

“你个杀千刀的……”见阎乐真的没进屋,而是退了出去,赵高的女儿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阎乐皱了皱眉,快速的离开后房。

进了前厅,他立刻把管家阎成叫过来,问了问刚刚事情的详细。

阎成把前因后果说的详细明白,说不知道从哪冒出的两个女人,拖着七八个长相各异的孩子来认父亲。

阎乐在外养活小老婆,阎成是知道的。所以阎成确认这两个妇人不是阎乐的小老婆。

阎乐听了阎成的话,眉头紧锁,赵氏闹腾的他心中烦躁,让阎成给他拿了一壶酒,他狠狠的喝了几口。

就在这时,小窜丁跑了进来,急火火的说道:“大人,泰山府那边来人,说赵大人被皇帝招进宫中商议封王大典的事儿,曲宫带人护着呢,让你这边完事儿了赶紧回去。”

“招进宫?”阎乐虽然是武将,但头脑并不简单,否则也不敢在赵高面前演戏。

不知为什么,他身体激灵一下,一股莫名其妙的不舒服感觉涌现出来。

“阎成,你召集家中有些武力的家丁,带上能用的武器,跟我去一下泰山府。快!”阎乐的手握住腰间的长刀,眼中有着精光闪烁。

此刻,阎乐并不能确认胡亥对赵高有什么行动,不过他还是小心为妙。

正是他的小心,让他暂时躲过了一劫。

原本叔孙通和蒙毅安排了一个十人小队等他出来时候伏杀之。可他集结了一群家丁,这一小队的头领就没有打草惊蛇,而是迅速把这个消息报告回去。

阎乐这一队人来到赵府之时,负责卫戍咸阳的几个卫尉也刚好来到冯劫所设的宴席上。

冯劫让人找了两个能骂街的**带着七八个小叫花子到阎乐府大闹一翻,终于引开阎乐。

他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