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梵莲封-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绫荷将匕首刺入自己胸膛的那一瞬间,她以为她会死,那种莫名而来的恐惧突然让她感到无比地空洞……
  当绫荷再次将匕首对准她的时候,她本能地挥动了自己手中的匕首……
  宁葭躺倒在冰凉的地上,歇得一回,只觉口渴难耐,便慢慢爬向泉水,伸出手来,捧起水来猛喝了几口。
  冬日寒冽,入口如冰,宁葭立刻打了好几下激灵。
  水中的涟漪逐渐散去,露出了一张娇嫩的脸来。
  虽然已不比在宫中之时,不过在喜乐苑的这一段时日,倒恢复了不少,也有七八分昔日的样子了。
  然而,宁葭望着这张娇美、柔嫩的脸,却自心底生出一股莫名的惧怕来。
  一切都是因为这张脸……
  无法改变的一张脸……
  无法安宁的一张脸……
  宁葭坐了起来,举起手中匕首,慢慢靠近自己的脸。
  匕首却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宁葭忙以双手紧紧地握住它,又再次靠近自己的脸,匕首又一次剧烈的晃动起来,越是靠近,越是晃动得厉害。
  宁葭无奈,只好将匕首收起,重新取出了一支金钗,对准自己的脸,划了下去……
  温热的鲜血顺着她的脸颊缓缓流出,一点一点滴落在衣衫上……
作者有话要说:  《梵莲封》 第147章 弦月西楼

  ☆、血染荒原旧恩仇

  此时,浣月国大军与御风国战于摩耶城。
  幽绝已封了辅国大将军,率领大军为战。
  摩耶城主将呼延晨出城迎战。
  “幽绝,你退下。”一人道。
  此人发束乌金冠,身着青龙铠,剑眉朗目,面如冠玉、眼若流星,正是新夺了帝位的殷穆虞,自拟年号为驰天。
  “是。”幽绝应道,勒马后退。
  呼延晨本惧幽绝,却看他退下换了一人,心中窃喜。
  驰天帝取出玄武杖,青光如炬,卷向呼延晨。
  呼延晨未及拔剑,已身首异处。
  余下御风军无不骇然色变,惊慌后退。
  他们早已闻知幽绝嗜血屠城之事,本已惊惧在心,今眼见自家守将就在自己眼前,一招未出便落得这般下场,怎不心惊?
  两个副将还欲稳定军心,大声喝斥后退逃跑的兵士,兵士们勉强站住队列,惊恐地望着手执玄武杖的驰天帝。
  先前并不曾闻得浣月军中有这般人物,只惧幽绝,如今见了此人手段,其残忍、果断之处与幽绝何其相似。
  副将周俊催马向前,壮着胆子问道:“你是何人?”
  “图蒙国就剩你们这几个窝囊废了?”驰天帝哼道。
  “图蒙?”周俊奇道,“图蒙早在十年前便已归入御风,我乃御风国摩耶城副将周俊。”
  “改了名、换了将,一样要做我旧友的生祭!”驰天帝冷然道。
  其声不大,御风军却人人听得清清楚楚。
  其肃然萧杀之意,让人不寒而栗。
  “明德,今日我就为你踏平图蒙,你可要好好地看着!”驰天帝道。
  话音落罢,青色的光芒穿梭而出,如风般扫向御风军。
  两个副将先身亡坠马,后面的兵士惨呼连连,倒在血泊之中,无一人逃脱。
  只得片时,便只见血流之中成片、成堆的尸首,再无一个活人。
  幽绝在后见了这满眼血色,只觉胸中气血涌动,双眼立刻化作火红,长须飞出、面目狰狞。
  他身旁的两个将领变色后退,周围兵士亦是心惊慌乱。
  驰天帝感到身后幽绝的异样,立刻回身,玄武杖划出一个霜木咒推向幽绝。
  幽绝受了霜木咒,气血静去,仍变作原来模样。
  驰天帝单手扬起,道:“入城。”
  率先踏马走出,浣月军随于马后缓缓进入摩耶城。
  此后月余,驰天帝亲征,先后夺下礼赤、华野、长壁等八座城池,每到一处,必是血流成河,将当年图蒙之地尽皆屠遍。
  图蒙尽收入浣月后,驰天帝回转净月城,幽绝继续血戮征伐。
  为驻守新夺城池,朝廷向浣月国各地紧急征召新兵,凡年十三以上男子,必依律入伍。
  凡所夺之地有不降之王侯将领、兵士百姓,一律斩杀,以儆效尤。
  *********************************************************************
  宁葭在一间简陋的房中醒来,丝丝的寒风自破烂的窗户钻了进来,薄薄的被子只勉强能护住一点点体温。
  胸前的伤口被一块旧棉布包着,外面还渗着已干去的血迹。
  脸上阵阵刺痛不断传来。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只觉多处凹凸不平,几块血痂掉在了自己的手里,还沾着药渣子。
  宁葭连忙挣扎着爬了起来。
  屋里并无一人。
  宁葭捱至门外,见一个老妇人在残缺的土墙前摘捡药草。
  宁葭也不招呼,匆匆往院门外走去。
  “姑娘,你去哪儿?”老妇人在后招呼道。
  宁葭却一声不回,头也不转地走了出去。
  老妇人上前拉住她,道:“你伤还未好呢,就先养几天吧。”
  “你不认得我吗?”宁葭回头望着她道。
  “姑娘,你这是遇到什么事了?”老妇人道。
  宁葭不再回答,挣开老妇人的手,匆匆跑走了。
  *********************************************************************
  汶州逐浪县城内,往日热闹的街道,如今却行人稀少,商铺萧条,行走之人多妇孺孩童。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手拿一串糖葫芦一边吃一边走着,不小心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手上的糖葫芦掉在地上,孩子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一个瘦弱的身影跑上前来将孩子扶了起来,一个粗布衣衫的妇人也赶到了,一边拍着孩子身上的尘土,一边口中道:“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谢谢你了。”
  一抬眼,却突然脸色大变。
  孩子望了一眼扶起他的人,刚止住的哭声又“哇”地一声响了起来,口中道:“妖怪、妖怪……”
  一张布满伤痕的脸已看不出原来是何模样。
  那些鲜红的伤痕就像一条条丑陋的爬虫趴踞在她的脸上。
  一身破烂的薄袄上满是污泥、黑渍,蓬乱的头发已许久没有洗过了。
  这般落魄模样,却正是三公主宁葭。
  妇人见了宁葭这般模样,拽着孩子急急忙忙地走了,那个孩子还大声地哭个不住。
  宁葭木然地立于原地。
  妇人去的方向突然飞奔出几匹马来,马上之人皆是官兵装束,宁葭忙转过身去,低下头匆匆向前走着。
  “喂!站住!”马上一人吼道。
  宁葭哪敢停留,忙加快脚步。
  她哪里跑得过马,不一会儿就被一匹马拦在了前面。
  “叫你呢,跑什么?”那人恶声道,突然望见她一张可怖的脸,呆了呆,方又道:“你、多大了?”
  其余几匹马亦在她身旁停下。
  “官爷有何吩咐?”宁葭低下头轻声道。
  “是个女的?”那人道。
  “是。”宁葭道。
  “晦气!”那人摇摇头,向后面几人道:“是个女的,走了。”
  说罢掉转马头,一扬鞭子,向前奔去。
  其他几匹马亦随之而去。
  跑得一段,几匹马又停了下来,团团围住了两个人,一个一身灰色僧衣,光亮的脑袋,肩厚腿短、花白胡须,一个黑衣短衫,身材魁梧、络腮胡子。
  “喂,你们两个,跟我们走!”马上兵士大声喝道。
  僧人身旁的黑衣人便要发作。
  僧人伸手将他拦住,向马上人道:“军爷,不知有何要事?”
  “当今朝廷开疆拓土,正是用人之际,你们两个既是男子,当为朝廷效力。”马上之人道。
  “阿弥陀佛。”僧人念了一句佛号,道:“贫僧已出家多年,不问红尘之事。”
  “等入了军籍,自然就还俗了。”马上之人哼道,“给我拿下!”
  周围马上兵士便都下马来,七八个人各执兵器,将二人团团围住。
  宁葭忙贴住墙根不敢动弹。
  黑衣人见状,挡在了僧人面前,道:“让我来教训教训他们!”
  “勿伤人性命。”僧人道。
  “知晓。”黑衣人道。
  “还挺狂?都给我上!”马上之人道得这一声,七八个兵士拿着兵器就向二人招呼过去。
  黑衣人自腰间抽出一条软鞭舞将开来,只闻惨叫声连连,便有两个兵士的兵器脱了手。
  宁葭在后见此混乱之象,贴着墙根向后挪去。
  方挪得几步,只见街角转出一批人马来,为首之人大喝道:“谁这么大胆子?都给拿下,一个也别放跑了!”
  那边几个兵士见来了援兵,又抖擞精神,向二人扑了过去。
  黑衣人又是两鞭甩出,便有一人倒地不起。
  后来的这群兵士则催动马匹,向前奔去,欲去救援。
  为首之人马鞭指向宁葭处道:“这儿还有一个!”
  便有四五个兵士催马向宁葭处奔去,到得近前,下得马来,便向宁葭冲了过来。
  宁葭紧紧捏了捏袖中匕首,终是未能取出。
  匕首一出,只怕一切又要重来……
  宁葭望着奔向自己的几人,突然拔足向黑衣人处奔去。
  “站住!”几个兵士一边大喊着,一边追了过来。
  宁葭向着黑衣人与僧人之处越跑越近,突然,原本围住黑衣人的两个兵士掉头向宁葭迎了过来。
  宁葭忙住了脚步,转身看后面几人亦将追到,正是进退两难之际。
  前面两个兵士先赶到,将手中□□同时刺向宁葭。
  宁葭连忙避让,却被不知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扑倒在地,好在两支□□正好擦着她的衣襟滑了过去。
  宁葭忙欲爬起身时,那两个兵士又将长□□来,宁葭连忙就地一滚,勉强避了开来。
  后面追兵将至,两个兵士又将长□□来,忽见两支□□齐齐飞了出去,插在了一尺开外的树下。
  黑衣人已站至宁葭身前,左手扯起她胳膊将她拽了起来,右手长鞭挥舞逼退围上来的兵士。
  僧人亦立于他身旁。
  后来的这一批兵士皆在近前了,黑衣人手中软鞭虽有些功夫,然而要想护住宁葭与僧人二人,并非易事。
  “你们先走,城外等我。”黑衣人向僧人道。
  “保重。”僧人亦不多话,只道了这一声,拉起宁葭转身奔出。
  宁葭跟着他一路跑至城门处,好在此处尚未接到消息,一切如常。
  僧人带着宁葭,顺利出了城门,在城外一处河岸边停了下来。
  宁葭心神不宁,直向来处张望。
  僧人却在树下盘腿静坐,一副泰然之相。
  “大师,那位壮士他、很厉害吧?”宁葭顿道。
  僧人却只闭目静坐,未回一言。
  宁葭捏了捏袖中匕首,向来处走了几步,又顿住了脚步。
  僧人睁眼看了看她,又闭上眼缓缓道:“既已出来了,何不坐下歇息一回?” 
  “我……”宁葭望了望静坐的僧人,又不安地张望着来路,一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袖子。
作者有话要说:  《梵莲封》 第148章 弦月西楼

  ☆、青云重会面目非

  “你能救他吗?”僧人道。
  “我……”宁葭顿道。
  默然一回,又道:“大师为何也要逃,他不是你的朋友吗?”
  “心无挂碍,自得大法。”僧人道。
  “可是他们人那么多,万一……”宁葭忧心道。
  “他给了贫僧一命,贫僧自会还予他。”僧人道。
  “还?”僧人道。
  “我这条命本就是他的。”僧人只淡然道。
  宁葭闻言,默然不语,半晌顿道:“大师,人死了以后,会去哪里?”
  “人死之后,过接引之路,渡忘川,受阴司审判,若此生有孽,须于地狱中服刑了业、或化为游魂野鬼等候百年雷劫。”僧人道。
  “何为孽?”宁葭道。
  “背恩忘义、轻诺毁信、私利损人、甚者谋财害命、杀生夺魂、罔顾佛心。”僧人道。
  “杀生夺魂、罔顾佛心……”宁葭轻低声道,那他岂不是……
  一时心酸,滚下泪来。
  “若此生无宿罪者,自可去终忆之城,忘却此生,重入轮回。”僧人道。
  “忘却此生?”宁葭抬起泪眼望着僧人道。
  “若不忘,何能生?”僧人道。
  “忘了好、忘了好……”宁葭轻语道。
  “和尚!”忽闻一声高语,宁葭忙抬头看时,只见一个高大的黑色身影正朝此处奔来,正是方才那个黑衣人。
  “是他!”宁葭道,“大师!”
  僧人立起身来,掸了掸灰色僧衣上的尘土。
  “和尚,你好悠闲!”黑衣人向僧人撇了撇嘴道。
  “流水悠云,自有禅心。”僧人道。
  “你既修得这般精深,我死了也不冤。”黑衣人笑道,“你给我好好超度超度,我必能早日超生了。”
  僧人只微笑合十,道:“走吧。”
  “好,这就回去。”黑衣人道。
  两人走了几步,回头看宁葭还立于原地,黑衣人道:“怎么不走?”
  “你们、去哪儿?”宁葭道。
  “启州。”黑衣人道。
  “启州?”宁葭道。
  “你反正是要饭,跟我们走,保你有口饭吃。”黑衣人道。
  宁葭却只将眼直望着他。
  “怎么,信不过我袁丘?”黑衣人道。
  原来,他便是当日兰沃村下毒复仇之人。
  与他同行的,正是他的仇家圆觉。
  当日圆觉剐身偿怨,身负重伤,袁丘带他离开了兰沃村,细心照拂,圆觉终于得命。
  二人尽释前嫌,同游天下。
  如今却在启州栖身。
  “岂敢。”宁葭顿道。
  “如今天下换了主,杀戮征伐太过,征兵逼丁之事比比皆是,你在外面讨饭,不定什么时候就落他们手里了。”袁丘道。
  “女施主可愿与我二人同去?”圆觉道。
  “女……你是个女的?”袁丘怪道。
  “是。”宁葭道,“多谢壮士搭救之恩。”
  说着便向袁丘施了一礼。
  袁丘盯着宁葭看了几眼,道:“倒是有几分像了。”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宁葭说着顿了顿方又道:“小棠。”
  “小棠,”袁丘挥了挥大手道:“你左右不过是个孤魂野鬼,就随我们去便了。”
  圆觉在旁面含微笑,望着宁葭。
  “那、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宁葭道。
  “这才爽快。”袁丘道。
  于是三人取道南下,直奔启州而去。
  为免麻烦,三人避开官道,只走小道。
  半月后,终于来至启州。
  宁葭随袁丘、圆觉二人向西南又行了一日,才在群山翠峰之间望见了几个茅草铺盖的屋顶。
  一座木制的老旧牌楼上以大篆书着“青云村”三个大字。
  三人过了牌楼,走至村口,两个孩子赶着一头牛正向外走,见了他们,停下脚步,向着圆觉行礼,口中称道:“大师。”
  “阿弥陀佛。”圆觉单手结佛印道,“小施主辛苦。”
  “又去放牛了?”袁丘道。
  “是,袁大叔,你们总算回来了。”大一些的孩子向袁丘展颜笑道。
  看了看一身短薄袄的宁葭,有些骇然。
  小一些的孩子立刻躲到大孩子身后,不敢再看宁葭的脸。
  大孩子一手抓着牛绳,一手拽着小孩子的手,道:“袁大叔,他是、你们的朋友吗?”
  “路上碰到的,她叫小棠。”袁丘道。
  回头向宁葭道:“他们是兄弟两,大的叫秦留思,小的叫秦留悯。”
  宁葭向两个孩子微微展开笑来,点了点头。
  这笑容扯动了脸上爬虫般的疤痕,两个孩子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两步。
  袁丘自怀中摸出一个薄薄的小包来,拉过秦留思,将小包塞到他手里道:“拿着,就这么些,你们兄弟两分了吧。”
  秦留思接过来转身拍了拍旁边秦留悯的肩,回头向袁丘道:“谢谢袁大叔。”
  “去吧,早去早回。”袁丘拍了拍他的脑袋道。
  “嗯,弟弟,走吧。”秦留思一手牵着牛,一手牵着弟弟秦留悯仍往村外走去。
  袁丘、圆觉则领着宁葭向村内走去。
  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停下脚步来向圆觉行礼,圆觉也一一还过。
  行至一处虚掩的旧木门前,袁丘先推门而入,圆觉、宁葭亦随之踏门而入。
  里面是一个土墙围成的院落,墙内几株两人高的树已落光了黄叶,伸展着光秃的枝桠。
  只闻屋内传来一阵朗朗的读书之声。
  “先生尚在教习,且待一回。”圆觉道。
  “好。”袁丘点头道。
  三人便在院中桌旁矮凳上坐了。
  听屋内诵读之声念道:“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诵读声毕,内有先生与弟子问答之声,其声微轻,便不可辨了。
  稍时散学,弟子们三三两两走出,都是些粗布短衣的村间孩童。
  独有一人长衫锦绣、身高五尺余。
  再看他眉目清秀之中倒透着几分英气,直鼻红唇,面如凝脂,在一众村童之间甚为显眼。
  众人之后又走出一个青色长衫、修眉细唇、面和颜清之人。
  一众弟子皆与他作别。
  宁葭见了此人,有些愣怔,倒像是曾在何处见过似的。
  那人见了圆觉、袁丘,便径直向他们走来。
  “大师、袁大叔。”那人口中称道。
  “孔先生。”圆觉、袁丘起身相迎道。
  宁葭在旁闻此称呼,陡然想起一人来。
  便是那日与天天在街市之中惊马危急之时自己脚踏之人!
  孔先生亦望见宁葭在旁,向她拱手道:“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她是个女子。”袁丘笑道。
  宁葭如今容颜尽毁,他已全不识得,宁葭便也只作不曾见过,向他端端正正施了一礼,道:“孔先生。”
  孔先生见她此拜,倒盯着她上下望了几眼,道:“不必客气,在下孔怀虚,不知姑娘祖姓为何?”
  “祖姓迟。”宁葭道。
  孔怀虚向她微笑拱手道:“迟姑娘。”
  宁葭便向他还以一礼。
  “屋里请吧。”孔怀虚道。
  说罢先转身进屋。
  圆觉、袁丘、宁葭便也随之进入屋内。
  先至一间学堂,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张书桌。
  先生的桌上还放着几本书。
  孔怀虚领着众人来至一间书房,房中架上皆是各类史礼兵乐等典籍。
  四人落座,孔怀虚道:“二位远途辛苦,可还顺利吗?”
  “阿弥陀佛。”圆觉先道得一声佛号,接着道:“荆荣大师的骨灰已送回汶州灵佛寺。”
  “荆荣大师总算可以了却遗愿了。” 孔怀虚道,“听闻朝廷征兵之害愈加了得了,沿途可有所见吗?”
  听了此话,袁丘抢先愤然道:“那个鸟皇帝,不知是哪里来的野人,他打仗这么厉害,还穷征什么兵,我们还差点给那些贼官兵捉了去。”
  “怎么回事?”孔怀虚忙道。
  袁丘便大着嗓门将那日之事说了一回,末了道:“连女人也不放过,你说过分不过分?”
  指着宁葭道:“亏得小棠遇到了我袁丘,不然,这会儿还不知是个什么下场呢。”
  “怎地连女子也要征兵吗?”孔怀虚闻言奇道。
  “其实、是有点误会。”宁葭顿道。
  便将那日情形略说了一说。
  “原来如此。”三人闻言点头道。
  “倒是我们二人连累了你了?”袁丘拍了拍脑袋向宁葭道。
  “多蒙二位不弃,一路照顾,小棠感激在心。”宁葭道。
  “到底是朝廷穷兵之过,”孔怀虚微微蹙眉道,“浣月之祸,只怕自此而起啊。” 
  “阿弥陀佛。”圆觉道得一声佛号,沉吟不语。
  “新皇即位,残杀胞弟血亲,文武大臣、士人百姓非议纷起,宣州、化州、吉州等地拥城自立、树了反旗,却挡不住乔氏大军,不仅守将被杀身死,连百姓也被罪迁徙,背井离乡。”孔怀虚道。
  宁葭闻言,翻起失亲之痛,神色惨淡。
  “这新皇究竟是什么来历?听说他打御风只领了八万军却战无不胜,且手段极其残暴,满城的人没几个能活下来的。”袁丘道。
  “便是皇上的嫡亲兄长,从前的太子殷穆虞。”孔怀虚道。
  “从前的太子?不是已经死了吗?”袁丘奇道。
  “此间之事,一言难尽。”孔怀虚道,“此人一出,浣月再无宁日。”
  “阿弥陀佛。”圆觉在旁道。
  “大师可有拿到荆荣大师所言之物吗?”孔怀虚向圆觉道。
  圆觉点点头,自袖中取出一个黄色包袱,置于桌上打开来,内置三本书页发黄的书籍。
  看其面上之字,并非浣月之文,宁葭便不识得。
  孔怀虚拿起最上一本,道:“这就是《妙法莲华经》吗?”
  “正是。”圆觉道,“此为《如来神力品》,余两册为《药王菩萨本事品》、《法师功德品》。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袁丘此时脸上愤然之气已退去,显出宁和的模样来。
  “荆荣大师果然是一代宗师,收得这般普渡之经。”孔怀虚道,“如今交付与大师,正是明珠得投明主,不枉费了天意佛心。”
  “我所得尚有限,但尽绵薄之力罢了。”圆觉双手合十道。
  说罢,望了望宁葭,又道:“孔先生可有适当之处安排这位女施主吗?”                        
作者有话要说:  《梵莲封》 第149章 弦月西楼

  ☆、叙旧识惊魂何定

  孔怀虚望向宁葭,想了想道:“桃叶与她一般年纪,不如一同做个伴儿吧。”
  “也好,那便交予先生带了去吧。”圆觉道。
  “小棠,”袁丘向宁葭道,“一会儿你便随孔先生去吧。”
  “多谢。”宁葭向三人深施一礼道。
  圆觉便与袁丘先行辞去,屋内便只剩孔怀虚与宁葭二人。
  孔怀虚望了宁葭一回,道:“以后在外,不要再行这样的礼。”
  “什么?”宁葭不明其意,怔道。
  “我父亲曾有一位故交,姓周名里,小棠姑娘可有听说过吗?”孔怀虚道。
  “没有。”宁葭摇头道。
  “周叔叔有一女,三年前走失,与小棠姑娘倒是一般年纪。”孔怀虚道。
  “是吗?不知他们可有寻到她吗?”宁葭道。
  孔怀虚默然望着宁葭,宁葭一双眼亦望着他。
  稍时孔怀虚方摇头道:“周叔叔一家四处找寻,未得踪迹,夫妻二人思女成疾,已经……”
  “这……真是可惜……”宁葭顿道。
  “看来,真的不是你。”孔怀虚叹道。
  “什么?”宁葭奇道。
  “上次匆匆一见,你虽为乞身,却礼数周全,孔某还当是故人之女,还想与姑娘再细叙,不想再未能寻到你。”孔怀虚道。
  “上次?”宁葭心中惊道,“你、你还认得我?”
  她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我本也不认得,只是见你礼数风范方才想起。”孔怀虚道,“你的脸、怎么会……”
  “只是、出了点儿意外罢了。”宁葭低头道。
  稍时抬起头来向孔怀虚道:“孔先生没见过那位姑娘吗?”
  “虽说周叔叔与家父是故交,但离开京城之后两家相隔甚远,不常相聚,她幼时我也曾见过两次,与小棠姑娘倒确有几分相似。”孔怀虚道。
  “周姑娘她是怎么会走失的?”宁葭道。
  “听说是去上香时走失的,周叔叔修了书来,让家父帮忙找寻,可惜几年过去,仍是杳无音讯。”孔怀虚道。
  “希望周姑娘她吉人天相。”宁葭道。
  “看你风范,亦是大家之女,怎会沦落至此?”孔怀虚道。
  “爹娘亡故,无有依靠,是以至此。”宁葭道。
  “原来如此,国乱家荒,可怜你小小年纪,却遭此厄运。”孔怀虚道。
  宁葭只低头不语。
  孔怀虚望了她一回,又道:“小棠今年几何?”
  “十五。”宁葭道。
  “十五,与三公主倒是一般年纪。”孔怀虚道。
  宁葭闻他提起此节,当真是吃惊不小,抬起头将一双眼直望着他。
  “她与你一般,失去了爹娘亲人,又流落在外,如今不知在何处栖身。”孔怀虚道。
  “你、你认、认得她?”宁葭顿道。
  “从未谋面。”孔怀虚道。
  “那、你、怎么知道、知道她的事?”宁葭干咽了一口口水道。
  “三公主的缉拿令浣月国大大小小的城池都贴了,小棠姑娘没看到吗?”孔怀虚道。
  “我……”宁葭只觉紧握的手心已被汗水浸湿,望着孔怀虚不知该作何辞。
  “小棠姑娘善心可悯,得遇圆觉大师与袁叔,以后就安心在这里住下吧,我带你去桃叶家里。”孔怀虚微笑道。
  宁葭望着他的笑容,只木然地施了一礼,道:“多谢。”
  “方才我说以后不要再行这样的礼,你可明白?”孔怀虚道。
  宁葭摇了摇头。
  “此间都是乡野农家,并无这许多礼数,你这般行起礼来,别人可学不来。”孔怀虚笑道。
  “那、我该怎么做?”宁葭道。
  “只言谢罢了,礼就免了吧。”孔怀虚道。
  “是,多谢孔先生。”宁葭道。
  果然不再行礼。
  孔怀虚笑望着她点了点头,道:“走吧”,便率先出了门。
  宁葭偷偷捏了捏袖中匕首,随于他身后,亦出门而来。
  走至院中,院门外进来一人,却是马踏之日那位壮汉。
  宁葭见了他,心中又是一紧。
  壮汉向孔怀虚拱手道:“先生,要出门吗?”
  “陈大哥。”孔怀虚向他道,“这是小棠姑娘,以后便在村中同住了。”
  “小棠姑娘。”壮汉向宁葭道,望见她满脸疤痕,脸上显出惊讶的表情。
  宁葭更紧紧捏了捏袖中匕首。
  “小棠,这位是陈大哥,他与我多年相伴,如兄长一般。”孔怀虚向宁葭微笑道。
  “我叫陈忠。”壮汉道。
  “陈大哥。”宁葭称了一声道。
  “我带小棠去桃叶家中,烦你将学堂打扫整理一下吧。”孔怀虚向陈忠道。
  “知晓。”陈忠应道。
  孔怀虚便带着宁葭出了院门。
  “桃叶的娘两年前病逝了,爹三年前在迟越战中也死了,如今只有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孔怀虚一边走一边道,“你与她一般年纪,可一处做个伴,不懂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