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游龙-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郑小浮这么关心张阳,刘庈就不欢喜了,这情敌见面当是分外眼红的。刚才刘庈不眼红是因为他还没看到张阳的威胁,这下子威胁一下就冒出来,他眼睛不红才怪。
“小浮你放心,等下我先送你回家,然后回来再送一下张公子回去,不会耽误的。”努力的做出一副好男人样子的刘庈如此说。
殊不知所有的少女心里都是隐藏着一股叛逆的心思,要不然怎么会有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名言流传呢?
郑小浮看着现在如此洒脱的张阳,在听了听刘庈的安慰,心里突然感觉若是现在要是让她来选择,将来跟着刘庈过肯定不如跟着张阳那般生活多姿多彩。
“张大哥说得好,我们就该今日有酒今日吃,明日没酒在想办法,好诗啊。”程怀默的诗情真心伤不起啊。
众人听到他如此歪说,都不由得又开怀大笑起来。
张阳明是明显的喝得有点高了,突地站起身,端起碗,仰头喝下。开口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接着又拿起一碗就喝下去,接着喊道: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秦怀玉也喝高了,陪着张阳喊了起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多喝少要喝好,会喝不喝就不好!”
东风吹,战鼓擂,我要喝酒谁怕谁”。一旁程怀默也开始跟着吼起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即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道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说完张阳不管旁边那些目瞪口呆的众人,接着又端起一碗酒以后干掉,接着只见张阳双眼翻白,刚才拿着酒碗的那只手也轻轻的松开,酒碗掉在地上去当的一声摔的四分五列,然后张阳缓缓的向地上倒去!
还好众人被刚才张阳酒碗摔在地上的那个声音从刚才那个目瞪口呆的状态给震醒过来了。不然张阳这下可是要摔个惨不忍睹啊!
小四醒过来一看自家少爷正缓缓的向地上倒去,连忙上去扶住。等小四把张阳扶在一旁的座位上坐在,喊了喊,然后摇了摇,众人这才发现张阳喝醉的,而且醉的不省人事了。
这时候清醒的众人不由得一阵无语,你说你醉了到下就是了,你非要作出了这么一首震撼世人的名诗后,才倒去。你这又是玩的哪一出啊。
就在这时突然冒出一声:“哈,哈哈,俺老爹还说你有多厉害,结果就这么一点酒酒把你放到了啊!这下回去看老爹还拿什么话来说!不过刚才那诗我喜欢!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是程怀默那浑人看见张阳被他喝爬下来,在一边啊!
ps: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疯狂在此隆重的推荐一本新书,乃是我们《大唐盗帅》的作者盗帅二代的新书《复明反清》,欢迎大家前去捧场,人品和文笔有保证的。
081去户部了
三人闹腾了很长时间,可是把下人们折腾坏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喝醉酒的男人也不逢多让,那喝醉酒人来疯的劲儿,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这还是那人人敬仰前途无量的世家公子么?
原来这些公子哥喝醉了酒也更我们这些下人一样啊!还以为这些公子哥们喝醉了酒后的表现还是会表里如一。。《。
好不容易才将张阳搬进了房间,又哄张阳睡下,下人们才算完成任务该干什么干什么。
梦里张阳做了一宿的梦,一会儿梦见前世,一会又梦见李明玉,各种画面闪过,张阳也看不清记不明的。
昏昏沉沉的睡了一整天,头痛欲裂的张阳起了床,囊木家具,房间里古色古香,看来还是没有醉一次就穿回未来去的意思。
一看时间都早上八点过了,从昨天下午睡到现在,难怪头痛,“春儿!”
听到少爷喊,门外一直等候的春儿推开门走进来。
“少爷睡醒啦。”春儿端着醒酒汤进屋,先是扶着张阳坐起来,有拿着靠垫垫在张阳后背,让他更舒服一些,做完这一切才将温着的醒酒汤拿过来,给张阳倒了一碗,“夫人吩咐了少爷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先喝一碗。”
接过碗,张阳把那碗醒酒汤一饮而尽,他现在是口干得厉害,宿醉醒来倒是喝不出这东西是啥样的味道。
春儿接过张阳喝完醒酒汤的碗,摆放好那些碗具,开始为张阳张罗起洗漱用具起来,倒好热水,拧干毛巾啥的忙活起来。
张阳懒洋洋地倚在床上,任春儿摆弄,有人伺候真好啊。
用盐水漱完口,拿起热毛巾胡乱的擦了几下脸,再加上刚才喝了的那碗醒酒汤,张阳顿时感觉人清醒了不少。
“春儿,我昨晚到底怎么回来的。”
春儿闻言忍不住笑了,对着张阳回答:“少爷昨天下午是被程公子给抗回来的。”
张阳嘴角有点抽搐,那副画面,不用想也知道,一定很震撼,很丢脸……张阳腹诽,这程怀默这么凶残啊,送人用抗的,那小子也太不讲究了啊。
“程公子昨天不让小四他们帮忙,一个人把少爷和秦公子在一边肩膀一个人,一起抗回来了呢。”春儿说着说着自己又笑起来了,昨天的画面实在是太好笑了。
张阳沉默了,看来昨天程怀默也是喝高了,不过此子果然是彪悍啊,不愧是程咬金的种啊。
“程公子和秦公子呢?”
“昨晚就被家人给接回去了呢。”
“对了,春儿,少爷我昨晚没说出什么出格的话吧!哎丢人啊,这酒喝得。”这时候张阳急切的问。
“没有啊!少爷你昨天晚上喝醉了,回来就和程少爷和秦少爷闹腾了会,然后把你搬进房里,你一会就睡着了,没说什么话。”春儿想着昨晚的场景想笑又敢笑的回答。
张阳听见春儿的回答,一下就放心了,他就怕把他是后世穿越而来得这件事被他自己给说出来了,看来一会是不能在喝这么多酒了,醉酒害人啊!!
张阳这时候也想起自己还得去面对一下父母,这次喝醉了回家应该是少不了要被念叨,不过程怀默这厮居然能够知道把我送回我家,喝大了不是应该是迷糊的抗回他自己家才对的么?
在春儿的服侍下张阳几下就穿戴完毕了,然后直去母亲的卧室见母亲了,准备接受母亲的政治教育。
张阳小心翼翼的推开了母亲卧室的房。
张母此时正坐在卧室中间的椅子上摆弄她的女红。看到推开房门的是张阳,笑着骂说:“宝宝你可是起来啦!昨天你喝酒醉成一滩烂泥了,真是让为娘担心。”
说完给自己身边的丫环打了个眼色,后者连忙跑出房门去了,想来是给张阳端早饭去了。
“昨天让娘亲您担心了,儿子我知错了。”
“你啊,何错之有?跟朋友喝喝酒娘亲我又不怪你,只是难免有些担心而已。”张母先如此安慰张阳,接着又说:“你昨天怎么想去去找郑家的妮子了?”
张阳闻言立马就尴尬了,看吧这个话题果然来了。张阳小心的回答,“那是巧合,真是巧合而已。儿子只是无聊的乱逛,碰巧那个时候逛到城门口遇见郑夫人她们来长安而已。儿子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巧合的是。”
看来母亲果然还是最在意的是碰见郑夫人她们这事,什么喝酒喝醉的,简直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张阳现在却是宁愿母亲骂自己两句喝醉的事,不然他继续提这个事,实在是太郁闷了。
吱的一声,房门又被推开了,走进来的不只是丫环一个人,还有张父,“宝宝你睡醒了啊,快去吃完早饭,然后去下克明那边,你老师张崇那边我已经跟他说好了。”
“父亲你今天起床很早啊,”张阳心里嘀咕嘀咕说。
似乎是看出了儿子张阳的疑惑,张父张岳直接说:“我等下需要去购置一些长安的铺面,好在长安继续发展我家的生意。你小子要是是明天再去那喝酒,那酒楼就是我们自家的了,哈、哈哈,现在倒好,酒钱都给别人白白赚了去,败家子啊,败家子。”
一家人坐下吃早饭,期间张家夫妇两个神色一直很愉悦,他们心里开心啊,现在这一家子是,老子受封挤进了贵族圈,不再是卑微的商人,儿子将来前途光明,不禁得到重用,还结交了秦程二家嫡子,人际关系在目前看来也处的非常不错,作为父母的自然非常开心了。
一家人这这种温馨的氛围下吃完早饭。怀着临行前母亲的叮嘱,张阳跟着父亲张岳一起坐着自家的马车前往户部。按照张父的说法就是顺路,君不见悦来酒楼跟户部两个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顺个屁路,不过张阳非常明白父亲的心里,也不反驳,只得连声应好。
在张阳一直以来的印象当中,这户部可是集后世商贸部、财政部等等一系列部门的合而为一的部门,可是掌管着整个大唐的财政大权啊!应当算是一等一重要的政府机关,但是他到达户部的大门口的时候,他失望了。
ps: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本书预计将于8月1号上架了,到时候还是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疯狂我的这本书。
083 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
门内杜如晦正在堂中央坐着处理今天的公务,听见有人进来了,才抬起头来,看到是张阳进来了,也只是点头示意张阳自己在房内随便找个椅子坐下,接着杜如晦又继续写他手上的东西了,直到把手里那份东西写完之后,才再次抬头开口对着张阳说。。
“老夫我目前也不是很清楚要到底应该怎么来教你这些东西,所以老夫今天早上特地为你整理了一些文卷资料,你先拿过去看下,看完之后,在更我说说你的看法,待老夫处理好这些公务后再于你讨论一下。”
杜如晦笑了笑又接着说,“老夫我倒是很是期待你这个经常想很多的少年郎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张阳抬头看了看屋外的太阳,算了算现在的时间,才发现现在还未到早上九点!好家伙!杜如晦居然说他今天早上特地来整理这些资料给自己看,要是再除去参加朝会之类的事情,那杜如晦今天得多早就起床来开始工作了啊,果然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工作狂。
杜如晦给张阳看的那些资料都是户部的一些内部文件,张阳看了几眼后抬头用询问的眼光看着对方,这些东西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看的那把?
似乎是感觉到张阳的目光,杜如晦抬起头,笑道:“这些东西没什么要紧的,户部的这些文件你说它重要吧,它也算是重要,但是很多人都有权可以擦看。并不像兵部那些东西属于绝对机密,除了有关人员都被你看。你看看无所谓,要我说这里的东西有些还是你父亲帮忙调查来的,你就放心看吧。”
对于自己父亲张岳到底是干什么的,张阳到现在还是有点半懂不懂的,你要说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下属吧,就没见过他有任何官职或者上朝什么的。你要说不是吧,他还真是借着他做生意之便,帮着唐太宗李世民弄一些情报之类的。再有就是他们张家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是畅通无堵的经营者各种生意。理论上应该是家财万贯,日进斗金,不过通过张阳在家里这么久的观察,发现他家虽然是以巨富之家,但是每年的盈余却也有三到五成去向不明。
难道他们家就是后世那些所谓的带有国字号企业性质的商号,真是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了,以后有机会再问清楚。
新皇唐太宗李世民刚登基,目前大唐记载有户二百五十万,有丁一千八百万,就是说全国登记在册的人口目前有一千八百万人,这还比不上后世一个大都市。(2011年年末,帝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达。万人。看吧,这贞观之治开始的时候全国的人口,还没未来帝都的人口多。)
这隋唐更替之间的战争也太厉害了把。大业二年;编户达到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登记在册的人口直接少了两千八百万人啊!就算是期间有没有登记在册到处流亡和为收复地区的人口。这隋唐更替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这实在是太残酷了,怪不得有句名言说得好,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啊!!这乱世直接减员一半以上的人,可见为什么人们会有这句名言流传了。
接着继续看下来,张阳都在怀疑,就这基础,还贞观之治,我怎么看到的是一副五胡乱华的情况,可能太过夸张了,但也不是无的放矢,这点人口,而且商业不发达,农业很一般,简直是还不如后世某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一会之后,杜如晦处理完公务,伸了伸懒腰,对着张阳笑着说:“怎么样,看出什么没?”
“先生确定这是写大唐全国的情况,不是某个洲?”张阳开玩笑说。
似乎想不到张阳会这样回答,杜如晦愣了一下,“除了梁师都那乱贼之外,这些就是大唐全国统计下来的情况了。”
张阳是不可能不知道梁师都,这哥们可是个猛人,只从盘踞山西北部称帝的刘武周被李世民荡平后,西北的梁师都无异于失去一堵挡风墙,其处境也就更加艰难了;再加上他的大将张举、刘旻又先后率部献城投归了唐朝,梁师都更为惶惧,赶忙派遣尚书陆季览前往突厥,游说新即位的处罗可汗,请求突厥出兵南侵,自己愿为向导。处罗可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制定了五路出击、合攻大唐的作战规划,可是临要发兵时,处罗可汗却一命归天了,这个有可能导致刚刚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四面受敌、难以招架的攻唐计划由此胎死腹中。
他梁师都隋唐时期没归顺大唐活得最久的割据军阀势力,要等到628年突厥衰乱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发兵平了他,所以说现在的大唐还不算统一全国。要不是大唐帝国运气好,现在有这么稳定都不知道了。
“现在人口太少了,造成地广人稀,同上时由于农业不振,所以目前的商业不发达,这真的是百废待兴啊。除了五胡乱华就没有比这在惨的了!”张阳摇摇头的说。
“确实,你要是坐在我这位置上,你就会知道什么才叫百废待兴了,这一大堆折子什么的,全是要造路建房的,哎,朝廷现在哪有那么多钱粮啊!”杜如晦叹了口气说,大唐的这艘破船要修补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张阳听见这话就有点奇怪的问:“目前依小侄来看,现在民众应该是基本可以得到温饱才对,这基础怎么会如此糜烂?”
杜如晦一脸你还不懂的意思看了下张阳,“饱倒是勉勉强强还能吃饱东西,毕竟现在地方大,无主的土地多的是,只要你肯耕种就有得吃,而且朝廷现在税赋也不算重。但是温就不一定了。”
看着张阳一脸疑惑的样子,捋了捋胡子,接着问张阳,“贤侄可知国之基础在哪?”
好歹是后世大学毕业的,虽然是个艺术学院,但这点事情谁没读过,张阳不接思索就说出答案,“农!”
ps: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084国之基础
赞赏的看了下张阳,杜如晦接着说,“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这吃不饱肚子的话那是什么事都干不了的,确实是以农业为重。。《。要说现在大唐农业也算是打下了基础,虽然还不够,但也足够支撑发展商业这些了。你说说看为什么到了现在整个社会还是这般一潭死水呢?”
张阳摇了摇头,一副思索的模样,其实是在等着杜如晦解锁。
果然看到张阳的表情,杜如晦接着说了,“因为怕!”
“百姓现在怕的就无非是两点,其一,现在天下初定,大家都害怕再乱起来,所以现在除了粮食,其它的东西他们还都不想去想,也不敢去做;其二了,原因其实也是一样的,大家现在想的都是抓紧时间多存点粮食,预防为了再发生战乱。现在整个大唐都是民心思定啊,所以刚好够吃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他们手里有足够的存粮,才能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当整个社会都安定下来了,其它行业发展起来了,这样他们才会有心情去考虑别的。”
这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这一个问题,想要社会得到发展,就得先让老百姓不仅是能够吃得饱,而且还得让他们家里有足够多的存粮,这边田里得还在种着,就是要让他们看到以后安定生活的希望,知道他们以后是不会被饿死了,才会有其他的想法,才会做其它的事,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但这又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说了是存粮,当然是要存的了,所以杜如晦也很无奈,虽然下达了很多措施,但是收效一般,只好努力专攻农业,他现在心里最希望的就是大唐子民每个人家里都马上有粮食,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开始做了。
“大人说的是,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事倍功半的,只有认认真真的发展农事才是事半功倍的事。”张阳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百姓都没有安全感的身上。
“是的,现在大唐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在也经不起大的战乱了。只有让大家都吃得饱穿得暖,到时候商业什么的事就算不用我们去关心,老百姓们都会自觉的参与到其他的事情。”杜如晦一副你才知道的表情。
“呃,小侄受教了。不知道大人有何良策。”
“哎,我都这个时候还能有什么办法,有办法早就拿出来了,那里还用等到现在我在这跟你发牢骚啊!现在整个大唐人口就只有这么多,又不可能从天上掉下人来,所以目前能坐的就只是少收点税赋,让百姓少点负担,都努力的去开荒,等大家在过个一两年的安定生活,各家各户都有了足够几年的余粮,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了。”杜如晦叹了口气,悠悠的说到,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他能力高绝,胸怀千般计策,对于这事也只能无能为力,就只有按照以往经验处理。
是啊,想要粮食多产,在耕地很充足的情况下,就只能多多开垦了,一方面人口就这么多,新生的婴儿也不可能马上成为劳动力,那就只能好好的鼓励大家多多开垦荒地了。
不过了,这你杜如晦没办法,可不代表我张阳也没办法啊!想想后世华夏那人口是多少啊!当时我们的农业要是不发达能养活这么多人么?我现在手上可是有着手机这个大杀器啊,什么地方有新品种农作物,有什么新工具能提高产量,那百*度一下还不能查到么?
“先生,既然当前人口是固定就这么多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能从提高耕种效率方面入手,就是把老百姓的在同样时间内在不争加更多的劳动强度下,把他们的劳动速度加快一些。”张阳试探的问下杜如晦。
“你当我不想啊,现在整个户部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想着这事,目前我们能做到的都做了,就是看效果如何了。不过我预计好肯定是会好一些的,不过呵呵,要说提高好多那就没什么可能性了。”杜如晦苦笑着回答张阳的话。这些烦心事跟张阳倾述了一番,他心情也变得好了一点。
两人又谈了一会当前整个大唐的情况,张阳这才了解到原来目前的情况不仅仅是他从刚才那些资料上看到的那么糟糕,近三十年来,前有隋朝4征高丽死伤数百万数,中有隋炀帝杨广大修运河,大兴土木,后有各方军阀割据,连连大战更是让整个隋唐人口直接减员一半。而目前大唐是内有梁师都为平定,外有突厥随时准备南下寇边,再加上现在整个社会的农业商业是千疮百孔,大唐现在真可谓是内忧外患俱在。
好在自唐高祖李渊登基以来对于整个大唐的治理也算是卓有成效,人口和农业回复了不少,这才不至于让当前的情况继续恶化,可以说现在的唐朝就是一只受重伤的巨龙,只有先把自身治好了,才有能力继续腾飞九天。
张阳一边心里打算着一会就去上百度查下看看有什么能用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另一边心里却在犹豫要不要跟杜如晦说一声,免得到时候一会要去老师张崇那边,一会还要来杜如晦这里,真的没时间啊!
“先生,小侄目前有一想法,有**分的把握能提高当前的粮食总产量,却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知道先生你是否能助小侄一臂之力。”没时间就没机会,张阳想通了之后还是决定先跟杜如晦通气一下。
听到张阳这么说,杜如晦顿时激动的站起身子,突地又觉得这不大可能,这张阳应该是十指不沾泥,这农事他能懂多少,要是商业方面的话那倒是可能信还大一些。
“若真是如此,贤侄啊!你别说有**分把握,就算是只有一分可能性,老夫都会鼎力相助。只是不知道贤侄需要老夫帮忙做些什么?”要是代价太大,杜如晦就打算不能由着张阳来胡闹了。
“呃,先生你可否帮我点忙,去跟我父亲和老师说明一下,我这几天可能来不了先生这里,也暂时去不了老师那了。”张阳有点脸红的说,这可别误会我是想跑出去玩,虽然咱也是真的有这个打算。
ps: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085爱迪生?张
看到杜如晦果然用有点古怪的眼神看着自己,张阳连忙接着说:“先生你可别不相信,我是真要做正事,不信的话我先画些东西给你看看,免得先生你怀疑。。”
杜如晦见到张阳说的如此信誓旦旦的样子,才发觉自己刚才太过了,这孩子应该是好意,就算不成功,自己也不应该用怀疑来打击他的热情。
“贤侄说笑了,老夫怎么会怀疑你呢,若只是请几天假,这好说,老夫就准了,你就跟你老师和父母说这是老夫安排的。”杜如晦赶紧的转过话头。
不过张阳执拗了,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自己怎么都不能让这老头看扁了。
张阳拿起纸笔急忙问,“先生,茅厕在哪?”
杜如晦顿时就傻眼了,“这个,小子我刚好内急,正好一会顺便把一些我从什么书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好让先生指教一下。”
“你往那边走就是了。”杜如晦指着屋外一边的小房子说,心里却是非常哭笑不得。
拿着纸笔,张阳一溜烟就向茅厕跑去了,也不再管现在杜如晦是怎么想的,“哼,等会我从茅厕回来,哥在让你开开眼,知道什么叫爱迪生·张。”
张阳前世好歹也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种植水稻之类农作物的农用的机器也算是了解不少,在加上手上手机能上万能的百度,一阵子忙碌之后,就拿着几张图纸出了茅厕。
“先生你看下这些东西吧!这是小子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稍微加以一点改动,相信能给老百姓们一些帮助。”
杜如晦对于这些农业用具的具体功用并不算很了解,他算是没有种过田的那一种读书人了,不过这些都没关系,他不懂这个,但是这户部有的是懂这个的人。
“来人!去把司农卿给我叫过来。”杜如晦对着外面一声大喊。
不一会,一个穿着官服但却貌似的老农的人就走了进来,“司农卿栗當,拜见尚书杜大人。”
“栗大人请免礼,刚才这张家小子给老夫画了几张图纸,说是有助于农事,由于老夫对此方面了解不深,所以特地叫栗大人前来一探究竟。”杜如晦首先就对司农卿栗當这个时候解释了叫他来这里的原因。
那个栗大人看了一下张阳,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不信,这么个毛孩子,一看穿戴就是出身于富贵之家,可能连稻苗粟苗都没见过,要是农事得靠他来发展,全天下都得饿死了。
不过当着杜如晦的面,栗大人还是轻轻的拿起了放在桌子上的图纸,心里却是想着等下要怎么说才不至于让大人的侄子丢了太大的面子。
“咦,”栗大人首先看到的就是做为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的曲辕犁的图纸,虽然张阳画工问题,画得很是模糊,不过按照他浸淫农事多年的经验,这东西他哪能看不出优点。
曲辕犁是唐代后期才发明的,而且一直用到新中国的时候都在用着,它的优势不言而喻,相对于直辕犁来说,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短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所以曲辕犁更加的高效省力。
“公子此物可是相当不俗啊,待老夫我再慢慢看看。”栗大人一下就被这张图纸吸引住了,说完话都不甩一边着急的杜如晦,直接继续的研究这图纸。
“不知公子此物可有实物,此物用于农事,不亚于将士之兵器也。”栗大人看得清楚之后,一脸激动的对着张阳说,继续的不甩杜如晦。
可怜的杜尚书现在就郁闷了,“咳咳!栗大人你是说此物真有用?”
“当然,此物不止有用,而是有大用啊,这东西简直是农夫之神器。”栗大人一副害怕杜如晦不相信的样子,“大人明鉴,如果大唐百姓都用上此物,最少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耕种多十成的土地。”
“十成啊大人,相当于我们大唐多了一倍的农夫啊,大人一定要快点下令制造此物,最好在春种之前让我们大唐百姓都用得上。”栗大人激动了,在杜如晦面前手舞足蹈。
“咳咳,栗大人放心,只要此物果真如你所说,不用你们提醒,老夫肯定会禀告皇上,尽力赶制。”杜如晦一边说,一边古怪的看着张阳。
张阳在一边无视杜如晦的眼神,“大人还请看看下面的图纸,这些都是小子以前看过的,加以改进之后的工具,相信可以对农事方面有所裨益。”
栗大人才反应过来这下面还有呢。有了曲辕犁的前车之鉴,他现在对于下面的图纸万分期待。
“咦,这是何物?”
“这是高转筒车,。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外形如龙骨车,其运水部件如井车,其上、下都有木架,各装一个木轮,轮径约四尺轮缘旁边高、中间低,当中做出凹槽,更显凹凸不平,以加大轮缘与竹筒的摩擦力。可以用来灌溉稻田。”
“不错,不错,有道理。”栗大人一边听着张阳说明,一边两眼发光的看向下面一张。
“这是做什么用船?”
晕,那明明是打谷机,张阳赶紧把下面的最后一张纸也抽出来给栗大人看,省得要解释俩次。
“还有一艘?”栗大人疑惑了,心里郁闷,我是司农卿,不是将作大匠。
“大人见笑了,这不是船,小子称之为打谷机和脱谷机,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