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箭神-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恍校挥辛酥髁Φ谋;ぃ歉久挥凶愎坏淖员D芰Α
一旦这些辎重落入汉人手中,休屠王肯定会杀了他。
所以,他二话不说,掉头就跑,越过皋兰山,撤回大河之北的休屠王牧地,等待休屠王的消息。
就在他以为自己安全了的时候,李广率领六千精骑杀过了大河。他知道休屠王的主力已经被堵在山谷里,此刻没有人能是他的对手,所以肆无忌惮,长驱直入,深入匈奴人的腹地,很快就找到了匈奴人辎重的踪迹。
匈奴人躲避不及,只得硬着头皮接战。
双方一接战,匈奴人便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困境。
匈奴人好勇斗狠,靠抢劫战利品谋生,谁抢到就是谁的,所以精壮都愿意作为主力部队,没人肯看守辎重。保护辎重的匈奴人虽然也有五六千骑,可是战斗力一般,只能保证辎重不受敌人偷袭,一旦遇到强敌,还要靠主力驰援才能解围。
现在,休屠王的主力被汉军堵在了山里,他们没有援兵可以指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与汉军周旋。可是面对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汉军骑士,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尚在百步之外,匈奴人还没拉开手中的弓,弩骑兵们就射出了数百枝强劲之极箭,将迎面冲杀过来的近百名匈奴人射杀。匈奴人猝不及防,纷纷落马,例行的互射也成了泡影。
趁着这个机会,身穿重甲、手持长矛大戟的突击骑兵呼啸而上,冲到了最前面,锋利的戟刃、矛头刺破了匈奴人的皮甲,像割麦子一般的收割着匈奴人的生命。在他们的掩护下,射艺精湛的轻骑兵拉开手中的强弓,肆意射击,将一个又一个的匈奴人射落马下。
汉军互相配合,势如破竹的撕开了匈奴人的阵地,留下了一路的鲜血。
李广纵马奔驰,弦如霹雳,一枝枝利箭离弦而去,匈奴人接连中箭落马,无一合之敌。
仅仅是两个冲锋,匈奴人就蒙受了重大损失,倒下了近千人,阵形也千疮百孔,凌乱不堪。见汉军凶猛,匈奴人不敢再战,扔下辎重,掉头就跑,如鸟兽散。
李广立刻下令追击。战鼓声响起,突击骑兵散开阵形,轻骑兵冲了出去,弩骑兵也抽出了战刀,随后掩杀,追亡逐北,肆意杀戮。
第393章大捷
休屠王绝望了,匈奴人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即将崩溃。
如果是在草原上,两万最精锐的骑兵足以将同等数量的汉军耍得晕头转向,可是一旦被堵在山谷中,被迫冲击汉军的车阵,他们的优势顿时丧失殆尽,落了下风。每一次徒劳无功的冲击,对他们的心理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将他们原本就不多的信心消磨一空。
四天时间,数十次攻击,匈奴人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更要命的是,他们断粮了,不得不斩杀已经受伤的战马充饥。
战马不仅是匈奴人的腿,更是匈奴人的命,杀马充饥,无异于自杀。
休屠王坐在马鞍上,低着头,一次次的搓着憔悴的脸。
战场上一片死寂,匈奴人没有进攻,汉军也没有反击。相比于这种沉默,休屠王宁愿听到撕心裂肺的喊杀声,宁愿听到汉军地动山摇的战鼓声。如果汉军主动出击,他还有一线生机,像这样对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休屠王抬起眼皮,看着远处的战旗,一阵阵的心惊肉跳。
对面的汉军大阵中,有一个让他恨之入骨,却又刮目相看的对手。曾几何时,他嘲笑过浑邪王父子,他蔑视过右贤王、乌孙的昆莫猎骄靡,可是如今,他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冤,遇到这种狡诈而又冷静的对手,没有几个人可以全身而退。
四天时间,梁啸只守不攻,没有前进一步。不管休屠王如何示弱,如何诱惑,梁啸都不肯反击,他只是牢牢的守住阵地,扼住了休屠王逃生的希望,把他死死地堵截在山谷中。相比于战斗,他似乎更愿意等休屠王自己饿死。
休屠王身经百战,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冷酷残忍的对手。
与梁啸相比。山谷南端的李息显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多次击退匈奴人的进攻之后,他悍然发起反击,将阵地向前推进了十余里。进一步压缩了匈奴人生存空间,也因此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代价。如果不是他及时的放弃了速战速决的计划,转而像梁啸一样固守阵地,险些被匈奴人突围而去。
现在,一万多汉军依靠车阵。将匈奴人死死地封锁在山谷中。
休屠王想过翻越山岭,从小路逃走。山上有些小路,不适合大军行走,却可以步行。不过这样一来,休屠王将成为孤家寡人,再也无法在草原上生存。
与其如此,还不如向汉人投降,说不定还能封个侯爵,保住一些实力。在此之前,向汉人投降的匈奴人并不少。据说现在过得还不错。
这个念头在休屠王的脑海里盘桓了很久,挥之不去。
正在这时,对面的汉军阵地上传来一阵欢呼。休屠王缓缓的抬起头,心头掠过一阵不祥的乌云。沉默了这么久的汉军突然发出欢呼,对匈奴人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光头。
过了一会儿,他的耳边传来几句充满绝望的哀鸣。
“李广回来了。”
再次看到李广,梁啸很开心。从李广的脸色看得出来,这一次出击,李广肯定是大获全胜。
这在他的意料之中。以李广和六千精骑的实力。如果连匈奴人的辎重部队都搞不定,李广这个名将也太假了。这根本就是一场碾压式的战斗,即使不是李广统兵,换作一个普通的将领。只要没蠢到一定地步,胜利都是汉军的。
“恭贺将军。”梁啸迎了上去,拱拱手,大声笑道:“将军的收获一定不小吧?”
“哈哈哈……”李广抑制不住心头的欢喜,放声大笑。他翻身下马,用力的拍拍梁啸的肩膀。“小子。这一仗太容易了,简直是摧枯拉朽啊。匈奴人一战即溃,一点嚼头也没有。我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弱的匈奴人。如果以前遇到的匈奴人都是这样的,我恐怕早就封侯了。”
梁啸心中暗笑。你以前都是专挑匈奴人的主力打,这次遇到的是软柿子,自然随你捏。
“你这边怎么样?伤亡可大?”
“到目前为止,战死三百八十二人,伤五百七十一人,斩首七千一百六十三级。”
“这么悬殊?”李广又惊又喜。
“要论步战,匈奴人如何会是我们的对手。”校尉韩千秋走了过来,朗声笑道:“梁君侯,将军回来了,我们是不是该反击了?等了这些天,兄弟们都有些急了。”
梁啸看了韩千秋一眼,把目光转向李广。“将军,你看呢?”
李广扫视了一圈,见将士们眼神热烈,战意盎然,非常满意。看得出来,梁啸这几天的指挥很稳健,士气很旺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趁此机会抢功,而是把最后决战的指挥权留给了自己。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梁啸笑了。“将军既然回来了,也该有个了断了。不过,在发起总攻之前,我建议先派人劝降。匈奴人被困了三四天,已经断粮,现在辎重又被将军劫了,也许会向将军投降。如果能劝降成功,我们也可以少一些伤亡,尽快准备第二阶段的战事。”
李广沉吟片刻,连连点头。如果能不用血战就能逼降休屠王,那当然再好不过。困兽犹斗,匈奴人还有一万多人,真要拼命,威胁可不小,两三千人的伤亡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能两败俱伤。
他们商量了一下,随即派出使者,劝休屠王投降。看到李广再次出现,休屠王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再战也是死路一条。他没有过多犹豫,接受了李广的要求,放下武器,向李广投降。
李广大喜,一面派人通知李息,接受休屠王的投降,一面派人清点战利品,将匈奴人的武器、战马收入囊中。这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战马,三万多匹战马,至少可以装备一万骑兵,为下一阶段奔袭河南地的战斗提供了可能。
来不及等详细的统计数据出来,李广写好报捷文书,命人用快马送往长安。
天子站在廊下,看着卫子夫和卫少儿在一旁低语,有些心不在焉,连卫少儿柔媚的眼神都没留意到。
“陛下……”韩嫣快步走了进来,一脸喜色,手里拿着一只青囊。
天子的眼睛顿时一亮,迎了上去。“是陇西来的文书?”
“是的。”韩嫣笑得一脸阳光,原本就俊俏的脸此刻更加灿烂。天子见了,心情莫名的好了起来。“难道是准备妥当,出击的机会成熟了?”
“应该是吧,我看送信的骑士心情不错,应该是个好消息。”
“是么?”天子打开青囊扫了两眼,眉毛忽然扬了起来,大步流星的出了殿,一边走,一边说道:“王孙,快去传严助、枚皋等人到承明殿议事。”
韩嫣连忙跟上。“陛下,可以出击了?”
天子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他回头看了韩嫣一眼,掩饰不住眼中的狂喜。“岂止是可以出击,简直是初战大捷啊!李广、梁啸迫降了休屠王,俘虏匈奴人万骑,还得到了近三万匹战马,他们马上……”
他突然停住,两眼灼灼发光。“不,不是马上,他们此刻应该已经在奔袭河南的路上。王孙,我们要抓紧时间,命令韩安国、程不识立刻出击,合围白羊王、楼烦王,一举拿下河南地。”
韩嫣目瞪口呆。这个消息太震惊了,李广、梁啸逼降了休屠王,还得到了三万匹战马,这……怎么可能?
天子见韩嫣发愣,有些急了,飞起一脚,踹在韩嫣屁股上。“还不快去!”
韩嫣如梦初醒,飞奔而去。
一顿饭的功夫后,天子赶到承明殿,严助、吾丘寿王、枚皋等人已经在等着。他们已经从韩嫣嘴里得到了大概的消息,一个个面带喜色。这次全面反击,他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虽然没有亲临战场,不可能像李广、梁啸一样以军功封侯,赏赐却是少不了的。此时此刻,即使是与梁啸一向不和的严助都表现得非常兴奋。
看完捷报,确认了消息无误,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他们更是喜不自胜。李广、梁啸等人不仅逼降了休屠王,而且缴获了三万多匹战马,汉军马匹不足的最大短板得到了弥补,已经有足够的兵力发动下一阶段的战役,这可是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意外之喜。
初战告捷,这是一个好兆头。
枚皋率先出列,大声说道:“陛下,休屠王一战成擒,河西地唾手可得,此乃上苍护佑大汉,可喜可贺!”
“没错,六十年之耻,终于可以一朝洗净了。”
“如果接下来的战事顺利,一举夺回河南地,将匈奴人逐出长城,还有谁敢质疑陛下的英明?谁还敢说陛下用人不当?”严助朗声说道:“陛下,三十年兴太平,请自今日起。”
天子快慰已极,放声大笑。
经过紧急磋商,他们一致同意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在雁门、上郡待命的韩安国和程不识等人,立刻出击,包围白羊王、楼烦王,以免他们逃脱。
商议妥当,天子随即召来丞相田汀戎爻肌L德び掖蠼荩萃劳趿酵蚓锶裁唬纸苫窳舜笈恼铰怼㈥⒅兀径杂胄倥狡挠形⒋实奶锿‘立刻转变了风向,大唱赞歌。
薄暮时分,带着诏书的骑士策马冲出了长安城,奔向上郡、雁门。
长安城安静祥和,浑然不知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第394章暗流
天子心情大好,拉着丞相田汀炙盗撕靡换岫啊
趁着这个机会,田汀岢隽艘桓鑫侍狻!氨菹拢杂诹盒ィ加幸恍┎话病!
天子斜睨着田汀凵裰猩脸鲆凰壳崦铩!笆敲矗┫嘁补刈⒘盒ィ俊
田汀⒛眨醋白髅惶隼础!氨菹拢液壕髁萃劳醵略谏焦戎校扇讼餍倥说年⒅夭⒉黄婀郑皇前凑毡菹碌内椋盒ナ邱越庋恼绞碌庇伤赐瓿桑我匀从芍鹘罟愠龌鳎俊
天子微微眯起眼睛。“丞相究竟想说什么?”
“陛下,臣以为,梁啸有争功之嫌。李广轻躁,身为主将,却被梁啸玩弄于股掌之上。若不是休屠王实力强劲,只怕斩杀休屠王的功劳又要落在梁啸的手中。年轻人争名好利,本不是坏事,可若是因此影响了陛下的声誉,那就不好了。”
“影响我的声誉?”天子的语气渐冷,露出几分不善。
“李广上次未能封侯,梁啸因出使西域封一千八百户,民间已经流言四起,说陛下不用宿将,偏爱少年。如果这次李广这个主将的功劳反不如身为裨将的梁啸……”
田汀铣ち松簦挥性偎迪氯ァK蛄艘谎厶熳樱熳恿成弦凰啃σ庖参蓿闹邪底缘靡猓ψ俺鲆桓辈话驳难樱硪话荨!俺继仆弧3几嫱恕!
天子一动不动,看着田汀г诘钔猓旖俏⑻簦恍嫉睾吡艘簧砥沉搜现谎邸
“丞相的担心有道理吗?”
严助摇摇头,轻笑一声:“陛下,臣担心的倒不是梁啸争功,臣担心的是梁啸不争功。”
“哦?”天子露出几分惊讶。
“丞相说梁啸少年,可是臣却觉得梁啸过于老成了。如果他真要争功,休屠王的首级此刻恐怕已经悬在北阙。何必等到李广荡平休屠王的辎重归来。依臣看来,梁啸这分明是要成全李广,让功于他。”
天子眼珠转了转,微微颌首。
“所以。臣不担心他会影响陛下的声誉。”严助顿了顿,又道:“陛下,臣担心的是梁啸信奉黄老。梁啸一直对淮南翁主有意,只是因为身份悬殊,才不敢提亲。如今他已是列侯。有资格迎娶淮南翁主。如果他向淮南王府提亲,陛下如之奈何?”
天子沉默不语,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安。太皇太后虽然逝世,可是朝野信奉黄老之道的人并不少,特别是淮南王刘安,虽然他最近没有发表什么言论,但是淮南翁主刘陵在长安接连举办宴会,影响力不仅不见弱,反而大有增强之意。考虑到梁啸和刘陵的关系,这背后一定有梁啸的影子。
再联想到梁啸对董仲舒的不屑。天子心中隐忧顿生。如果自己最信任的少年英俊居然是个黄老信徒,那岂不是对那些老朽的变相鼓励?
“严助,你与淮南王父女多有交情,可要留心些,看看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严助连忙躬身领命。“唯!”
田汀隽宋囱牍牛鞠胫苯踊馗睦锶赐蝗挥行┎话玻碛秩チ顺だ止
王太后在渐台,正与馆陶长公主观鱼,一群宫女提着灯。灯光映在水面上,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吐着泡泡。两人一边将手中的鱼食抛进水中,一边低声说笑。神情亲密,一如当年。
田汀底孕α艘簧觳缴锨靶欣瘛9萏粘す餍τ鼗估瘛!拔浒埠钚那椴淮戆 !
田汀Φ溃骸奥び掖蠼荩匀桓咝恕!
馆陶长公主一愣,和王太后交换了一个眼神。“陇右大捷?”
“是的,李广、梁啸在陇右全歼休屠王部两万精骑。生俘休屠王。这可是我朝对匈奴作战以来,难得的大胜仗啊。”
馆陶长公主的脸上闪过一丝失落,随即又强笑道:“的确是难得的大捷,难怪武安侯如此高兴。陇右大捷,武安侯身为丞相,居中调度,也是有功之人啊。只可惜……”
田汀蛄送跆笠谎郏杂种埂M跆笞旖俏⑻簦聊挥铩9萏粘す髡允洌挂裁蛔⒁獾剿擎⒌艿纳裆K盗肆骄淇吞谆埃掖腋娲恰
送走了馆陶长公主,王太后笑了起来。“原来没有那些功臣世家,天子也能打胜仗,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对天子来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可是对我来说,这却不见得是个好消息。”田汀掌鹆诵θ荩斡谏!版㈡ⅲ沂前俟僦椎呢┫啵匆鹊铰び掖蠼莶拍苁盏较ⅲ彰婧卧冢俊
王太后愣了一下。“你事先不知道?”
“如今天子有什么事,都是与严助等人商议,有了结果才告诉我,不过是让丞相府发布公文。”田汀械溃骸版㈡ⅲ蠛毫⒐岳矗囊蝗呜┫啾蝗绱饲崾樱课一共蝗缦耨加ひ谎诚心亍!
王太后斥道:“你小声点,真要像窦婴一样,恐怕你就笑不出来了。”
田汀叻卟黄降泥止玖肆骄洹!版㈡ⅲ盒ビ至⒘斯Γ遗滤獯位乩淳鸵セ茨贤醺蠡榱恕D憧傻冒镂蚁胂氚旆ǎ蝗唬铱烧媸敲涣匙稣飧鲐┫嗔恕!
王太后蛾眉轻蹙,沉默不语。
休屠泽,士气高涨的汉军结束了奔袭河南地之前的最后一次休整。
生擒休屠王及其两万精骑兵,休屠部已经对汉军敞开了怀抱,予取予求。时隔两年,李广再次率军横扫休屠地。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汉军来了就不打算走了。按照事先的计划,汉军要将休屠泽以南的土地全部收入囊中。
因此,谁随主力骑兵出征,谁率步卒留守这片新得的土地,就成了一个问题。
按照大汉的军功制度,斩首才能立功,立功才有机会封侯,留守的人是没什么机会立功的。哪怕你将休屠地打造得固若金汤,也不可能立功封侯。
所以,上至李广、李息,下至普通士卒,都争着要出征。只有如此,他们才有机会立功。为了争夺这个机会,连一向不怎么说话的李息都按捺不住,差点与李广翻脸。
梁啸本来是打算把机会让给他们,自己留守的。在他看来,他已经封了侯,加上擒获休屠王的战功,益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没必要再去和别人争功。可是看到这个场景,他打消了这个主意。
倒不是被诸将激起了热血,而是怕他们因争功而内讧。他是看出来了,从李广、李息算起,这些家伙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没一个是谦谦君子。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有了利益冲突,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跳出来,甚至不惜拔刀相向。
他很担心,如果他不与行,李广、李息迟早会打一架。得到了匈奴人的三万匹战马后,汉军现在总共有一万五千骑,实力不弱,但还没有强到没有对手的地步。一旦发生内讧,很可能会遭致惨败。
为了保证这一战不会出意外,他必须随行居中调停,免得这帮武夫闹得不可收拾。
在梁啸的斡旋下,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李广、梁啸、李息都随军出征,李淑留下,统领步卒以及民伕,抓紧时间筑城。可想而知,匈奴人很快就会大举反击,没有城池,汉军很难对付蜂拥而至的匈奴骑兵。
对李淑来说,这当然有点不公平。可是考虑到李当户已经封侯,李广封侯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家一门两侯,如果再与别人争功,未免贪心不足。而且让他留守,也算是独当一面。按照朝廷的习惯,将来镇守此地的可能性很大,也算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协调好了利益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战事上来。李广、李息和十几个校尉聚在一起,商量着即将到来的战事。离开休屠泽之后,他们就要深入大漠,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匈奴人,大战一触即发。
“伯鸣,你把安排再说一遍,所有人都仔细听着。”李广扫了一眼众人,目光灼灼。“到了战场上,别再来问东问西的,横生枝节。”
众人连连点头,用同样热烈的目光看向梁啸。特别是李息,如果不是梁啸从中说合,留守休屠地的任务有极大可能会落在他的身上。
梁啸咳嗽一声,笑道:“诸君,这次是加官进爵的好机会,我想不用我多说了。”
众人大笑,心情欢畅。这一次,他们不仅生擒了休屠王,将休屠部一网打尽,还要以一万五千骑的强大实力奔袭河南地。朝廷安排的三路大军中,他们是绝对的主力,想不立功都难。
“不过,我希望诸君要认清一个问题,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横扫草原。因此,要想活着立功受赏,就要牢牢的抱成一团,不给匈奴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伯鸣,你说得对。”李息大声说道:“大军作战,不是单打独斗,仅凭个人武勇是不行的。”
李广扫了李息一眼,哼了一声。
梁啸连忙打断了他们。“既然大家都懂这个道理,那我就不多嘴了。三天之后,我们将作为大汉出击匈奴的第一拳,狠狠地敲碎白羊王、楼烦王的脑袋。”
众人轰然应喏。
第395章宿将与新贵
得益于梁啸坚持的一人三马的豪华配置,汉军以每天百里的速度穿越了沙漠,又经过两天行军,抵达狼山西麓的一片大泽旁。
大泽正对狼山缺口,是经由河南地出入西部草原的必经之路。梁啸第一次西行的时候,就曾经在此停留。不过那时候他只有几个人,昼伏夜行,生怕被匈奴人发现,不像现在,统领过万精骑,有信心踏平面前的一切敌人。
汉军来得太突然,匈奴人根本没有任何准备,零星的几队斥候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杀气腾腾的汉军一拥而上,捉个正着。
经过审问俘虏,李广得知,白羊王、楼烦王已经有了准备。两个月前,匈奴人收到了上郡和雁门群汉军集结的消息,正准备主动出击,给汉军一点颜色看看。
李广笑了,李息也笑了。匈奴人还是那么张狂,丝毫不知道他们已经死到临头。楼烦王防着雁门的韩安国,白羊王防着上郡的程不识,却不知道他李广已经包抄到了他们身后。
“一举成擒。”李广伸出大手,用力一挥,意气风发。
“将军,我觉得可以等一等。”梁啸及时拦住了李广。此时此刻,他和李广的身份有些颠倒。本该沉稳的李广有些轻躁,本该热血沸腾的他只好按捺着心头的激动,尽可能的控制着整个节奏。
李广眼神有些不善。“楼烦王也就算了,难道还要把白羊王让给程不识?”
梁啸笑了。“将军,如果只有白羊王、楼烦王,那自然没什么话说,冲上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可是将军不要忘了,这里已是阴山,匈奴单于的主力随时可能出现。将军觉得是单于的首级值钱,还是白羊王的首级值钱?”
李广眨了眨眼睛,咧着大嘴乐了。“如果单于不来呢?”
“将军。单于不来,我们收拾了白羊王之后,还有足够的余力西进,以强击弱。以众击寡,积累军功,也非常可观。又何必与韩将军、程将军争功?再说了,他们是步骑混合,没有我们的配合。他们很难全歼匈奴人。等他们战得难分难解之际,我们再杀过去,不仅无争功之嫌,还能落个人情,有何不好?”
李广满意地连连点头。“你小子,太阴险了,老程若是知道了,肯定会骂你的。”
梁啸微微一笑。“他骂自由他骂,将军不骂我,我就心安了。”
李广大笑。他随即下令大军在泽边休整。远放斥候,以免被匈奴人发现踪迹。
李广为人散易,不立营寨,由部下自行择地休息。前军的李息却不同,他严令士卒扎好营寨,不得有任何疏忽。大军已经进入匈奴人的腹地,战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管多小心都是值得的。
梁啸身为裨将,也率领三千骑兵驻扎在大泽东北侧。他以前有过统领两三千人的经验,但这次是配合李广作战。不可能什么都由他自己做主。不过,这次能随军出征,他还是非常看重的。在这个时代,统领上万骑兵作战的机会并不多。每一次经历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不过,这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难。军中将士大多来自西北六郡,除了个人的骑射能力之外,他们对这种大军团作战也不陌生。梁啸只要管好那些校尉、都尉就可以了,其他的事自有人按照习惯执行。
配合梁啸的公孙戎奴。在围攻休屠王的时候,他们配合默契。李广就将他又安排给了梁啸。
公孙戎奴是义渠人,是义渠戎后裔。义渠被秦人征服,他们又成了秦人。汉灭秦,他们又成了汉人。尽管如此,他们的相貌与中原人还是有些区别。公孙戎奴骑射能力出众,能骑光背马。他能够做到校尉,是凭着自己的武艺一步步的升迁上来的。
“拿下河南地,在这里建上几个要塞,北地郡就安全了。”公孙戎奴坐在篝火旁,用短刀割下一块肉扔进嘴里,一边嚼得满嘴流油,一边说道:“君侯,这可是件大功德啊。”
“身为武者,保家卫国是份内的事,哪里谈得上什么功德。”梁啸笑了笑,抽过地图。“你是北地人,对这里的情况熟悉么?在你看来,白羊王战败后,可能从哪几个地方逃跑?”
“最可能的地方一是这里,二是高阙,都是当年蒙恬将军筑塞的地方。”公孙戎奴说道:“不过那是指大队人马,要是只剩下几十上百人,那就难说了,往山里一躲,谁也别想找到他。”
梁啸瞥了他一眼。“你这么有信心?”
公孙戎奴一抹胡子。“那当然,白羊王的实力虽然不弱,却不如休屠王。休屠王两万精骑被我们一口吃掉,白羊王又算得什么,不过是一头待宰的羔羊罢了。”
梁啸也笑了。这不是公孙戎奴一个人的看法,汉军上下大概都是这么想的。普通将士与朝廷不同,他们考虑不到那些大层面的东西,他们只知道面对匈奴人谁也不肯做孬种。这些年一直被匈奴人压着打,他们早就憋坏了,一肚子邪火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这次岂能不爽个痛快?
即使如此,梁啸依然不敢放松,他建议李广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带上充足的给养赶往高阙,寻找有利地形,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截击逃跑的白羊王或者楼烦王。
李广一口答应,派李敢率领五百陇右骑士赶往高阙。
一骑快马冲进了程不识的大营,送来了天子的诏书。
得知李广已经迫降了休屠王,程不识又惊又喜。惊的是李广的运气太好了,休屠王居然自投罗网,送到了李广的手中;喜的是李广得手,有了大批的战马,夺取河南地的战略目标又有了实现的机会。此战成功,他也有希望封侯。
程不识不敢怠慢,立刻叫来了卫青、公孙敖。卫青和公孙敖是天子派来协助程不识的将领,卫青是车骑将军,公孙敖是轻车将军,几乎是程不识一人之下,万军之上。再考虑到他们的身份,就连程不识本人也不能小视他们。
看完诏书,卫青连连点头,面露笑容。公孙敖咂了咂嘴,一拍大腿。“那还等什么,赶紧出发吧。梁啸那小子跑得快,说不定现在已经到了河南,宰了白羊王。”
程不识对梁啸也不陌生,知道这位大汉史上最年轻的将军曾经千里奔袭,速度惊人。李广又是一个急性子,他们搭班,又有充足的战马,肯定会急行军奔赴河南。
“二位将军,那我们也立刻出发吧。我打算让二位将军率领骑兵在前,互相策应,我本人率领步卒在后,如何?”
“好啊。”公孙敖不假思索,一拍大腿。“这样最好不过了。”
卫青摇摇头,站起身来,拱手道:“将军,既然李将军已经准备妥当,我们不用担心匈奴人逃跑,又何必急在一时?匈奴人人多势众,我军骑兵数量不足,没有步卒相助,一旦相遇,我军没有必胜的把握,必然是一场恶战。不如步骑并进更为稳妥。”
程不识露出淡淡的笑容,看向卫青的眼神多了几分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