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嫁-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拍了拍他的肩。当值的士兵回过头,“将军!”当即便要起身行礼,却被她按下了肩膀。
铁面具下,那双眼睛似乎闪动着温和的光芒,“不必多礼,我只是出来看看。”
“是。”那士兵讷讷地咽了口口水。
她侧头看他,这个士兵的脸上有一道刀疤,从额头直划到眉骨,看起来很狰狞,对着她却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徐敛眉有些想笑,“很怕我?”
“也,也不是……”那士兵连连摇头,“我们都很崇敬您。”
她轻轻一笑,也不接话了,径向远方望去。
崇敬吗?来自这样一个普通士兵的崇敬,真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她刚刚才带着他们打了一个败仗,她也不知下一场仗能不能赢。长久以来总是自信可以渡过任何劫难的她,似乎从某个时刻起,就不再有那种目空一切的力量了。
也许是因为她终于也经历了一场无望的感情,在竭尽全力的追索过后却只得到一场空,她便迅速地成熟起来,再也不会掂不清楚自己的分量了。
腹部总是隐隐作痛,全身一上马就会酸痛难当,到了晚上更是痛到整夜无法入睡。她知道是刚刚生了孩子导致的,却无法同人明言。与以往不同的是,她这回带了鸿宾过来,总可以为自己分担一些。
“将军,”那士兵出神地看着将军的侧脸,没话找话地道,“虽然上一场我们是输了,但……但您还在,我们就相信您。您往常虽然不爱说话,但我们都知道您爱护我们,所以便是为您去死,我们也都愿意的。”
如是说了半天,却不得人答话,士兵也觉颇不好意思,挠着后脑止住了话头。尴尬之中,却听见将军低声道:“没有谁可以让另一个人去死。”
“什么?”
“你想回家吗?”徐敛眉回头看他,恍惚之间,士兵以为将军似乎是笑了,那眉眼都变得温润,几乎像是个女人了。
“想啊。”士兵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也想。”徐敛眉望向远方,树梢之上透出的那一方澄明天空,“我不需要你为我去死,你只要跟我一起,赶走敌人,将徐国人都带回家就可以了。”
明明是平淡的语气,士兵却听得心中升起一股豪情,不由得挺了挺胸膛道:“是,将军!”
徐敛眉淡淡地笑了。
“殿下……世子殿下!”一个女声响起,是鸿宾手中拿着一封书匣跑了过来。徐敛眉站起身,眉头微微凝起——
书匣上插有白羽,是八百里急递。
她打开了它,取出那印了国玺的信笺,一目十行地看过——
她的身子突然晃了一晃。
“殿下!”鸿宾连忙过去扶住她,她的手却颤抖得拿不住那张薄薄的纸,鸿宾接了过来,一看竟是——
“齐人沿岑河侵我岑都,内逼宫禁,虽稍斩退,仍念速回。切切。”
这是来自徐公的私诏,是以不加落款,却是鸿宾能认出来的徐公亲笔。
短短数十字,鸿宾简直不能想象王都里发生了怎样的腥风血雨,下意识转头去看徐敛眉,后者的铁面之下,只露出一双深不可测的眼。
“岑河……”她喃喃,“他到底还是动手了吗?”
这是夏末秋初,岑河水涨,齐国要沿岑河攻入,只能逆流而行;若不是对岑河上的守备有着足够的把握,冯皓如何敢这样铤而走险?
鸿宾怔怔地道:“您是说……”
“将军!斥候回来了!”身旁当值的士兵望见了人影,大声道。
树林中惊飞起一群鸟雀,一个浑身是血的斥候奔了过来,到离他们几步远的地方终于气力不支地倒了下来。
“将军……重梨镇上已无人了……他们、他们可能出来了!”那斥候说一句话,喉咙间就冒出一股血泡,两眼翻着白,手指却探入怀中,紧紧抓住了什么东西,“我回来的时候,碰上了越人……”
当值的士兵走上前,在战友面前单膝跪下,顺着他的手抓住了他怀中的那一卷纸张样的东西,低声道:“放心吧。”
那斥候闭上了眼。
士兵将那东西掏出来,回身道:“殿下,是一张舆图!”
一张旧的舆图。
上面还有楚国、范国、夏国,和南吴。
在南吴四郡的范围上,用朱笔描了个重重的鲜艳的圈。
徐敛眉的手握紧了腰间的剑,很久,很久。
一千人马已集结过来,密密匝匝的丛林间,他们的身后是倒下的八百伤兵,他们的身前是沉默的世子。
世子的剑底是一张被划烂的舆图,那舆图散碎成无数片,沾着泥泞挂在树枝之间,天边有群鸦飞过,枯燥的叫声将黄昏的大幕渐而拉下。
“日落时分,”世子长剑挥出,直指东方,声音沉得可怕,“突围。”
***
八月初三黄昏,徐与东泽交界的重梨镇外十八里,流玉岗上,一千徐兵与诸国两万联军猝然相接,杀敌五千,推进数十里至涣城之下。
涣城守将易初率两万守军与两万援军倾巢而出,出其不意剿灭联军大半,齐将冯皓、越将卢放仓皇东窜逃入东泽地界,易将军乘胜收复失地,直追穷寇。
而涣城之下,那一千徐兵,已全数阵亡。
第43章
第43章——残梦影
到八月十四,柳斜桥才终于平定了岑都的内乱。
奉明殿已彻底烧毁,只留下那被烧得焦黑的白石台阶,一层层往上,引人走到那断壁残垣去。远处是阴沉的天空,将将似有一场秋雨。
徐公由人搀扶着一步步走了上来,废墟的影里,男人仍旧是一身落拓青衫,已垂手等候在此。
徐公挥挥手屏退左右,男人便沉默上前扶住了他。
徐公没有推拒,相反,他直截地转过头来打量柳斜桥。
这是一种倨傲的王者态度,即使他只是个残废而无力的老人,即使他不久前才被眼前的男人从火海中救下,但徐公仍然可以这样理所当然而毫无顾忌地审视着他。
从这方面来说,徐敛眉是极像她父亲的。
柳斜桥微微低头,薄薄的唇抿成了一条锋锐的线。高空上秋风掠过,吹起他鬓边的发,苍白的容色上,一双眸子清澈如琥珀。
“你同燕侣说的话,我都听见了。”徐公开口。
“是。”柳斜桥回答。
徐公又道:“你是南吴先王的三儿子,那么,我曾见过你的,是不是?”
“是。”
徐公又看了他一眼。这个男人,看似卑微怯懦,实际却绵里藏针,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他似乎都绝不会激动一下。
要经过怎样的历练,才能让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变成如此宠辱不惊的模样?
“所以你毕竟是个外人。”徐公道,“我想,阿敛也是这样想的。”
柳斜桥将嘴唇抿得更紧,在听见“阿敛”二字的刹那,他的眼中仿佛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罅隙。
“任何人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东西,都不敢再次地轻易相信。即使你救了她,救了我,救了徐国,这么久以来,她也不愿意对你放下戒备,因为楚国的事,原是你欺骗了她。你懂吗?”
“我……”柳斜桥开了口,又不知如何措辞,抬起头,对上徐公平静的目光。他忽然意识到,这个老人是宽容着自己的,自己也许可以,也许可以在老人的面前,鼓起勇气,把一切都说清楚。
“可是我爱她,父君。”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声音极轻,仿佛害怕惊动了什么。
“我已经爱上她了,我自己也没有法子。”
***
长风刮过,徐公沉默地看他许久,末了转过头去,望向岑宫以北的千万重河山。
“阿敛小时候,很是吃了些苦。”徐公缓缓地道,“但我同她的母亲,总是想让她快乐些,不论她祖父对她如何,我们总是宠着她的。她从她祖父那里学到了骄傲,从我们这里,学到的却是脆弱。”
柳斜桥低声道:“这世上总没有谁是永远强大的,任何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她可能看起来比寻常人都要坚忍一些,但事实上,那就像个泡沫,只消一弹指,便戳破了。”徐公缓缓道,“她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全靠心中撑着的一股气,但这股气却太容易消散。每到这样的时候,便只有我去同她说,没有关系的……便是你得不到天下又怎样?爱你的人,都不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可是殿下,她是在意的。”柳斜桥笑笑,“父君也许应该想想,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这话说得有些无礼,徐公一时眯起了眼,却又慢慢地缓了神色。他的眼中浮现出了苍老的悲哀,“你说的是。”他复沉默了很久,才道,“她的祖父并不喜欢我,更不喜欢我的妻子、阿敛的母亲。因为阿敛的母亲出身低贱,更因为……她从始至终,只得了阿敛这一个孩子,女孩。”
柳斜桥神容僵住,屏了呼吸。
“你已经知道了吧。”徐公看他一眼,“阿敛已告诉我,你都知道了。可是在燕侣面前,你却没有说出来。燕侣要挟你交出阿敛,你同她周旋,却没有说阿敛并不在此地。”顿了顿,“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你是可以信任的。”
这些久在上位的人都是这样的么?当怀疑你的时候,他们不需要给理由;当信任你的时候,他们不需要问你的意愿。柳斜桥沉默着,听见徐公又道:“阿敛为了我和她母亲,同她祖父发誓说,男孩子能做的事,她都能做,而且,她会做得更好。”
柳斜桥嗓音干涩:“殿下是吃过了苦中之苦,才成为了人上之人。”
“这世上哪有什么人上人。”徐公摆摆手,又颇感有趣地笑了一下,“阿敛却对这事有着执念。她瞧不起庶人,乃致徐国太过倚赖贵族,果然便出了事。你游历各国,民间疾苦,该当比她懂一些吧?”
柳斜桥却道:“决胜千里,我不及她。”
“不错,你是帷幄腹心之臣。”徐公睨了他一眼,眸色中带出老人的傲气,“可惜,你却娶了她,一辈子便只能这样委屈着了。阿敛她是个敢作敢为的个性,赢得多了,就目空一切,不相信这世上有自己做不到的事——她其实根本不明白她为什么一定要得到你,就逼你娶了她了。”
柳斜桥想了想,摇摇头,平平淡淡地道:“不委屈。”
“你救了整个徐国,我也不能向你保证什么。”徐公道,“燕侣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的,你在徐国,永远只是个异类。”
“我知道。”
徐公笑了,深邃的眼神中,笑意浮露出来,终于冷酷褪去,而有了些慈祥的意味。他拍拍柳斜桥的肩,笑道:“外人或许只道你沉迷女色,可父君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
第二日,东境大胜的消息传到岑都。恢复得并不如人意的徐公坐在上宫临时设的朝堂上,听那几个校官慷慨激昂地念着捷报。
“易将军说,若没有世子,我们赢不了。”其中一个校官大声道,“世子率一千勇士,以身作饵,将敌军引至涣城周围,易将军才能一鼓作气,歼灭敌人——”
徐公抬起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朝堂上的贵族们已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他们不是傻子,他们都从这战报中听出了一些什么东西。
徐公将铜杖敲了敲地面,人们安静下来,内心的不安却好像浮到了朝堂之上,凝入了微凉的空气。
“那么,”徐公顿了顿,“世子如今已同易将军会合了,是也不是?”
那几个校官都不说话了。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尴尬的表情里隐忍着悲痛。
俄而,他们一齐跪了下来,叩头嘶喊道:“世子、世子已阵亡了,主君!世子没能进得涣城,易将军找到他时,他已经——”
像是永恒一样的沉默。
极冷的秋日的早晨,密云不雨,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连呼吸都忘了。寒风吹到这高处上来,依稀还带着半月之前的火焰气味,几缕纤尘一样的灰烬在虚无中飘飞,永没有着落的时候。
他们赢了,可他们失去了世子,还不如是败了。
徐公安静了很久。
好像只是这一瞬之间,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皱纹深深地凿下,眼神里再也没有了光亮。
可是这偌大徐国,已只剩下他,这一个老人了。
“主君,”那个校官膝行着往前挪了一步,声音在发颤,“世子的灵柩就在城外,您看……”
***
柳斜桥平定了岑都的内乱,却仍旧不能在朝会上露面,回到了鸣霜苑里去,仍旧是做那个世人口中不齿的赘婿。
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拯救了岑都,也可能所有人都知道,只是他们宁愿选择遗忘。
因为他不是徐国人。
仲秋里冷意袭人,粼粼流水之上落叶漂浮,闪动着微凉的光点。拨浪鼓摇动的节奏清脆地响着,伴随以婴孩吱吱呀呀的声音,像是在笑似的。
柳斜桥抱着孩子坐在秋风袅袅的庭院中,旁边的乳母程氏拿着拨浪鼓逗孩子,孩子双手都从襁褓里伸出来,咿呀叫着去抓那拨浪鼓,乳母便将手抬高了,孩子抓不到,眼巴巴地看着,嘴巴一扁,眼见就要哭出来——
“呜——哇!”
这一声哭得是气出丹田、惊天动地,柳斜桥哭笑不得,连连拍哄着孩子,一边对程氏无可奈何道:“便将玩意儿给他吧。”
程氏是个颇有经验的乳娘,闻言却道:“这可不行,驸马,孩子哭一哭是好事儿,可不能娇惯了。这时候他要什么您都给他,待他长大了,您给不了他了,可怎么办?”
柳斜桥笑道:“我总是应该把他想要的都给他的,这有什么错?”
程氏道:“人说慈母多败儿,驸马,这可是徐国的王孙……”
柳斜桥的脸色微微暗淡了一些,旋而又笑起来,因为怀中的孩子看到了自己。他低下头,将鼻梁轻轻蹭着孩子的鼻子,嘴唇在他脸上点了点,笑着唤他名字:“阿肇?阿肇,阿肇,阿肇……”
才一个多月大的孩子,哪里听得懂话,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回应,但此刻却怔怔地收了哭声,好像竟忘了那只拨浪鼓,只是呆愣愣地与他的父亲对视。
“这双眼睛像公主。”程氏在一旁由衷地道,“黑得透亮,真好看。”
柳斜桥的眼中泛起欢悦的笑影,“是啊。”
只要是被这样一双眼睛注视着的人,都会感觉到力量的吧。
程氏打量这父子俩一会儿,又道:“但鼻梁像驸马,很直,显是个坚韧不拔的性子呢。还有这眉毛,皱起来的时候,真同驸马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柳斜桥一边听着,一边仔仔细细地端详着怀中的孩子。真是个神奇的小东西,自己可以一整天都盯着他瞧,也绝不会厌倦。只要一想到这是自己和阿敛的孩子,就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莫名其妙地激动起来。
柳斜桥想,他真愿意付出所有,只为了让这个小东西一辈子快乐无忧。
“驸马您真疼他。”程氏感叹道,“小孩子是有感觉的,您疼他,他就同您亲一些,您看他现在,见天儿只爱缠着您……”
柳斜桥笑道:“那只是公主太忙了,公主又何尝不疼他?”
“您说的是。”程氏躬身笑着,伸手去逗孩子,“待公主忙完东边的战事,你们一家三口,可不就和寻常人家一样,和和美美了么!”
柳斜桥的笑容温暖如春,“是啊。就和寻常人家一样,便是最好的了。”
程氏忽而看见院门外有人,忙道:“有客来啦,驸马,让我将孩子抱回去吧。”
柳斜桥抬起头,却见几个将官模样的人在院门外徘徊来去,他心中有些疑惑,将孩子递给程氏,理了理衣襟走过去,“各位是?”
“驸马,”这几个将官也是第一回见到公主的男人,一时都很尴尬,“东境捷报,主君让您去听一听。”
“东境捷报?”柳斜桥方才有些凝重的眉眼此刻俱舒展开,好像春水被柳絮点开了涟漪,“这是好事……世子要回来了?公主也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几个将官的脸上却全然不见大胜的欢喜之色,互相间看了几眼,最后还是道:“您现在就去上宫看看吧。”
“这么快?”柳斜桥微微睁大了眼,“我……我可以去看吗?”他明明不该出现在大殿上的。
“就是主君让我们来找您的。”有个将官不耐烦了,“您快一些吧。”
柳斜桥忙道:“好的,在下去换身衣裳。”
那将官哼了一声。
他们从前线的血火里回来,自然是瞧不起这个养在深宅的驸马。柳斜桥也不在意,回到房中去,心里想的只一件事:她回来了。
世子回来了,也就是公主回来了。他该穿什么衣服去?不可太寒酸,也不可太招摇,毕竟是去上宫朝见……终于他换了一身惯常的青衫出来,只是特意佩上了大印和玉带,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冠中,看上去清爽而温和,神色间飞舞着快乐的神采,好像是连过往的一丝丝阴翳都不再有了。
第44章
第44章——归去来
几个将官都不太敢同他对视,只走在侧旁引路。阴沉的云堆积在天边,挂在高挑的飞檐上,像层层涌动的灰色海浪。从鸣霜苑到上宫的路上一片死寂,只在脚步间撞出玉佩的铮铮之声。在这寂静声响里,柳斜桥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他说不清楚那是兴奋还是紧张,一下一下愈来愈急促,像是有意要蒙蔽了他的思考。
他就这样,脑中空白一片地走到了上宫。
侍从卷起后殿的帘幕,首先闯入眼帘的便是停在殿中央的那一抬灵柩。
黑漆漆的壳,几乎要与黑葵纹砖地融为一体。柳斜桥眨了眨眼才看清楚,再抬头,徐公拄着铜杖坐在上方,目光直直地盯着那灵柩,相隔只一天,他的脸色好像瞬间老了二十岁。
柳斜桥往前走了几步,殿中从人们无声地退下。他望了望四周,揣度着,仍是拱手行礼,礼貌地微笑道:“在下奉命来贺世子,世子旗开得胜,此后东境战事,料无虞矣。”
徐公抬起一双苍老的眼看了看他,又将目光收了回去,平静得几乎是麻木的,“世子已战死。”
柳斜桥没有听清楚,笑意还挂在脸上,“什么?”
徐公将铜杖执起,指了指殿中央的灵柩,“东泽人将他的尸首收去,首级挂在了蒙城城楼上。我们的人只在战场上找到了几件遗物。”
柳斜桥微微皱了眉。他实在是没有听懂的,却不敢再问,只能在内心里想,可是五蕴六识好像都被封闭住,怎么也想不明白。
他转过身,那灵柩普普通通,只在盖顶上方暗雕了一对交缠的龙凤,那是徐国徐氏的徽识。柳斜桥盯着那龙凤看了很久,忽然回头来,仓皇地笑了一下,“我该回去看看阿肇了,我……”说着他就要走,脚底却莫名趔趄,险险摔倒的一刹那,他的手扶住了身边的灵柩。
一册书札被扔到了他的脚边。他低头,看见那册页上鲜红的标识,是捷报。他不太想低身去捡,他不太想看它。可这时候徐公却又说话了,就好像知道他不会去读捷报一样:“世子身边只有一千疲兵和八百伤兵,矢尽援绝,不得已从流玉岗突围,拼死一搏,将敌军带到涣城城下,让易初得以出城歼敌——”
“您……您不必同在下说这些。”柳斜桥笑着,嘴唇微微发着白,温和地打断了老人的话,“我既是个外人,还是先回去吧,我答应了公主,会在鸣霜苑里等她回来的。”
那双浅色的瞳仁里,藏着柔软的哀愁,却不流溢出来,而只是盈盈在那秋空般的笑影中。
“公主已经死了。”徐公说。
柳斜桥的声音像是冲撞在沉闷的空气里,“我答应了公主,我会等她回来的。”
徐公凝望着他,微微垂下了衰老的眼角,“你若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便知道这样欺骗自己无非是浪费时间,除了你自己以外,也无人会相信。”
柳斜桥笑了笑,“公主若不回来,我该怎么让阿肇相信,他母亲是疼他的呢?”
他想他是在伪装,他自己也明白,可是这一刻,他不知还能做什么好。身子好像全然没了站立的力气,摇摇欲坠着,他能看见地底裂开的那条血河流淌的缝隙,他只要闭上眼放任自己,就可以摔一个粉身碎骨了。
那样会不会更轻松一些?
徐公低声道:“灵柩还未上钉,你可以打开来瞧瞧。”
这句话像一道符咒,猝然让柳斜桥感知到自己手底是真正的死物。
那棺柩的触感渗进了手指尖,仿佛是秋气渗进了木纹里,缓慢地染出来铁石般的冰冷。
很久,很久,他才伸出手去,他以为自己在推那棺盖,可实际上他根本没能使出力气,右手又开始疼痛,经络连接着血管燃烧起来,眼前一片模糊……
“呲啦……”极轻的声响,那棺盖被推开了一道缝隙——
突然一道大力将他推倒在地,鸿宾站到了灵柩之前,满溢着怒气的红肿双眼直瞪着他,嘶声厉喝:“不许你再碰殿下!”
柳斜桥骤然被摔倒在地,仓皇间右手支撑了一下,便痛得他整个人都蜷缩起来。他皱着眉,眼中浓雾已化不开,像是下一刻就可以渗出水来,可他却忍住了,连一声痛呻都没有。
他以一只左手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鸿宾就这样居高临下地、冷冷地看着他,好像看着一只爬虫。
“我早已劝过你不要再管徐国的事情,哪晓得你当真是个狼心狗肺!”鸿宾清冷的声音里还带着哭腔,“殿下究竟哪里亏待过你?你在她身边阴谋诡计地算着,殿下全都优容了,殿下甚至还想——她甚至还想把南吴国还给你!”
柳斜桥震惊地抬起头。
裂开了,那一道深渊终于裂开了。
可是这虚空中的下坠,却永远没有尽头。
他死死地咬着牙,全身却在克制不住地颤抖。接二连三的咳嗽从胸腔中迸发出来,好像要将他的身心都撕裂掉。
“南吴四郡反叛,她已筹谋好了让你去戡乱,借机恢复南吴国,你就可以回到你的王位上去——她知道她留不住你!”鸿宾哭着说道,“可那时候,你却又让她有了孩子。她不想要孩子,她腾不出手照顾,她也不在乎徐国的继承人,她只在乎你!可是你说,你说你想要这个孩子……殿下怎么这么傻!我真不知道她还在留恋你什么,你从头到尾只是利用她,你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心上过!”
柳斜桥只是咳嗽,苍白的脸容上一双忽然消黯的眼,他偏过头去,长发落下,便遮住了他的神色。
空旷的大殿上,只听见婢女的哭叫声和男人断断续续、苟延残喘的咳嗽。
“殿下她那么喜欢你,喜欢到什么都可以给你……哪怕你要这天下,她也可以给你!但你却先下手了,你还要从她手里抢过去!你少在这里猫哭耗子,若不是你,冯皓怎么会攻上岑河?若不是你,岑都怎么会陷入危险?若不是你,殿下怎么会急于突围?殿下一身的伤都是你害的,是你害死了殿下,是你!”
柳斜桥捂着心口,突然咳出了一口鲜血!
鸿宾被他那模样骇得退了一步,后腰抵在了冰冷的棺材上,才觉自己有了几分力气,可是刹那间的愤怒消散过后,剩下的却只有流泪的悲痛。“殿下她带着一千人马冲出去……她要我一个人逃走……她同我说,柳先生想要什么的话,就全都给他吧……即使知道您背叛了她,她也仍然愿意,仍然不后悔……”
柳斜桥忽而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伸袖一抹唇边血迹,一把推开鸿宾,鸿宾惊怒道:“你做什么!你不可以——”
“喀——”棺盖被遽然推开了大半。
黯淡的光线漏了进来,照映出棺柩中的软垫上、无数片玉璧拱聚的中央,是几片玄色暗绣的碎布,一块金龙腾舞的大玉,和一把沉厚的黑鞘长剑。
也许是经了仔细的擦拭,这三件遗物都泛出净澈的冷光,可是在那绣线的接缝处,在那玉佩的金线缝隙里,在那长剑的血槽上,仍留着斑斑点点的血迹,和刀兵砍击的刮痕。血肉相搏的厮杀声一时嗡鸣在四壁之间,震得人心发麻。
柳斜桥的神情渐渐地沉默,乃至于死寂。
他转过身,对鸿宾道:“我不曾背叛她。”
鸿宾怒极反笑:“那岑河——”
“我知你不信我——”
“我信你。”徐公开口了。他方才始终不发一言。
柳斜桥没有回头看他,“我不在乎。我不在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我对你们也没有了价值,不如便放我走。我要去蒙城,将她的首级带回来。”
冷静,冷静到冷酷的地步。他的眸中闪耀着噬血的光芒,像一头不辨敌我的兽。
***
一个人,一身青衫,寥寥落落走出上宫后殿,天边的云仍如低压的眉弯,永是愁倦地蹙起。
秋风萧萧呼啸而过,依稀含着未尽的水汽,隐约还听见雷声,却总不落下雨来。阴云已将这午后的天色渲成了黄昏的模样,枯黄落叶被风吹起来又落下,在泥尘里匆匆扫过,再飘入那沟水中去。
他抬起衣袖,仿佛要遮挡那本不存在的阳光。
“你这样照料我,能坚持多久呢,柳先生?”
“你爱我,我便给你这天下。你要不要,柳先生?”
“愿家人安好,再无仇怨。”
软罗的襦裙,俏嫩的鹅黄色,像早春里先开的素馨花。她在暮色里柔柔地朝着他笑,小狐狸一样慧黠而清澈的眸子,晕开一圈又一圈透亮的涟漪。每当她这样笑起来的时候,总能让人忘记她是个如何英武决断的女人,她低垂着眼,眉梢却还轻微地上挑,像是在逗引着他,可那逗引却又是青涩的,泛着忐忑的苦味。
他在这一刹那感觉到内心在颤抖,像是一座坍塌的楼,残垣底下埋着什么珍贵的东西,他一一都找不见了。
她死了。
这样的一个女人,怎能这样便死了呢?他内心里不能相信,可又因为这不相信而更加感到痛苦。
她是不是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都相信着是他背叛了她?
可是我爱您啊……我一直,是爱您的。
我纵是骗了您一辈子,唯有这一句话,却不曾骗您。
我爱您——
他的嗓音仿佛被烧灼,透出来的只是沙哑的秋气。
可是,这又如何呢?
他已然令她抱着恨死去,在那远离家人的地方,在那寒冷的深秋里,身躯融在了地底,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