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怎么,就在这一刻,大久保利通突然没有了恐惧,心情变得前所未有的平静。
“也许……就这样……结束了吧?……”大久保利通在心里默念道。
刺客们的射击停止了,大久保利通摇摇晃晃的向前走了几步,推开了车门。
他脚下不稳,一个趔趄摔下了马车,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但他立刻强撑着又站了起来。
他要看一看,是谁杀了他。
刺客们看见他出现,向他聚拢而来。
“哪位是林逸青?可否一见?”看到面前的这一张张蒙着面的脸孔,大久保利通大声问道。
听到大久保利通的话,刺客们全都是一愣,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一个灰衣人,灰衣人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揭下了蒙巾,从众人当中走了出来。
看到面前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大久保利通先是一阵惊愕,接着一个笑容在他脸上荡漾开来。
“难道,真的是林义哲来向我索命么?”大久保利通象是在问自己,又象是在问林逸青。
“我便是林逸青。”林逸青看着浑身是血的大久保利通,叹息了一声,说道,“久仰甲东先生大名,未得一见,今日如此相见,恐成永诀,思之令人神伤。”
“你是林义哲的双生兄弟,是吗?”大久保利通笑了笑,问道。
“是。”林逸青点了点头。
听到林逸青的回答,一些刺客的眼中闪过惊愕之色。
“你杀我,是为了给林义哲报仇吧?”大久保利通的目光扫过林逸青身边的部下,又问道。
“林某与家兄自幼分别,并无丝毫联系。”林逸青平静地答道,“家兄去世之详情,林某也并不清楚,如今听甲东先生说来,当是与甲东先生有关了。”
“当然与我有关,可以说,令兄是死于我手。”大久保利通坦然的点了点头,“其实,我个人对令兄并无恶感,但我知道,令兄是日本的大敌,如不除掉的话,日本将永无崛起之日,所以才行此下策。至于这当中的详情,牵涉之人太广,所以我不会告诉你。”
“我明白甲东先生的意思,此是为公仇,而非私怨,就象我今日要取甲东先生首级一样。”林逸青微微一笑,说道,“林某虽对甲东先生之行事方式不齿,但对甲东先生的志向和用心,还是极为钦佩的。今日刺杀甲东先生,是为给南洲先生去一劲敌,如是而已。”
“怪不得你能得到西乡君如此信重,他果然没有看错人……”大久保利通费力的点了点头,可能是因为身受重伤说话又说得过久的关系,大久保利通的嘴角流出了一丝鲜血。
“你来之前,西乡君是知道你的目的吧?……”大久保利通的声音便得有些暗哑。
“是的。”林逸青点头答道。
“他……有没有说什么?……”大久保利通气息微弱的问道,此时他已经站立不稳,用手紧紧的抓住马车的门,才没有让自己的身子倒下。
“南洲先生对我说,他常常想,甲东先生要是能还象以前那个甲东先生,该有多好啊!”林逸青答道。
“西乡君……”大久保利通听到林逸青的回答,想起二人当年曾为至交的往事,竟然流下了眼泪。
“我死之后,车内有两封信,烦劳你……将这两封信与我的首级一起,交给西乡君……”大久保利通终于支撑不住,从马车边缓缓滑倒,跪坐在了地上。
“林某定当照办,甲东先生请安心上路。”林逸青看着车门上的淋漓鲜血,叹息了一声,伸了伸手,一名奇兵队员上前,将一柄武士刀交到了林逸青的手中。
大久保利通欣慰的一笑,垂下了头,林逸青看了看头发已然有些花白的大久保利通,叹息了一声,猛地挥刀横斩。
一道寒光闪过,大久保利通的头颅飞扬起来,带着鲜血,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抛物线,滚落到了地上。鲜血如同喷泉般从他被齐齐斩断的脖颈中喷出,而他的无头尸身则跪在那里,竟然没有倒下。
倒在地上的车夫看着这可怕的一幕,一双眼睛瞪得溜圆,身子不住的战抖着,一双腿向外踢蹬不已,坐下则是一滩黄水。
看着已然吓得屎尿齐流的车夫,林逸青不由得皱了皱眉。(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四章陪葬者
林逸青从大久保利通的尸体旁跨过,进入到了马车里,发现了放在车座上的一个木质的文件盒,他将文件盒打开,看到了里面有一个小小的丝绸包裹。
林逸青小心的打开绸包,里面包着的是两封信,林逸青看了看这两封信的信封,明白了这是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之间的往来信件,叹息了一声,没有再看,而是仔细的将绸包重新包好,然后将文件盒盖子合上,拿着文件盒出了马车。
“这个人要不要杀掉?”看着在地上瑟缩发抖的车夫,一名奇兵队员问道。
“不必了,留他一条命吧。”林逸青说着,来到了车夫的面前。
“烦劳你向天皇陛下代我等直言:贼臣一日不除,我等一日不收兵,陛下不肯清君侧,自有清君侧之人,还望陛下好自为之。”林逸青对车夫说道。
车夫忙不迭的点着头,林逸青没有再看他,目光落到了没有了头颅的大久保利通的尸体上。
金色的阳光洒在了大久保利通的尸身上,鲜血仍从伤处不住的流淌着,显得一种诡异的凄冷,林逸青凝视了他一会儿,捡起卫队长掉落的长披风,盖在了大久保利通的尸身上。
此时一位奇兵队员已经捡起了大久保利通的人头,装进了牛皮口袋,林逸青将手中的文件盒交给了他的同伴,下令收队离开。
9079年(大乾光旭五年,日本明治十二年)2月19日,上午10时24分,被称为“东洋俾斯麦”的一代枭雄大久保利通就此陨命于东京纪尾井町,时年51岁。
在这个后来被称为“明治十二年事变”的黑暗日子里,除了桦山资纪陪同大久保利通上路之外,还有另外一位萨摩籍的重要人物也一同殉难。
飞驰的火车上,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陆军中将正面色阴郁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松本君,你知道为何大久保阁下如此急召我等入京,是因为什么吗?”黑田清隆问道。
“应该是前线战事不利吧。”松本十郎叹了口气。答道,“大阪城已经失陷,估计京都现在也很危险了。”
曾经作为夏本武扬部下的松本十郎十分清楚,政府这一次急匆匆的将他们从北海道调回。就是为了前线的战事,而黑田清隆是萨摩籍出身,一直对西乡隆盛极为景仰,虽然他对天皇和政府的忠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让他和自己最景仰的人作战。无疑是极为痛苦的,是以松本十郎用了委婉的说法。
黑田清隆久经战阵,海战陆战都参加过,在日本陆军当中素来有智勇双全的名声,松本十郎担任北海道札幌厅厅长,长于内政后勤,是以这一次日本政府在前线吃紧时,便想到将他们从遥远的北海道调了过来。
“南洲先生啊,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呢?”黑田清隆喃喃的自言自语道,“日本有今天。多么的不容易,难道你不想看到一个强盛的日本出现吗?……”
“黑田君,你觉得,日本做为一个新兴国家,如何才能不像印度缅甸一样沦为殖民地?如何才能把日本变成一个强国?”松本十郎想要让黑田清隆从郁闷的心情当中解脱出来,便就着他的话问道。
“日本想要强大起来,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完成日本的工业化!这样日本才有和世界诸强一较高下之实力!才有可能不沦为殖民地!”黑田清隆看着蜿蜒向前的铁路,叹道,“工业化的日本。才是真正强大的日本!可现在日本刚刚步入正轨,内部却妄起刀兵,真是自毁长城啊!”
听到黑田清隆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松本十郎的眼中现出一丝敬佩之色。他回想起日本在兴办铁路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不由得慨然长叹,现今的局面来之不易。
“是啊!当年若非大隈君和伊藤君,日本只怕连这铁路都根本不会有啊!”松本十郎叹道。
明治维新之后,以大隈重信为首的“急变派”着力推进日本的“产业育成”政策。大隈重信借起立会社之事,提议创立通商司,专管对外贸易。金融,海运和商业诸事,接着创办了工部省。把通商司限制在商业领域,让工部省专管近代工业建设。明治三年工部省正式成立。工部省自成立后便成为日本最为核心的部门之一。大隈重信入主大藏省后,加之伊藤博文主持的工部省,标志着急变派在政府内实力大涨。急变派大权在手,马上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政策,工部省在各处建设各种现代产业,极速推进工业化计划。号召以洋为师,大搞工业。一时间各地兴办洋式工业之声大起,“洋跃进”席卷日本。急变派为求政绩,经过一番筹谋,决心开办一样新事物铁路。木户孝允便公开支持说“铁道乃文明之利器。铺设铁道于全国,方才能开化四方。”
事实上,在急变派决定建设铁路之前,日本对于铁路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中宾万次郎在开诚所(萨摩的兰学藩校)讲学时,就第一次提到了铁道及火车。嘉永六年7月18日,继佩里来航仅1个月后,俄罗斯帝国海军中将普嘉廷率四艘大型军舰进入长崎港。普嘉廷奉命和幕府交涉补给事宜。而当时负责长崎港守备的佐贺藩作为日方代表,上舰与普嘉廷谈判。在普嘉廷的舰上,日本人见到了一个火车模型。这个模型以燃烧酒精为动力驱动,俄罗斯人现场为日本人表演了驱动火车模型奔跑。当时日本人看到了这个小火车飞奔的场景“目瞪口呆”,佐贺藩的随行人员中包括两个佐贺藩的技术人员本岛藤太夫和中村奇辅,本岛是佐贺藩的火枪铸造师,中村则是当时佐贺藩精炼方的首脑,二人对这个模型一番研究之后,回到佐贺藩向藩主锅岛直正报告,锅岛直正本来就喜好兰学,于是下令建造此物。
安政二年佐贺藩自力建成酒精蒸汽机车模型并试行成功,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佐贺藩的产品是已知的日本第一台蒸汽火车。安政五年,英国在长崎展示了其在乾国使用的火车,其优秀的运载能力大大刺激了日本人。随后幕府也制订了建设铁路的计划。明治二年,维新刚刚结束之际,在北海道茅沼煤矿,日本人首次使用了铁轨。当时的铁轨虽然是木制铁皮轨,而且使用牛马作为驱动力。但已经可以算作第一个铁路系统了。经过北海道的尝试,急变派认为铁路一物好处极大。原来幕府虽然有全国铁路计划,但是实际无力推行,可时下维新政府可是有足够实力推行了,于是铁道建设顺理成章的被提上了日程。急变派认为,当今亚洲除了泰国和日本之外其他国家均变为殖民地了,为了避免日本也变成殖民地,日本应该师法西洋。可是国内人均很保守,铺设铁路可以让他们见到欧美的强大,使之放弃保守观念,所以铁路的铺设势在必行。而且虽然当时海运发达,可是如果能让陆路运输的效率提升,对于全国统一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于是明治三年,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联合出头,游说太政大臣三条实美通过铁路开拓计划事。消息传出,立刻群议汹汹。象西乡隆盛便谴责大隈重信等人是“浪费无度”。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的老战友副岛种臣也激烈反对此事。连日本军方也因为考虑到在铁路建设中需要进行极为重要的军事测绘,可能会导致泄密而表示不赞同。在民间,因为当时生产力仍不发达,铁路建设需要许多铁,民间舆论认为这可能导致民间铁器供应不足。而且铁做为武士象征的武士刀的原材料,这回却要被拿去当铁轨任火车“乱踩”,很多顽固士族对此接受不了。恰好正在这时全国大名一致奉还版籍,政府接手了2400多万的藩债。财政正是无比困难。大隈重信心中也不乐意在此时让政府出头造铁路,主张由政府引导民间资本来造铁路。而让民资来造又惹出一桩麻烦,早在幕府时代的庆应三年,美国领事馆官员波特曼曾经从幕府那里拿到过一张建造铁路的许可,这个许可里说明幕府仅提供土地,而剩下的一切均由美国承担。幕府倒台后,美国公使正好借此机会要求新政府兑现许可,而在另外一方面,几个英国资本家盯上了这笔铁路生意,向新政府申请建立铁路公司,提出让外资来修铁路,政府分成的计划。大隈重信得知后一概予以拒绝。尤其对英国商人的计划,大隈重信斥之为“印度式的铁路计划,其结果是铁路到那里,那里就变成殖民地”,力主日资自力建设。
虽说大隈重信要求日资独立修建,可是日本当时连西式铁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等人不得不向外国寻求技术支持。而且此时政府财政困难,民间也因为战争刚刚结束而疲敝不堪,因此大隈重信还是要寻求外国的资金协助。(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五章议借俄兵者当斩
当大隈重信等人正在评估诸国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看看那家比较合理时,英国公使帕克斯得到了消息,一心想让英国商人挣这笔钱的帕克斯在铁路公司计划受挫后一直上下其手,向新政府吹风。大隈重信当时正头疼大久保利通和副岛种臣以及西乡隆盛等人的反对声浪。帕克斯的举措正好是份送上门来的大礼。大隈重信跟帕克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达成协议,最后在急变派内部提出让英国参与修筑。大隈重信的意见是英国为铁路的发源国,经济实力强大,所以应选定英国为技术和资金援助方,让英日合资建设铁路。最后急变派内部通过了大隈重信的意见。之后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跟帕克斯介绍来的英国商人纳尔逊开始谈判,最后同意向纳尔逊借款来建设铁道。同时让纳尔逊帮忙寻求车辆和铁轨。纳尔逊回国后在报纸上公开登载广告为日本铁路建设募集资金。消息传回日本后举国骚动,时人皆大骂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等人是“卖国奴”。兵部省和集议院写来的弹劾书和建白书堆得有如山高。但大隈重信等人却丝毫不以“民意”为意,我行我素。不久大隈重信的手下前岛秘密完成了铁道建设计划书和预算书。大隈重信抄着二书进了内阁,在内阁阁议上以雄辩之才使得内阁通过了《前岛计划书》。随后大隈重信跟帕克斯合谋,迫使大久保利通同意不再干预铁路建设事务,成功扫除了铁路建设的绊脚石。在另一方面,大隈重信对于帕克斯深怀戒心,为了避免出现技术换市场之类的事情,同时也为了尽快促进日本铁道技术的进步,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挑选了长州藩士井上胜担当日方总代表(井上在英国留学时专攻铁路和矿山技术)。明治三年英国铁路技师莫伦受聘到任,同时井上胜受命出任矿山头和铁道头,日本铁路建设正式开始。
和乾国一样,日本铁路建设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相反一样是处处受制。当时日本人也和乾国人一样对于铁道认识不深,多有抵制。虽然有个别大商阀愿意出钱,可是总体上民资还是不乐意出钱修铁路,预算总也凑不足。所以工部省最后只好提前把铁路纳入自己旗下。开办官营铁路。可是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建设预算一削再削,原计划打算进口英国的枕木,结果最后改为使用国产木材做枕木;当时铁路预定通过多摩川,所以要在上面架设桥梁。原定进口英国石材建设石桥,结果因为预算不足而作罢,改为木桥;原计划还要通过几条河,都要架起桥梁,结果一概作罢,线路修改为尽可能避开河流。接下来更是麻烦不断,因为传闻铁路是不祥之事,所以当铁路修到东京地区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时,当地居民纷纷组织起来游行示威,不准铁路通过。百般无奈的工部省劝说无效。只好在海上拦海建堤坝,在堤坝上修建铁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全长29公里,有近10公里的线路是这种海上堤坝线路,而且由于预算不足,大隈重信只好决定使用窄轨,结果导致后来日本铁路很快就达到了自然极限而运力不足。
来自民间的麻烦不断,而日本政府内部的反对声也没有消失过。但是工部省还是坚持修筑,明治五年6月12日,品川横滨线试运行成功,9月12日。新桥横滨线宣布开业。这是日本第一条实用性铁路,它的建成是日本工业化和近代化的一大标志。开业当日热闹非凡,明治天皇乘坐亲自指定的御车做为第一台火车从新桥站出发,以时速32。8公里的速度平安开到了横滨站。消息传出后举国轰动。人们对于铁路的印象大大扭转。诸般抵制迅速消失。10月15日铁路正式营业,营业连续数日都是盛况空前,许多华族和商贾纷纷前来体验坐火车的感觉。当时日本近代工业刚刚开始兴起,铁路运输主要还是客运为主,当时客运车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一票1元12钱5厘。中等一票75钱,下等一票37钱5厘。考虑到当时下等车票的价钱足够买到5升半(约10公斤)大米,所以在当时坐火车仍然是平头百姓所不能企及的事情。
做为一个以前还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国家,日本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建设了一条实用铁路并开业待客。这个事实轰动了全世界,日本顿时受到世人瞩目,在日本国内,明治天皇对于铁道建设也非常满意,下令全国兴办铁路,从这时起,日本国内掀起了兴建铁路的风潮。
“兴修铁路,大隈君实为第一功臣。”黑田清隆点头道。
虽然黑田清隆并非对大隈重信所做的一切全都赞同,但在铁路这件事上,黑田清隆认为大隈重信确是首功,无人可比。
“黑田君,你听说过没有,现下战事危急,有人给政府提出了向外国借兵平叛的建议。”松本十郎说道,“并且指出,最好向露西亚借兵。”
听到这句话,黑田清隆的面色一下子变了。
作为和大隈重信一样的“急变派”,黑田清隆热衷于北海道的开发建设,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阻止俄罗斯帝国的南扩!
黑田清隆一直为俄罗斯对库页岛的势力扩展与日俱增(当时库页岛状态为两国杂居)深感忧虑,在明治三年5月他就任北海道开拓使次官后便大力整顿北疆。7月开始黑田清隆前往库页岛,和当地俄罗斯官吏交涉,并在视察北海道后返回江户。及后由明治四年1月到5月,他出国游历美国和欧洲。旅途中,美国人开普伦担任了黑田清隆的顾问,为日后更多外国顾问得以前往日本协助进行维新铺平了道路。回国后,在10月15日开拓使长官东久世通禧辞职后,黑田清隆着手领导开拓使的工作。明治七年6月23日,黑田擢升成为陆军中将,及被任命为北海道屯田宪兵事务总理。同年8月2日,成为了参议兼开拓使长官。黑田清隆起用了以往在夏本武扬领导下曾在箱馆当职的旧幕臣参与北海道的开拓工作,依靠开普伦进行政策指导和技术传授,并按照开普伦的建议开始加大投资北海道的事业,以加强北海道的建设,阻止俄罗斯势力日益南扩。然而,由于在短期内开拓官厅的支出严重超出,迫使黑田清隆苦思积虑缩减开拓规模,道路、测量等基建项目均迅速了事,只选取部分具有效收益的产业活动重点进行投资。
黑田清隆虽然景仰西乡隆盛,但他不赞同西乡隆盛对外扩张的“征韩”主张,他认为不能随便对相邻的乾国及俄国作出挑衅。明治六年,明治政府内部出现支持征韩论与否的争议。当时黑田清隆便从重视内政的立场上反对了西乡隆盛等人征伐朝鲜的主张。并在明治七年日本出兵台湾后,主张不和乾国全面开战,尽快进入外交谈判,防止乾国及俄罗斯帝国对日本断然出兵。
黑田清隆一向认为俄罗斯才是日本的大敌,鉴于两国已经在安政二年签订的《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中确定库页岛为两国共管,因此经常发生主权冲突的问题,故而黑田清隆主张放弃遥远的库页岛,以免和俄罗斯有进一步冲突,并力促早日开发北海道作为防俄基地。明治八年日本政府和俄罗斯商讨两国在库页岛的交界问题,由于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同是北海道开荒使的管辖范围,受理和让出当中的领土属黑田清隆的职务,日本政府派出黑田清隆作为特命全权公使出使圣彼得堡,负责和俄国人谈判缔结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方面的条约。
由于长年和俄国人打交道,黑田清隆对俄国人的了解,可以说极其深刻,是以松本十郎在一说出有人提出来要向俄国借兵以求平叛的事之后,不由得又惊又怒。
“何人出自主意?此乱国之贼也!当斩之以谢天下!”黑田清隆大叫道。
“黑田君还是不要说这样冲动的话为好。”松本十郎向周围望了望,此时在这间车厢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但松本十郎的动作还是表现出了对“隔墙有耳”的担心。
“难道,是大久保阁下或是伊藤阁下的主意?”黑田清隆一愣。
“不是。”松本十郎摇了摇头,“据说最早是现任兵部省高级顾问的米国人李仙得向大久保阁下提出借兵外国的建议,但大久保阁下没有同意,于是便作罢论,而今战事日益不利,李仙得又重提前议,并提议借露西亚在远东之海陆军前来助战,可迅速平定叛乱。大久保阁下这一次没有明确表示同意或是反对,但大久保阁下要外务省联络列国公使,搜罗军事顾问,似有松动之意。”(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六章被炸毁的桥
“那就是说,大久保阁下有想要借兵外国的想法了。”黑田清隆面色阴郁的说道,“这是万万不行的!我一定要劝阻大久保阁下!”
“不过,大久保阁下也有他的难处。”松本十郎叹息了一声,对大久保利通现在的处境表示理解,“眼下叛军兵势正盛,九州四国全境沦陷,大阪城也被攻破,海陆军损失巨大,兵力严重不足,大久保阁下处境艰难,自然会想到象乾国当年平定叛乱一般,借师国外。”
“借师国外,是饮鸠止渴之举!纵能平叛,叛乱止息之后,外兵如不撤退,强索权益,又何以驱之?”黑田清隆道,“万万不可!”
“可现下叛军势大,连克名城,政府海陆军皆不能敌,不尽快扭转局势的话,待到叛军进逼东京,就危险了。”松本十郎叹道。
“你我此去,定然能破得叛军便是!”黑田清隆朗声道,“只要有一万雄兵在手,粮草军械充足,叛军纵然势大,亦不难破之!”
“黑田君是不是已经有破敌之法了?”松本十郎看到黑田清隆自信满满的样子,立刻追问道。
“我看过相关的战报,叛军攻城之法,多用穴地爆破,毁坏城墙,破城而入。我专门研究了下欧美各国相关战例,已有心得,此次正好要同叛军较量一番。”黑田清隆答道。
听到黑田清隆已有破敌之法,松本十郎很是高兴,和黑田清隆谈论起进兵事宜来,却根本没有发觉,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寒冷的冬日中的一个黄昏,一艘运兵船悄悄的驶入了东京湾,已经是陆军少将的大山岩站在船甲板上,久久地望着东京城。
现在的东京城,好象壁炉里一堆快要熄灭的柴火,渐渐暗了下去。过了一阵子,便只见黑黑细细的一线陆地,依然横隔在海水和那愈来愈浓的满天暮色之间。海浪,冷冷地拍打着船身。
他和他麾下的部队。此时正奉命调入东京。
风有些冷,大山岩躲进一个舱口,点上了一支烟,心里想着自己目前的处境。他过去一向把“为天皇献身”当作自己的格言,看似伟大得很。实在并没有多大道理。人生在世到底为何,这个问题是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答案的。
现在,一头是已经成为了敌人的曾经待自己有如父亲一般的兄长西乡隆盛,另一头则是自己效忠的政府。
他曾经想到要逃避这场战争,但命运偏偏不让他如愿,就在不久前,陆军省将自己的军衔提升为少将,他当然明白,这一次的提升,意味着什么。
真的要和亲爱的兄长还有昔日的战友们。拔刀相向么?
大山岩叹了口气,又来到甲板上,凭栏而立,向远方眺望着。
远处海岸的坝上,一座用巨木搭建的铁路桥清晰可见。
看见这座外貌显得有些简陋的大桥,大山岩又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当年工部省决定修建通往东京的铁路时,曾遭到了民间的激烈反对,工部省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绕开农田,在海边筑坝修桥。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座巨大的木桥。
据说这座木桥建成之后,很多外国人质疑它的坚固性和日本工程的可靠性,认为火车一上去就会坍塌,但事实却是。这座大桥直到今日,仍然巍然屹立,而且因为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了一体而变得更美丽了。
大山岩也曾坐火车经过这座木质的铁路桥,火车在桥上开过时,大山岩记得风大的时候,车身和桥身都会有微微的晃动。加上凌空绝壁,别有一番惊险,很多人这时会发出阵阵惊呼,以为火车会从大桥上掉下去,但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
大山岩用热切的目光望着这座桥,尽管它显得很原始和粗陋,但却是日本工业化的开端的象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日本发展的成就。也许有一天,这座木桥会被石桥或铁桥代替,但大山岩不会忘记这座木桥的历史功绩。
正当大山岩凝望着大桥时,伴随着汽笛的声响,远处海岸上,一列火车正疾速驶来。
火车快速驶近,上了大桥,此时运兵船也驶到了离大桥不远的地方,大山岩看到了火车头上插着的日本军旗,知道这应该是一列被军方征用的火车,上面应该搭载着兵员或是重要的军事物资,而且它现在的目的地应该也是东京。
大山岩正在想着自己所在的运兵船和这列火车上的兵员将会被派往哪里时,一道红光突然从桥中间闪过,接着便是一声炸雷般的巨响。
此时火车已经驶上了大桥,机车头已然开过大桥三分之二的位置,而就在这一刻,桥身中间处突然爆炸了,大山岩看到大桥瞬间从中间断裂开来。
急驶中的列车也被炸成了两截,有三节车厢在机车头的牵引下继续向前猛驶,试图冲向对岸,但就在此时,桥身又有两处发生了较小的爆炸,断桥承受不住这样的爆炸和机车头及车厢的重量,坍塌了下来。
车厢在半空中便已然碎裂,大山岩看到无数人手舞足蹈惨叫着从空中向海面跌落,不由得惊恐万状。
先是车厢重重的砸进了海里,接着沉重的机车头坠落下来,砸在了车厢上爆炸了,瞬间升腾起巨大的带着火焰的烟团,紧接着是碎裂的锅炉喷出的白色蒸汽,滚热的蒸汽瞬间将落水的人们包围了,被烫伤的人们发出了凄厉的呼号。
另一侧的桥身也垮了,更多的车厢坠落下来,激起了巨浪,涌动的巨浪拍击着运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