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吉野”身后的“高千穗”上,那位尉官战后用这样的文字描绘自己当时的心情:“……无情的时针在赌着日乾两国之命运,一秒一秒在前进。敌军益发接近,出现烟筒,露出舰身,终于能辨别出舰数和阵形。敌舰队总共十四艘,面向西南,成二队单横阵,一前一后驶来,前队为巍巍然之‘定远’、‘镇远’、‘经远’、‘来远’四大铁甲舰。四大舰身后,十艘新锐鱼雷洋舰向两边展开。另于西方数海里尚有二大舰,见机行事,充当后援。果然,敌军默默集其全部精锐,决心全力对抗我军,其阵如猛狮在前,凶狼在后。然而敌军布成横阵,众炮皆在舰首。与此相反,我军如以舷侧炮对战,势必暴露侧面。以大面积向敌乃兵家之所忌,如之奈何!”

随着双方军舰的不断接近,中午12时18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在旗舰“山城”上,向在前方航行的第一游击队下达了“截击敌舰队右翼”的命令。由于和本队的间距缩短到了适当距离,第一游击队此时已经将编队航速提高到了8节,得到旗舰“山城”发出的命令后,12时30分,坪井航三下令编队航速提高至10节,继续指向乾国舰队的中坚航行,准备到达适当位置后再转向乾国海军右翼。

由于自己属下的官兵大都是新手,缺乏经验,而且面临的是乾国海军的主力铁甲舰,心理压力极大,即使是最简单的纵队编队,坪井航三也担心会出现差错。“吉野”舰上不断升起旗号,提醒后续的“高千穗”、“秋津洲”、“浪速”3舰“注意距离”、“注意速度”,督促各舰保持好编队队形。

14艘乾国海军战舰也在疾驶,军舰上都已快速地完成了战斗准备。

此刻,乾国军舰上呈现出出来的,是一幅雄壮的画面:“光头短发,赤露两臂,肤色淡黑的壮士,一群、二群直立于甲板炮旁,等待厮杀。”日后记录下这段生动话语的“镇远”舰顾问美国人马吉芬,这时身着蓝色的北洋海军军官服,正站立在“镇远”舰的飞桥上,准备用自己心爱的柯达相机来记录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海战。在他的身旁,是凭着实际海上经验,从基层水兵一级级考升成高级军官的“镇远”舰舰长杨用霖,乾国海军中职位仅次于提督丁禹廷的左翼总兵刘步蝉,则已经身处在飞桥下的装甲司令塔内,监督着军舰的航行。

日本联合舰队由“吉野”领头的第一游击队开始从乾国海军阵前通过,以10节的航速向右翼驶去。此时,这4艘白色的阿姆斯特朗快速巡洋舰已经彻底清楚地出现在乾国海军官兵的视野里,甚至连涂饰在水线带上的舰船识别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右转4度”,“定远”舰上发出号令,根据船头对敌的标准,乾国海军各舰的航向向右移动4个罗经点,舰首方向黑洞洞的重炮炮口追踪着正在向右而去的日本第一游击队。

丁禹廷等高级军官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情形,日本舰队的移动速度虽然显得极快,但对于贯彻了林逸青“高速铁甲舰”理念的“经远”、“来远”来说,拦住这些快速巡洋舰并非难事。

“经远”和“来远”为法国拉塞纳船厂建造的大型铁甲舰,二舰为同级舰,排水量7652吨,舰长102。67米,宽19。22米,吃水5。96米,动力系统采用5台燃煤锅炉,两座三胀式往复蒸汽机,功率13000匹马力,最高航速可达19。6节,这个航速在世界海军的铁甲舰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一级铁甲舰,“经远”级采用了铁甲堡防护样式,水线带装甲厚度为300-200毫米,炮罩厚50毫米,露炮台装甲厚274-203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74毫米,拥有极其强大的防护。“经远”级铁甲舰的主要武器和“定远”级一样,是4门305毫米30倍口径主炮,和“定远”级的主炮布置方式不同,这4门主炮为单装露炮台式(带有一个方形的炮罩),呈菱形布局,分别布设在舰首和舰尾以及两舷的两个耳台上,无论在前后左右哪个方向上,都可以获得3门主炮的齐射火力。为增强火力密度,配合4门主炮,在其附近又安装了8门140毫米40倍口径加纳炮,以及10门57毫米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8门40毫米口径马克沁机关炮。

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和傲人的航速,让坪井航三和河原要一在面对“经远”级铁甲舰时,紧张得连呼吸都要停顿了。

他们想象不出来,铁甲舰竟然可以行驶得如此之快!

“8000米!”

“7000米!”

“6000米!”

“预备开放!”

“5000米!!!”

“经远”的枪炮官仿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大声地喊出口令“开放!”,手中的指挥刀随之举起。

“经远”舰首主炮台上腾起一团白色烟雾,舰首305毫米主炮发出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紧接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一颗292千克的钢铁弹头,沿着72道来复线,以500米/秒的初速,旋转着飞出炮膛,杀向远方的日本第一游击队。

随着“经远”舰首主炮的一声怒吼,左舷耳台的305毫米主炮也跟着开火,大东沟海战正式打响。

“经远”舰射出的第一颗炮弹,呼啸着从日本第一游击队上空掠过,落在距离领队舰“吉野”左舷仅数百米处的海中,激起冲天水柱。“‘经远’舰首主炮台吐出一团白烟,接着轰然巨响,三十厘米大炮弹冲开烟雾,从我军头顶高高飞过,于左舷附近落入海中,海水顿时腾高数丈。”

以先锋舰的动作为号令,乾国舰队各舰相继开火射击,天空中开始滑出道道轨迹,钢铁炮弹呼啸着飞向日本舰队,然而各舰并没有都跟着先锋舰集中火力炮击日本第一游击队,而是散乱地各自为战,射击各自认定最为合宜的目标。日本联合舰队由于战前依据自身速射炮射程短的特点,制定了必须到达3000米距离才能开火的战术指令,因而面对着乾国舰队的炮火攻击,依旧以侧翼大面积暴露的队形在默默航进,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为了尽快通过北洋舰队舰首重炮的射击区域,运动到右翼展开攻击,而下令舰队编队航速提高至14节。但是紧随其后的本队却依然慢吞吞地前进,第一游击队和本队之间渐渐出现了一个大缺口。

乾国舰队各艘军舰上士气异常高涨,炮台上异常忙碌,装填、发炮此起彼伏,抬着炮弹的乐童和水兵在甲板上四处奔忙,提督丁禹廷依旧稳稳地站在“定远”的飞桥甲板上,手持望远镜观战。落在日本舰队四周海中的炮弹,不断激起阵阵水柱,不久,日本第一游击队队的先导舰“吉野”被击中起火,迸射出熊熊烈焰,顿时乾国舰队上空充满了雷鸣般的欢呼喝彩声。

一发“来远”舰主炮射出的305毫米开花弹击中了“吉野”舰的右舷4号炮位爆炸,120毫米大口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被瞬间摧毁,四下流动的火焰将堆积在甲板炮位附近的一些弹药被引爆,爆炸声接连而起,海军少尉浅尾重行与四等水兵牛岛喜太郎当场毙命,同时炸死的还有一等水兵松平大次郎等9人。日本联合舰队很多军舰由于都装备有大量的中口径速射炮,为了保证速射炮在战时能不间断地高速射击,而预先将大量的弹药堆积在炮位附近,以减少弹药补充的时间,然而这种希望最大程度发挥速射炮威力的做法,势必会带来弹药被击中后连锁爆炸的危险。目睹日本海军新锐的先锋舰中弹起火,“经远”、“来远”以及邻近的“定远”、“镇远”等舰上,都传出了欢呼声,水兵们纷纷击节称快,信心百倍地准备下一发的射击。

看着燃起熊熊大火的“吉野”,丁禹廷一直紧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每一艘乾国军舰上都装有从英国购买的最新式的测距仪,通过使用类似望远镜一样的测距仪观测远方目标,当左右目镜调焦调实后,刻度表上就会自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采用如此先进的装备,使得乾国海军在射击测距时要比只有“吉野”等少量军舰装备了测距仪的日本海军大占上风,加上乾国炮手精熟的技艺,使得火炮射击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因而“来远”在开战伊始就能够击中高速行驶的“吉野”。

此时在“吉野”上,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看着舰上的熊熊大火,在心里大骂着伊东佑亨的无能指挥。

他知道,刚刚命中“吉野”的,是一颗305毫米口径的大炮弹。

原本对于用“吉野”这样的快速巡洋舰去对阵拥有坚甲巨炮的乾国铁甲舰坪井航三就很不以为然,现在的一幕完全印证了他的担忧。

“吉野”燃起大火,使得日本炮手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不顾到达3000米才能开火的禁令,开始疯狂的向乾国军舰射击,一时间大小炮弹雨点般的向乾国军舰射去,但全都打到了海里,只激起了道道的水墙,煞是壮观。

几乎在“吉野”舰中弹起火冒出黄烟的同时,日本第一游击队的2号舰“高千穗”上也冒出了黄烟。“高千穗”舰右舷后部的一间军官舱室被“经远”射来的一颗140毫米炮弹击中,炮弹横扫了室内的物件后穿越而过,在舰内的穹甲甲板上炸响,爆炸产生的破片给76毫米的穹甲甲板留下了3个大洞作为纪念。管理弹药库的三名水兵被弹片击中身亡,海军上尉友贺长一的腹部肠子蠕蠕流出体外,痛苦的倒毙在鲜血淋漓中。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远距炮击

堆积在中弹舱室附近的几颗装填下濑火药的炮弹被引爆,燃起了大火,冒出阵阵有毒的黄烟,更为可怕的是,地板上通向弹药库的开口居然是敞开着的,火焰眼看就要顺势而入进入弹药库。“高千穗”上几名尉官疯狂地大喊,组织水兵死命地转动消防泵灭火,最终扑灭了火焰,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

但“高千穗”舰的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火焰刚刚被扑灭,又有一颗140毫米炮弹飞了过来,正中“高千穗”舰的前部桅杆,击穿了桅盘后爆炸,桅盘里的了望兵和机关炮手共七人全身着火,有如燃烧的火把一般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飞到了空中,然后坠入大海。

看到乾国军舰在如此远的距离上竟然能准确的命中桅杆,“高千穗”舰上的日本海军官兵无不惊恐万分。

乾国海军的炮术,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

不久,第一游击队后续的“秋津洲”、“浪速”也接连中弹。“秋津洲”舰先是右舷的5号速射炮被乾国军舰射出的140毫米炮弹击中,炮盾上炸出了一个破口,在这个炮位附近作战的海军大尉永田廉平、三等兵曹志田正之助、一等水兵三野为吉等5名官兵毙命,一等兵曹吉村最太郎等9人受伤。接着“秋津洲”舰尾又中了一颗140毫米炮弹,炮弹直接射进了军官生活区爆炸,将军官生活区炸成一片火海,并摧毁了“秋津洲”的舰尾120毫米速射炮。“浪速”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先是舰首主炮塔下方的水线带附近被洞穿,引起了少量进水,接着舰首主炮炮房便被一颗305毫米开花弹击中,260毫米主炮瞬间被炸成了一团废铁,主炮塔内的官兵25人全部被炸死,整个舰首燃起熊熊大火,大量有毒的黄烟从司令塔里灌入,舰长东乡平八郎和军官们全给熏成了褐色,一个个头晕目眩,为了避免被毒烟熏死,东乡平八郎和军官们不得不从前部司令塔里撤出,逃进了舰尾的备用指挥塔里。

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上,坪井航三目睹4艘快速巡洋舰在乾国铁甲舰的猛烈炮击下先后燃起大火,震惊不已,眼见第一游击队处境危险,坪井航三下令升起信号旗,命令第一游击队减速行驶,以期得到本队铁甲舰的掩护。

看到第一游击队在乾国舰队的炮击下竟然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山城”号上的伊东佑亨恼怒不已。

“发信号!问他们为什么减速?!”伊东佑亨向身边的军官大声的命令道。

信号旗刚刚升上去不久,便收到了“吉野”的回信:“第一游击队四舰重伤!请求掩护!”

听到了望兵的报告,伊东佑亨更加愤怒:“再发信号!要第一游击队必须加快航速!迅速通过敌舰队前方,绕击敌舰队右翼!”

一连串复杂的信号旗再次升了起来,但伊东佑亨看到的景象却并不是第一游击队的加速前进,而是转舵向左,意图离开战场。

“坪井懦夫!竟然敢逃跑……”伊东佑亨跳着脚大骂起来。

就在伊东佑亨话音刚落之际,头顶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伊东佑亨情不自禁的缩下了后面的话,低头做出了躲避的动作。

巨大的炮弹有如流星一般落了下来,飞过“山城”号铁甲舰的上方,落在了左舷不远处的海中爆炸了,水柱冲天而起,伊东佑亨甚至能够看到爆炸产生的黄绿色烟雾。

好似下了一场大雨,海水从天而下,将舰桥上的每个人都淋成了落汤鸡。

伊东佑亨知道,不知不觉的本队各舰已经进入到了乾国铁甲舰的主炮射程之内了。

没有等他下令,“山城”号舰首炮台的两门305毫米主炮和船腰炮房右侧的两门305毫米主炮便开火了,但这一轮齐射不但没有能够击中目标,炮弹都在离乾国铁甲舰很远的地方入水爆炸了,只炸起了一道水墙。

由于原本属于德国“萨克森”级铁甲舰的“山城”和“扶桑”设计的主炮是260毫米口径,为了对抗乾国海军而将主炮口径提高到了305毫米,而为了减轻重量,缩短了主炮的倍径,由原来的25倍口径改为20倍口径,因而使得“山城”号和“扶桑”号在同乾国铁甲舰交战时,虽然同是305毫米主炮,但射程却要比30倍口径的乾国铁甲舰要近得多。

此时此刻,乾国铁甲舰主炮射程远的优势完全展现了出来。

继“山城”号开火之后,紧随着“山城”号的“扶桑”号的主炮也跟着响了起来,接着“扶桑”号之后的“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四舰也纷纷开火。

看到“三景舰”的320毫米巨炮几乎同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叫,伊东佑亨紧紧的握住了拳头。

这些巨型火炮,可以说是他此次赖以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松岛”级穹甲巡洋舰是9087年日本政府为对抗克制当时日本海军的假想敌乾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定远”级铁甲舰,特别发行海军公债而建造的“‘定远’克星”。该级舰原本计划建造4艘,后因经费问题改成了3艘,由于这3艘军舰采用著名的“日本三景”“松岛”、“严岛”、“桥立”的名称作为舰名,又被称为三景观舰,简称三景舰。

三景舰的设计,由当时受聘日本,风头正劲的法国舰船设计专家白劳易(LouisEmileBertin)提出和担纲。在当时,想用价格较低廉的军舰战胜铁甲舰,理论上只有一种船型具有这种可能性,即小船架大炮的蚊子船。然而蚊子船由于适航性差,无法在海况多变的大海上作战,白劳易提出了一种加大船体、增强航海性能的穹甲巡洋舰,实际上就是放大了的蚊子船。

白劳易为三景舰选定的母型,是他自己的成名之作,法国海军的装甲蚊子船“黄泉”级,为单桅单烟囱布局。

“松岛”级穹甲巡洋舰的排水量为4278吨,军舰垂线间长89。9米,宽15。4米,吃水达到6米。动力系统采用2座卧式3胀往复蒸汽机,配套使用6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5400马力,最高航速16节。为了对抗乾国“定远”级铁甲舰厚达305毫米的装甲,以及305毫米口径的巨炮,白劳易特别给这级军舰安排了1门口径惊人的法国加纳式320毫米巨炮作为主炮(火炮由法国施耐德公司根据加纳炮的规范制造,其中内管为英国造,外套为法国造)。

这种320毫米巨炮,最初设计时为考虑增大火炮威力,身管设计成42倍口径,在9087年8月30日召开的兵器会议讨论中,担心火炮过于庞大,转动时会影响军舰的稳性,而修改为38倍口径(按膛长12160毫米计)。火炮设计的转向角度为285°,初速为650米/秒,有效射程8000米,每门炮备弹60发,可以选择装填重达450千克的钢铁榴弹,或者350千克重的普通榴弹。这些数据表面看来均超过了乾国“定远”级军舰装备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然而重达66吨,看似威力巨大的加纳大炮,安装的载体只是区区4000余吨的军舰,由此还是引发了一系列的设计问题。已经缩小了的主炮转动时仍然会影响军舰的稳性,造船舰体侧倾,如果遇到恶劣海况,主炮根本不能转动,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军舰覆没。同时为了降低军舰重心,火炮安装的甲板设计得极为低矮,又引起了令人头疼的上浪问题,严重影响了军舰的适航性。

伊东佑亨很快便会看到,受这些弊端制约,在即将来到的海战中,理论射速为10分钟1发的320毫米加纳炮的射速竟然慢到了半小时才能发射1发,用大口径炮超越“定远”的构思可谓彻底失败。

可谓无心插柳,即将在海战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密布在三景舰舰体两侧的大量次口径的副炮120毫米口径阿姆斯特朗式速射炮。这种火炮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膛长4801毫米,弹头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射速高达1分钟4-5发。由于“松岛”与另两艘三景舰舰体设计上差异较大,120毫米火炮装备的数量也不等。

3艘三景舰可能考虑到3舰犄角小队战术,其中预定配属于3舰编队右侧的“桥立”、“严岛”设计近似,将320毫米主炮安装在舰首的露炮台内,便于向前作战,围壁厚达12英寸的露炮台上加装了4英寸厚的前部敞开式炮盾进行防护(炮盾的左右和后侧全部封闭,而前部大面积敞开。当时法国舰船设计师认为,海战时火炮的正前方很难受到攻击,对炮台的真正威胁来自敌方军舰桅杆上的小口径机关炮,因而偏重上部和后部防御),主炮之后的主甲板下设有一处炮房,两侧各装备5门120毫米速射炮,另外在舰尾主甲板上还装备有1门。三景舰中的“松岛”舰比较特殊,最初可能考虑布置在3舰犄角小队的左侧断后位置使用,于是主炮位被极为古怪地安排在了舰尾,120速射炮改布置于舰首主甲板下的炮房内,由于空间较其他2艘三景舰为大,速射炮的数量增加到12门,每侧各6门。

此外,三景舰的武器还有47毫米口径重型哈乞开斯速射炮(“松岛”5门,“桥立”、“严岛”各6门)、47毫米轻型哈乞开斯速射炮(“松岛”10门,“桥立”、“严岛”各12门)、8毫米五管诺典费尔得机关炮(三舰各装备1门),14英寸鱼雷发射管(三舰各装备4具),以及军舰水线下尖锐的冲角。

由于数量过多的武备占用了军舰的大量有效吨载,三景舰没有像法国母型“黄泉”那样采用水线带装甲防护,而是在军舰内部纵向平铺了厚度为2英寸的穹甲甲板,防护能力可以说相当差,曾被山本权兵卫评价为“手执利刃之赤身倮体兵”。

三景舰中的“严岛”、“松岛”分别于9088年1月7日、2月17日在法国地中海船厂开工建造,先后于9091年9月3日和9092年4月5日完工。第三艘“桥立”号于9088年8月6日在日本横须贺造船所开工,直到战争前夕的9094年6月26才竣工。在3舰的服役过程中,又接连出现锅炉漏气、腐蚀等设计问题,以至于最高航速只能达到14节左右,虽然“严岛”舰锅炉问题连连,“桥立”舰又刚刚服役,训练不足,但为了克制乾国的“定远”级铁甲舰,最终日本联合舰队还是选择带上“三景舰”作战。

三景舰设计上的缺陷,以及日本水兵训练程度的不足,“松岛”320毫米主炮在3500米距离上射向“定远”的第一颗炮弹不出所料的远远掉在了海中。

继“松岛”之后,“严岛”舰在距离4500米时向“定远”开火,“桥立”舰距离4000米时向“定远”、“镇远”射击。12时55分,相距5000米,本队最末尾的“千代田”舰也向“定远”射击。

战后一些清流言官不顾“定远”舰305毫米主炮的有效射程为7800米这一事实,一味批评乾国海军5000米上的第一轮发射是“盲目开火”,而却并没有去注意,日本联合舰队实际仅仅间隔了几分钟,也在远距离上也开始了炮击。

黄海的波涛沸腾起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浴火拼杀

日舰射出的疯狂弹雨给“定远”、“镇远”两舰造成了不小的伤亡,飞扬的弹片波及到了飞桥上的人们,两名乾国水兵为了保护海军提督丁禹廷当场牺牲,血染飞桥,丁禹廷和“定远”舰管带左翼总兵邓正卿以及军官们不得不退入装甲司令塔中。

仍然站在观察窗前紧盯着战场的丁禹廷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坚毅,这位任事勤勉的海军提督从丰岛海战事起,就成为朝中清流派交相攻击的对向,此时实际已经被革去职务,正在戴罪,“即行革职,仍责令戴罪自效”(朝廷谕旨)。对海军、对丁禹廷并无了解的清流士大夫们,仅凭着任意发挥的想像,对国家前敌的将领大肆进行中伤,意图去之而后快,以达到将洋务派势力驱逐出海军的目的。司令塔内的丁禹廷希望自己属下的将领们能够尽量发挥战术,歼除可恶的日本军舰,消弭朝中对于自己和海军的种种猜忌。

由于丁禹廷在舰上主要身份是督战者,因而退入司令塔并未能影响他执行自己的职能。乾国舰队的战术指挥则仍然由右翼总兵刘步蝉在继续执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大部分乾国军舰都在追随着旗舰“定远”进行运动,没有出现那种只存在于想像中的彻底失去指挥的混乱情况。

由于在短时间内给敌方造成大的损害,日本舰队目前还没有能够横越乾国舰队阵前并制造战果,受到重创的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巡洋舰已经转向离开了战场(实际坪井航三并没有离开,而是打算灭火自救后再返回,而那时他们将同乾国军舰“宁远”、“济远”相遇并交战,形成另外一个战场),随着双方军舰的距离逐渐接近,虽然缺少了第一游击队,但日本联合舰队本队已经运动到了利于进行炮战的最佳距离,开始发挥他们火力凶猛的特点进行炮战。

正当本队6舰在乾国舰队左翼将“定远”、“镇远”打得火起的时候,以纵队队形未能通过乾国舰队阵前的联合舰队本队,虽然利用密集的舷侧火力在炮火对抗中给乾国铁甲舰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他们面临的毕竟是乾国舰队参战军舰中的全部精锐,侧面大量暴露在外的本队军舰接连遭到攻击的同时,陷入了被乾国海军两艘高速铁甲舰“经远”、“来远”拦截夹击的被动局面。

在“定远”、“镇远”小队奋力同日本舰队本队6舰对射之时,“经远”、“来远”小队已经冲到了本队的阵前,原本“经远”、“来远”打算追击受创甚重逃跑的第一游击队,但在发现旗舰“定远”受到聚攻后,便从“山城”舰首左侧接近,形成夹击态势,向本队各舰开始了猛烈轰击,以减轻“定远”和“镇远”的压力。

13时4分,联合舰队旗舰“山城”首次中弹,一颗140毫米炮弹穿透了主甲板,刚好落在“山城”舰左舷副炮炮位上,87毫米口径的克虏伯速射炮立刻被击毁,3名炮手和1名信号员当场毙命。

不久,本队的2号舰“扶桑”也被击中,首先是1枚140毫米加纳炮射出的开花炮弹命中了“扶桑”舰的左舷,引发爆炸,导致11名水兵被炸死。紧接着又有1枚140毫米加纳炮发射的穿甲爆破弹再次命中左舷,在“扶桑”舰后部水线附近炸响,海军上尉立井勇健等6人被炸死。

13时10分,日本本队的“严岛”舰被“经远”舰击中。炮弹命中“严岛”舰首的320毫米主炮塔,弹片四散,在炮塔内督战的分队长肥浜奇马海军大尉、炮术长白云上清之介海军大尉以及二等兵东野恒飞之助当场毙命,另有7名日本水兵被流火烧伤,不治身亡。

此时的战况,正如当时在本队外侧航行的“西京丸”舰时候战报所说的那样,“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