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师父,我来替你收尸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师父长臂一扬,那剑略过他的手指,在空中旋转了一番,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掌中。
  她诧异万分,双瞳登时扩大了一倍。
  师父抢了她的剑!
  他手握着长剑,朝她笑了笑,“是的,我抢了你的剑。”
  一心希望死在小雅手上的他,没想到最后一刻,迟疑了。
  看到小雅如此揪心痛楚,他竟不忍心。
  不忍心让她尝到杀人的滋味。
  不忍心让她的手上沾满鲜血。
  “杀人的滋味太糟糕,我一人尝了就行。”他说。
  这是什么情况?师父这是……几个意思?元雅当场愣住了,忽然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
  “师父,你……你不是要我报仇吗?”
  师父收起了剑,朝她走了过去,“报仇的事,有你那句话便够了。”
  “哪句?”她现在脑子混乱得根本没办法思考。
  师父在她身侧停住,“你说,今生就用这一次剑,就杀我这一个人。”
  有她这句话就够了,她已经下了决心要报仇,剩下的就交给他吧。
  说罢,他扬起长剑,飞身到空旷的地方,摆起了招式。
  元雅顺着他的方向仰头望去,见那一身白衣翩然,熟悉不能再熟悉了。
  师父俯下身来,冲她道,“叫 ‘出云剑法 ’你觉得如何?”
  日出出云,黎明破晓之意。
  元雅听得有点懵,她又不会武功,不会剑术,师父问她做什么?
  “你说好就好。”他眼里闪耀着神光,又飞上了半空中。
  师父这是征求她的同意吗?
  他们前一刻还剑拔弩张要替魔教报仇,下一刻,师父怎么就练起剑来了?
  看来师父,也不是真的一心求死。
  霎时,心从海底的深渊一跃而出。
  师父的剑法一向赏心悦目,如飞翔徜徉在空的白鹤。元雅呆呆地望着,一时看出了神。
  师父不是人,是仙,仙风道骨。她每每看师父练剑,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次不例外。
  “小雅,去叫其他弟子上百慕之巅,为师要再上一堂课,将‘出云剑法’传授给大家。”
  他的声音突然从上空传来,让元雅瞬间清醒了!
  不……
  师父不要……
  她已明白过来这个“出云剑法”就是师父口中的那个大招,他每次练都会走火入魔的大招!
  走火入魔这四个字让元雅头皮发麻,浑身颤栗。
  师父挡下了自己的剑,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不想让她也尝受杀人的滋味。
  他早已不惧生死,走火入魔又何妨?能快意地将这剑招使出,就心无遗憾了。
  得知师父是这想法之后,元雅脚下迟疑,不知当不当听他所言叫其他弟子上来。
  但师父剑意正浓。
  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身后传来了阵阵的脚步声。
  不用她叫,他们已经陆续上山来上早课了。
  早课!
  元雅回头一看,果然大伙儿都穿着整地齐登上了百慕之巅,就连二师兄也在其中。
  宋词朝她使了眼神,他的笑里分明在说,小雅我就知道你不会伤害师父。
  不是啊,二师兄你看看是师父,他哪里是在练剑?
  他是在作死啊!
  师父见着大家都到齐了,却也没停下手里的动作,他高声对众人道,“为师今日终于有机会能将这出云剑法使出。”
  “你们且仔细看好,为师只演示一遍。”
  “就一遍。”
  “习此剑法之人,需沉心静气,心无杂念。蓄全身之力,厚积薄发。”
  日出出云,沉于暗,破于晓。
  剑舞飞扬,叶纷纷而落,惊为天人。
  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从未有见过这般利落飞快的剑法。
  包括不会武功的元雅也一瞬不瞬地,目光追随着师父的身影。
  她以前上课都是做做样子,别人看剑她看人。但今日,她竟看懂了出云剑法。
  师父曾和她说,“小雅,为师一念之差害了许多人,从那以后,每每独自练功,都会想到那时的大开杀戒,实在痛苦不已。”
  师父是个武学奇才,十年来,却一直在走火入魔。
  他的“出云剑法”,一直被他强忍着体内,不得使出。
  一心求死,又不能轻易地死去。因为他一直认为他的命是她的,不能轻易死去。
  “杀人的滋味太糟糕,我一人尝了就行。”
  于是,他抢了她剑。
  “你说,今生就用这一次剑,就杀我这一个人。”
  “有你这就话就够了。”
  在她那一剑刺下去的时候,他终于放下了心,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练剑了。
  心无杂念,沉心静气。
  沉寂于漫长的黑暗,今日一剑,蓄全身之力,厚积薄发,终于破云而出,令高耸巍峨的百慕之巅都为之一振。
  精妙绝伦,威力无穷的大招,让众人瞠目结舌。
  但,不出元雅所料。
  师父最后还是躲不过走火入魔,剑法使出在最后一式,他安然地静坐在了悬崖边上,和无数次的夜晚一样,清风拂过他的脸,也没有一丝波澜。
  “师父!”
  元雅立刻冲了上去,却发现他已经闭上了双眼,一动不动。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元雅抱着师父的身体,拼命地摇头,“师父,不好,不好,这个名字一点都不好。”
  一点都不好。
  一点都不好。
  你不是要征求我的同意吗?我说不同意,不同意啊……
  杀人是什么滋味?
  死亡是什么滋味?
  的确,糟糕透了。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一开始设定师父就是要死的,但写到这两章的时候还是特别难受。

☆、清算

  师父死了,死于出云剑法。
  弟子们痛心疾首,纷纷上前跪倒在他的周围。
  百慕山上最爱笑的两个人,哭得最为伤心。
  宋词的眼泪突然流下,毫无征兆的。他前一刻还在给元雅使了眼色,夸她做得好,原谅了师父。可下一刻,元雅冲上前去,他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自诩聪明,却是最蠢的。
  他一早就知道师父对小雅是不一样的,他不满于现状,劝说小雅和他私自下山。
  师父废除他的武功,他潜入青桐派调查。他又不顾师父阻拦,上山告诉小雅真相。
  如果,如果没有他的话,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小雅那么敬仰师父,如果不恢复记忆的话,师父是不是也就不会死?
  可现在师父死了,死于出云剑法,死于走火入魔,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这令他更为难受。
  他们本是要下山给师父寻找生的希望,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师父立的教规,没有要任何人死,而真正死的,只有他自己。
  他回想起师父那几日对他说的话,心痛不已。
  “百慕山不容二心之人。你既已起私心,便不配做我的徒弟。”
  师父废他武功,是因为他心思太多,怕他下山害人。
  “宋词你不学无术,说是要下山历练,没想到却学了些旁门暗器回来,根本不配留在这世上,今日我绝不能再心软!”
  师父口口声声地说要杀他,终究还是心软,只是给了他一记催眠掌让他睡了一夜好觉。
  师父,为什么你就是想不开呢?
  等等,催眠掌!
  宋词哭着哭着突然想到什么,他眯起了眼,咬着牙说,“大师伯,我不会让师父这么白白死去的。”
  说罢,他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百慕山。
  所有人还沉寂在伤痛中,只有宋词悄悄下了山,他要替师父报仇。
  有关魔教所有的事情都被抹去,世人曾视魔教为邪教。但小雅如今恢复了记忆,她得知外人称呼他们为“魔教”惊讶不已。
  “我们只是住在太魔山,但我们不害人的!”她说。
  因为体质关系,他们不能练武,只能靠炼药物来防身。
  那么会是谁,一开始就将谣言传起,说南部魔教控人心智,杀人无形?
  魔教一夜间被血洗,谁的获利最大?
  除了左京鸿,宋词不做他想。他一心就是要除掉师父,但师父功夫太厉害,左京鸿害怕与他正面为敌,就使了这么一个阴招。
  宋词脸上的眼泪干了,目光变得阴冷起来,“师父心善,没与你寻仇,我可不一样。”
  他下了山去,一刻不想耽误,当下就前往了青桐派。
  虽然没了武功,但其他暗器毒物,可没从左京鸿这里少学,只要他想。
  * * * 
  云霄殿内,左京鸿仿佛又老了十岁。
  他的脸本就显老,这一下更是师尊本尊了。
  一见宋词来了,他的脸上扯出笑容,笑着道,“宋词你回来了。”
  这几天,他一直在等他。
  “师弟……他如何?”他佯装得漫不经心,但其实非常在意。
  宋词面无表情道,“死了。”
  死……死了?
  左京鸿笑容瞬间垮掉,脸色惨白。
  他不可置信地,低声沉吟道,“师弟,死了,死了啊。”
  “可是死在那个小姑娘手上?”他问。
  他记得师弟曾说过,即便他一心求死,也只想死在她的剑下,其他人休想有杀了他的机会。
  是死在了她的剑下吧,这样师弟也是死得其所了。
  宋词道,“师父死于谁手与你无关。我来就问你一件事,有关魔教的传言是不是你一手而为?”
  “果然被你知道了。”左京鸿眼神一亮,他赞许道,“不亏是我和师弟都看重的弟子。”
  宋词怒道,“别把我与你相提并论!我从来无害人之心。而你,却间接逼死了师父!”
  “你可真是老谋深算啊,知道如何才能击溃师父。”
  击溃师父的不是强大的劲敌,而是他自己。
  无论小雅出不出现,只要师父信了他的话,信了魔教的传言,伤了任何一人,他都会自责。
  左京鸿长长地叹了一声,“你说的没错。”
  “当初我也正是这么想的,杀人于无形,可不就是要这样吗?”
  若是以前,左京鸿还能泰然自若,非常自豪地说这事来。但现在,他根本笑不出来,也自豪不起来。
  “宋词你杀了我吧。”他说,苍白脸上毫无生气。“师弟死了,我继续活下去也没意思了。”
  过去的几十年,漫长习武生涯,师弟就如魔障一般罩在了他心里。
  可那日从百慕山上被师弟催眠掌袭击之后,他忽然觉悟过来,魔障不过是自己的臆想,自己的心魔。
  他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竟一点也不想与他争高下。
  反倒,反倒是师弟原来一直都敬重着他这个大师兄。
  他敬重他啊!
  左京鸿如今回想起来,还能记得自己主动去找师弟时,师弟眼里泛着欣喜的神光。
  “师弟,你一身武艺,一定要上太魔山为民除害。”
  “好,我这就去看看。”
  为什么那时候就觉得异常的刺眼呢?
  从魔教回来之后师弟整个人性情大变,他再也没见过他的脸上有过喜悦之色。
  “宋词,你杀了我吧。”他又说了一遍。
  能死在他的手上,也算是死在了师弟手上了吧。
  “这还用你说,我此番前来,自然就是要你性命的。”
  宋词瞬间来到左京鸿的身后,银针扼住了他的喉咙。
  左京鸿倒也没有反抗,缓缓地闭上眼。
  “你杀我之前,我有一事相求,你可能答应我?”
  “说。”
  “我想把青桐派传位于你,不然引起江湖动荡,这些弟子也无家可归。这……你可能答应我?”
  他是他和师父都看中的弟子,未来青桐派在他的手中一定能发扬光大。
  “可以。”宋词眼也不眨地说。
  随后,手上的力气瞬间加重,银针刺进了喉咙。
  鲜红的血液登时从他的脖子上喷了出来,左京鸿的脸上微微地笑了。
  师弟,黄泉路上再与你道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宋词的人设有点崩?没有啦,他本就和师父的理念不一样。

☆、动心

  宋词回到百慕山,师兄弟们已经将师父好生安葬了。
  百慕山的各个山头,都飘着长长的白缎。
  “小雅呢?”他问唐诗。
  唐诗回道,“小雅一直守在后山的墓前。”
  “我过去看看。”宋词道。
  这时宋词的心态已经平复了许多,师父一死,百慕教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处理,他自然要替唐诗分担起来。
  他走了几步,想起方才见到唐诗哭红过的双眼,心头一紧,又折了回去。
  “诗妹。”他轻轻唤了声。
  唐诗抬起了脸,“怎么?”
  她的心境和宋词一样,师父既然把百慕教交在她的手上,那她便不能再刷脾气了,要理智处事。
  沉下心。
  宋词看着她,脸上是强忍着的坚强。
  他注视着她,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师父那出云剑法你可记住了?”
  唐诗一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她便回道,“记了七八分,后面还是要多练。以后我一定要将这剑法传承下去,把师父的武艺发扬光大!”
  伤心了一天,她终于找到了让她支撑下去的信念。
  宋词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你问这个做什么?难不成你也要练?”唐诗疑惑地问他。宋词要练的话,她是不介意教他的,但他不是已经被废武功了吗?
  宋词摇头道,“我不练,就是有件事要提前与你说。”
  “什么事?”
  “你可知师父最后为什么会走火入魔?”
  唐诗一惊,这倒是她从未想过的。师父曾说过,这剑法要练必须心无杂念,沉心静气,不然很容易经脉逆行,走火入魔。
  “你的意思是说师父也没有做到心无杂念?”
  “没错,师父他……”宋词顿了顿,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师父他对小雅动了心。”
  师父对小雅动了心?!唐诗瞪大了眼,不可置信。
  这是真的吗?
  “你没看出来吗?”他可是一早就发现了,师父对小雅不一样。
  “因为动了心,令他更没办法面对小雅,所以他非常痛苦。”宋词解释道,“师父他一直在忍着不去练剑,他知道一练就会出问题。”
  原来是这样。
  师父竟然对小雅……这倒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她只知道小雅仰慕师父,师父一直冷冷淡淡的。这样寡淡的师父,原来也没有做到心无杂念。
  唐诗转念一想,那自己在没有做到心无杂念之前,岂不是也不能练这个剑法?
  宋词看出她的疑惑,略略笑了笑,“你可以的。”
  “为什么?”
  “因为师父是有心结,没办法和小雅在一起,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两情相悦……”
  “谁和你两情相悦!”唐诗脱口而出,打断了他的话。
  宋词也没在意,他一把抓住了唐诗的手碗。唐诗想挣脱,他却拽得更紧了,不放她走。
  他低下头,看着她的脸,目光望进了她的眼去。
  “诗妹你且听我说。”他柔声道。
  “我今日与你说这个,是怕以后你练功也练出了问题,所以先提前向你表明心意。”
  “你不必立刻回复我,因为我也答应了师父要照顾小雅。等师父丧事一过,我会陪她下山去,一起重振魔教。你在这里好好练功,不要瞎想,我们百慕教以后就靠你发扬光大了。”
  他的话像是有了魔力,让唐诗放弃了挣扎。她低低了“喔”了声,知道了。
  宋词看着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心里头一整天的忧郁都散了开。
  “那我去找小雅了?”他放开了她手腕,又嘱咐道,“记住师父的话好好练功,心无杂念,不要胡思乱想。”
  唐诗一下子推开了宋词,“知道了知道了,你快走!”
  然后,跑得远远的。
  * * * *
  后山的墓地,元雅却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了。
  以往每一次都是和师父一起来的,这次也不例外,只是这次,师父在里面,她在外面。
  入棺前,她按照师父教她的收尸方法,替他清理了周身,替他穿好了寿衣。
  寿衣要反着穿,归魂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她那时候犹豫好久,要不要反着穿。
  师父的魂魄回来,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应当会很开心吧,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师是真心喜欢这寿衣。
  小雅,你会替为师收尸吧?
  明明已经哭累了,哭干了,一给师父穿上这寿衣,元雅的眼泪又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
  她眨扎眼泪,默不作声地将四肢系紧,防止入了邪气。
  “师父你且安息吧,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
  元雅对着师父的墓,拜了又拜。
  “你答应我的事,也请一定要做的。”
  在天上也要祝福我。
  这样我就能感受到你的存在了。
  她深深地弯下腰去,额头和地面紧紧的接触。
  宋词在身后远远地看过来,墓碑上,刻着几个字,恩师叶卿鸿之墓。
  他慢步走了前去,和元雅并排跪了下来,深深地拜了拜。
  元雅见宋词来了,侧过身去,偷偷抹干了眼泪。
  宋词装作没有看到。
  “二师兄,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上午她太过伤心在师父的死上,而没有注意山上少了一个人。
  等她想起来时,她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师父入葬二师兄竟然没有来?
  仔细一想,她就大概猜到了几分。
  二师兄,谢谢你!她在心里说。
  “呆雅。”宋词对冲她笑了笑,“你我之间还谢什么?我们在这百慕山上,一起学习,一起长大,早就比亲兄妹还亲了。”
  “如今师父不在了,以后你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
  如果没有小雅这个“拖油瓶”陪着他胡闹,百慕教的日子对他而言就太无趣了。
  即使师父没有临终托付,他也会像亲兄妹一样照顾小雅。
  “二师兄我还是那句话,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向前看记住了?”
  嗯,向前看。
  元雅抬起头,前方是师父的墓碑,上面刻着的大字清楚地写着“恩师叶卿鸿之墓”。
  师父……
  她低下头,又是一拜。
  “师父,我要下山了。”
  

☆、回家

  七日之后,师父的丧事已必,百慕教众人不得不从悲伤中走出。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即使心里再难受,也要重拾心情。
  元雅和宋词一起同出百慕山,众人为他们送别。
  临近山脚,大师兄和大师姐这时双双站了出来,道:“此番下山,也算我们一份吧。”
  他们已近成年,正要下山闯荡,何不同小雅一起,了却师父一桩心事。
  元雅展颜笑道,“好哟!我们一起下山!有大师兄大师姐帮助,天下再大也不怕了!”
  秦羌也跟着笑了起来,“对!我们师兄弟四人要功夫有功夫,要机灵有机灵,更有百毒不侵的小雅,看还有谁能拦得住!”
  汉赋哈哈大笑道,“正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平日话最多的宋词,今日却安静的异常,他脸上露出尬色,他以手扶额,有些头痛。
  “二师兄你怎么了?”元雅关切地问道。
  宋词叹道,“我一时竟忘了自己还揽了青桐派这个大麻烦。”
  左京鸿走之前,他答应了要替他接管青桐派的,他们师尊一走,青桐派那群弟子肯定乱成一团了。
  好歹也在青桐派待了一段时间,说撒手不管也过意不去。
  唐诗瞪他一眼,气道,“我就说你靠不住!”
  师父的遗命和左京鸿的遗命谁重要?
  宋词连道,“诗妹莫气莫气,让我想一想。”
  元雅看出他的为难,适时道,“二师兄你先去解决青桐派的事情吧,有功夫厉害的大师兄和大师姐在,我们一样可以的。”
  “可不正是!”秦羌嗬嗬一笑,附道,“别说你没了武功,就算有也是三脚猫的功夫,有你没你没差的。”
  宋词咳了声,“师姐你不要说得这么直接……”
  “难道不是吗?”秦羌笑道。
  她转念又想起什么,目光瞄了眼唐诗,笑得更开怀了。
  “哦,原来是不想诗妹听见啊!”秦羌故意拖长了音道。这两个家伙自从上次抱在一起之后,气氛变得不正常,她早就察觉到了。
  宋词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总惹事,她正好借机会打趣他。
  突然被点名的唐诗脸色一红,“你们好好说事,提我做什么!”
  咳咳咳!宋词也不免红了脸,咳得更厉害了。
  秦羌立马收起了笑容,道:“不开你玩笑了。如今诗妹可是百慕教掌门,我还只是百慕教弟子,开掌门玩笑,实属大不敬。”
  元雅听他们一个个说话,脸上表情瞬间变化。这几日她尽沉浸在师父的死中,身边发生了这么多事,她竟全然不察。
  她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一声舒心爽快的笑声。
  “真好。” 
  “这样真好!”
  “我们百慕教就是一家人,有师兄像亲哥哥,有师姐像亲姐姐,真好!”
  当然还有师父,像亲……她没有说出来。
  众人也都意会,心照不宣。
  太阳打了斜,余晖映在他们脸上,温暖和煦。
  唐诗这时突然脚下发力,退后到半山坡上,一下子与他们隔开了数十米的距离。
  他们正疑惑她为何突然跑了。
  仰头一看,却见唐诗朝他们长长地挥手,高声道:“你们快下山去吧,不然天要黑了!”
  “从今后百慕山由我守护!”
  “无论何时,都欢迎你们再回来!”
  唐诗不是不合群的人,但此刻她意识到自己如今身份不一样了。除了一心练剑之外,她的生活从此多了一个责任。
  她是百慕教的新任掌门!
  除了要传承剑术,她更要把师父的精神意志传承下去。
  师父永远是他们的师父,百慕山也将永远是他们的百慕山。
  * * * *
  一个月之后,宋词打点好青桐派的事情,立刻飞奔去南部太磨山和他们会合。
  他寻了那一日在地牢里帮助他们逃脱的“大侠”,这人姓何名见义,本就是青桐派弟子,因为不满左京鸿的作为被他关入了牢里。
  宋词与何见义交谈后,觉得他为人正直,功夫也不弱,正好是个可以交付的人选。一个月之后待他都能全盘接手,宋词立马就溜之大吉了。
  在百慕山宋词都觉得无聊,青桐派那种江湖大机构哪里留得住他?
  宋词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太魔山,这里确实地势复杂,迷阵奇多,好在他也非等闲之辈,花了些功夫出来之后,终于上了太魔山。
  元雅这时正和秦羌汉赋在讨论新的教名。一见宋词来了,他们开心极了。
  这一个月来,他们先是将整个太魔山打点好,让它重新恢复生机。又开始在山下找了几名无家可归的孩子,收入山中悉心照顾。
  于是第一届弟子就这样有了。
  可是叫什么名字好呢?总不能叫魔教吧,总得起个响当当的正经名号,不让江湖上又觉得他们是什么邪恶组织了。
  正好宋词来了。
  宋词水都没喝上一口,就被元雅拉了进大殿。
  “二师兄,就差你了!你看看我们选了这么多名字,哪个合适的?”
  宋词抬头一看,那一墙贴满了白纸黑字,一看就是小雅的字迹。她的字迹很圆润,非常好认。
  宋词问道,“我们打算这个教是以什么为主呢?”
  “功夫吗?”
  元雅摇摇头,“我不会功夫。”
  宋词道:“那凌云阁不行。”
  “制药吗?”
  秦羌摇摇头,“我不会用毒也不会制药。”
  宋词道:“哦,那药王谷也不行。”
  “专门抚养幼儿吗?”
  汉赋道,“那岂不是浪费了我们这一身本领!”
  宋词道:“梨花宫也不行。”
  宋词想了想,又道:“我倒擅长暗器,要不叫飞刀门?”
  元雅、秦羌和汉赋一齐摇头,“不可以!”
  就你一个人会暗器怎么行!否定!
  宋词摊手道,“所以我们既要有功夫,又要有制药,还要能耍暗器的门派,叫什么好呢?”
  经宋词这么一说,元雅眼前一亮,她激动地竖起了食指,“有了有了!我这个名字绝对好!”
  “说!”众人目光一齐聚在了元雅的脸上。
  元雅不慌不忙道,“我们都是在找自己身上的特色,所以意见总很难统一,何不起个和我们几个当事人无关的名字,这样就都没有争议了。”
  “和当事人无关?”宋词沉吟道,“难道你是想说还在百慕山上诗妹?”
  “没错!”元雅一脸地兴奋地说,“就叫唐门如何?”
  唐门?!这两个字一经出口,大家左看看右看看,竟都没有反对。
  而且特别地恰到好处!
  唐门这个名字就这样被一致通过了。
  “二师姐在百慕山怎么也想不到吧,我们竟然会以她的名字命名。”
  我们既要有功夫,又要有制药,还要能耍暗器的门派,就是唐门了(借用一下唐门的设定,求轻喷)。
  有了名字之后,这帮人干劲十足,纷纷开始了自己擅长的事情。
  就是苦了弟子们,每日要学三门功课!
  三门课啊!
  两年后,江湖不再青桐派一家独大。
  后起之秀,百慕教、唐门与青桐派三分江湖。
  * * * *
  元雅夜里偷偷敲响了宋词的房门。
  宋词见她负手站在门外,没有要进来的意思。
  “不进来吗?”宋词道。
  元雅冲他笑了笑,“不了,二师姐说过男女有别。”
  这一幕,好生的熟悉。
  他们离开百慕山已经两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却恍如昨日。
  两年后,宋词已到了成人的年纪,成熟了许多。
  元雅也是,她自从那一日起就不再带呆傻。但不变的是脸上笑容依旧,他们还是怀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二师兄我有一事相求,你可不可以帮我一个忙呢?”元雅开门见山,她不善于拐弯抹角。
  宋词含笑道,“这还用说吗?”
  上刀山下火海也得帮啊!
  元雅开心地笑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身后的长剑宝贝似的拿了出来。
  宋词笑容一滞,“这是……”
  “这是出云剑,我亲自打造的。”
  “我一直遗憾自己不会功夫,不能为师父做些什么。”元雅的目光顺着剑身来回凝视着,像看一件珍宝一样非常入神。
  这两年她每天都会挤出时间来,研究如何亲手打造出一把剑来,有不懂的还常去找擅长暗器的宋词请教。
  “二师兄,你能帮我把这剑带回百慕山吗?”
  她说着她的请求,双眼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手上的那银光闪闪的长剑。
  宋词见了心里一酸,小雅每次上课不认真听偷偷看师父也是这个神情。
  “二师姐现在应该练成了出云剑法了吧。”元雅轻声地说。
  她的眼神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