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一想,十几年年后斯维尔德洛夫差不多五十岁,正是一个政治家最好的年龄,那时候接班刚刚合适,而再过十几年,他自己也恰恰到了一生之中的辉煌时期,接斯维尔德洛夫的班也是顺理成章。如果真能达成如此圆满的交接,可以说就是非常理想了。不光是导师大人可以安心闭眼,斯维尔德洛夫也不用担心身后有人算账,落个斯大林一样人亡政息还被赫鲁晓夫这样的鼠辈清算的可悲下场。至于某仙人也可以安心的成长,不用担心中途夭折。

当然,这仅仅是某仙人的猜测,不排除现在列宁可能有这么点儿意思,但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儿,现在几个月以后的事儿都不一定靠谱。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最多这也就是个美好的愿望。

再说,布尔什维克和导师大人自己都没上台,至于着急忙慌的找继承人?这不是做梦中彩票,梦醒了还盘算着怎么花钱嘛!列宁自然不会YY,更不会做这种可笑的事情,他看好的这两个人能不能合得来都是个问题,考虑那么远,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么!

今天他让斯维尔德洛夫和某仙人碰头,虽然未必没有远景宏图,但更多的是让这两员大将多多沟通感情,培养一下默契,其他的真心没有考虑那么多。

李晓峰应该说还是很清醒的,也没有被列宁一时的看重所冲晕了头脑,他虽然有些吃醋,但绝对不会跟斯维尔德洛夫别矛头的。不光是斯维尔德洛夫人不错,跟他年龄相近,更是因为他能力突出。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这厮还是比较佩服的。

所以李晓峰态度是非常的不错,不错得列宁都有些不认识某人了,实际上在某人来之前,他还担心某人的臭脾气会冲撞斯维尔德洛夫,这才提前做工作。现在某人的态度好的他无话可说,列宁是很舒服的。

为什么舒服?导师大人可不是以为某人突然转性了,他认为这是某人以大局为重,意识到了斯维尔德洛夫对他的重要性,所以才收敛性子。这就是识大体重大局的表现了,挣足了面子的列宁能不高兴?

当即导师大人笑得都合不拢嘴,真有点刘玄德收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意思,着重的夸奖了两人几句之后,他才进入了正题:

“雅科夫同志、安德烈同志,今天找你们来,不光是要介绍你们认识,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关键的事情需要你们的帮助!”

列宁见两人都竖起了耳朵提起了精神,非常满意,继续说道:“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雅科夫同志你今后的工作安排,我的意思是你应该留在中央,以你的能力再留在地方就是大材小用了……”

列宁制止了斯维尔德洛夫起身说谦虚话的意思,继续说道:“你就不用谦虚了,从1912年以来,我对你的能力已经是非常的了解,也非常的认可!眼下中央的工作更需要你!”

斯维尔德洛夫也不矫情了,直接说道:“列宁同志,我服从党的安排。您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列宁微笑道:“很好,刚才我给你的资料你认真的看过了吗?”

斯维尔德洛夫郑重的说道:“已经认真的看了两遍!”

列宁抽出一支香烟,平静的问道:“说说你的意见。”

斯维尔德洛夫知道虽然列宁的语气很轻松,仿佛是拉家常似的,但是他绝对不能也轻松,更不能轻视。这就是导师大人出的随堂测试题,自己答得越漂亮,恐怕好处就越大。所以他稍作沉吟,理清了一下思路,侃侃而谈的说了起来。

“我认为文件的思路是非常好的,革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党不在是从事地下工作,所以组织形式必须跟着转变,要制度化正规化,确立领导核心跟革命的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方面,我十分赞同您在《四月提纲》中的主张,无产阶级在新的革命中必然大有所为!”

这一番话不光列宁满意,连李晓峰都有些佩服,虽然斯维尔德洛夫说的很短,也有些空洞,但是核心思想是再明确不过了,尤其是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和革命路线更是画龙点睛之笔。至于空泛和空洞,只有傻逼才会什么话都往外倒,把该说的都点出来就够了。

其他的东西,以列宁同志的政治智慧根本不需要多说,说多了反而画蛇添足。毕竟你不是列宁同志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列宁同志具体的思路,你大说特说,万一跟列宁同志的思路不对路,那不是一切都白搭了!

“很好!”列宁果然非常满意,斯维尔德洛夫的表态十分明确,确实是站在他这边的,所以他也就把话点明了:“你说得很对,我们的党组织确实有改革的必要,以前那种一盘散沙的状态是不符合革命的需要的。所以我会在明天的大会上提出这份党组织的改革方案,如果获得了大多数同志的同意,我将会向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提议,由雅科夫同志你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组织部长……”

列宁的话让李晓峰震惊了,这不是私相授受么?导师大人你也太有魄力了,这么重要的两个位置,还没开会你就许给了斯维尔德洛夫,我该说您老是信心满满,还是有点儿骄傲轻敌呢?毕竟全国代表大会还没开呢?你老人家怎么知道中央委员会里你能占据优势,说个不好听的,万一您老或者斯维尔德洛夫落选了,那不是一切白搭了?

列宁似乎发觉了某仙人的疑惑,一般情况下他是没兴趣做过多的解释的,但是今天他老人家心情好,而且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他也就不介意把话说明白了:“安德烈,不要小瞧雅科夫同志,他的能力是受到了党内大多数同志普遍认可的!”

李晓峰明白了,虽然导师大人只说到了普遍认可,但是这就已经够了,普遍认可就意味着导师大人已经掌握了舆论的导向,换句话说,只要没有发生突然状况,斯维尔德洛夫当选中央委员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再简单的想一想,连斯维尔德洛夫都能当选,以导师大人的威望更是没有什么意外了。

没有意外最好,李晓峰最讨厌那些不符合他认知的意外因素了,而且只要导师大人和斯维尔德洛夫双双上位,对他的好处也是大大的,有党内核心做靠山,又有新科的书记处书记和中组部长做奥援,他还怕个啥?

当时,喜滋滋的某仙人差点就傻逼的向斯维尔德洛夫道贺了,好在他赶紧反应过来,程序还没走呢!提前道贺哪怕是好意,但传出去也是非常不好的。

话到了嘴边,这厮赶紧的改口了:“我绝对认可您和同志们的眼光,以雅科夫同志的能力绝对胜任党中央组织部的工作,作为党领导的团组织的组织部长,我会积极的向雅科夫同志学习,并竭尽所能的协助中央组织部开展工作!”

列宁微笑着点点头,对于李晓峰的态度他十分满意,没有辜负他煞费苦心的将两人找一块座谈,有了某人的帮助,以斯维尔德洛夫的能力肯定可以很快的上手中组部的工作,到那时候,从团中央到党中央,组织工作就完全掌控在他手里了。那个时候上下一心,就可以大展拳脚的大干一场了。

办公室里的三个人都非常的满意,最满意的恐怕就是斯维尔德洛夫,二月革命之后,他率先回到了彼得格勒,应该说他是准备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的。但是,当时党内的气氛却不太好,妥协主意、护国主义的苗头比比皆是。

斯维尔德洛夫倒是想开展新的革命,可前有加米涅夫掌控真理报,后有斯大林在一边帮腔,虽然他也是中央委员,但真心抵不过这两人的力量,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喜欢蛮干的人,所以他选择了暂时的撤退,在中央打不开局面,他就退回了自己的根据地——乌拉尔地区。

在那里,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斯维尔德洛夫就基本统一了本地区的思想,尤其是列宁的《远方来信》传回国内之后,他更是亦步亦趋,在基层工人中已经组织了工人赤卫队,时刻准备响应列宁的号召开展武装斗争。

这一次回到彼得格勒开全国代表大会,斯维尔德洛夫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导师大人一声令下,他没有什么不敢干的。至于中央委员什么的,他心里也有数,当年还在蹲大狱的时候,就缺席当选,如今他亲自来了,妥妥的是没跑了!

不过,让斯维尔德洛夫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会有一份天大的惊喜在等着他,列宁同志竟然要改组党中央,将中央的职能更加明细化。本来他想着,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留在中央干一个书记处书记应该是够格了。可谁知道列宁不光让他担任书记处书记,还送来了组织部长的官帽子。

一时间,斯维尔德洛夫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了,直到李晓峰说了那一番恭维话,他才回过神来。当然,不仅仅是回过神来,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眼前这个十七八的小伙子竟然也是组织部长,虽然是团组织的组织部长,但是他却明白其中的含义很不一般。

再联想到列宁刚才急吼吼的就把某人找来,斯维尔德洛夫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不光是导师大人要提拔他,更是导师大人在提醒他——这个叫安德烈。彼得洛维奇的小伙子也是我的人,你们要多多亲近团结一心!最好是精诚合作!

顿时,斯维尔德洛夫就明白了列宁的意思,看某人的眼光也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再也没有一点儿轻视,相反他开始无比的重视某仙人了。

列宁心里有吁了口气,他是人精,怎么会不知道斯维尔德洛夫开始虽然没有轻视李晓峰,但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仅仅是场面上的客气而已。而现在,斯维尔德洛夫已经把他的话听了进去,对李晓峰相当的重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好了,你们组织工作的事情以后慢慢的交流。”列宁又一次的拉回了两人的注意力,他很严肃的说道:“眼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讨论!今天早上,加米涅夫同志和季诺维也夫同志一起找到了我,他们要求在党员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召开一次辩论,辩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李晓峰心中咯噔一跳,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孙子终于走到一起了。而且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突然提出要搞辩论,辩题还如此的敏感,这是个什么信号?

对辩论李晓峰一点儿都不陌生,当时他还出点子让导师大人搞广播辩论,当时他是准备利用广播的影响力更快的宣传列宁的的革命路线,杀一杀右派的气焰。应该说那一阵列宁的处境是不太妙的,在党内和党外都遭受了一定的阻力,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指望着利用广播这个大杀器扳回一局。

只不过当时占据优势的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不敢应战,高挂免战牌婉言谢绝了广播辩论的提议,这一回他们怎么突然改弦更张积极地要求搞辩论了呢?

原因其实一点儿都不难猜,李晓峰稍微一想就清楚了这两个货打的是什么算盘。此一时彼一时,原本处于下风的列宁通过四月风波威望大增,一连窜的组合拳打得这两个货丢盔卸甲,尤其是在特科的演习上,这两个货更是丢尽了脸。眼瞧着全国大会就要开幕了,如果他们再不努力的抢镜,恐怕是要彻底的沦为配角了。

怎么样才能扳回一局呢?这两个孙子不约而同的就想到了列宁曾经的提议——辩论。想一想,如果在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前,当着全国的党员代表把列宁辩得鸡毛鸭血,那是多么的威风,多么的抢镜,说不定就能一举翻盘起死回生。

应该说这个主意打得是不错的,只要列宁应战,他们就有翻盘的机会,虽然只是五五开的机会,但总比坐以待毙强吧?

对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险恶用心,办公室里的三人都是心知肚明,搞辩论就是兵行险招,现在列宁占据很大的优势,肯定没必要这么玩心跳。

当时斯维尔德洛夫就建议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同意这场辩论,如今的形势下还是稳打稳扎微妙。”

列宁其实也是有一点纠结的,他也不倾向搞辩论,赢了还好说,算是锦上添花,但是辩论这玩意儿,不真刀真枪唇枪舌剑的杀一把,谁敢保证自己准赢?而且,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不管是口才还是理论水平都很高,可不是斯大林那种棉裤裆嘴,就是列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准赢,万一要是输了,局面就不好看了!

但是挂免战牌避战的话,列宁也有顾虑,比如某仙人立刻就说了:“我们的主张一贯是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反对战争!如果现在我们不应战,他们恐怕是要说怪话的。对于那些刚刚抵达彼得格勒不了解状况的全国党员代表同志来说,我们不应战恐怕是代表了软弱,会认为我们言行不一,那么对他们的情绪造成什么影响就很难说了!”

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都想到了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不应战,其实也就等同于认输,虽然政治家不在乎一时的胜败,但是在这种关键的节点上,真心是不能输,更不能没开战就投降的,那太伤士气了!

当即列宁就拍板做了决定:“要战便战,齐美尔瓦尔德会议我们能取得一次胜利,现在我们依然能再一次取得胜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xuanshu)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253辩论开始

李晓峰之所以支持列宁迎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挑战,不光是他对导师大人能力的信任,历史上没有他这个仙人出来搅局,列宁短短的一个多月就让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按照托洛茨基在自己回忆录里的话说,就是一区接着一区依附列宁,革命的力量终于占据了主流。

再多凭空多出了他这个仙人,列宁没道理比历史上做得更差,对于列宁能够击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李晓峰是毫不怀疑的。此外那两个货在这个敏感的时间里跳出来,虽然的确很恶心人,他们也自以为这是最后的机会和最好的时机。然而,在李晓峰看来,那两个货的突然发难确实很糟糕,但就时机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

在李晓峰穿越的这段历史中,不知道因为神马,是德国脑子抽筋还是良心发现,在1917年2月并没有再一次开始无限制潜艇战。一直到四月份,德国人才想起来自己手里的大杀器,重新开始围猎大西洋。这样也间接的推迟了美国参战的时间,没有像历史上4月6号对德宣战。以至于现在五月份都过半了,美国人还没有什么动静。

说真的,这让李晓峰很是提心吊胆,从四月到八月,这四个月对布尔什维克和俄国的革命非常的关键,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都发生在这个区间之内。

美国人对德宣战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像历史上一样发生在四月初列宁回国之前,对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就小得多,但是如今列宁都回国开始大展拳脚了,万一冷不丁的美国突然宣战了,那可就是当头一棒。

这不光会让那些骑墙的中派重新开始摇摆,更是会给那些铁杆死硬的右派护国主义者注入一剂强心剂,弄不好会让斗争双方的力量重新洗牌。

这种情况李晓峰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而更可怕的是,万一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选择了美国突然宣战的时机发难,那个杀伤力将更大。如果运气在糟糕一点儿,七大和美国宣战的时间如果撞车了,那才是世界末日!

所以一直以来,李晓峰一直向列宁建议,七大应该尽早的开,不能再往后拖了,迟则生变啊!列宁当然也同意李晓峰的意见,但是全国代表大会哪里是说开就开的。导师大人也想早点开,问题是会议开早了他还没准备好,起不到作用啊!

为什么起不到作用?道理还不是明摆着,别以为革命路线问题是大会召开的时候才解决的,实际上召开大会之前斗争那才叫一个激烈,基本上大体的方针路线都是在会前确立的,开会更多的只是一个传达和推广的作用。

其实想也能想出来,全国的代表欢聚一堂,在那么几天或者十几天的时间里突击商量解决党未来的革命路线问题,这个说实话,时间真心不够。所以说开会只是一种形式,更核心的东西早就在开会之前就开始争夺了,而会议之上的争斗只不过是最后的划定势力范围,一锤定音罢了。

就比如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要跟列宁搞辩论,按照常理来说,你也可以在大会上发难吧!正式的,当着全国代表的面,大家一决雌雄,不说是轰轰烈烈,也算是相当的正式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但问题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敢这么搞吗?全国大会上发难,声势确实是有了,问题是那也晚了。搞政治斗争,工作必须做在前面,真正开会的时候调子基本就已经订好了,你再去活动也就晚了。

而且,全国大会上发难,赢了还则罢了,万一要是输了,那可就不是难看和丢面子那么简单了,会议上可是要形成决议的,那可就是板上钉钉子,输了就是满盘皆输,再也无法翻身。这个后果着实是太严重了,严重到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不敢赌得这么大。

所以,他们唯一的机会也就是在会前发难,一则这是吸引眼球搏声望搏支持的最后机会,赢了的话效果不比全国大会上差太多,就算是输了后果也完全可以接受。

反正也不会形成决议,就是合理的讨论和辩论而已,哪怕是输得连裤衩都不剩了,转天大会上照样可以满血复活,再次争取机会翻盘,虽然这个机会是非常渺茫了,但总比没有机会强。

退一步说,这时候发难,也是他们哥俩的一次试水,也就是一次武装火力侦察,就是为了试探列宁的底牌和实力。如果列宁的底牌很大获得了党内大部分的支持,那么第二天的大会他们就该低调一点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但万一试探出列宁手里的牌不多,支持率也不高,那么接下来的大会他们俩就该主动出击,争取一举掀翻导师大人。

同样的道理对列宁也适用,导师大人的工作其实已经基本做好了,在彼得格勒已经获得了比较广泛的支持,等的就是正式开会时一锤定音。

在此之前,导师大人肯定是不想搞太激烈的动作,因为后果难料。但是眼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打上门来了,导师大人就必须接招,输人不输阵,这样的交锋他是不能躲的。而且他老人家也不必要躲,因为辩论的胜负是五五开,对他来说同样存在着机会。

如果赢了,不说把那两个货钉上耻辱柱,至少也能杀得他们丢盔卸甲,在正式的大会上水到渠成的争取更大的利益。万一输了,那也不是世界末日,大会上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胜负也还两说。当然,在总体上而言,列宁还是占据上风,赢的可能性更大,搏的可能性更小。

实际上,有李晓峰在,列宁输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当然,这不是说某人的口才有多好,实际上以某仙人的口才,根本就上不得台面,跟真正坐在辩论席上的列宁等人比起来,他充其量也就是个业余选手的水准。某仙人真正可以依仗的是鬼神莫测的能力,比如在辩论最激烈的时候,丢个禁声术调戏调戏对方的选手,让对方集体失声,时间不要太长有那么几秒钟都有够瞧的。

当然,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李晓峰是不打算用的,因为导师大人这边辩手的实力实在是太超群了。导师大人的口才自然不用说了,那属于宗师级别的,跟着导师大人后面吊着膀子出场的托洛茨基更是震得满场皆惊,谁也没有想到列宁竟然把这位找来帮腔了,托洛茨基的水平先不说,列宁的这个举动,其中蕴含的深意让前来观战的党员代表们纷纷陷入了沉思。

仅仅是列宁跟托洛茨基两个,就完全抵消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联手的威力,论真实的实力,列宁和托洛茨基可是高出一线的,能把他们吃得死死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紧接着出场的卢那察尔斯基虽然达不到辩论宗师的水平,但准宗师还是算得上的,而且卢那察尔斯基这货还有个特点,属于人来疯型的选手,人越多场面越大他就越来劲。而且一来劲,战斗力就会华丽的变身爆表,弄不好还要超出列宁和托洛茨基一头。

列宁这边最后一个出场的是斯维尔德洛夫,算起来,这位是四个选手中实力最差的了,不过就是他也能跟加米涅夫那边剩下的两个选手拼个半斤八两。总体而言,论实力,列宁这边的选手要将石头和大饼脸吃得死死的。

当时,这两个孙子的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俩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列宁会请外援,没有托洛茨基和卢那察尔斯基搅局,以他们俩的实力不说稳压列宁一头,至少能把列宁克制得死死的。

但是凭空里冒出来的托洛茨基和卢那察尔斯基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顿时就落入了下风。面对这样明显的劣势他们怎么会服气,顿时就跳将起来吼道:

“我们抗议,这是党内的辩论,怎么能让党外的人参加!不公平!这是绝对的不公平!”

这两位气愤得脸红脖子粗,仿佛是受到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可列宁却是风轻云淡:“谁说这是党内的辩论会?我怎么没听说这一条?如果是党内的辩论会,就没必要放在今天了,明天全国大会上有的是时间内部讨论!”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顿时就不说话了,真要把辩论放在明天的全国大会上,他们敢吗?借他们两个胆也不敢,但是让他们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对抗,他们也不服气。

“但是你那边的实力也太强了吧?辩论双方实力天差地别,还辩论什么?不如我们直接认输算了!”季诺维也夫气鼓鼓的说道。

列宁微微一笑,反问道:“这场辩论是你们提出来的,辩题也是你们出的,当时说好了选手也是自愿加入。你们选择了拥护战争的一方,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反倒怪我们这些反对战争的人太强了,还敢厚颜无耻的大谈什么公平……你们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

这番话直接给季诺维也夫整了个大红脸,他刚才也就是一时傻逼说漏了嘴,谁想到当时就被列宁挑出刺来了,给他挤兑的,根本就说不出话来。更糟糕的是给党内的这些全国代表留下了一个十分糟糕的印象——反对战争的列宁派实力雄厚,不光是党内的支持者众多,甚至连党外的孟什维克也支持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列宁同志的路线是众望所归啊!

实际上,情况没有在场的人看到的那么简单,托洛茨基并没有完全跟列宁走到一起,他之所以参加这场辩论,首先是因为欠了列宁的人情,导师大人嘘寒问暖管吃管住,解决了他的大问题。现在找他帮一点儿小忙,于情于理也该来助拳。

其次,现在革命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平心而论托洛茨基是反对战争拥护和平的,所以帮列宁说话也不算违心。

最后,这场辩论的听众除了小部分特别积极的革命群众之外,大部分都是布尔什维克的全国代表,这帮人也算得上俄国革命的精英力量,能在他们面前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托洛茨基不光自己亲自出场,更是找来了伶牙俐齿的卢那察尔斯基助阵,决心是一炮打响,驳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找不到北!能让这两个孙子吐血三升就更完美了。

不过打响头阵的却不是摩拳擦掌的托洛茨基,而是老谋深算的列宁,才刚刚交锋,就驳得季诺维也夫是输人又输阵。眼看着形势不妙,加米涅夫赶紧给季诺维也夫拽了回来——你丫个蠢货都说了些什么,赶紧的闭嘴,不然没等辩论开始,咱们就溃不成军了。

“我们不畏惧任何挑战!”加米涅夫信誓旦旦的说道,“因为我们知道,真理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哪怕是巧舌如簧,也无法撼动我们的保卫祖国的意志!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主席,可以开始辩论了!”

担任本场辩论主席的是捷尔任斯基,在党内没有其他人比铁面人更适合当裁判了,谁让人家的人品坚挺来着。应该说老费利克斯是很公正的,其实他也觉得双方的实力差别真的有点大,比试起来确实不公平。但是,辩论的双方什么时候又有过绝对的公平,你总不能生生将不同意你的观点的人拉到自己这边帮忙吧?

个人有各自的观点,无法强求。再说这也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肌肉秀,比的就是谁的实力更强,谁更强就能在第二天开幕的全国大会上占据优势和主动。

“请正反方选手入席,辩论马上开始!”捷尔任斯基还真像个尽职尽责的法官,一锤落音,宣布开始。

双手刚刚入席,作为正方的加米涅夫一边就傻眼了,他惊讶的发现列宁和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跟托洛茨基一起作为最重要的二辩和三辩出场,按照道理讲他们俩实力更强理应承担这两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列宁偏偏就是一辩,最重要的二辩是托洛茨基,三辩是卢那察尔斯基,最后的四辩则是实力最差的斯维尔德洛夫,这样的出场顺序让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完全摸不着头脑,闹不清列宁到底是个怎样的考量。

不过闹不清就闹不清,对于列宁作为一辩出场,这两位实际上是有些沾沾自喜的,甚至还暗地里舒了一口气。列宁的恐怖实力,作为亲密助手和学生的他们当然是心知肚明,如果让导师大人火力全开毒舌乱吐,就算他们哥俩合力恐怕应对起来都比较困难。

为此,两人专门由针对性的冥思苦想了许多对策,就是准备在攻辩阶段抵抗导师大人的火力。如今导师大人在这个环节根本就不上场,他们自然是乐得轻松,甚至还暗地里讥笑列宁的失策。

列宁失策了吗?应该说没有,恰恰相反现在这种安排是导师大人煞费苦心的结果。没错,导师大人的实力确实强,火力全开也着实很恐怖,但问题是,那得看针对什么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他的学生和助手,对导师大人的风格是十分的熟悉,完全可能在攻辩阶段做出有针对性的布置,抵消导师大人的优势,或者更干脆的给导师大人挖坑打埋伏,这些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列宁作为一辩手出场,就完全避开了这些有针对性的布置,换上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并不熟悉的托洛茨基和卢那察尔斯基,完全就是扬长避短,让那两个货原本准备充分的优势一下子就丧失大半。

再说别看列宁在攻辩阶段不出手,但他这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削弱,托洛茨基和卢那察尔斯基真心不比导师大人差,由他们出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当然,这些有针对性的布置不光是因为这点原因,攻辩阶段的对抗是相当残酷和激烈的,让列宁暴露在这种火力之下,可以说是相当的糟糕。在外人看来列宁赢了是正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