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8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就可以断言,美国在核军备竞赛上已经至少追平了苏联的水平,说不定还反超了。对于西方的精英来说,最害怕的还是苏联的核大棒,现在美国已经能够对等威胁苏联,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一时间整个西方都是喜气洋洋,比过圣诞节还要高兴。只不过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美国第二次成功试射中程导弹的第二天,苏联先是一口气发射了三枚R7洲际导弹,而且进行的还是全程飞行试验,第一枚飞行了一万两千公里,将一枚核弹头准确的命中了靶场。第二枚也飞行了一万两千公里,再次用核弹准确命中靶场。第三枚则更加引人注目,这枚R7虽然只飞行了8000公里,但是却将三枚核弹头准确的扔到了靶场。

这次试验成功之后,苏联方面马上宣布,已经取得了多弹头试验的成功,未来苏联的洲际导弹将携带更多的弹头用于打击敌人。

虽然苏联没有明说敌人是谁,但是谁都能看出来,这个敌人只可能是美国。当美国人还在玩单弹头弹道导弹的时候,苏联已经开始玩多弹头了,虽然还仅仅是集束式多弹头,离分导式多弹头还有很远。但集束式多弹头怎么也是领先美国人的。这个谁都得认!

尤其是考虑到美国人现在连洲际导弹都没有,苏联的领先的幅度就进一步放大了,再看看苏联一口气也甩了五枚原子弹出去,简直针锋相对的打美国的脸。

当然,如果让美国人知道,苏联从1947年开始生产的核武器基本上就以氢弹为主,之前生产的原子弹要么拆了核原料重新回炉,要么就是留一点点作为忽悠美国的工具,恐怕美国人会活活气死。就比如这一回的五枚原子弹就属于库存产品。

兴高采烈的西方精英又被苏联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一颗颗火热的小心脏瞬间就凉透了。再也没有人提什么对苏联的全面领先和胜利了,这些家伙就像鸵鸟一样将脑袋埋在了沙子里,闭口不谈苏联的洲际导弹和原子弹,就装作之前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然,美国人被刺激得够呛,元老院是咬牙切齿的再次给原子能和弹道导弹相关计划拨款,那挥舞着支票本的样子比土豪还要土豪。一时间美国的洲际导弹和多弹头导弹的相关技术都获得了相当充足的资金,几乎可以说是钱多得花不完。

不过这些充足的资金也不是浪打来的,就在元老院恶狠狠的拨款的同时,也通过了一份加税法案。实在是大美利坚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加税实在是入不敷出啊!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未来加税是没有终点的,随着苏联曝光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比如人造卫星、比如水下发射的弹道导弹、比如核动力的潜艇、航母和巡洋舰,以及极端烧钱的登月和探索火星的计划。美国人不得不一次次被元老院洗劫,税负是越来越高,各种乱七八糟的开支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给日后美国的分裂和解体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也是后话,顺带一提,还是回到正题,面对苏联的强势反击,美国人又一次失望了,没能吓住苏联,反而又吃了一惊。这个节奏怎么看都是兴冲冲上门打脸反被爆菊的节奏,反正美国人是尴尬得不得了。

但是这个事儿总得收场吧?美国人原本是准备吓唬吓唬苏联,然后顺势就去切卡斯特罗的XJJ,最好是再来一个杀鸡儆猴。现在,怎么看都是一场空啊!

实话实说,现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得最多的不是怎么干涉古巴革命的问题,而是在干涉古巴革命之后遭遇苏联强势反对该怎么办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因为结果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苏联不在乎卡斯特罗和古巴,那对美国人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只不过这个可能性实在是不大。而另一个结果就是苏联强势介入,到时候美国退让就是跌份丢面子以及丧失对美洲的绝对控制,而如果美国正面硬杠,恐怕就是三战的节奏了。

所以古巴问题作为一个难题摆在了杜鲁门面前,如果他一味的强硬,结果恐怕相当不好说。真要是三战爆发,很可能就算不毁掉全人类,美国、苏联和整个欧亚大陆也得跟着陪葬。

所以杜鲁门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了区区一个古巴这么搞值得吗?

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想通了这个问题,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而已杜鲁门的智慧这个问题并不难想通。

如果说1898年古巴、菲律宾对美国还相当有意义,夺取了这两块殖民地宣告了美国也成为顶级大流氓的一员。可是五十年后,对于经历过二战而快速登顶的美国来说,古巴这个弹丸之地的价值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这么说吧,当年的美国获得了古巴和菲律宾就好比一个穷人第一次吃上了饱饭。但是五十年后这个穷人已经变成土豪,吃饱饭根本就不算什么,鲍鱼燕窝都可以吃一碗倒一碗。这个时候让这个土豪为了一顿饭跟另外一个大敌正面撕一场,你觉得他会挽袖子真的上场?

古巴的价值不值得美国豁出去硬杠,对杜鲁门来说,那是绝对不值得的。所以他会更加谨慎的审视古巴问题,绝不会采取过激政策。

不过这也不等于美国就这么大方的放过古巴了,这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杜鲁门还要台阶下不是,无论如何他都要干涉一下古巴,但是干涉的力度不是那么大而已。

杜鲁门选择的干涉方式不是全面对古巴开火,而是继续扶植新的代理人跟卡斯特罗撕逼,巴蒂斯塔不行那就换一个马蒂斯塔或者朱蒂斯塔。三条腿的蛤蟆在古巴不好找,两条腿的野心家还是一抓一大把的。

在杜鲁门的请求下,元老院紧急通过了援助古巴“民主”逗士的计划,划拨了大量的款项,并排除了美国军事顾问,扶植了一批巴蒂斯塔前政府军的余孽,指望通过这批人跟卡斯特罗打对台。

美国人的想法很好,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美妙,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55年,美国付出了大量的资金,扶植了一批“民主”逗士,那是这批人要么卷钱跑路到南美做寓公,要么就是被卡斯特罗碾成了渣渣,是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不过对杜鲁门来说这也就够了,反正他要做的就是给一个说法,表明古巴问题他是努力的去挽救了,至于成功还是不成功,那啥,老子的任期到了,这个问题该下一任总统去解决好不好?

至于下一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这位也是官场老油条,踢皮球的水平是更加的高,前任的锅他是不背的……(未完待续。)

650

就在全世界因为古巴危机而沸沸扬扬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一架空军专机降落在了函馆。飞机上走下了一名佩戴着海军元帅肩章的老头,和三十年前一样他嘴唇上的两撇小胡子还是那么显眼,唯一改变的就是他脸上多了一层层的皱纹以及头发变得花白。

苏霍伊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虽然函馆的纬度也不低,但是比起冰天雪地的列宁格勒还是温暖不少,这不是他第一次抵达函馆了,二战末期为了获取北海道,苏霍伊曾经率领特混编队在这个岛屿上登陆,说起来他算是故地重游了。

不同的是,上一次他还是红海军太平舰队的司令官,而现在他却成为了虾夷共和国总督。当然苏联的官方叫法是总顾问,但是谁都知道他这个总督是实实在在的,虾夷共和国一切都是苏联说了算。

当然,现在这个职务算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上一任总督几乎是灰溜溜的下台了,原本作为政坛新星他算是潜力无穷,被誉为下一代接班人中的翘楚。但是现在,翘楚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返回莫斯科之后,这位只能去党校再学习,至于“学成”之后,能分个什么职务,实在是不乐观。估计这位翘楚未来顶多顶多也就是退休之后混个正部级待遇了。

说实话,苏霍伊也不欣赏这位翘楚,他认为对方就是个十足的书生,除了纸上谈兵的理论,到了实践就抓瞎。怎么能够对日本人那么客气呢?那就是一帮贱骨头和贼骨头,得用铁鞭和大棒狠狠地招呼,你越不把他们当人,他们还就越把你当主人。

反正苏霍伊是看透了这帮丑陋的日本人,并发誓一定要让这些鬼子好看。所以走马上任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辖区内的军政首脑召集一堂,开了一个通气会议。

请注意,苏霍伊开的是通气会议而不是讨论会议,这里头是有很大区别的。讨论会议是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下面人的意见之后再决策。而通气会议则是传达精神,说白了就是下达指示的会议。说白了就是苏霍伊下命令。

苏霍伊所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禁止一切和服,宣布和服为非法服饰,是日本殖民北海道的象征物。任何穿着和服上街的人都将被处罚100元罚款并强制劳动十天。顺带着说一句,强制劳动真心是不轻松,基本上都是重体力活,相当的磨人。

废除日本服饰还是第一步,紧接着的第二步是修改虾夷共和国教科书,将一切美化日本“侵略”和“殖民”虾夷的条目全部删除,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和谴责。总而言之,是彻底的将日本和虾夷区分开来,表明双方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

还是请注意,这仅仅是第二步而已。第三步就涉及到语言了,按照苏霍伊的规划,将逐渐的废除假名拼音,改成类似于后世汉语拼音的字母拼音,假名将从官方文件中废除,所有的官方文件用汉字。

苏霍伊就不信了,就这么三步走几十年下来虾夷和日本还能黏糊到一起。就跟后世绿党洗脑湾湾似的,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年,就给全岛的正常青年中的绝大部分都变成了二逼和逗比。所以说洗脑大法好啊!

当然,这是大方向,在细节问题上苏霍伊也是一点儿都不马虎,最重要的就是移风易俗,也就是完全的去日本化,只要是涉及一点儿日本元素的都统统废除和禁止。

什么,你说鬼子不执行,你以为苏霍伊的大棒是吃干饭的?落在他手里头的鬼子重则枪毙轻则苦役,他是用强权开路,一路碾压过去!

这么说吧,第一年中,鬼子还是相当有骨气的,是不断地进行抗议,而苏霍伊那真心是毫不为所动,杀得血流成河,一年当中处决了上万人和强制近十万人进行劳动之后,鬼子的骨气就没了。再也不敢跟苏霍伊**什么,那真心是让干啥就干啥,哪怕苏霍伊说明天就刨了全虾夷的祖坟,鬼子们也是自带锄头铁锹自备干粮亲自动手。

当然,后世也有人不太理解苏霍伊进行的某些改革,比如规定在校女学生一律穿着短裙水手服,这就让人费解了。苏霍伊这个死绅士会告诉你,他是水手服控吗?

反正邪恶的苏霍伊在虾夷共和国是过得挺开心的,作为全虾夷的太上皇,他获得了崇高的敬意,鬼子们提起苏霍伊时都不敢直呼其名,要毕恭毕敬的尊称为苏霍伊总顾问阁下。每年苏霍伊做寿的时候,整个虾夷共和国那也是一片欢腾,这么说吧,虾夷人比自己甚至比自己亲爹亲娘做寿还要重视这一天。那真心是全家焚香沐浴,就差没摆香案立长生牌和建生祠了。

从1949年开始,苏霍伊在虾夷一共担任了二十年的总顾问,直到1969年病逝于任上。苏霍伊去世的那一天,整个虾夷共和国上上下下都变成了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哭得那个叫惨烈啊!

以苏霍伊的级别妥妥的是够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红墙下的标准,从1970年开始,每逢苏霍伊的忌日,都有数以万计的虾夷人不远万里前来悼念这位太上皇。这让你不得不感叹这帮孙子是多么的奇葩。

苏霍伊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他还要慢慢的改造那帮孝子贤孙,让我们暂时回到古巴,看一看卡斯特罗的动静。没费什么力气,卡斯特罗的武装斗争就取得了胜利,清算完伪军之后,摆在卡斯特罗面前的是个烂摊子。古巴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最多的就是各种种植园,比如说烟草、蔗糖什么的。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甚至说它是农业国都不确切,因为古巴出口的这些农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相当吃亏的。

而更吃亏的在于之前古巴的经济是同美国牢牢挂钩的,就是向美国出口初级农业产品换取美国的高价工业产品,被剪羊毛什么都不说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挂钩关系太过于紧密了。一旦美国中断了同古巴的经济关系,古巴的这些农副产品几乎都不知道该卖给谁了。

美国人经济封锁古巴,连带着被美国控制的大部分美洲国家也对古巴采取了相同的策略,当然,就算不采取相同的策略,这帮国家也不会给古巴好脸色,因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跟古巴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是靠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农副产品过日子,少一个古巴抢饭碗,说不定拉美那帮逗比还高兴得要死呢!

不相信?就举一个例子吧,看看阿根廷,这个国家在二十世纪上半页可是妥妥的发达国家,靠出口牛肉大发特发,可是到了二十世纪末阿根廷真的只能哭泣了,因为这货从发达国家发展成了发展中国家,真心是让人目瞪口呆。

言归正传,卡斯特罗闹革命的根本目的还是让本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现在随着美国拉起的封锁线,别说过好日子了,恐怕连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想要摆脱被动的局面,卡斯特罗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

而卡斯特罗首先就瞄上了苏联,在他看来老大哥无论如何都应该拉古巴这个小兄弟一把。只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俄国人的口味比较重也蛮喜欢油腻的甜食,但是苏联全民消耗蔗糖的量也不可能无形中增大的,而且古巴的蔗糖好是好,但是千里迢迢从加勒比海运到苏联,这个运费也是不低的,无形中成本就被摊高了。

至于烟草,古巴的雪茄也是真的顶呱呱,但是古巴的雪茄也不便宜啊!对于苏联的烟民来说,还没富裕到将上等的古巴雪茄当普通香烟抽的程度。

这么说吧,苏联的消费能力是比较特殊的,全民基本上消除了饥饿,实现了温饱。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不光不能像美国的中产阶级那样买得起小汽车,甚至在生活消费上也是差美国一大截。就比如现在苏联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以拥有摩托车为身份的象征,你觉得开摩托车的家庭能够敞开了消费上等的古巴雪茄吗?

甚至这几年,苏联对高级奢侈品的消费是不升反降,原因也非常简单,之前是因为腐败和官僚主义蔓延,滋生的特权阶级开始追求那些“资本主义情调”的东西,比如说外国进口的小汽车、外国进口的香烟、红酒、美食、服装、珠宝等等。

而随着李晓峰等人进行整风,一大批的腐败干部落马了,这不光是直接打掉了奢侈品消费的源头,更是极大的震慑了那一批准备腐败的家伙。当官的再也不敢攀比那些资本主义的玩意儿,开始老老实实的过小日子,自然的奢侈品在苏联就不吃香了。

这样的大环境也就决定了苏联大规模帮助古巴消费古巴特产是不现实的。苏联也只能象征性的帮帮忙,但是让苏联取代美国的消费市场恐怕是不现实的。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不光是只有苏联市场嘛!还有广阔的中东欧市场,中东欧的阶级兄弟也伸伸手,不就解决了古巴的困难了?

这真心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二战以前中东欧市场还马马虎虎,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二战下来中东欧的腿算是被打瘸了,从1945年到1947年严重的饥荒让这一片地区是喘不过气来,好容易从1948年开始缓了一口气,总体上说也就是从饥饿变成了半饱,你让饿的半饱的人去消费金贵的古巴雪茄和上好的蔗糖,你是准备让他们卖血吧!

所以说中东欧市场也是相当有限的,这一片加苏联一起恐怕也只能定小半个美国的消费能力,还有大半边的缺额怎么解决?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最优质的消费市场就是美国,美国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古巴在丢掉了美国市场之后,还想维持原状,只能说太天真了。

很快卡斯特罗就有些一筹莫展了,怎么看这都是要扑街的节奏,而就在此时李晓峰伸出了援助之手,倒不是某仙人能帮着古巴开拓市场或者缓和对美国的关系。这是绝不可能的,哪怕是仙人也不可能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不是,至于缓和古巴和美国的关系,这更是痴人说梦,卡斯特罗在古巴革命的胜利就等于狠狠地甩了美国一耳光,大失面子的山姆大叔在没有找回场子之前,怎么可能对古巴有好脸色?

李晓峰想出的办法是帮着古巴“招商引资”,其实古巴这个国家并不止有蔗糖和雪茄,这个国家还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有色金属中的镍矿、铬矿、锰矿、铜矿以及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尤其是镍矿,其储量占据世界前列,而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基于镍的不锈钢市场是相当的广阔。

苏联可以帮着投资一点开发古巴的有色金属资源,从长期来看,以后有色金属将会越来越重要,开发利用一下也是不错。

李晓峰同古巴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有色金属资源和铁矿资源的协议。苏联给予古巴经济援助,换取苏联有关企业在古巴开矿的权力,优质的矿石运回苏联进行加工之后,再行销全世界。

虽然从长远说这对古巴多少有点不公平,但此时古巴需要的是救命的活路,别说出卖矿产资源,就是卖血卡斯特罗恐怕都会答应。当然,苏联也没有那么狠,会逼着卡斯特罗卖血。总体来说,这笔买卖还是你情我愿的,苏联付出了一定的资金,换取了未来十几年在古巴的采矿权。这对双方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唯一可能感到不高兴的恐怕也只有美国了……(未完待续。)

651掉坑?

雾风耶维奇有些百无聊赖,倒不是说他不忙,而是他感觉有点瞎忙。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到晚上七点半,密不透风的都是各种会议、各种会见,要么就是出去考察调研。忙得他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有时候他都觉得时间不是自己的了,自打他当上了局委之后,天天都是头晕脑胀,这让他不禁怀疑其他的局委或者常委是哪里有时间去思考国家大事,跑日程都要累成狗了好不好!

就比如说今天,作为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副主席,雾风连续接见了五波工商界代表以及两波来苏联考察的外宾,连午饭都是囫囵吞枣的扒了两口。一直等到晚上八点才赶回去吃晚饭。

就在雾风耶维奇觉得浑身酸痛的时候,后面有人在叫他:“雾风耶维奇同志,请等一等。雾风耶维奇同志,请留步!”

这人一连喊了三遍才将迷迷糊糊的雾风耶维奇惊醒,没办法他实在太累了。而等他看清楚了来人的时候,不禁有些埋怨自己走神了。

来的这位是李晓峰的生活秘书长,瓦里安洛娃女士。这位女士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安排某仙人的食宿和医疗保健问题。这位莫斯科高等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是经过层层的选拔才获得了这个职务。因为职务的关系,她比某仙人一般的机要秘书还要跟某仙人更亲近一些,毕竟她需要全天候的陪伴某仙人,几乎是某仙人去哪她就要去哪。

而且据雾风耶维奇所知,这位瓦里安洛娃女士相当的会做人,不光被李晓峰所喜爱而且还是安吉丽娜的闺蜜,两人关系很不一般。所以别看瓦里安洛娃女士的职务不高,但是在整个党内,不,是在整个苏联,不管是谁都要给她几分薄面。有些时候她是一句话就能坏你的好事不是么。

“抱歉,女士,我太累了,没听见您在叫我。实在是对不起。”哪怕是雾风耶维奇这样的局委也必须给瓦里安洛娃几分面子,倒不是说怕这位女士坏事,而是他必须尊敬这位女士背后的某仙人。

“您太客气了,雾风耶维奇同志,这不是什么大事,您不需要道歉的……安德烈同志刚才看到您了,请您过去。”瓦里安洛娃和颜悦色的回答道。

对雾风耶维奇来说,老板要见他,他就是重病垂死只剩一口气也得爬着过去,更何况现在他仅仅是有点累而已。当下里他请瓦里安洛娃带路,快步的去见某仙人了。

李晓峰要雾风去见他其实也没有是什么大事,就是刚下车的时候看到了,想想也有些时间没有同雾风进行交流,作为某人老板,他也是有责任去了解属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不是。更何况,李晓峰觉得某些话也必须要跟雾风耶维奇说一说了。

李晓峰和雾风耶维奇也不是在什么机密的会议室里见面,两人其实就是在克林姆林宫的食堂里坐着聊天。当然,克林姆林宫的食堂跟外面的大食堂肯定是不一样的,说是食堂,其实也是专门特供局委一级的高级招待机构,豪华包间什么的是绝对不缺的。

当然,有一说一的是,这个所谓的豪华包间也仅仅是相对而言。跟五星级宾馆的餐厅相比,这冲顶了也就是三星级水平。装修并不奢华,没有什么波西米亚的水晶灯、波斯和土耳其的地毯。整体风格是十分朴素的。

在这个不算大的包间里,李晓峰和雾风耶维奇面前一人也就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而已。而且也不是特别名贵的荤菜,没有什么和牛、鱼子酱,也就是普通的牛肉和鲜鱼而已。一般也不提供酒精饮品,饮料多是新鲜果汁。整体而言菜的分量也不是特别大,也就是保证局委们能吃好吃饱。

并不是说这种朴素的风格是最近才有的,实际上从列宁时代局委们的工作餐就是这个水平,完全没有苏联地方上那种铺张浪费的风气。这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

言归正传,李晓峰和雾风耶维奇是边吃边谈,主要是李晓峰了解雾风耶维奇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工作方面,雾风耶维奇是大吐苦水:“杂七杂八的琐事太多了,各种耗时间的会议更是没完没了,仅仅是签署各种文件就要占据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台机器了……”

李晓峰一听就笑了,他就知道这种情况会发生。你问是什么情况?官僚主义!当然,这并不是说雾风耶维奇变得官僚主义了,而是雾风耶维奇被官僚主义耍了。

让我们一点点来说这个问题,雾风耶维奇抱怨自己的日程太多排得太慢,几乎都到了见缝插针的程度,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榨空了。请注意他还仅仅是局委,而且还仅仅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二把手。如果局委和二把手都要忙成狗,那么一把手和常委还要不要活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雾风耶维奇为什么会这么忙呢?原因很简单,他的那些部下将他给坑了!

先不说雾风耶维奇的部下为什么要去坑雾风,先说说他们是怎么坑的吧。这帮人或者说大小官僚们给雾风耶维奇的日程中塞入了大量鸡毛蒜皮的琐事,将大量零碎毫无意义的小事小文件全部送到了雾风耶维奇的案头。为的就是一个目的,让雾风耶维奇忙起来!

说到这儿,有些同志可能就反应过来了,当然也会有些同志依然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老板如果不忙,那么他就有大把的时间去了解自己部下的工作情况,他会在各部门之间窜来窜去,会来回的视察,会不厌其烦的去检查下级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果。一旦这种情况出现了,那么结果就是一种这些下级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必须孜孜不倦的开展工作,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并努力的将每一项工作做好。否则,你就会被无情的老板不断地训斥,直到被炒鱿鱼。

很显然的,这并不是广大公务工作者希望遇上的,谁不想偷懒?谁不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对于广大官僚们来说,如果不想自己累成狗,那么必然的选择就是让老板累成狗。当老板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还有精力有时间去管你吗?

“这群王八蛋!”雾风耶维奇爆了粗口,经过李晓峰提醒他算是陡然反应过来了,他忙得累死累活,处理的大都是一些小事,比如说部门申请购买办公用品什么的。

不过李晓峰却很淡定,他微微一笑道:“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雾风耶维奇瞪大了双眼,不解地问道:“难道还有说法?”

李晓峰又问道:“你觉得我们这些领导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雾风耶维奇想了想回答道:“领导好部门?”

李晓峰摇了摇头:“不,是思考!!”

雾风耶维奇顿时就警醒过来了,对他们这些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了。如果你不思考,或者说没有时间去思考,那真心就会被下面的那些人耍得团团转了。而现在,他就是忙得思考的时间变少了,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机械化的走程序,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程序是否必要是否对苏联有利。说白了,根本就不是他在领导相关部门,而是被相关部门的办事员们遛得团团转。

这就像一盆冷水给雾风耶维奇浇得透心凉,因为这几年来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他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工作,都在处理各种问题。他都想给自己颁一个劳模奖章了。但是今天,听李晓峰这么一说,他才知道自己就是一头傻骆驼,被一帮子小官僚使唤得团团转,简直就是丢死人了!

同李晓峰话别时雾风耶维奇信誓旦旦的表示:“回去之后,我就立刻改进,将日程中那些无用的安排全部砍掉!”

雾风耶维奇觉得自己找到了对付官僚们的办法,但是他真应该多留一会儿,因为李晓峰的话其实还没有说完,或者说有些话还暂时不适合同雾风耶维奇说。

“雾风还是有些小天真啊!”李晓峰有些感慨的对雅科夫说道。

后者也点点头,回答道:“他之前在正部级岗位上的磨练还是太少了,没能跟那些老狐狸打足够的交道,被戏耍也是正常。”

李晓峰耸了耸肩道:“所以我这几年就是在帮他补课,补上怎么应对官僚主义和党内斗争的最关键一课!”

雅科夫笑了,问道:“所以你就将他安排到古比雪夫那里?”

对此李晓峰是笑而不语。可能有同志搞不清楚应付党内斗争跟将雾风耶维奇安排到古比雪夫手下工作有什么关系,毕竟从阵营上说古比雪夫也是某仙人的人,自己人也斗吗?

敌人要斗争,自己人自然也要斗争。毕竟最前排的位置只有那么几个,到了局委这个层次,谁不想更进一步?而古比雪夫和雾风耶维奇都属于李晓峰的心腹,必然有一个谁先谁后谁受宠谁被冷落的问题。

大概在古比雪夫看来雾风耶维奇虽然是本派系的,但是威胁到了他在某仙人面前的地位,如果他古比雪夫想要话语权大一点,自然就要压制压制雾风耶维奇。怎么压制雾风耶维奇呢?明刀明枪的火并那是绝对不行的,那会惹得李晓峰很不高兴。唯一的办法就是暗战捅软刀子了。

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