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8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显然,苏联和英美是谈不拢这个问题的,英美说刮民党可以有,但苏联说刮民党不能单方面的有。如此一来,大会刚刚开始就有关张的可能。
这个时候,英国人和美国人恼羞成怒了,他们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接受刮民党代表,要么这个会议也就别开了!”
可能在英美看来,苏联没道理这么死撑T共,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苏联人也就会“见好就收”。只不过他们再一次低估了苏联的决心,当美国人发出最后通牒之后,在苏联的带领下,波兰、德国、丹麦挪威联邦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等国代表团直接宣布退出本次会议。
如此一来,事情就闹大了,因为剩下的那一票国家当中,虽然有英美法这样的巨头,但是其他小弟实在是不像话,而且没有了苏东集团的加入,这个联合国有什么执行力可言?
这让英美是极大的受挫,不得不退让一步,询问苏联究竟怎么样才能返回会议。苏联方面的要求很简单:“刮民党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单方面的代表华夏,必须要有包括T共在内的其他民。主党派代表一起参加会议,华夏的表决权由这个多党派联合代表团执行。”
这个要求过分吗?应该说是一点儿也不不过分,后世总有一些人以为T共是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的,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混帐话。当年代表华夏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可是一个联合代表团,刮民党、T共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T共也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之一,天然的就享有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所以T共在1971年不是重新加入联合国,而是恢复在联合国应该有的合法权益。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在英美一看,如果不让这一步会议压根就没办法开,而且苏联仅仅是要求恢复土共和华夏其他民。主党派的合法代表权,并没有说赶走刮民党,将代表权交给T共。这个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一番紧急讨论之后,刮民党代表团暂时被挡在了会场之外,而T共和华夏其他民。主党派的代表则紧急启程,前来布鲁塞尔开会。
看上去这个问题圆满的解决了?嘿嘿,没有那么简单,华夏的代表权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请注意,华夏可不是联合国的一般会员,而是五大流氓之一。五大流氓可是拥有极大的特权的,那个一票否决权究竟由哪一家的代表拥有,这也是能打破脑壳的!
对于刮民党和蒋某人来说,“让”T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大会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这帮土鳖竟然还想分润那个最大的特权,这如何能忍?所以蒋某人认为表决权天然的属于刮民党!
只可惜,这仅仅是蒋某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华夏的代表权由三方代表各占三分之一,自然而然的表决权也是各占三分之一,不可能由你刮民党一家说了算。
如此一来,事情又僵住了,反正蒋某人是死活不同意让T共和民。主党派享有表决权,哪怕是干爹美帝亲自下场做工作说服都不行。如此一来杜鲁门也是火大,干脆利落地提出了一个决议:“鉴于华夏当前的内战状态已经没有办法履行在安理会的相关义务,在华夏结束内战恢复和平之前剥夺华夏的表决权!”
这个提议也是够狠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就真的希望剥夺华夏的表决权,其实这更多的只是一个姿态,就是给蒋某人施压,以迫使其让步。只不过让杜鲁门没有想到的是,才提出这个建议,苏联立刻就举手表示高度赞同,紧接着英国和法国也顺水推舟的表示同意,于是乎这个建议也就被通过了。于是乎华夏也就暂时失去了表决权。
这一变化让蒋某人是措手不及,当然T共方面也很是惊讶,面对T共的质询,李晓峰是如此回答的:“苏联政府不是要剥夺华夏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而是暂时从实际出发不得不做出的决定。苏联政府承诺一旦华夏的内战结束将立刻推动恢复华夏的合法权益!”
请注意,李晓峰做这个决定是通过了深思熟虑的,因为暂时保留华夏的表决权看似是有利的实际上却是不利的。以英美的尿性,就算T共获得了胜利,也不会承认由T共来代表华夏行使安理会的合法权力的。到时候他们依然会拿联合政府和刮民党享有三分之一的表决权说是,在美国成立一个刮民党流亡政府都是可能的,那不就变成了两个华夏了?这对华夏是极其不利的。怎么摆脱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解除华夏的表决权,等华夏内战结束,刮民党被消灭之后,再恢复表决权。这样就没有后续麻烦。
并且为了实现这一步,李晓峰也已经提前开始做准备,比如这次剥夺华夏表决权的决议中,就有一条是关于今后恢复华夏表决权耳朵条款——经过联合国大会简单多数同意则可以恢复华夏的表决权。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历史上华夏就在这方面被美国设置了不少障碍,甚至一度要在安理会走一圈。而现在提前做了备注,就免掉了这些麻烦。
当然,仅仅是联合国大会的简单多数也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恐怕还是要费一番手脚。不过这也是大国的必经之路,如果连这一点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那真心也不叫什么国际大流氓了……(未完待续。)
602UN(下)
华夏加入联合国成为五大流氓之一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仅仅是那个代表资格。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长久,刮共之间分出胜负的时候,这个问题自然有了结果。相对而言,斯洛文尼亚、以色列的问题更加的棘手。因为英国和南斯拉夫以种种借口阻扰这两个国家加入联合国。
这个事儿就变得相当的复杂了。至少是拉狄克没有办法争取一个圆满的结果的,他只能将这两大棘手问题反馈给莫斯科,让政。治局讨论解决。
那么政。治局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至少斯维尔德洛夫是提不出什么又建设性的意见的。他更倾向于加大武力威胁,迫使南斯拉夫就范。但这一点是政。治局其他大长老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在斯维尔德洛夫那里无解。
唯一能解决问题的还是李晓峰,他的建议很简单:“交换,用一个问题上的让步换取铁托在另一个问题上让步。”
以斯维尔德洛夫的政治智慧不难猜出李晓峰想要怎么做,很有可能就是只要铁托承认斯诺文尼亚独立,那么苏联就在科索沃问题上做一定的让步,比如所只要铁托承认科索沃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并承诺包围阿族的基本权益,那么独联体就撤军。
这么搞还真有谈判的可能性,但是斯维尔德洛夫却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不能通过科索沃和斯诺文尼亚拆散南斯拉夫,也一定要让科索沃和斯诺文尼亚独立。否则他折腾了这么半天不是全部白搭了?
斯维尔德洛夫的坚决反对让南斯拉夫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对此李晓峰也是心知肚明,反正他本来就不关注南斯拉夫问题,无非是现在要成立联合国,南斯拉夫问题卡壳让联合国难产。既然暂时没有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那就干脆不解决,他建议道:“既然南斯拉夫和斯诺文尼亚有争议,而这个争议暂时根本没办法解决,那就搁置,让联合国暂时不接受斯诺文尼亚和南斯拉夫就好了!”
好吧,这真心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像暂时T共和刮民党之间谁是正统的问题没办法解决,那就不解决,将问题留给T共和刮民党自己解决一样。南斯拉夫和斯诺文尼亚既然也扯不清楚,那就都别加入联合国好了。
当然,这个建议有一点点混蛋。因为南斯拉夫毕竟是盟国之一,英美就坚决反对将南斯拉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的做法,对此拉狄克用某仙人教的办法予以回击:“南斯拉夫是盟国之一,但斯诺文尼亚就不是盟国之一了吗?斯诺文尼亚人民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他们排斥在联合国之外就正确?”
对此英美反驳道:“斯诺文尼亚仅仅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只能以南斯拉夫的名义加入联合国!”
拉狄克的答复是:“斯诺文尼亚人民有民族自决的权力,他们民族独立的愿望应该获得满足。既然他们不愿意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邦当中,为什么要勉强?这符合民主的基本原则吗?”
反正这个吵架扯皮是一点结果都没有,英美坚决要求南斯拉夫加入联合国,而苏联则认为如果南斯拉夫可以加入联合国,那斯诺文尼亚也可以。反之,排斥斯诺文尼亚,那么南斯拉夫也别加入联合国了。
结果是这个问题没有结果,所谓的没有结果就是这两国暂时都没办法加入联合国,因为继续吵下去,联合国永远也别想成立了。
再然后就是以色列的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是绝不会让步的,所以一番争吵之后,苏联让步了。苏联同意以色列暂时不能加入联合国,但与此同时必须保留观察员国家的资格,而且一旦以色列的问题被解决了,必须恢复以色列创始会员国的资格。相对的苏联也承诺,如果南斯拉夫和斯诺文尼亚的问题解决了,南斯拉夫也将获得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地位。
看上去在这个问题上苏联吃亏了?不尽然,因为苏联在以色列问题上的让步,换取了英美在丹麦、挪威联邦和土耳其问题上的让步。首先是丹麦、挪威联邦得以加入联合国,其次是暂时驳回土耳其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反正大家都是半斤对八两一对一的让步,谁也别想多占便宜。而解决掉这些小问题之后,联合国的建立就是势不可挡了。很快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广泛承认,安理会的架子也搭建了起来,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华夏在安理会空有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却没有投票权。
而联合国的建立立刻就涉及到了包括南斯拉夫、土耳其、华夏的三大安全问题。11月底,安理会在纽约召开会议,讨论这三国的和平问题。
“独联体应该立刻停止侵犯南斯拉夫主权的一切行动!”英国人第一个向苏联开炮。
紧接着第二个开炮的是美国,他要谈的是土耳其问题:“苏联对土耳其的侵略时不可容忍的,这种赤果果的战争行为必须得到阻止。”
至于第三个开炮的是法国,之前戴高乐已经在不少问题上得罪了英美,所以必须在一些比较次要的问题上向英美做出补偿,当然,以戴高乐的尿性让他去得罪苏联也不可能,所以他要谈的是华夏问题:“和平协议被完全破坏,现在联合国应该想方设法的制止内战继续,否则华夏人民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一连三个问题全部涉及到苏联,那么苏联又是怎么应对的呢?对于南斯拉夫问题,苏联或者说独联体的答复是:“独联体始终是在维护科索沃的和平,挑起武装冲突的是南斯拉夫人民军,他们在科索沃制造了大量的流血事件,独联体维和部队始终是在维护和平,保障阿族的基本生存权利不受侵犯。对于此类在联合国成立之前的维和行动,怎么能够单方面袒护南斯拉夫而将其称之为侵略呢?对此独联体绝不接受和坚决反对!”
至于土耳其问题,苏联就说得更加直接了:“土耳其是纳粹耳的同情和支持者,是盟国的敌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直接成果,联合国应该坚决站在打击法西斯势力的立场上处理国际问题,而现在让苏联政府很遗憾的是,美国政府显然不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其实不折不扣的纳粹同情者,这是莫大的讽刺!”
而华夏问题上,苏联的表态是:“我们欢迎法国政府的和平声明,也确实希望华夏的两党能够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我们热切的希望法国政府能够在这问题上继续努力,苏联政府将同法国政府一起携手致力于华夏的和平事业。”
简单点说吧,对于英国和美国发起的动议,苏联直接是一票否决,而对于法国人的提议,苏联是敞开手臂表示欢迎,谁让法国人的这动议根本就是一个空洞、纯粹的嘴炮,完全没有任何约束意义呢?
联合国注定只是一个维护大国利益的工具,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说到底也是联合国没办法解决的,最终看的还是国家实力。实力到了没有联合国一样能达成目的,实力不到你在联合国里称王称霸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拿当前世界最紧要的几个问题,南斯拉夫问题、土耳其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华夏问题来说,哪一个是联合国能够解决的?
犹太人就很清楚这个道理,之前的二十多年,本古里安可是充分领教了国家社会中大流氓的风采,他也相当的希望以色列能变成类似的大流氓。当然,本古里安也知道这永远是不可能的,犹太民族和巴勒斯坦以及东普鲁士太小了,世界争霸这个舞台轮不到犹太人。
不过本古里安也不会灰心丧气,对他来说就算当不成国际大流氓也可以当地区小流氓嘛!而现在就是犹太人成为地区小流氓的一个重要机会。苏联是明确表示支持,美国人虽然跟英国人关系很好,但是那是其他问题,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人依然要拆英国人的台,谁让这货跟阿拉伯国家关系太紧密了,为了石油山姆大叔必须要让阿拉伯人知道谁才是老大。
“停战协议已经快要到期,我想知道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在以色列总理战略会议上,本古里安向自己的将军们提出了问题。老达扬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道:“部队已经准备完毕,弹药充足、士气高昂,请您下命令吧!”
下什么命令呢?自然是对阿拉伯军队开火的命令,经过近五个月的准备,犹太人人民解放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民兵武装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正规军。全军分为五个步兵师和四个机械化旅,总兵力高达十万人。而阿拉伯联军现在却仅仅有五万人左右,双方的差距十分明显。
不光是数量上双方差距明显,在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上,双方更是天差地别,现在的犹太人民解放军主力都是经历过二战的东普鲁士老兵,数年的战争磨砺下来,他们已经是精锐的士兵。而对面的阿拉伯联军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双方的军事素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武器装备,阿拉伯联军几乎是一水的英式或者法式装备,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英军二战淘汰下来的垃圾。李恩菲尔德步枪、布伦机枪是主力,缺少火炮和坦克,是一支典型的轻步兵。
而以色列人这边,武器装备不能说有多好,但绝对是二战主流水平,SKS步枪、T34坦克,其火力水平绝对是二战东线的标准配置。而这种配置水平绝对在当时的世界上来说是相当高了,不要说欺负阿拉伯人,就是遇上了苏联红军、英军和美军也有得打。
反正犹太人这边是厉兵秣马等待开打,只不过他们很聪明的将这种企图掩盖了起来,反而不断地释放烟雾弹来迷惑艾德礼和阿拉伯联军。
在国际上犹太人是大声呼唤和平,不断地向外界表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自治,完全没有谋求独立的野心。本古里安是频频出访英美,是不断地渲染和平的重要性。反正一眼看去,谁都以为犹太人不准备继续打仗,准备一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尤其是随着停火协议的有效期来临之时,犹太人是愈发的积极了,在联合国安理会斡旋的框架下同阿拉伯国家积极接触,试图继续延长停火协议。
这一套是相当有迷惑性的,而就在全世界都以为新的停火协议即将达成的时候,犹太人突然动手了!12月1日,三个月前签订的停火协议失效的那一刻开始,犹太人从海法、特拉维夫突然出击,向着巴勒斯坦纵深发展,一个装甲旅长驱直入,打得阿拉伯联军屁滚尿流,一举夺回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部分巴勒斯坦地区,并积极地向黎巴嫩、叙利亚方向进攻。
截止到12月底,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夺取了戈兰高地,尤其重要的是在西奈半岛全歼了英军的一个步兵团,制造了极其轰动的效应!
顿时英国人就坐不住了,在艾德礼的要求下,作为当月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美国宣布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
“犹太人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英国人几乎就是在骂街了,是强烈的要求以色列单方面撤军,否则就要犹太人好看。至于美国人也是口头上严厉地警告了以色列一番,威胁如果以色列不立刻终止武装挑衅行动,就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问题是这没有卵用,因为苏联是站在以色列这边的,直接一个否决过去英国人就算白叫唤了。反正安理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说光打雷不下雨,口头上的警告和谴责出了一堆堆,但是实际上的行动几乎等于零。
这么折腾了半个多月之后,英国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艾德礼不得不宣布向埃及增兵。而美国人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贸易禁运。看上去英美是要动真格的了,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说英国人所谓的增兵,因为财政极其困难,艾德礼仅仅是象征性向埃及增加了一点驻军,实际上这点儿兵力就是九牛一毛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可以说象征性远远大于实际。而且因为之前犹太人表现出了成建制的消灭英军的能力,艾德礼是特别要求埃及的英军务必小心行事,以保护苏伊士运河为首要任务,如果犹太人没有主动挑衅,不得擅自开火。
至于美国人的贸易禁运那就更加搞笑了,这个贸易禁运只涉及到武器、石油、钢铁,但不涉及医药、粮食以及其他机械配件或者零件。
谁都知道犹太人的武器是从苏联进口的,石油、钢铁制品也是苏联给的,压根就不是从美国买的。这样的禁运管什么用?而真正对犹太人有意义的医药和粮食以及零配件则不在禁运之列,这管什么用?
说不客气点,这是美国政客既要照顾英国情绪又要给国内的犹太财团一个交代的折中搞法,说白了也仅仅只具有象征性意义。
艾德礼的“胆小怕事”和美国人的“中庸之道”直接导致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且控制住戈兰高地之后,犹太人暂时放缓了出击的脚步,开始对内部进行消化整合,而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种族隔离政策,兴建了一批集中营似的村落,将巴勒斯坦人统统关了进去。另外就是赶紧的从波兰以及中东欧国家引进犹太人,去填补巴勒斯坦人留下的“空缺”,仅仅三个月之内就有接近三十万犹太人涌入了巴勒斯坦。并且这种爆发性的移民政策还是持续性的,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以色列的犹太人可能会突破五百万大关。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英国人虽然吃了大亏,一时半会儿表现得拿犹太人没办法,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想讨账。实际上英国人正在积极的做准备,一边向阿拉伯国家大规模的出口武器装备换取石油,另一边也在积极地做美国和法国的工作,准备在中东问题上三家统一步调。而这一切就给未来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埋下了伏笔。
以色列的问题暂时说道这里,再回过头去看土耳其问题,随着红军的增援部队抵达,华西列夫斯基再次恢复了攻势,在亚洲这一侧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土耳其人将大量的兵力调集在这一侧,给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攻防作战减轻压力……(未完待续。)
603希特勒
希特勒烦躁的在狭小的牢笼里走来走去,他被关在这个笼子里已经差不多半年了,这半年是他有生以来最长的煎熬。
小小的牢房环境倒是不差,甚至说是牢房但其实是个小别墅,只不过元首根本没有办法远离这幢别墅,在别墅里他想做什么都可以,看书、听音乐可以算是自由。但是让元首觉得煎熬的是,无论他在做什么,周围都会跟着至少三个狱卒。这三个人形影不离的看着他,会阻止他的任何试图打探消息或者逃跑的举动。
是的,最最让元首苦恼的就是生活中缺少政治,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听不到任何新闻,他不知道现在世界的局势,德国怎么样了,苏联又如何了,以及英美究竟在做什么,这一切他统统不知道。
希特勒不是没想方设法的去探听消息,但是这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幢别墅里的所有人都不搭理他,没有人会回他的问题,更没有人跟他说话,元首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和一群聋哑人生活在一起。
当然,希特勒也不是没有想过抗争,对他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抗争的勇气,只不过抗争没有任何意义,不论他怎么折腾看守他的人都没有任何表示,反正只要他不逃跑,对方简直就是任由他折腾。这让元首有种一拳打到空气里的感觉。
反正希特勒是挺郁闷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软禁了他,自然的更不用提搞清楚对方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这一天晚上,元首像往常一样看完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某个章节,他放置好书签,像之前那几个月一样将书放在床头,拉上被子准备睡觉。对他来说这可能是又渡过了的乏味的一天,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乏味的一天竟然是最后一天了。
就在希特勒陷入熟睡当中,激烈的枪声响了起来,然后那三个形影不离的看守者猛地冲向他,二话不说将他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拉了出来,二话不说架起他就往车库跑。很快汽车发动了,而身后的枪声也愈发地激烈。希特勒惊疑不定的望着将他紧紧夹在中间的保镖,很希望对方能给一个说法。
只不过这几个人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他们飞快的发动汽车,轰鸣般的撞开了车库的大门,冲了出去。
此时,希特勒才借助晨曦看清楚别墅外面的情况,别墅的守卫同看不清楚的敌人在激烈的交火,子弹四处乱飞,打得地面尘土飞扬,时不时就有人惨叫着倒在地上,总体上看进攻者十分强大,是在吊打别墅的守卫者。
希特勒不禁开始猜测,难道是有人来营救自己了。这种想法一冒出来就像潮水一般不可遏制了。希特勒大声的向“狱卒”吼道:“哈哈,你们完蛋了,德意志必胜!”
只不过让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狱卒”竟然翻了个白眼,然后用浓郁的带有外国口音的德语回答道:“阁下,你弄错了,我们是保护你的人,现在追杀我们的才是您的敌人!”
希特勒一百个不相信,如果这些“狱卒”是自己人,何必将他软禁起来,这是自己人会做的事情吗?
“狱卒”苦笑了一声,继续用外国风味的德语说道:“您看看吧,现在天已经亮了,您看看就知道!”
希特勒扭过头去透过后车窗望去,红色的五星首先进入他的眼帘,然后就是难听的俄语,虽说元首没见过真正的苏联红军长什么样,但是军服和标志他还是认识的!
该死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
希特勒的脸色刷的就白了,到不是被吓的,而是气的。当然,他心中也充满了疑问,如果现在追杀他的是红军,那么这些“狱卒”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因为“狱卒”依然拒绝回答他的问题,更不肯表明身份,他们驾驶着汽车在马路上高速飞驰,试图甩掉追过来的红军,然后就是激烈的枪声。子弹击碎了后车窗,打烂了尾灯,一名“狱卒”甚至就在希特勒眼前被爆头,飞溅的血液和脑浆糊了元首一头一脸。这种味道元首一点儿也不陌生,在一战的战壕里,他经常能闻到这种气味。
就在希特勒惊疑不定的时候,更大的悲剧发生了,司机也中弹被击毙,前挡风玻璃上一片殷红,失去控制的车辆一头撞上了路边的大树,咣当一声,伴随着玻璃破碎和金属摩擦声,希特勒一头撞晕了过去。
不过元首并么有晕多久,很快他晕晕乎乎的又苏醒了过来,此时车内是一片狼藉,前座的司机以及后座的两个“狱卒”已经倒在了血珀之中,看上去死得不能再死了,他费劲的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狱卒”,摸索着向车外爬去。
激烈的碰撞让车门变形了,希特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开了车门,就在他准备往外爬的时候,一只大手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这只手就抓住他的衣领死命的将他拽了出来。
呃,或者说将他像死狗一样拖了出来,重见天日的希特勒刚刚看清楚将他拖出车外的是什么人,脑袋就挨了重重的一枪托,伴随着激烈的欢呼声和咒骂声,可怜的元首又晕了过去。
这一次,元首昏睡了很久很久,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久,等他醒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浑身的零件全部生锈了,稍微一动就感觉像是生了锈的零件在激烈的摩擦一样,酸痛难受。
很快,元首就搞清楚了自己的位置,这一次是真正的牢房了,铁门铁窗铁栅栏,以及标准的囚室装备——臭烘烘的马桶、狭窄的硬板床,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元首站起身,扶着铁栅栏向外面望去,首先进入他眼帘的就是来回巡逻的苏联红军,他这一层的守卫力量特别强大,几个荷枪实弹的红军不断地巡视,几乎每隔一分钟就有一个守卫来观察他一次。
希特勒不知道这是因为俄国人特别重视他,还是那些红军士兵向看看他这个敌对大魔头究竟长什么样。她自己觉得后一种可能性更大,毕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不过希特勒对这些并不关心,自从他落在红军手中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在等待着他。而那种结果和羞辱是他最厌恶的,再一次的希特勒想到了自杀,只不过在这间小小的囚室里实在没有什么东西能拿来了结自己。没有锐器、连绳头都没有,而且就算有也没用,以这种每分钟一次的巡逻密度,在他勒死自己之前,就会被抢救过来。
希特勒很沮丧,完全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落入这般田地,他明明已经在柏林的地下室里自杀了,怎么会出现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又怎么会布尔什维克抓住,不合理,绝对的不合理!
希特勒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决了,但是让他绝望的是,暂时没有任何人解答他的疑问。实际上他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被围观的动物,就是那么可悲。
这几天,不断地有红军军官和将领跑到笼子外面来围观他,甚至隔着笼子合影留念,这对于骄傲的元首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可他又没有任何办法摆脱这种耻辱,他绝食抗议,但很快苏联医生就将他捆得死死的,直接将一根管子插入他的胃里灌流食,以至于他不光没有被饿死,反而还发胖了。
总而言之,元首这日子口过得真心是生不如死!
对于元首来说,这日子口得过不怎么样,但是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已经仇恨纳粹的人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喜讯了。因为苏联政府在1945年11月20日突然向全世界共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苏联红军已经攻入了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