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7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维辛斯基看了李晓峰一眼,见后者依然没有什么表示,只能打起精神继续说道:“甚至我还有更深的忧虑,连分区占领这种小事西方都不愿意履行责任,那么在赔款问题上,他们恐怕将会设置更多的障碍,或者说全面的打压我们应该获得的赔偿。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保全意大利的实力,让他们充当在地中海和南欧一线反苏的急先锋!”
应该说维辛斯基的分析还是很有见地的,因为李晓峰同他的看法差不多,英美绝不对心甘情愿的让苏联的势力进入意大利,他们几百年来一直在做的就是在南欧方向围堵沙俄,现在沙俄换成了苏联自然也是一样的
很显然,英美绝不会允许苏联的军队进入意大利驻扎,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在英美看来一旦让苏联突破了南欧封锁线,那整个地中海的局势就会完全改变。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外长会议上,英美将会使出浑身解数迫使苏联打消这个想法。当然,李晓峰也是很想看一看英美到底会玩什么把戏,说实话这很有趣。
不过,李晓峰还是想听听维辛斯基的应对方案,他必须知道将外交人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交给这个家伙究竟靠不靠得住,如果他的想法同自己南辕北辙,那还是赶紧的换一个人吧。
“我需要的是你的建议,是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而不是这些寡淡的废话!”李晓峰表现得很不客气。
不过他的不客气在维辛斯基看来就太正常了,说不得这个毒舌男觉得菊花一紧,赶紧的解释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强硬的维护我国的权益。驻军意大利是之前协议中白纸黑字写明白了的,这不容反悔!我们决不能跟着英美的节奏走,最好是能落实这个协定。”
“嗯。”李晓峰微微点点头,并没有给更多的表示,而是说:“好吧,你也下去继续思考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
维辛斯基带着一脑门子白毛汗离开了李晓峰的舱室,可以想象这位毒舌男此时恐怕是非常紧张的,因为李晓峰的态度真心不算好,在他看来恐怕是他给出的建议不够好,没能搔到首长的痒处。而这在维辛斯基看来就是相当危险的,这意味着他并没有获得李晓峰的认同,地位是岌岌可危。
可怜的维辛斯基吓坏了,回到他的位置上之后是赶紧的开动脑筋,他究竟是什么地方不让李晓峰满意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而且维辛斯基也确实没能让李晓峰完全满意,李晓峰对他大概能打个70分,只能算是良好,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
那么李晓峰对分区占领意大利的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他基本认同维辛斯基的判断,想要去意大利驻军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英美那边的阻力会非常的大。但是这确实是苏联的权力,不能随便放弃。
这么说吧,驻军意大利对苏联来说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强硬的立场,硬是坚持到底,那么象征性的驻军意大利不是不可能,英美完全可以放个一两千苏联红军去意大利,但这更像是打脸?
如果不能在意大利获得一块基地,驻扎一只重兵甚至是舰队,那驻军意大利简直就是笑话,白白浪费钱,也仅仅是面子上好看而已。
李晓峰是不愿意做这种得了面子丢了里子的事情,如果要驻军意大利那就必须玩真的,形式主义的不要。当然,这是英美绝对不会同意的。那么李晓峰的意思就是说可以选择不要这个面子,用驻军意大利同英美做交易,换一点实质性的好处喽?
恐怕李晓峰也没有这个意思,做交易不是不可以,但是交易双方都得觉得划得来才行不是吗?对英美来说,自然是想通过三瓜两枣就给苏联打发了,问题是政。治局肯干?而要英美拿出实质性的好处来换取苏联放弃驻军意大利,恐怕英美又觉得不合算了。毕竟现在亚平宁半岛上没有一个红军,那里完全是英美联军的天下,他们打下来的地盘凭什么要切一块给北极熊?
所以英美能拿出来补偿苏联的提议恐怕都是鸡肋,这样的交易自然不可能达成。也就是说这个事儿上,双方并没有妥协的空间。不可能以皆大欢喜的喜剧收场。
那么如果双方谈不拢会发生什么呢?恐怕就是英美联手恶心苏联,给苏联一点象征性驻军的权力来搪塞。如果苏联不接受,那么英美很可能直接就撕破脸不给面子,连这点象征性的面子都不给,反正意大利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难不成你苏联能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开启三战模式?
反正英美那边恐怕是不太可能退让的,那是不是最好的结果就是苏联尽可能的多弄三瓜两枣回去呢?按照维辛斯基的口气,他恐怕是倾向于多榨一点油水的,大概在他看来这就是极限了。
而这却是李晓峰不能接受的,倒不是某仙人死要面子,而是在他看来这么妥协反而会丧失更大的利益。是的,英美多给了三瓜两枣,你苏联接受了,那等于是在这个问题上你苏联选择了承认英美的做法,也就没有所谓的争议了。
这看上去维护了盟国的团结和世界的和平,但是对苏联整体的国家利益是相当不利的。推导一下,今天你苏联在意大利就被三瓜两枣打发了,明天在日本美国人是不是一样可以如法炮制呢?毕竟在太平洋战场上他才是老大,实力最强,他真要独吞日本谁能抵抗?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是让还是不让,让的话那是又一次丧失了国家利益,不让的话美国人还有借口,他认为这是意大利模式,既然你苏联之前能接受意大利模式,为什么现在要在日本问题上“瞎折腾”呢?以扬基的尿性,绝对会倒打一耙的!
不光是日本,还有更关键的德国问题,按照李晓峰之前的想法,德国绝对是要独吞的,一旦接受了意大利模式,那么未来独自占领德国的时候就不好说话了。总不能说:“你们英美独吞了意大利,德国就得归我吧?”
那时候英美可就有话说了:“意大利是你北极熊放弃了嘛!德国我们可没有说放弃!”
这么一来不就被动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意大利的占领问题上就留下伏笔,为后面独占德国去堵英美的嘴。所以斗争的模式就比较特殊了,既要坚持原则维护苏联合法在意大利驻军的权力,又不能让英美发现这是一个坑,确保苏联未来合法的占领德国。要完全做到这两点,那真心是需要相当高超的手段,而不幸的是,苏联国内具有这种手段的人真心不是太多。托洛茨基有,斯维尔德洛夫都不见得有,李晓峰则是自认为有。
至于维辛斯基有没有,暂时不好说,只不过李晓峰相信如果给维辛斯基正确的暗示和引导的话,这位毒舌男的战斗力还是可以期待的。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将底牌告诉维辛斯基,德国占领的问题毕竟是高度机密,如今仅仅在政。治局内部传达,出了政。治局真心是没人知道。如果过早的泄露了消息,反倒是有些不美。
因为李晓峰很清楚,政。治局可能能够短时间内保住秘密,而到了**********那一层,秘密泄露的速度真心是飞快,没有人能阻止中央委员私下里搞串联互通有无,哪怕是李晓峰也不能。而一旦中央委员们知道,那英美的间谍知道真心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所以,李晓峰只能暂时对维辛斯基说对不起了一时半会儿这位新任副外交人民委员只能云山雾罩的开展工作了,他必须一边同敌人周旋,一边慢慢猜测政。治局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这个分寸一般人真心是不好掌握,但是李晓峰相信维辛斯基有这个能力,而且试想一下,如果连维辛斯基都不知道最终目的是什么,那同他谈判的英美外长恐怕是更加不知道了,那样的话苏联的真实意图才能保密更久……(未完待续。)
535扯皮(上)
纽芬兰决不是什么发达的地方,其首府圣约翰斯也仅仅是个小城市,人口才十几万。突然之间,五国外长齐聚这座小城,让小城的居民也颇有些新鲜。
圣约翰斯唯一一家五星级宾馆就成为了主会场,五国外长及随行人员几乎将这座宾馆挤得满满堂堂,甚至有部分安保人员不得不就近住在了旁边一家档次稍差的宾馆才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不能换个大点的地方开会吗?可是可以,但是去哪呢?伦敦倒是很大,但美国人和苏联人都不愿意去,基于同样的理由华盛顿和莫斯科也不合适。剩下的戴高乐倒是积极的为巴黎奔走,但是那儿刚刚光复,实在是混乱。选来选去合适的地方也只有纽芬兰了,请注意1945年初的纽芬兰可还没有正式加入加拿大联邦,理论上说不属于英国人的主场。而且这里很清净不是么?
此时美国国务卿已经换成了爱德华。斯戴迪纽斯,他前任康德尔。赫尔已经在1944年11月去职。至于英国外交大臣依然还是安东尼。艾登,这位外交大臣抵达圣约翰斯的第一时间就去拜会了斯戴迪纽斯,看来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联络感情。
对此,李晓峰倒不是特别在意,英国人肯定要抱紧美国的大腿,之前类似的事情丘吉尔也没少做,不值得大惊小怪。反正他是以不变应万变,就像看看英美准备玩什么把戏了。
五国外长齐聚之后,在晚上举行了一个冷餐会,也算是先正式热身一下,让大家伙都对对方有一个了解,也是试探口风的重要时机。
不过这个冷餐会的状态相当的有意思,英国代表团围着美国代表打转转,几乎就不怎么搭理苏联代表团。至于法国代表团则是保持中立,虽然跟其他代表团都有接触,但是并不亲热,很显然法国人的态度是明显的,是充分做好了左右逢源的准备。至于东普鲁士代表团,显得很低调,或者说并没有什么存在感,除了跟苏联关系热络之外,对英国倒是不卑不亢,当然他们对美国人也比较热情,很显然,犹太人知道它们的国家利益最终要靠谁来保全。
这个冷餐会说实话真心没有什么意思,大家逢场作戏说着一些没有营养的废话,在李晓峰看来近乎于是无聊了。反正一番吃吃喝喝之后,大家也就散了。重头戏还在第二天的正式会谈。
会谈的节奏还是很快的,至少比苏联的部委开会节奏快,五国代表齐聚一堂,很快就直接进入了正题。
安东尼。艾登首先抢着说话:“……可以预见在未来几个月中我们的伟大事业将取得全面的胜利,盟国将战胜邪恶的轴心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幸福……”
这些废话还是必须说的,而且大伙都知道只有用这些废话开场之后后面的话才好说,果然,很快艾登就继续说道:“但是我们的家园毕竟遭到了轴心国的无情破坏,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苦难,在胜利之后我们将要面临一系列的棘手问题。我由衷的希望,在这一问题上盟国依然能够保持一致精诚团结用开放性和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李晓峰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因为这些依然是废话,核心的东西还在后面呢!
“盟国将要面临几大问题,”艾登清了清嗓子说道,“第一就是战败国的处理问题?如何恰当的处理战败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要惩处那些在战争中维恶的魔鬼,又要保障战败国普通居民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够体现盟国文明、正确的关键性问题。”
艾登快速的扫视了四周一眼,各位外长的表情都看在了他的眼里,和他预料的一样,大家都是比较玩味,很显然这个问题大家都有准备,这是等他说完才好挽袖子开干。只不过让艾登想不到的是最积极的竟然是法国人。
暂时代理临时法国政府外交部长一职的莫里斯。顾夫。德姆维尔几乎是在艾登的话刚落音就跳了出来:“法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纳粹给法国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大量属于法国人民的财富被纳粹掠夺一空,作为法国人民的代表,我受临时政府的委托正式请求盟国尽快的追回这些本属于法国人民的财产,并追究纳粹的相关责任。”
很显然,法国人这是开口要钱了。其实也很正常,戴高乐那边确实在钱的方面捉襟见肘,有了钱戴高乐才能稳固其政治地位,有了钱才能完全摆脱英美的牵绊不是吗?
所以德姆维尔这一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钱,是必须尽快的落实轴心国的战争赔款问题。当然,法国人的窘状英美苏三国也有所了解,只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法国人竟然这么着急,几乎是菜都没有上桌就准备下叉子,可见他们国内的状况是多么的糟糕。
德姆维尔的动作自然引起了英美苏三国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意味着可以跟法国人做交易,可以用一点紧急援助之类的小恩小惠收买法国佬。这可是少付出多收获的好事。
当然,大家伙也就是心理这么想想,这个工作得留在会后,反正不管是艾登还是斯戴迪纽斯都有会议结束之后马上同德姆维尔交流的迫切意愿。倒是李晓峰依然显得那么镇静,似乎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法国宣布开饭之后,那些空话套话自然是不用说了,事情已经是明摆着的了,怎么对轴心国下叉子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艾登再次抢先发话:“大不列颠在长达四年的战争中遭到了纳粹无情的轰炸,各种财产损失相当之严重,德国必须做出赔偿!”不过他要说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后面半段:“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纳粹德国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其经济能力恐怕无法承受巨额的战争赔款。怎么样在维护德国普通民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战争赔偿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第一位的问题。1929年的教训就摆在眼前,不顾实际的逼迫德国人进行赔偿恐怕是适得其反的!”
艾登的发言符合英国人一贯的外交政策,一战后他们就反对过度的削弱德国,而现在依然如此。作为英国平衡欧洲大陆势力的一枚棋子,德国对欧洲大陆的牵制作用对英国十分重要。
只不过现在并不是一战巴黎和会那会儿,那时候大英帝国还可以继续称王称霸,而现在他的政策制定权是极大的缩小了。
李晓峰就冷冷的插了一句:“既然英国政府和人民不急于获得赔偿,那么我建议德国可以赔付其他国家的战争损失之后,再赔付英国政府和人民。”
好吧,李晓峰这句话真心是足够恶毒的,英国人不是想继续操控德国作为棋子吗?你不是说不能不顾实际的逼迫德国人进行赔偿吗?既然你如此的高风亮节,那赔款的事情你就往后面挪一挪,你不着急我们大家可是很着急!
这话立刻获得了德姆维尔的响应:“法国政府和人民对英国政府的高风亮节表示欢迎,这是国际主义和绅士精神的最好表现,我建议各位代表为英国政府的伟大之举鼓掌!”
说着德姆维尔就作势要拍巴掌了,顿时艾登就急了,他是想保存德国的实力不假,但他可没说英国不马上需要战争赔款,这要是落实了,他这个外交大臣也就干到头了。
“不,我想安德烈先生是误解了我的意思,请容许我再详细的解释一遍,英国政府认为德国的战争赔款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应该合理的进行规划,避免将德国锁的太紧逼得太急,那样我们一样无法获得赔款。所以我认为……”
李晓峰插嘴了:“我同意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长期布局,以维护德国的赔付能力,对这一点我无比的赞同。所以我认为德国的赔付应该是有先来后到的,像苏联、法国这种直接遭受纳粹武装侵略,蒙受巨大损失的国家理应排在前面!”
艾登又傻眼了,因为某仙人两句话就给他继续拐到了另一条路上去,一张嘴就给英国获得赔付的权力放在第二批次了。这真心是让艾登急了,他赶紧抢道:“不,我的意思是,规划是长期的,不涉及先后秩序的,而是公平合理的!”
李晓峰笑道:“我的建议难道不合理吗?既然英国不想那么快获得战争赔款,为什么要阻止我们这些国家遭受纳粹无情蹂躏和璀璨的国家提前获得重建家园的经费呢?难道您对纳粹的关爱还超过了自己的盟友吗?”
艾登实在是没话可说了,他算是看出来了,某人是铁了心的不会让他如意,是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彻底的削弱德国。而这绝对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所以他望向了斯戴迪纽斯,希望美国人帮着说话。
“国务卿先生,您的意见呢?”艾登赶紧问道。
斯戴迪纽斯之前表现得完全像个局外人一样,似乎是准备坐看英法苏三国撕逼的,所以当艾登忽然将皮球踢给他时,竟然略微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愣了片刻才回答道:“外交大臣阁下,美国政府一向在国际问题上秉持公正公开的态度。您是知道的,我们热切的希望盟国在这个问题上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我们也相信盟国一定能够友好的得出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说了半天,实际上斯戴迪纽斯讲的全都是废话,根本没有说是支持英国还是支持法国和苏联,这种和稀泥的态度让艾登心中一紧。实际上昨天晚上他去拜访这位国务卿的时候,就发现斯戴迪纽斯反应有些迟钝,对什么都是懒洋洋的没有兴趣,一开始他以为这是国务卿先生事务繁忙又飞行了这么长距离有些疲惫,但是今天这位的态度还是这么疲软,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英国政府是非常希望美国能跟他们保持一致的,而现在看来美国人似乎在德国战争赔款问题上态度暧昧?难道说美国人也倾向于将德国大切八块?美国人不会如此的短视吧?
艾登心中有些着急,在上午的会议结束之后,立刻再次拜访了这位国务卿,迫切地想要从斯戴迪纽斯那里搞清楚美国政府的真实意图。
那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呢?美国人的想法很现实,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就是一个巨坑,差点没给美国给坑死,最后美国花了大笔的银子还没能换来德国人的好意,等希特勒一上台,基本上赔款就全部告吹了。直接让美国之前的投入打了水漂。所以今天的美国是不太愿意做冤大头的。
怎么说呢?其实美国人非常清楚,德国的经济之前完全靠吸血,而一旦战争胜利之后,德国人还上哪吸血去?之前掠夺的那些财富中的相当部分都已经花出去了,此时的德国哪里还有钱?
向一个穷鬼逼债能有什么结果?很有可能德国人又是继续耍赖,到时候可能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德国人干脆宣布破产,直接赖账。第二种结果就是借此向有钱的大流氓申请援助,让大流氓帮着先垫付,今后再还。
而这两种结果都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德国人宣布破产,选择不还钱,那之前美国的战争投入不是全打了水漂?而且德国的行为可能是严重的挑衅,很有可能激起整个欧洲的愤怒,那时候德国真心要被大切八块了。对美国来说德国还是有一定的存在的意义的,按照盟国之前的协议,美国在这里是有权驻军的。
驻军德国不仅是象征着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美国还获得了合理介入欧洲事务的由头,如果能够联合英法甚至还可以在德国构筑一堵抵御苏联威胁的防火墙。总而言之,德国还是有用的,决不能让其被撕碎了。
但是,这样一来,德国人的债务很有可能就要暂时转嫁到美国头上,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二种结果,这意味美国又要当冤大头,这让美国人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这些战争赔款将充实苏联的实力,美国人就更加的觉得难以接受了。说实话,基于这点考虑,还不如让德国被苏联大切八块呢!
所以美国人此时也有些纠结,国内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有主张当冤大头的也就有坚决不当冤大头的,这种争论让罗斯福都是相当的头疼。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更倾向于等一等看一看,暂时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选边站。于是乎斯戴迪纽斯也只能含糊其辞了。
“美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不持立场,我们坚信一定能通过谈判取得一个圆满的结果……”
这样官样文章简直要让艾登崩溃,他实在想不通美国人究竟想要做什么,只能紧急联系丘吉尔,告之首相大人美国人掉链子了,希望首相赶紧的去同罗斯福进行沟通,探一探口风。
丘吉尔在美国还是有不少关系的,所以不太难就搞清楚了美国人态度暧昧的真实原因。实话实说,丘吉尔有些不齿:“你丫的美国佬财大气粗,暂时掏点钱支援一下德国能怎么样?二战这么大的支出都花了,怎么今天却要在关键性问题上省小钱呢?这不是脑残么?”
当然,丘吉尔肯定不能直接跟罗斯福这么说,他只能委婉的劝说罗斯福,不要因为钱的问题因小失大,如果德国倒下去了,共。产主义的洪流真心就到了文明世界的家门口了,那时候美国恐怕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抵挡住苏联的攻势。
反正丘吉尔是劝罗斯福花钱,还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罗斯福却没有完全上钩。原因很简单,老总统心里跟明镜似的,德国完蛋了谁最着急?看现在的架势法国人恐怕是同俄国人达成了幕后交易,双方很可能已经有了和平协议,所以在西欧方向苏联恐怕会给英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一旦德国这堵防火墙没有了,苏联红军能直接将大军摆在英吉利海峡对面,试想一下,苏联红军从冰岛和德国两个方向朝英国发动钳形攻势,英国人挡得住吗?
自然是挡不住的,所以对英国来说上策还是保全德国这堵防火墙,将北极熊稍稍赶远一点比较理想。可惜的是,大英帝国已经没有那个财力去做到这一点了,只能怂恿美国出钱为他们的生存空间买单。
罗斯福又不傻,怎么可能买这个单,英国人想白吃白拿将美国当成冤大头?不可能!所以罗斯福的态度是美国可以出钱,但是英国必须补偿美国的经济损失,说白了还是要在大英帝国的身躯上割肉。
这样一来,丘吉尔就觉得难受了,之前美国几轮小刀子给大英帝国割得鲜血淋漓,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这一回还要割肉,他怎么受得了?说不得英国人也只能先将这个问题晾起来,看看在苏联的压力下你美国能挺多久。
是的,在丘吉尔看来,只要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维持之前的强势,势必将激化同美国的矛盾,那时候美国人就不得不出钱了。
说白了,丘胖子是以拖待变。那么他的策略能够成功吗?恐怕很难,因为在德国问题上他犯了错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苏联根本就是要一口将德国吃下去,根本就没有让一让的意思。基于此,英国人想要拖、想要他们给美国施加压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谈德国问题正好,反正李晓峰也不想谈!
所以当美国人提议暂时搁置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时,苏联也就扭扭捏捏的表示同意了。李晓峰说道:“那就先易后难吧?我们先解决意大利的战争赔款和善后问题,之后再谈德国问题!”
美国人是既高兴又郁闷,高兴的是棘手的德国问题暂时被搁置了,郁闷的是意大利问题又被苏联翻了出来。和苏联一样,美国也是准备独享意大利最美味的部分的,而现在北极熊要求上桌,这让他们很为难。
不谈意大利问题,那苏联肯定又要谈德国问题了,而那个更糟糕。看来也只能在意大利问题上给苏联三瓜两枣,将他们早点打发走算了。
“意大利的战争赔款问题,盟国之前已经达成了初步草案,我认为执行就可以了。”
这是美国人的态度,至于那个初步草案,基本上坚持了两项原则,意大利肯定要赔钱,但肯定也陪不了德国那么多,毕竟面条对大家伙造成的伤害实在太有限了。比如给苏联的赔款是一部分现金、然后就是机械设备什么的抵充。甚至用意大利海军的老掉牙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冲抵了相当一部分赔款。
这个分配方案之前苏联的表态是需要考虑,意思就是我是不太满意的,你们再加点筹码说不定我就同意了。而今天斯戴迪纽斯竟然说直接执行那个草案,这恐怕是故意的。
所以李晓峰立刻就表态了:“苏联政府不需要意大利的二手海军舰只,用这一批军舰冲抵的赔款我们不能接受!”
斯戴迪纽斯回答道:“可是这也是意大利唯一能拿出的赔款方法了!”
李晓峰直接回答道:“我再重复一遍,这个赔款方案苏联政府不能接受!”
斯戴迪纽斯有些不满地问道:“那贵国想要什么样的赔偿?直接将亚平宁半岛给让给你们?”
很显然这是讽刺,不过李晓峰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意大利法西斯给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就算他们用亚平宁半岛进行赔偿也无法弥补的。如果意大利政府真心想要纠正他们的错误,就应该在赔偿问题上更真诚一些,而不是企图用一堆破烂应付了事!”(未完待续。)
536扯皮(下)
现在的局面就比较有意思了,随着李晓峰坚决拒绝美国人提出的用海军战列舰抵扣赔偿款项的方案。会议又一次陷入了争锋相对之中,这让斯戴迪纽斯有些头疼了。
因为美国人原本以为苏联会比较好打发的,在他们看来苏联应该很乐意接受西欧先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而这一批在英美看来毫无意义的军舰将帮助意大利抵偿一大笔战争赔款。而现在,面对加富尔级战列舰,苏联直截了当的说不,这让美国人头疼了。
斯戴迪纽斯觉得自己现在必须搞清楚问题的实质,苏联人是不喜欢老掉牙的加富尔级,还是不喜欢这个赔偿方案。如果是前者,问题还比较好解决,加富尔级不行就上维内托级战列舰嘛,反正意大利人不是还有一艘没有完工的吗?用它去满足苏联好了。
在英美看来,未完工的帝国号就是个不错的筹码,首先其属于维内托级,算是二战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这个名头就相当的有吸引力。其次,它是未完工的,不具备任何战斗力,苏联要想将其建成还将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果操作得当的话,还能降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备用件转卖给苏联,也就是说还能赚一笔钱。
更何况美国海军对于未来海战的核心已经有了定论,战列舰再也不是海上最强大的巨兽,未来的海战,不!现在的海战就已经是航空兵的天下了,将维内托级的锅甩给苏联,可以起到误导苏联的作用,让俄国人继续在战列舰这棵歪脖树上吊死。
所以给不给维内托级实际上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完全的经济问题,如果老旧的加富尔级就能给北极熊打发,为什么要给维内托级呢?当然,如果加富尔级不管用,维内托级就可以出来钓鱼了。
对于美国人盘算,李晓峰心里是有数的,只不过对于战列舰红海军是早有定论了。二战之前在李晓峰的干涉下,航母就成为了核心,在二战中经历了太平洋战场的海空大战,航母的核心地位是进一步被确定了。指望用一艘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老掉牙的战列舰将苏联打发,真心是天方夜谭。
李晓峰对意大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