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举步维艰,以至于战斗准备工作被迫延长了一倍的时间。

除了要命的石油问题之外,装甲部队的装备、训练和士气也是相当的成问题。德国大量有经验的坦克手和突击炮手在之前的几次盲目反攻中几乎消耗殆尽,不得不大量的启用新兵。虽然德国新兵的素质还算可以,但他们毕竟缺乏战斗经验。

除了人员有问题之外,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数量严重不足也是大问题,参加春醒行动的七个装甲师中,几乎每个师都没有编满,原因是缺乏坦克,以至于必须用突击炮替代坦克,哪怕是这样,各个师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缺额。

除了坦克和突击炮数量不足之外,质量也是个大问题,前面说了德国的钼严重不足,导致装甲的韧性不足,容易崩裂。为此德国人只能用铜来替代钼的作用,仅有少量的重点型号还能用上一点库存的钼元素,比如说虎王,其他的坦克都只能使用缩了水的装甲。

简单点说吧,虎和黑豹的装甲里多少还有点钼,而四号坦克几乎完全是用铜替代了钼。其装甲质量是相当的成问题。对德国佬来说更糟糕的是,为了满足装甲部队的需求,又不得不大量的生产四号坦克或者基于四号坦克底盘的突击炮。

而其他的更好的虎王、虎、黑豹产能又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一个蛋疼的结果。德国装甲兵能用的坦克变得越来越垃圾,而那些强大的坦克又总是只能望眼欲穿。

自然的,这让基层装甲兵是一肚子怨气,当他们反过来要求获得更好更强大的武器时,不由得又让希特勒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转而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研发那种动则70吨往上甚至100吨150吨的怪胎。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又根本不足以支持这样的怪胎,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3月5日,当德国人竭尽所能的拼凑出一支大军,在并不情愿的迪特里希的指挥下,正式发动了春醒作战……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尸鬼吻墨、包黑子、dudusnow、ds135、奥芬、老学生、玄雨风、永恒乄不朽和尤文图斯同志!

455南风

1944年2月28日零时整,德军的春醒计划的第一阶段“南风”行动正式打响。首先,“统帅堂”重型坦克营的25辆波舍尔炮塔型虎王坦克在炮兵弹幕的掩护下向前冲锋。

很快德军坦克就进入了红军密集的反坦克壕沟区,战斗中该营营长冯。迪斯特上尉的坦克被击中,其本人当场被打死,指挥权不得不转交给沃尔夫冈上尉。

一直激战到凌晨四点,统帅堂坦克营终于突破了红军的第一条防线,紧接着SS第1装甲军随即开始向第二条防线展开攻击,LSSAH师和SS青年师在三个步兵师的支援下,朝红军第56步兵军的阵地发起猛攻,德国人的坦克和突击炮气势汹汹地轧过了红军的阵地。

SS第一装甲团1连的战斗日志如此记载道:“我军众多的黑豹和虎式坦克,伴随着四号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涌上了高地,俄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的反坦克炮群立刻猛烈开火。但是在我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其支撑点一个一个被拔除,最后将敌人从被摧毁的阵地上赶了出去。”

同一支部队的一名四号坦克装填手则在日记中写道:“中午过后,我们在一座山坡的反斜面上的所有坦克都做好了准备,命令很简单,必须突破敌人的阵地。团长SS上校派佩尔选择了一个不会被攻击的时间出击——后来证明这个选择非常的正确。打头的五辆虎王坦克在未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首先开上了坡顶,然而他们刚在坡顶出现,俄军的反坦克炮火立刻就打了过来。我能看到一颗颗反坦克炮弹打到虎王坦克的正面,然后全部都被弹飞了。俄国人显然是被打懵了,虎王坦克把他们的反坦克炮一门接着一门碾得粉碎。但反坦克炮火完全平息之后,派佩尔马上命令我们跟进。当整个战斗群全都开上高地之后,埋伏着的敌人火力点开火了,我军全速前进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用各种口径的武器猛烈还击,条条弹道在晨曦中清晰可见,构成了一副让我永世难忘的场面……”

这次就像骑兵冲锋的坦克攻击。给红军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被毁灭。在碾压过反坦克阵地之后,德国人才慢慢停了下来,开始清点其战果,但是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他们真正摧毁的反坦克炮少得可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还要从科涅夫的布置说起。洞悉了德军即将发起反击的意图之后,这位睿智的将军就开始审视自己的防线了,几乎没费什么功夫他就知道德国人一定会攻击他最弱的左翼。这一带因为只要面对不甚强大的德军南斯拉夫E集团军,所以安排的是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这个方面75%的部队都是罗马尼亚友军,红军仅占四分之一弱。实力确实不强。德国人如果击败了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就能从斜刺里杀到科涅夫的背后,这个也是德国人唯一的机会了。

科涅夫很清楚能不能实现军委的意图将德军的装甲军团钉死在罗马尼亚,就必须在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上下工夫。当然,指望罗马尼亚人突然爆种硬抗德军的装甲集群是不现实的,这些家伙的战斗力实在有限,根本就信不过。

所以从一开始科涅夫就没打算让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硬抗,他的想法是将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的防区变成一个泥潭,不求消灭多少德军,减缓其攻击矛头的锐气就成了。

所以科涅夫并没有要求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死打硬抗,反而是要求他们只做骚扰性的抵抗。缓缓后退,将德国人引入他预设的战场就行了。

在这种命令的指导下,罗马尼亚人自然不会死扛,基本上是边打边撤,一个阵地抵抗那么几个小时就开溜,自然的等德国人的重拳打过来的时候,大部分威力都被空气消耗掉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德国人就完全没有取得战果,实际上其进攻的速度和组织的严密程度还是出乎了红军的预料的,比如一位曾经参加过这场战斗的红军老兵就回忆道:“……剧烈的金属滚动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我们意识到情况不妙。排长四处奔跑,大叫着让我们立刻挖散兵坑,而就在我们刚刚开始挖的时候,‘梅塞’(红军对BF109的称呼)低空从我们头顶呼啸掠过。紧跟其后的是斯图卡。可是德国空军并没有马上轰炸我们,而是朝我们右边的几个小村庄飞去。在那里他们被我们的战斗机截住,一场激烈的空中激战立刻爆发了……爆炸声越来越逼近我们,我感觉到了发动机的咆哮声——敌人的坦克来了!我们的阵地位于一座高大山岗的背后,我不停的朝山脊上望去,前沿阵地的溃兵像慌不择路的兔子一样朝我们跑来。不过很快他们就被敌人的坦克用机枪打到了,接着我们就接到了命令——准备迎接坦克的冲击!”

“……我很清楚接下来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都是老兵,都是一路从乌克兰打到罗马尼亚的英雄,几乎人人都获得过红旗勋章,我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树枝、草皮和一切周围能找到的东西隐蔽自己。当然我们也很清楚,我们几乎是必死无疑——没有反坦克炮(正在转移中),无后坐力炮的炮弹也已经消耗殆尽,至于火箭筒,嘿,你看看今天的风有多大,五级的横风正好掠过这一片开阔地,火箭弹至少能偏出去一百米,我们差不多没有任何对付坦克的武器……只有手榴弹,而且大部分还是对付步兵的‘菠萝’(卵形手榴弹)……就在此时,前沿阵地的最后一批幸存者出现在山脊上,每一个人都使出吃奶的劲向我们狂奔,这意味着前沿防线已经完全崩溃了,德军的坦克和掷弹兵形成的洪流正在扑向我们!”

“很快德军的坦克就在山脊上冒了出来,大约十几辆坦克开足了马力冲向我们,车载机枪喷射的火舌就像一条条贪婪的恶龙般****着向四处逃散的步兵。不过我们没有时间为战友悲伤,因为下一个就会轮到我们。我脑子里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回死定了!因为德国人的坦克和突击炮实在太可怕了,他们不间断的用坦克炮向我们开火,这对新兵和罗马尼亚友军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冲击,尽管敌人在行驶过程中基本不可能准确命中目标。但这对人心是残酷的考验!哪怕是像我一样的老兵都情不自禁的开始瑟瑟发抖,哪怕我知道千万不能逃跑,但心底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大喊:‘快跑!’”

“这时候我们绝大部分人内心都是崩溃的,唯一能阻止我们逃跑的就是我们的双腿已经被吓的不听使唤。想跑也跑不了了。连长鲍里斯是个好样的,面对着扑面而来的铁甲洪流,他显得十分淡定,不断地沿着战壕巡视各排的阵地,或者在弹坑中跳来跳去给吓坏了的同志加油打气。这需要多么强大的神经才能做到啊!”

“连长命令我们不要理会那些坦克和突击炮,将他们放过去,转而对付后面跟进的掷弹兵,只要能打退掷弹兵,这些坦克和突击炮怎么冲进来的就会怎么退回去,完全不值得担心。连长的轻松让我们恢复了一定的勇气,不过事实却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这些该死的德国鬼子驾驶着坦克和突击炮冲进来之后,并没有急着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碾压我们的防线。这根本就是想用履带将我们碾碎啊!”

“就在我们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一声巨响暂时稳住了我们已经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一辆黑豹坦克压爆了一枚反坦克地雷,然后它不远处的另一辆也接着报销了。在反坦克地雷的威胁下,德国人不得不收敛了不少……战斗在继续,很快又有一辆四号坦克压上了反坦克地雷,其履带瞬间就被炸断了,一个负重轮更是炸飞到几十米外。不过坦克里的德国鬼子并没有弃车,而是继续用机枪和坦克炮猛轰我们,他们一直射击了很长时间。直到勇敢的鲍里斯连长带着我冲上去用******将其点燃为止。现在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我们是怎么撤离那片战场的,只知道最后的战斗十分混乱,同志们说我击毁了一辆坦克,但是我却没有一点儿印象了……”

到了3月1日下午。德军装甲部队已经插入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防线十公里之深。已经冲到了蒂米什瓦拉南边二十公里的位置,可是德军发现这里所有的渡桥已经被撤离的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提前炸毁了。直到当晚21时,LSSAH师的先锋部队才乘坐冲锋舟渡河,在蒂米什河北岸建立了一个面积很小的桥头阵地。

当天晚上,红军试图以一个营的兵力在两辆T34和数门反坦克炮的支援下赶走德军,经过大约五个小时的激战。德国人打退了这次反击真正的站稳了脚跟,并在黎明时分建立了第二个桥头堡。

SS第1装甲掷弹兵团第6连的反坦克小组组长库尔曼回忆道:“我们连在灰蒙蒙的晨色中发起进攻,伊万们还来不及组成新的防线……我们刚冲锋到一个小村外围的农舍旁,忽然有个兄弟在大喊:‘坦克杀手!’(德军的反坦克火箭筒),紧接着传来了履带的喳喳声,我赶紧从地上一跃而起,迅速躲到屋子的角落处。就在我们面前几米处停着一辆正在开火的T34!汉克二话没说,立刻往我的‘坦克杀手’里装弹,然后滚到一边。我举起火箭筒把瞄准具稳稳对着坦克,扣下击铁。火箭弹钻进了T34左侧履带护板附近,黑烟从坦克舱口和弹孔里翻腾而出……”

接近中午的时候LSSAH师的派佩尔装甲战斗群终于渡过了蒂米什河,追上了装甲掷弹兵的步伐并成功的再次扩大了桥头堡。德军的黑豹坦克和四号坦克群气势汹汹地压过了数个反坦克阵地,在当夜杀到了蒂米什瓦拉外围。而侧翼的SS第12装甲师也在成功渡过运河之后,在第44帝国掷弹兵师的支援下抢先发起了对蒂米什瓦拉的攻击。

为了配合SS第一装甲军的进攻,南方集团军群立刻下令让第96步兵师投入战斗,意图从南北两侧夹击红军,得到命令之后,该师的施罗德团级战斗群(由第284掷弹兵团和第287掷弹兵团2营组成,拥有大约20辆突击炮)在一个突击炮营的支援下从塞格德出发,沿着公路相继攻占旧贝巴、大圣尼古拉、洛夫林,出现在了蒂米什瓦拉的西北方向。被这个进攻打得措手不及的德米罗夫中将匆忙将麾下的红军第93步兵师投入反击。但这次反击组织仓促。并未能撼动德军。

不过德军那边也不是一帆风顺,德军的第12装甲师和第44帝国掷弹兵师试图夺取蒂米什瓦拉的企图也落空了。红军近卫步兵第72师在这里顽强抵抗一度迫使德军不得不转入防御。毫无疑问,在得不到更有利支援的情况下,德军无法撼动红军近卫部队的防线。鉴于这种情况。德军第46步兵师奉命增援,从东北方向完成对蒂米什瓦拉的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德米罗夫中将认为继续坚守蒂米什瓦拉地区毫无意义,反正按照上级的指示他的部队就应该步步后撤,所以在当天深夜他断然命令该地区的所有部队立刻后撤退往穆涅什河上的利波瓦一线。

3月4日。天气有所好转,由于气温回升至零上6摄氏度,部分地面开始干燥。派佩尔战斗群率先发动进攻,紧接着德国人一拥而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蒂米什瓦拉。攻占该城之后,LSSAH师的步兵集群——汉森装甲掷弹兵集群(由SS第一反坦克营一连和SS第一高炮营组成)负责进攻北面的皮什基亚,而派佩尔战斗群则负责北面的奥尔奇什瓦拉。

前面那位已经出过场的反坦克小组组长库尔曼再次回忆道:“天还没亮,我们就被一阵履带的咔咔声吵醒,我揉揉惺忪的眼睛一看,数辆敌人装甲车正从我们身边驶过。开向前方的阵地,接着我军的大炮开始怒吼了起来,猛烈的炮击持续了大约一个钟头。就在炮火突然沉寂下来之后,大家一跃而起,朝着前方的村庄发起攻击。敌军士兵在一座教堂中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机枪从塔楼的洞口向我们劈头扫射。一班的兄弟跳跃式前进,费了不少功夫才摸到教堂门口,就在他们试图炸开教堂大门时,冷不防的一辆T34从里面窜了出来。显然敌人打了一班一个措手不及,一眨眼的功夫大部分人都壮烈牺牲了。可怜的班长汉斯拖着被履带碾断的下半身在地面艰难爬行的场面我永世也不能忘记,擎着泪花我扣动了击铁,将那辆丑陋的T34炸成了碎片!”

派佩尔战斗群也遇到了麻烦,在向奥尔奇什瓦拉进发的路上遭到了红军攻击机的袭击。折损了几辆坦克和装甲车。尽管被伊尔2打得很狼狈,德国人还是准时在15点对奥尔奇什瓦拉发起攻击。

首先是第一装甲营一连在几辆重装甲营虎王坦克的支援下在西北地区突破,SS第2装甲掷弹兵团3营夺取了一处高地。接下来前一天受挫的SS青年师第12装甲团也跟了上来,配合LSSAH师一起攻入了奥尔奇什瓦拉。与此同时,第96步兵师也取得进展。

转过天来,LSSAH师的一群四号坦克首先开出了奥尔奇什瓦拉。沿着铁路线向北面的阿拉德方向快速开进。该师剩下的大部分坦克此时真聚集在奥尔奇什瓦拉补充燃料和弹药,为即将到来的最后一击做准备。

所谓的最后一击,自然是攻占北面的阿拉德,这里就是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和罗马尼亚第一方面军的结合部,拿下了这里就意味着南风行动大功告成,也意味着下一阶段针对罗马尼亚第一方面军的暴雨行动可以正式启动。

当然,德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行动完全都在科涅夫的预料之中,就在德军开展南风行动的同时,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已然悄然的调转了进攻矛头,几个主要的机械化军已经悄然在阿拉德北部地区集结,而之前大踏步后撤的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也在阿拉德地区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就等着德国人送货上门了。

甚至德国人还不知道,华西列夫斯基的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第38集团军主力已经从克卢日纳波卡出发,沿着铁路直扑南喀尔巴阡山脉北麓,准备穿插到德军侧翼实施包围……(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游击队员、巨人中的巨人、观看文字、touxian、质朴端方和尤文图斯同志!

456激战(上)

先不提红军第38集团军的行动,继续看德军南风行动的收尾,3月20日,LSSAH师终于抵达了阿拉德外围,开始同红军进行接触,一名叫安德里亚斯的德军装甲兵如此回忆那场战斗:

“一架敌机吐着火舌直冲下来,一排弹雨过后,战士们的脑袋就像被镰刀扫过般齐刷刷整个割去,而身体还保持着射击的姿势,甚至机枪还继续嘶叫了一会儿。过了半响,无头的身体才冒着血雾慢慢倒下,不远处另一辆装甲车也被航空火箭弹击中,成员裹着大火滚了出来,嚎叫挣扎了一会儿便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也就是在这时,掷弹兵们才操起装甲输送车内的MG42机枪对空射击,而黑死神已经呼啸而去了!”

安德里亚斯继续回忆道:“在敌人凶猛的空中火力打击下,我们被死死地钉在穆涅什河南岸,伊万们则据守在北岸用重机枪和大炮不断地扫射。我们遭受了惨重的伤亡,等到晚上才有机会跳上装甲车脱身。一阵颠簸之后,我们被送到了远离河岸的一个小村子过夜,洗澡、睡觉,还搞到了一点热乎乎的食物……正在我们打盹的时候,一枚炮弹笔直的落下,当场炸死了我们三位战友!”

在其他方向,德国人的遭遇跟LSSAH师差不多,官兵们被挡在了河边,在红军精心布设的防御阵地面前束手无策。直到第二天早上,当后续的增援部队陆续跟上来的时候,德国人才再次试图强渡穆涅什河。

第46步兵师和LSSAH师乘着朦朦的晨色,一度将部分部队送到了河对岸,但是和昨天一样,天亮后红军的炮击和攻击机的航空炸弹劈头盖脸第砸在了进攻者头上,迫使德国人再次转入防御。

莱塞尔中尉参与了一场近距离装甲遭遇战:“派佩尔上校决定发动一次夜间突袭,因为在白天我们不断地遭到来自河北岸越来越凶猛的炮击。第一连还剩下五辆黑豹坦克可以作战,这使得我们的坦克成员配备很不寻常,因为布赖特的坦克已经被摧毁。但他又想同我们并肩战斗,而我们的小伙子也没有人愿意退出,所以我们的坦克里塞进了六个人(黑豹成员一般是五人)。”

“借助连绵起伏的丘陵的掩护,我们小心翼翼的向河岸挺进。快速地通过一段斜坡之后,河岸已经就在眼前。在此期间,敌人的炮兵只是凌乱的开了几炮,这让我们都有了一丝侥幸心理,以为避开了伊万的耳目。不过我们高兴得有点太早了,就在我们掩护步兵开始强渡时,俄国人大规模的炮击开始了!”

“一道血与火的幕墙刹那间落在我们面前,透过潜望镜能看到一道道炫目的火光,伴随着一声爆炸,我们被击中了!我搞不清楚被什么武器击中了,按照之前侦察兵的汇报,这一段河岸并未发现敌人的大中口径反坦克炮,他们完全没有能够摧毁黑豹的武器……但坦克很快燃烧了起来。这省了车长不少功夫,因为完全不需要下弃车的命令了。不过我必须把炮塔稍稍转开,因为长长的炮管将驾驶员的舱盖给挡住了,如果我就这么跑了,驾驶员罗德会活活烧死……最终,我和罗德最后一个跳出了起火的坦克,我注意到他的屁股已经被烧着了……”

可能莱塞尔会不相信,因为击毁他的坦克的武器确实很不起眼,甚至是老掉牙了,红军中基本上已经退出一线的45毫米坦克炮装备给了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罗马尼亚炮兵在匆忙之间用这种已经被淘汰了老式武器给黑豹上了一课。

而更让德国人脸上无光的是。这发45毫米穿甲弹并不是从侧面或者尾部击穿的黑豹,而是实打实的在黑豹炮塔防盾上钻了一个洞,然后引燃了坦克内的液压管线。

为什么黑豹会被老掉牙的45毫米穿甲弹击穿正面呢?后来研究发现,这辆黑豹的防盾装甲满满的都是水分。几乎没有钼元素,而且匆匆赶工又让装甲质量大打折扣。当然,这一弹也拥有运气的成份,刚好击中了防盾装甲质量最差的那一块,不得不说莱塞尔运气真差。

不过当天被摧毁的不仅仅是莱塞尔的黑豹,包括老虎和虎王在内的重型坦克也屡屡被河对岸的红军反坦克炮打爆。和红军越来越好的穿甲弹相比。德国的装甲是越来越差,这让哪怕是D8系列火炮都能比较轻松的敲掉他们,至于122毫米和100毫米火炮,更是创造了超远距离上得手的记录。

比如SU100的炮长克列文斯基就回忆道:“我们埋伏在河对岸的一片树林里,正前方一片开阔,我能很清楚的看到河对岸德国鬼子的一举一动。凌晨时分,借着夜色他们鬼鬼祟祟的开始行动,慢慢的向河岸接近,这时候我们往往先用迫击炮发射几发照明弹,让这些小贼暴露在视线下,然后抓住宝贵的时间迅速开火。D10T是门好炮,哪怕是用普通的钢芯穿甲弹都有比较高的几率摧毁敌人的坦克,如果换用更好的钨合金穿甲弹或者破甲弹,得手的机会就更高了。不过那天比较有意思,在之前的战斗中,我车耗尽了大部分的穿甲弹,仅剩下三发钨合金穿甲弹可用,不过这些宝贵的弹药是为老虎和虎王准备的,不能浪费在脆弱的四号坦克上。所以借着夜色识别出敌人是四号坦克后,我只能很郁闷的用榴弹去轰他们!”

“当时的距离大概是2000米,在夜间这个距离已经是相当的远了。我只能看清楚敌人的大概,这辆四号坦克慢慢悠悠的借助地形的掩护在前进,敌人的车长和驾驶员很聪明,暴露在外的时间非常的少,这给我车的瞄准造成了大麻烦。不过我还是尽可能的套牢了它,就在它再一次露出半截身子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攻击!”

“榴弹咚的一声就飞出去了,我顾不上观察是否命中,赶紧的命令装填手再次装填,因为榴弹的破坏力太小,必须得多来几发。在接下来的一两分钟里。我连续射击了五次,直到那辆四号坦克再也动弹不得为止!”

克列文斯基并不知道他射击的所谓四号坦克实际上是一辆虎王,浓重的夜色干扰了他的判断力,不过后面的故事他并没有撒谎。因为他确实用榴弹摧毁了这辆虎王。根据战后的清点,这辆虎王至少被命中了三发100毫米榴弹,这造成了其车体装甲大面积崩裂,驾驶员被打死,剩下的乘员只能一窝蜂的逃命。

在这天的夜战中。也有部分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成功渡河并袭击了河对岸的红军守军,第26装甲掷弹兵团9连的一名士兵就回忆道:“村子里全都是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我们的坦克和装甲车跟敌人展开了对射,几乎漫天都是曳光弹在飞舞,许多车辆被打得满是弹洞然后燃起熊熊大火……T34的数量不少,逼得我们的装甲输送车不得不四处找掩护,我们的驾驶员京多安为了躲避炮火一直在拼命倒车,直到撞进一座房子里,然后从房子的另一边冲出来。然后,我们的车屁股似乎撞上了什么。我从车厢里抬头一开,当时冷汗就下来了,我们的车尾正撞上了一辆T34,它的炮塔真咔咔咔的转过来,很快黑洞洞的炮口就对准了我们……车里的兄弟立刻尖叫了起来:‘快跑!’话音刚落,火光一闪,一股灼热迅猛的气流从车厢里冲了过去,我被直接吹飞了出去,不过没受什么伤,但是其他人全都死了……”

当夜双方围绕这座小村子开展了激烈的争夺。德军的炮击几乎把村庄夷为平地,大部分的房舍都不复存在,只留下几篇残砖断瓦。端着MP40冲锋枪的党卫军士兵在一堆堆瓦砾间猫着腰小跑前进,并时不时抬起头同红军的突击步枪手对射。两军一直激战至深夜。最后在红军的坦克和炮火威胁下,德国人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撤退。

在这一夜的战斗结束之后,迪特里希意识到了问题严峻,如果不能渡过穆涅什河并占领阿拉德,后面的作战就计划就无从落实。所以他立刻叫停了各师各自为战的小规模强渡行动,转而积蓄力量准备一鼓作气渡过穆涅什河。

经过两天的准备。德军按照迪特里希的命令再次发起的攻击。德国人击中了两个装甲师和三个步兵师的强大兵力,在铺天盖地的炮火掩护下发起猛攻。

但是让迪特里希料想不到的是,这一天红军竟然也发起了攻击,LSSAH师遭到了正面红军猛攻,在重炮的支援下,双方在河岸附近撞了个正着,甚至进行了残酷血腥的白刃战。不过最终德国人准备更充分,将正面冲过来的红军打了回去,并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

后世的战史学家对这场战斗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就在前一天,罗马尼亚第二方面军就收到了军委的通知,要求他们适当的收缩将德国人放过河来。根据科涅夫的设想,将德国人放过河来更容易困住他们,这样当华西列夫斯基出现在他们背后时,德国人就很难逃走了。

根据这个构想,面对德军的强渡行动,大部分地段的红军都适时的收缩了阵地,而只有LSSAH师负责的这一段出现了问题,驻守当地的红军和罗马尼亚军队莫名其妙的进行了决然的反冲锋,这根本就是抗命好不好?

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驻守这一段的那个团并没有收到上级的命令,他们以为必须固守阵地,面对德军的进攻,该团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寸土必争,这才造成了误会。

经历过这一战的德国兵金特尔回忆道:“我们脚下是一片高地不平而且夹杂着雪水的泥泞小路,我们一边诅咒着泥浆,一边精疲力尽、心情灰暗地蹒跚前行,队伍前面的人不时在黑暗中消失了踪影。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前方终于传来了停止前进的命令。我立刻无力地倒在了河堤旁河上眼睛小憩片刻。过了十几分钟,我被连长踢醒了,战友们已经在做最后的战斗准备。很快命令就下来了,StG44突击步枪小组首先冲上河堤,我们紧随其后。”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地,河对岸村子里的农舍遥遥可见,伊万们就据守在那个村子里。就在我们准备好冲锋舟和橡皮艇准备开始渡河时,忽然枪声大作。敌人的火力很猛烈,数道火舌席卷了已经坐到船上的人……迫击炮弹也跟着落了下来,将大块大块的泥土炸翻上半空,我们知道时间紧迫。赶紧操起船桨玩命的划,炮弹几乎就追着我们的冲锋舟炸响,不到一分钟,我们全都变成了落汤鸡……”

“离河岸越来越近了,就在我们以为就要安全的时候。一枚炮弹在船尾爆炸,我只感觉到一股气浪夹杂着冰凉的河水从背后将我掀翻。我几乎是一头栽进了河底,挣扎了两下之后才恢复了清醒,然后手脚并用的爬上了河岸,当我背靠着河岸回望过去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