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场面哪怕是多年以后戈尔什科夫也有些心惊胆颤,整个舰桥都在摇晃,舷窗几乎全部震碎了,横飞的弹片从舷窗里飞进来杀伤了不少军官。更要命的是弹片打坏了舰桥上的火控雷达,让塔林号一时间失去了继续开火的能力。

好在塔林号上有四部火控雷达,三分钟后另一部火控雷达很快接替工作,让塔林号避免了光挨打不能还手的被动局面。只不过就这是几分钟,塔林号也算是损失惨重,因为遭到左右两侧的妙高号、羽黑号夹击,该舰上层建筑频频中弹,火焰开始燃起,中部的一座双联装76炮也被摧毁,唯一对塔林号来说幸运的是日本人不敢发射鱼雷,否则当时就得交代。

从妙高号、羽黑号中间传过去之后,塔林号立刻开始转舵,用精准的火力轰击羽黑号的尾部,在激烈的对射中,摧毁了羽黑号尾部一座主炮。

与此时同,另一边被三艘日本重巡“包围”的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则幸运得多,因为占据了比较有利的射击阵位,日本三艘重巡在对射开始阶段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被两艘苏联重巡用精确的火力扫荡得很惨。

在三隈号后方紧急抢修的朝潮号驱逐舰就目睹到了这样一幕:不断有人被爆炸的气浪从三隈号的舰体中抛出来,在空中手舞足蹈,犹如风中断了线的风筝。一枚炮弹将舰长岐山释夫当场打成两段,另一枚在主桅上爆炸的榴弹则杀光了舰桥里剩下的人。

在如此猛烈的轰击下,三隈号全部主炮都被打哑了,全舰有二十五处部位燃起大火,舵机失灵,还灌进去了500吨海水。全舰官兵在临时代理指挥的井上多能少佐的指挥下正在为抢救军舰而战。

不过三隈号的运气也不错,因为里加号、维尔纽斯号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前面的熊野号、铃谷号吸引过去,无暇继续痛打落水狗。

巴库号则在另一边跟最上号打得难解难分,双方的实力半斤八两,运气也相差不多,所以战斗也显得格外激烈,两舰从三千米的距离一直杀到900米,在激烈的对射中一切能用得上的武器都用上了。双方先是用主炮对轰,然后副炮对射,最后小口径高炮甚至重机枪都用上了,在最近的那段时间,双方的水兵甚至端起步枪开始对射。

在这场惨烈的对射中,双方的水线以上舰体都被打得千疮百孔,巴库号战后在夏威夷维修的时候发现,全舰上下一共有500个弹洞,而最上号挣扎逃回日本之后也发现舰体上的窟窿让密集恐惧症患者能抓狂。

两舰在这场战斗中累计阵亡官兵都在四百人以上,尼米兹登上巴库号时发现这艘浴火的战舰甲板上漂着一层血液,暗红色的半干的浓稠血液踩上去能黏住皮鞋,让这位海军上将极为震惊,郑重的首先向巴库号幸存的每一个船员敬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战斗也就越来越惨烈,不管是红海军还是鬼子,每一个炮手都已经陷入了狂热状态,疯狂的往炮膛里塞着炮弹,激烈的战斗直接导致双方火炮的膛线都被打秃了。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这场炮仗进行得如此激烈,但竟然没有一艘战舰被当场击沉,这就显得很不合理了。不过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了,所有的火炮几乎都在平射,双方的军舰大部分都是水线以上部分尤其是上层建筑中弹比较惨重。

而众所周知想要击沉一艘军舰,还是得击穿水线或者水线以下部分比较奏效。正是因为平射居多,导致双方都很难击沉对手,进而让战斗变得愈发地残酷。

这场激烈的短兵肉搏战足足打了二十分钟,倒不是说二十分钟的战斗之后双方就鸣金收兵了。而是二十分钟之后,双方的上层建筑和各炮位要么被打烂了,要么炮手大部分都阵亡了,也就是说想打也打不动了。而且这二十分钟的时间也足够日本人的主力跟上来了。

首先赶上来的是第十六驱逐舰分队的雪风号,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那艘有名祥瑞舰,大名鼎鼎的吴之雪风。该舰暂时担任第十六驱逐舰分队旗舰,涩谷紫郎海军大佐正端坐在这艘祥瑞上。

当时该舰带领另外三艘友舰匆匆往战场赶,但是因为视线实在糟糕,而且红海军释放了大量的烟雾,导致他们一度迷失了方向。就在涩谷紫郎焦躁地命令瞭望哨瞪大眼睛仔细搜索时,一艘不断吐出火焰和浓烟失去控制的军舰正笔直地朝己方冲过来。

涩谷紫郎起初认为这是一艘遭受重创的己方驱逐舰,正纳闷“那小子怎么冲到火力区正中央来了?”随即他猛然醒悟这是一艘“美国巡洋舰”,仓促之下,涩谷紫郎大声尖叫着下令:“开火!”

雪风号立刻毫不犹豫地向这艘美国巡洋舰发射了所有的鱼雷!八枚鱼雷就像离弦的利箭闪电般的冲向了美国巡洋舰。那么这是哪一艘“美国巡洋舰”呢?

从战后的战斗日志看,这应该是戈尔什科夫的旗舰塔林号,在之前激烈的战斗中,其受创相当惨重,前面两座主炮被打哑了,副炮也几乎被完全摧毁,连舵机都受损,基本丧失了操舵能力。只能一边在海面上漂,一边用仅剩的尾炮痛打妙高号。在此之前塔林号已经迫使羽黑号退出了战斗,此刻正在同妙高号周旋。

雪风号的雷击相当的精准,八枚鱼雷全部击中了塔林号,按道理说以九三酸素鱼雷的威力,不要说命中八枚,就是命中一枚以塔林号半残的身躯都有够呛的。

但是在这个神奇的夜晚,吃了八枚鱼雷的塔林号屁事没有,甚至船上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这次攻击,依然在全心全意地攻击妙高号。

为什么塔林号会这么走运呢?原因很简单,不管是鱼雷也好炮弹也罢,其引信都是有保险的,这是为了保证该鱼雷或者炮弹不会伤着自己人。比如鱼雷是超出雷头装药的杀伤范围之外才起作用,而炮弹是要达到一定的初速才解锁保险。

而之前说了,雪风号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发现塔林号,塔林号是突然闯入它面前的,那时距离相当的近,近到九三式鱼雷的引信保险都没有解除。也就是说这八枚鱼雷插入塔林号舰体之后就歇菜了。对塔林号来说,这点儿损伤真心是察觉不能。

这边涩谷紫郎正在郁闷雷击为啥没反应的时候,又被吓了一跳,就在他准备用主炮攻击塔林号时,从它舰体另一侧突然冒出来了两艘“巡洋舰”。

当时在雪风号舰桥上的三井太郎回忆道:“突然出现的敌舰吓得我的血液都要凝固了,不等我们反应过来,敌人就开火了,两枚炮弹正好打中了舰桥,一枚打死了包括涩谷紫郎大佐在内的大部分军官,而另一枚爆炸产生的气浪将三井太郎抛出了舰桥重重地摔在另一侧的甲板上。

不得不说雪风号的运气真的很好,虽然被击中了舰桥,但除了这十几名军官阵亡之外,在这个恐怖的晚上它竟然再也没有更多的伤亡了。原因就在于群龙无首的雪风号笔直的使出了战场,而快速逃跑的它很快就被忙碌的红海军将士们忘记了。

攻击雪风号的究竟是哪艘军舰呢?其实是之前绕了远路脱离战场的摩尔曼斯克和果敢号。这两位兜了一个圈子正准备返回战场时一头就撞上了日本第十六驱逐舰分队,当即二话不说开打。

果敢号抢先开火,击中雪风号的那两弹就是她打的。而摩尔曼斯克号也不甘落后,瞄准雪风后面的天津风就是一通猛锤。十二门主炮分分钟就扫荡了天津风的上层建筑。

这一幕被战场上空的Ro2侦察机看得清清楚楚,飞行员亚历山大回忆道:“火红色的炮弹如点点繁星,自海面上升起。曳光弹犹如彗星,拖着长长橘红色的尾巴。从座舱里望去,海面犹如华美的黑曜石一样光滑平静,军舰仿佛点缀在上面的棋子,周围不断激起的片片涟漪,仿佛向水塘中投入了几颗小卵石。”

第十六驱逐舰分队的四艘驱逐舰很快就被摩尔曼斯克号和果敢号赶走了,不过让尤里西奇很郁闷的是,他刚刚装填完毕的五枚鱼雷全部打了水漂。当时他命令朝对面的雪风号开炮以及发射鱼雷,五枚鱼雷很快就击中了雪风号,但是和雪风号雷击塔林号的遭遇一样,俄国人的鱼雷也没能解锁,自然不可能摧毁雪风号了。

这边第十六驱逐舰分队撤了,而另一边红海军真正的危机才刚刚降临,在另一侧近藤信竹的旗舰爱宕号带着鸟海号重巡洋舰以及三川军一的金刚号、比睿号赶到了战场!

这两艘重巡和两艘战巡完全可以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此时戈尔什科夫的舰队情况真的很不妙。激烈的战斗中,塔林号和巴库号已经被重创,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尤其是塔林号连稳稳当当的走直线都困难。剩下的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也只是情况稍好,里加号一座主炮被打烂了,维尔纽斯号部分船体进水向左倾斜了五度。反正看上去就是一群残疾人。至于摩尔曼斯克和果敢号,这两艘受创虽然没有那么重,但是实力有限,跟重巡和战巡对射几乎等于找死。

反正戈尔什科夫是急坏了,一遍又一遍的在呼叫自己的战列巡洋舰,那么红海军的战巡哪里去了呢?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海军中将的战列巡洋舰队之前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在航行途中突然遭到了鱼雷攻击。虽然在最后关头新加装的声呐发现这些魔鬼,但是这也打乱了谢尔盖耶维奇的阵型,更关键的是谢尔盖耶维奇搞不清楚这些鱼雷是哪里射过来的。

是潜艇还是敌人的驱逐舰?

这位海军中将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因为他身后就是舰队最宝贵的航母,如果只是敌人的潜艇也就算了。如果是敌人的驱逐舰,那就说明敌人舰队的主力不一定在戈尔什科夫所在的方向了,万一戈尔什科夫那边只是个诱饵,为的就是将四艘战巡引开,那个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谢尔盖耶维奇有些为难,是先去增援戈尔什科夫,还是转舵去查查鱼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番思索之后,保守的他选择了后者,他命令舰队转舵,向鱼雷来袭方向搜索。那么这些鱼雷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日本的潜艇,自然的谢尔盖耶维奇的这番搜索是毫无意义,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反倒是后接到命令的喀琅施塔得带着暴风号和难忘号先期抵达了战场。

戈尔什科夫看到对海搜索雷达中新出现的几个光团,尤其是那个硕大的光团时脸色相当难看,他这里以弱势兵力硬抗了敌人半个多钟头,打瘫和重创了敌人多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但是那四艘该死的战巡迟迟不见踪影,如今敌人的大家伙都出现了,这让他怎么打?

戈尔什科夫可不是那种只会蛮干硬拼的莽夫,相反他很擅长于算计,敌我力量相差过于悬殊,再硬拼就是拿将士们的生命开玩笑,而且航母编队已然北上,他已经阻止了敌人冲上去实施夜间雷击的可能,可以说已经是圆满完成了任务,这还充什么胖子?

“命令各舰,立刻撤退!”

戈尔什科夫说跑就跑,只见塔林号笨拙的在海面上转了一个圈,然后尽可能的加速并再次施放烟雾。跟随塔林号一起撤退的还有巴库号,当时该舰几乎是步履蹒跚。但是有意思的是,这对难兄难弟虽然动作极不灵活,但是撤退的路途却是一帆风顺,日本人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们。

是的,塔林号和巴库号被近藤信竹的主力无视了,原因是近藤信竹认为这两艘跛腿的巡洋舰根本跑不了多远,优先解决掉敌人还有战斗力的巡洋舰,回过头来想把塔林号和巴库号捏成圆就捏成圆的、想把它捶成扁的就捶成扁的。

当时爱宕号和鸟海号的火力大部分集中在了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那边,至于金刚号和比睿号因为视线被遮挡,暂时还没有加入攻击。

一时间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是压力山大,不光是两艘新赶来的敌舰在攻击他,留在战场上的栗田健男的重巡洋舰也在继续开火,还有第十八驱逐舰分队的四艘驱逐舰在向他们发射鱼雷。

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还不能调头就跑,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旗舰塔林号和巴库号损失惨重,如果他们加速跑了,那戈尔什科夫绝对跑不掉。之前塔林号可是为他们分担了很大的压力,一直在以一挑二,此时轮到他们投桃报李了。

所以这两舰是艰难地同敌舰周旋,尽可能的掩护塔林号和巴库号,这在战场上也算是伟大的行为了。不过在那个晚上,伟大的不仅仅是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还有一艘驱逐舰也一样的伟大——她就是果敢号。

应该说果敢号在这个晚上表现是相当的优异,最早发现敌舰,最早抢先开火,最早取得战果,而且以她的小身板一直留在战场上坚持战斗,实在不能对她要求更高了。

但是尤里西奇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到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接到戈尔什科夫的命令撤退时,果敢号并没有撒丫子的逃窜,而是和摩尔曼斯克号一起陪同里加号和维尔纽斯号掩护塔林号和巴库号。是且战且退。

而就在果敢号撤退的途中,忽然发现之前中雷的尊贵号,前面说过了,这艘驱逐舰的船头被炸断了,几乎是奄奄一息。这么说吧,当时果敢号完全可以不管尊贵号,毕竟她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是尤里西奇却没有这么做,发现尊贵号的求救信号之后,他断然命令向尊贵号靠拢,并施放烟雾……(未完待续。)

409反思

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李晓峰惊醒了,他看了看旁边熟睡的安吉丽娜,轻轻的打了一个响指,一瞬间吵闹的铃声就消失了。他吻了吻妻子的脸颊,叹了口气走到了电话前。

叮当响个不停的是那台红色的电话机,这样的电话机在苏联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当然普通的电话苏联老百姓也消费不起。而这种鲜红的电话机就是俗称的保密电话机,一般只有中。央委员以上级别的高官才会配备。

李晓峰拿起听筒缓慢而有力的回答道:“我是安德烈。彼得洛维奇,什么事?”

一会儿李晓峰放下了电话,他还真有点想不到,中途岛战役有了红海军的加入和历史上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白天美国人竟然没有搞定飞龙号,而鬼子竟然选择了放手一搏,竟然将第二机动部队也派上来送死。

当然,最最让李晓峰想不到的是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的运气也是太逆天了,大半夜的竟然跟鬼子撞了个满怀,按照最新的情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正打得难解难分。

李晓峰并不太担心红海军特混舰队会失败,他已经用了一切手段加强这支舰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夜间战斗力。如果这样都干不过鬼子,那乘早别混了,连鬼子都干不过,以后怎么跟更凶残的美帝掰腕子。

真正让李晓峰感到在意的是库兹涅佐夫的第一份作战报告,他很想知道这位未来的海军元帅都总结了哪些经验教训。按照李晓峰的要求,这份报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他的案头。

因为是电报传送的,库兹涅佐夫不可能长篇大论,他的报告很简洁,用最简单的字句写出了第一天战斗的感受。看完这份报告之后,李晓峰露出了笑容,库兹涅佐夫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各种经验教训总结的还是很中肯的。

比如说,库兹涅佐夫强调了侦察的重要性。认为要想在未来的海空大战中占据上风,那么必须拥有更强大和可靠的侦察设备。库兹涅佐夫认为如今红海军的侦察设备,不管是水上侦察机还是航母上的Ro2都有问题,受天气、受视距的影响太大。很有可能错漏目标。

这一点李晓峰很认同,Ro2的航程是够远,但是搜索目标依然只能靠飞行员拿望远镜观察。搜索范围和准确度有限,而且夜间就基本歇菜。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晚上Ro2也能四处活动侦察。至于日本人接近了还察觉不了吗?

提到观察设备的时候,库兹涅佐夫还提到了雷达的问题,他认为红海军现有的雷达技术指标不错,但是可靠性真的成问题,从出海到作战开始,各舰雷达陆陆续续的出过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关键时刻显得那么的不可靠。

对此,李晓峰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电子技术是需要积累的,诺基亚已经尽可能的提高生产质量和技术水平了。现有的雷达已经是最好的产品,库兹涅佐夫说的那些问题只能慢慢改进,这个急也没用。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库兹涅佐夫还着重谈到了Ro2的问题,他认为这种双发攻击机航程远、坚固耐用生存性高,但同时各种性能显得平庸。双发布局导致其显得比较笨重,在灵巧的零战面前讨不到便宜。

虽然库兹涅佐夫没有明说希望获得更好的舰载攻击机,但是潜台词是很清晰的。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向李晓峰反映Ro2的性能问题,之前苏霍伊就提到过好几次。总体而言,这位海军航空兵的头头很不满意Ro2。甚至苏霍伊对Ro2的重大改进型Ro3也不满意,认为其还是太笨重了。

这一次库兹涅佐夫再次提出Ro2的问题之后,李晓峰也不得不引起重视,毕竟他将航母派到太平洋去就是刷经验的。既然部队反应出了问题,那就必须解决。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李晓峰就推动了一项Ro2/3飞机的换代计划,当时几个设计局也提出了一些构思。比如罗伯托。巴蒂尼就设想完全推翻Ro2的设计,放弃双发布局,重新回归单发方案。

巴蒂尼希望用一台ASh73TK活塞发动机取代两台VK105发动机。因为当年设计Ro2的时候之所以采用两台发动机,一个是因为当时的M100发动机动力不足,再一个为了贯彻三种机型通用设计,必须加大机身。而现在ASh73TK发动机动力高达2400马力,而且这是一种星型风冷发动机,维护和扛损性能都相当不错。

巴蒂尼基于ASh73TK发动机已经搞出了一架Ro4原型机,虽然最大航程、最大载弹量比Ro2要小,但是飞行性能是极大的改善了。

不过李晓峰却不看好这个方案,原因很简单,ASh73TK是阿尔克斯尼斯为新型四发轰炸机准备的,现在图波列夫那边的进展也很大,大概就在下半年就要试飞,很可能1944年就要投产。而此时,连ASh82发动机都是供不应求,巴蒂尼的Ro4又是海军的咸水鸡怎么可能抢得过空军?

从1943年开始太平洋的海空战可是一天比一天残酷,新的舰载攻击机必须在1944年大量服役,这是没有价钱可讲的。而巴蒂尼的这个方案看上去就那么悬!

除了巴蒂尼之外,还有三家设计局也拿出了新方案,之前连连受挫的米高扬搞了一个双发液冷的米格4,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的梅林20发动机。整体上看,这也就是改良版的Ro2,不管是海军还是李晓峰都不想要双发的笨鸭子了,而且梅林20发动机还是纯粹的英国货,基于未来同英国的关系,不太可能在重要的舰载机上使用英国货。

米高扬又一次被PASS之后,雅科夫列夫又冒了出来,他拿出了雅克4的设计方案,不过该方案也是双发布局,很显然一开始就没戏。

真正让李晓峰眼前一亮的还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苏5。这个方案实在太让人忘不了了。倒不是这个方案多么惊艳,实际上苏霍伊设计出的这架攻击机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丑!

而且是丑得出奇,甚至可以说是苏联有史以来最丑的飞行器。这个胖嘟嘟、圆滚滚的飞机显得那么笨拙,总而言之。苏5从诞生开始就饱受挖苦和嘲笑。甚至有不少人说苏霍伊的这个设计永远也别想登上红海军的航空母舰。

不过李晓峰却不那么认为,客观的说,苏霍伊的设计确实很丑。但是这种丑小鸭一样的飞机却不低能。通过试飞发现,苏5有很不错的速度(510公里每小时),而且俯冲性能和低空性能也相当不错。滚转更是高出Ro2一个量级,三名成员的分工也可以和Ro2无缝衔接。

更关键的是,苏5从一开始就比Ro2更加全能,该机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加装对海搜索雷达的问题。在机腹弹仓前有一个突出的瘤子式的雷达仓,可以安装诺基亚公司最新的对海搜索雷达。多说一句,诺基亚公司研发这款小型对海雷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潜,该雷达能够有效发现20公里范围内的潜艇通气管道、10公里内的潜望镜或者100公里内的护卫舰大小目标。

总言之,苏5如果能够服役,红海军的航空制海能力将极大的提高,该机将集俯冲轰炸、低空鱼雷攻击、空中侦察和反潜四种功能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实际上李晓峰看到丑陋的苏5时,不禁想到了历史上另外一款同样丑得惊人的舰载机——塘鹅反潜机。牛牛设计的这个丑怪性能其实相当不错,而苏5也正是如此。

实际上苏5从外观上说也就是比塘鹅大一些,其他的真心是很相似,可以说苏5就是大了一号的塘鹅。尤其是要注意到,苏5所采用的发动机其实就是塘鹅的苏联版。

塘鹅使用的是阿姆斯特朗。塞德雷双轴涡桨发动机,这款在1935年开始研发,但因为二战干扰直到1948年才研发成功的涡桨发动机功率高达2950马力,而现在Ro2使用的VK105才多少?仅仅才1200马力,VK107也只有1650马力(而且因为工艺问题。一般还达不到,要缩水)。可以说一台阿姆斯特朗。塞德雷双轴Mark100涡桨发动机能顶两台VK105系列。而这就极大的保障了苏5飞行性能不会比Ro2差太远。

当然,采用阿姆斯特朗。塞德雷双轴涡桨发动机最重要的还不在动力充沛,更关键的是这是一种喷气式发动机。是的。同志们,你没有看错,这确实是喷气式发动机。因为总有些同志看见螺旋桨就以为那是活塞机,这不是瞎胡闹吗?喷气式发动机又不止有涡喷、涡扇这两种,涡轴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以及桨扇发动机也是喷气式发动机!

采用涡轴发动机好处有哪些呢?自然是功重比更高,简单的说就是发动机重量和功率的比值。一般活塞发动机很难超过四,也就是其功率越大发动机就越重。相比之下,喷气式发动机的功重比一般都在五以上,和活塞发动机相比,哪怕是两者的功率一样大,但是重量要轻不少。

苏5采用的是李晓峰交给留里卡设计局逆向测绘仿制的阿姆斯特朗。塞德雷双轴涡桨发动机,最大功率3000马力,型号名称是AL1。

可能有眼睛亮的同志很快就发现了,双轴涡桨发动机是啥意思?简单点说就是这种涡桨发动机其实可以看成两台独立的发动机,可以通过减速箱“两台”联动也可以单独工作。而这台发动机将驱动来驱动两副反转的螺旋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大功率发动机带来的强大纵向扭矩,大大方便飞机的飞行操纵。在经济巡航中,一台发动机可以停车。即使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飞机也不会面临传统双发动机布局导致的操纵困难的问题,也不会有单发飞机立刻玩完的危险。

苏5的机头是一个圆锥形桨毂罩,装有2组各4叶的双重反转螺旋桨。机翼为典型的鸥型中单翼,其内翼下反,外翼上反,并且采用了三段折叠方式。以便能够适应航母升降机的宽度和机库的高度。由于机身下部的搜索雷达舱导致了横向不稳定,因此苏霍伊增加了一定的尾翼高度,好在红海军的航母都是奔着大型化去的,老航母改造中也刻意加高了机库。使用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总而言之,通过第一阶段的试飞来看,苏5的除了丑陋之外完全能够满足红海军未来五年的需求,完全可以投入生产。那么李晓峰为什么没有马上同意苏5投产呢?

原因就在于她的发动机,成就了苏5的是那台双轴涡桨发动机。但是阻碍她生产的也是这台发动机。涡桨发动机的工艺要求比活塞式发动机高一截,而且价格更加昂贵。对红海军来说小钱钱还是比较紧张的,自然要三思而行。

并且涡桨发动机的技术难度也是顾虑之一,留里卡设计局能保证这种新式发动机真的没有问题吗?就算能,生产厂家又能批量的完成生产吗?况且以当前苏联的战时状态,很难再上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了。

这些问题不解决,苏5是一点戏都没有。不过现在事情出现了转机,海军方面对Ro2已经不满意了,有了换装的意愿。而且暂时来看唯一能满足需求的也只有苏5。有了红海军的推动,苏5应该能争取到一个还算不错的优先级。能够带动那条发动机生产线。

当然仅仅靠苏5一款机型带动一条生产线也是不现实的,李晓峰的想法是,是不是陆军也帮帮忙,涡桨发动机改成涡轴发动机也不是没有可能。通用一种核心机搞两套产品,给陆航的直升机用用也是可行的。

很快李晓峰就向海军和陆军提出了这个建议,很快海军和陆军也就响应了,前者有兴趣很正常,陆军为什么也有意思呢?这还要从陆军的新一代通用直升机说起,西科斯基和米里按照陆军的要求研发更大更重航程更远的通用直升机,但是搞来搞去发现怎么也满足不了陆军苛刻的要求。原因就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功重比太低。功率上去了,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也是直线上升,导致直升机陷入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怪圈。而喷气式发动机的功重比要高一截,以当前AL1发动机的功重比看。还真能满足陆军苛刻的要求。

而且海军也承诺,前期不需要陆军太大的投入,只要陆军能够支持他们上这个型号就行。这样的要求在陆军看来真心是白给啊,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苏5的研发就走上了快车道,不过在苏5定型之前,海军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求将苏5细致的划分为两个型号。一款是俯冲轰炸/鱼雷攻击型,另一款是侦察/反潜型。前者叫苏5A后者叫苏5B。

那苏5A和苏5B有什么区别呢?苏5A取消了机腹下雷达仓,没有了这个外部突出体并降低了垂尾高度之后,其最大速度增加到560公里每小时,可以说比零战的部分型号都要快了。不光是速度更快,连带着俯冲性能也优化了不少。而苏5B则保留了雷达仓,其主要职能就是侦察和反潜。

红海军之所以要将苏5变成两个零件高度通用的信号,除了优化俯冲和雷击能力之外,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苏5B实在是太贵了,那部要命的搜索雷达真心是贼贵。而在红海军看来,并不是每一架苏5都需要这种雷达。后来红海军的大型航母上,战斗机、攻击机、反潜/侦察机的配置比例就变成了48架—36架—24架(列宁格勒级和基辅级是这种配置。而更大的42型航母一般是48架雅克3K,40架苏5A,以及24架苏5B,能装这么多主要得益于雅克3K的小巧,而且苏5同Ro2相比也小了不少),一般来说苏5A只承担俯冲轰炸任务,而苏5B除了兼职侦察之外,主要用于雷击和反潜。

当然,这些装备要到1944年中才用得上的,在1943年6月5日凌晨,红海军依然只能用那些老装备去战斗。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就在李晓峰规划红海军未来的舰载攻击机选型时,红海军的四艘战列巡洋舰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