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6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皇家坦克团B中队的一辆丘吉尔坦克的无线电机电员回忆道:“我们刚刚越过出发线不久,就遭到了猛烈的炮击,这让我们被夹在了恐怖的弹幕中间,实在搞不清楚攻击我们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当灰头土脸的英国人终于穿越弹幕时,竟然奇迹般的发现应该能吊打他们的黑豹坦克消失了(原因后面说)!在他们面前仅有德军步兵在布防,大喜过望的英国坦克手以为今天能吃顿肉了,立刻加大油门准备碾碎德国佬。
不过让英国坦克手没有想到的是,真正有肉吃的是德国人,德国人精心布置了圈套,然后第9皇家坦克团B中队就像呆头鹅一样撞了进去,不到三分钟,该中队就损失了3辆丘吉尔坦克。
德国上等兵卡尔克回忆道:“敌人的炮击变得越来越猛烈,不久之后开始集中火力轰击我们阵地的中心地带,炮弹就在我们营部后方爆炸,哪怕是躲在工事中,我也能感到地面因为爆炸而猛烈地摇晃。”
“炮击的间隙,我可以听到枪声和坦克刺耳的开炮声。到处都是炮弹爆炸产生的烟尘,营部的参谋们大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有个别胆子大的人才能维持站立状态。我们与各连的通讯都中断了……不久之后,二连的通信兵跑进了营部,他满脸都是血,一进来就大声嚷嚷,从他那里我们得知二连和敌人发生了激烈的肉搏战,敌人依靠坦克的优势突破了防线,此时一连正在同敌人交火,如果一连挡不住他们,敌人的坦克就将笔直的冲进营部了!”
“这个消息让营长克劳斯少校非常生气,因为就在几分钟之前,师部一道命令调走了刚刚抵达战场的黑豹坦克,原因是其他更危急的方向需要这些坦克!我很生气,难道我们这里的情况算不上最危急吗?”
“无奈之下,克劳斯营长命令他的副官和我一起去联系两公里外的第12装甲团的另一个装甲连,请求他们前来帮助我们。当英军的炮击减弱后,我和副官利用烟雾和沙尘的掩护连滚带爬的找到了第12装甲团9连,但是其连长拒绝在没有步兵支援的情况下发起反击。克劳斯营长只得凑了一批士兵交给9连指挥,以换取他们进行反击。”
后来德国人在战史中这样写道:“战斗越来越激烈,敌军坦克的炮击如同铁锤般打击着我们脆弱的防线,许多房屋和工事被炸得天花板开裂、砖头和水泥碎片四处飞溅,大地在剧烈的颤抖。虽然激战了三个小时,我们仍把敌人阻挡在防线外面……敌人越来越多,如同一群恶狼围住了我们。防守营部的士兵粗略地数了一下,至少有15辆丘吉尔和M3格兰特坦克围了上来,现在凡是手上有武器的人都投入了战斗……很快就有不少坚持不住的官兵退守到了营部所在地,而这也让营部变成了英军围攻的目标,坚守营部的士兵没有任何重武器,只有机枪和步枪和一些磁性反坦克手雷。而在营部后方,迫击炮连也只剩下两门迫击炮和20发炮弹,我们用这些炮弹对准敌人的坦克和步兵一通猛轰,制造混乱。狙击手乘机瞄准从炮塔上露出脑袋的敌人车长开火,有一些坦克被吓跑了,但没过多久他们又卷土从来,再次对我们猛烈开火……”
这一次德国人真的是压力山大,防守营部的士兵发现一辆英军的喷火坦克正笔直的开过来,如果让它喷射火焰,那营部里所有人都会被烧死。营长下令必须摧毁这辆坦克,下士迪尔听到命令之后,想都没想就抓起一枚沉重的反坦克磁性手雷冲了出去。
迪尔找机会穿过铁丝网,并迂回到英国坦克的侧面,然后拔掉保险将磁性手雷扔了出去,只不过这枚该死的手雷并没有命中目标。迪尔对没能摧毁坦克很懊恼,他一边往回跑一边嚷嚷:“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绝对可以!”
他再次抓起了一枚磁性手雷跑向了坦克。这一次他扔得很准,成功的炸毁了敌人坦克的履带和负重轮。此时,英国人也终于发现了他,并用机枪对他进行扫射。
迪尔成功跑回阵地之后,想想还不放心,他又一次拿起了磁性手雷跑向那辆坦克,这一次他彻底地摧毁了它,不过与此同时他也被子弹击中。当迪尔挣扎着回到战壕时,第9装甲连终于赶来了,英国人不得不选择撤退。只不过这位德国战斗英雄最终因为失血过多不治生亡,而对他的奖励则是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
英国皇家苏格兰团第11营的攻击陷入了沉默,但是英国人在其他战线上却没有停止努力。在右路担任前锋的是第46高地旅格拉斯哥高地团2营。当他们在第7皇家坦克团A中队15辆坦克的伴随下发起攻击不久,就同德军第31装甲工兵营展开了激战。
高地营的吉米。卡特中士描述了当时的情况:“进攻开始不久,我们就遭到了德军机枪的攻击,敌人阵地伪装得非常好,我的朋友大卫被打死了……其他人也在德国狙击手的准确射击下不敢抬头……大部分人都被打懵了,不是就地卧倒,就是把头探出沙坑四处寻找狙击手的位置……当我连滚带爬的冲入一堆碎石堆后时,才发现我们的连长躺在那,旁边是我的排长,他们都被打死了……我努力地朝大家大喊:‘趴下!趴下!’随后士兵们一个个取出工兵铲在沙地里给自己刨了个坑。狙击手还在朝我们射击,甚至可以听到德国人上膛的声音,这说明他们离我们很近……果不其然很快我们就从一团黄沙中将他们识别出来了,在副连长的强烈要求下,营部朝他们打了十发炮弹,将这些该死的杂碎炸成了碎片!”
与此同时,德军的迫击炮也在战壕里不停地轰击苏格兰人,不过等他们的炮手探出头去准备再次确认苏格兰人的位置时,才发现愤怒的苏格兰人已经包围了他们,很快手榴弹就直接扔了过来,德国炮手也被炸成了碎片。
当德国的迈尔中校刚刚回到团部时,就收到了工兵营的报告:“所有的反坦克炮都被击毁,英军的装甲部队突破了我们的防线,他们还在试图摧毁我们纵深的防御阵地,但是我们暂时制止了他们,不过情况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增援……”
话还没说完,迈尔与工兵营就失去了联系。心情糟透了迈尔立刻给师部打电话:“我的防线已经被突破,情况紧急万分,请立刻增援!”不过他得到的答复是:“坚守战线直至最后一发子弹,装甲部队正在赶来的路上。”
不过对迈尔来说,这话跟空头支票没什么区别,天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在援军抵达之前,他的团恐怕早就被黄蜂一般涌过来的英国淹没了。哭笑不得的迈尔也只得命令所有能够调集的坦克和部队赶去填补防线上的缺口。
工兵营的防线被英军突破后,127高地立刻就成为德军防线上的一个主要支撑点。不过这里的守军实力实在薄弱,仅有一个105毫米炮兵连(牵引式)和一个工兵排。尽管寡不敌众,但德军还是寸步不让,炮兵将105毫米榴弹炮当做步兵炮使用,尽量压低炮管拼命开火,少量的工兵则用自动武器一通狂射,硬是挡住了猛扑过来的苏格兰高地兵。
尽管英军兵力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猛攻了一天却毫无进展。因为德国炮兵弹药充足,英国人只要一动弹就会招来炮弹。与苦不堪言的苏格兰人相比,德国佬却越打越勇,他们在获得了之前撤退下来的工兵的支援后,反而越打人越多了。
“竞技场”行动开始的第一天,格拉斯哥高地团就付出了伤亡12名军官、200士兵的代价。
格拉斯哥高地团碰了钉子,卡梅伦苏格兰来复枪团9营的日子也不好过,从刚刚出发他们就遇上了麻烦,第7皇家坦克团B中队的坦克傻乎乎的冲进了德军精心布置的雷区,一些坦克履带被炸断,总共有9辆坦克失去了行动能力,其余的坦克不得不停止前进进行掩护。
卡梅伦苏格兰来复枪团9营只得在没有坦克的支援下单独行动了。更加不幸的是,由于地图标注错误,这些可怜的苏格兰步兵走进了己方的炮火覆盖区,其中一个连遭受了重大伤亡,所有的军官除了一个存活之外其余的全部被炸死。好容易通过沟通解除了炮击并重新整顿了攻击队形,继续前进的苏格兰人又落入了德军的圈套,被德军机枪的侧射火力成片的收割。
吓得不知所措的苏格兰人大叫着撤退,好在英国坦克终于爬了上来,勉强维持住了局势。不过很快英国坦克就遭到了德军炮火的打击,德国炮兵连长哈特曼上尉回忆了他用105毫米榴弹炮对付英军坦克的情景:
“早上,营长命令我们从阵地上后撤,那会儿我的手下正在阵地上待命,而我则趴在阵地前沿观察着英国人的动静。很快我就发现大约在四公里外英军集结了2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我立刻命令停止后撤,并要求我连四门火炮同时开火……”
“出其不意的炮击使敌人的车辆根本来不及躲避,根据爆炸的情况,我判断至少有一辆坦克被炮弹直接命中。随后敌人的所有车辆开始后撤,他们后退时产生的烟尘让我们无法再瞄准任何目标。”
此后,哈特曼命令转移目标,开始轰击英国步兵,持续的炮击骚扰使卡梅伦苏格兰来复枪团9营直到中午才推进到预定位置。而那里同样是德军的坚固堡垒,由一个排的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把守,还拥有两个炮兵连的支援。
不过双方战史上对此次作战的经过都没有太多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大约12点半来复枪团9营才在坦克的支援下抵达攻击位置,仅仅是这点动作就付出了6名军官和120名士兵的代价,或者说整整一个连就这么消失了。
从“竞技场”行动最初几天的进展来看,蒙哥马利是完全没有达到丘吉尔的要求,全世界没有看到强大的大英帝国摧枯拉朽一般解决德国非洲军团,反而看到了一支蹒跚跛行裹足不前的虚弱部队。
在这场战役的最初阶段就暴露出了英国人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装甲部队的问题,慢吞吞的丘吉尔表现实在拙劣。机动性差的毛病让他们无法伴随步兵作战,尤其是步兵打开了突破口之后,很难快速沿突破口深入,每每等它们赶到的时候,德国人已经重新封堵了突破口。
英国步兵普遍希望有一种机动性更好的坦克来取代慢吞吞的丘吉尔,比如说谢尔曼就不错。虽然这种美国坦克在装甲防御力上比丘吉尔差,但是机动性实在强出太多,而且其75毫米火炮发射榴弹十分给力,是最好的工事开罐器。
在得到前线的反馈之后,丘吉尔立刻就厚着脸皮再次给罗斯福写信了,老烟鬼希望大统领能够支援更多的谢尔曼,从而让北非的英军更快的赶走德国佬。
罗斯福到没有嘲笑英国人不给力,因为他对欧洲战场上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暂时而言,英军只有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给力一点,勉强能跟德国人打对台。至于英国陆军,不要说跟精锐的德国兵相比,就是跟战争爆发前世界普遍认为很粗糙的红军相比都有相当的差距。
罗斯福很清楚,仅仅依靠英国人的力量在北非赶走隆美尔将十分困难,所以此时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的让美国大兵登陆北非,和英国人一起打击纳粹。美国不仅仅要充当民主国家兵工厂,仅仅为英国人提供武器弹药而已。
所以罗斯福婉拒了丘吉尔的要求,表明美国装甲部队正在大规模扩建当中,谢尔曼将优先供应美国军队。
自然,罗斯福的拒绝让丘吉尔有些失望,不过他却对罗斯福提出的尽快将美国大兵派往北非十分感兴趣。哪怕他觉得美国人的战斗力很那啥,但是能在北非开辟第二战场,多一个炮灰分担一下德国人的火力也是好的。
很快,在两国总统和首相的一致要求下,“火炬”行动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飞快的进行完善,可以肯定在1943年上半年,美国人就会来了。
不过在此之前,英国人还需要单打独斗,而美国人也将要面临菲律宾那个烂摊子并考虑日本进攻澳大利亚的可能性。至于苏联,苏联倒是乐于看见美国人出动去打击日本人和德国人,多少能分担点儿压力不是。
在苏联国内,最关注的依然是三个问题:保卫基辅的问题、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收尾问题以及敖德萨的问题……(未完待续。)
356敖德萨保卫战(上)
先从敖德萨保卫战开始说起吧。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带着一帮子罗马尼亚、匈牙利傀儡军就从比萨拉比亚方向(摩尔多瓦)进入乌克兰,很快就将敖德萨团团包围。之后乌克兰方面军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瞎指挥遭遇惨败不得不一溃千里,所以敖德萨这座被包围的海军基地就成了一座孤城。
有多孤独呢?离被包围在敖德萨最近的红军部队在尼古拉耶夫,而且包围敖德萨的罗马尼亚第四集团军兵力十分强大(拥有14个步兵师)。在这样的绝境下,政。治局原本以为敖德萨很快就会沦陷,而且也认为一座孤悬敌后的孤城对苏联价值不大。因为红军实在没有能力去为其解围,看看基辅,其政治地位比敖德萨高得多,基辅罗斯是什么时候解围的?
所以政。治局一度要求军。委将被围困在敖德萨的红军滨海集团军从海上撤出来,让这些部队去保卫尼古拉耶夫。只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军。委坚决拒绝。以某仙人为首的一批将领强烈的要求坚守敖德萨,决不能就这么将其放弃。
原因何在呢?第一,敖德萨是红旗黑海舰队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是黑海中和塞瓦斯托波尔、尼古拉耶夫、新罗西斯克一个档次的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时在敖德萨的造船厂里还躺着红海军两条轻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以及四艘护卫舰和相当数量的潜艇。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在船台上的以及正在舾装中的舰艇是肯定带不走的,只能将其就地摧毁。对于海军来说,这个代价很大。
当然,船并不是第一位的因素,更关键的是,红海军认为敖德萨的情况跟基辅完全不一样。基辅是四面被围,仅仅只能靠空投苟延馋喘,而敖德萨海路交通是畅通的,以红海军的实力完全可以维持敖德萨军民补给。
而李晓峰认为以少量的滨海集团军将大量的罗马尼亚有生力量牵制在敖德萨,这对减轻战场其他方向的压力是有利的,既然敖德萨完全能够守下去,为什么不守呢?
当时对此的争议很大,不过事实证明李晓峰和海军的决定才是正确的。为什么?看看战争爆发之前,黑海各国海军实力的对比。以奥克佳博尔斯基海军中将为司令员的红旗黑海舰队,在1941年6月拥有四艘战列舰,分别是原甘古特级马拉号(彼得巴普洛夫斯克),原玛利亚皇后级:红色波尔塔瓦(叶卡捷琳娜)、意志号(亚历山大三世)和原尼古拉一世级红色塞瓦斯托波尔号(尼古拉一世号)。
此外还拥有两艘35型重巡洋舰红色辛菲罗波尔和红色伊兹梅尔号和四艘39型轻巡洋舰红色卢甘斯克、红色罗斯托夫、红色刻赤和红色顿涅茨克号。除此之外,红色黑海舰队还拥有16艘驱逐舰和24艘护卫/反潜舰、24艘潜艇、布雷舰4艘、扫雷艇24艘以及鱼雷艇48艘。另外配属给红旗黑海舰队的海军航空兵拥有战斗机346架、攻击机和轰炸机138架。
其整体实力不要说是在黑海,就算在地中海也算是相当的强大。
在战争爆发之前,红旗黑海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攻势布雷以及运用强大的水面舰艇编队阻止敌人进入黑海。以较强大的潜艇部队破坏敌人海上交通线,制止敌人将部队和军用物资通过黑海运往各港口。阻止敌人在黑海沿岸登陆以及支持海军陆战队在黑海沿岸发动攻势作战。
应该说以红旗黑海舰队的实力要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太容易了,因为其面对的敌人海军实力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保加利亚海军仅拥有一些鱼雷艇、巡逻艇,罗马尼亚海军有驱逐舰4艘、鱼雷艇3艘、炮艇3艘、摩托鱼雷艇8艘、潜艇2艘、布雷艇3艘。
而红军最大的敌人德国海军最开始在黑海没有任何作战舰艇,战争爆发之后,才从多瑙河运来12艘扫雷艇、6艘潜艇。只不过在红军节节败退之时,土耳其在德意两国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睁一眼闭一只眼默许德国海军和意大利海军增援黑海,累计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运来潜艇24艘,驱逐舰6艘、鱼雷艇30艘、护卫艇84艘、扫雷艇23艘、猎潜舰26艘。
这也是苏联对土耳其强烈不满以及某仙人下决心要搞掉土耳其的关键原因之一。不过总体而言,黑海舰队还是占据较大的优势,基本能控制制海权,德国人只能通过潜艇、鱼雷艇偷袭以及攻势布雷战术给红海军制造麻烦。
当然,这绝不是说敖德萨保卫战很轻松,这么说吧,卫国战争初期红军就没有轻松的时候,尤其是以少打多的情况下更是轻松不起来。
1941年8月5日,红军开始了敖德萨保卫战,为了保护敖德萨红海军增派了3个岸炮营、一个高炮团和海军航空兵大队一个,此外还派来了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
当时陆上的形势是:8月16日,德军第11集团军已经抵达了尼古拉耶夫城下(这是当时黑海舰队仅有的两个技术器材齐备的基地之一,另一个就是主基地塞瓦斯托波尔),也就是说在陆上滨海集团军不可能获得任何增援了。
好在8月上旬,敖德萨的城防工作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为前沿防线,距离城市30到35公里,从阿贾雷克湾一直到德涅斯特湾,全长120公里。第二道防线为基本防线,距离城市20到15公里,从切班卡附近开始到苏霍伊湾,全长80公里。第三道为后方防线,距离城市6到10公里,在城内防御地带还修建了250个街垒。
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变化以及加强统一指挥的需要,8月13日,滨海集团军将整个城市分为三个扇形防御区域,即南部扇形防御区(从敖德萨西南海岸至敖德萨、瓦卡尔扎内、谢克列塔夫卡一线),防御由第25夏伯阳步兵师的两个团以及其配属分队担任;西部扇形防御区(从分界线至哈吉别伊斯基湾),防御由第95步兵师担任,东部扇形防御区(从分界线到敖德萨以东海岸),防御由夏伯阳师的54团、第一海军陆战队团、内务人民委员会第26团、第163预备团的一个营等组成(后来这些部队统一编成为第421步兵师)。
而海军也专门成立了西北区舰艇特别编队提供炮火支援,最初拥有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炮舰4艘、扫雷艇6艘、布雷舰2艘以及一个鱼雷艇支队和一个护卫艇队;岸防部队由岸防炮兵独立第42和第44营,装备岸炮54门(45到203毫米,主要有9门130毫米、3门152毫米、3门180毫米和11门203毫米火炮);高炮部队拥有高炮20门;海军航空兵部队飞机40架,另有滨海集团军空军20架飞机提供空中支援。
而敌人有多少呢?德军并不多,仅有一个步兵团、四个工兵营、以及各种炮兵营3个,航空群一个。罗马尼亚则是集中第4集团军主力14个师和三个骑兵旅。
此外,实事求是的说,敖德萨基地的后勤储备还是很充足的,比如给养足够6个月使用,步枪子弹50个基数、各种炮弹十个基数、汽油6个月的用量。
当保卫战正式打响后,为了加强海上支援力量,红旗黑海舰队又陆续抽调了马拉号战列舰、红色罗斯托夫号轻巡洋舰、红色卢甘斯克号轻巡洋舰以及另外8艘驱逐舰参战。在支援火力上还是相当强大的。
而当时红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挥不畅,存在两个指挥部:一个是隶属于乌克兰方面军的独立滨海集团军指挥部(司令员为索弗罗诺夫陆军中将),另一个是隶属于黑海舰队的敖德萨海军基地指挥部(司令员为茹科夫海军少将)。说白了就是陆军和海军之间的那点破事,但这点破事对作战指挥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直到李晓峰实在看不下去这种狗屁倒灶的内斗,亲自干预成立了敖德萨防区,任命茹科夫海军少将为防区司令才解决了问题。
8月13日,敌军开始逼近城市,18日,罗马尼亚军队集中三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沿着拉兹杰利纳亚—敖德萨铁路线进行突击,步兵第95师坚决抵抗,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中,该师所属的161团荣立战功,其中三营营长布列乌斯中尉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不过尽管红军英勇的抵抗,但终究是寡不敌众,让罗马尼亚人突破了南部防御区的部分地段,并迫使东部防御区部队后撤了数公里。
19日凌晨1时34分,罗马尼亚海军鱼雷艇NMSViscolul与NMSVijelia试图偷袭港内的红军舰艇,但是被岸防部队的雷达发现,在雷达的精确引导下,火力全开的港内红军舰艇将两艘不自量力的鱼雷艇轰成了渣渣。
眼看水面偷袭不管用,罗马尼亚海军又派出了海豚号潜艇,从20日开始不断在敖德萨附近海面徘徊,虽然没能突破敖德萨的防潜网,但是却向德国空军和罗马尼亚空军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它的指引下,两国空军轰炸了敖德萨,不过效果不大,仅仅摧毁了部分小型运输舰。
8月20日,因为初战暴露出了大量的指挥协调上的问题,在李晓峰的干预下,成立了敖德萨防区。随着防御区的成立,以及红军适时的收缩,当战斗在敖德萨郊区附近爆发的时候,罗马尼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参与进攻的第一梯队损失惨重,丧失了一半以上的有生力量。
还是8月20日,为了增强敖德萨的防御力量,红旗黑海舰队将新组建的三个团的海军陆战队通过海路运往敖德萨,这让敖德萨的守军达到了三万五千人的规模。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人也米有闲着,立刻给第4集团军补充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并开始了第二轮的猛攻。
8月25日,罗马尼亚军队突破了敖德萨东部扇形区几处阵地,开始逼近城郊。而为此罗马尼亚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截止8月27日,罗马尼亚军队损失了27307人,其中阵亡5329人,受伤18600人,另有3378人失踪。
从9月1日开始,罗马尼亚再次增强了围攻敖德萨的力量,调来了第11军(下辖第7骑兵旅,第8和第14步兵师)。该部在9月10日完全抵达战场,而此时,敖德萨的罗马尼亚军队达到了20万的规模——16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
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下,驻守敖德萨的红军部队也开始想办法增强力量,开始组建敖德萨民兵部队。这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仅仅一周内就有五万五千市民参加了城市保卫战,其中有三万人直接编入了作战部队!
9月13日,防区军。事委员会向红军军。委报告了局势状况,并请求增援。李晓峰亲自回电:“请向保卫敖德萨的指战员转达军。委的请求,各条战线上的形势都比较严峻,在短期内(一个星期至半个月)暂时无法派遣更多的地面部队去增援你们。军。委只能尽可能的提供海上和空中的力量去增援你们,盼望你们继续坚持,撑过这段艰苦的时光……”
这也是没办法,因为当时图哈切夫斯基正在搜刮一切力量准备投入反攻,为了满足这位总。参谋长的需求,敖德萨自然是顾不上了。李晓峰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红旗黑海舰队不惜一切代价增援敖德萨,很快红旗黑海舰队的所有战列舰、巡洋舰全部开往敖德萨,用最猛烈的火力打击不断向城内进攻的罗马尼亚军队。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战列舰和巡洋舰就将所有的炮管都打秃了,不得不陆续返回尼古拉耶夫和塞瓦斯托波尔更换身管。
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滨海集团军又咬牙硬撑了20天,直到10月3日,在李晓峰的一再催促下,刚刚从中亚赶回来的第157步兵师(约一万两千人)从新罗西斯克登船直接运往敖德萨,后续跟进的还有一个炮兵团和一个火箭炮营。
援军的赶到使敖德萨的形势有所改善,但是东部防区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为此,茹科夫海军少将决定组织第421和第157步兵师进行反击。为配合行动,海军陆战队第三团也在敌人侧后的格里戈里耶夫卡登陆并在西茨利地区实施空降。
10月5日,黑海舰队出动红色罗斯托夫和红色卢甘斯克号以及另外四艘驱逐舰掩护海军陆战队第3团1929人(该团下属三个陆战营和一个迫击炮连)在格里戈里耶夫卡登陆。
当天中午13时30分,运载登陆部队的舰艇从塞瓦斯托波尔起航,15时,驱逐舰顽强号被大群德国战机围攻,严重破损,不得不冲滩搁浅。不过顽强号不愧于她的名称,哪怕是抢滩搁浅了,也集中一切火力去支援登陆部队,一度用近距离火力支援打得罗马尼亚人抬不起头来。
下午17时,登陆成功。首批登陆部队成功的收复了格里戈里耶夫卡,并为后续部队扫清了道路。第二天凌晨二时,登陆的主力部队全部上岸,然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向敌人发动了攻击。与此同时东部防御区的两个步兵师也立刻投入反击,激战至10月7日,登陆部队和反击部队成功会师。这一次成功的海陆空联合作战击退了压迫东部防御区的罗马尼亚军队,拓展了防区,为敖德萨继续坚持抵抗注入了强心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艘被迫抢滩登陆的顽强号驱逐舰,该舰搁浅后,一面用8门130毫米舰炮支援战斗,另一面在紧张抢修堵漏的同时还组织了一个战斗小队携带轻武器同海军陆战队一起作战。在胜利的收复了格里戈里耶夫卡之后,在友舰的帮助下利用涨潮的机会,该舰顺利地脱困。在战后该舰被授予红旗勋章。
此次作战中,红军重创了罗马尼亚第13和第15步兵师,歼敌两千人,缴获火炮50门,机枪127挺、步枪1100支,而登陆部队仅阵亡29人受伤407人。此外舰队航空兵还击落了20架德军和罗马尼亚飞机,另外炸毁12架。这是战争期间黑海舰队、陆军、航空兵协同作战的第一个成功战例。
德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希。弗斯特梅尔评论道:“在敖德萨陆军的配合下,登陆部队将罗马尼亚步兵第13和第15师击退五到八公里,使战线恢复到8月份的状态……这给了罗马尼亚军队沉重的打击,在这以后,似乎只有德军还在试图继续攻克该城,而罗马尼亚元帅安东尼斯库则命令他的部队停止进攻转入防御。俄国将领们应该感到满意,他们的防御部队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不利的态势,有效的抵抗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进攻,尽管对方拥有16万人的兵力优势,而守军仅有五个残破的步兵师……”(未完待续。)
357暗流
击退了罗马尼亚人,敖德萨的局势大大缓解了,似乎滨海集团军形势不错?你要是这么认为,那真心是大错特错了。众所周知1941年10月图哈切夫斯基的反击崩溃了,连带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战局发生了连锁塌方反映,差一点红军就药丸。
而这也就意味着红军在未来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别说继续增援敖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