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以为熬过了这三把火,那就一切可以照旧。

总而言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用捷尔任斯基的话说:“要以十年为一个单位,只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坚持下去,官僚主义的风潮才能了被遏制!”

请注意捷尔任斯基说的是官僚主义的风潮被遏制,而不是被解决,想要彻底的解决官僚主义问题,呵呵,那得以一百年为单位的长期坚持,并且期间不得有任何松懈!

先不提官僚主义和整风的问题,进入十二月之后,李晓峰终于获得了好消息,随着天气好转,装甲列车获取的情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在1942年前将德军赶出俄罗斯,政治局和军委特别重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作战。

听闻布良斯克方面军准备进行一场空前规模的空袭,一举摧毁德军的后勤补给,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政治局和军委二话不说就抽调出了红军现在能抽调的一切空中力量,集中了数百架轰炸机和攻击机,准备给德国人炸一个底朝天!

为了达到空袭的突然性,也为了麻痹德军,这次空袭的保密程度不是一般的高,仅仅有政治局委员和军委委员能知道这次行动的细节。而且在空袭开始的前一天才集结战机。

“本次空袭的代号是滚雷!”阿尔克斯尼斯亲自向参战的轰炸机师和攻击机师指挥官介绍情况:“我们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地摧毁敌人的全部给养仓库,配合布良斯克方面军进行全面的反攻!”(未完待续。)

218空袭

红军正在策划一场空前规模的空中袭击,而空袭的重点目标就是第一、第二坦克集群的后勤仓库。当时负责仓库区警戒和保卫工作的是正在休整中的第14装甲师和第10摩托化师。

其中第14装甲师负责重点目标的警戒工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大空袭中被殃及的池鱼。当然,第14装甲师也没有那么无辜,比如我们可以将时间拨回1940年8月9日,看看那时候的第18装甲师有多么的风光:

当时第14装甲师正在德累斯顿进行休整,那时候的德累斯顿被庆祝的狂欢气氛所笼罩,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在街道两旁彩旗飘扬,熙熙攘攘挤满了狂热的人群,热闹非凡。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呢?原来德累斯顿以及萨克森州东部地区的子弟兵部队——第4步兵师刚刚从西线法国战场凯旋而归,正在进行胜利大游行。

第四步兵师整齐的队列几乎排满了老城区呈星型排列的五条大街,行军队伍前锋直指维也纳广场。随后师主力大部队沿着布拉格大街游行到老市场。

那一刻在易北河沿岸的堤坝上,其他一些摩托化部队也将取车前往市区北部,各种装甲机械车辆排着整齐的队列浩浩荡荡的向前开进。

第四步兵师在当天的日志上如此写道:“街道两旁的群众激动地挥舞着鲜花,欢迎着我们的回归,欢庆气氛之热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整个城市都被旗帜和鲜花所淹没,我们的队伍甚至就行进在接到两旁的花雨当中……激动人心的庆典结束之后,我们还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开始进行转为装甲师的整编工作……”

这个德累斯顿精锐的第四步兵师很快就被整编为第14装甲师,其中的一个团则被编入第18装甲师,他们将作为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杀入东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直至俄罗斯。而在俄罗斯,这些该死的德国鬼子将享受到苏联人民正义铁拳的制裁!

附带一提的是,第14装甲师和第18装甲师很快就会在红军强有力打击下灰飞烟灭,而他们的家乡德累斯顿,这座千年古城也将被盟军的空中力量彻底地从地面抹去!

1941年11月30日下午,红军空军作战部部长阿尔克斯尼斯亲自对下属的指挥官们进行了任务简报:“同志们,今天晚上我们的空袭目标已经统统标注在我身后的地图上,这次任务将关系到布良斯克方面军接下来的反击作战。你们摧毁越多的目标,陆军的同志压力就越小,我迫切地希望你们能将敌人炸个底朝天,将他们一锅端了!”

很快,类似的场景几乎同时在布良斯克周边的各空军基地上演,空勤人员接到命令结束休息,准备就餐,然后集中听取任务简报。

这一道程序似乎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年轻的飞行员们似乎却从今天明显紧张的空气中嗅出了一丝异样的气味,看来今天的空袭将是非同寻常的。

很快机组人员就集中在会议大厅内,情报军官抱着公文包快速地走上前台,台下的飞行员们此时依然不清楚公文包里的内容。很快,大黑板上的幕布被拉开了,任务简图一目了然。情报官拿着教棒,用平缓的语气进行任务说明。

与此同时,在各个机场上则是与会议室完全不同的场景,各种各样的工程车辆不停的来回穿梭于停机坪之间,大批地勤人员正忙着检查飞机、加油挂弹,一切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下午五时,在各个繁忙的机场上,准备出击的机组人员开始跑向各自的座机,随后成队的重型轰炸机和攻击机差不多同时开始启动引擎,然后排队滑跑。

不多时,庞大的轰炸机群就盘旋在布良斯克上空进行最后的集结编队,很快他们将直扑德军第一、第二坦克集群。

对于红色空军的机组成员而言,这又是一个疲惫而紧张的下午,对接下来的空袭很多年轻人感到紧张:“虽然敌人离我们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我却觉得编队飞行是那么的漫长,每一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么难捱,紧张和不安更是随着时间点滴的积累。我就是这样,在起飞前我就感觉比以前紧张得多。我们被告知,如果在空袭中轰炸机严重受伤必须跳伞的话,请尽快联系陆军的兄弟,他们有专门的救援部队负责‘回收’我们。为此,每个机组都配发了一部小型电台。不过我一直祈祷不需要跳伞更不需要用到电台……”

年轻的飞行员是有些紧张,但不至于缩卵。对于这些立志于保家卫国的年轻人们来说,紧张会有但是恐惧是觉不存在的。他们士气如虹,都明白自己是为了保卫家园而战,只要一想到能够狠狠地打击德国纳粹,他们就会热血沸腾!

空军当天实际出动305架轰炸机,包括100架TU3,50架Pe8,其余的都是伊尔4。分为两个波次间隔约1小时空袭德军。最终有293架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此外还有近500架攻击机配合攻击和近200架战斗护航。

空袭首先由47架PE8拉开序幕,他们将首先在空中点燃德国鬼子,该机群采用特殊的低空指示轰炸战术进行空袭,绝大部分成员都参加过空袭挪威行动,拥有丰富的低空轰炸经验。

“当我距目标大约10公里的时候,通过云层中的缝隙可以观察到地面的目标,没错,就是这些该死的德国杂种,我们找到他们了!”——近卫第1轰炸机师轰炸机指挥机领航员波波夫少校。

轰炸引导机立刻投下了第一枚红色照明指示弹,大约两分钟后绿色指示弹在目标上空区域陆续投放。不过由于当天的天气并不是特别理想,目标上空笼罩着大片云雾,一部分后续跟进的轰炸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观察到目标指示弹,错过了最佳轰炸时机。

不过没关系,胆大无畏的红军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普通机群一直降低到3000米,目标指示机更是降低到不足300米,随后再一次象征着死亡的红色和绿色目标指示弹被投下,如同烟火一般的目标指示弹就这样在德军仓储区上空“安静”而毫无干扰的飘了10多分钟。

这是毁灭前的最后静默,是五光十色的华丽前奏,德军的仓库被无情的锁定,而地面上的德军高射炮部队此时才仓促进入阵位,稀稀拉拉的开始射击。

晚上八点十分,红军大规模轰炸正式开始,此刻被称为“庆典主持人”的轰炸机指挥机就盘旋在庞大编队的上空,负责整场空袭的协调指挥工作,他们是空袭进程中决定性的指挥者,整个编队的投弹都将严格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

当时留下了如下语音记录:“第七中队,准备向红色指示弹区域投弹……注意,一枚炸弹投放时间太晚,偏离目标较远……干得漂亮,第九中队,投弹非常精准……第十二中队注意寻找绿色指示弹,现在你们的投弹有点凌乱……”

随着地面上一道道火焰长廊陆续出现,一些新的“焰火”会继续闪亮在这些长廊构筑的中间区域。

第一波次的PE8在十五分钟内,总计投下了170吨炸弹和燃烧弹,它们非常精准地覆盖了预定区域,将德第一坦克集群的二号仓储区完全覆盖。轰炸机群完美的点燃了目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这次超完美的轰炸甚至使得德国地面观察员误以为遭到了500架敌机的轰炸。

在这次大轰炸中,红军依然采取了之前空袭挪威时的两波次轰炸战术。晚上9时,第二波次的图3开始编队,随后这个庞大的编队非常顺利的飞向目标。因为他们获得了强有力的护送。超过150架战斗机卫护在左右,将闻讯赶来的少许德国拦截战斗机撵得鸡飞狗跳。

第二波次编队只是在飞抵目标上空时遇到了一点麻烦,醒悟过来的德军高炮部队猛烈的开火,一些轰炸机被击中,让第二波次的轰炸前编组遇到了一定麻烦,一些中队被迫延迟。

当夜九时二十五分,第二波次轰炸机最终飞抵目标上空,素来和Pe8机组存在竞争关系的图3轰炸机群此刻非常急躁,因为第一波次空袭引发的大火让机组成员在极远距离上就可以用肉眼清晰地观察到目标,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竞争“对手”出色的完成任务。

第二波次轰炸机群依然采取了常规的轰炸引导战术,9时30分,负责引导机群的图3轰炸机投下了第一枚目标指示弹,五分钟后,后续跟进的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熊熊燃烧的仓库让他们很难看清楚目标区域。两分钟之后,两架轰炸指挥机开始工作,他们在交换意见之后,决定扩大轰炸区域,然后再对之前轰炸区域进行补充轰炸。

正式开始投弹后,指挥机的主要任务是校正那些投弹偏离目标区域太远的轰炸机。整个第二波次轰炸也极为精确和密集,投下了超过500吨炸弹,其中燃烧弹装载量几乎占了总携弹量的一半。

轰炸机组在空袭分析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可见火焰上升到百米之高……”

一位投弹手也回忆道:“当炸弹投下的时候,我瞥了一眼,一个燃烧的地狱瞬间映入了我的眼帘,地面正在熊熊燃烧着。当风偶尔将厚厚的云层和烟雾吹开缝隙的时候,一座大熔炉就清晰可见了,燃烧的高温甚至波及了我们的机舱!热浪似乎直接传到了机舱内部,整个天空都被映照成血红色,仿佛是秋天落日时候的景象。返航途中,我在大约两百公里远的地方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那片火光……”

另一位飞行员则更为简约的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感觉:“这是我唯一一次对下面的德国佬产生同情的感觉!”但是这位飞行员随机补充道:“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被任务的紧迫感所代替,我们的任务是打击敌人,这是必须完成的!”

红空军在这次轰炸中采用的是普通炸弹+燃烧弹的组合模式:先投放普通炸弹摧毁或者震坏敌人的仓库,紧接着投放燃烧弹,其中包括凝固汽油弹和白磷燃烧弹,这将充分地毁灭掉德军的物资储备。

应该说,这次空袭选择的弹种组合是成功的,例如普通航弹一般通过爆炸产生的碎片和冲击波杀伤或者摧毁建筑和工事,但是对于隐蔽良好的目标(如德军挖掘的防空洞)杀伤效果有限。

而燃烧弹则能补充普通炸弹无法企及的死角,诸如白磷橡胶混合溶液的50公斤级燃烧弹,或者凝固汽油弹,甚至还使用了少量的云爆弹。

总而言之,德国佬被虐惨了!

不过造成空袭效果优良的关键原因还是德国人的防空做得太差劲了,地面的高炮部队似乎是被冻僵了,反应异常迟钝。而空军又鞭长莫及,当晚总计也只出动了不到50架战斗机进行拦截,其中一半还在路上的时候,红军的轰炸机群就已经返航了,等于是扑了一个空。

接下来我们回到地面上,以德军的视角来亲身体验一下这场毁灭性的空袭。当晚大约7点40分,德军防空指挥部开始预警,并于五分钟之后通知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拉响防空警报,但是德军地面部队似乎对防空警报无动于衷,认为自己不太可能是红军空袭的目标。甚至部分德军士兵听到防空警报之后依然蒙头大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军缺乏躲避空袭的掩体,大部分防炮洞都只能抵挡150毫米级别的重炮,而对于250公斤以上级别的航弹是毫无作用。当然,不是德军不想修,而是物资实在太紧张,绝大部分工程材料都被用在了保障仓库建设上,单兵防护自然是顾不上了。

晚上8时出头,当夜空中绽开了第一朵“焰火”时,德军才意识到今夜有些不对劲,伴随着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巨大的轰炸机的轰鸣,红色、绿色的目标指示弹也陆续在空中绽放。

从第一枚炸弹正式落下到第一波空袭结束大约只有15分钟,而就是这短短的15分钟地毯式轰炸就让第14装甲师官兵们陷入了火海当中。

就在第14装甲师和第10摩托化师惊魂不定的望着天空中远去的Pe8稍稍松口气,准备开始灭火时,第二波次轰炸又降临了。这一波次轰炸的效果更加恐怖(燃烧弹更多)众多原本独立的小火源很快就被连接起来,形成了毁灭性更大的火焰风暴(火焰风暴的产生条件除了地毯式轰炸之外,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天气状况、房屋材料和结果以及建筑形式)。

空袭幸存者亚历克森战后回忆道:“从火焰风暴下逃生的机会很小很小,在遭到高度集中的密集轰炸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剧烈的燃烧,在燃烧区域上空的空气也迅速受热达到非常高的温度,形成猛烈的对流,推动火焰爆炸性的向四周喷射!”

经历过第一波次轰炸的德军处于极端混乱状态,大量的士兵为了躲避火焰疲于奔命,少数试图扑灭火焰的勇士则很快就被火焰吞没,直接烧成灰烬。

恐怖的火焰快速地席卷了仓储区,然后向着周边的帐篷、森林蔓延。所有的一切都在熊熊燃烧,房屋、家具、汽车、坦克,只要你能看到的一切都在燃烧!

火焰的威力是极其可怕的,窗户玻璃甚至钢铁也在高温下开始融化,沥青在公路上流淌,然后慢慢被引燃。大量的人员被火焰吞噬,高温和缺氧很快成为更为凶猛的杀手。

当火焰席卷过战壕和工事时,那些躲在战壕、工事和防炮洞里的德军被窒息着、烘烤着、燃烧着,然后只能在绝望和无助中死去。他们中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逃生的机会,即便能冲出来,也很快会被火焰风暴席卷。

目睹了这一切的德国下士洛萨。海尔回忆道:“一辆坦克试图发动冲出火焰的包围,不过它很快从内至外也开始了燃烧,不到三十秒就变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铁棺材……有些人实在忍受不了高温的炙烤和缺氧的折磨,开始跳河或者跳井,但是这没有任何用处,那些火焰就如跗骨之蛆一样粘着你,直到将你烧成灰烬!”

这话一点儿都没错,白磷一旦被点燃,然后跟水混合,那么不光不会熄灭,反而会燃烧得更加猛烈!于是这些跳水的人就像蒸锅里的鸡蛋一样被烘烤着死去!

海尔继续回忆道:“我在被炸开的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中看到了一批被烧死的人,他们被烧得焦黑,有的已经蜷缩成一小团,更多的直接化为了灰烬!”

根据轰炸结束之后的清点,直接死于空袭和大火的人员超过2000人!损失的装备、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这场空袭完全打断了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的脊梁骨!(未完待续。)

219反击开始

空袭的效果不是一般的理想,几乎将德军的物资储备仓库炸了个底朝天,甚至还带来附带的大量杀伤,根据第二天航拍侦察的结果,这次空袭还摧毁了大约五十辆坦克,一百二十辆半履带车辆以及超过500辆汽车和摩托车。

这么说吧,位于轰炸核心区域的第14装甲师不光付出了超过2000人的人员损失,还付出了相当一部分装备损失,不客气地说这个装甲师接近三分之一的装备都被摧毁了。以至于在空袭结束之后,德军不得不立刻将该师后撤整补。

当然,第14装甲师的损失仅仅是小头,连罗科索夫斯基都不是特别在意,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德军的物资仓库的损失。实话实说,这些损失永远也无法统计出来了,因为被摧毁的不仅仅是仓库以及仓库里面的物资,几乎全部的单据也被付之一炬,连德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损失有多大。

古德里安望着浓烟滚滚的仓储区,面无表情的对旁边一脸呆滞的克莱斯特上将说道:“走吧,没有什么好看的了,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古德里安没有说哪条路,但克莱斯特很清楚,只有撤退一条路了。没有了物资,他们的士兵不可能在冰天雪地里抵挡住俄军的猛攻,什么,你问古德里安怎么知道罗科索夫斯基准备反攻?

如果古德里安连这一点都预见不到,那他真心就不是什么坦克怪杰,更不配坐在当前这个位置上了。

返回自己的司令部之后,古德里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参谋长下命令:“立刻做好全军撤退的一切准备工作,今天晚上我要看到详细的撤退计划!”

而他发布的第二条命令就是:“通知集团军群司令部,告诉博克元帅,我们这里物资完全被摧毁,已经没有可能继续进攻,甚至维持现有态势都已经事实上不可能,请求他批准我军立刻撤退!”

博克接到古德里安请求的时候才刚刚起床,昨天晚上元帅大人其实就根本没睡,从晚上8点一直持续到12点,布良斯克方向就一直传来坏消息,红军大规模的轰炸让他也是措手不及。他相当清楚,一旦古德里安仅有的那点儿物资储备被摧毁,那接下来等待着德军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从凌晨时分开始,博克就一直在等待古德里安的报告,可左等右等古德里安那边都没有反应,以至于博克都生出了一丝侥幸心理,以为古德里安那边逃过了一劫。

在凌晨三点半,实在扛不住的元帅大人才去迷瞪了一下,谁想到刚刚睁眼坏消息就来了。

这一闷棍让博克很是郁闷,对着电报运了半天气,他才闷闷地说道:“转发给狼穴。”

按道理说,博克是有资格下令让古德里安撤退的,但是博克却不敢随便下这个命令,原因很简单,希特勒对这次突破作战报以极大的希望,一度以为将势如破竹的击溃布尔什维克,之前已经不止一次对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拖拖拉拉的作风不满了。如今不请示一下元首就擅自下令撤退,恐怕那位将会暴跳如雷的。

暴跳如雷的元首将有多么疯狂和可怕,博克只要想想就觉得小腿肚子转筋,所以他干脆将古德里安的请求发给狼穴,那意思就是看你怎么处理了。

希特勒收到这封电报的时候,不出意外也确实是暴跳如雷,暴怒的元首几乎想要摧毁眼前的一切,当他的书房变成一片狼藉时,这个疯子才稍稍息怒。

“告诉博克,告诉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我批准他们的请求,可以暂时撤退……”

小胡子难道改脾气了,终于能听进去将军们的建议了?这当然不可能,小胡子是权衡再三才同意撤退的,客观上说希特勒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准的,至少最基本的态势变化他是能看懂的。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他也是懂的。

不能将两个宝贵的装甲集群摆在极端危险的境地,而且希特勒觉得,停止进攻仅仅是暂时的,如果疏通了交通线路,让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获得了充分的补给,接下来发动一波宏大的攻势打垮俄国人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放弃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计划很是遗憾,但总比冒险搭进去两个主力坦克集群强。更何况,希特勒觉得这边优势还很大,让部队喘口气,积蓄好力量,在来年的二三月份发动新的攻势一举摧毁布尔什维克也不是不可能。

总归就是三个月的事儿,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德国已经等待了二十年,再多等三个月又能如何,反正希特勒很确信赢得这场战争的只可能是他!

而且小胡子也能觉察到最近一个两月中,他同军方将领的关系有些紧张,虽然他不担心这些榆木脑袋会造反,但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安抚一下他们也是必要的。

这一切决定了希特勒的态度,也决定了接下来罗科索夫斯基要面对的考验会很严峻。

古德里安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快,没有接到命令之前他就下令准备撤退,在狼穴的正式命令下达之后,他的跑路准备就更加快了。那时,古德里安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这次空袭绝对不一般,俄国人恐怕已经积攒了一股力量,而这股力量将首先打击我的部队。经过几个月的鏖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折磨,我的部队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士气受挫严重。一旦遭到俄军强有力的反击,很难保证不会崩溃……我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在俄军的反击全面开展之前就立刻撤退!”

古德里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遭到空袭的第三天,第14装甲师和第10摩步师就立刻撤退,古德里安交代这两个师:“必须以进攻的速度向后撤退,我希望你们快速后撤到波乔普,一定要确保苏多斯季河上的桥梁安全!”

古德里安的先见之明又发挥了作用,他清醒的意识到了苏多斯季河的重要意义,一旦河上的桥梁被摧毁,那么他和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想要安然逃过罗科索夫斯基的后手重拳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只有快速通过苏多斯季河,向戈梅利方向撤退,他和克莱斯特的部队才能避免被合围。

是的,古德里安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部队很危险,虽然空中侦察并没有完全发现这种危险的存在,但他已经预见到了:“反击不一定仅仅来自我们正面,虽然敌第21集团军抵达战场之后,敌军已经初步有了反击的实力。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正面的敌人数量不够而且战斗里有限,仅仅依靠正面的反击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我是俄国指挥官,那么一定会利用好我军孤军深入的劣势,抽调部队从侧面和后面进行反击,前后夹击才可能一举击溃我军。”

罗科索夫斯基的布置基本同古德里安的猜测一致,他反击的重头戏并不是正面的三个集团军,而是从斯摩棱斯克和白俄罗斯方向切入的另外两个集团军。

此时第12集团军已经运动到了克里切夫一带,而第20集团军则抵达了别谢季河和伊普季河之间,离波乔普和乌涅恰并不是特别远了。如果这两个集团军能够快速的切入,斩断敌军的退路,在布良斯克打一个歼灭战并不是不可能的。

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两点,一点是第12和20集团军的速度,另一点就是德军的反应。一开始罗科索夫斯基更担心的前面那点,毕竟这两个集团军一路上是比较疲惫的,能不能再接再厉进行作战,这谁也无法保证。

至于德军的反应,罗科索夫斯基是比较乐观的,之前德国人可是摆出了一幅死攻到底的架势,充分说明了敌人的战役决心依然是进攻,而且从情报机关搞到的情报来看,狼穴方面也是一再的命令加强攻势,敌人撤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很小很小。

至少罗科索夫斯基判断德军是不会轻易撤退的,认为红军还有时间完成打歼灭战的战役配置。这里不得不说,在指挥大集团军作战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的经验还是不足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出现了误判,或者说被经验更加老道的古德里安给耍了。

怎么耍的呢?很简单,古德里安此时已经决定了要快速后撤,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要快速撤退,那就别等了,大家伙赶紧收拾细软撒丫子跑路逃命去吧!

但古德里安不是一般人,而是战术大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算计了罗科索夫斯基一把。在命令第14装甲师和第10摩托化师快速撤退的同时,古德里安还下达了另一条命令:“集中第14、48、46和47摩托化军发起大规模攻势作战,持续时间48小时!”

是的,在这个即将撤退的节骨眼上,古德里安竟然命令部队继续进攻!这完全是超乎常规的,甚至是完全违背军事常识的。但就是这一点睛妙笔彻底地误导了罗科索夫斯基,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在遭到德军疯狂进攻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是暗暗高兴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古德里安是一面进攻,一面积极的做着撤退的准备,在48小时的狂攻告一段落之后,坦克怪杰果断地命令风紧扯呼!

而那时候,罗科索夫斯基的第6、第16和第21集团军还在做抵御敌军进攻的准备,所有的部队都呈现防御姿态,等发现德军已经在高速跑路之后,才匆匆忙忙的转变姿态转入追击。实话实说,这已经迟了!

罗科索夫斯基长叹了一口气:“不愧是坦克怪杰,胆略和时机把握得太好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罗科索夫斯基就准备拱手放任敌人逃跑了,哪怕是他有那么大方,李晓峰也没有那么大方不是。罗科索夫斯基立刻将早就蓄势待发的装甲部队拿了出来,一口气将两个机械化军全部投入了追击作战中,而且他的命令是:“不要管侧翼,你们只管向前冲,要不惜一切代价追上敌人的主力!”

轰隆隆的装甲大军立刻就如开闸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下,红军的装甲突击和德军还是有很大不同的,红军的装甲突击更加迅猛,而且有一种一往无前的去势,内战中训练出来的那一批骑兵将领们特别擅长这种没有完整战线的狂飙突进。

实际上古德里安都被吓了一跳,他通过迷惑手段争取的那点时间,不足以完全抵消红军装甲部队突进的速度,而且他也完全没有想到原本看上去奄奄一息的敌人竟然隐藏了一只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

“这充分说明,敌人从空袭开始就有组织有预谋的在准备全面的反击。可以想象,如果我军依然留在原地,后果将多么不堪设想!”

此时的古德里安也是一身冷汗,他情不自禁的要想,如果之前罗科索夫斯基看穿了他明攻暗逃的把戏,一开始就用这支强大的装甲力量以攻对攻会怎么样?

坦克怪杰在日记中承认:“我有些托大了,幸亏敌人没有看穿我的小把戏,否则,我将葬送掉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

好在战场上没有假如,计谋得逞的古德里安算是逃过一劫,不过他也知道,决不能放任敌人的装甲部队这么穷追不舍,和养精蓄锐物资充沛的敌人相比,他的部队又累又饿,而且装备损耗相当大,让敌人这么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