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列宁倒好,接班人是选了,却不说托洛茨基会怎么接班,更不提斯维尔德洛夫这样的核心助手会怎么安排,遮遮掩掩地反而让大伙都不安心。
反正李晓峰是很不喜欢如今这种诡异的状态,看似一切风平浪静,实际上暗地里波涛汹涌,大家伙都是引而不发,就等着最后来一场大火并,这不是要命么!
李晓峰最恨这种搞法了,因为眼下的状况让他想起了康熙大麻子末年的状况,明明心里有主意了,却不挑明,让一干儿子们在那居心叵测的互相狗咬狗,云里雾里的就为了成全他自个的好名声。这种搞法太自私也太无情。
李晓峰认为列宁完全不必这么搞,以他老人家在党内的权威,担心个毛阿,他仅仅是退休而已,影响力还摆在这儿,如果后面接班的人搞得让他看不下去了,以他的威信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老人家这是闹哪样!
“列宁同志这完全就是瞎胡闹,这么搞,还不如他不退休,让大伙还痛快一点!”李晓峰直接就发飙了。
斯维尔德洛夫很喜欢看李晓峰发飙,尤其是喜欢看他冲着列宁发飙,为什么?因为列宁如今可是还没退下来呢!当着他的面赤果果的埋怨今上,这就是最好的输诚么。
反正李晓峰抱怨得越厉害,斯维尔德洛夫心里头就越痛快也越安心,这充分说明了李晓峰还是站在他这边的嘛!
其实李晓峰也未尝没有演戏的意思,政治其实就是一场戏,演员们带着面具各自装模作样的说着台词,而他们在台上说的那些话,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当然,李晓峰也确实对列宁的搞法不太满意,也未尝没有抱怨的意思。不过抱怨归抱怨,抱怨完了,演完了,自然要回归正题。
李晓峰直起腰很严肃地问道:“雅科夫同志,那您打算怎么办?就这么等?”
斯维尔德洛夫撇了撇嘴,如果可以的话,他真心不愿意等,可是列宁让他等,而且眼下的情况也让他不得不等,那还能怎么办?
“列宁同志的意思是让我等。”斯维尔德洛夫苦笑着回答道。
有时候斯维尔德洛夫是挺无语的,从1917年开始他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跟着导师大人混,基本上是导师大人让他往东,他就绝不往西,如今导师大人要退休了,却不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了,这尼玛算怎么回事?
那么列宁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实际上此时的列宁也很纠结,你让他实话实说掏心窝子的说话,你觉得列宁是百分之百的想退休吗?
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老了,尤其是权力越大的人就越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老了的潜台词就是他不行了,不行了就意味着走进了坟墓。你觉得列宁是那种自愿进坟墓的人吗?
他肯定是不愿意的,可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大导师,列宁也很清楚,老是由他把持权力是不行的,也是不利的。他用了极大的毅力才克制住了继续把持权力的想法,当然,与此同时列宁不可避免的自己也比较迷茫和忧虑。
他必须考虑自己将全力交出去之后会面临什么,不过很显然,他没有李晓峰想的那么自信,或者说在品尝过了之高无上权力之后,很难有人相信其他人面对这种权力时会理智会客气,而像他这种前最高领导人无疑是继任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人了。
而且列宁也不愿意慷慨大度的做一个政治边缘人物,而且他觉得自己就算退出了政坛,就算交出了最高权力,但那也不意味着他就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了,难道还不许老同志发表意见了?
更何况作为列宁派的老大,他退了自然也要为小弟们考虑一二,总不能不管小弟们的死活吧?
如这般之下,列宁就纠结了,权力自然是要交出去的,可是怎么交就是一个问题,而且列宁希望下一届领导班子权力更加平衡,这就意味着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麻烦。因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权力越大越好受到的限制越小越好,谁会接受列宁的搞法?
为此,列宁费了很多脑筋,实际上从30年开始,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希望能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可实际上想了差不多四年,列宁发现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方案,也不可能存在什么十全十美的方案!
可是退休的截止时间却临近了,不管他想没想出那个完美的方案,都必须要有所交代了。无奈之下,列宁也只能给自己争取一点儿时间,在本次全体会议上,他宣布了接班人的选择,但是却没给出接班的具体方案。
列宁也知道这会造成一些问题,可这真心是没办法不是?
“那您打算怎么办?”
面对李晓峰的提问斯维尔德洛夫为之默然,你要说他完全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列宁退休,而托洛茨基的领先优势也几乎不复存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安心等待?怎么可能?!
斯维尔德洛夫犹犹豫豫的样子让李晓峰好一阵无语,在他看来小斯最大的缺点就在这里,太不够果断了。如果是斯大林面对他的提问,那么钢铁绝不会犹豫,反而会断然下决心去做点什么,哪怕不能推翻列宁的决定,也要为未来争取更多的筹码。
小斯说白了就是太求稳了,甚至有点优柔寡断的意思,这对于上位者来说真心是个缺点,而且是很要命的缺点。
李晓峰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个事儿只能他主动了,“我觉得我们应该争取主动!”
斯维尔德洛夫很谦虚的问道:“怎么争取主动呢?”
李晓峰又叹了口气,难道小斯真不知道该怎么争取主动?肯定不是,以他的政治智慧要是连这都看不到,真心不配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也不可能能屹立不倒这么久。说白了,小斯还是犹犹豫豫,不肯下决心而已。
没办法,李晓峰也只能代劳了:“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军委和党委了,如果我们能在这两个部门占据一定的优势,那么就算列宁同志退休了,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这话讲得太直白了,几乎一点儿艺术性都没有,真心是不符合大领导的说法方式。可是这也得原谅李晓峰不是,小斯要装领导范说话含含糊糊,他如果跟小斯一样,接下来大伙也别谈正事了,一起忙着扯淡打哈哈吧!
斯维尔德洛夫愣了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问道:“这合适吗?”
李晓峰真心是觉得吐槽不能,老子把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你还问合适不合适,装逼也不过是如此啊!
可谁让李晓峰跟了这么一个大哥呢,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这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看,托洛茨基同志的理念是存在问题的,作为老同志和老革命,我们不能看着他一意孤行,在必须要的原则性问题掌住舵是必须的!”
斯维尔德洛夫点了点头,似乎是比较满意,实际上也是很满意,“那你打算如何进行呢?”他又问道。
这个提问还是让李晓峰蛋疼,因为你小斯才是老大,如何进行得你先制定目标哈!
实际上小斯很快也发现自己的提问很不妥,所以很快改口道:“我的意见是,从长远看我们必须跟斯大林合作了!”
李晓峰心中有羊驼驼在奔腾,可不是得跟斯大林合作嘛,这不是TM废话么!问题是怎么合作哈!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军委和党委中双方的权力怎么分配的问题,从当前的形势看,斯大林是党的总书记,似乎是党的老大,但组织局里斯维尔德洛夫占了一个第一书记(鲁祖塔克)以及一个李晓峰,也就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局里小斯的发言权更大。当然,不管是党的总书记还是组织局的实际掌控者都是扯淡,最关键的还是政治局。在这个方面,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是平分秋色。
当然,这也是暂时的,因为明年列宁就要退休,政治局将要面临一轮洗牌,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保住大长老的位置基本无虑,但是列宁空出来的那把交椅以及候补委员的变化才值得考虑。
列宁退下来的交椅会是谁的呢?以前看来,布哈林的希望相当的大,但是从30年开始,布哈林在工业优先还是农业优先的问题上一直在失分,尤其是今年在集体农庄的问题上更是遭遇滑铁卢,暂时列宁虽然没有将其赶出政治局,但基本可以断定,布哈林没有更上一步的机会了。
除去布哈林之外,候补局委还有加里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鲁祖塔克。其中加里宁是神仙派,属于老好人,存在感不强,虽然属于列宁派,但是在小斯和斯大林之间保持中立,对于他这样的骑墙份子,不管是小斯还是斯大林都很难下定决定去支持。
剩下的几个人里,加米涅夫跟托洛茨基走得近,这个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都不会支持,至于季诺维也夫,以他跟李晓峰之间糟糕的关系,李晓峰就会挡着他上进。
而最后剩下的那个鲁祖塔克,以能力和影响力来说,适合在1935年上位,但是他跟斯维尔德洛夫走得太近,斯大林恐怕不希望小斯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鲁祖塔克一样没戏。也就是说挑来选去,当前的候补委员中似乎没有一个能让小斯和斯大林接受。
“其实,我们考虑这么多没用,”斯维尔德洛夫忽然自嘲的笑了笑,“列宁同志恐怕更希望有一个跟托洛茨基同志跟亲近的人接替他的位置……”
是的,从权利平衡来考虑,恐怕列宁的位置更可能属于托派,否则,三个列宁派在大长老的位置上绝逼能让托洛茨基死去活来,这不科学,至少是不符合列宁的本意的。
想一想,政治局里两个托派对两个列宁派,再加上一个不偏不倚的捷尔任斯基,很完美啊!
“问题是,托洛茨基得找到这么一个人!”李晓峰冷笑了一声。
不得不说他的话点到了根子上,托洛茨基的铁杆盟友就那么几个,以前唯一一个希望很大的布哈林还跟他分道扬镳,而且已经实际上退出了竞争。剩下的好基友里面乌利茨基没进入政治局,卢那察尔斯基真心已经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家,只剩下一个不太可靠的加米涅夫了。
问题是,列宁对加米涅夫的感观很差,不止一次的说过石头在十月革命中的表现不是偶然。能让加米涅夫进入政治局当个候补已经是破天荒了。让列宁将自己的位置给这个背叛者,你觉得列宁有那么大度吗?
而且加米涅夫这个人野心一向是不小的,之所以最近这些年老老实实的当托洛茨基的马仔,原因非常简单,那是因为托洛茨基能护着他,权力高出他一头。而一旦这个货当上了大长老,你觉得他还会心甘情愿的当托洛茨基的小伙伴吗?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列宁是不信的。而一旦加米涅夫这里不能坚定的支持托洛茨基,那么老托的位子就很不稳定了,到时候他根本别想稳定局势,而且以加米涅夫搅屎棍的本质,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他会将政治局搅成一锅粥!
列宁对苏联未来将要面临的情况是有了解的,德国人表现得很歇斯底里,而英法两国却很不靠谱,长此以往不是一次新的世纪大战,也会变成德俄大战。德国这架战争机器有多么可怕,列宁是清楚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未来必须要内部稳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有加米涅夫这个搅屎棍在,能稳定吗?
排除加米涅夫,让乌利茨基顶上去?乌利茨基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对托洛茨基忠心耿耿,他上去似乎很合适?
也就是似乎而已,因为乌利茨基上去面临一个障碍,之前他并没有进入政治局,连候补局委都不是。谁说共产党不论资排辈的,至少在这个年月苏共还是讲资历的。
按照惯例,政治局委员有了空缺,应该由候补委员递补。而想进入政治局,首先得混一个候补委员干干。一口气让乌利茨基跨两个台阶,这不合规矩!
尤其是在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加里宁和鲁祖塔克这些候补委员都没有退下去的时候,凭嘛让乌利茨基抢前头?
连列宁也对这个问题很无语,在本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他提出了政治局工作很繁重,政治局现有的同志工作压力很大,是不是考虑增补一两名新的候补委员的提议。
当时,列宁的提议获得了热烈地响应,人选提了一大堆,其中确实有乌利茨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关于增补谁,中央委员会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斯大林提名奥尔忠尼启则,斯维尔德洛夫提名李晓峰、托洛茨基提名乌利茨基,结果三方谁都不能说服谁最后让这个提案不了了之。
而尤其是让列宁觉得好笑的是,最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在暗示托洛茨基了,只要你下大力气捧乌利茨基,我就支持。可谁想到最后托洛茨基却缩卵了,你说这算是什么事儿啊!(未完待续。)
29密谈(下)
托洛茨基为什么会缩卵呢?原因很简单,作为“内定”的接班人,老托已经是一心一意的等着列宁退休了,对他来说平平安安度过1934年剩余的这段日子,然后于明年接过最高权力,这就是最高追求。至于之外的事情,完全可以先忍一忍,一切以顺利接班为先!
反正在托洛茨基看来,只要列宁承认他接班,那就是重大胜利,是列宁做出了重大让步,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介意吃一点“小亏”。于是乎为了避免过度的刺激列宁,他停止了帮助乌利茨基进入政治局的努力。
如果让托洛茨基知道,这一次列宁是在帮他,是认为小斯和斯大林的实力太大了,对未来不利,是为他将来能坐稳那个位置布局,那托洛茨基恐怕还悔青肠子。可是机会错过那就是错过了,反正列宁是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了。
而且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可以给了,为什么?前一次提议不了了之之后,列宁再进行第二次提议,那么是人都明白这其中有问题了,像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这样的聪明人立刻就会明白列宁究竟想做什么,那时候列宁派内部还不会翻天?
弄不好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当场就能跟列宁翻脸,那时候乐子可就大了。作为最高领导人,列宁不能这么没溜。于是乎这个事情就拖了下来,除非托洛茨基能找到一个比乌利茨基更合适的小伙伴,否则这个事儿根本就没得谈了。
托洛茨基能找到吗?前面说过了,老托的选择不多,他的死党当中能够得着那个位置的人不多,一个个排除下去之后,基本上就没人了。不得不说,这些年托洛茨基混得真心是奇葩。
“李可夫会不会有机会?”斯维尔德洛夫忽然问道。
李可夫大家伙都很熟悉了,布哈林的小伙伴,一度跟托洛茨基的关系也是相当不错的。如今正管着外交人民委员会。那么他有机会吗?很可惜,没有!
原因很简单,还是那个集体农庄的问题,这一回李可夫又被布哈林带坑里去了,一起坚决的反对中央的决议。虽然中央暂时只调整了布哈林,没有动他,但李晓峰很清楚,这位的位置实际上岌岌可危了,随时都有可能被其他人取代。只不过是列宁不想大动干戈,才暂时放过他而已。
实际上斯维尔德洛夫也知道这一点,那么他为什么要提李可夫呢?原因很简单:“李可夫同志之前跟我深入的进行了沟通,在一些问题上做了坦诚的交流,不可否认他的意见虽然不完全正确,但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李晓峰愣了下神,疑惑地望着斯维尔德洛夫,难道说李可夫准备叛逃布哈林集团,跑到小斯这边来混饭吃?
斯维尔德洛夫看出了李晓峰的想法,说道:“李可夫同志很希望在集体农庄问题上取得突破,在能够保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集体化的目标,他不赞成斯大林同志那种强硬的手段……”
李晓峰撇了撇嘴,心中很是不屑。李可夫这是还没有醒悟,他如果足够聪明,就应该赶紧学斯大林跟布哈林划清界限,那还能保住他的政治生命。而现在,他显然不是这么做的,他跑去见小斯,不是输诚和投靠去的,反而是打算做小斯的工作,让小斯在政治局里帮他和布哈林说好话,尼玛,这不是找死么!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农业集体化不可避免,而且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已经就此达成了广泛一致,李可夫同志应该立刻坚决地执行中央委员会的决议,而不是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像个娘们似得说三道四。”
斯维尔德洛夫瞪大眼睛看着李晓峰,因为李晓峰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拒绝李可夫的要求。说实话,小斯对此很犹豫。因为在他看来,李可夫要能力有能力要理论水平也有理论水平,如果这样的能人能够投靠他,那他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小斯是真心想拉李可夫入伙的!
可是在李晓峰看来,小斯这是晕了头,李可夫根本就没有入伙的意思,这个家伙根本就是准备拉着小斯往火坑了跳,帮这货说好话,那等同于作死。
李晓峰自然不能允许小斯作死,更不能允许李可夫坑人,所以他很坚决地拒绝道:“李可夫这是依然坚持错误观点,这就是对抗中央委员会,对抗列宁同志,这种搞法中央的全体同志都是不能答应的!”
李晓峰的话就像一盆冷水给小斯浇醒了,之前有些鬼迷心窍的小斯这反应过来,这么搞会狠狠地得罪两个人,一个是列宁另一个是托洛茨基。试想一下同时得罪现任最高领导和未来的最高领导,这是什么后果?仅仅为了一个李可夫,这划得来吗?
只要有一点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么搞绝逼是得不偿失。很快斯维尔德洛夫就说道:“你说的是对的,这么做确实不合适。”
李晓峰这才松了口气,他刚才还真担心小斯脑子发热做傻事,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小斯又提出了一个让他很无语的问题:“你认为列宁同志中意谁?”
这个问题李晓峰根本没办法回答,他又不是列宁肚子里蛔虫,怎么会知道列宁的想法?而且他觉得之所以是眼前这个让人十分蛋疼的局面,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列宁也不知道该中意谁。
导师大人自己心里头都没底,这尼玛让人怎么猜?反正李晓峰很清楚,他是没这个本事的。
所以他对斯维尔德洛夫说道:“我认为当前猜测谁会当选政治局委员是一个不会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
这个回答让小斯奇怪了,他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个问题只有列宁同志才能决定,我们都无法代替他做出回答!”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吗?说不好听点,现在惦记列宁空位又谁继承的问题就是越权,这个问题只能也必须由列宁去做决定,其他任何人都无权代替他做出选择。
既然如此,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不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吗?在李晓峰看来,有更多值得考虑的问题完全可以抢先下手:“与其不切实际的考虑政治局的问题,不如想一想怎么在其他领域进行拓展。”
小斯想了想问道:“你是说组织局和军委?”
“对的,在我看来明年列宁同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鲁祖塔克同志继续担任组织局第一书记了,那么由谁接替鲁祖塔克同志以及鲁祖塔克同志的工作安排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鲁祖塔克前前后后掌管组织局超过了十年,除了中间由莫洛托夫接替他干过一届,但是很快他又重新“复辟”了。而这一次列宁将要退休,如果继续将鲁祖塔克放在组织局第一书记的位置上,那么党内的人事大权几乎就是小斯一家说了算,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可容忍的。必然的鲁祖塔克要挪窝了。
那么往哪里挪就是一个大问题,鲁祖塔克晋升大长老这个可能性前面说了太小,但保住候补局委并不是大问题。那么该给鲁祖塔克谋一个什么位置就显得很重要了,总不能让他跟以前的斯大林一样干什么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吧?至少小斯肯定不愿意让好哥么干这个职务的。
“从鲁祖塔克同志的工作历程看,军委基本上他没戏。”李晓峰说道。
这是实话,鲁祖塔克就没干过军事工作,他最擅长的还是政治工作和工会工作,可难道给鲁祖塔克打发去全国总工会养老?那肯定也不可能。
李晓峰继续分析道:“而留在党委,对鲁祖塔克同志来说也没有什么意思,他恐怕对宣传工作和监督工作都没有兴趣,也并不擅长。所以很有可能他会去人民委员会,而以鲁祖塔克同志的工人运动背景,很有可能担任劳动人民委员。”
斯维尔德洛夫也点了点头,这个可能性确实很大,不过劳动人民委员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职务,说白了这个部门就是民政部,琐事很多但是实际权力也就是那么回事。
按照小斯对鲁祖塔克的期望,自然希望他能分到实权更大的部门,比如财政人民委员会、内务人民委员会、最高国民经济人民委员会,最不济也得在重工业、中型工业、轻工业人民委员会混一个位置。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瞄准哪个委员会?”小斯问道。
李晓峰笑了笑道:“我觉得以鲁祖塔克同志的能力和资历担任劳动人民委员会委员之外,完全还可以去最高国民经济人民委员会任职,哪怕是不能担任正职,担任副职也是可以的嘛!”
小斯顿时眼前一亮,这个方案确实不错,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不出意外还是古比雪夫的,但是让鲁祖塔克去任副职完全不影响嘛,不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小斯就知道斯大林一直想将奥尔忠尼启则塞进去,更何况托洛茨基要想真正掌控人民委员会,那也必然不会放松对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控制,不客气地说这将是一场龙争虎斗!
“困难很大啊!”小斯感叹了一句。
不过李晓峰却不这么看,他说道:“这件事完全有操作的空间,据我所知,莫洛托夫对组织局第一书记是非常渴望,我们完全可以支持他去担任这个第一书记,转而让斯大林支持鲁祖塔克同志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
“呃?”
斯维尔德洛夫愣住了,因为之前他觉得李晓峰恐怕对组织局第一书记也是垂涎三尺,而且组织局一向属于他的派系,如果他全力支持李晓峰去抢这个位置,莫洛托夫真不一定能抢得赢。而现在某人却主动放弃了这个肥差,转而为鲁祖塔克开路,这实在太意外也太让人感动了。
那么李晓峰真有那么高风亮节吗?肯定没有,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列宁肯定不会允许小斯的人在执掌组织局了,不光是鲁祖塔克必须挪窝,李晓峰也不可能接管组织局,也就是说组织局的老大根本就轮不到某仙人惦记,某人能保住一个组织局第五书记的位置就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跟斯大林做交易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一番考虑之后,小斯同意了李晓峰的意见,如果能做成这笔交易,那对斯大林和他来说就是双赢。而且借着这笔交易双方完全可以深化合作,继续在其他领域达成一致——比如说军委。
“在我看来下一届的军委主席必然不是可能是托洛茨基,接管人民委员会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开军委,而下一届的军委主席很有可能就是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信誓旦旦的说道。
这个观点李晓峰也基本同意,从列宁要平衡权力的出发点考虑,这是必须的调整,而钢铁接管军委恐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党的总书记他肯定是不能继续干下去了,而这个总书记很有可能要落在托派手里。而且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个职位很有可能落在李晓峰很厌恶的加米涅夫手里(如果他能顺利的变成政治局委员的话)。
而小斯那个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主席恐怕也得让位,这是接任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代价。而接班人很有可能就是老好人加里宁。如此一来权力就平衡了。
当然,交接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肯定要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而且这几个巨头调整完了,下面还有相当多的副职需要争夺。比如军委副主席、比如中央书记处书记等等,这些职务也都是肥缺啊!
尤其是那个军委副主席,伏龙芝虽然长期担任这个职务,但说实话这十几年伏龙芝基本处于不管事的病休状态,而且截止到1934年这种病况都没有显著好转,下一届说不定真得跟着列宁一起退休了。
而如果他真的退休,军委副主席就很值得一争了,尤其是对于托派而言,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枪杆子,在军委没有发言权,那真心就是说话等于放屁,而且以图哈切夫斯基总参谋长的资历,完全可以争夺这个位置,而且托洛茨基也必然会全力支持他去争!
那么李晓峰对军委副主席的位置有想法吗?说没有那是骗人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他绝对争不到,甚至乌博列维奇都比他希望大。
“不出意外,下一届军委副主席应该是图哈切夫斯基的,”李晓峰说道,“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放在总参谋长上,支持乌博列维奇拿下总参谋长,这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斯维尔德洛夫却没有点头,沉思了一阵之后,问道:“如果支持叶戈罗夫当总参谋长,让乌博列维奇原地不动,让你去当总政治部长如何?”
这话让李晓峰为之一愣,不过也马上怦然心动,自从布柳赫尔调走之后,总政治部长一直空缺,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似乎都把这个空缺给忘记了,一直有副总政治部长主持日常工作。如果李晓峰能够扶正,那么他和乌博列维奇就控制了四总部的一半,这可是重大利好。
不过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李晓峰就清醒了,这么搞难度很大,首先叶戈罗夫不完全是斯大林的人,叶戈罗夫跟李晓峰关系也不错,钢铁不一定会权力支持叶戈罗夫上位,换成是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还差不多。问题是,小斯和李晓峰都不喜欢那两个货,换成他们占领总参,这真心无法接受也不是好事。
所以这笔交易并不一定能谈得拢,而且列宁会怎么想,导师大人是倾向权力平衡的,小斯和斯大林这么一交易,军委就成了他们两家的,托洛茨基仅仅有一个跛腿的军委副主席能干啥?
列宁恐怕会对此大发雷霆,而他老人家要是不满意不高兴,这笔交易就相当的危险!
“这其中的风险和变数很大,必须要慎重!必要的时候还是稳妥为先!”李晓峰最后建议道。
小斯自然也知道这有多冒险,慎重是必然的,不过他还是很倾向于这么做,“找个机会我同斯大林同志交流一下,摸摸他的底再说!”
话说道这里,双方的目的基本都已经达成了,小斯可以对李晓峰放心,而李晓峰也对小斯为其争取的利益感到满意,不出意外的话,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延续十年,甚至更久。
而另一边,斯大林在两大智囊日丹诺夫和米高扬的帮助下,基本也得出了跟小斯这边差不多的结论,也就是说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集团的形成已经不可避免,除非是列宁突然打消让托洛茨基接班的既定政策,否则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这一切列宁并不知情,因为此时导师大人忙着接见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