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5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李晓峰的想法,DC1最多也就是要40架,毕竟跟DC3比起来,DC1还是小了不少。而他更想要DC3,可是DC3的动力需求更加大,伊斯帕诺。苏莎12Ybrs那760马力的发动机肯定是满足不了需求的。比如正版的DC3就用的是两台1200马力发动机。从长远看,恐怕只有伊斯帕诺。苏莎12Ycrs的俄国改进版VK105P(初期编号M105P)才能满足需求。

剩下的那些伊斯帕诺。苏莎12Ybrs依然没有去处,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李晓峰可是显得信心满满,他笑着说道:“还记得西科斯基吗?”

雅科夫叹了口气道:“怎么会不记得,不就是那个赔钱货吗?”

为什么雅科夫要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呢?原因很简单,在二三十年代航空工业大发展时期,北方工业公司唯一投资的航空制造公司就是总部设置在芬兰的西科斯基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这家由西科斯基担任总设计师,并占有10%股份的飞机制造公司在整个二十年代产品伐善可成,除了几架不成功的水上飞机,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产品。每一年都需要北方工业补贴才能继续生存,而且这些补贴金额是相当的大。在李晓峰身边最亲近的小圈子内部,都将西科斯基称之为“赔钱货”,认为他是某仙人这些年最失败的投资。

不过李晓峰却不觉得这笔投资失败,二三十年代是航空大发展时期不假,但那不属于直升机,而西科斯基最擅长的还是旋翼领域,实际上在1930年西科斯基就已经拿出了一款类似历史上R4的产品。只不过需求不大,并没有大规模生产而已。陆陆续续生产的几十架大部分都属于自产自销,都进入了EO公司服役,实际使用效果还不错。

原本李晓峰准备让西科斯基小步快跑,把历史上的S51弄出来,到1939年再弄出S55(H18),而现在大量的伊斯帕诺。苏莎12Ybrs正愁没有去处,干脆步子迈大一点,一步到位跨向S55吧。

试想一下,如果在二战中就有一款一口气能运送一个步兵班的垂直投送力量(S55使用八百马力的莱特R13003活塞发动机,能搭载十名步兵),不管是用作特种袭击还是营救飞行员那都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要搞定S55也不是没有难关,动力这块倒是没什么,主要是S55为了减重,大量的应用了镁合金材料,这个方面对苏联来说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好在李晓峰还有时间,苏联在新材料这一块确实有问题,但是对美国而言,问题不大。暂时从美国采购合金材料用于生产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李晓峰现在想做的不过是给伊斯帕诺。苏莎12Ybrs发动机找一个去处而已。等到了战争爆发时,伊斯帕诺。苏莎12Ybrs绝对已经发展成为VK105PA(1200马力),那时候就算苏联在镁合金这块没有建树,用重一点的铝合金制造机体也是可以凑合的……(未完待续。)

19多事之秋

1933年三四月份,当李晓峰同图哈切夫斯基围绕发动机问题展开激烈交锋的时候,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些极其深远的变化。

3月1日,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被迫第二次逃离德国,前往俄国避祸,原因自然是国会纵火案。在希特勒的指示下,所有的罪责都被嫁祸给了德国共产党,作为德国共产党灵魂领袖的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自然是纳粹首要消灭的目标。好在某仙人一直在关注德国的情况,又一次在极其危险的形势下将这两位救了出来。

不过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虽然侥幸逃脱了,可是恩斯特。台尔曼却和历史上一样被盖世太保逮捕,扔进了监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位恐怕是看不到二战胜利的曙光了。

惨遭不幸的不仅仅是恩斯特。台尔曼,在世界的东方,阴险残忍的日本魔鬼也不甘于仅仅获得中国东北,他们罪恶的手掌忽然伸向了关内。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所部不占而逃,日军仅仅以128人的骑兵部队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承德,热河沦陷。

还是在3月4日,长城抗战爆发,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份,血战三月,中国军队终由于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置丧失而撤退。

依然是3月4日,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

3月15日,中共获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红军迅速壮大到八万人规模。

3月23日德国国会通过授权法案,让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可以通过任何法例,而不需要议会同意。

这个三月几乎是眼花缭乱的三月,在今后十余年里霸占历史舞台的那一批人已经走上了前台,并不断地发挥着影响历史的能力。

而这个月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好消息和坏消息参半。德国的形势急转直下,几乎可以说纳粹已经暴露出了敌视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本质。不出意外的话,今后双方必然兵戎相见。对于列宁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晓峰的警告余声未停,德国就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之前亲苏的德国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反共的急先锋。

这让导师大人感到了深深地忧虑,他很担心纳粹在本身野心以及英法帝国主义的纵容下铤而走险。更担心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会很快爆发。

在政治局,他十分忧虑地提出了这种担心,并获得了其他大长老的一致赞同,政治局一致认为很有必要警惕德国之后的行动,必须在德国人打响反共第一枪之前做好战斗准备。

坏消息不光是来自德国,从中国传来的情报也是相当值得警惕。日本人在获得东北之后,野心不光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愈发的肆虐起来。其触手开始伸向中国关内以及内蒙、河北,而且不断地在中东路以及边境问题上跟苏联制造摩擦。很显然,这个东方小矮人的贪心恐怕是欲壑难填了。

远东方面就不止一次的向莫斯科发出警告,言明日本人很有可能对苏联也采用类似九一八事件中的那些手法,更直言将来很可能同日本发生直接的军事摩擦。

对于日本人,列宁没有任何好感,实际上每个俄国人都不会对日本人有好感。日俄战争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1918年日本人更是直接侵占了俄国的远东领土,并且这个贪婪的邻居一直毫不掩饰的表明他们对土地尤其是西伯利亚的渴望。对于这样的恶邻,谁能放心?谁又敢放心?

摆在列宁和政治局面前的是两个方向的两大问题,西边的德国人和东边的日本人将是苏联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假想敌,甚至暂时超越了老牌帝国主义,比如英法之流。

好在这个月政治局获知的不全是坏消息,在中国南方,中国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面对四十万人的包围,弱小的红军以弱胜强,真心是殊为不易。这个消息让列宁等人是相当的欣慰,弱小的中国红军都能表现出这等战斗力,不正是说明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吗?

为此,列宁还专门通过共产国际的名义给中共发去了贺电,这一封贺电中超规格的用了很多褒奖和期待的字眼,看起来导师大人和政治局是相当期待中共接下来的表现了。

不过对此,李晓峰却高兴不起来,作为一个熟知历史人,他非常清楚,三月份的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将是一个休止符。从五月份开始“炮党”的第五次反围剿就在积极的筹备之中,在当年的九月第五次围剿就将开始。而这一次内乱不止的中共将走向一条错误的军事路线。所以这点儿短暂的喜悦很快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焦头烂额。

不过这些事儿李晓峰准备烂在肚子里,因为中国南方的事他根本插不上手,隔得太远了。而且共产国际一直不是他的地头,那里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地盘,而跟这两位他是一直不对付。别说现在中共的形势看上去不错,就算中共的形势很不好,那两位也不会允许他在这个问题上指手画脚。

而且李晓峰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指手画脚,因为中国的革命远比俄国的革命复杂,列宁可以领到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让他去中国试一试?估计满头是包都算轻的。反正从历史的走向看,中国会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道路和领导人,李晓峰完全不必越俎代庖,在远东问题上,他只要抓住一个重点——日本人就可以了。

说实话,在当时的苏联,对日本究竟应该持何种态度和策略真心是一个大问题。远东地广人稀,长久以来基本没有被大规模开发过,说好听点这里是苏联的领土,但实际上却是一片野地。

不管是沙皇俄国也好,还是如今的苏联也好,对于远东这片国土真心是又爱又怕,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好事,但是千里无人烟这就要命了。反正在苏联领导人眼中,远东是个大麻烦,因为以苏联的国力真心没办法兼顾东西两头。

而且苏联的主要敌对势力都集中在欧洲这一头,包括导师大人在内的最高领导层都担心过多的关注远东地区会分散红军那本来就不算强大的实力,最后导致两头都顾不上。

这也是为什么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俄国选择了坐视,任凭日本人抢了张少帅的地盘,又任凭日本人捣鼓出一个伪满洲国(当然,苏联同张少帅之间的关系也不好,中东路事件让双方闹得相当不愉快,坐看张少帅倒霉幸灾乐祸也是必然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当日本人表现的愈发的咄咄逼人之时,主张在远东方向装孙子,对日本退让妥协的老革命依然很多,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包括列宁、托洛茨基在内,政治局依然倾向在远东牺牲一部分利益息事宁人,全力地关注德国的变化。

很显然,李晓峰不喜欢这种态度,因为历史上苏联就是这么做的,但是效果却相当的不理想。苏联将中东路贱卖给了日本,又竭力地克制和退让,换来的不是日本人的好意(能换来就怪了),反而让日本人觉得苏联好欺负,一再地蹬鼻子上脸。整个三十年代后期双方在东北陈兵百万,并且直接在张鼓峰和诺门坎干了两仗,直到红军将关东军打怕了,远东才消停一点儿。

在李晓峰看来,对日本人根本就不能讲客气,这帮豺狼向来只信服实力,只有用棍子和砍刀狠狠地教训他们,这帮货才能听得懂人话。而苏联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换来的绝对血淋淋的教训。

“我强烈地反对放弃中东路以及对日本的退让政策,这不光无法让日本人心领我们的好意,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张少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获得了东北之后,日本人满足了吗?很显然,没有!”

李晓峰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大声疾呼道:“占领了东北之后,他们又看上了内蒙,占领内蒙之后他们依然会垂涎华北,日本就是一匹狼!狼子野心!企图用几块肉将他们打发,让他们满足,只可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野心。拿走了中东路之后,他们会看上符拉迪沃斯托克,会看上西伯利亚,那时候我们还要退让吗?”

李晓峰挥舞着拳头很激动地说道:“对付这种财狼一样的民族,一开始就不能退让,一开始就要用我们手中的刀剑说话,只有砍下它们的爪子、敲碎它们的犬、剁下它们的狼头,它们才会害怕,才会老实!我强烈地反对对日妥协,恰恰相反,我们如果想要保卫国家遏制它们的狼子野心,必须更加强硬和主动!必要的时候打一两场局部战争,用干脆利落的胜利粉碎敌人的妄想!”

李晓峰的这番表态可是跟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因为刚刚托洛茨基和列宁才表示要更加忍让和克制,谁想到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李晓峰不是附和两位导师的发言,而是全面的唱反调,这实在是太惊人了。以至于托洛茨基和列宁都惊呆了。至于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和捷尔任斯基那完全都傻眼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静得可怕,静得让人窒息。好半天列宁才问道:“安德烈同志,你是不是过于激动了?鉴于当前错中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关注的重点方向只能有一个,暂时看来欧洲方向的威胁更大,在这种情况……”

破天荒的,没等列宁说完,李晓峰就插嘴了,要知道这相当的不寻常和不礼貌!

“列宁同志,我知道政治局和军委更担心德国以及英法帝国主义的威胁,我也承认他们对于我国的威胁更大,但是威胁更大不等于威胁更直接。在我国和德国之间有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作为缓冲,德国人不可能一开始就发起对我国的直接进攻。同理,英法美帝国主义隔得更远,而且鉴于他们国内糟糕的形势,暂时是无力针对我们的。相反在我看来英法帝国主义更可能收缩,可能放弃一部分他们在东欧和中欧的利益,以喂饱德国的贪欲。也就是说最危险的敌人实际上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顿了一顿,李晓峰继续说道:“而日本不一样,它们已经在东北了,就躺在我们身边,而且它们的贪婪比其他帝国主义更加强烈,从最近几年的走向看,它们更愿意利用暴力手段达成目的。在我看来它们的威胁更加直接,哪怕我们采取克制的态度也不能换来它们的好意!”

列宁的表情有些严峻,倒不是因为某仙人打断了他的话头,而是某仙人条条有理的分析让他动摇了。尤其是之前在二月份,某人刚刚警告他重视德国纳粹,当时他还不太以为然,谁想到一眨眼小丑一样的希特勒就成了德国实际意义上的独裁者。如果某人对日本人的预测也是对的,如果容忍和退让只会助长东方矮人的野心呢?

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地压抑了,所有人都在思考李晓峰的发言,哪怕是最近跟某人闹得很僵的图哈切夫斯基也不得不承认某人的话有道理。

“安德烈同志,你的意思是,我们同日本的战争不可避免了?”

托洛茨基的问题一下子就问道了众人的心坎上,按照李晓峰的说法,对日战争几乎不可能避免,而苏联真心没有想过要在远东地区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原因很简单,远东地区地广人稀,离俄国传统的发达地区实在太远,进行大规模战争真心是吃不消,一旦有个闪失输了,那日本人长驱直入夺取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画面实在让托洛茨基们不敢想象。

“战争当然是不可避免的,”李晓峰沉声说道,“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到两次小规模战争遏制对日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

李晓峰信心满满地说道:“在我看来,日本人根本就是纸老虎,至少日本陆军是纸老虎。有相当多的情报显示,日本陆军不管是装备还是战术思想都是落后于时代的,不客气地说这只是一只一战水准,甚至是一战早期水准的军队……跟逐渐开始机械化的红军相比,他们没有优势。如果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能够抢先占据主动,战胜它们完全不是问题。”

稍微一顿,李晓峰接着说道:“而且日本的国力有限,当大部分资源被海军消耗掉之后,日本陆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是相当有限的。甚至比我们驻扎在远东的红军更差。如果我们加紧对西伯利亚铁路线的复线改造,并且抓紧时间向远东进行大规模移民,我认为如果只是进行短暂的局部战争,我们的赢面还是颇大的!”

看了看在座的众位大长老,眼瞧他们还是不动声色,李晓峰不得不再接再厉:“而且,日本正在进行侵华战争,他们也必须兼顾两个方向。如果我们能给予中国一定的援助,尤其是重点支援那些愿意抵抗日本侵略的地方势力,势必能拖住日本人的手脚,为远东的红军分担更多的压力。”

列宁和托洛茨基对视了一眼,不得不说,他们被打动了,如果扒掉日本人那层很光鲜的外皮,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虚弱的帝国主义小矮子。红军虽然有种种不利,但是也拥有种种有利,如果准备得当真心是有胜算的。

当然,李晓峰的这番话中,让列宁和托洛茨基最中意的还是移民方案,远东和西伯利亚总不能老是空着,一直空在那里始终都只是负担。引导俄国人去远东定居,这才是根本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历史上的三十年代,苏联正是这么做的,大量的红军被调往远东方向,大量的苏联年轻人也前往远东“支边”,甚至在1945年消灭了关东军之后,苏共直接要求远东的红军复员之后不要返回家乡,直接在远东和西伯利亚扎根(强制性的)。

不过移民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涉及的问题和方面都很多,就算要开展也只能一步步的来。而李晓峰提的最后一个策略,支援中国的抗日势力却是马上就可以操作的。

在军委和政治局经过一番紧张而激烈地讨论之后,苏共决定暂不调整对日政策,先观察。与此同时,远东红旗集团军和滨海集团军进行合并,并为远东红旗方面军。在未来对日的一切军事问题都有该方面军负责,并且从即刻开始加强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实力,以应付突发事件。

当然,暂时对苏联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拖日本人的后腿,在成立远东红旗方面军的同时,苏联驻华使馆以及外交人民委员会开始派出特使同南京国民政府、张少帅、马占山、冯玉祥等人联系,一大批国内革命战争胜利之后封存的武器弹药被重新启封,经过西伯利亚铁路开始运往远东方向……(未完待续。)

20抗日人选

要在中国拖日本人的后腿,必不可少的就需要代理人。讲心里话,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一度是相当的大,尤其是二十年代,可以说没有苏联的支援,就不存在国民革命,甚至不可能存在后来的国民党。

比较遗憾的是,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国共分道扬镳,苏联对国民政府的影响力是瞬间消亡,一度还因为中东路事件闹得断交。

不过虽然苏联在中国的革命输出失败了,但是其影响力并没有完全消亡,一批三十年代不太得意的军界前“魁首”跟苏联还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苏联想要扶植拖日本人后腿的代言人选择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一度流亡苏联远东地区的马占山。

这位前东北军抗日将领在1932年2月投降日本接受伪职之后,很快就3月份生出反正之心,并立刻在四月份逃离齐齐哈尔在黑河组织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虽然马占山所部的抵抗只持续了几个月,并在当年12月就被迫逃亡苏联。不过马占山虽然失败了,但是其在东北的影响力还是不可低估的。而且之前他的失败更多的原因是寡不敌众,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能坚持几个月已经实属不易了。

如果苏联能给予马占山一定的军事援助,不说将日本人的势力赶出东北或者当时所谓的北满洲,至少是能够跟日本人多相持一段时间的。而且从后来马占山的种种行动看,他确实是抗日,而不是嘴炮。支援他,总比支援南方的“炮党”让他们坐等胜利然后拿这些武器打内战强。

马占山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并不是唯一的人选,在内蒙、华北地区冯玉祥也是相当优质的代理人。实际上在国民革命时期,冯玉祥一度就跟苏联走得很近,还前往苏联进行过考察,而且他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跟苏联有脱不开的关系。虽然中原大战的失败让他被迫下野,但是西北军系统中他的声望是相当的高,如果他能站出来牵头抗日,整个内蒙华北必然引起轩然反响。

当然,最主要的是冯玉祥也有抗日的想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冯玉祥就在积极招募旧部,到了1933年更是在吉鸿昌的帮助下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一度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

李晓峰是比较中意这两个人选的,不过决定权并不完全在他手中。因为不管是列宁、托洛茨基还是共产国际对于中国的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至少列宁和托洛茨基更倾向于用自己人,而自己人是谁呢?自然是中共。

在两位导师大人看来,自己的小伙伴还是更加可靠一点儿,其他的不管是马占山、冯玉祥还是什么其他的阿猫阿狗都不过是军阀。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苏联怎么能依靠几个不靠谱的军阀去抵抗日本人的扩张呢?

尤其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更是强烈地反对马占山和冯玉祥,认为只有依靠共产国际和中国的组织力量才能抵制日本人的扩张。

客观上说石头和大饼脸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不管是炮党还是军阀确实并不可靠,从本质上说这批人真心都只是割据军阀而已。但是李晓峰却认为,依靠共产国际的组织力量并不比那些军阀更加靠谱。共产国际这个组织在中国发挥的作用,讲心里话负面作用更大,自以为是的瞎指挥,不切实际的指派一些“青年”干部担任要职,真心是够捣乱的。

在共产国际的添乱下,整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中共被折腾得一片混乱,此时虽然胜利的进行了第四次反围剿,但是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即将达到顶峰。在稍后的一年多中,指望主力在南方的中共去完成抗日大业是不现实的。

在李晓峰看来,从1933年到1934年是完全指望不上组织的力量的,而这两年中真是日本人野心膨胀得最快的时候,从东北到内蒙再到华北,日本人的野心一步步的被养大了。任由这帮豺狼膨胀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段时间内必须采取果断手段遏制日本人的野心,这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不过显然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也不打算退让,一口一个将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挂在嘴上,口口声声地说要相信中国的同志。

这真心让李晓峰很恼火:“我当然信任中国的同志,问题是中国的同志暂时在这个问题上帮不上什么忙?主力还在南方活动的他们怎么北上抗日?加米涅夫同志,你告诉,这怎么弄?”

加米涅夫却不以为然,甚至很想当然地说道:“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打破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中共已经极大的壮大起来了,已经完全具备了向大城市进攻的可能,在未来的一年多中,占领整个江西,甚至向江苏南京方向发展也是可以期待的!”

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了,充分说明加米涅夫这个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以为反围剿的胜利是全面革命胜利的开端,还以为可以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打垮南京的老蒋。他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究竟会发生什么。

“对此我表示怀疑,据我所知,南京国民政府正在筹备第五次反围剿,而这一次南京动用的兵力将是空前的,我认为未来中共的主要精力恐怕要放在第五次反围剿上,没有多余的精力管北方的问题!”

“这只是你单方面的臆测!”加米涅夫很不高兴地反驳道。

说实话,整个二十年代共产国际的工作成果是相当可怜的,在欧洲方面毫无建树,美洲也打不开局面,唯一有点起色的就是中国,可谁想到1927年这唯一的成果也化为乌有了。

对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来说,这真心是相当的丢脸,好容易中国取得了一点儿成绩(跟共产国际还没太大关系),形势也看上去还不错,可李晓峰竟然敢当着他们的面泼冷水,这如何能忍。

顿时这二位就有些不依不饶了,幸亏是导师大人还在场,否则双方打起来都不值得奇怪。

“够了,都冷静一点!”列宁冷哼了一声,“安德烈同志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国北方的问题确实暂时指望不上中国的工农红军,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壮大自我争取革命胜利上!”

托洛茨基也难得的补充了一句:“而且同志们,我们必须注意,我国政府现在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合法政权是南京国民政府。如果给予中共更多的支援,势必会引起南京方面的反感,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个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立场是一贯不坚定的,很难保证他们不会投向日本人那一边,而这是不符合我国利益的!”

这才让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无话可说,不过这两位依然不肯完全认输:“就算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北方发展自己的组织,只有自己人才是可靠的!”

列宁看了这两位一眼后说道:“这样吧,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要扶持那些愿意抗日的军阀,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中共在北方发展组织……”

李晓峰立刻就接了一句:“那么以谁为重点呢?”

不是李晓峰不识趣,而是这话必须问出来,否则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折腾劲头,他们绝对会把前一条置若罔闻。

“暂时,或者说当前一两年,以第一条为重点,我们必须要利用军阀争取时间!”

列宁拍板之后,就好办多了,而且导师人远不止拍板这么简单,散会之后他单独将李晓峰留了下来。

“安德烈,你应该清楚,扶持中国的抗日势力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我们自己,你认为谁去远东主持局势比较合适呢?”

李晓峰真心没有想到,导师大人会这么看得起他,竟然会征求他对此的意见。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更没有以为自己真的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什么决定性的意见,而是很谦虚地回答道:“我认为最好派一个了解远东,了解中国的同志去主持大局,这么会避免很多麻烦和问题。”

列宁缓缓地点点头,对李晓峰的回答相当的满意,之所以单独将某人留下来,他自然不是想听什么意见,主要是看看某人的态度。在对日问题上,某人可是跟中央唱了反调,可以说直接推翻了中央的决议,虽说某人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是列宁还是不愿意某人因此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留下某人看看态度也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某人刚才大大咧咧的提出了人选,列宁会很不高兴,自然会狠狠地敲打敲打某人,让某人不要继续这么上蹿下跳了。很显然某人还是知趣的,而且某人给出的建议也非常符合列宁的想法——确实得派一个了解中国情况的人去主持局面。

实际上当远东红旗方面军成立的时候,围绕方面军司令的人选问题,托派和列宁派是爆发了一场明争暗斗的。图哈切夫斯基希望自己的铁哥么哈列普斯基担任这个职务,斯大林则想让之前授衔中不太愉快的伏罗希洛夫走马上任。

为什么图哈切夫斯基和斯大林同时对区区一个方面军司令产生了兴趣了,客观的说远东红旗方面军真心不是什么肥缺,而是一个很烂的差事。远东地区的条件不是一般的差,到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任职几乎等同于发配。如果是之前,那里是谁也不愿意去的。

可是这一次不同,在某仙人的建议下,对日作战几乎是不可避免了,对于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将军们来说,远东将是一个刷战绩镀金的好机会。图哈切夫斯基绝对是想借此实验自己的机械化作战思想,而斯大林则是想送给伏罗希洛夫一桩战功,说不定借此能在几年之后升元帅也说不定。

甚至一度李晓峰都想安排几个哥么去远东混个差使,比如说罗科索夫斯基就是不错的人选,想当初朱可夫都能借此上位,不比朱可夫差的罗科索夫斯基没道理刷不上经验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