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话实说,“傻大个”还真是冤枉了米罗诺夫,小米(米罗诺夫比伏罗希洛夫大)真心不是长舌妇,他对然看不惯伏罗希洛夫的搞法,但那不等于他会打小报告,他真心不是那样的人。

米罗诺夫最可能的做法是等上级来视察的时候,当面反映情况,在此之前,他只会约束好自己的部队。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干的,在乌博列维奇抵达他的部队时,他是当面告了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的状。可见此公是光明磊落的。

可惜,很不幸,这种光明磊落却成了他的罪状,伏罗希洛夫死死地记住了他:“乌博列维奇来的时候,他可是当面告了状的,情况非常明显了,就是这个混蛋在搞事!”

日丹诺夫和伏罗希洛夫不太一样,虽然对米罗诺夫告状也很不满意,但是他觉得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用好了,绝对是大牛。所以他不主张直接报复米罗诺夫,而是想办法将他拉过来。

“你脑瓜抽筋了?”伏罗希洛夫对此很不理解,抱怨道:“竟然还想热脸贴冷屁股?”

日丹诺夫摇摇头道:“我也不喜欢他,但是这不妨碍我欣赏他的能力。我去顿河混成旅看过了,他的部队有没有一丝一毫游击队的影子,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种花架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伏罗希洛夫却很不屑,“战场上比的是血性,绵羊一般的士兵有什么用处……能喝酒、能冲锋、不怕死,这才是好兵!”

日丹诺夫依然在摇头:“我觉得他不错,而约瑟夫同志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约瑟夫同志多推荐一点儿有用的人才!”

伏罗希洛夫不说话了,但并不带他服气,他心中依然对米罗诺夫是不屑一顾。当然,能让这个“大个子”看得起的人也是相当少,尤其是在军事上,他觉得自己算是顶呱呱的,其他那些人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说到人才,”伏罗希洛夫抓了抓后脑勺,忽然说道:“高加索的布琼尼才是真正的人才,上次我们交流得可是很愉快……”

确实很愉快,三个酒鬼喝得酩酊大醉,足足睡了两天才醒过来。那种臭味相投和相见恨晚,尤其是对骑兵的喜爱,简直让伏罗希洛夫太舒畅了。所以第一时间他就向斯大林推荐了布琼尼,认为这个大胡子是难得的军事专家。

日丹诺夫对布琼尼的印象也不错,这个很哥萨克风的大胡子有两把刷子,算得上人才。但是他依然认为,比日丹诺夫还要哥萨克的米罗诺夫似乎更强。

“所以你就不管不顾地将他邀请来了?”伏罗希洛夫就差没吹胡子瞪眼了,他不想见到米罗诺夫,更不想同这个家伙打交道。

对此,日丹诺夫说道:“我们必须容忍一部分有个性的人,他们的能力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米罗诺夫也没有想到,他会忽然被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要求前往军指挥部,从调到红十军开始,他跟军长和政委打交道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尤其是德宾科事件之后,全军上下都知道他告了军长和政委一状,都觉得以那两位的脾气,不会给他好脸子看。实际上,自从中央决定让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继续留任之后,全军上下所有人都认为米罗诺夫即将倒大霉。

“旅长,您是不是应该多带一点儿人去。”

对于这个建议,米罗诺夫不屑一顾,作为一个光荣的布尔什维克,他觉得这样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都是党内的同志,怎么会连这点儿肚量都没有。再说,红十军也不是他伏罗希洛夫一个人的,要处理他这个旅长,怎么说也得向集团军司令乌博列维奇支吾一声吧?

米罗诺夫对乌博列维奇非常有信心,当然,一开始他也跟“大个子”一样,对中央任命一个如此年轻的小屁孩作为集团军司令是颇有怨言的。但是乌博列维奇上任之后,通过一连窜的措施和手段让他明白了,以貌取人是不对滴。这个小年轻确实相当有本事!

当时,米罗诺夫跟乌博列维奇的交流很愉快,米罗诺夫相信,这位司令官是不会看着他被伏罗希洛夫迫害的。

说心里话,米罗诺夫死就死在了政治幼稚这一点,论军事能力,他超出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日丹诺夫一大截,但是论政治能力和政治嗅觉,他给上面三位提鞋都不配啊!

十分天真的他,毫无防范的就应约前往了司令部,就像三年之后,他傻乎乎地被契卡逮捕时一模一样。

米罗诺夫前往军部,原本以为伏罗希洛夫和日丹诺夫将要跟他谈的是军事问题,谈的是怎么迎接下面恶战的问题。可是他想不到,那两个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伏罗希洛夫是自视甚高,不屑于跟他谈军事问题,而日丹诺夫是一门心思地拉拢他,没兴趣谈军事问题。

摆在米罗诺夫面前的是一桌酒席,当然,用酒席这个词儿有点不妥,俄国人尤其是俄国老百姓当年是苦哈哈,没有咱们大吃货帝国那么些舌尖上的享受。有点肉、有点白面包再上点伏特加就是顶级的享受了。

不过对于这样的享受,米罗诺夫相当的有意见,对于广大红军指战员来说,每天的基本食谱就是土豆,土豆泥、土豆片、蒸土豆、烤土豆,反正就是跟土豆干上了(没办法,某仙人除了最开始进口过一两万吨小麦,后面就发现了,对于广大俄国老百姓来说,小麦什么的太高档了,平时根本就舍不得吃白面包,大多数时候都是列巴。更艰难的时候,有土豆就足够了。所以,在后来,某仙人断然抛弃了小麦,一门心思的买土豆,这东西真心好,便宜啊!)

一线部队有点土豆炖肥肉片都跟过年似得,列巴真心都舍不得吃。而现在,又是酒又是肉,太资本主义,太腐败了。顿时,这货的倔脾气就起来了:“克利缅特同志,安德烈同志,我不是来吃吃喝喝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吃吃喝喝的时间!如果您叫我来是讨论军事问题,我很高兴,但是请吃,恕我不能奉陪!”说着,这货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就准备走。

当时,伏罗希洛夫的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他本来就看米罗诺夫不顺眼,也根本就不想赏脸请某人吃饭,不是日丹诺夫坚持这么做,他会用棍子将这个货打出去。

好嘛。现在倒好,这厮给脸不要脸,还登鼻子上脸了!当时“傻大个”就准备发作。得亏日丹诺夫在,不动声色地踢了“傻大个”一脚,堆起笑脸拉住了米罗诺夫:“菲利普同志,你不用这么激动。我们不是专门请你来吃饭的,我们是请你来开一个紧要的军事会议的,而恰巧就是饭点了,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开会吧?边吃边谈,而且今天也是蹭您的光,我们也开开荤,吃点好的!”

米罗诺夫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不过伏罗希洛夫依然板着脸,而且就差没在脑门上写——老子很不爽,心情很差了。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是米罗诺夫太不给面子了,其次是伏罗希洛夫觉得,他是大军长,米罗诺夫不过是小旅长,你丫有什么资格跟老子谈军事问题!

分主宾坐定,酒过三巡,双方的气氛总算缓和了一点儿。当然,那是指米罗诺夫和日丹诺夫,伏罗希洛夫面上虽然没表情,但是心里是愈发地不爽了。

为什么?

原因非常简单,米罗诺夫这个货太能喝了。尼玛,就跟酒桶似得,伏特加一杯接一杯,丫愣是脸不红舌头不大。伏罗希洛夫到不是舍不得酒,而是觉得米罗诺夫太虚伪了——你丫他娘的这么能喝,平常的绝逼的是没少喝酒。艹,你丫的偷偷摸摸的喝酒,还打老子的小报告,太阴险、太无耻了吧!

伏罗希洛夫又一次冤枉了米罗诺夫,这位兄台确实能喝酒,也喜欢喝酒,但是他并不会放纵自己的酒瘾。在军队,为了给部队带一个好头,他是滴酒不沾。而现在,是日丹诺夫盛情难却,而且憋了这些日子,偶尔开开戒也是一种调剂嘛!

当然,如果米罗诺夫知道伏罗希洛夫心中真实的想法,那就真心不应该喝酒,更不该跟这两个对饮。

酒过三巡,米罗诺夫没有忘记谈正事,“我们红十军应该加强纪律性,尤其是要加强训练,相当多数的部队,训练松懈,纪律散漫……”

他一连提了十几条建议,日丹诺夫还没什么,伏罗希洛夫却是憋得相当难受,如果不是日丹诺夫频频在桌下踢他,他早就勃然大怒了。

“这个混蛋以为他是谁!”等米罗诺夫走了,伏罗希洛夫气咻咻地吼道,“他这是在公然打我的脸!不可接受!不!简直是不可忍受!”

日丹诺夫却平静很多,他说道:“克利缅特,我知道有些话不太顺耳,但是有些事情确实有点过分了……约瑟夫同志已经提醒过我们了,不能再发生上次的事件了……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伏罗希洛夫很是憋屈,上次他可是被斯大林大骂了一顿,钢铁同志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想象如果他再捅了篓子,就会被无情的放弃,所以他也只能忍下这口恶气。

“那也不能随便他折腾,骑兵的传统是不能丢失的,没有酒,小伙子们还怎么打仗!”

日丹诺夫笑了笑道:“酒的问题以后再说,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规避喝醉的问题。不过他提到过的纪律和训练问题,确实有必要加强了,约瑟夫同志对此也不是太满意……”

伏罗希洛夫只能沉默以对,他还是不服气,甚至认为:“规规矩矩的还参加什么革命,将小伙子们都变成了应声虫,都变成了老老实实的小绵羊,部队还有什么血性?打仗就得靠一股子劲,就得有点匪气,否则还不如老实回家种地或者做工。”

是的,伏罗希洛夫一直都认为,革命是自由的,是浪漫的,将教条和纪律套在头上,不等于是给自己套上了枷锁么!老子才不要当小绵羊,老子就是要自由自在!

所以,伏罗希洛夫并没有把日丹诺夫的话当一回事儿,而且更加的不喜欢米罗诺夫了。

而米罗诺夫还并不知道这一切,他还在为跟日丹诺夫交流顺利感到高兴。虽然他能看出对方并没有全盘接受他的意见,但是对很多意见引起了重视,准备开始进行整改。对下级来说,能有什么比上级重视更让他愉快的呢?

不过米罗诺夫也愉快不了多久了,随着乌博列维奇一声令下,集团军很快就从休整状态转入了战斗状态,从两个方向朝伏尔加顿斯克压了过去。

按照乌博列维奇的设想,由红五军和红十二军完成对白军的打击,而红十军作为总预备队,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守好北线,坚决不允许白军一兵一卒逃往乌法方向。

客观的说,乌博列维奇的安排没有错,红十军的战斗力确实成问题,让他们上战场更像是赌博,让他们干好预备队看场子的工作也就足够了。

可是对这种安排,伏罗希洛夫是相当的不满意,经过连续几次失误,他已经能察觉到斯大林对他的态度已经起了变化,这种变化绝对不是什么好的变化。他很怀疑只要有合适的人选,他就会被钢铁同志无情地放弃。

这是“傻大个”决不能接受的,所以他迫切地想要通过一场战斗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而现在,乌博列维奇竟然让他留守看家,这如何能忍耐!

“我们必须参加战斗,凭什么让我们红十军去当预备队?这是歧视!赤果果的歧视!”伏罗希洛夫在红十军军事会议上咆哮着,让每一个下属都能感到他的愤怒。

唯独有一个,一个太实诚的人不同意伏罗希洛夫的说法,那个人就是米罗诺夫,他说道:“我认为,这种安排是合理的。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我们军上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确实不太适合去一线……”(未完待续。)

355邓尼金的选择

“就因为库兹米奇说了这些不太好听的话,你就把他赶走了!”

从方面军司令部跟斯大林开小会回来的日丹诺夫得知伏罗希洛夫在军事会议上跟米罗诺夫发生严重冲突,最终愤怒地拔枪将“小米”赶走一事之后。先是不可思议,接着是无比的气愤!

“你怎么能做这种幼稚的事!克利缅特同志!”

伏罗希洛夫还没有见过这个表情的日丹诺夫,从他们合作开始,日丹诺夫就没有这么严肃地跟他说过话。可想而知,日丹诺夫眼下的心情是多么的糟糕。

不过伏罗希洛夫依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米罗诺夫这个讨厌鬼总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做不恰当的事儿。这一次尤甚,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跟他公然唱反调,叔叔可忍舅舅也不能忍啊!

“他这是在打击全军的士气,”伏罗希洛夫争辩道,“在全军上下都对乌博列维奇对我们红十军的歧视无比愤怒的时候,他竟然公然为那个混蛋唱赞歌!这是什么样的行为?我决不允许这种败类留在我的会议室里!”

“啧……”

日丹诺夫有些无语,虽说米罗诺夫的行为确实有点那啥,太过于实诚了一点儿。但是你个“傻大个”也不能拔枪威胁人家,更是公然将然赶出会议室,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让老子今后还怎么拉拢他?

是的,日丹诺夫对米罗诺夫相当看好,觉得这个人极有才华,如果能拉上斯大林的战车,简直就是平添一大助力啊!可现在呢,全被伏罗希洛夫搅和了。

“这不行!”他皱着眉头说道,“我必须亲自去找库兹米奇同志谈谈,将这个误会化解掉!克利缅特同志,我希望你能大度的向他道歉,你的行为太恶劣了!”

伏罗希洛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让他跟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小人物道歉,简直是岂有此理。如果说话的不是日丹诺夫,他会直接骂街。

“这是为了约瑟夫同志,也是为了大局!你必须忍耐!”日丹诺夫又一次告诫他,然后说道:“我这就去……”

他还没说完,传令兵忽然走了进来,将一封电报递给了过去:“军长和政委同志,集团军司令部来电!”

伏罗希洛夫这一肚子都是火气,没好气道:“念!”

电文的意思很简单,乌博列维奇无非是再次警告伏罗希洛夫,红十军的任务是驻守察里津至阿赫图宾斯克之间的防线,没有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不得擅离职守。

“你看看,你还为那个混蛋说好话!”伏罗希洛夫气得七窍生烟,在他看来,这就是米罗诺夫又一次打了他的小报告,否则,乌博列维奇会如此神奇而及时的发出警告?

日丹诺夫觉得这说明不了什么,而且就算是米罗诺夫打的小报告又怎么样。你伏罗希洛夫都在军司令部里开会声讨上级指挥机关了,准备明目张胆的违抗命令了,他越级打小报告也是在正常不过。

按照日丹诺夫的意思,必须要把米罗诺夫拉过来,是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了。问题是就有那么恰巧,乌博列维奇交代给他了一个新任务,去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主持后勤补给事宜,让他立刻去那里督阵,确保战役开展期间的后勤保障。

“必须马上动身?”日丹诺夫有点烦恼,乌博列维奇确实太讨厌了,派给他这么一个该死的任务,还严令他立刻动身执行,这让他怎么去拉拢米罗诺夫?

“是的,集团军司令部命令您明天晚上之前必须抵达鲍里索格列布克斯,否则,军法从事!”

日丹诺夫看了看表,又啧了一声,这尼玛有几百公里的路程,路不好走,要求还这么急,他叹了口气,吩咐道:“以我个人的名义给库兹米奇同志写一封信,告诉他,我代表克利缅特同志向他道歉……”

日丹诺夫不甘心的走了,伏罗希洛夫却很高兴,至少没有人强迫他给一个讨厌鬼道歉了,而且日丹诺夫走了之后,全军上下都是他说了算。说不定能乘机打一个胜仗呢!

在“傻大个”妄想着打胜仗的时候,乌博列维奇对捷克军团残部和“俄罗斯人民志愿军”的军事打击行动终于开始了。乌博列维奇的安排很简单(太复杂了红军也执行不来),红十军的任务就是防守察里津至阿赫图宾斯克之间的铁路线,封锁白军窜入哈萨克斯坦或者萨拉托夫州。

而红五军和红十二军分别从齐姆良斯克和察里津方向南压,从北面和东北方向朝白军发动进攻。乌博列维奇的计划是将白军歼灭在萨尔河周边,如果白军提前逃窜,那也必须将他们往南赶,往高加索方向赶,让他们永远也无法再威胁乌克兰和察里津。

战斗首先在齐姆良斯克打响,红十二军一部在当天深夜突然强渡顿河,向河对岸的捷克军团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红十二军的炮兵首先开始炮击,在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的掩护下,渡河部队很轻松的在河对岸建立了桥头堡。紧接着红十二军源源不断地开始渡过顿河,给齐姆良斯克南岸的捷克军团施加了莫大的压力。

“我们必须立刻反击,立刻拔除赤匪的桥头堡!”季捷里赫斯恶狠狠地说道。

不过响应他号召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是前一段捷克人都被红军打怕了,一路丢盔卸甲有点惊魂未定的意思。更何况,红十二军的炮火相当的猛烈,对于将重武器丢得差不多的捷克人来说,冲上去反击更像是找虐。

所以,别看季捷里赫斯嘴上喊得震天响,实际上他心里是一点儿都不想去反击,他想的是不是应该马上撤退,向伏尔加顿斯克方向的邓尼金部靠拢。

如果沿顿河防御的只有季捷里赫斯,那么红十二军将会轻松不少,问题是,邓尼金也不是白痴,作为伏尔加顿斯克的门户,让红军渡河成功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在河岸附近,他放了一只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马蒙托夫的顿河骑兵第四军。

这位马蒙托夫也是运用骑兵的好手,而且作战特别勇猛,在1920年病死之前,曾经负伤二十余次!他的顿河骑兵第四军装备也算不错,拥有骑兵6000人,步兵3000人,还拥有十二门火炮和三辆装甲汽车。

可以说跟季捷里赫斯那两万多惊弓之鸟相比,马蒙托夫的部队才是驻守顿河防线的真正主力。

所以季捷里赫斯之前的表态更像是对马蒙托夫说的,实际上马蒙托夫也认为,捷克人根本就靠不住,想要守住顿河只能靠他自己。

“第一旅跟我上!”

这就是马蒙托夫对于捷克人的回应,他立刻带着自己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发动了一次致命的反冲锋。一千多骑兵如风卷残云一般杀入了刚刚才站稳脚跟的红军阵中。一通猛打猛冲之后,驻守桥头堡的红十二军部队很快就崩溃了,如果不是河岸另一边有炮火的掩护,阻挡了马蒙托夫追击的步伐,这支先头部队可能被全歼!

望着狼狈逃跑的红军,马蒙托夫颇有点意气风发的意思,半个月以来,白军获知的都是坏消息,尤其是被打怕了的捷克人,从早到晚都在诉说着红军是多么可怕,多么不可战胜。对于这一切,他很不耐烦,也很不喜欢听,可是苦于无法还击。而现在,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红军不过如此!

马蒙托夫意气风发,自然就轮到乌博列维奇勃然大怒,对于这次突袭强渡行动,他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策划,力求一次成功。最开始也证明了计划是可行的,可是在渡河之后,先头部队却因为掉以轻心,没有认真构筑阵地,导致功败垂成!

“将突击营的营长撤职!交给军事法庭审讯!他极其业余的行为导致了一场屠杀,这是无法容忍的!”乌博列维奇杀气腾腾地说道。

而且一边说,他还一边恶狠狠地瞪着红十二军的指挥官们,那意思是相当明白——你们最好立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如果再马马虎虎,以为敌人不过是土鸡瓦狗,那他不介意来个杀鸡儆猴!

此时,乌博列维奇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作为一个小年轻,一个突然蹿起来的集团军司令,他知道很多军长、师长甚至团长和营长都对他不服气。他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否则,不光是辜负了托洛茨基的赏识,更是没办法向中央交代。

当即,他亲自组织策划,并亲临一线指挥这次强渡顿河的作战行动。

“机枪一定要跟上!我不管你们用手抬用肩挑,都必须将该死的马克沁架到对岸去!炮兵同志也要注意,你们是我们突击部队的护身符,我要求你们的观测员跟随突击部队一起行动,随时指示炮火支援!”

中午十二点,乌博列维奇选择了饭点发动进攻。这一次就是实实在在的强攻,乌博列维奇将手头上所有的火炮都配属给了突击部队,漫天炮火几乎将渡场遮蔽。

很快突击部队没有费什么力气又一次登上对岸,而这一次他们没有像上一次一样松松垮垮的“休憩”,而是飞快的挖掘散兵坑,布置机枪阵地,严阵以待等着马蒙托夫的骑兵。

不过马蒙托夫也有两把刷子,击退红军之后,他并没有把主力部队设置在渡场附近,而是飞快地带领主力立刻后撤,脱离红军的炮火打击范围,在渡场附近只留下了小股部队观察红军的动向。

所以乌博列维奇第二波凶猛地炮火打击并没有给他的部队造成多大的伤亡,他的主力部队甚至还乘机休整了一番,就等着红军上岸嗫!

骑兵的反冲锋又来了,马蒙托夫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手中的马刀闪烁着阵阵寒光。红军的机枪和大炮又一次发言了,骑兵们成片的被撂倒,但是马蒙托夫毫不动摇,仍然是一往无前的冲锋。因为他很清楚,前进才有生路,后退只有死路一条!一旦他的骑兵跟赤匪战做一团,那么敌人强大的火力支援立刻就会消失!

应该说,马蒙托夫的选择非常正确,面对敌人优势火力杀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拉进作战距离,让敌我双方搅成一团。那时候投鼠忌器的炮兵自然不敢开火,他就能再一次轻轻松松地收割掉红军先头部队的人头。

他的算盘打得很不错,但是却选错了对象。乌博列维奇也不是吃素的,当两军搅成一团的时候,他并没有命令停止炮击,反而让火炮兵来了一次爆发射,争取用最强大的火力一次气将敌人的骑兵从地面抹掉!

慈不掌兵!很多时候,为了打赢一场战斗,就必须不折手段,你必须比敌人更狠更恶,否则,只会被敌人耍得团团转。

一通狂轰滥炸,让渡场几乎淹没在一片硝烟当中,马蒙托夫根本就没想到红军竟然如此凶残,简直就是拿一块小小的鱼饵引诱他,就等着他上钩。

在这次炮火急袭之下,他的骑兵损失惨重,毕竟步兵还可以钻战壕或者趴散兵坑里,怎么都比他们这些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家伙抗打击能力强。猛烈的炮击之后,马蒙托夫不得不选择了撤退,否则,红军的炮兵很可能将他们的轰成渣滓。

马蒙托夫的骑兵夹着尾巴逃了,而乌博列维奇却是面无表情一挥手:“渡河!”

没有了马蒙托夫的骚扰,红十二军当即在一个下午渡过去两个团,牢牢地占据了附近的渡场,以马蒙托夫那点儿兵力,在想来抽闷棍根本不可能。

当邓尼金获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脸色无比严峻,因为在早些时间,萨尔河下游的济莫夫尼基方向也出现了大股红军,正向济莫夫尼基方向飞速挺进,有抄他后路的可能。

北面的红五军也已经飞快南下,虽然他在切尔夫廖诺耶的部队暂时挡住了红五军,但能坚持多久实在是不好说。

唯一能让邓尼金松一口气的是,红十军没有跟红五军一齐南下,如果这支部队也压过来,那他北面的防线瞬间就会崩溃,只能选择南逃了。

其实在乌博列维奇最开始的计划中,红十军确实应该同红五军一齐行动,一口气将邓尼金北面的防线打穿。可是红十军不给力啊,在酒精事件之后,乌博列维奇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产生了相当大的疑问。

乌博列维奇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让红十军还是原地防守吧,只要这帮货能稳守防线,防止敌人残余向东北方向逃窜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邓尼金并不知道这一切,作为一个指挥官,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红十军将作为预备队和绝杀的手段在最关键的时刻投入战场。也就是说,只有乘着红十军还没有出动,在红军兵力还不是最强的时候突围!

基于这样的判断,邓尼金飞快地下定了决心,向南撤退,跳出包围圈,往高加索方向转进,越快越好!虽然高加索方向也有红军在活动,不过那里的红军数量并不多,而且在靠近伊朗的边境线上也方便获得英国的军事援助。

向高加索方向逃跑,对邓尼金来说,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条是走铁路线,先沿着济莫夫尼基向萨里斯克方向走,再折向东南的斯塔夫罗波尔,然后就可以一路南下,直达第比利斯和埃里温。

不过选择这条路线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红军正朝济莫夫尼基逼进,走这条路路线不可避免的要跟红军撞在一起,弄不好就是一场血战!他可没忘记之前克拉斯诺夫在米列罗沃的遭遇,红军打阻击战可是很凶残的!

邓尼金并不想打一场艰苦的血战,因为这很有可能被红十二军军拖住,一旦被黏住了,察里津方向的红五军和红十军就可能立刻包围上来,到时候他很有可能被歼灭在萨尔河和朱拉克萨尔河之间。

这条路线虽然快捷,但是风险太大,邓尼金更倾向于从埃利斯塔方向穿越马内奇河,然后前往斯塔夫罗波尔,这样可以避免恶战,保存实力。

不过这条路线的问题是不太好走,没有铁路,而且沿路要穿越泥泽一般的黑土地,那种地形对于行军或者说逃亡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

不过思考了良久,邓尼金还是选择走不太好走的埃利斯塔,虽然这里地形糟糕,但是首先安全,至少不用打一场恶战,而且实在不好走,他还以选择向里海靠拢,可以走水路撤退,这样留有余地,不用担心全军尽墨。

下定了决心之后,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邓尼金面前,既然要跑路,就必须留下断后的部队,而且从当前的形势看,留下马蒙托夫和捷克人断后是必然的选择。

可是邓尼金却有那么一点儿担心,不是担心马蒙托夫,而是担心捷克人靠不住……(未完待续。)

356苗头不对

捷克人靠得住吗?

捷克人一点儿都靠不住!

多年以后避居美国的邓尼金每当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一定会破口大骂捷克人,他在捷克人最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而捷克人却在他最艰难的时候选择了背信弃义。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邓尼金带着主力向科捷利尼科沃方向撤退的时候,马蒙托夫和季捷里赫斯的部队负责断后,应该在伏尔加顿斯克方向至少迟滞红军三天,然后才能撤退,季捷里赫斯答应得挺好的,保证一定在伏尔加顿斯克坚守三天,发誓一定要洗刷之前的耻辱。

可到了实战当中,这位兄台瞬间就变成属兔子的,红十二军的前锋才抵达伏尔加顿斯克城下,这位直接就带着部队跑路了。只剩下马蒙托夫的顿河第四骑兵军去阻击红军。

获知这一消息的邓尼金当时是七窍生烟,发誓一定要让季捷里赫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