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货比货得扔啊!看看伏罗希洛夫那个王八蛋,他的成分和出身都好吧?老革命、老党员、老部下,却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拖后腿。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想到那个货的所作所为,伏龙芝就气得胃疼。
当然,胃疼的不止是伏龙芝一个,被他咒骂的伏罗希洛夫不仅仅胃疼,他的肝疼、胆疼、心更疼!
原因很简单,在卢甘斯克,他打得很艰难!其实一开始还好,季捷里赫斯虽然跑路很积极,但也不算完全缺德,还是留下了一定的部队防守卢甘斯克,毕竟顿涅茨克还有部队没到不是?
可是,这股防守卢甘斯克的部队士气并不高,见主力都颠了,士兵们是士气全无,一个个是巴不得赶紧跑路才好。所以伏罗希洛夫的骑兵仅仅用了一次冲锋,就让守军彻底的崩溃,然后就望风而逃了。
如此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白军,见收复卢甘斯克在望,伏罗希洛夫很是得意,带着显摆的心情,他给中央和伏龙芝分别发了电报,大言不惭地说:“我红十军即将收复卢甘斯克,之后将按照中央的指示英勇的向东追击扫荡……我军有十足信心击溃捷克叛军!”
是的,这场微不足道的胜利让伏罗希洛夫瞬间就膨胀了,觉得捷克军团也不过如此,上一次输给他们,恐怕更多的是轻敌大意了。甚至这货还打算打一个翻身仗!
不过伏罗希洛夫的信心来得快也去得快,打季捷里赫斯无心恋战的殿后部队,他就像痛打落水狗,而遇上了从顿涅茨克北上逃命的白军,他的角色立刻就调过来了,轮到他被痛打落水狗了。
一点儿都不夸张,当两眼通红的白军一波又一波的向他疯狂进攻的时候,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知道不断的将手里的骑兵丢出去反冲、硬顶,而城市特殊的环境又极大的限制了骑兵的冲击力,狭窄的街道让马儿撒不开腿,林立的建筑又让步兵获得了天然的庇护所。
伏罗希洛夫的骑兵就像陷入了泥潭一样,无论怎么挣扎都没有意义。在他夺回卢甘斯克不到两个小时之后,他又一次丢掉了这座城市。
“进攻!立刻发动进攻!”伏罗希洛夫在他的野战指挥部里大吼大叫,对骑兵今天的表现万分不满,“枪毙带头撤退部队的军事指挥员和政委!红十军不需要胆小鬼!”
几个悲剧的可怜虫就成了伏罗希洛夫发泄愤怒的靶子,实话实说,不是骑兵部队不够勇敢,而是这个傻大个的指挥有问题。一开始为了尽早赶到卢甘斯克,为了尽早的夺回这座城市,并追上逃跑的捷克军团。伏罗希洛夫带着机动能力最强的骑兵一马当先的冲了过去,抵达卢甘斯克之后,因为敌人无心恋战,给了他错误的信号,导致这个蠢货忘记了,骑兵并不适合防守,这才被打了一个落花流水。
如果伏罗希洛夫不那么急躁,不那么冒进,也不让骑兵骑马打巷战。等待后续的步兵跟上来,完全不会让卢甘斯克得而复失。但是他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反省,只要出了茬子,他更习惯于追究他人的责任。说真心话,他这样的人更像官僚,而不是真正的军人。
伏罗希洛夫知道他非得拿下卢甘斯克不可,之前他已经捅了大篓子,让上头对他一肚子意见,如果不能赶紧戴罪立功,恐怕官帽子不保。反正斯大林已经严词警告了他,如果不想被明升暗降的话,就必须赶紧自救,就必须马上打胜仗!
于是乎,卢甘斯克就变成了挑逗公牛的那一方红布,而化身为愤怒公牛的伏罗希洛夫不管不顾的就硬往里冲,围绕着这座城市,白军和红十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一时间血流成河!
“我不要听什么伤亡报告!”伏罗希洛夫对着听筒一通咆哮:“火车站必须在今天中午十二点拿下,哪怕晚了一秒钟,我都会枪毙你……听明白了没有,枪毙你!”
刚刚挂断电话,铃声又响了,伏罗希洛夫抓起听筒又是一通咆哮:“没有大炮,没有!钢筋混凝土工事?我不管,你就是用牙啃用手刨都得给我攻下来……炸药?也没有!你还有一个小时,对!就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我必须看见红旗插上市政厅的穹顶!否则你就不用来见我了!”(未完待续。)
321煎熬
激战在顿河下游的平原上继续,伏罗希洛夫的部队在不管伤亡对卢甘斯克狂攻了一天之后,总算夺取了半数城区。不过离他完全占领这座城市还有不小的距离,因为顿涅茨克方向还有白军源源不断的涌过来,每每刚刚击退一批白军,马上新的白军又到了,一时间红十军陷入了苦战。
其实苦战神马的伏罗希洛夫并不是特别在乎,实事求是的说,这个人除了没有什么军事才华,打仗还是很勇敢的,身先士卒在他这里并不是玩笑。每每在战斗最艰苦也是最艰难的时候,这个大个子都能亲自带头冲锋,他的行为至少是能鼓舞士气的。
不过伏龙芝要的却不是什么苦战,他需要红十军赶紧去攻击季捷里赫斯,拖住他的手脚,使其不能全力的向白卡利特瓦进攻。这就需要伏罗希洛夫不仅要夺取卢甘斯克,还要求他向卡缅斯克方向发动进攻。
为了完成伏龙芝交代的任务,占领火车站,部分打通了交通线之后,伏罗希洛夫立刻抽调了近一个旅的兵力向卡缅斯克方向进攻。
“尼古拉。布勃诺夫同志,我要求你的部队迅速的向卡缅斯克进发,尽快打通交通线路,探明捷克军团的动向,有可能的话,尽快向他们发动进攻!”
听完伏罗希洛夫一番喋喋不休的唠叨之后,踏着蒙蒙细雨,尼古拉。布勃诺夫的部队出发了。不过在尼古拉。布勃诺夫看来,上级的命令归命令,自己的部队能有多少分量他心里还是清楚的。打头阵的第一骑兵团战斗力倒是可以期待,但是通往卡缅斯克方向的八十公里征途上遍布泥泞、丘陵和沼泽。顿河下游雨季糟糕的路况无疑会大大降低骑兵的冲击力。
之前行军路上的教训已经让尼古拉。布勃诺夫明白,在困难的地形上作战,往往还是步兵更加靠得住。问题是,喜欢骑兵的伏罗希洛夫在塞给他一个骑兵团之后,却抽走了他原本管辖的一个步兵团,他的旅兵力配置就变成了一个骑兵团外带两个步兵营,最要命的是没有任何火炮!
这样的兵力配置让尼古拉。布勃诺夫一肚子都是意见,但是他又不敢跟伏罗希洛夫抱怨,开战以来,掉脑袋的军事指挥官不止一个两个,尼古拉。布勃诺夫可不想变成下一个。
一路向前,尼古拉。布勃诺夫尽可能的收拢队形,防止一个不查就撞上了白军主力,否则,以他这点兵力也就是肉包子打狗份。不过,让尼古拉。布勃诺夫意外的是,深入白军的控制区域之后,他的部队并没有遭到预料中的激烈抵抗,反而走得很舒舒服服。
不过在越过了诺沃汉尼卡这个小镇子之后,轻松的状态就不翼而飞了,白军的殿后部队陆陆续续开始登场。越过该镇没多久,尼古拉。布勃诺夫就发现自己前进的路上已经满是刚刚布置好的雷区和狙击手。
当然,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糟糕的路况,刚刚经过清晨小雨洗礼的道路让骑兵们苦不堪言,隔三差五的就有车辆陷在泥潭里动弹不得。留给车夫的选择一般只有两种,要么将车上的物资换到另外的车辆上,要么就原地坐等,眼睁睁的看着主力部队远去。不过谁能保证,等主力离开之后,不会有捡软柿子捏的白军冲过来呢?
离开诺沃汉尼卡大约五公里之后,尼古拉。布勃诺夫真正的麻烦来了。
“捷克叛徒已经依托前方的小土丘紧急构筑了三条呈对角线的战壕,兵力不下一个连!”
侦察兵为尼古拉。布勃诺夫提供了第一手的情报,还没等尼古拉。布勃诺夫发愁,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声轰鸣巨响,放眼望去,突前的骑兵队列已经炸开了一个口子,几个可怜虫和他们的坐骑已经倒在一片血泊当中。
尼古拉。布勃诺夫厉声问道:“怎么回事?是踩了地雷,还是敌人的炮击?”
“不……不清楚。”侦察兵战战栗栗地回答。
多年的战斗经验告诉尼古拉。布勃诺夫,该死的捷克人一定拥有炮兵的支援。他猜得一点都没错,在他前方有2门37毫米法国皮托炮把守着道路,按照季捷里赫斯的命令,他们将为主力看好后门。
不过尼古拉。布勃诺夫也算是有水平,遭遇炮击之后,他并没有盲目的将部队投入战场,而是暂时收整队形,后退构筑防线。在搞清楚了捷克人的兵力配置情况之后,尼古拉。布勃诺夫果然的让步兵在正面吸引捷克人的注意力,然后让骑兵从侧翼穿插过去,打了捷克人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尼古拉。布勃诺夫对前景并不看好,他在日记中写道:“情况很糟糕,除了恶劣的道路和讨厌的天气之外,捷克人的阻击阵地往往会给我造成极大的麻烦。必须承认这些捷克人是勇敢的,毫不惧怕牺牲,但同时他们的组织却是相当的混乱,缺乏有效隐蔽,对炮兵的运用尤其拙劣。在炮位转移过程中,这些捷克佬的操作手法是如此的粗糙,以至于我的机枪子弹往往能先于他们之前达到下一个目的地,唯一让我揪心的就是他们的兵力,这是对我们来说绝对值得警惕……”
待在白军构筑的战壕里舒舒服服的饱餐一顿之后,尼古拉。布勃诺夫的部队再起征途,一个上午的小雨让道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但真正堪忧的是捷克军团构筑的道道防线,每前进一步都会遭到激烈的抵抗。
对于这一切,尼古拉。布勃诺夫只能恶狠狠地咆哮道:“这些该死的捷克佬,没完没了的挡住我的去路,最可恨的是还要让我带着一群无用的骑兵在泥地里打滚……(轰隆一声巨响)怎么回事?又是捷克佬的炮兵,该死的,为什么我们就没有炮兵!”
尼古拉。布勃诺夫的抱怨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伏罗希洛夫不重视炮兵,不愿意带着这些笨重的累赘,红十军在整个战役期间都要面对没有火力支援的窘境。在白军炮火的杀伤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傍晚时分,在泥地里滚了两天的尼古拉。布勃诺夫被一座小城挡住了去路,只要能夺下莫洛多瓦迪斯克,就意味着他离卡缅斯克只有一半的路程了。
顾不得身心疲乏,尼古拉。布勃诺夫指挥部队立刻就投入了战斗,他决心像之前一样,再次洞穿捷克人的防线,将眼前的这块拦路石踢得越远越好。
不过当进攻打响之后,尼古拉。布勃诺夫立刻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对,这回他遇上的似乎不是捷克散兵游勇,他的进攻部队瞬间就被守军的凶悍火力吞没了,一个连丢进去,回来的不超过十个人。
更可怕的是,敌人的炮火也变得更加凶悍了,再也不是小口径的步兵炮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重炮,一轮炮击下来地动山摇,地上的弹坑足有两米深!
尼古拉。布勃诺夫很不走运,正好碰上了缓慢转移中的捷克军团配属的重炮群,因为道路泥泞的关系,它们被急于逃命的季捷里赫斯丢在了最后面,也算是错有错着。
在敌人重炮的轰击下,尼古拉。布勃诺夫继续向前攻击的信心动摇了,他很清楚,眼下算是孤军深入,一旦背后的卢甘斯克有闪失,他将面对腹背受敌的局面。
夹心饼干的滋味可不好受,感觉芒刺在背的尼古拉。布勃诺夫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滋味,要是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熬下去,后果实在不堪设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给伏罗希洛夫打了一个电报之后,尼古拉。布勃诺夫马上命令自己的队伍原路撤退,希望能第一时间跟捷克军团脱离接触,他也做到了,因为即将到来的黑夜让捷克人也放弃了乘热打铁的想法。
如果冒昧的对这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做一次事后诸葛亮,其实从打临危受命开始,尼古拉。布勃诺夫便缺乏信心,他的行为更像是尽人事听天命。虽然一度进展顺利,但尼古拉。布勃诺夫始终没有改变悲观的看法。
而且他当时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拼尽全力向卡缅斯克方向猛冲,不及伤亡打下莫洛多瓦迪斯克也是有可能的,但结果呢?
伏罗希洛夫要的可不是仅仅打下莫洛多瓦迪斯克,他要的是追上捷克军团的主力,黏住他们,为伏龙芝减轻压力。不客气地说,以尼古拉。布勃诺夫那点拼凑出来的可怜兵力,完成这项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有可能的是,尼古拉。布勃诺夫追上了捷克军团主力,发动进攻之后被捷克人瞬间击垮,然后一口吞得干干净净。
尼古拉。布勃诺夫非常清楚这一点,看看前面捷克军团的架势吧,再掂量掂量他手头上那点兵力,稍有不慎就是自取灭亡。为了不做无谓的“冤死鬼”,尼古拉。布勃诺夫自然不会对这场注定失败的战斗有热情。他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甚至不客气地说,连伏罗希洛夫也是这种想法!
很简单的道理,伏罗希洛夫又不是不知道捷克军团的主力有多少人马,以尼古拉。布勃诺夫那点兵力,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但是,他又不得不去碰一碰石头,原因就是放跑了捷克军团导致战场形势变得急剧恶化的正是他。
为了减轻责任,也是为了端正态度,伏罗希洛夫必须摆出一副要纠正错误的态度。怎么纠正态度呢?就像之前日丹诺夫告诉他的,赶紧向前进攻,赶紧去找到捷克军团的主力,去打他一家伙。不管打不打得过,先摆个样子也好嘛!
这就才是伏罗希洛夫仓促向卡缅斯克方向投入兵力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尼古拉。布勃诺夫不可能完成任务,所以接到尼古拉。布勃诺夫撤退的电报之后,他也就是不痛不痒的批评了几句,完全没有之前攻打卢甘斯克时的杀气腾腾。
也就是接到电报的同一时间,伏罗希洛夫给伏龙芝和中央分别发去了电报,腆着脸说自己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莫洛多瓦迪斯克,希望前面阻击克拉斯诺夫和捷克军团的部队发扬革命牺牲精神,坚持到底,还说什么他的部队一定会尽快的赶到战场云云。
“莫洛多瓦迪斯克?”
伏龙芝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城市之后,直接将伏罗希洛夫发来的电报揉成一团丢进了废纸篓。莫洛多瓦迪斯克离卡缅斯克都有四十公里,离白卡利特瓦还有100公里。而且这一百公里路程上到处都是白军,他再快能快到哪去?
伏龙芝一眼就看出了伏罗希洛夫的真实意图,这个混球就是想撇清责任而已。甚至伏龙芝很怀疑伏罗希洛夫到底有没有部队抵达莫洛多瓦迪斯克。就算有,也许只是一个连一个营呢?
伏龙芝算是看清楚了伏罗希洛夫的本质,所以他才会对这封电报如此的不屑。自从那个货捅了大篓子之后,他已经完全不相信那货说的任何话。坚守白卡利特瓦的希望不在红十军,而在红海军!
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刻,在白军成群结队的强渡顿河的时候,是艾伯哈特的海军及时赶到战场,用大炮轰,用船身压,这才打退了捷克人。之后,老头又将舰队最后的兵力动员起来,从牙缝里拼出了近一千人送往白卡利特瓦。可以说如果没有黑海舰队的及时援手,白卡列特瓦早就完蛋了!
在河对岸,季捷里赫斯对情况很不满意,他原以为拿下白卡利特瓦不过是小菜一碟,以为白卡利特瓦的守军就像伏罗希洛夫的红十军一样,会拱手将城市送给他。
但是几天的狂攻下来,红军的顽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天下来,赤匪的战斗力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仅仅在顿河西岸我的部队就牺牲了近千人,这超过了之前一个月战斗损失的总和……”
不过季捷里赫斯还是认为自己能拿下白卡利特瓦,他自负地给马萨里克回电道:“阁下,再过两天,不,就在明天,我的部队将占领白卡利特瓦东岸!”
按照季捷里赫斯的命令,在新的一天刚刚天亮时,连番炮击喷出的烟雾宣告了狂攻开始,占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捷克人自傲的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完全可以抛弃突然袭击这种“不入流”的手段。他们要大大方方的和红军来一场“骑士”对决。
不过艾伯哈特的炮舰和驱逐舰也不是吃素的,迎着捷克人的炮火,他们争锋相对的开展反击。你炸老子的工事,老子就干倒你一幢房子,你拆我一堵墙,我就轰平你的屋顶。
炮火的对射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捷克人获得了骑士的荣誉,但是却没讨到一点便宜。就像之前鲍里斯曾说过的,跟海军玩打炮?你丫就是找虐!
正面硬攻不起作用,季捷里赫斯立刻就改变了策略,再也不讲什么骑士精神了,白天用炮火和小股兵力骚扰红军,到了晚上,就突然多路出击偷渡顿河袭扰红军!
布柳赫尔的回忆录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情况:“捷克人开始没日没夜的骚扰我们,轰鸣的炮声和连绵不断的枪声让人在任何时间里都难以入眠。看看艾伯哈特总监,可怜的老头已经被折腾得神经衰弱了……”
很显然,季捷里赫斯打算用这种精神上的持续施压来摧毁红军的意志,紧接着便是致命的最后一击。效果应该说不错,来看看这封伏龙芝派给列宁的电报:“列宁同志,我不知道小伙子们还能坚持多久,也许后天,甚至明天就可能是最后的日子……小伙子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打得棒极了……最后我必须向您通报一下部队的伤亡情况,截止今日18时,总共有58名军官和3135名士兵阵亡或是失去了战斗力……”
电报全文里,伏龙芝提都没有提主力部队什么时候赶到战场,因为他也不知道主力什么时候能赶到!糟糕的天气极大的阻碍了行军速度,数十万红军战士哪怕是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糟糕路况的牵绊。
“南下部队必须再快一点,”战场上的伏龙芝睡不着觉,战场下的列宁也一样睡不着觉,此时导师大人两眼都是血丝,胡子拉碴,这让本来就很削瘦的他显得愈发的狰狞了,“前线的将士们在用生命阻挡白匪军,每一分每一秒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我们不能让他们的伟大牺牲变得没有意义!”
不过这个时候,鼓舞人心的话说再多都没有用,现实摆在那里,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就在政治局会议室里一片愁眉不展,一片死寂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列宁同志,加米涅夫同志要求同您会面!”(未完待续。)
322搅屎棍登场
加米涅夫?
这个名字现在对很多党内的同志来说,都显得陌生。不少人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恐怕会是,加米涅夫还活着?然后第二反应是,这货还有脸在党内混?
是的,随着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等于被钉上了耻辱柱,尤其是前者,几乎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至少季诺维也夫这个货已经拐弯,改邪归正了,而这个货一直还在坚持唱反调。
列宁下意识的就不想见这货,他本来就已经够烦的了,实在没心情听加米涅夫喋喋不休的念叨什么和平大计!
是的,内战爆发的时候,已经被彻底边缘化的加米涅夫似乎找到了第二春,没完没了的在报纸上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文章,假惺惺地哭喊着什么同室操戈、什么祸起萧墙,甚至还炮制出了一个俄国人不打俄国人的口号。
反正这货嘶声力竭的哭喊只有一重意思,那就是十月革命导致了内战,而这正是他反对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现在唯一让俄国恢复和平的方法就是放下武器,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判,争取建立一个新的联合政府。
而他加米涅夫愿意充当中间人,愿意不辞辛苦去跑腿,为了和平为了俄国人民,累死他一个幸福千万人。
列宁有想过跟白军、跟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妥协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加米涅夫鼓吹的这一套,他是相当反感的,就差没直接让这货滚粗了。
所以第一时间列宁就拒绝道:“你去告诉他,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更不想见他!”
不过托洛茨基去阻拦了一句:“还是见见他吧,这个当口他冒出来,恐怕是有原因的!”
列宁啧了一声,想了良久,才道:“那我就去见见他,看看这块石头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冥顽不灵!”
加米涅夫心情不错,虽然他活动的大本营是彼得格勒,但是因为他的独特的政治立场,使得他跟孟什维克关系不错,双方联络很密切。所以,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顿河下游的事儿。而那里焦灼的战况,让这货大喜过望,他觉得这是一个让他重新回到政治中心的好机会!
立刻的,他直接就来找列宁,他相信在困难的局势下,列宁应该不会再坚持那种不可理喻的强硬,应该会敞开耳朵听取正确的意见了。
“坐吧!”列宁很冷淡地指了指办公室里的沙发,问道:“急着见我,是有问题要反映吗?”
列宁冷淡的语气让加米涅夫一阵不爽,不过为了东山再起,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觉得只要自己促成了和平,今后谁是大爷还很难说呢!
“是这样的,”加米涅夫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听说顿河下游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激战,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这两个形容词列宁都不喜欢,不过为了搞清楚加米涅夫的来意,他强忍着不快,说道:“红军确实在顿河流域剿匪,怎么了?”
怎么了三个字充分说明了导师大人眼下的心情,可是加米涅夫这个货只想着自己的那一摊事儿,就没听出来,还傻乎乎地撩拨他老人家。
“列宁同志,我一贯的态度您是清楚的。我一贯坚持和平建国的方略,只有沟通对话才能互相谅解,用武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从十月革命开始,我们的党就走向错误的激进路线,试图用暴力改变现状……而结果呢?顿河和乌克兰发生的一切充分说明了,以暴制暴不是上策,滥用暴力只会让暴力更加的泛滥,这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现在,是到了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
列宁真想拂袖而去,这都是些什么屁话,扫帚不到灰尘会自动离开吗?跟武装到牙齿喊打喊杀的敌人去谈和平,无异于与虎谋皮。你这个混蛋看来果然是冥顽不灵死不悔改,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向资产阶级屈膝投降!你果然不是个好东西!!
列宁冷冷地就发问了:“怎么纠正错误?”
加米涅夫迫不及待地说道:“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双方开展对话,用谈判解决问题!”
其实加米涅夫太着急了,也太迫切了,因为刚才列宁根本就没说完,在“怎么纠正错误”这个问题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又纠正什么错误!”
可是加米涅夫抢着发话,就给列宁打断了,甚至他自己心里还得意呢!他觉得列宁这是服软了,是变相的向他投降了。给这货美得鼻涕泡都要乐出来了!
他喜滋滋地说道:“列宁同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革命的初级阶段,犯错误也是有意义的探索嘛!我认为只要积极主动地纠正错误,那就是好同志!就值得表扬!”
列宁差点没笑出声来,心道:“尼玛,你小子这是喝多了还是吃错了药?哪我就认错了?真是想瞎了你那双眼!”
列宁正准备三两句话让这货滚蛋,乘早少丢人现眼,托洛茨基却忽然闯进来了。跟列宁的冷淡不一样,老托显得很热情,亲热的招呼道:“加米涅夫同志,很久不见啊!最近还好吗?不要因为一时赌气就不参加组织生活了嘛!大家都是同志,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我一向是是主张应该允许党内有不同意见存在的!”
列宁的脸抽了抽,不知道托洛茨基这是玩哪一出,尤其是想不通他对没羞没臊的加米涅夫那么客气干什么。像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就应该直接用棍子打出去,还TM容许他发表不同意见,我勒个去,老托你这是要疯?
托洛茨基很隐蔽的给了列宁一个稍安勿躁的眼色,然后继续热情的招待加米涅夫,那亲热的样子,让外人见了恐怕还以为他跟加米涅夫是好基友呢!
“加米涅夫同志,对于你提出来的,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我是赞赏的。但是我也有一个疑问,首先挑起内战的是白匪军以及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哪怕我们布尔什维克一再的做工作,一再报纸上喊话,对于和平的建议他们是充耳不闻。在我看来,要想赢得和平,他们首先就要改变态度,您怎么能够确定,他们有争取和平的愿望呢?”
加米涅夫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一直跟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有联系……”才开了一个头,他立刻就意识到不妥,赶紧改口道:“我一直都想方设法的跟他们对话,不断地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我不懈的努力,现在总算取得了突破,打开了一扇窗户!”
加米涅夫自顾自地说得高兴,完全没有发现列宁和托洛茨基正隐蔽地交换眼色,这两位才是真正的好基友,随便几个眼色就搞清楚了对方的意思。
明白托洛茨基想干什么的列宁,干脆不说话了,因为他实在是看不惯加米涅夫的嘴脸,生怕一开口就给把事情搅黄了。既然托洛茨基不怕恶心,那就让他虚与委蛇吧!
托洛茨基笑眯眯地问道:“哦?你在不知不觉间竟然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值得佩服。那么具体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呢?”
其实加米涅夫也是在扯淡,他跟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有交流不假,但是完全称不上什么突破。他们和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分歧依然如天堑一般,这货顶多也就是慷他人之慨,背着中央答应了一些条件,玩的就是两头忽悠的把戏。
加米涅夫有些得意的看了列宁一眼,真不知道他从哪来的骄傲。只见他有些兴奋地说道:“我有把握说服他们回到谈判桌上,也有把握说服他们放弃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托洛茨基想了想,问道:“需要中央付出什么?”
加米涅夫都开始摩拳擦掌了,很兴奋地说道:“很简单,首先是承认上一次立宪会议的合法性,其次是承诺解散工人武装和放弃布列斯特合约……”
加米涅夫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他就没注意到,仅仅是开头的这两条,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都不可能答应,更别说后面零零种种的一大堆苛刻的条件了。
不过托洛茨基依然很淡定,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他对这些苛刻条件的轻蔑。只听见他很平和地问道:“那他们将作出哪些承诺呢?”
加米涅夫还以为托洛茨基被他说动了,喜滋滋地说道:“他们将承诺暂停军事上的进攻行动,将承认我们的党的合法地位,允诺在今后的联合政府中保留我们的合法席位……”
托洛茨基干咳了一声,因为他实在是忍不住了,觉得加米涅夫的神经一定是出了问题,否则能说出这种疯话?白军有狗屁的军事进攻,就算顿河合围不成功,红军整体实力也是占据绝对的优势,大不了重新组织重新规划,追上去再痛殴白军就是了。他奶奶的,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