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8年的1月份,在俄国对德谈判正在进行,而且最喧嚣尘上的时候,关于捷克军团的去留问题,布尔什维克跟马萨里克有过接触。对于列宁来说,民族自决权是他的重要革命思想,所以也是比较理解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愿望,也愿意让捷克军团顺利的离开俄国。

不过很显然,当时的马萨里克却对此不太以为然,同布尔什维克就捷克军团离开俄国方式的谈判还没有结束,他就匆匆忙忙的化名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取道日本去了美国。

马萨里克为什么走得这么匆忙?为什么在谈判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俄国?答案只有一个,以他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从已经嗅到了一点其他的味道,他们已经觉察到了英法美三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敌意。而这种敌视的态度,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是很简单的,作为奥匈帝国内受压迫的民族,捷克斯洛伐克想要独立,就必须要看英法美三国的脸色,尤其是在美国参战,同盟国集团败象已显的时候。捷克斯洛伐克如果想要在战争结束之后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那么就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俄国的革命就是证明捷克斯洛伐克政治价值的最好机会,马萨里克认为迎合英法美三国的需要,利用捷克军团充当反布尔什维克的马前卒,能够给未来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带来足够的政治利益!

历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同苏维埃俄国在奔萨达成了关于捷克军团以平民身份穿越西伯利亚,然后取道巴拿马前往法国参战的协议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开国三元勋中的马萨里克和贝奈斯又秘密的同英法达成了政治交易,同意由捷克军团在穿越西伯利亚时进行反苏维埃政变。

历史上的5月14日,后来接替马萨里克担任捷克斯洛伐克第二任总统的贝奈斯和英国政府签订了协议,宣称“捷克军团在西伯利亚开展的行动是协约国集团干涉苏俄的一部分,是他们在西线参战义务的延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承诺,在击溃德奥集团之后,在解决俄国问题的和会上,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有发言权。

看看吧,事情多么有趣,一直在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奔走呼号的政治精英们,毫不犹豫的就以损害他国人民利益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跟他们之前哭天喊地的喊冤明屈简直有天然之别,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这帮孙子,那就是没节操。

俄国的问题关捷克斯洛伐克什么事?俄国历史上跟捷克斯洛伐克有仇恨吗?反正李晓峰是很鄙视以马萨里克和贝奈斯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坛精英的。

当然不是鄙视他们的不折手段,毕竟按照列宁的观点,这帮货的目的也还能算得上是高尚的,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多少仁人志士命都可以豁出去,不要脸算什么?

李晓峰真正鄙视这帮货的是,他们完全把民族独立自由的希望寄托在一群强盗身上,用后世评价孙国父早年闹革命的说法,就是用军阀去打到军阀,而最后的结果就是革命的果实被军阀窃取。

捷克斯洛伐克的遭遇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利用英法美三大强盗打垮了早年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奥匈强盗。可是当新的纳粹德国强盗壮大起来,开始威胁英法强盗利益的时候,可怜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两国当成礼物一样送给了新强盗,毫无反抗的就当了亡国奴。

补充一点,什么都没有做,对纳粹德国卑躬屈膝,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的,像个小丑一样葬送捷克斯洛伐克的正是之前赫赫闻名的开国三元勋。马萨里克稍微走运一点儿,事发之前就嗝屁了。签订卖国条约的正是之前跟英国人达成秘密交易的那个贝奈斯。

当然,这不是贝奈斯最后一次“被迫”的签订“卖国条约”,二战结束之后,还是他,让苏联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保障国,这位精英又一次企图用一个新的强盗去反对旧的强盗了。

结果吗?全世界都看到了,最后捷克斯洛伐克沦为了苏联的附庸,由苏联扶植的傀儡把持着这个国家,直到苏联大流氓垮台,然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国家,然后又一次投靠在英法美北约集团的旗下,直到现在。

李晓峰很鄙视这帮喜欢给自己找干爹的捷克人,更厌恶他们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给俄国造成的损害。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他们的突然发难,俄国的内战不会打三年,正是这帮搅局的货色打了布尔什维克一个措手不及,让局势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可不是开玩笑,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一度是平定了卡列金和社会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叛乱,初步控制了国家的局势。如果按部就班的走下去,白军的势力没有那么快膨胀。

正是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1918年5月25日突然发动叛乱,数万大军一举占领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将整个西伯利亚或者说俄国的东部跟西部完全的分隔开,给了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和旧军官势力卷土重来的根据地。然后借着英法美日四国的援助,一度在战场上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差一点就将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消灭掉了。

所以在捷克军团的问题,李晓峰主张采取强硬的措施,在彼得格勒召开的捷克军团问题中央扩大会议上,他说道:“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表明,捷克军团将充当英法美日集团干涉我国内政的马前卒。但是从种种迹象和预兆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建议,在如何处理捷克军团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将威胁降低到最低程度,不能让他们给我国的革命造成破坏!”

列宁想要听到的不是这种大而化之的发言,他更想知道的是,某人是否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捷克军团有这种企图。

“证据,我暂时拿不出来,”李晓峰摊摊手,不过他立刻又道:“但是有很多迹象和苗头,是必须值得警惕的!根据我收到的情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主席,马萨里克已经离开了彼得格勒,不久之前已经抵达了日本,已经跟法国驻日本大使进行过接触,虽然双方谈论了什么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很快他就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轮。”

说到这,他暂时停顿了一下,瞧了瞧列宁等人的脸色,然后继续说道:“我认为他恐怕已经完成了跟英法日三国政府的接触,达成了秘密的协定,而之所以立刻前往美国,恐怕是准备同美国政府也达成同样的协议!”

托洛茨基忽然插嘴问道:“那你认为他们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呢?”

李晓峰吸了口气道:“我只能认为马萨里克正准备充当协约国集团干涉我国革命的马前卒。”

“这太荒谬了!”布哈林站了起来,他冷笑着质问道:“我认为你这是在误导中央,我认为马萨里克之所以同英法日三国政府接触,只是想尽快的让捷克军团离开我国而已……这就是因为中央之前不顾反对意见,答应德国人的勒索,用卖国的方式退出战争,从而引起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的警惕。和我们一部分持有投降主义观点的同志不同,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是不惜同德奥帝国主义集团战斗到底的!”

布哈林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在之前召开的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上,他的主张被无情的否定了,不出意外的话,布列斯特条约将被中央委员会通过,将于三月一日正式生效。

而现在,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布哈林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推行他的主张,所以在这次特别召开的中央扩大会议上,他一开始就要跑题,就要把话题往条约上引。

不过他想要如意太难了,列宁和托洛茨基这样的大佬都在盯着,怎么可能允许他胡来,而且不需要他们俩出手,就是李晓峰都能让布哈林喝一壶的。

“我只能说,您太想当然了!”李晓峰嘲笑了一声,问道:“如果仅仅是为了让捷克军团顺利的离开我国,马萨里克至于偷偷摸摸的改名换姓吗?我们可没有限制他的人生自由,而且党的态度一向是明确的,尊重各民族的自决权,也正在积极的同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沟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光没有积极的跟我们沟通接触,反而背着我们千里迢迢的赶到日本、美国去,这正常吗?”

说到这里,李晓峰突然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马萨里克的这种举动,只能告诉我们一种信息,他准备背着我们同协约国集团做交易了。而且这种交易绝对是不利于我们的党和革命的!”

李晓峰这番话掷地有声,哪怕是跟他不太对付的托洛茨基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布哈林顿时更加难受了,他可不接受这样的结果,继续做着无谓的抵抗:“这只是你的猜测而已!”

李晓峰点点头,很“大度”的回答道,“没错,确实是猜测,但是,这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推测,我认为在革命形势异常复杂的当今,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警惕,我们不打算伤害他国人民的利益,但是也必须防备一些阴险的敌人暗算我们!”

布哈林顿时又冷笑了一声:“那你倒是说说,该怎么提高警惕呢?就因为你的胡思乱想,我们就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将他们关押起来?荒唐!”

李晓峰摇了摇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先不说我们暂时就做不到,而且就算能做到,也不能这么急躁的去做。这么做,只会引发捷克军团的反弹,在某些阴谋家的鼓动下,反而会引起大问题!”

这话让列宁和托洛茨基频频点头,一开始他们也在怀疑李晓峰是不是想采取强硬的手段解决问题。实话实说,他们不会同意这么搞,先不说某人没有确实的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不能仓促的就对捷克军团下手,这支军团数量不小(五万多人),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一旦激怒了他们,后果很难料。

所以当某人说明,他不打算采取强硬的手段,至少是暂时不打算这么做时,列宁和托洛茨基认为这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而且他们也想知道,某人到底想通过什么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

“说说你的看法!”列宁鼓励道。

“我的意见是,暂时以预防为主!”

来之前李晓峰就仔细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了,一开始他确实有采取强硬措施的打算,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因为导师大人很有可能不会同意,而且以布尔什维克现在的军事力量,激怒了捷克军团,还真讨不到好。所以暂时只能隐忍,只能先积蓄力量,以防范为主,反正里他们正式发动叛变,还有两个月,还有准备的时间。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宣传工作,向捷克军团的将士们阐述我们退出这场战争的原因,防止他们被阴谋家挑唆……”

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历史上,马萨里克煽动捷克军团叛变的重要借口就是:“俄国退出了战争,出卖了盟国,从而使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受到了威胁……为了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必须推翻布尔什维克!”

列宁想了想说道:“这个建议很好,我们确实有必要向捷克军团阐述我们的观念,必须让他们明白,我国之所以退出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说着,他转向了托洛茨基,“这项工作非您莫属,列夫。达维多维奇同志,我希望您能亲自去做捷克军团的思想工作……”

应该说,把这项工作交给托洛茨基是非常合适的,老托的口才就别提了,当年在加拿大的德国战俘营,他都能让德国战俘心悦诚服的拥护他,想必说服捷克人也不是特别困难。

第一条建议被接受之后,李晓峰的信心更足了,他信心满满的继续说道:“其次,我们必须关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的动向,要警惕他们跟协约国集团的接触,就算我们跟他们之间达成了协议,也不能大意,尤其是要注意,一旦他们要求经过西伯利亚绕道日本返回欧洲,就必须让他们交出武器,才允许他们通过西伯利亚!”

托洛茨基惊愕的问道:“为什么?”

李晓峰很严肃地说道:“西伯利亚,或者说整个东方地区,我们党的影响力还很薄弱。而且必须看到,因为战争的关系,我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全部集中在西方,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十分的薄弱,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一片真空!五万多装备精良的捷克军团如果在那里发动叛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晓峰还没有说完,他用忧虑的口吻说道:“而且必须看到,在东方,协约国集团,尤其是日本的势力是比较强大的,如果捷克军团发动叛乱,很容易就能得到协约国集团的援助!”

会议室里发出了一片嗡嗡声,中央委员们不断的交头接耳,对于李晓峰的警告,他们是真心听了进去,因为这种可能性完全是存在的,一旦捷克军团发动叛乱,而且背后又有协约国集团的援助,那是比要引起连锁反应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斯大林第一个问道:“那安德烈同志,你认为该怎么解决这个隐患呢?”(未完待续。)

183解决捷克军团问题的方法(下)

想要干净利落的彻底解决捷克军团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直接用军事手段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这样一了百了,在俄国百万大军面前,别说五万人,再多一倍,捷克人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问题是,这个办法虽然简单直接,而且隐患最少,问题是,现在俄国,或者说现在的人民委员会真心没有那个能力。前线虽然有近百万听命于人民委员会的大军,但是这批军人的战斗力实在有点那啥,而且已经厌战和被德国人打怕了的他们,最想做的是赶紧分田分地,赶紧回家过小日子。

在捷克军团没有任何出格行为的情况下,这批军人恐怕不会按照苏维埃的命令办事。并且按照布列斯特特合约,人民委员会必须立刻进行全面的复员,解散军队。在这种情况下,用武力去解决捷克军团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在座的中央委员不少人都怀疑,如果真的动用武力,很有可能不但消灭不了捷克军团,反而会惹出大乱子来。而且这么做政治上的负担也很大。毕竟之前捷克军团一直在为俄国效命,仅仅因为人家有背叛的可能,就喊打喊杀,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这不是因为在座的大佬们怕伤人品,混政坛的哪个不是节操碎碎,人品神马的,丢了也就丢了。真正让这些大佬有所顾忌的还是协约国集团的态度,毕竟英法两国在之前是对捷克人有承诺的,而现在又跟他们布尔什维克闹得很不愉快,一旦布尔什维克先动手,这帮流氓可是白捡了借口,到时候国际舆论对俄国将会很不利。

总而言之,抢先动手用武力解决捷克军团,根本就不现实,不光是做不到,政治上还会很被动,所以这种解决方案一开始就被布尔什维克的大佬们抛弃了。不然他们也不会跟捷克军团谈判,尽量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准备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

当然,经过李晓峰的提醒,大佬们也觉得和平的手段似乎也不那么牢靠,万一捷克军团起了二心,闹腾起来,他们还真没办法对付。所以他们迫切的想知道,提出警告的某仙人,有没有解决问题的高招。

李晓峰有高招吗?应该说没有,因为捷克军团的问题无解,只要俄国退出这场世界大战,捷克军团的地位就会很尴尬。让他们跟着俄国一起跟同盟国集团停战吧,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捷克人肯定不会答应;直接把他们交给奥匈帝国,似乎又太不讲义气了,很影响俄国和布尔什维克的国际形象。

所以历史上,纠结了半天,俄国人也只能选择将捷克人礼送出境。可问题是,布尔什维克就没想到,捷克人会突然反水,结果酿成一起大祸。

按照李晓峰的意思,反正历史上的捷克人选择了背信弃义,根本就不必跟这帮货客气,直接把他们送给奥匈帝国解决,想必哈布斯堡王朝很乐于收拾掉这批帝国的“叛徒”,既省时又省力。

问题是这种搞法列宁第一个就不会答应,原因是这么搞跟导师大人的民族政策南辕北辙,导师大人虽然不一定同意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但是向国外输出革命,打造一个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极乐世界也是他毕生的梦想。按照李晓峰搞法,世界人民大团结是绝对不可能了,很有可能让捷克人跟俄国人变成死仇。

所以李晓峰能做的也就是在礼送捷克人出境上做文章了。像历史上一样允许捷克人带着武器全副武装前往军事力量空旷的西伯利亚,那绝对是找死。李晓峰的意思是,必须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

托洛茨基皱了皱眉头,倒不是说,他不赞同某人的主张,实际上他非常同意这个提议,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很有必要,没有了武器,捷克军团作乱的可能性和威胁性就大大降低了。

但是他也有另外的顾虑:“如果能够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自然是很好。但是外交人民委员会之前同捷克军团接触时,捷克人强烈的要求保留武装,很坚决的拒绝了我们的要求。”

在座的大佬们挑了挑眉头,捷克人的拒绝意味着什么,他们再清楚不过了,这绝对不是什么好苗头,反正他们实在是不放心让这么大几万全副武装的外国军人穿越整个俄国。

捷尔任斯基当时就问道:“能不能尽量的做一做说服工作,让捷克人同意只保留自卫武器……”

他还没说完,托洛茨基就摊了摊手,无奈的苦笑道:“这个建议我们也提过,但是他们依然是强硬的表示拒绝!”

这下连捷尔任斯基都叹气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确实很有必要警惕捷克军团的动向了!”

在场的大佬中,恐怕也只有布哈林对此不太以为然,他站起来大大咧咧的说道:“我认为这说明不了什么,请同志们设身处地的站在捷克军团的角度想一想。人民委员会突然向德奥帝国主义集团投降,答应了他们苛刻的条件。突然又要解除他们的武装,他们恐怕只能认为我们是准备出卖他们了,这种情况下保留武器只是他们的自保手段!”

只能说布哈林太天真了,历史上的捷克军团也是用这种借口回绝布尔什维克的。结果呢?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一切都没有发生,布哈林这么解释捷克人保留武器的动机,还真不好反驳。

好在李晓峰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立刻就反驳道:“这种说法完全不能成立,在布列斯特条约中,我们已经确保了捷克军团的利益,保证不将他们交给同盟国集团,和允许他们安全的前往法国。再用德奥做借口,根本就说不过去!”

不得不说,这就是穿越的好处,李晓峰一早就知道捷克军团是个大问题,所以特别在布列斯特条约中明确了这一点,堵上了协约国和捷克人以此做借口的可能。

不过布哈林就是要反对布列斯特合约,如今某人讲话题引了回来,他是巴不得的,立刻这货就嚷嚷道:“布列斯特合约并没有被中央委员会和苏维埃批准,现在它还是无效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稍微提一下国际条约批生效的流程,政府在国际条约上签字画押,并不是就代表了条约立刻就生效。这只不过是第一步,真正想要让条约生效,还必须经过国内的议会同意,议会不同意,那这个条约就算签字了,也还没有法律效力。

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后世的那个著名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条约上签字画押的政府很多,包括美帝和天朝,但是这个条约并没有被两国的议会批准,从法律意义上说,这个条约还没有完成生效。

而布列斯特合约对于现在的俄国来说,也是这么一个状态,政府虽然在合约上签字了,但是还缺一道手续,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以及全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中执委都还没有批准通过该合约。从法律意义上说这个条约还没有生效,这也是为什么布哈林现在依然敢对合约说三道四的原因,这货大概是觉得自己有把握阻止合约生效。

不过李晓峰可不会为此所困扰,反正布列斯特合约被通过是大势所趋,布哈林在蹦跶也没有用,他讥笑道:“那很好办,我们早点让布列斯特合约生效,就可以打消捷克人的疑虑了,到时候他们没有任何借口保留武器了吧?”

布哈林气得够呛,某人的意思几乎就是在说布列斯特合约生效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他怎么能接受,当即这货就咆哮道:“布列斯特条约就是一个给党带来数不胜数损害,并在全世界无产阶级眼里侮辱我们的条约,这样的条约怎么……”

李晓峰不等这货说完,就直接插嘴道:“布哈林同志,你何德何能能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表意见?你有做过细致的调查?如果没有,请你不要随表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表意见。没有人同意你随便代表他们!”

布哈林被哽得说不出话来,眼看着这货就要发飙,列宁出面打断了他:“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请你不要随便岔开话题。现在开会讨论的是解决捷克军团的问题,关于布列斯特合约,中央之前召开的紧急代表会议已经有结论了。”

说完,不等布哈林说话,列宁又问道:“安德烈同志,除了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你还有另外的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李晓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有的!”

这个答案以及某人的自信让中央委员会的大佬们十分意外,在他们看来解除捷克军团的武装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了,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就算捷克人最后拒绝了,中央也能提前获得警示,至少这个办法能证明捷克军团居心不良。

而现在,某人竟然说,还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让在座的大佬十分的意外,他们立刻竖起了耳朵,想听一听某人的高见。

李晓峰哪里有什么高见,他只不过是熟知历史,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看问题。捷克军团的叛乱真是无法避免的吗?让他们携带武器离开,真的不可行吗?

这两个问题对李晓峰来说是有答案的,想要避免捷克军团叛乱,仅仅收缴他们的武器是不能达到釜底抽薪效果的。对于协约国来说,武装五万人的捷克军团能有多难?经过半年的准备,美国这台战争机器已经运转起来了,就算没收了捷克军团的武装,美国人随时都可以重新武装他们。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在美国参战之前,沙皇俄国就在美国订购了大批武器弹药(沙俄预交了大量的黄金作为定金,后来苏联和俄国还为此没少扯皮。而且沙俄也不光是委托美国生产莫辛纳干,还直接购买了日本的武器弹药。比如之前提到的,费德洛夫的自动步枪,所使用的就是日本的弹药),美国生产的莫辛纳干大批大批的准备运往俄国,不过是因为俄国革命的爆发,尤其是十月革命的爆发,美国人将这批武器暂扣下来了。美国人转手将这批武器交给捷克军团能有多难?

所以说,就算解除了捷克军团的武装,对他们也不能完全放心,只要他们的人还在俄国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可能被重新武装起来,这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说到这里,有同志就要说了,这岂不是说捷克军团的问题是完全无解的吗?不一定,要找到解决捷克军团问题的钥匙,那首先要搞清楚一点,协约国集团为什么要拉拢捷克人发动叛乱?

答案很简单,因为协约国集团暂时无力去解决俄国的问题,德奥集团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被德奥所吸引了,无力在俄国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当时德国人给英法两国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反正当英国人策划着让捷克军团在俄国叛乱的时候,法国人一开始是并不同意的,他们更希望将捷克军团按照原计划运往法国,好减轻自己的压力。如果不是英国佬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个事儿还真成不了。

可见当时协约国集团是有心干涉俄国革命,但实在是力有不足,其实也不是完全实力不足,至少当时的日本和美国还是有余力的,但是日本人只对西伯利亚有兴趣,无意向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发展(以日本那可怜的后勤保障能力,也确实没那个能力,出兵西伯利亚的日本干涉军后来都闹饥荒,差点没饿死在俄国,后来不得不灰溜溜的退出俄国的领土),而且日本人对美国抱有深深的戒心,担心美国人借此染指中国东北和俄国远东,所以两家一直形成不了合力,还互相拆台。

而且鉴于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已经基本搞定了叛军,暂时依靠俄国国内的白军真心闹不出什么事儿来。协约国集团这才看重捷克军团这只有生力量。

所以,道理是很明显的,捷克军团之所以能叛变,主要是因为他是一直立刻能战的有生力量,对协约国集团来说,省事。想要扼杀捷克军团的叛变,就必须削弱他的力量。但是削弱捷克军团的力量也是要有策略的,至少解除武装部怎么有用。

“我的意见是,”李晓峰自信满满的说道,“我们可以答应捷克军团取道西伯利亚前往法国,也可以答应不解除他们的武装。但是他们不能一口气成建制的开赴西伯利亚……我认为必须让他们分批分次的离开俄国,限定每一批次的人数,只有当前一批次的人确实离开了俄国抵达了法国,才能让下一批离开……”

这个建议顿时让托洛茨基眼前一亮,他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个办法好,让他们分批次离开,就算某一批不老实,在西伯利亚闹事,也不会造成特别恶劣的后果!”

没错,五万捷克军团确实是一只有生力量,如果让他们一齐在西伯利亚闹事,还真没办法收拾,但是如果只有一万人或者五千人在西伯利亚叛乱,这还是一个大问题吗?

捷克军团如果不成规模,那就是一个屁,历史上的他们也只是起到了搅屎棍的作用,除了把俄国的局势搅得一片混乱,给了邓尼金、高尔察克之流乘乱而起的机会,在军事上他们很快就遭到了红军的痛击。

甚至最后自己内部都分裂了,一部分捷克军团的士兵在红军的宣传攻势之下,选择了再次倒戈,以至于捷克军团的指挥官向马萨里克呼吁,必须让他们尽快撤离俄国,否则他们所有的士兵都要变成布尔什维克了。

不过想要分割瓦解捷克军团,也不是那么容易,捷尔任斯基很快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捷克人拒绝我们的要求,不同意分批次离开我国,怎么办?”

李晓峰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他刚要说出答案,导师大人却抢在了他的前面:“这很好解决,我们只给他们两种选择,如果他们交出武器,那么我们就答应一次性让他们离开。否则,如果他们想要保留武器,就只能接受分批次离开俄国的条件。如果捷克人同时拒绝这两种方案,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他们心中有鬼,只能认为他们准备配合协约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