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唯一在意的就是李晓峰的态度,所以这厮立刻就端正了态度:“列宁同志,雅科夫同志已经向我传达了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对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无耻行径,我表示强烈的愤慨,他们的行为完全就是背弃革命、背弃人民……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您的领导下反击他们的阴谋,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列宁静静的聆听着,对于李晓峰的态度,他是很满意的,这个小同志的态度是十分端正的,没有骄傲翘尾巴,尤其是一贯的尊重我的领导,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都说领导心海里针,猜不透领导的意图,领会不了领导的精神,这样的人哪怕再有能力也是没有前途的。比如现在的李晓峰,如果他没有领会列宁的意图,恐怕今天就直接杯具了。

为什么会杯具?道理是很简单也很明显的,几天之前李晓峰很神奇的“预测”对了敌人的阴谋,并大胆的向导师大人上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至少是展现了某人的政治眼光。

但是哲学上说了,好事和坏事是会相互转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时如果列宁接受了某人的意见,那么今天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大好事一件,值得后世的史学家大书特书,可以很狗血的写道:“……列宁同志一贯善于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在六月份最诡异也最惊险的时刻,正是他听取了安德烈同志的意见,在关键时刻挫败了反动派的阴谋,保卫了党、保卫了革命……我们应当向列宁同志学习,学习他谦虚谨慎、兼容并蓄的伟大品质……这种品质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不可或缺的!”

如果是这样,事情自然是皆大欢喜,问题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列宁同志并没有接受安德烈同志正确的意见,对眼下的被动局面负有领导责任。这时候史书怎么写,板子打到谁屁股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晓峰对自己的“先见之明”沾沾自喜,或者居功自傲,那么就等于是在抽导师大人的脸。可革命导师的脸是那么好抽的?本来列宁就已经是焦头烂额,你丫还上蹿下跳的显摆自己贬低他老人家,想都不用想,板子绝对要打到你的屁股上,哪怕是现在不打,以后也是要打地!

维护领导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是一个合格下属必须的修养,这不光能让你提拔上进,更能让你消灾避祸。就比如现在,李晓峰的修养就到家了,他提都没提自己上书的事,仿佛自己写的那封信是另一个位面发生的事儿,反而他还在强调,一定要坚决服从导师大人的领导。这种态度列宁能不满意?

当然,这也不是列宁小肚鸡肠,实在是不得已,如今的他虽然名义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但是党内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尤其是在美国参战后和社会主义部长们上台之后,这种声音很想抬头,至少是蠢蠢欲动。

面对这种情况,列宁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履薄冰,只要犯错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而现在的这个错误,真心是可大可小,李晓峰的意见值得听取吗?可以说值得听。也可以说不值得听,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穿越来的,不可能未卜先知。所以听是没问题的,但不听也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在出事之后,总会有一些事后诸葛亮要跳出来指手画脚,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为了喷而喷,别说有错,就是没错也要鸡蛋里挑骨头。这些嘴炮党非常让人头疼,他们从来不做正事,只是盯着别人的错误不放,上纲上线和扣帽子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在当时的布尔什维克中,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列宁可以想象,如果这个错误被那两个孙子抓住了,绝对是要大做文章搞得满城风雨的,尤其是如今正面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恶虎拦路,内部再被这些小人一折腾,那真是腹背受敌,弄不好就满盘皆输了。

所以列宁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捂盖子,这没有任何余地可讲,好在某人的上书说到底只有四个人知道,除了某人就是列宁自己、斯维尔德洛夫和克鲁普斯卡娅,后三者管住嘴巴自然不是问题,问题是某人能管住嘴吗?

一开始列宁是比较担心的,以某人的臭脾气和不吃一点亏的个性,再加上年轻气盛,弄不好就满世界宣传去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列宁绝对是非常被动的。好在李晓峰聪明了一回,没有发癔症,让列宁省了不少心。

列宁是松了口气,而李晓峰其实也松了口气,列宁能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一想到自己心血来潮写的那封信差点给自己整得前途尽毁,他也是后怕不已。

这厮暗暗的想到:尼玛,以后再遇上这种要命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写书面材料了,这一回也就是经手的都是自己人,没有走漏消息才逃过一劫。万一是泄漏了,导师大人被动的同时,估计哥也跑不掉。如果将人心想得邪恶一点儿,斯维尔德洛夫以后想要整他,就可以拿那份东西说事。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这种冤假错案是层出不穷,其中固然有栽赃陷害,但不少人跟哥一样图一时之快,说话上书不谨慎也是重要原因。

李晓峰当时流了一身冷汗,先头的得意之情完全不翼而飞了,此时他才真正明白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那还真就是你死我活,一步都不能错,只要错了,哪怕敌人没有收拾你,自己人恐怕都会下狠手。李晓峰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刚才的态度不端正,后果恐怕是非常严重的,弄不好就真的被边缘化了。

经过短暂的沉寂,办公室里的气氛开始渐渐恢复正常,导师大人又变成了以往的他,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由衷的说道:“安德烈同志,你有这样的认识让我很欣慰,现在的革命形势极其严峻,我们必须要格外的谨慎,你先前提出的意见给了我很多启示,对于挫败敌人的阴谋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晓峰真不知道该怎么接茬,他真心是不想再提那封信的事儿了,巴不得就真当没这回事儿,我不要功劳也不出风头总可以吧!

这厮立刻表示道:“那都是我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就是想让您批评指正的,当时我还在担心会不会误导了您,如果因为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给革命造成了损失,那我就真成了革命的罪人了!”

列宁哈哈大笑,从办公桌后面走过来,坐在李晓峰对面,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很随意的说道:“你也不用太紧张,革命同志就应该畅所欲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注意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找我面谈,书面意见直接交给克鲁普斯卡娅同志……”

听了这话,李晓峰才真正的松了口气,这是导师大人在告诫他,也就是说事情到此为止。他点点头,郑重的保证道:“好的,我一定听您的吩咐!”

列宁满意的点点头,这才转入了正题:“今天叫你来,主要不是谈这个的,就像你说的,我们的敌人发动了卑鄙的偷袭,指望通过一些无耻的手段来打击我们……现在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

李晓峰对列宁说的两手准备很是好奇,因为他一直认为,列宁叫他来是想听听他的意见的,可谁想到,导师大人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一开始就给他吓个半死,现在更是直接说有了准备,似乎他老人家叫他来根本就是跑腿办事的?

李晓峰的猜测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哪怕是某人很有先见之明的写了一封预言信,但列宁对于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根本就是胸有成竹,压根就不要别人帮着出主意。想想也是,作为一个革命领袖,列宁比这更险恶的局面都见过,至于要李晓峰这样的菜鸟帮着出主意吗?

“中央委员会的所有同志已经下到了基层,努力的做群众们的工作,希望能说服群众取消明天的游行!”列宁忧心忡忡的说道,“但是对此我们的把握不是很大,现在基层群众积极性很足,对临时政府的怨气也很大,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他们拒绝接受的可能,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事情恐怕会非常的棘手,不排除我们的敌人顺势发难的可能,所以……”

说到这,列宁炯炯有神的直视的李晓峰,十分严肃的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恶性事件的可能,工人赤卫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我希望你立刻将手头的武装力量动员起来,在党需要你们的时候立刻投入战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xuanshu)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289不好的感觉

这时候李晓峰才明白了导师大人召见他的真实目的,也明白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是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瞧瞧导师大人的准备,一方面积极做群众工作,试图说服几乎要暴走的群众,另一方面也悄悄的留下了后手,万一说服工作不顺利,只能硬碰硬的话,也不会措手不及。

虽然李晓峰并不认为这种最糟糕的局面会发生,历史上,经过积极紧张的说服工作,彼得格勒的群众接受了布尔什维克的要求,取消了第二天的游行。和苏维埃的直接的对抗并么有发生,武装斗争自然也不会展开。

所以李晓峰很镇定的接受了列宁的命令:“列宁同志,我这就赶赴芬兰,一定将华工阶级兄弟们发动起来,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立刻就开赴彼得格勒,将反动派统统消灭!”

“你有这种决心是好的!”对此,列宁表示了赞许,不过他马上着重强调道:“但是,现阶段开展武装斗争时机并不成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会仓促发动起义……所以我必须郑重的提醒你,在没有中央委员或者武装起义总指挥部发出的明确命令之前,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准轻举妄动!”

“我绝不会轻举妄动!”李晓峰拍着胸脯打包票。

实际上这厮根本就没打算动,他觉着反正明天什么都不会发生,我干嘛要轻举妄动?那么干有什么好处?如今离十一月还早着呢!

抱着这种想法,李晓峰从列宁的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还饶有兴趣的观察了其他人的反应,应该说这幢大楼里除了他溜溜达达显得很轻松自在,其他人无一不是高度紧张,斯维尔德洛夫电话不停,不断的跟基层党组织展开沟通交流;捷尔任斯基严肃的向纪检干部传达中央的精神,一张铁面阴沉得都能滴水了;斯大林这厮也一改以往的沉默,拿着烟斗对一个大块头指指点点,似乎是在布置工作?

毕恭毕敬听着斯大林指示的大块头引起了李晓峰的注意,这个货似乎是伏罗希洛夫?在李晓峰的记忆中,伏罗希洛夫这个时间不应该出现在彼得格勒,按照历史进程,这位兄台如今应该在乌克兰的卢甘斯克,也就是后来的伏罗希洛夫格勒主持党务工作,他怎么在这里?

尤其让李晓峰好奇的是,这货还是一副戎装打扮,雄赳赳气昂昂的像一只翘尾巴的公鸡,说真的,这货的军事素质很一般,绝对称不上什么军事家,他那个苏联元帅的头衔也就是舔斯大林的臭脚丫换来的。可以说这货只不过是个赳赳武夫,除了不怕死以外,指挥能力一塌糊涂,算是1935年第一批五个苏联元帅中最无能的一个。

对于这位军事上极其无能的元帅,李晓峰没有一点儿好感,不用跟外人比较,这位兄台在斯大林的政治集团中都属于窝囊废,打仗不行也就算了,还不如莫洛托夫勤奋不倦,不如卡冈诺维奇擅长组织,不如马林科夫谙熟官场内幕,不如日丹诺夫理论高深,甚至不如赫鲁晓夫鬼点子多。

可以说这位老兄唯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绝对服从命令和听指挥,他对斯大林简直就是惟命是从,可以说钢铁同志让他迈右脚,他就不敢迈左脚。

最最好笑的是这厮还很喜欢显摆,1921年3月召开俄共十大,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委员。有一次,这货穿着军装,胸前佩戴着两枚红旗勋章,神气十足的参加会议,被列宁看了个正着。

当时导师大人对这厮就是一顿批评——在任何公务性会议上,即使是在代表大会上炫耀自己的勋章,都会被认为是极不得体的幼稚举动。当时伏罗希洛夫被吓坏了,于是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他再也不敢穿军装配勋章了,而是换了一件乌克兰式的绣花衬衫参加会议。

可是想一想,导师大人批评得有道理吗?讲心里话,参加公务会议军人穿军服配带勋章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儿,也一点儿都不碍眼,但是列宁偏偏就批评了伏罗希洛夫,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这货太无能,而且还不听劝,1919年内战最激烈的时候,这货跟斯大林在一起组成了军事反对派,他们强烈的反对托洛茨基提出的任用沙皇旧军队里专业人才的提议,声称革命不需要任何俄国旧军人、旧专家,仅仅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就可以打赢内战。

结果呢?损失惨重,以至于列宁当时批评他说:“在我们中间仍然存在着旧式的游击习气,从伏罗希洛夫的发言中,大家就可以听出这一点……伏罗希洛夫说:‘我们没有军事专家……我们损失了六万名战士’。这太可怕了!伏罗希洛夫声言可以不靠任何军事专家去创下英雄业绩——这难道是在维护党的路线吗?在不打算放弃旧式游击心理这一点上,伏罗希洛夫同志应当感到内疚……如果当时真有一批军事专家,有一支正规军队,也许我们就不会损失六万名战士了。”

其实说到底,这些惨烈的损失并不完全是伏罗希洛夫的责任,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斯大林强烈的抵制托洛茨基的意见,正是钢铁同志固执己见,不待见任何从沙皇就军队里“弃暗投明“的军事专家,才导致了一系列的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大名鼎鼎的图哈切夫斯基,当时就被伏罗希洛夫和斯大林联手架空,战况最激烈的时候他在南线司令部竟然无事可做,以至于列宁在写给斯克良斯基的便条中问道:“图哈切夫斯基在哪儿?高加索战线的情况如何?”

总而言之,在如今这个革命形势十分微妙的时刻,李晓峰真心不想在彼得格勒看见伏罗希洛夫这个人,这种猪一般的队友从来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可惜的是李晓峰现在人微言轻,而伏罗希洛夫很显然跟斯大林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没有任何理由就去找这个大傻的茬,恐怕很为难。

想了想,李晓峰总觉得有些不放心,一转身就进了斯维尔德洛夫的办公室,此时的小斯同志虽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很热诚的欢迎了某人。

“安德烈,和列宁同志的会面还愉快吗?”

“一切顺利!列宁同志让我恢复了工作了!”

斯维尔德洛夫很高兴的说道:“这太好了!祝贺你!”

李晓峰哪里笑得出来,他吞吞吐吐的问道:“雅科夫同志,我刚才看见伏罗希洛夫同志进了斯大林同志的办公室……”

斯维尔德洛夫有些奇怪,伏罗希洛夫进斯大林的办公室有啥好说的,这两个人关系密切在中央又不是什么秘密,“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我只是有些担心!”李晓峰斟酌着说道,“我就是想问问你,伏罗希洛夫同志是不是负责军队方面的工作?”

斯维尔德洛夫点点头道:“没错,他是彼得巴浦洛夫团的士兵代表苏维埃,负责党和他们的联络工作!”

李晓峰又问道:“只是负责联络工作吗?是不是某种情况下,他肩负着指挥彼得巴浦洛夫团的任务呢?”

斯维尔德洛夫诧异的看了李晓峰一眼,他自然听出了某人说的某种情况是什么情况,无非就是响应起义呗!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唯一让他比较在意的是某人问这个干什么?难道伏罗希洛夫那个傻大个得罪你了?

李晓峰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我听一些同志反应过,伏罗希洛夫同志虽然作风比较顽强,但是个性比较冲动,容易头脑发热……在如今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沉着冷静的同志,是不是派一个这样的同志去代替他,以免他的焦躁情绪对革命造成不利的影响……”

斯维尔德洛夫听明白了李晓峰的意思,不过明白归明白,但事情却不能这么做,倒不是他不相信李晓峰的话,伏罗希洛夫这个人他也有一定的了解,组织对他的评价是勇敢有余细腻不足,做事风格确实很组线条,在如今微妙的形势下,将党内不多的武装力量交到他手里,确实不那么让人放心。

但是,不放心最多也就是一种猜测,仅仅因为一种猜测就撤换一个同志,说破天都没有这个理儿吧?你总不能因为一个男人有猥琐妇女的工具,就将人家阉了吧?更何况伏罗希洛夫还是斯大林的人,突然没凭没据的对他发难,弄不好就要招惹斯大林了。

斯维尔德洛夫倒不是怕斯大林,而是这么搞确实不符合程序,闹到列宁那里他也没办法解释,总不能跟导师大人解释,撤掉伏罗希洛夫就是因为某人的一句话吧?

李晓峰看得出斯维尔德洛夫很为难,也知道自己的要求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所以他又给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不能替换掉他,能不能派一个忠诚可靠,最关键是遇事冷静的同志去辅佐他呢?”

这一点倒是可以,斯维尔德洛夫想了想,也就点头答应了,虽然这个搞法也有点犯忌讳,但是非常时间用非常手段,多派一个人下去监督军队的动向,也是非常合理的。当然,为了让针对性小一点儿,斯维尔德洛夫干脆建议给所有的军事领导都加配双岗,连李晓峰那里也不意外。

所以李晓峰从克舍辛斯卡娅宫出来的时候,身边就多了一个讨厌的拖油瓶——苏斯洛夫。也不知道斯维尔德洛夫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这个小家伙派到了他身边,这让李晓峰是相当的无语。

其实派苏斯洛夫去辅佐或者说监督某仙人的是捷尔任斯基,在斯维尔德洛夫建议对军事领导加派副手予以监督之后,列宁就把监督权给了铁面人,于是乎公事公办一心为党着想的纪委书记就非常贴心的将苏斯洛夫派给了李晓峰,谁让铁面人知道苏斯洛夫跟某人不太对路,绝对会很好的发挥监督作用呢!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李晓峰只能不情不愿的带着苏斯洛夫上路了,现在他是真后悔了——李晓峰啊李晓峰,你就是嘴贱,不就是一个伏罗希洛夫,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老伏虽然为人二了一点儿,但并不是真正的傻瓜,他再傻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违抗中央的命令,就算他不把中央当一回事儿,也不能不把斯大林当一回事儿吧?而斯大林现在绝对不敢跟中央叫板,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举呢?

瞥了一眼坐在车斗里的苏斯洛夫,这熊孩子一如既往的老成,一张小脸就像扑克牌的方片老K,那个严肃那个古板,根本就不带搭理某人的。

李晓峰叹了口气,这熊孩子真是不好沟通,他刚才就是想先回家一趟,让莫瑞根给雅科夫还有犹太老头带个话,让他们代为关注彼得格勒的局势。可这死孩子死活不答应,横竖催促着他赶紧上路,不准耽误时间。

当时李晓峰都有心揍这熊孩子了,没见过这么讨厌的人,可是谁让他是捷尔任斯基的得意爱徒,又是打着党中央的旗号来监督他的呢?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吧,反正熬过这一晚也就没什么事了,以后打死他也不出这种坑爹的主意了。

从彼得格勒到芬兰基地大概是四十公里路,如果是某仙人自己去,缩地成寸分分钟也就到了,可是带着苏斯洛夫就没那么轻松了,尤其是出了彼得格勒就赶上了倾盆大雨,那雨下得哗哗的,摩托足足在乡间的烂泥路上颠簸了近三个钟头,晚上七点钟,在狂风暴雨的沐浴下,风尘仆仆跟泥猴似的两人总算是抵达了基地。

可想而知,某仙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恶劣,呸呸呸吐掉了嘴里的泥浆,他幸灾乐祸的看着晕车晕的稀里哗啦,差点连苦胆水都吐出来的苏斯洛夫——该!让你个小玩意跟哥装逼,装逼遭雷劈!吐死你哥孙子算了。

不过苏斯洛夫也真行,别看他天旋地转晕得找不到东南西北,走路都是走S线,可是一提到工作,什么样的痛苦他都忘记了。拒绝了李晓峰让他休息的提议,监督着某仙人传达党中央的最高指示。

“任辅臣同志、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同志,我郑重的向你们传达党中央的最高指示!”

不同于李晓峰不情愿的假正经,任辅臣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一听是党中央的最高指示,一个个是精神焕发,腰杆挺得笔直,两双眼睛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李晓峰脸上,弄得某人还以为自己脸上有脏东西。

“党中央和列宁同志命令你们做好战斗准备,刀出鞘枪上膛,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就立刻投入战斗,随时准备好消灭反动派!现在我命令,集结全体战士,分发武器,做好一级战斗准备!”

随着李晓峰一声令下,整个芬兰基地顿时沸腾了,各种战斗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三千华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在瓢泼大雨下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操场上,一个个摩拳擦掌,大有大干一场的打算。

“你准备发动政变?”

如果说整个芬兰基地有谁情绪不高的话,那个人一定是曼纳海姆,老头并不是革命者,甚至他天然的反对革命,所以对于突然的一级战斗准备,他充满了忧虑。

“没那个打算!”李晓峰心不在焉的回答道,此时,这厮无比怀念自己温暖的床铺,以及床铺上温柔可人的安妮公主。

“还想骗我!”曼纳海姆却是火了,一把抓住李晓峰的衣襟,质问道:“不发动政变,你突然集合军队干什么?”

李晓峰没好气的又叹了口气:“就当是战备训练了,我说老曼,你不要这么紧张好不好!要发动政变我还不提前告诉你,这里可只有你有指挥经验……”

曼纳海姆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还打算让我帮你指挥军队发动政变?”

“为什么不?”李晓峰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这三千人可是我的老本,交给其他人我可真不放心!”

曼纳海姆哭笑不得的回答道:“多谢你的好意了,我是敬谢不敏!我只是你的顾问,政变这种破事儿我可不管!”顿了顿,老头很不放心的问道:“你真不打算今天发动?”

“我骗你干什么!跟你直说了吧,今天就是演习,不会动真格的!”

这下曼纳海姆好奇了,问道:“为什么?”

“时机不成熟!”

“就这么简单?”老头不相信的问道。

“就这么简单!”

李晓峰再着重强调了一遍,随即就离开了疑神疑鬼的老头,倒不是他对曼纳海姆的提问感到不耐烦,而是随着三千华工集合完毕,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他的心中陡然觉得有一点儿慌乱,仿佛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要发生。

虽然李晓峰觉得这种感觉相当的可笑,也竭力的想要压制住这种糟糕的感觉,甚至一遍遍在心中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无论他怎么自我催眠,那种不好的预感都无法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了,强烈到他根本就坐不住了。

匆匆赶到基地的电报室,李晓峰直接命令道:“立刻联系党中央,我要知道事态的进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xuanshu)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290惊闻

世上本没有事儿,墨迹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事儿!

就比如现在,如果不是李晓峰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什么事儿要发生,然后鬼使神差的跑到电报室联系党中央,这晚上的事儿也就跟他没啥关系。

可是事情就是这么赶巧,一向大大咧咧的这厮忽然的就来了大姨夫,内分泌失调的他就好比是得了强迫症,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记过,他是绝对不会消停的。

“联系不上党中央?”

乍一听电报员给了这么个结果,李晓峰当时心里就是一个激灵,某些小说中描述过、电视电影中渲染过的场景顿时就在他脑子里炸开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出现这种意义不明的现象,他本身又疑神疑鬼,引起重视也就是必然的了。

他虎视眈眈的望着电报员,万分的严肃的问道:“为什么联系不上?”

为什么联系不上?

这个问题让电报员相当的无语,这年头的电报设备最可靠的就是不太可靠,晴空万里机器一切正常的时候都可能接收不到信号,更何况这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的日子,这种天气对无线电的干扰实在是太大,接不到信号纯属正常!

李晓峰问道:“你是说这片雷雨云干扰了无线电?”

“可能性很大!”电报员结结巴巴的回答,不过他也并不能肯定就是天气的原因,前面说了,这年头的无线电设备并不可靠,莫名其妙的就可能故障,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恢复正常,根本没法讲理,“但也有可能是设备的问题……”

李晓峰很不放心的问道:“是我们的设备出问题,还是中央的设备有问题?”

这个问题电报员就更没办法回答了,天地良心这个问题问得太深奥也太无语了,这可怜的孩子被某仙人逼得没办法了,只能斟酌着给了一个答案:“我们的设备一切正常,如果排除雷雨的干扰,还无法联系上中央,那就是他们的设备出问题了?”

其实这个回答就是绕圈话,说了跟没说一样,问题是已经钻了牛角尖的李晓峰他不这么想啊!这厮心里如今是除了焦急就是焦躁,如果可能的话他会立刻施法驱散雷雨,但问题是他还没有这么大能,这种高端技能他还没有掌握,更何况疑神疑鬼的他心里总是怀疑今晚可能要出事,和中央突然失去联络很可能就是前兆。

是前兆吗?应该说,是不太靠谱的,其实刚才电报员的意思很明确,联系不上很有可能就是雷雨的干扰,但问题是这位有些没担当,不想打这个包票,尤其是在李晓峰这种“大领导”表示强烈关注的时候,换谁都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万一不是雷雨的干扰呢?

这位是不想担责任,而李晓峰完全就是杯弓蛇影了,说到底这厮还是太紧张了,从他忽然对伏罗希洛夫不放心那件事儿,就能看出这货确实还只是个小屁孩,遇上大事的时候难免不自信。

因为不自信就容易疑神疑鬼,然后就是自己吓自己,随着他的心情更加紧张,他就会从紧张变成焦躁,然后从焦虑变得焦躁,直到完全崩溃!

“不能这么傻等了!”李晓峰看了看头顶浓郁得跟墨汁一样的乌云,直接宣布:“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同志,由你暂时主持工作,我必须马上赶回彼得格勒弄清楚情况!”

“这不妥吧?”苏斯洛夫直接表示反对,虽然他被某仙人的焦躁情绪折腾得也开始疑神疑鬼,但他还记得自己的使命,“安德烈同志,党把指挥权交给你了,你不能轻动,万一要开展武装斗争,那时候谁来领导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