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衡门之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入行伍,金戈铁马,战功赫赫,一年跃三品,如今才能做到这大都护。
无人知晓他经历过什么才有了今日。
她捻着筷子,回想起他在书房里那张紧绷沉凝的脸。
思绪渐渐的,变的漫无目的起来,不自觉的,眼光轻动。
那样的男人,真不知有朝一日陷在女人臂弯里,会是何等模样。
※
一早,伏廷照常起身。
拿了军服搭在身上后,转头端了案头喝剩的凉水泼进炭盆。
灭了一室的温热,他才摸了下脖子。
那阵割肉之痛过后,竟是一夜安睡,现在又和之前一样,好似什么感受都没了。
窗外风大如嚎,料想是又下起了雪。
他很快穿戴好,抬起只手臂送到嘴边,咬着军服上的束带扯紧,腾出另一只手去推窗。
窗推开,果然外面飘着小雪。
天色黯淡,映着那片飞屑,女人的窈窕身影倚在柱旁。
听到开窗的声音,栖迟回头看了一眼,与他视线一触,站直了身。
是在这里站久了,有些累了,不自觉就倚上了柱子。
“换药吧。”她直说来意,转头便推门而入。
伏廷在窗口站着,看着她走到身前来,先一步在案席上坐了。
他什么都没说,却在想:这种下人就能做的事,何须她次次亲力亲为。
身边衣摆掖一下,栖迟已在他身边坐下,袖中两手拿出来,除了新一副膏贴外,还有块热手巾。
伏廷已自觉将颈上的旧药膏揭去,经过一晚,早已干了。
手巾揣到现在只剩半热,栖迟给他将那些残余的擦干净了,拿着膏贴送到他颈边时停一下,说:“可能还是会疼。”
伏廷眉目沉定:“没事。”
栖迟将药膏贴了上去。
伏廷搭在膝上的两臂稍紧,本已做好了准备,却没有预料中的痛楚,眼一偏,看向身前的女人。
栖迟说:“不疼么?那料想便是要好了。”
字字真诚,何其无辜。
伏廷抿住唇,腮边动两下,却也没说什么。
就算她是存心想要捉弄一下,他还要跟着计较不成?
栖迟捉弄归捉弄,还是不忘给他贴严实了,手掌贴在他颈边细细按压着布帕子。
行军之人风吹日晒,她的手要比他的脸白多了。她悄悄观察他侧脸,眉眼鼻梁,下颌线至耳根,深挺磊落,无一处不似刀刻。
手落在他喉头处,在那突出上停留一下,收了回来。
喉头一动,伏廷手扶住膏贴,眼盯着她,手上将衣领往上提了提,遮掩伤处。
外面有人在唤三哥。
是罗小义来了。
栖迟照旧低头擦了擦手指,起身出去。
刚出门,忽听远远一阵擂鼓声,混着风雪,时断时续。
罗小义已踏上回廊,口中还在叫:“三哥,城中急务!”
伏廷霍然起身。
栖迟回头时,见他抓了马鞭就出了门,大步飒沓,顷刻便转过廊下不见了。
她站到廊边,又细细听一遍那鼓声,却不是报战事的。
廊下人影跑动,秋霜快步到了跟前,附在她耳边说:附近她名下的买卖不少都被人冲了,消息是从城外送来的。
“若不是什么大事,叫下面的去应付便是了。”栖迟边想边说:“过三刻,若还是这般,再来告知我。”
秋霜应是。
栖迟回到屋中,本是想补个短眠的,因为先前等伏廷起身也没睡好,现在听了秋霜的话,只重新理了妆,也睡不着了。
以她所有,倒不在意这一些细微损失,只不过秋霜既然来报,想必也是要急。
如她所料,三刻过去,秋霜又进了门。
“家主,那些柜上的怕是应付不了,听得城中方才已鸣鼓告急了。”
栖迟听说与鼓声有关,便拿起了披风。
乘车出府时,雪停风息,倒是适合出行。
她只带上了秋霜,毕竟也是要掩人耳目的事。
马车上了路,却是越走越难。
直到城门附近,停住,再不得前进半分。
坐在车中,只听得外面人声嘈杂,必是十分拥挤混乱。
车夫安抚了一下马,跳下去,挤进人堆里打听了一下,回来后将消息告诉秋霜。
秋霜隔着帘子递话:城门已落,方才鼓声便是这里传出的。
是城外那些流民,不知怎么,忽而动乱起来了,难怪连周遭寻常买卖也受了波及。
栖迟想到那些城外见过的流民,不过是讨生活的,并非恶徒,更非叛民,应该不会这般才对。
她将帷帽戴上,下了马车。
脚踩到地,四周左右皆是水泄不通,寸步难行,乱却在城外,才会被城门挡住。
栖迟叫秋霜看住四周,刚在人群中站定,听见身后迅疾马蹄声似雷声隆隆。
两侧人群连忙散开让道。
她被人群一挤,只得一并让去道旁,转头望去,隔着一层轻纱,雷声已至眼前。
一人身跨烈马,疾奔而至,身后两列兵马,个个手执兵器。
至城下,他提手勒马,沉着两眼,盯住城门。
是伏廷。
上次见到安北都护府的兵马,还是他迎接她入府的时候。
眼下再见,竟比上次更加迅疾如箭,齐整无声,是从未见过的阵势。
栖迟看着马上的男人,一只手稍稍掀开了垂纱。
她早知他手下的兵马,是一方雄兵。
伏廷打着马,信步盘桓,军服紧贴,一身凛凛,盯着城门时一手持缰绳,一手按在腰上。
栖迟留心到他腰上配的并不是他惯带的剑,却是一柄一掌宽的刀。
手在柄上,刀藏鞘中。
她看了片刻,城门忽然开了。
一马飞入,城门复又闭合。
是罗小义,单枪匹马出去了一趟,又返回了。
他驰马至伏廷身边,歪着身子与他耳语了几句。
伏廷没说什么,只点了个头。
下一瞬,城头又是一通急切击鼓。
他按在刀上的手紧了,手背上青筋凸起。
围观的人听出不对,匆忙四散。
一时道上混乱不堪。
罗小义招手唤了几人,打马过来护道。
他竟是个眼尖的,栖迟脚还未动,便被他发现了,一双圆眼落过来,上上下下地看。
罗小义左看看,右看看,不知她为何会在这里,也不好当着大庭广众的面问。
最后只得手按一下,以口比划着,示意她不要乱动,一转头,匆忙回去找他三哥。
栖迟便是有心回避也来不及了。
她手扶着帷帽,避开人群,一直退到墙角处,再看过去,马上的男人已转头望了过来。
而后,他手上缰绳一扯,往这里过来了。
她便站定了。
伏廷打马到了面前,隔着帽纱看了眼她的脸,问:“为何来这里?”
他不曾听说宗室贵族有那等寻常百姓般看热闹的闲心。
栖迟尚未开口,那头马车边的秋霜喊道:“大都护恕罪,只因奴婢一早外出采买许久未归,家主挂念,寻我而来,这才在此遇见大都护。”
伏廷听了,便没再问。
“先回去。”他说。
栖迟点点头:“是要回去了。”
城外显然是去不成了,只能回去。
伏廷转头,看了看道上。
拥挤人潮,胡乱推挤,一片尘土飞扬。
若非有罗小义带人在防护,只怕已经出事了。
城头擂鼓未息,眼下这里并不安全。
他看见栖迟的马车已被迫挤到路边,车夫和秋霜全被堵在那头,只能望着,也过不来。
罗小义好不容易打马过来:“三哥,快叫嫂嫂回去,万一出事可怎么好。”
一人摔过来,差点撞到栖迟身上,伏廷用手挡了一下,一翻身,下了马,将缰绳递给她:“骑马回去。”
骑马是最快的。
栖迟接了,在他身前站着,说:“我上不去。”
伏廷说:“脚踩住镫便上去了。”
她又道:“你的马太高了。”
伏廷知她身娇,肯定不会骑马,但耳中城头擂鼓又响了一遍,他二话不说,手在她腰上一扣,抱着她就送了上去。
女人娇柔,从他臂中落到马上。
他将她脚塞入马镫。
“大都护府的夫人,岂能不会骑马。”说完,将缰绳塞入她手中。
栖迟握住了。
“说的也是。”她提一下缰绳,两腿轻轻夹了一下马腹。
马在她身下,缓缓前行几步。
她回过头,一手掀开帷帽上的垂纱,冲他看了一眼。
伏廷站住了。
他看出来了,她分明是会骑马的。
“三哥。”罗小义遥遥唤。
伏廷生生转回盯在女人背上的双眼,转身过去。
第十一章
栖迟自然是会骑马的,以前常在外行走,又不得亮身份,难免会有车船不便的时候。
若是不会骑马,路途麻烦,可想而知。
伏廷的马是军中战马,通体黑亮,身长腿高。
她坐在上面,恍若人流中高高鹤立,混乱的行人几乎挨不到她。
打马穿行,直到那阵人潮没了,她才勒马暂停。
身下马鞍皮革已旧,灰褐的,裂了几道细细的纹路出来。
她用手摸一下,甚至觉得糙手,想起了那男人不由分说将她抱上马的情形,转头遥望一眼。
已看不见城门,也不知他那里,现在情形如何了。
秋霜落在后面,晚了半个时辰才回到都护府。
本还担心着,入了府门见到新露,听她说家主早已安全回来了,这才松了口气。
栖迟回来后,先翻开册子清点了自己在城外的铺面,而后便坐去了窗前。
安安静静的,一直听着外面的动静。
街道上的喧哗人声已听不见了。
秋霜走进房来,以袖拭去手心里惊出的冷汗,轻声问:“家主,往下要如何是好?”
眼下城也出不去了。
栖迟望着窗外,说:“还没看明白么,只要解决了城外的流民,便也什么事都没了。”
秋霜回味过来,确实根源在流民。
栖迟坐正,想了想:“今日罗小义说不定又会到府上来,你与新露去外面等着,若他到了,就来告诉我。”
话说完,还没等秋霜应下,耳中便听到那阵鼓声又响了一通。
她眼睛又望了出去。
……
鼓声急急促促,响在城头。
道上人已散尽了,只剩下肃然两列兵马陈阵城下。
罗小义打着马,回到伏廷身边,搓一下冻僵的脸,问:“三哥有何打算?他娘的,人太多了!”
外面忽然流民激增,他出去一趟,已询问清楚,是因为原先流至下面各都督府的流民也一并过来了。
伏廷统辖着八府十四州,一身积蓄不仅投入了瀚海府,更优先了下面的各都督府军备、十四州边防。
尽管如此,今年流民多于往年,几大都督府也无力再收容这么多人。
那些过去的流民并未寻着落脚地,反而被驱赶出来,最后只得统统涌向首府瀚海府。
瀚海府外的流民听说他们竟是被驱赶过来的,担心首府也会一样赶人,都是些走投无路的,一时流言四起,便先自乱了。
伏廷扶刀立在城门前,双唇紧抿。
罗小义说:“听闻前些时候还有个好心的给城外的流民散过钱银,倒叫他们安稳了些日子,谁承想眼下说乱就乱了。”
他恍若未闻,在沉思。
以城挡着,并不是办法。
城头鼓声又起。
已是一催再催了,罗小义心急,从马背上跳下来,贴近他身前,又唤一声:“三哥,到底如何说?”
能如何说?伏廷沉眉。
皆是平民,他手中的刀是用来杀敌的。
若非要防范城中受损,他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耳中听着鼓点,他一咬牙,手从刀柄上松开,说:“开城。”
罗小义一怔:“要放他们进来?”
流民入城,入军者充军,垦荒者落户,本无可厚非,可如今人数过众,以他们眼下的境况,根本是难以负荷。
他似是想起什么,恍然大悟地嘀咕:“我知道了,三哥那老本,原来就是留着做这个用的。”
伏廷没作声,也没否认。
他早有扩军打算,只是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形下。
“不如,还是再想想吧。”罗小义又犹豫了。
虽然扩军有益,可那些老本要安置这么多人怕是不够,还是有空缺。
伏廷决心已下,嫌他啰嗦:“少废话,开城!”
罗小义看看他脸色,手抄了抄后颈,无可奈何,只好上了马,一夹腿,往前奔去,高声传讯:“奉大都护令,开城收人!”
鼓声彻息,城门缓缓开启。
※
临晚时,担心城中情形会传入府里,栖迟抽空去看了一下侄子。
李砚照常在随先生念书,已快下学。
门窗关着,他手执书卷,轻轻晃着脖子在念一首绝句,根本没听见城中嘈杂,倒是安安稳稳的。
她隔着窗缝看了两眼便离开了。
从他院中出来,就碰上了小跑过来寻她的秋霜。
正如她所料,罗小义真的来了。
新露已如往常般将他请去外间那间屋子里烤火去了。
大都护,倒是还没回来。
栖迟心说正好,这事也只能单独跟罗小义说。
罗小义其实是经过,他三哥领军入营了,让他率人安置流民。
他半道经过都护府,想着进来问一下那位县主嫂嫂安全回府没有,回头好告诉他三哥。顺便也可以给他府上报个信,好叫他嫂嫂安心,结果
就被请来烤火了。
正两手在炭盆前伸着翻来覆去,栖迟进了门。
罗小义马上起身,嘴甜地唤:“嫂嫂。”
栖迟拢着手,不进来,只站在门口,逆着光,也叫他看不清神情。
她问:“那些流民如何了?”
罗小义正忧心着,一听她问便想吐苦水:“三哥果断,自然是放入城中来了,只不过……”
话说一半闭了嘴,想着得给他三哥留点面子,还是不要说太多了。
不妨却听她接话道:“只不过花费太多,料想是又拮据了。”
罗小义被她揭破,一阵干咳。
娘的,他三哥的人竟是个人精。
栖迟早就猜到了。
那男人率军而至,飒然果决,光这份魄力,这点小事早就解决了。
能有什么事是能让他迟疑的?
无非就是因为这个罢了。
她抬袖遮了下唇,说:“缺多少,我可以出。”
罗小义脚下一撇,险些被炭火撩到,抓着衣摆一脸惊愕地看着她:“嫂嫂说真的?”
栖迟点头。
罗小义早见识过她大方,先是一喜,接着却又摇了头:“不行,流民入了营,拿的是军饷,哪有问嫂嫂要军饷花的。”
这与给他三哥治伤可不是一回事。
若是叫他三哥知道了,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罗小义虽然动心,可也觉得拉不下那个脸。
“确实,”栖迟不紧不慢道:“但往小了说,我帮的是自家夫君,他好了,于我只会更有益;往大了说,安顿流民,可扩军也可增富民生,
对这辽阔北地有益,于国更是有利。我身为宗室,为家为国,有何不可?”
罗小义细细一想,竟然无一处不说在点子上了。
他睁大两眼,就差拍腿了:“嫂嫂你是诸葛转世不成!”
就凭这张嘴皮子,都能去借东风了,难怪能治得住他三哥了。
栖迟笑:“那我便当你是答应了。”
罗小义搓了搓手:“我是可以,但三哥不是好糊弄的,只怕瞒不住。”
栖迟心说那又如何,他知道了便知道了,她又不是做了什么坏事。
嘴上却道:“就是知道你三哥为人,我才只与你说这事,只要你按我说的去办便好。”
罗小义思来想去,点头答应了。
栖迟走近一步,细细将打算与他说了。
罗小义点头,全都记在了心里,而后一抱拳,也顾不得烤火了,脚步匆匆地离去。
直到出了府门,抓着马缰时,心里却又犯起嘀咕:莫非他三哥这是否极泰来了?
这位嫂嫂简直就是处处在帮着他,可真是没话说了。
他走后没多久,天就黑下来了。
院中一圈都掌起了灯火。
因为早上飘过一次小雪,打湿了回廊,下人们也已细细洒扫过了,还有些痕迹未干。
伏廷从外面回来,胡靴踩过廊下,是直往书房的路,忽而停步,往主屋那里看去。
想起了白日里的情形。
那里面是他的妻子,不过问一下似乎说不过去。
不然好像不是个男人。
他将马鞭塞入腰里,脚下转了方向。
主屋许久不来,愈发变了样。
门前悬着厚厚的挡风垂帘,被挑起搭在门上,垂下数条丝绦,是光州时兴的式样。
他往屋内扫了一眼,满室熏香。
空无一人。
但这屋子里到处都是李栖迟的印迹。
他又看了一遍,往廊上看了看。
也没见到她身边常跟着的那两个侍女。
若非罗小义告诉过他,她已安全回来,现在怕是还要出去找了。
伏廷站了站,转头回书房。
走至半路,听见马嘶声,似是他坐骑的声音,循声走了过去。
一直到马厩,不见有人,只有棚上挑了盏灯。
他低头进去,战马立着,喷着响鼻,一只蹄子时不时抬一下,似是要踢人的架势。
转到侧面,才发现那马腹上贴着一只细白的手。
手的主人从马身旁站了起来,看着他。
伏廷看着她朦胧灯火里的脸,心说难怪不见人,原来在这里。
是栖迟。
“叫新露给你备了副新马鞍,她们都不敢靠近你的马,只好我来了。”不等他开口,她先说了缘由。
送走罗小义,她才想到了这事。
刚才蹲着,正是在系马鞍,此时站起来,她才松手放开敛着的衣裙,手指抚了抚衣摆。
伏廷扫了眼新马鞍,是层新皮子做的。他过得随意,倒真有多年未曾换过鞍辔了,以往身边也没有人会替他想起这些细碎事情。
他不禁又看她一眼,说:“这马烈,兴许会伤人。”
栖迟说:“我骑了一路,不曾察觉它有多烈。”
伏廷下巴一动,心说那是他抱她上去的,不然试试?
想到这里,倒是记起先前那幕了。
他低下头盯着她:“你会骑马为何不说?”
面前的女人眼珠轻轻转动,低低回:“你也不曾问过。”
实话实说。
当时她明明只说了上不去罢了。
难道不是他先小看了她么?
伏廷一时无言。
过半晌,才道:“谁会问那个。”
心里却觉得,似是又着了她的道。
栖迟似笑非笑,眼瞄着他。
他立在马厩里,几乎快要挨着棚顶上的横木了。
又看到他身上,他腰上塞着马鞭,那一柄宽刀还未卸下,就横在他腰后,军服腰身收束,一身莽气。
伏廷察觉到她看着自己腰后,怕吓着她,摸到那柄刀,解了下来,拿在手里。
刚要低头出去,忽听她声音低低的,贴着背后传来:“你若有什么想知道的,直问我就是了,不问我又如何会知道。”
他停步,莫名想起,那日她说治好了他,要他与她多说几句话的样子。
她又转到他身前来。
“给我看看伤。”她垫脚,贴近他颈边看了看。
伏廷仰起脖子,眼却往下看着,落在她额上。
她的手在他颈上按了两下,大概是在这里被吹凉了,碰到他脖子一阵冰冷。
身旁战马认主人,误以为贴近有险,立即抬起前蹄。
伏廷一把摁住马额。
马嘶两声,才安静了。
栖迟看一眼马,又看一眼他,手收回来,说:“原来还真是个烈的。”
伏廷看着她,良久,才想起从马额上收回手来。
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脖子。
心里说:别说马,就连他自己,也要适应了这女人才行。
第十二章
又是一场大雪刚停。
晨光入窗。
盆中凉水倒映着脸。
放下刮下巴的小刀后,伏廷摸了摸颈上,伤处发硬,已经结痂了。
他低头,整一下军服,在案席上坐下。
门外有人小步进了门,他看过去。
不是来给他换药的栖迟,只是一个仆从,进来送早食的。
又看一眼门外,天已经亮起有片刻了,平常这时候他早已出府入营。
今日,却还在这里坐着。
他嘴角一动,竟觉好笑。
连着每日出去回来都见她过来上药换药,难不成还养出习惯了。
想到这里,立即起身,去拿马鞭。
走出后院,迎头撞见罗小义。
“三哥先别走,”他风风火火而来,伸手拦一下:“我有好事要与你说。”
伏廷停了步。
……
栖迟今日起晚了。
她想着那男人该是走了,走到书房外面,却见门是开着的。
手提一下衣摆,脚迈进去,里面的男人立即转头看了过来。
他旁边还站着罗小义。
她看了一眼,作势转身:“想来你们是有话说,我先回避。”
罗小义忙道:“嫂嫂是三哥屋里人,哪里用得着回避,留下来不碍事。”
栖迟看向伏廷,他军服利落地站在那里,眼仍在她身上,对此也没说什么。
她只当他同意了,走了进去。
要经过他身边时,有意无意的,她踮起脚,看了眼他颈上的伤。
那伤的最严重的地方已长出新肉来,泛着红,显然是要好了。
她心说,似乎也用不着她了。
顺便,将手中带来的新膏贴收起来了。
他似是察觉到,头往她这边偏一下。
她已走开两步,敛了衣摆,在案席上跪坐下来。
伏廷转头去看罗小义。
不等他开口发问,罗小义先朝外唤了一声。
他手下的一个兵抱着个匣子进来,放在桌上就退出去了。
伏廷扫了一眼,问:“这什么?”
罗小义一手掀开,捧给他看:“三哥可瞧清楚了,是飞钱。”
伏廷低头看着,一只手伸进去,翻了翻,确实是飞钱,而且是厚厚的一大叠。
这些都是凭证,拿着这些便可去兑取现银。
不是小数目。
他抬眼问:“哪里来的?”
罗小义道:“那些城外流民起乱时冲了不少买卖,我派人去稳住了,守了几日。如今那些商人的生意通畅,心生感激,这些飞钱便是他们自
愿拿出来充作军饷的。”
伏廷眉皱一下,没说话。
罗小义不见他有回应,又道:“三哥想什么呢,我们正缺这些补上空子呢,这钱岂不是来的正好?”
伏廷这才开口:“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好事。”
商人重利,怎会突然自愿出钱。
罗小义一愣,反应倒也快,马上又道:“不过算是他们多交些税罢了,眼下北地还没完全缓过来,也就这些商户手里有余钱,他们花钱壮军
,也是为保自身平安,人之常理啊。”
说完悄悄看一眼他嫂嫂。
心里腹诽他三哥:自然不会有这样的好事,还不多亏你娶了个好婆娘。
栖迟坐着,从案头的漆盘里拿起一个橘子。
这橘子是她花高价从南边运来的,只因李砚贪嘴想吃。
特地叫新露也送了一些摆在书房里,这男人却至今一个也没动过。
她用手指慢慢剥着橘子,仿佛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
伏廷手按在腰上,盯着匣子,缓缓踱步。
他一路走到今日,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从来不相信什么运气。
如今天大的好事就放在眼前,说不奇怪是假的。
罗小义一直观察他神色,又瞄他嫂嫂,却见她真就只是进来听听似的,竟不闻不问,无奈心一横,道:“反正我已答应收下了,三哥便是不
要也没辙了。”
伏廷沉脸,抬眼说:“那你还来与我说什么?”
罗小义笑起来:“三哥是大都护,不与你说与谁说。”
说完又冲那头案席道:“叫嫂嫂见笑了。”
栖迟捏着瓣橘子,抬起头:“你们说的什么,我刚才倒没在意听。”
罗小义笑说:“是了,这些军中的事乏味的很,嫂嫂不用关心,只当我与三哥说笑好了。”
二人打暗语似的客套完,他看一眼伏廷:“三哥与嫂嫂说话吧,我去外面等你。”
说罢转头就出门去了。
反正匣子是留下了。
直到此时,伏廷才回头看一眼。
她只是坐在那里剥着橘子,看不出来是不是真没在意听。
他心想或许不该在她面前说,军中的境况叫她知道了,他脸上又有什么光。
栖迟手里捏着的一瓣橘子压在唇上,抬头见他看着自己,放了下来。
“我方才见你伤已大好了。”她说。
伏廷摸住脖子,说:“结痂了。”
她站起来,知道他该走了,走至他身边,拿了一旁的马鞭塞去他腰间。
伏廷低头,看着她手伸在他腰侧塞着马鞭。
腰带紧,她用了两只手才塞进去,手指紧紧压在他腰里。
他又嗅到她发间熟悉的香气,眼动着,看到她一片雪白的侧颈。
“那我以后不必每日早晚都过来了。”她口中忽然说。
伏廷回味过来,她说的还是伤的事。
面前的女人忽然抬起了头,眼中隐隐带笑:“倒像是来习惯了,不知你习惯了没有。”
他双唇抿紧。
被她看着,不自觉地在想要如何回答。
回想先前,倒像是真习惯了。
她却又像并不在意似的,拿开手说:“好了,走吧。”
伏廷手在腰上重新塞了一下马鞭,仿佛那双软糯的触碰还留着。
察觉自己似乎看她太久了,他才动了脚。
“等等。”栖迟唤他。
伏廷回头,见她指了一下桌上的匣子:“钱竟也不要了。”
他过去拿上了,一条手臂挟住,走到门口,停下回头,看着她:“没在意听?”
是在反问她先前的话。
栖迟对上他的眼,他高拔挺俊立在那里,一双眸子比常人要黑,落在她身上又深又沉。
她不觉就出了个神,移开眼,手指拉住袖口:“嗯。”
伏廷看着她别过去的脸,便知她听的一清二楚,嘴角微咧,一时无言,转头出了门。
出了府门,罗小义已牵着他的马在等着了,远处是一队带来的兵。
伏廷过去,接了缰绳。
罗小义搓着手呵口气,打趣说:“三哥与嫂嫂说什么私话了,叫我好等。”
能说出来的还叫什么私话。
他将匣子抛过去,踩镫上马。
罗小义稳稳接了,说回正事:“不瞒三哥,我已叫人先回去准备发饷了,只等这匣子里的凑够了一起。”
言下之意是匣子里的钱必须要用了。
伏廷抽出马鞭,说:“下次再先斩后奏,我灭了你。”
“那是自然,绝没下次了。”罗小义赶忙保证。
而后从怀里抽出块布巾来,仔细将匣子包起来,往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