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希特勒和希姆莱看来,饿死几百万俄国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占领区的管理,希特勒也没有打算让国防军介入,而是完全交给了希姆莱。
    基于这个目的,随同德军进入苏联的,还有一小撮面色阴沉,领口缀有两道闪电领章的亡命之徒——由第三帝国“中央保安总局”派出的党卫队别动队,其中A、B、C三个别动队分别配属于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D别动队跟随着第11集团军),这些别动队的主要成员是武装党卫军士兵、秘密警察、刑警和秩序警察。这些别动队专门在占领区队负责“政治委员命令”的执行,他们可以在“经过国防军指挥官许可”的情况下自行处决苏军的政工人员。当然了,所谓的“许可”在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对战俘进行“甄别”权力也是属于别动队的。而这个所谓的“甄别”,其实是无法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除了“政治委员命令”以外,党卫队别动队还负责执行“清理”犹太人之类的难以启齿的特殊任务。这场战争的意识形态性质已经暴露无遗,此时在很多人看来,支撑希特勒的行为的已经不是理性的谋划,而是狂热的意识形态信条。
    除了捕杀苏军政工人员和清剿敌后游击队外,
    希特勒的极端种族主义政策和希姆莱指挥下的党卫军所表现出来的残忍和冷酷不但在德国国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对,也遭到了德国国防军官兵们的反感和厌恶。由于党卫队别动队在搜捕枪杀苏军政委和战俘一事上表现得过于“积极”,很多地区的苏军宁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结果给国防军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象莫斯科战役中的苏军在华军的进攻下一触即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苏军在面对德军进攻时却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顽强,反差为何会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就是拜党卫队别动队所赐。
    面对党卫队别动队的暴行,龙德施泰特、曼施坦因、博克、魏克斯等国防军高级将领忍无可忍,他们纷纷向“狼穴”拍发电报,指责党卫队别动队的滥杀无辜干扰了国防军的正常作战。在国防军将领们的压力下,希特勒不得不悻悻地下令撤销“政治委员命令”。不过,这并没有降低党卫队别动队的工作积极性,精力充沛的别动队员们很快便在清剿苏联游击队方面找到了“平衡”,因为苏军游击队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捕杀苏军政工人员和清剿苏军游击队外,党卫队别动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他们的“本职工作”——“清理”犹太人上。由于在苏联辽阔的国土上,犹太人无法象欧洲其它地区的犹太人那样能够得到中国人的保护,而党卫队别动队也嫌建立国内那样的集中营过于麻烦,捉到犹太人后干脆和对待苏军战俘一样的通通处决,在整个战争期间,大约有150万俄国犹太人遭到捕杀。
    希特勒的野蛮屠杀政策在还未丧失理性的德国人中间引起了越来越强烈的反感,原本根基就不太稳固的第三帝国的内部裂隙越来越大,由于德军在苏联战场战事的失利和随之而来的巨大伤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德国不可能有效占领和统治苏联的广袤领土,他们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有识之士担忧德国再次在处于军事上的顶峰的时候盛极而衰,渴望结束这场看不见尽头的战争。
    早在1943年,极度痛恨纳粹政权的“地下宰相”戈德勒和德军前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及哈塞尔等人就德国的“前途”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现在的态势已经是德国通过战争手段可以获得的最好结果,继续进行战争只能陷入上一次大战时的窘境。尽管有中国的帮助,德国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但势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希特勒的极端种族主义政策不但使德国站在了国际道义的反面,而且注定不可能长久。戈德勒力主推翻纳粹政权,成立一个新德国。
    在众多德国国内反对纳粹政权的人士的努力下,很快,一个巨大的密谋集团建立了起来,他们当中包括德国各个阶层的人士,当中也不乏德国国防军的高级将领。
    本来,在是否除掉希特勒的这个问题上,密谋集团内部是有分歧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谋害国家元首的行为等同于叛国,象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上校就认为“现在暗杀希特勒无异于叛国,而对‘褐色瘟疫’的(指党卫军)清算最好等战争结束后再进行”。但现在战争已然结束,在德国侥幸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情况下,希特勒和希姆莱竟然想要将战争的矛头偷偷的对准昔日的盟友中国,将德国带入更可怕的战争深渊。这种危险使得密谋集团的成员们彻底的抛开了对纳粹政权的幻想,开始一心一意的准备将希特勒和他的忠实爪牙希姆莱杀死。
    在密谋集团中,特雷斯科夫少将是主张干掉希特勒最为坚决的人。他一直不相信希特勒会带领德国走向胜利,他对希特勒“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疆拓土”的承诺嗤之以鼻,对希特勒那句“我不能带着这个民族走向辉煌,就带着它走向死亡”的话尤其反感。他不止一次的对密谋集团的成员说:“希特勒是一个疯子,必须干掉他。”他第一个提出来了“欲救国唯有先叛国”的口号,并且声称“以暴易暴是被暴君的残忍逼出来的,在这一问题上容不得丝毫胆怯”。在担任中央集团军群首席作战参谋期间,他成功地组建了前线军人当中的反纳粹集团,并将总参谋部、前线部队、外交部、军事情报局和民间的抵抗份子组织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络,并且先后策划了5次针对希特勒本人的刺杀行动。
    听了特雷斯科夫少将的话,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上校晃了晃头,一只独眼放射出了坚毅的光芒。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他缓缓的说着,晃了晃装在右臂残肢上的铁钩,“希姆莱就快要生产出原子弹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渠道,让中国方面知道这件事。”特雷斯科夫说道,“中国方面有所准备的话,战争也许就不会爆发了。”
    “不,那样的话,‘中国皇帝’也许就不会来了,‘艾米尔’也就不会到彼得堡去。”戈德勒摇头表示反对,“‘艾米尔’留在德国,我们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如果他去俄国的话,你打算怎么动手?”哈塞尔问道。
    “炸掉他的飞机。”特雷斯科夫干脆地回答道。
    “你已经开始准备了?”戈德勒看着特雷斯科夫问道。
    “没错,而且是英国人提供的。”特雷斯科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怪怪的笑容,“就是炸死海德里希的那一种。”
    听了特雷斯科夫的话,戈德勒和施陶芬贝格的脸上都现出了惊讶之色。
    第三帝国最可怕的人物之一,中央保安总局总长、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代理保护国总督莱茵哈特。海德里希在布拉格市内遭到英国特别行动处(SOE)空投的两名捷克特工的伏击,袭击者先用一枚特制的反坦克手雷炸坏了海德里希的座车,随后用手枪向他连开数枪。被炸伤的海德里希成功的躲开了枪击,甚至还硬撑着向两个捷克特工开枪还击,但一个星期后,海德里希还是挂在了医院里。
    ~~~~~~~~~~~~~
    收集新书国旗图案中……继续求月票……   

(一千四百零四)密谋集团
    (一千四百零四)密谋集团
    盖世太保详细调查了海德里希遇刺事件,对现场的爆炸物残片进行了分析,确定袭击者使用的是一种装有1。6公斤诺贝尔808塑胶炸药的反坦克手雷,其炸力可以轻易穿透51毫米厚的装甲。
    威力强大,可塑性强的诺贝尔808炸药引起了密谋者们的兴趣,听到消息后的特雷斯科夫决定使用装有这种炸药的炸弹炸死希特勒。因为使用英国炸药的好处是可以躲过盖世太保无孔不入的监视。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境内的一切爆炸物都被列入管制物资之列,如果使用参加密谋集团的谍报局提供的爆破器材,一旦暗杀行动败露,中央保安总局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炸药的来源,进而把密谋集团一网打尽。但使用英国炸药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SOE经常把这类东西装在包裹里空投到德国占领区的后方,供占领区地下抵抗组织使用,谍报局和盖世太保都查获过不少这类空投物资,这些“礼品”数量众多,难以仔细统计,因而无法追查。而且使用之后还可以混淆视听,让人误以为是英国情报机关所为(在战争期间英国人确实研究过对希特勒实施“定点清除”的行动,但在希特勒转移到“狼穴”之后,这类行动计划都被搁置了)。
    “我已经让谍报局搜集到了足够的这种英国炸药。”特雷斯科夫说道,“即使没有成功,也可以让英国人顶着。”
    “邱吉尔那个混蛋,知道这个消息后的感觉一定会非常不错。”戈德勒想起了现在还在伦敦逍遥的邱吉尔,恶狠狠地说道。
    尽管邱吉尔已经倒台,但他似乎仍然不肯甘于寂寞,他的身边聚集了一群和他一样的“志同道合”者,这些人一有机会就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讲,号召白人世界团结起来,共同抵御“*祸”的威胁。邱吉尔一直不承认英国的失败,把英国向德国投降解释成为“欧洲的联盟的伟大开端”。在一些明智的德国人看来,邱吉尔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想要离间和破坏中德同盟。而事实上,英国在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对于德国接收英军武器装备的要求都尽量的给予配合,而对中国则没有这么积极主动,同样也表明了英国政府的立场。但这时的希特勒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对于头号战犯邱吉尔,他也出人意料的并没有立即要求引渡。希特勒的这一反常举动同样令第三帝国的很多军政要员感到疑惑不解,但出于对元首的天才的崇拜和信任,竟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德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战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对于清正尚武的容克贵族以及千千万万牺牲的德国国防军军人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想要在他的飞机上安装炸弹很难。”施陶芬贝格上校说道,“他每一次外出都换乘不同的飞机,我们总不能把他乘座的所有飞机都炸掉。”
    “我已经安排好了,在他从彼得堡回来的路上干掉他。”特雷斯科夫看着施陶芬贝格说道,“倒是你那里的行动,难度更大,施陶芬贝格伯爵。弗洛姆那个家伙就是答应了加入我们,也根本靠不住。”
    “不要紧,我来这里之前已经去过‘狼穴’,让我们尊敬的元首签署了一份关于后备军应对突发事件的修改补充方案。”施陶芬贝格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现在后备军已经是我们的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戈德勒吃惊地看着这位被称为“半个人”的独眼独臂上校。
    “很简单,我就是将这份文件直接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就签字了。”施陶芬贝格笑着说道,“就这么简单。”
    “我简直不敢相信。”特雷斯科夫瞪大了眼睛,吃惊地望着施陶芬贝格。
    “我知道他不会细看。”施陶芬贝格给他解释道,“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耐心看完一份充满了枯燥的数字和细节的文件的。”
    “太好了。”戈德勒忍不住拍起手来。
    “希姆莱和戈培尔都必须死,”一直没有说话的贝克说道,“戈林可以先留一下,他如果愿意和我们合作,我们成功的把握会更大。”
    “我们马上开始行动吧。”施陶芬贝格看了看墙上的日历,“愿上帝保佑我们。”
    俄国,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大帝行宫。
    “我原来还以为布尔什维克党人早就把这座美丽的宫殿破坏掉了。”孙晨钧看着挽着自己的安娜斯塔西娅,笑着说道,“想不到我现在还能亲眼看到它。”
    “什么?哦,没有。”目光一直落在久别的丈夫身上的安娜斯塔西娅回过神来,“这座宫殿是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最卓越的代表,没有人会舍得毁掉它。”
    “看样子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就是破坏’准则,他们自己也是有选择的执行的。”孙晨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此时的安娜斯塔西娅并没有注意到丈夫在说些什么,她看着一身白色琵琶金丝钮绣金龙纹华夏海军元帅礼服的丈夫,神情因为喜悦和幸福而感到一丝恍惚。
    此时他们夫妻俩正漫步在俄罗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豪华行宫的花园里,置身于这座宫殿当中,人们都会被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的壮美外观和金碧辉煌、色彩绚丽的精美内饰所倾倒。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这座行宫位于彼得堡城南30公里处,于1717年彼得一世时期初建,至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晚期形成规模,这座行宫曾连同1788年建成的皇村中学、1796年建成的亚历山大宫及其宫廷园林被统称为“皇村”。由于俄罗斯的著名诗人普希金曾在皇村中学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在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际,当时的苏联政府曾将这里更名为普希金城,现在这里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而俄国政府选择在这里为安娜斯塔西娅举行登基典礼,当中也是颇有深意的。
    “父亲当初也认为你在彼得堡举行登基典礼比较好。”孙晨钧说道,“他一直担心莫斯科不那么安全。”
    “你不在我身边,我在哪儿都感觉不到安全。”安娜斯塔西娅用手指捏了捏他的胳膊,“现在才过来,真该好好的罚罚你。”
    “看样子这顶亲王王冠,我是不要也得要了。”孙晨钧拍了拍妻子的手,笑道,“到时候可不准欺负我啊。”
    “看你说的,在家里,我永远是你的妻子。”安娜斯塔西娅看着孙晨钧,温柔地说道。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当年这里的主人可是选过男妃的。”孙晨钧看着面色有些憔悴的妻子,和她开起玩笑来,他模仿着当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宫廷女官的口气,用俄语说道,“启禀陛下,这个坚挺,那个疲软,这个微不足道,那个硕大无朋。”
    安娜斯塔西娅先是一愣,立刻明白过来他是在嘲笑自己,不由得羞红了脸,由于二人是在花园里,周围还有很多人,安娜斯塔西娅不好意思象在家里那样的随便,她只是憋着笑用手狠狠的掐了他的胳膊一把。
    妻子的动作让孙晨钧感觉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幸福二人世界当中。的确,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开始时,他们夫妻二人都不由自主的置身其中,他转战于浩瀚的大洋,而她,则辗转于广阔的西伯利亚战场之上。
    如今,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夫妻二人重聚之时,都感觉到分外的温馨和幸福。
    孙晨钧正想再和女皇妻子开开玩笑,一位美丽的少女快步的向他们夫妻走了过来,孙晨钧看到少女的身影,脸上的笑容不由得一僵。
    这位少女身穿一套漂亮的带有红蓝回纹花边的汉式服装,秀发直垂到腰际,面庞清秀可爱,她来到了安娜斯塔西娅的身边,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送到了她的面前。
    安娜斯塔西娅松开了孙晨钧的胳膊,高兴地接过了少女送给她的花束闻了闻,她没有注意到丈夫脸上异样的表情,而是亲热地在少女的额头轻轻一吻。
    孙晨钧看到少女眼中闪过一丝顽皮的神色,他情不自禁的顺着她来时的方向望去,看到了站在远处的那个依然美得令人心醉的身影,在那个身影的旁边,是一位高大英俊的青年。
    少女和安娜斯塔西娅告别,转身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孙晨钧看着时间仿佛在她身上停滞了的伊娜婷珠和她给自己养育的一双儿女,一时间不由得怅然若失。
    伊娜婷珠远远地望着他,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可能是怕他不自在,她转过头,不再看他,而是拉着一双儿女的手,走进了旁边的人群。
    孙晨钧目送着伊娜婷珠的身影消失,转过头刚想说些什么掩饰自己表情的不自然,却突然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位“凤凰”集团的总裁大人,此时正站在一处喷泉旁,笑mimi的看着自己。
    “来给你捧场的人还真是多啊。”孙晨钧不敢和薛明燕揶揄的目光对视,转头苦笑了一声,对安娜斯塔西娅说道。
    “新生的俄国需要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肯定需要中国同行的帮助,当然要请这些朋友光临了。”安娜斯塔西娅显然认出了薛明燕,说道,“这次的典礼可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哦。父亲要在这里会晤德国的那位希特勒先生,你知道吧?”
    “我知道,这一次和他来的德国政要很多,海陆空三军元帅和总理都会到。”孙晨钧点了点头,“对于俄国来说,这一次也是收回权益的好时机,你可要把握好机会。”
    “我明白。”安娜斯塔西娅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之色。
    对于和德国即将开始的谈判,她在心里并不是很有把握。
    “我们去接父亲吧,他马上就到了。”孙晨钧看了看远处的钟楼,说道。
    听到孙纲即将到来,安娜斯塔西娅眼中的忧愁之色消失了,她招了招手,几名一身白色军礼服的侍卫军官立刻赶了过来。
    “备车,我们去机场。”她轻声吩咐道,孙晨钧注意到,此时的安娜斯塔西娅,又恢复了平日的干练和从容。
    “我们马上要降落了,总统。”于芳对躺在沙发上象是睡着了的孙纲说道。
    听了她的话,孙纲睁开了眼,于芳替他拉开了窗帘,孙纲向窗外望去,第一眼看到的,是机翼上两个巨大的喷气发动机。
    自己现在乘座的,是由中国最新式的“昊天”大型喷气式轰炸机改装成成的客机“紫禁城”号。
    由于在大功率喷气式发动机上取得的技术突破,对中国来说,建造这种大型的喷气式轰炸机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我都不敢想我们能这么快的从北京飞到彼得堡。”于芳也看到了机翼上的巨大引擎,笑着说道,“史部长果然没有骗我们。”
    “我也没有想到。”孙纲笑了笑,目光落在了为自己的座机护航的数架“天火”式喷气战斗机身上。
    为了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彼得堡,史司特意为自己安排了这架专机,空军部对此也做了专门的安排,保证孙纲的专机及中途换班护航的战斗机在中途的每一处机场停留加油的时间达到最短,经过周密的准备,他果然象史司说的那样,一路顺风的到达了彼得堡。
    “外面的风大,一会儿下了飞机,就马上乘车。”于芳对孙纲说道,“已经安排下去了。”
    “好。”孙纲活动了一下略微有些僵硬的手指,点了点头。
    尽管机舱的内部温暖如春,但不知怎么,他仍然感到丝丝的凉意。
    虽然不好女色的史司兑现了承诺,破天荒的还“投其所好”特意安排了一个由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美*女组成的护士团在飞机上担任护理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给他显示排场),但对孙纲来说,此时的他,心思早就不在这些地方上了。
    战后需要安排和处理的事,一样非常棘手。
    “俄国女皇登基,应该会天下大赦。”于芳说道,“但我希望斯大林那个暴君除外。”
    “所以我才决定在这次大典之后对他进行审判。”孙纲点了点头,“他杀了那么多的人,又把他那一套传播给了全世界,间接害死的人也不比他自己杀掉的人少。公审的目的,也是为了向全世界公布其思想和主张的罪恶,以昭后世。”
    “对了,徐毅凡这个人,您听说过吗?”于芳象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
    “有印象,好象很久以前听皓轩说起过,怎么了?”孙纲问道。
    “据说他是一位参加过华俄战争的老战士,退役后做生意发了大财。”于芳说道,“他本人倒没什么,只是他有两个儿子在战争期间走私大量稀土,被抓住后判了死刑。他为了给儿子保命,正在到处打通关节,好象走门路到了夫人那里,听说他本人还到最高法院去摆资格显战功呢。”
    “他不知道这么做没用吗?”孙纲听了她的话,面色阴沉了下来,“走私稀土资敌是重罪,亏他还敢说自己是华夏军人,他难道不明白他儿子这么做会害死多少华夏军人?”
    “对了,他一共三个儿子,小儿子徐小凡是参加过珍珠港战役的特级战斗英雄。”于芳接着说道,“那天就是他在最高法院把他父亲架走的。”
    “他这个儿子还算没有白养。”孙纲沉声说道,“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也该知足了,那两个就当他从来没有生下来吧。”他看了看于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放心好了。”
    “我刚才说的可是‘好象’。”于芳笑着说道,“我想夫人知道了,也是会和您做一样的决定的。”
    “惩治贪污腐化一直是我重点抓的问题,看来贪官枪毙得还有些不够。”孙纲有些恼火地说道,“史司那家伙这一次给我安排这么好的飞机,又弄了一堆美女来,我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对于中国来说,贪污**问题是历朝历代的痼疾,从来没有得到过根治。尽管目前的华夏共和国相关法律已经相当完备,而且执行也极为严格,加上经过多年的教育,法制观念也深入人心,但仍然没有做到杜绝这一现象。
    “这情况可不太一样啊,您可要分清楚了,”于芳笑着说道,“生活富足了,追求一下享受也没什么,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而且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您应该还没有过这个度。”
    “你这是和史司那家伙串通好了,曲线救国来了。”孙纲佯怒瞪了于芳一眼,她笑着吐了吐舌头,没有再说下去。
    “也许,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孙纲转头望向窗外的白云,自言自语的轻声说道,“有些事,还是留给其他人来完成吧”
    ~~~~~~~~~~~~~~~
    继续求月票……   

(一千四百零五)瓜分世界的谈话
    (一千四百零五)瓜分世界的谈话
    于芳从孙纲的话里听出了深深的疲倦之意,她看着眼前的老人,心里满是敬佩之意。
    在有着千年帝王史的中国,并不是所有的登上权力巅峰者,都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
    作为孙纲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她当然知道,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孙纲已经决定,不搞封建帝王“立储传位”的那一套。
    战功赫赫已经有了海军元帅头衔的“太子”孙晨钧,虽然能够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亲王,但绝不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任总统。身为军情处总长的孙晨硕,当然更没有这个可能。
    如今的中国,施行宪政多年,已经真正走上了民主法制国家的轨道,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一些封建时代的思想还很有市场,但已然不是主流。
    当然,于芳不会知道,孙纲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会和另一时空发生的历史有关。
    在那个时空当中,如果不是“红太子”的意外阵亡,中国很可能根本无法走出那场前所未有的惨重浩劫,会象“金太阳”统治下的朝鲜一样,成为真正的“邪恶轴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位个子不高却历经无数艰险的老人,对中国的贡献,要远远的超过那位躺在纪念堂里供人瞻仰和头像印刷在钱币上的“伟人”。
    很快,“紫禁城”号降落在了机场上,当孙纲和陪同前来的谭延恺顾维钧等人走下舷梯之时,一个窈窕的身影飞快地扑进了他的怀里。
    “你可来了,爷爷。”
    孙纲看着一身俄罗斯传统裙服的孙女孙悦嘉,心中涌起一丝的暖意,他抚摸着孙女的柔长秀发,任凭她挽住了自己的胳膊。
    很快,孙晨钧和安娜斯塔西娅迎了上来,安娜斯塔西娅以拥抱表示对孙纲和一同到来的姊妹孙雪菲的欢迎,并向孙纲介绍了陪着她前来迎接的俄国政府要员,孙纲和布留赫尔元帅、符拉索夫、朱可夫和赫鲁晓夫等人一一握手,随后和大家一道乘车前往叶卡捷琳娜大帝行宫。孙纲和孙女孙悦嘉同乘一车,安娜斯塔西娅和孙雪菲同乘一车,孙晨钧则和布留赫尔坐在了一辆车里。
    “看样子你妈妈很受拥戴。”孙纲看着钻进汽车里的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对坐在身边的孙女说道。
    “妈妈和朱可夫将军谈过很多次,还有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和科涅夫将军,他们都不太好说话,但最后他们都愿意参加俄国新政府了,”孙悦嘉跟着回头看了看,说道,“赫鲁晓夫将军倒是很容易就争取过来了。”
    听了孙女的话,孙纲联想起了自己原来时空中的“苏修”领导人赫鲁晓夫,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赫鲁晓夫,应该是不会背上“在导师坟墓上跳舞”的骂名了。
    就在车队向前进发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阵阵的轰鸣声,孙纲抬头透过车窗向天空中望去,看到了数架外形和涂装一模一样的大蜻蜓一样的螺旋桨式大型飞机的身影,在它们的身边,则是数架英制“流星”喷气式战斗机的身影,只是这些“流星”战斗机和那些大型螺旋桨飞机一样,机身和机翼上都涂着醒目的“卐”字徽记。
    “德国元首也来了。”孙悦嘉也看到了天上飞过的德国飞机,她转过头对孙纲说道,孙纲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若有所思地地盯着那几架一模一样的大型飞机看了一会儿。
    看到天上的这些飞机,孙纲不由得很是佩服希特勒的谨慎和机警。
    由于曾经遭到过多次的暗杀,希特勒对自己的每一次出行都变得分外小心,他为自己准备的用于出行的飞机共有100多架,每次外出都带着数架同样的飞机,以使暗杀者无法确定他在哪一架飞机里。这一次来彼得堡观礼,他显然就是遵照的这个套路。唯一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为了显示排场和德军的战绩,选择护航的战斗机竟然是从英国人手中接收的“流星”喷气式战斗机。
    “爸爸和布留赫尔元帅去迎接他了。”孙悦嘉指着身后几辆转头离开的汽车说道。
    孙纲点了点头,收回了目光,说道:“我们很快就会见到他了。”
    很快,重新赶回机场的孙晨钧和布留赫尔元帅迎接了刚刚到达的希特勒及随同前来的大批德国政要。在双方互致问候的时候,孙晨钧注意到,随同希特勒前来的纳粹高官将领当中,竟然没有希特勒指定的“接替人”帝国元帅戈林的身影。对于一向爱出风头的戈林元帅竟然没有前来观礼,孙晨钧和布留赫尔都感到十分惊奇。
    1945年7月8日,在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大帝行宫,俄罗斯帝国女皇安娜斯塔西娅一世的登基典礼正式举行,和以往罗曼诺夫王朝历代沙皇以奢华隆重著称的登基仪式不同的是,这次登基大典的仪式举行得很是简朴。女皇身穿以中国丝绸锦缎为材料制成的简约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