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位英国观察员是这样记载在“虾夷共和国”——也就是北海道发生地战斗地:“至于日本军队地行动以说乏善可陈。尽管他们拥有数倍于俄**队地人数上地优势他们因为缺少必要地重型武器装备和沿用在非洲时地过时战术。使得他们在进攻俄国人坚固地火力强大地要塞工事时遭受了惨重地损失。日本人在虾夷围攻俄军要塞地战争自始至终都是一场十足地悲剧。那些因循守旧头脑僵化地日本军官不惜牺牲日本士兵地生命。强迫他们发起一次又一次地毫无意义地进攻。日本士兵地收复故土地爱国热情很快就在血淋淋地事实面前丧失殆尽。一些日本士兵不愿意被这样驱赶着走向死亡。在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哗变。……在攻克日高城后。负责这次攻城作战行动地日本陆军第三师团司令上原勇作将军在战斗结束后痛苦地承认:‘……我现在唯一地感觉就是内疚和痛苦。为了我们尚未完成地事业。我不得已葬送了那么多人地生命。耗费了那么多宝贵地弹药和物资。浪费了大量地时光……’。”
    在经过血腥惨烈地战斗之后。日军收复了北海道近三分之一地土地。而由于今年地严寒天气格外地漫长。北海道也出现了多年未有地暴风雪天气。平地雪深三尺。强烈地降雪和严寒使得
    军根本无法作战,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军事行动道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而孙纲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脸上却现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吓了他身边的爱妻马月一跳。
    “刚刚从前线回来就给我看这种表情,成心是吧?”马月白了孙纲一眼,替他取过了大衣,示意侍女们退下。
    因为天气过于寒冷,孙纳担心马月的身体受不了,因此在去前线视察的时候就没有带她一起去,结果让她很是不满,现在过了这么多天,看到他回来了,原先在家里的满腹牢骚和怨言不知怎么全都烟雾弥漫了,她现在只想单独和他好好的说会儿话,就象他平日里在家的时候一样。
    “哦?我有吗?”他笑着向她张开了手臂,将她抱在了怀里。
    侍们知道他夫妻有私房话要说,一个个都微笑着退了下去。
    在家里,所有的人都知道们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孙纲每逢回到家里,首先都要与爱妻热烈的拥抱一会儿,家里人对这种在后世看起来都显得颇为“摩登”的行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私下里称之为“见面抱三抱”。
    “一切顺利?”马r意的享受着他那健壮厚实的胸膛和强有力的拥抱,轻声问道。
    “还不错,段芝泉把赤塔拿下来了,然是一座空城。”孙纲感受着她柔软娇躯和她身上那特有的温馨气息,轻轻拥吻着她说道,“守卫赤塔的那个俄国将军阿列克谢夫是个厉害角色,以后我得注意了。”
    尽管他们穿越到这个时空已经有多年了,但岁月在他们俩的身上留下的变化痕迹却并不多,在外人看来,时间似乎在他们俩的身上停止了。
    由于军务部长夫人的年美貌和实际年龄相差得太大了,中国民间的商家纷纷喧传说军务部长夫人是使用了他们的产品才“驻颜有术”的,一时间凡是军务部长夫人使用的东西在民间都成了抢手货,马月对此感到好笑之余,也对这件事可能产生的别的影响加大了关注。
    毕竟,她和孙纲是“穿越者”这件事,是他们夫妻俩最大的秘密。
    “空城?是怎么回事?”马月伏在他怀里轻声的问道。
    “俄国人放弃了赤塔,举火焚城,然后向西撤退。”孙纲说道,“段芝泉和聂老爷子想派兵追击,被我下令制止了。”
    “为什么不追?”她又问道。
    “那个阿列克谢夫打仗很有一套,他很可能是听说了海参崴被咱们攻下后,知道咱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赤塔了,他觉得继续坚守下去被咱们包围歼灭太不划算了,所以主动率军撤退,想趁着天冷的时候引诱咱们追击,让咱们的战线拉得过长,等后勤补给跟不上了咱们也追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再发动反击,就象当初库图佐夫在莫斯科对付拿破仑那样,”孙纲对她说道,“老子是过来人,当然知道他打的是什么算盘,想让老子上当,门都没有,呵呵。”
    当然,除了这个不想上俄国人的当之外,天气过于寒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队兵力虽然充足,但很多士兵来自于南方,不适应这种地狱般的严寒天气,目前在队当中因为寒冷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战斗减员,因此孙纲才下令停止追击,命令大军在铁路沿线城市村镇内过冬,等待天气好转之后再做打算。
    “是啊,今年真的是格外的冷。我在北京都不怎么太愿意出门了。”马月抬起头,看着他现在还有些发红的鼻头,笑着说道。
    “没错,我在前线,这回是感觉到鼻子都能冻掉是什么滋味了。”孙纲苦笑了一声,说道,“不小心的时候,连枪栓都能冻住,吐口唾沫到地上真的能听见响。”
    “我的天,幸亏没去。”马月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笑着说道。
    “不过,去南边的时候,你和孩子们就可以跟着我去了。”孙纲拥着她在椅子上坐下,笑着说道。
    “我听说了,你要在台湾集结舰队和俄国人那位‘老马大爷’决战。”马月有些担心的看着他,“你不是又想上军舰亲自参加战斗吧?”
    想要积分的朋友快来抢评吧!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各种票!   

(七百六十八)“调停”的背后
    是有这个想法,”孙纲笑了笑,故意逗了爱妻一句,么需要你过去看着我呢?”
    “有这个必要,不然的话,等你上了船,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pm)”马月看着他,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我这回得把你拴在裤腰带上才行。”
    “行,就这么说定了。”孙纲说着,目光在屋子里的一个角落里停留了一下,象是想起来了什么,脸上现出了一丝犹豫不决的神色。
    “你在担心什么?”马月象是猜出来了他在想什么,立刻追问道。
    因她看到了,孙纲的目光落在了橱窗当中的战舰模型上。
    这些用钢铁做的世界各国的著名战舰的模型,是年幼的孙晨钧最喜欢的玩具。
    “这一次咱们的对手,你那‘本家’马大爷,可比当年的日本人还有原来历史上的那个罗日捷斯特文斯基要厉害得多。”孙纲说道,“十三艘战列舰,可是够咱们打一阵子的了。”
    “不是说新战舰只有五艘吗?有几艘还是老古董,应该没那么可怕吧?”马月看着他说道,“你在这个时候可不能没有信心啊。”
    “有些事情,光有信心是行的。”孙纲苦笑了一声,“今天我刚回来的时候,唐少川还对我说,美国公使告诉他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愿意调停咱们和俄国人的战争,少川问我的意见,我还没有想好应该让他们如何回答这位总统先生的‘好意’。”
    “对记得你说过,这个西奥多斯福总统大人是个狠角色,最会玩‘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游戏。”马月点了点头,“听说原来是美国海军部副部长?”
    “他那‘胡萝卜加大棒’。又名‘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孙纲让爱妻地话逗得笑了起来。“没错。他原来是副总统。麦金莱遇刺后。他就这么上台了。”孙纲想了想道。“这位海军部副部长出身地总统大人。很可能是会给咱们带来麻烦地。”
    “是啊。今天地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人。”马月说道。“别看美国人现在还和咱们称兄道弟地们和俄国人这一仗要是打输了。他们恐怕立刻就会变脸。”
    “不光是打输了。咱们打赢了。情况恐怕也同样麻烦。”孙纲说道。
    “你是说他们会担心咱们威胁到他们?”马月立刻明白了过来。“那样地话我们怎么办?”
    孙纲听了她地话。不由得微微一笑“怎么办?凉拌。”
    现在随着中国在战场上地节节胜利。好多西方国家已经感觉到了什么对国际事务一向不是太上心地美国人都表示出来想要“调停”。对孙纲来说这些都已经在他地意料之中。
    美国自从占领了菲律宾后,对中国的一举一动就十分注意当年在大清帝国再次击败了日本以后,美国人积极和当时大清北洋水师的实际掌控者孙纲接触,以“备忘录”的形式签订了同盟条约,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强大起来的中国海军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在俄国第一次入侵中国的时候,美国为了防止俄国吞并中国后变得强大起来威胁到自己,才和英国人一道支持中国,并在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取得了中国的信任和不干涉菲律宾事务的保证,但现在,逐渐强大起来的华夏共和国对亚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对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来国已经不再是一枚可有可无的制衡西方列强在亚洲的势力的棋子了。
    而孙纲当然知道,罗斯福后来弄出来的那个举世震惊的“大白舰队”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虽然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但有些事情,很可能还是以它原来的面目出现。
    “美国人是怕咱们把俄国人打趴下了之后,威胁到他们。”马月微微一笑,说道,“我记得你说过,你想把咱们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东西伯利亚,那样的话,就和美国的阿拉斯加连上了,咱们和美国人成了邻居,美国人心里害怕也算正常。”
    “你说得对,我本来是想等天气转暖之后,调一部分陆军继续前进,尽可能的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土地多占一些,弄个既成事实,等和俄国人坐下来谈的时候,以实际控制区为主,可现在美国人露头了——其实不光是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也都钻出来了,除了德国人不是那么投入—的话,我们恐怕就得改改原来的计划了。”孙纲的眉头渐渐拧紧,“不然,中国就会有别的麻烦。”
    “没错,树敌太多的话,对国家以后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好”马月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一点点的陷入沉思腰,舒服地躺在了他的怀里。
    熟知历史的孙纲当然知道,这些西方国家目前纷纷表示要“调停”的原因都是什么。
    法国人是最先表示要“调停”的,而且也表现得最为积极和热情,因为在法国人看来,俄国虽然是一个不怎么能靠得住的同盟,但对法国来说,法国需要俄国同法国一道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宿敌德国形成夹击之势,如果俄国人在这次战争中被中国彻底击垮,没有了牵制的德国将成为法国的大患,那样的话,法国就永远也别想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了。
    而且,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不可避免的会威胁到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如果能够联合其它国家在中国没有对俄国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结束这场战争,对法国来说好处也是相当大的,所以法国人才会这么“热心”。
    而法国和德国为了争夺北非战略要地摩洛哥而一度剑拔弩张的时候,英国为了改善同法国的关系而在摩洛哥问题上选择支持法国,1904年8月英国和法国已经签订了“英法协约”,法国人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当然“调停”起来就更有信心了。
    而英国人也出“调停”的目的,就不是一般的人能猜出来的了。
    但孙纲对此知道得仍然分清楚。
    “如果中国和国不幸发生战争……英国的目标应该是使战争局部化,也是说,我们将在没有第三国(指法国参战时保持中立。……如果允许法国站在俄国一边,那么法国和俄国将把中国打败,其结果就会是俄国、法国和德国结成同盟,这三个国家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大陆的主人,而我们将会遭到排挤。
    ……由于中国新政权的基还不稳固,如果俄国以压倒性的胜利战胜中国,或者与法国联合起来战胜中国,而我们在那个时候去援救中国而不使其亡国,那么我们就会同法国和俄国成为世仇,而战败的——很可能从此忘恩负义的—中国也就不能作为反对俄国扩张的工具了。如果中国暂时战胜俄国——要一劳永逸的战胜俄国那样的拥有无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众多的陆海军大国,是难以置信的,而战败的俄国会重新组织起来,于日后再度同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实力较量。……中国和俄国的相互削弱,对英国和欧洲来说是最有利的。俄国会遏制‘黄祸’,而中国会遏制‘俄祸’。……而最终,当中国和俄国都得到一定的削弱之后,才可能成为我们的伙伴,去反对我们在欧洲的‘新敌人’(指德国。因此我们必须和法国改善关系,并将相互之间曾经是敌人的中国和俄国团结在我们周围,这样,我们在面对‘新敌人’的挑战的时候,才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力量。”
    这19011年3月11日英国外交部远东事务次长弗朗西斯蒂向英国外交大臣提交的“备忘录”里的一番话,虽然英国人根本不知道,远在东方的这位中国“副国王”,早就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知道了里面的内容。
    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当年英国人的这个“备忘录”里面的话,孙纲直到今天,仍然记得十分清楚。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作为“华战争”前夕中国最重要的“盟友”英国,也确实就是按照这个方针进行的。
    而美国和英国在国际上一向走得很近,这一次美国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来自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压力,所以出面表示调停,内心也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想要借机制约中国的意思在里面。
    如果中国这场和俄国的战争真的如英国人所愿的话,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战胜了俄国后被拴在了“英法中俄”协约的战车之上,决不是孙纲想要看到的结果。
    要是自己依照列强的“心愿”现在就设法结束战争的话,对中国来说,俄国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削弱”,将来还可能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那么,对中国来说,在俄国远东陆军已经被摧垮的情况下,只有彻底解决掉马卡洛夫率领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让俄罗斯帝国成为“没有海军的国家”,中国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保证!
    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订求月票!   

(七百六十九)断了消息的新疆
    于战胜后的中国,参不参加那个很可能出现的“英法约”,就得看战后形势发展的具体情况了。
    而孙纲认为,在没有消灭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之前,接受西方列强的“调停”同俄国和谈还为时尚早。西方列强选择在这个时候纷纷“冒泡”,也是有不想让俄国被过分削弱和给俄国保留制衡中国的军事实力的意思。
    大国之间的博弈对抗,可绝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想到自己在后世的好多XB书中看到的猪脚穿越回去后,买了这个武器,引进了那项技术之后,就能虎躯一震,王八之气乱飞,一夜之间就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今天“提兵十万入东京”,明天“不斩伦敦誓不还”,对西方列强进行一边倒的虐杀,最后大旗插遍全球的狗血YY情节,孙纲就有一种想笑的感觉。
    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从国家战略和全球范围的角度看问题,知道目前的中国最需要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时间。
    还有通过教育启迪民智,让民众能够真正觉醒的时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什么大炮,什么战列舰,什么坦克,什么飞机,还有工业技术,政治制度,等等等等,其实都不是主要的问题。
    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对一个国家来说。整体地国民素质才是最为关键地。
    你有很多钱。可以买到一大堆东西。但你不能往老百姓地脑袋里硬塞进去知识。
    只有民众地综合素质得到了真正地提高。这个国家才算是真正地强大了起来。
    有了高素质和高凝聚力地民众。就算这个国家在一场战争中被打成废墟。在战后照样能够迅速重建。重新崛起!
    梁启超经常在报纸上和文章中大声疾呼地“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地警告。在真正地“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是永远不会过时地!
    “想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做了?”马月看着孙纲那出神地样子。不由得笑问道。
    “嗯。”孙纲点了点头,“海上决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消灭掉俄国人的这支舰队,这样,在让西方国家‘调停’和俄国人谈判的时候,咱们才能勒个好价钱。”他又想了想,说道,“这一回就‘边打边谈’好了,我一会儿和老头子商量一下,老头子不是就喜欢‘以夷制夷’吗?让他好好过过瘾。”
    “自从上次去前线劳军回来后,老头子们的身体最近都不太好,政务院的日常工作现在几乎都是各部部长在直接负责。”马月说道,“很可能到谈的时候,还得你上场。”
    “本部长要去南方督师,没那个功夫。”孙纲笑了笑,说道,“我让外务部李大公子和唐少川他们去就行了。”
    “那好,我和孩子这两天准备一下,咱们好出发。”马月点了点头,“对了,罗家公主去不去?”
    “为什么这么问?”孙纲“警觉”的看着她笑眼弯弯的样子,问道。
    “看你那个样子,你没做亏心事,紧张个什么劲?”马月好笑的说道,“人家毕竟是出了大钱支持你的,这场大海战,应该是你给她的最好回报了吧?让她去看看,高兴高兴不好吗?”
    “算了,我现在其实是不太敢见她的,”孙纲摇了摇头,说道,“我答应过她,要在这场战争中让俄国崩溃,但现在这么多国家出来‘调停’,这个目标恐怕是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达到了。我当初的‘牛皮’都已经吹出去了,现在有些不太好收场了。”
    孙纲和爱妻说这些并不是在那里找不带尤吉菲尔去南方观战的理由,而是实际的情况确实如此。
    尽管自己在战前已经做了周密的计划,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有些事情,不是光有好的计划就可以决定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急着要去南方坐镇的原因。
    自己为了这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海上决战,拼命为中国凑齐了7艘万吨级战列舰和13~大型装甲巡洋舰,并且培养了一批能征善战的优秀海军官兵,而且自己也做了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使得中国海军在面对俄国海军时,能够拥有一定的局部优势。但在海战中,不确定的因素毕竟太多。
    世界海战史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器兵力却最终战败的例子有很多,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海战的最终胜负很多时候是由场内和场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的。
    “你原来在担心这个。”马月恍然大悟道,她想了想,“不过,我想,以她的冰雪聪明,是会理解你的。”
    “我不敢指望着她理解我,所以还是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吧。
    说道,“也许这当中还会发生什么别的我们意想不到”
    “你回来不去见见她吗?可不要让她以为你在躲着她。”马月象是想起来了什么,笑着说道,“如果你要是让她恨上了你,你可就惨了。”
    “我也害怕这个,你让我想想该和她说什么再去吧。”孙纲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那双蓝莹莹的大眼睛和那张绝美的俏丽笑脸,心里一热的同时,还有一丝不由自主的悸动。
    而就在这时,在北洋实业银行大楼内罗斯彻尔德银行办事处的房间里,尤吉菲尔看着手中的情报,突然不自觉的轻轻打了个喷嚏。
    “用那个人的话说,就是有人在这个时候叨咕我了。”尤吉菲尔望了望窗外飞扬的雪花,吃吃一笑,自言自语的说道。
    她又从他那里,学会了一句中国方言。
    她当然想不到,刚刚在背后叨咕自己的,就是参政阁下本人。
    “俄国国内和革命和暴动居然因为战争的过度失败和他们的皇帝答应立宪而趋于平淡了。”尤吉菲尔放下了手中的情报,心里微微感觉有一些失望,“就象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话,真是‘过犹不及’啊。”
    “但就象他和沃尔特说的那样,俄国在东方的惨败会让俄国人的目光重新回到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土耳其人那里。”她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罗曼诺夫双头鹰的一个头,就要不复存在了。”
    她已经知道了孙纲从前线回来后,要去南方督战的消息。
    这些日子,不知什么原因,中国国内的新闻检查变得不那么严格了,很多报纸都在报导着中国海军的舰艇陆续前往南方集结的消息。
    她知道,中国和俄国的最后决战,即将开始。
    也许是因为“旁观者清”的关系,对于这场海战的结果,她的信心却远比那位参政阁下要大得多。
    她丝毫不怀,中国海军会取得这场海战的胜利。
    但不知怎么,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她却并没有激动的感觉。
    是因为自己现在也变成了这场棋局当中的棋子的原因吗?
    她努力的抛开心里的那种苦涩不快的感觉,将注意力又集中在了手头的情报上来。
    自己现在还有没有什么应该提醒他的地方?
    自从自己的情报网和中国的情报机构及安全部门联手之后,她不自觉的就充当起了他的“情报顾问”的角色。
    是那位目前对俄国皇后有着非凡“影响力”的那位“圣徒”最进的活动?
    想到那个姓“放荡的人”的家伙在情报里面的可憎面目,她不由得感觉到了一阵厌恶。
    她又拿起了最近的所有情报看了看,象是发现了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于中国新疆地区的消息了。
    她又仔细的对照了一下,点了点头。
    不光是新疆,连哈萨克草原和阿富汗一带的消息也都没有。
    虽然因为这些地区比较偏远,情报的搜集和传递比交通发达的地区要困难得多,但却不至于没有任何消息。
    象西藏地区,同样的偏僻,但情报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却都没有出现中断。
    前些时间,英国驻印度的军队还因为边境纠纷同驻防的藏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英国人试图进入西藏的尝试又一次被阻止(英国人这一次在装备精良的新式藏军面前吃了大亏),北京方面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消息,新疆方面没理由不通消息的。
    中国的情报部门现在可能也没注意到这个奇怪的现象。
    尤吉菲尔想了想,立刻同安全署长任厚泽以及军情总处负责人陈志坚打了电话。
    任厚泽和陈志坚的回答差不多和尤吉菲尔想的一样,他们也注意到了新疆和北京方面的联系已经中断,他们正派人联系在甘隶宁夏一带的情报机构和驻军,火速查明情况。
    由于不清楚新疆地区发生了什么事,因此他们也没有向孙纲报告。
    尤吉菲尔听了他们的回答不由得感到好笑,没有消息不等于没有事情发生,作为下属,他们其实有必要提醒孙纲这件事的。
    中国官场的这个“报喜不报忧”的习气,现在还在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甚至于是工作最为高效的情报机构。
    ~~~~~~~~~~~~~~~~~~~~~~~~~~~
    关于对即将开始的海上大决战,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在讨论区里提出来,便于给大家加分!
    ~~~~~~~~~~~~~~~~~~~~~~~~~~~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   

(七百七十)心结
    过尤吉菲尔转念一想,孙纲手下的这两位干将不向孙有他们的道理,在情况没有弄清楚之前,说了也不一定有用,倒不如等查明真相后再
    她现在当然想象不到,当后来她得知了新疆到底生了什么事情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尤吉菲尔放开了手中的情报,转身来到了窗前。
    外面的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变得越来越大了。
    房间里壁炉的火烧得正旺,室内温暖如春,但此刻的她,心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暖意。
    自己远离家乡、人来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但在她看来,伦敦并没有:她家乡的感觉。
    而在北京,她恍惚的找到了一点家乡的温暖。
    由于那位“副国王”的关,在他的关照下,被从俄国解救到中国来的犹太人民除了前往英美各国的以外,凡是留下来的,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妥善安置,生活得很好。
    就拿来说,定居下来的犹太人已经完全的融入了北京百姓的生活。
    前些天。一约七岁地小女孩还对她说。北京要比莫斯科美得多。
    她当知道。孩子地话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在俄国入侵中国地时候。也有很多犹太青年志愿加入了队参加战斗。并且牺牲在了战场上。
    很难想象。一个流浪千年地民族。会对一个古老地国家产生这样地感情。竟然不惜牺牲生命去捍卫她。
    自己。现在对新生地中国。不也有一种难以割舍地情怀么?
    还有那个人。那个被外国人称为“副国王”地家伙。
    想到自己和他的那次极为戏剧性的会面,她的嘴角现出了一丝笑意。
    记得自己决定亲自去见他的时候,家族里的人都很不以为然为她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
    “那些拖着长辫子的中国人狡诈,多,贪婪,傲慢,有时候还迂腐得要命,让人无法忍受。”这是自己临行时,从意大利来的堂妹罗拉罗斯彻尔德对自己的说的,“我觉得你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着一头母猪让它爬到树上去的可能性都比你的计划能够实现要大。”
    而后来生的事实证明,“母猪”这一会真的会上树了。
    自己见到的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
    “……他是一个没有辫子的中国人,身材高大,面容俊美,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说话总是彬彬有礼上去给人一种他是一位诗人的感觉,但他的目光有时深邃锐利时平静如水,他经常在不同的人面前变换着不同的面目,让人很难猜透他心里的真实想法。……他的知识异乎寻常的渊博,对于任何领域差不多都知道一些,当你和他谈话的时候,很容易变得以他为中心。……他具有缜密的思维和非凡的行动力有时候在我面前却显得象个天真的孩子,我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人会具有这么复杂的性格。……”这是自己第一次对这位“副国王”做出的评价。
    “……到目前为止,我现他为中国所做的一切可以用‘恰到好处’这个词来形容,每当这个古老的国家陷入了又一场危机中的时候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办法来消除这些危机,虽然结果常常表明他并未取得完全的成功,但这种‘先知’一样的敏锐,却不是任何人能具备的。……”
    “……这个建立在旧王朝废墟上的新国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会出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