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刀……和哥萨克刚一交手,刀就不知道飞哪去了……枪还没等放就让他们给砍成两截了,”徐毅凡苦笑道,“手枪也没拔出来着五爷你和二丫来的快,要不这条命也没了……还不如二丫和杜丫头两个女子们俩就杀掉了七个哥萨克……”
    “你这是第一次上战场,这种事儿是难免的姑娘上花轿,谁都有头一回五爽朗的一笑,拉他站了起来,向周围喊了一嗓子,“马刀和枪!有余富的没!这边儿要!”
    一个战士应了一声,将两支骑枪和一柄马刀送了过来,从枪和刀上的血迹来看,应该是一位牺牲的战友的遗物,王五扶徐毅凡起来,拉过他的战马,将刀枪帮他装束好,并把一把哥萨克头目的军刀也给他捎上了备用。
    “这一仗不算什么,往后的战斗,有的是杀敌的机会。”张绍曾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他们身边,他坚毅锐利的目光紧紧盯住了徐毅凡,看了他一会儿,突然自嘲的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今天其实也是第一次上战场。”
    徐毅凡不好意思的一笑,翻身上马,看到了骑枪上的斑斑血迹,神情也变得坚毅起来。
    “各队出!”张绍曾一边走向自己的战马,一边挥手说道,在军官们的大声命令当国骑兵战士们纷纷上马,开始出。
    队伍继续前进了一段时间,张绍曾策马冲上了一处山坡,举起了望远镜,极目远眺,绵延的西伯利亚大路横亘在眼前,就在不远处,一个简陋的火车站出现在了那里。
    军官们挥手止住了骑兵战士们的前进,策马来到了张绍曾身边,当他们看到了火车站之后,一个个都掩饰不住脸上的兴奋之色。
    “只有一小队俄国步兵,分散在东西两处。”张绍曾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情况,略一思索,命令道,“让爆破组开始准备,迫击炮连和一营先上,攻下这个火车站。”
    处似乎传来了低沉的爆炸声,张绍曾心里一紧,和远镜循声望去,只见那里似乎隐隐有黑烟升腾起来。
    张绍曾想了想,说道,“地图。”
    两名参谋军官飞身下马的将地图在马背上展开,张绍曾对照了一下方位,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奇怪的笑容。
    “不会有俄军大队过来吧?”一位军官有些担忧的说道,
    “没事。”张绍曾摇了摇,笑了笑,说道,“快,抓紧时间,我们开始。”
    随着一连串剧烈的爆炸,大的铁路桥轰然倒塌,化作了残废的钢梁和石块瓦砾,淹没在了灰蒙蒙的灰烟尘土当中。
    北风很快吹了飞扬的尘土,易随风挥了挥手,驱散了飘到面前的飞灰,看了看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的俄国铁路桥,确定桥已经被完全摧毁之后,他向远处的骑兵指挥官点了点头,指挥官开始下令撤离。
    一队队中国骑兵开始将点着的把扔进俄国人的房屋里,焚烧那些在一开始的战斗中未被摧毁的建筑。
    几天来,象他们一样的好中国骑兵队伍象蝗虫一样的横扫贝加尔湖以东的西伯利亚铁路的附近地区,炸毁铁路和桥梁,切断电线,摧毁火车站及铁路沿线的俄军哨所和据点,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就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在毁铁路的同时,中国骑兵部队歼灭了防守铁路沿线的大量俄军,给俄军以沉重打击,虽然由于天气寒冷,山高路远,加上远离在康努乌梁海地区的补给基地,中国骑兵部队经过连续战斗,自身损失也不小,而且弹药和粮食都难以补充,但本着贯彻孙子兵法当中的“重地则掠”的原则,中国骑兵部队在俄国人的村镇尽量“礼貌文明”的掠取给养,当然再怎么文明,也会给当地的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位修女模样的俄国女人来到了一位中国上尉的面前,大声的说着什么,易随风听到了她的说话,来到了那位上尉的身边。
    “西香来得正好,她说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上尉看见易随风过来,求助似的笑道,递给了他一支烟。
    易随风接过了烟,上尉帮他点上,易随风说道,“她说她那里都是老人和孩子,有的孩子还在生病,请求我们给他们一些食物和药品。”
    上尉想了一想,他看见一个衣衫不整的俄国少妇正抱着一个孩子在那里瑟缩抖,点了点头,“麻烦西香老弟告诉她,我们没有多余的食物和药品,可是可以从缴获的战利品当中分一些给她们,但数量不会很多。”
    易随风用俄语把上尉的话告诉了修女,她感激的又说了些什么,上尉安排一位军官带她去取她需要的东西。
    “谁知道我们落到了他们手里,他们会不会象我们对待他们那样的对待我们呢?”上尉看着远处聚集在一起的俄国老弱妇孺,苦笑了一声,说道。
    易随风不可置否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如果是在以前,中国士兵们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这些俄国人。
    而现在,接受了新的军事思想的人,脑子里同时也被潜移默化的灌输了一些新的东西,加上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本来就没有太多残暴的因子,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这种行为出现。
    以易随风的经验来看,杀掉这些老弱妇孺有好处,也有坏处。
    杀掉他们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他们向队泄漏队的行踪,对部队的安全有利。
    而杀掉他们的坏处是,传出去的话会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还会坚定俄国人的作战意志和决心。
    因此上尉刚刚做出的处理决定,他并没有反对。
    “把那个小修道院给他们留下吧,别都烧了,那些孩子怪可怜的。”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易随风耳边响起,他知道是谁过来了,转过身望向她,本来平静冷淡不带一丝感情的目光居然露出了一丝温柔之色。
    那是一个一身蒙族装束的蒙古姑娘,是骑兵部队的向导之一。
    也是当年在雪地里把冻僵了的他救起来的人。
    他找了她已经不知有多久了。
    “好吧。”上尉好象看出来了什么,笑着说道,回头向一位军官吩咐了几句,那名军官点头离开,开始招呼自己的部下。
    大家多评论吧,好给大家加分。
    wo   

(七百三十)挑战俄国人的钢铁怪物
    (七百三十挑战俄国人的钢铁怪物
    随风定定的望着这个名叫卓尔的姑娘,似乎回忆起了自己时的情景,在她清澈如水的双眸注视之下,他的脸不由得有些发烧起来。
    她那温暖柔腻的身体带给他那蚀骨的感觉,他永远不能忘记。
    卓尔看着他有些发窘的样子,似乎感到有些好笑,她对上尉说道,“有些伤员的情况不太好,我们有必要把他们尽早送回去。”
    上尉点了点头,“我们的弹药也不多了,需要补充,”他看了看易随风,笑道,“要是在这里能坐上火车就好了。”
    “咱们把俄国人的铁路炸成这样,这些吃人的野兽就不能坐火车过来了。”卓尔看着有些还在冒烟的地方,说道,“只是他们的铁路好长好远,好象总也炸不完。”
    “只要咱们在这多破坏一处,东边的弟兄们就能减少一些负担。”一位军官听到了她的话,笑着答道。
    “是啊,其实老毛子的铁路:咱们威胁最大的,就是装甲列车……”不知是谁说道,上尉听到了他的话,不由得骂了一句,“少在这里瞎嚼舌头!”
    对上尉和好久经战火洗礼的战士来说,在这个远离自己国土的地方,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碰上俄国人的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是什么?”卓尔解的向易随风问道。
    她虽在蒙古和西伯利亚的交界处为中队服务了很长时间,算得上是半个军人,但对长年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她和草原牧民们来说,装甲列车这种钢铁巨怪,是完全陌生的东西。
    易随风正;给她讲解一下装甲列车是什么样子。远处一骑马飞奔而来。直向这里冲了过来。易随风暗暗心惊。他本能地抱起了姑娘电般地向旁边跃开。
    战马一声。突然间停了下来。马背上地人一下子摔了下来。重重地跌到了地上。两个战士冲上去扶住了他。易随风向来人望到这个人地面貌和中国人大不一样。
    易随风和卓尔走了过去。来人在焦急地向他们说着什么易随风听明白了他地话。面色不由得一变。
    “这是一位犹太兄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对易随风说道。“只是他们地话。我现在还是不懂。他在说什么?”
    “你不是不知道装甲列车是什么吗?一会儿你就能看到了。”易随风苦笑了一声。说道。
    一位懂希伯莱语地军官告诉了上尉那位赶来报信地犹太志愿军带来地情报上尉和军官们地脸色都有些变了。
    “咱们没有重炮,根本打不动这玩意儿。”上尉看着大家声说道,“而且那上面恐怕还有大队的毛子兵。”
    “就是有重炮也打不动。”易随风说道,“想要敲开他们的龟壳,必须用大号的穿甲弹,咱们现在手里只有迫击炮,硬拼肯定吃亏。”
    “那我们怎么办?先撤退?”一位军官说道“反正桥已经被咱们炸毁了,他们也去不了赤塔了。”
    “这样吧们留几个人在这里,见机行事机枪和剩下的全都留下,再加上补给它人带着伤员先撤退。”上尉略一思索,作出了决定,“回去的人要尽快把情况通知上边。”
    军官们商量了一会儿,便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装甲列车的车头前一般都有清障车,所以那种触发式的地雷就没法用了,”上尉指挥着手下的官兵们在铁路上布设地雷,“必须得用这种能遥控发火的才可以。”
    “只是不知道俄国人的装甲列车是什么尺寸,”易随风点了点头,“只要能正好炸中他们的火车头,他们不能动弹,火力再猛,也没有用处了。”
    “其实把迫击炮留下来就好了。”一位军官一边在指挥布置麦德森轻机枪的阵地,一边说道。
    “迫击炮对付不了这样的闷罐子车。”上尉说道,“不如节省一些弹药给回去的弟兄,防止他们在路上遇到敌人,毕竟他们带着那么多伤员呢。”
    易随风想起了卓尔随撤退部队离开时那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苦笑了一声,他使劲压下了脑海中的那个美丽的身影,将注意力回到眼前即将发生的战斗上来。
    作为一个先入北洋特攻队,后来又进入了军情处的资深特工和战士,这些小儿女情态对他来说是很不适宜的。
    “来了。”一位负责望的军官举着望远镜,指着前方说道。
    “TD,还有一块儿没弄好呢!”上尉恶狠狠的骂了一声。
    在铁路上忙碌的战士们快速的撤入了铁路两旁的树
    躲藏了起来。
    很快,随着蒸汽机的喘息轰鸣,庞大甚至显得有些臃肿的俄国装甲列车的身影一点一点的出现在了中人的视野当中。
    “好大的炮,呆会儿要是打起来可够咱们瞧的。”上尉有些担心的对易随风说道。
    本来他们其实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从容撤离就是了,反正铁路桥已经被炸毁,俄国人的装甲列车已经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他们大可以完全不理会这些乘着装甲列车来的俄国援军。但是出于对减轻友军负担的考虑和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这些华夏共和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军人还是选择留下来对俄军进行阻击,近距离挑战一下俄国人的这个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
    自愿留下来阻击俄军的这百来号人都是骑兵部队的精锐,一些人还是参加过己亥抗俄战争的老兵,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制定的战法很简单,那就是将埋在俄国装甲列车的必经之路上,让过清障车和装甲车厢后,炸毁俄国人的动力车头。
    只要能让这个铁巨怪没法行动,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国人没有了交通工具,进退无路,就只能在这里挨冻了。
    “这是一辆运列车。”易随风紧紧盯着望远镜,轻声说道。
    俄国装甲列车的身影:在已经完全显露了出来,在装有旋转炮塔的装甲战斗车厢后,果然是一个个客运火车的车厢,里面挤满了穿着灰色军服冻得瑟缩发抖的俄国士兵。
    “今天们可算是中了大彩了。”易随风的眼睛里瞬间放射出狼一样的光芒,吓了他身边的上尉一跳。
    “你想怎么?”上尉看着他问道。
    “一切计划行事,”易随风放下了望远镜,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不过,给我一挺轻机枪,还有弹匣。”
    上尉知道,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又想大开杀戒了。
    “你去林中尉那里,用他的机枪,还有弹匣。”上尉说道。
    易随风点了点头,轻巧的跃出了掩蔽处,矫健的身影快速的消失在了上尉的视野里。
    俄国装甲列车在蜿蜒的铁路上缓缓的行驶着,可能是因为拖带的“货物”太多,装甲列车行驶的速度很慢,在清障车上的俄国炮手紧张的坐在炮座前,望着四周,在战斗车厢里的士兵们也都不离战位,警惕地观望着。
    由于大批中国骑兵在这一地区的袭扰,经过这里的俄军差不多都成了惊弓之鸟,稍有动静就会开枪射击,直到在军官们“节省弹药”的喝骂声响起后,才会停下来。
    但这一次,恐怕俄国人是没有太多的机会浪费弹药了。
    俄国装甲列车正在铁路上行驶着,突然间,动力机车的中间闪过一道刺目的红光,伴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整个动力机车瞬间被烈火和浓烟包围了起来。
    装甲列车沉重的身躯被剧烈的爆炸震得颤动了一下,停了下来。在清障车上的俄国炮手惊慌的刚想开炮,随着几声清脆的枪响,俄国炮手纷纷倒在了炮位上。
    装甲战斗车厢上的旋转炮塔开始缓缓的转动了起来,上面的火炮对准了不时射来致命的枪弹的树林,开始了猛烈的射击。
    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落在了树林里,剧烈的爆炸将一些大树炸得粉碎,带着火焰的木片和弹片伴随着冲击波一起四散飞扬,俄国人企图用装甲列车上的强大炮火压制住隐藏在树林当中的袭击者的火力,但从树林里飞来的子弹却始终没有减弱。
    紧接着,又一次剧烈的爆炸险些将一些装甲车厢掀离了路轨,这一次的爆炸不是从动力机车那里传来,而是从一节运兵车厢那里传来。
    无数带着火焰的断手残肢四下里乱飞,掉在了地上,发出“咝咝”的声响,一些满身是火的俄国士兵从碎裂的车厢里冲了出来,发出凄惨的号叫,在地上不停的打着滚,想要扑灭身上的火焰。
    其它车厢里没有被炸到的俄军士兵被眼前的可怕一幕吓坏了,一些人开始盲目的胡乱开枪向树林射击起来,更多的人则拼命的跳出车厢,向后跑去。
    就在这时,随着“哒哒哒!”的机枪射击声,道道火流从树林里激射过来,横扫过俄国士兵的车厢,致命的机枪子弹飞进了人群当中,顿时惨叫声响成一片。
    ~   

(七百三十一)幕后英雄
    枪泼撒的弹雨给车厢内拥挤在一起的俄国士兵造成了害,车厢里的人面对着横飞的子弹,根本无法躲避,一时间到处是飞扬的鲜血和凄厉的惨嚎,俄国装甲列车的旋转炮塔试图开炮击中偷袭者的机枪阵地,但对方的机枪总是在快速的移动着位置向运兵车厢射击,因此虽然俄国装甲列车上的炮手向树林当中倾泻了大量的炮弹,却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运兵车厢当中的俄国士兵们再也无法忍受死亡带来的巨大恐惧,他们纷纷打开了车厢的门窗开始逃命,一些军官叫骂着试图阻止士兵们的逃蹿,但却无能为力,一名军官拔出了左轮手枪,击倒了一名跳下车厢的士兵,另外已经逃出去的一些士兵则叫骂着狠狠的用手里的步枪开枪还击,那名军官立时就被击倒,逃命的俄国士兵射来的子弹击中了周围的人,结果引发了更大的暴乱,俄军官兵们好象疯了一样的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在近代曾有生物学家研究过,说合群的动物(比如说老鼠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往往会厮杀同类,而在这一时刻,俄国人用自己的行为给这个理论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袭击者的枪声不知什么时候沉寂了下来,而俄军的炮手还在不遗余力的向树林中发射着一颗又一颗的炮弹,过了好半天,指挥开炮的俄**官才觉察出不对来,下令停止了炮击。
    而此时,运兵车厢里的俄军的自相残杀还没有停手!
    终于,俄国人从态当中平息了下来些军官开始统计伤亡数字,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而这却是事实。
    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士在这场袭击中丧生,还有好多人受伤而这些伤亡的很大一部分俄国人自己造成的!
    而直到这场斗结束,俄国人甚至连袭击者的影子都没看到!
    就在此时,阻击俄国装的中国部队已经撤走了。
    “要子弹再多一些,咱们的战果还会更大。”骑在战马上的上尉笑着对伏在马背上的易随风说道,易随风望了望远处还在冒烟的树林了笑,由于牵动了肩上的伤口不由得难看的咧了下嘴。
    俄国人地炮击将林子里地击得粉碎。一些飞扬地木片刺伤了他地肩膀。也打伤了好几名战士。
    这不是弹片地家伙在丛林作战时带来地伤害。不比到处横飞地子弹小。他现在是被击中了肩膀。伤势不重有一名战士被插了一头地小木棍。情形就不那么乐观了。
    易随风已经决定了去后。在报告里这个事也加上。提请军械部门注意。
    “……队出动了大量地骑兵对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地西伯利亚铁路进行袭扰作战们拆毁铁路。破坏桥梁、仓库、货车。袭击火车站和俄**队地驻地。给当地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恐慌。大量地物资和人数众多地士兵都聚集在了伊尔库茨克车站。无法运送到东方。……大段地西伯利亚铁路被毁坏。沿途地车站村镇都被焚毁。好多地方地居民都逃离了家园。据俄国人自己统计地数据。他们地直接损失现在已经高达四千三百万卢布……”
    尤吉菲尔仔细地翻看着情报人员送来地报告。她有理由相信。远在伦敦地沃尔特斯彻尔德勋爵。现在也会得到差不多一模一样地消息。
    “……由于中国在战争胜利。中国地债券也成了伦敦交易所当中地热门货。中国地财政部副部长熊希龄在进入交易所时。受到了交易员们地热烈欢迎。
    美国的银行家们也对中国的债券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随着俄国在战争当中的失利,俄国的财政信用已经在巴黎和柏林发生了动摇,俄国人本来已经有近国债在外国人手中,据我们了解,这当中大约有30债券为法国所持有,……为了保证卢布的信用,在同中国开战前,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伯爵已经不得不向外国兑换者支付了价值33亿金卢布的黄金,这些已经被兑换出去的黄金占俄国国库全部黄金储备的百分之三十六以上,而在战争爆发时,俄国的国库里只有157亿卢布的黄金可以动用,此外俄国人还有大约2一些的不可兑换黄金的纸币发行权,以俄国目前的军事开支计算,这些钱只够让俄国的军事机器保持运转到今年的十月,如果俄国想要继续在战争的道路上走下去的话
    还需要最少5布的军费,才能让俄国人把战争进三月左右,……现在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俄国人会向他们的传统债主法国贷款,甚至不惜冒着高利贷的风险……”
    尤吉菲尔看完了报告,俏丽的脸上现出一丝欣慰之色。
    如果不出她所料,这场战争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俄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尽管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拖累,反而因为这场战争的关系,加快了工业发展的进程。
    为了给前线生产武器弹药以及相关的军用物资,中国国内又出现了大量的工厂,而且为了加快物资的运输,以京广铁路为主干的一些支线铁路也纷纷兴建起来,这些不但便利了队的军事行动,也给中国的商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从这些报告上,中国目前可以丝毫不受干扰的集中全部经济力量支持这场战争,而俄国现在却根本无法做到这些。
    西伯利亚铁路已经等于队切断了,在东方的俄军目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的失败,将很快到来。
    看着这一份报告,她的心里有一种复仇般的快感。
    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昨,中国的那位“副国王”还来过她这里找她闲谈,说是放松一下,对她来说,他其实是在找机会向她“汇报工作”。
    “俄国在东方的失败很快就把他们推向崩溃的边缘。”孙纲说道,“俄国皇帝如果不想让他的王朝的统治结束,很可能会向我们屈服。”
    “我把保护你的人民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写到对俄国人的条约里,逼迫他们接受。”
    “俄国人的势力退出东方之后,很可能会进攻奥斯曼人,在东方失去的,他也许会打算从奥斯曼人那里找回来,以那位俄国皇帝一向轻率的行事作风来看,这也是很有可能的。那样的话,你们的圣地,就有机会夺回来了。”
    “这场战争结束后,世界将因此而改变。”
    “我不在意你的人民是否记得,一个中国人为他们做的贡献,我只希望你记得,我就满足了。”
    这是他那天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她现在还记得,他脸上那有些顽皮的笑容。
    也许只有自己,才能见到她这样的笑容。
    她的目光渐渐变得朦胧起来,伴随着幽幽的叹息。
    “在中国和俄国之间的这场战争中,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幕后的贡献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经这样评价过举世震惊的“华俄战争”,“众所周知,如果没‘有罗斯彻尔德家的红玫瑰’在幕后所做的努力,中国人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将要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而那个男人,并不是中国的那位‘副国王’孙纲先生,也不是‘东方俾斯麦’李鸿章先生,而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而这个人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抵得上在前线作战的三十万队。这个人的德国名字叫海文冯芬肯施坦因。”
    而威廉皇帝说的这位海文肯施坦因先生国名字叫做海闻鹏—现在正在瑞士日内瓦的一间寓所里,和一位俄国人在进行着激烈的辩论。
    “不是俄国士兵,而是俄罗斯残忍暴虐、腐朽没落的**制度在遭受失败。”海闻鹏振振有词的说道,“罗曼诺夫王朝所建立的这个帝国是俄罗斯各族人民的血腥泥潭,它制约着俄罗斯前进的脚步,现在,是打破这些梏的最好时机。”
    坐在他对面的弗拉基米尔里奇里扬诺夫点了点头,“您说的非常对,我的朋友,但是,现在中国正和我的祖国进行着战争,如果我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资金援助,就等于是在背叛我的祖国。”
    “这不是背叛,而是拯救。”海闻鹏看着乌里扬诺夫说道,“如果硬要说是背叛,那也是对杀害了你的兄长的罗曼诺夫王朝的背叛,而不是对俄罗斯人民的背叛,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俄罗斯人民着想,您一直在为您的祖国而奋斗,而不是在为那个为俄罗斯人民所仇恨的王朝而奋斗。”   

(七百三十二)和乌里扬诺夫先生的谈话
    拉基米尔里奇里扬诺夫听了他的话,不由得叹没有再说什么。
    “您接受了我国政府的帮助,只会给您的事业带来好处,”海闻鹏继续说道,“这也是为了俄罗斯人民的幸福。”
    人民啊!有多少罪恶借汝之名以行!海闻鹏定定的看着乌里扬诺夫,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我知道,您说这些,是因为您在为了您的祖国而竭忠尽智,”乌里扬诺夫看着海闻鹏说道,“您虽然有很多的身份,但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我,也是一个俄罗斯人,我愿意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接受敌对国家的资助,我从感情上实在难以接受。”
    “您说的一点也不错,我知道,您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俄罗斯人。”海闻鹏象是知道乌里扬诺夫的心里在想什么,“据我所知,您不光是一个俄罗斯人,而实际上,您还是一个鞑靼人,您熟知历史,应该知道,您的祖先曾经对于罗曼诺夫王朝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进行了怎样的反抗,他们最后的归宿,又是在哪里,那些英雄的事迹,已经写进了历史,而作为他们的后代,您的祖先赋予您的勇气、智慧和胆识,我想您现在一样都不缺少。”
    乌里扬诺夫的子微微一震,他有些惊奇的看着面前的海闻鹏,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海闻鹏说着,取出了一本,递给了乌里扬诺夫,乌里扬诺夫接过来看了看书的封面用难以置信的神色看着海闻鹏。
    那是一本十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德昆西写的书《鞑靼人的反叛》。
    为了反抗沙皇俄国的压迫和奴,早年迁居伏尔加河两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民族英雄巴锡的率领下,历时八个月程一万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和激烈的战斗,付出了重大牺牲归中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在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们的英雄业绩也赢得了全世界的注目和尊敬,德昆西在《鞑靼人的反叛》一用优美的文笔记录和描写了土尔扈特蒙古人民起义和回归故土的伟大历程。
    “您的祖先离开俄国时候,他们并没有认为他们是在背叛自己的祖国而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和接受中国的帮助是完全正确的。”海闻鹏说道,“想想您祖先的业绩,所以,我的朋友,我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
    “……从有最早地历史记录以来。有哪一项伟大地事业:象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无垠地草原。向东迁移那样轰动于世和那样激动人心了。……”乌里扬诺夫翻开了书轻地念着。眼眶似乎变得湿润起来。
    海闻鹏看着乌里扬诺夫有再说什。
    过了好久。乌里扬诺夫将书页缓缓合上已经从刚才地激动状态恢复了过来。海闻鹏地眼睛里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地赞赏之色。一闪即逝。
    “您说服我了。我地朋友。”乌里扬诺夫说道。“不过。我还有一些问题。我希望您能以一个朋友地真诚来回答我。”
    “您可以完全地信赖我。弗拉基米尔里奇。”海闻鹏诚恳地说道。“我们不但现在是朋友。在将来。无论您地事业取得了成功还是失败。我都是您地朋友。永远不会变。”
    “那好。”乌里扬诺夫问道。“您现在同我说话。是完全在代表北京。是吗?”
    “是的。”海闻鹏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并取出了一份盖有华夏共和国国玺和带有政务院参政孙纲亲笔签名的全权证书递给乌里扬诺夫,他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