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那艘捞起来的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号装甲巡洋舰,同理可证,拆掉武器就不是军舰了,由民间代为保管也就不算是违反条约了,一旦打起来,把炮一装上不就结了吗?
    日本人真T***高啊!
    “日本人比你想的还要聪明,还有件事,你和中堂大人都被他们耍了还不知道。”爱妻来了知道后白了他一眼,说道,“还银行出身的,这点帐都算不明白,我很怀疑你们银行都用了些什么人干活儿。”
    “啊?又怎么了?”孙纲吃了一惊,问道,
    “关于赔款的问题,你就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吗?”马玥说道,“我一开始不知道你和中堂大人已经同意了,等我想提醒你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光是觉得奇怪,日本人哪来这么些钱?”孙纲说道,
    “关键问题不是这里,傻瓜,是在他们要求一次性付清这块儿,”马玥不满地说道,“你没算过利息吗?如果是分期付,没付清的余额是要算利息的,那样的话如果分四次付清的话,咱们最少可以多占一千万两的便宜,够你再弄一个北洋船政局的了,现在他们一次性全付了,利息也免了。吃了这么大的亏,你居然还蒙在鼓里,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求票啊!   

(七十八)漫漫造船路
    孙纲终于知道肠子都悔青了是什么滋味了。
    肉痛啊!后悔啊!居然连这个都没想到,脑子里整天都想什么了!
    “都已经这样了,就别后悔了。”看他一脸懊恼的样子,马玥安慰他说道,“吃一堑长一智,好好想想怎么把船厂的事办好,造出中国版‘君权’,将来在战场上把丢的东西都找回来。”
    “夫人说的对,大人不必懊悔,来日方长,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金舜姬也在旁边说道,她有些担心地看着他,生怕他悔出什么病来。
    “学得可够快的啊。”马玥瞥了金舜姬一眼,取笑了一句,看她羞红了脸,笑着走过去揽住了她的肩膀,自从上回金舜姬救过他们夫妇后,她们俩就好起来了。
    看着两个大美女亲热地在一起说着悄悄话看着他,孙纲恍惚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这也算是幸福吧?
    终于没有了阻力,北洋船政局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办起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对于一项事业,一旦拿定主意,投入全部关注,很快便能做出令全世界震惊的成就,虽然很多都因为无法做到持久专注而慢慢趋于没落,那但一瞬间的辉煌,仍足以光耀千古!
    而今天,孙纲这只小小蝴蝶,却要让这种辉煌,永远持续下去!
    原本孙纲想吸纳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的多余人员来北洋,但现在他郁闷地发现,可能性不太大了。
    自打上次朝会后,光绪皇帝决定快速扩充海军,并得到了慈禧的首肯,中国再次掀起了新一轮造舰和购舰的浪潮,沿海各省向外国购买新式巡洋舰的同时,也开始谋求自制,本来在惨淡经营的福州船政局一时间让大批的定单弄得晕头转向,立刻开始把闲置的人员全部招了回来,连一直闲着没事的江南制造总局(即江南造船所,由于李鸿章那几年认为造船不如买船,江南造船所才有了四年就造了一条船的“纪录”。)都跟着迎来了“第二春”,闲置人员也都被利用了起来,虽然这两处造船厂都向北洋方面表示了支持,但孙纲现在不得不考虑,自己想办法弄人来了。
    裴荫森老爷子这时候发挥了他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他想办法找来了当年好多的留法学习造船的学生到北洋来,包括当年监造“平远”舰的魏瀚,陈兆翱,李寿田等专业技术人员。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也都力所能及的支援了部分技术人员,又在旅顺船械局调了一些,但还很不够,这时马玥发挥了她商业上的才能,她多方打听,联系了美国两家较大的制造轮船的民营企业,准备花重金把他们的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将来也都弄到北洋,才算勉强垫定了北洋船政局的技术员工骨干的基础。
    在李鸿章的协调下,法国政府安排拉瑟耶尼造船厂(智利来的“开远”就是在那里造的)和北洋船政局取得了联系,多方商议后,决定由北洋船政局出资,拉瑟耶尼造船厂帮助采购所有的机器设备和钢材,装船运至大连,造船技术人员也将随同到达,届时希望北洋方面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以便人员和装备到后可以尽早开工。
    “你可得小心一点。”这一天马玥对他说道,“你现在手里把着这么多钱,小心遭人嫉妒。”
    “我都分给南边那么多了,还有人敢说什么!”孙纲有些郁闷地答道,
    也是,海军专款现在都把在他手中,一共有1300万两白银,原本朝廷答应把日本人的赔款给他2000万两专门用于海军建设,可由于民间帮着又凑了1000万两,翁师傅立刻就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打着皇帝的旗号硬划走了一半!剩下的他为了让南方三支舰队也有发展的经费,就从中拨了700万两分给了他们,其中南洋水师200万两,福建水师200万两,广东水师300万两,虽说有些肉痛,但他也是有所考虑的,一是为了防止朝廷猜忌北洋独大,二是为了和南方三支舰队搞好关系,一旦再打起来,三支舰队和北洋舰队互相不能配合,可是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滴。
    “还有一件事你得注意,”爱妻又对他说道,“你想办成事,必须得打点好上下关系,我想了,那些‘带诅咒的金子’折成银子也就30万两左右,顶多够造几艘潜艇的,你造船现在不缺钱了,不如用来作为打点人情的经费或买点日本人的东西还给他们好了,老放在我那里我心里堵的慌。”看样子她对这个什么风水的也是深信不疑的。
    “也好,用来造船我都怕船沉了。”孙纲笑道,
    “有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你,中国即使能造出战列舰,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你想过吗?”她瞅瞅没有别人,偏着头问道,“我们现在所‘服务’的这个王朝其实是很腐朽的,你想办成什么事都得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弄一些毫不相干却又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说贿赂,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延缓了这个王朝的衰老过程,你能肯定这种延缓对这个国家有利吗?”
    “你考虑问题终于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了,呵呵,可喜可贺呀,”孙纲笑道,“你这个样子可是让我很有成就感的哦。”
    “我和你说真的呢。”爱妻眨着大眼睛说道,“快,回答我。”
    “你说的对,其实我也不能确定,这个蝴蝶效应会把整个国家带向何方,”孙纲有些怅然若失地说道,“我不是政治家,其实对政治可以说一窍不通,我也当不了什么领导者,只要我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做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不是我想要的回答,”她温柔地看着他,给了他一个调皮的吻,“可我还是会帮你。”
    一忙起来,孙纲就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本来冬天不太适合开工,但孙纲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还是让裴荫森想办法破土动工了,反正目前手头经费充裕,多花两个就多花两个吧。
    因为中堂大人也说了,就是不够他也有办法从翁师傅那里抠。
    翁师傅上次借着中国不能生产船钢的事顺手黑了张之洞一把,但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还帮了孙纲一个大忙,张之洞正想为手中的南洋舰队造新舰,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勃然大怒,为了争这口气,他立刻开始向德国引进设备给汉阳钢厂,又重金聘请德国技师来主持教导中国技师工人生产船钢和其他各种钢材,而且向北洋方面发出了邀约,“北洋造巨舰所需钢种,请速列单报来,愿为提供,如不能用,不取分文。”看了张之洞气急败坏发来的电报,孙纲不由得又是好笑又是高兴,中国的钢铁工业无意中又有上了一个新台阶的可能,算不算是蝴蝶效应呢?
    孙纲这回有想写封表扬信谢谢翁师傅的冲动了。
    如果优质船钢中国可以自己生产,这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可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了。
    虽然自制战列舰计划在顺利进行,但其中的一些意外问题也是很令他这个银行小职员出身的船政大臣头痛的。
    由于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都塞满了其它三支舰队的订单,它们现在根本腾不出手来帮孙纲造战列舰,而且它们的条件也不允许,两处船厂的船台和船坞都不够大,无法进行万吨巨舰的制造,现在扩建船台船坞也来不及了,让孙纲原来设想的两艘战列舰一同开工的计划成了泡影,没办法,只能等北洋这边基础设施完成了,先开工一艘了。
    听说法国人已经开始着手采购设备和原材料了,部分技术人员也准备好一起跟着上路了,可一天没到,他的心里就不踏实。
    计划没有变化快啊!
    几个月过去了,不知不觉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北洋舰队就快从南方回来了,可这一天,孙纲和爱妻刚刚庆贺过他的“穿越”一周年纪念日,金舜姬跑来告诉他,福州船政局派人把新潜艇给他开回来了。
    ****************
    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七十九)终于有钉子了
    战争刚刚结束时,孙纲就征得了北洋舰队诸将和丁汝昌的同意,向福州船政局发出了制造两艘新潜艇的订单,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能够远洋航行,有较高的续航力和航速,二是能够用于水面作战,三是在水下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他之所以提出这些目前来说有些“苛刻”的条件目的是想试试中国的船舶设计人员自主设计的能力,看看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档次上,在福州船政局派人来索取潜艇设计图纸的时候他还说了一句不必要完全按照图纸来弄,意思是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当时他们表现的自信满满的样子可是让他心里不太放心,等他们走后就有些后悔了,生怕他们给他弄出个四不象的怪物出来。
    当听到福州船政局这么快就完工了,而且居然派人把潜艇给开过来了,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跳起来往码头跑。
    等他冲到码头的时候好多官兵都围在那里看热闹,看他来了就自动给他让了一条道,他走到近前一看,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
    和他想象中的潜艇不太一样,眼前的这两条船怎么看怎么象是加长版的大号鱼雷艇,只是没有桅杆,而且吨位也未免大了些(看上去好有1000吨了,比“飞霆”和“飞鹰”都大)。
    看上去居然还是全封闭式的。
    和“长鲸”号的艇型完全不一样,这两艘潜艇采用的是水面舰艇的艇型设计,但也照顾到了水下航行,整个艇形和二战时期的德国U型潜艇有些类似,但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整体看上去还是会让人生出是水面舰艇的错觉。
    更加让孙纲吃惊的就是艇身上架的那门大口径速射炮了。看样子是他那句“能用于水面作战”起了一些误导作用。
    看见他过来,两位代理艇长都上前见礼,这两人都是福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一位叫陈定策,一位叫卢文金,都是守备管带,据他们俩讲,这两艘潜艇是福州船政局以郑洁濂为首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设计的,由于孙纲提出的要求难度较大,这帮牛人绞尽脑汁居然弄了个奇怪的变通方案出来,那就是为了照顾能够远航及提高航速,采用了类似“广乙”级鱼雷巡洋舰和“定远附属一号”鱼雷艇外型的设计,弄了个水面舰艇的形状出来,平时出海巡航以水面航行为主,一旦遇敌时就潜入水下,以鱼雷攻击,得手后再浮出水面离开,由于为了照顾水面航行,这级潜艇在水下的性能没有太多的提高,而且由于蓄电池组功率的问题,虽然可以潜深至20米,但水下航行就要比水面慢得多了。
    陈定策告诉他,两艘潜艇完工后在海上试航,续航力和“广乙”级鱼雷巡洋舰差不多,但水面航速最快居然可以达到20节!可潜入水下后就慢多了,最快只有8节,而且因为船体较大,蓄电池很容易耗尽电量,必须得经常浮出水面充电,这是一个“未能尽善”的地方,福州船政局也承认,不过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留待将来慢慢再想办法改进了。
    听完了他们的介绍,孙纲才反应了过来,福州船政局的这帮牛人给他弄的这两个东东严格意义上不能称做真正的潜艇,应该属于后世的那种“半潜舰”的设计思路,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中国人能够自己弄出“半潜舰”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孙纲怀着惊喜的心情上了两艘“潜艇”仔细参观了一下,了解了她们的详细数据,她们都是一样的同级艇,使用了西方当时极为新式的双层艇壳设计,标准排水量950吨,水面以内燃机驱动,航速20节,水下以电动机驱动,航速5至8节,主要武器是艇首的两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艇尾也有一具。作为水面作战的主要武器,她们的艇首安装了一门120毫米大口径速射炮,艇尾是一门57毫米哈乞开斯单管机关炮,由于她们主要作为海上突袭作战使用,为了保证高航速,一些不是太必要的东西都去掉了,但中国的设计人员通过丰岛海战血的教训,还是尽力的采用优质钢板给她们加强了防护,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设计十分精巧的优秀战舰,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此时的孙纲站在她们的甲板上,居然有一种身在梦中恍惚的感觉。
    这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级潜艇啊!
    陈定策还告诉他,试航的那天,福建水师提督刘步蟾就羡慕得差点吐血,立刻修改了福建水师的订单,原来他打算弄六艘巡洋舰的,一下子缩减成了三艘,把另外那三艘全变成了这种新式潜艇。广东水师知道后也很羡慕,增加了两艘新式潜艇的订单,消息传到南洋大臣张之洞那里,张大人不甘落后大笔一挥,给南洋水师也添购了四艘,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就能全部有了潜艇部队!
    听到这个消息,孙纲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如果这些潜艇都能形成战斗力的话,加上未来的战列舰,看谁还敢耀武扬威的上中国家门口闹事!
    很快,这两艘新式潜艇正式加入了北洋海军战斗序列,孙纲给其中一艘命名为“海蛟”号,另一艘命名为“海豹”号,“海蛟”号管带为文君风,“海豹”号管带为曲飞鹏(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北洋舰队后营潜艇分队正式成立,从雷击舰分队当中独立出来,这样,北洋舰队的“锤”“砧”“凿”“钉”四样“家什”就算全了。
    现在,哪怕俄国人立刻找上门来,他心里也踏实多了。
    由于有了新潜艇,文君风差点没乐疯了,以训练水兵为名,把“海蛟”号开得满海乱蹿,又多次进行了下潜试验,证明这级潜艇的质量和性能是相当不错的,孙纲把自己想的那个“狼群”战术说给这两位艇长听,让那位叫曲飞鹏的天津高材生吃了一惊,立刻和文君风商量具体操练办法,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他们的训练成果,是等到北洋舰队从南边回来后,他才听说的。
    那天,北洋舰队返航旅顺,快到威海时路上各舰就报告说好象有不明船只跟踪,但对方时隐时现,行踪不定,林泰曾暗暗心惊,让全舰队进行戒备,但有一天他发现一艘应该是军舰的船只总在“定远”不远处晃悠,他心下恼怒,马上下令让邱宝仁的那艘目前北洋舰队速度最快的“海宁”号巡洋舰去追,“不管何国船只,务要捕捉”。邱宝仁得令,立刻命令“海宁”舰冲出阵列,高速向不明船只接近,可对方的速度居然也不慢!看见“海宁”号扑了过来,立刻调头逃命,不一会儿就鬼一样的消失在了海面上,让邱宝仁大吃一惊,邱宝仁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目标,他害怕离舰队太远,只好返航,但回来不久,他发现那艘船居然出现在了“开远”的附近!邱宝仁大惊,立刻给“开远”发信号,可不一会儿,那艘船就消失了,“开远”舰上的官兵们都以为撞见鬼了,连一向不信邪的林永升都有些头大,林泰曾十分恼火,下令加速向旅顺行进,在快到旅顺时“定远”的左舷不远处突然浪花翻动,一艘从未见过的无桅怪船浮出水面,如果不是见到艇首那飞扬的金龙船徽,认出了原来是自家人,被“骚扰”了这么久的舰队官兵差点就开炮了。
    “动若脱兔,行如鬼魅。”这是林泰曾回来后给潜艇的评价,对两位潜艇艇长的战技也赞叹不已,“如此好船,应该再添一些。”
    “我已经向福州船政局追加了定单,再造两艘,”孙纲说道,“有潜艇和铁甲巨舰及快船配合,我水师将来纵横海上,御强敌与国门之外,应该不成问题了。”
    “我大清自己的铁甲巨舰,想想就令人激动莫名。”林泰曾看着他说道,“如能成就此功,海防千古功业第一人,非你莫属。”
    听着战友激动不已的话语,孙纲的心也跟着激荡起来。
    他不想要什么功名,他只想有一天,中国,能面向海洋,真正的站起来!
    **************
    继续求票!   

(八十)艰苦创业
    “这种潜艇对停在港内的战列舰威胁很大,你可得小心潜艇的资料图纸落在别的国家手里。”这天马玥提醒孙纲道,“我已经让军情处在各个船厂安插了人手,防止有人窃取机密。”
    “我提醒过福建局和江南局的人,只不过不知道他们往没往心里去。”孙纲说道,这个间谍的问题一直很让他头痛,前两天从京城传来消息说中堂大人下朝时险些遇刺,可是让他吓了一跳,赶紧给李鸿章那里发电报询问,李鸿章说自己坐轿子时让人开了一枪,子弹从脸旁擦过,划破了脸皮,已经没事了,让他不用担心。不过听军情处“驻京办”的人说,凶手当时就自杀了,好象是日本商会的人,顺天府和其他衙门正在全力追查。
    为了争取同情,李鸿章都是把头包得象个粽子一样的去上朝的,光绪皇帝温言勉励,还让珍妃亲手给老狐狸做了绷带派人送去以示抚慰,把本来幸灾乐祸的翁师傅气得够呛,因为翁师傅越来越觉得,自己对皇帝的影响力开始一点点的下降了。
    不过,老狐狸差点让人一枪爆头这件事还是让他心生惧意,自己根本就不懂谍报方面的业务(他对间谍的了解仅限于詹姆士邦德和碟中碟等荷里活大片),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北洋军情处能有现在的工作水平对他来讲简直就应该说是奇迹了,面对猖狂的日本间谍,他想狠狠地予以打击可又不知该如何下手,总不能把在中国的日本人全都杀光吧?
    “不如把北洋军情处交给我好了。”马玥对他说道,“你就安心的造你的船吧。”
    孙纲苦笑着看了看她,“你就折腾吧,”他说道,“我现在看出来了,军情处现在已经唯你是从了,我就是不同意是不是也不行了?”
    “我可没那么说。”马玥抿嘴笑道,但从她那得意的表情看,孙纲刚才已经不幸言中了。
    “好吧,你不嫌麻烦就拿去玩吧。”孙纲笑了笑,说道,“不过,如果我有特殊要求的话,你可得听我的。”
    “放心吧,夫唱妇随,小女子还是懂得滴。”她俏皮地福了一福,说道,
    “中堂大人的安全我挺担心,你最好让‘驻京办’的人多留意一下。”孙纲象是想起了什么,说道,老狐狸对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让老狐狸再出事。
    “放心好了,我早安排下去了,要不他都死十回了,你现在想知道中堂大人的裤头是什么颜色,我都能让他们查出来。”马玥白了他一眼,说道,“要是等你想起来,美国都把伊拉克打下来了。”她说完才知道思维又发生了错位,不由得掩口轻笑。
    “对了,你把我秘书弄哪里去了?”孙纲想起来两天没有见过金舜姬了,不由得问道,
    “朝鲜离日本近,我和她说了想组建朝鲜的情报网,她说她马上回国联系人,就不向你辞行了。”马玥说道,“她这些天总是怪怪的,我担心她会出什么事,正好文管带要去朝鲜那边熟悉水情,我就让她搭潜艇走了。”她有些好笑地看着他,“怎么?没有女秘书了不得劲了是不是?”
    “才没呢。”孙纲有些泄气地说道,“这样更好,省得我哪天犯错误。”其实也是怕爱妻再提那个“齐人之福”的建议。
    “明天香芸来给你当秘书,”马玥说道,“詹淑啸太腼腆了,我都快急死了,给他们个能够多接触的机会,他在你身边你的安全我还能放心点。”
    “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孙纲笑道,“你怎么办?你的安全我还真挺担心的。”
    “这你放心,我身边自有铜墙铁壁,比你呆在水师衙门里都安全。”她得意地说道,
    他是后来才知道,她说的这个“铜墙铁壁”是什么意思。
    既然爱妻替他分担了情报工作,他为了能专心到造船的工作中去,把雷击舰分队和潜艇分队统领的差使也都交了出去,林泰曾也答应了,任命蔡廷干为雷击舰分队统领,文君风为潜艇分队统领,并开始了四支分队的协同作战演练,由于上次潜艇鬼魅一样的动作给他的印象太深了,他甚至给各舰下达了随时注意水下攻击的要求,孙纲知道了好笑之余也没有反对,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能真正认识到潜艇的作用,大清海军能有这种超前意识,也是个不错的事情。
    转眼就到了夏天,由于工人们昼夜不停的开工,北洋船政局的基础设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不光是厂房和工作区,包括工人宿舍在内的生活区也兴建了起来,除了中国传统式的院落,很多都是法式建筑,这也是孙纲留的一个小心眼,因为来的会有好多法国人,如果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对北洋船政局以后工作的开展,好处可是多多的。
    没办法,想和人家学业务,就得让人家住的舒服些啦,这些钱是必须花的。
    关于厂区的问题,一直是裴荫森老爷子和他弄来的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高材生们负责的,由于这次要建的是万吨以上的巨型战舰,他们一开始就对船坞做了十分周密的设计规划,决定建设能容纳两万吨级船舶进坞修理的巨型船坞,船坞的尺寸为长647英尺,宽100英尺,深26英尺,船台定为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0英尺,可放置500英尺长的万吨船舶,当知道了这些东东都有多大,而且要把这些都建完其实最快也得一年时间时,孙纲还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造真船果然不是那么好玩滴。
    但在裴荫森的拼命努力和“孔方兄”大把银子的支持下,工人们昼夜不停地开工,愣是把工程抢了出来,现在已经建完一半了,照这个速度,再有几个月,应该就能建完了。
    在厂区的这些天里,他不光学到了好多的东西,也为那些勤劳的中国工人们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
    由于前期工程人手远远不够,孙纲怕影响陆军训练,也不希望调军队参加,直隶总督丁汝昌和山东巡抚李秉衡这时伸出了援手,征调民工数万人来大连参加造船基地的修建,这些贫民百姓本来生计窘迫,听说北洋海军修建船厂工价较高,纷纷扶老携幼举家前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劳动,因为那时候缺少现代的大型机械和劳动工具,好多工程只能靠工人们用人力完成,“因工程需急,日夜不停,工人皆轮班作息,”孙纲在给李鸿章的信里写到,“数万肤色黝黑之赤身壮汉,头顶烈日,汗下如雨,胼手胝足,锤凿并举,全力修建,因无重型机械,其中巨石铺修一项,艰险不可想象,然皆靠人力,次第完工,中外皆谓之奇迹也。”
    在视察时孙纲了解到他们很多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在工地附近“结庐而居,状极穷困,或衣衫破烂,或靴鞋俱无,其幼孩有无一丝寸缕者”,心下很是难过,特地拨专款为他们筹谋衣食住所,并请当地官员查点仓库内贮存的旧衣,买下后发给他们以资穿戴,又鼓励附近商民来工地贩卖物资,让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生活有着。结果这项被他这个穿越者看来是应当应份的措施却获得了工人们的无比感激,工作也加倍努力,“一呼而百应,虽昼夜兴工,无有怨者”,让他这个船政大臣很是惭愧。
    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是最质朴善良的,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多,你只要稍微给他们一丝温暖,他们就会用百倍的真诚来回报!
    想到如果没有海军,这些纯朴百姓今后百年可能面对的命运,孙纲的心都在颤抖。
    望着那人声鼎沸万头攒动的工地,孙纲在心里发下了誓言。
    他要让中国的海军,用坚甲巨炮,钢鲸铁鲨,成为人民真正的海上长城!
    ***********
    继续求票!   

(八十一)电话局和铁路“圣训”对战
    “看不出你还挺有组织能力的,”马玥看着工地上壮观的景象后不由得感叹道,“我都不敢想象这是你弄出来的。”
    “主要是裴老爷子的功劳。”孙纲说道,“老爷子象上了发条一样的忙活,简直有些不要命的架势,我都怕他哪天撑不住倒下来。”
    “你才知道,老爷子本来身体就不好,他真的是在拼命。”马玥叹息了一声,说道,“我知道他是想早些看到中国自己造的战列舰下水,我劝过他,可他就是不听,”她白了他一眼,“我只好安排香芸专门照顾他了,你秘书这个职位我正式撤销了,现在告诉你一声。”
    “金姑娘不回来了?”孙纲愣了一下,问道,
    “果然露出了狼尾巴,呵呵,”马玥笑道,“她现在常驻朝鲜,做为北洋军情处和朝鲜方面的联系人,以后你想见她可就不容易了。”
    “她能回到自己的祖国,对她来说也许是件好事。”孙纲说道,虽说她不回来了让他的心头没来由的感到一丝惆怅,但还是很为她高兴的。青春后期的“袁大头”目前可以说是朝鲜的“太上皇”,正帮助朝鲜训练中国式的新军“京军壮卫营”,用日本人给朝鲜的赔款在朝鲜大搞“改革”,甚至考虑帮助朝鲜建立一支小规模海军以对抗日本将来可能的威胁!(朝鲜好象自李舜臣以后就没有真正的海军了。)朝鲜的政局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金舜姬也许将来会和马玥一样,找个爱她的人嫁了,平静幸福地过完一生吧?
    努力摆脱掉那个美丽的身影,他的思想又回到了眼前的局面上来。
    法国答应的东西和人迟迟未到,让他的心底很是没底。
    法国人很精明,听老狐狸说法舰六艘已经驻泊在了广州湾,和广东水师的官兵相处的还算“融洽”,但孙纲还是有不安的感觉。
    马江之战,中国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