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有阁下神威武勇,大破露军于哈、双、海,我义军辄全胜于九州,方阻露人之狼子野心。然此番露人虽遭重挫,元气未有大损,盖彼军被沮则退往欧洲可也,而贵国若东省有失,则国本动摇,受害非小。而我国与朝鲜则失亚细亚第一大国庇护,亦不免覆亡。盖彼露西亚人乃我黄种人天生之死敌也,今观露人不惜国力,修铁路,造巨舰,敛民财,扩陆军,所为者何?不待言而阁下自明也,而贵国共和初成,百业待兴,然兵力不敷,难以骤然大举。现强虏虎视狼顾,冀得一啖,我日本国小力弱,然国民久受中华文明熏陶,且世受我天皇浩荡皇恩,知亡国之耻,不忍见我华夏母邦沦亡于野蛮露夷之手,欲以所有助中国抗御。日本亡则华夏未必亡,而华夏亡则日本必亡,日本愿于华夏同进退、共存亡,以保我亚细亚千年文明之灯于不灭,阁下雄才大略,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可洞察我等赤
    孙纲听到这里算明白了过来,德川庆喜是什么意思了。
    日本人看出来了中俄一旦再度开战,肯定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命运的大决战,而中国目前兵力不足,一旦败亡,日本和朝鲜也不会幸免,所以日本人想向中国表明,不管情势如何发展,日本在将来的战争中一定是站在中国这边的。
    德川庆喜在信中还说,中国一旦和俄国开战,中国兵力不足,在陆地上面临俄国的军事压力会相当地大,日本武士“重义轻生,勇毅善战”,在英**队当中服役的日本雇佣兵在南非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得到了英国各界的极大好评,他表示,日本军队也愿意接受中国方面的“雇佣”,参与到保卫中国不受俄国侵略的战斗当中来。
    日本人居然会主动要求给中国当“雇佣军”去打俄国人?这事听着它怎么就这么不得劲呢?
    当小泽久美念完信之后,孙纲在那里沉思了好久,什么话也没有说。
    小泽久美恭敬地把信放在了桌子上,垂手退在一旁,小心地看着孙纲,静静地等他示下。
    不知过了多久,孙纲从沉思当中清醒过来,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站在那里的小泽久美身上,她发觉他在看他,立刻露出了一个“职业性”的甜美笑容给他。
    孙纲定定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她让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并没有羞涩的表示,而是微微挺直了身体,迎向了他那刺人地目光。
    “你现在有婆家了吗?”孙纲问道。
    黑暗里似乎传来一声忍俊不禁的偷笑声,应该是林文昊或是戴雄飞等几个“铁卫”。
    听到他问了一个和刚刚的军国大事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个问题,小泽久美微微一怔,随即回答道,“还没有,大人。”
    “为什么不找一个中国人安个家呢?”孙纲说道,“好多的日本女人都嫁给了中国人,现在生活得都很好。比在日本地时候强多了。”
    小泽久美看着孙纲,眼中闪过一丝奇怪地光芒,问道,“大人是希望我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吗?”
    “算了,当我没说。”孙纲看着她专注地样子,不由得微微一笑,说道,“你可以回报德川大将军,说我很赞同他的看法,至于具体地事宜,我会仔细研究后再给将军阁下答复,现在不太方便,我就不给他回信了。”
    “是。”小泽久美垂手恭谨地说道,
    “我在将来,也许会真的有特殊的任务交给你,你没有家室的拖累,很好很好。”孙纲平静地看着她说道,“希望你到时候不要退缩。”
    “不会的。”小泽久美笑了笑,说道,“即使有家室也不要紧,因为我们都是同行,彼此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即使夫妻双方有一个人消失了很久,另一个人也不会觉得难以忍受。”
    “我忘了,那是你们忍者的行规。”孙纲笑了笑,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大人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属下就告退了。”小泽久美看着孙纲,似乎被他眼中森森的冷意吓了一跳,垂下头轻声说道。
    “你可以走了。”孙纲冷冷地说道,“下次见我的时候,最好打个招呼,一旦哪天我反应过于灵敏的话,失手伤了你,我可是会很难过的。”
    小心的说一声,求票。   

(四百六十九)日本人想翻身?
    欢迎大家访问!
    “属下明白。'。'”小泽久美恭声说道,身形轻轻动,飘出了门口,消失在了黑暗中。
    “她一进来,弟兄们就发觉了。”林文昊进来对孙纲说道,“估计她可能是找大人有事,所以就没有对她动手。”
    “你做得对,毕竟她现在是在为咱们干活。”孙纲看着陆续现身的自己的几个“铁卫”,说道,“刚才你们也听见了,你们怎么看?”
    “大人居然问起我们军国大事来了,呵呵。”戴雄飞笑道,“弟兄们只知道跟着大人走肯定没错,至于这日本人么”他想了想,说道,“恐怕是没安什么好心,咱们最好小心些。”
    “我觉得也是,”林文昊说道,“说咱们兵力不足?咱们中国好歹也有近百万大军,骡子里面挑马驹,怎么也弄他几十万大军出来,还用得着他们帮忙?真是的。”
    “对啊,咱们造了那么多的军舰,又买了好些大舰回来,肯定能打过俄国人,用日本人帮忙,哼,咱们丢不起那人。”另一个卫士在一旁说道,
    孙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德川庆喜的信其实清楚地向他表明了一个讯号。
    日本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咸鱼翻身”的机会的。
    如果说他们派遣雇佣军去南非是应英国人的要求的话,那么他们主动向中国提出的这个“请求”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
    借中国抗俄之机保存并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等到中国和俄国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日本就可以重新爬起来了!
    这种事情对日本人来说,并不是第一次。
    当年德川家康依附于丰臣秀吉,丰臣秀吉为了削弱德川家康的军力。经常派遣德川军团外出作战,德川军团地军力损失严重,有部将向德川家康指出了丰臣秀吉的用心和德川军团所面临的危险。但德川家康却认为,只有在战争中才可以保存并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军力,因此没有听从部将的建议。而是积极地参加每一场战役,德川军团果然在战争中一点点的壮大起来。最后,当丰臣秀吉远征朝鲜失败惊忧而死后,德川家康瞅准时机,终于统一日本,成就大业。
    德川庆喜被人称为德川家康“再生”,出自自己先祖的“典故”,他应该是清楚得很。
    何况,现在。英国人也已经露出了准备扶持日本的迹象。
    中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对英国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攫取利益的机会!
    孙纲看了看桌上的信笺,不由得一脸的苦笑。
    今天,这一封来自俄国地“家信”和一封来自日本的“密信”,可都是够给他添堵的啊。
    孙纲让卫士们下去之后,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该怎么给塞琳娜母女回信,于是干脆不写了,开始放宽心睡觉。
    梦中。他好象又来到了沙皇的皇宫,看到了自己的女儿,正在花园里和别的孩子玩耍。
    女儿和她的母亲一样可爱,是棕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但那眉宇间地神情,却依稀有他的影子。
    第二天,在视察完毕后,孙纲告别了罗荣光等众将。和随员们一起乘坐“海威”号巡洋舰,前往旅顺口海军基地。
    “飞艇的海上训练进行得怎么样了?”孙纲向蒋超英问道。在他们启航时,天上的飞艇发来了告别的信号,开始从陆路返航了。
    “还不错,现在已经加入到战斗值班当中了。”蒋超英答道。“比侦察气球方便多了,咱们回去的时候。肯定能看到的。”
    “新到的各舰都怎么样?”孙纲又问道,“在一起编队操练过了吗?”
    “叶司令正在和诸将试演。”蒋超英说道。“从俄国弄来的那两条大舰不太好安排,其它地船都来自南美,舰型较齐,编队作战很是快捷。”
    蒋超英告诉孙纲,从南美买来的军舰已经全部改装完毕,按照孙纲给起的名字命名,并完成了升旗入役仪式,加入了北洋舰队,这些天正在海上进行编队演练,为四洋海军“会操”作准备。
    “听说部长要带舰去接收库页岛,大家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盼着部长能挑上他们一齐去呢。”蒋超英笑着说道,
    “还想揍俄国人?”孙纲笑道,北洋舰队现在是兵强马壮,官兵上下斗志昂扬,让他感觉十分欣慰。
    “叶司令平日里总和大家研究,应该如何排演战阵,对付俄国人,”蒋超英说道,“叶司令说,俄国太平洋舰队不足虑,所担忧者,其在欧洲之波罗的海舰队也,一旦开仗,彼大举东来,对咱们来说,可是一场前所未有地硬仗。”
    “没错。”孙纲点了点头,想起了俄国地那位海军名将马卡洛夫,叶祖圭肯定也意识到了将来迟早要和“马大爷”交手,所以才想着提前做准备。
    中国海军的“假想敌”是俄国,已经成了海军将士们地共识了。
    “听江总办说,部长要在美国也订造一艘与我龙昶同式之巨舰?”蒋超英问道,
    “是的。英阿姆斯特朗厂所造之舰命名为龙霆,德伏尔铿厂所造之舰命名为龙威,美费城船厂为我所购之龙江舰据我监造之员报告质量极佳,说其厂主克朗普求我驻美使节代为说项,欲为我国多造战舰,我和执政商量了一下,决定依龙昶之式在其厂亦订造一艘同型舰,已定名为龙武,这样地话,海军之万吨巨舰当有七艘,俄人舰队若尽数东调,亦足当之。”孙纲说道,
    “我华夏万里海疆,终有宁时。”蒋超英说着,声音似乎有些哽咽。
    孙纲看着他激动的样子,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当年,蒋超英留学英国时,也是满怀一腔报国热血,希望能亲眼看到祖国也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后来他没有想到,命运偏偏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因为石浦之战误伤友舰的关系,他失去了在战场上报效祖国的机会,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牺牲在了保卫祖国的战场上,而自己只能扼腕长叹,对一个热爱祖国的军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作为军人,只要有勇气走向战场,哪一个不盼着自己能够保家卫国,立下功勋!尽管最后的结果,常常是不尽如人意的。
    可古语说的好,不以成败论英雄。
    一个军人,只要他为了国家民族而战斗过,牺牲过,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值得后人尊敬!
    “你上次提出来的那个鱼雷艇战术很不错,”孙纲笑着拍了拍蒋超英的肩膀,安慰他说道,“不然的话,俄国人也不会那么快就服软。”
    上次北洋舰队围攻海参崴港内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就是蒋超英和蔡廷干出的主意,从国内调来了舰载鱼雷艇,结果打得海参崴港内一片火海,重创了俄国太平洋舰队。
    “可惜,还是没有尝到亲手歼敌的滋味。”蒋超英遗憾地说道。
    孙纲知道“石浦之战”的“乌龙”一直是蒋超英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一直盼着能够堂堂正正的和敌人打上一仗,一雪前耻,可到现在,却一直没有实现的机会,也不知道老天是不是在故意捉弄他。
    “以后机会有的是,”孙纲笑道,“我这边又造船又买船的,俄国人那里也没闲着,弄不好日本人也还会跟着掺一脚呢,你们的任务其实也很艰巨的。我现在担心人手不够,你可要给我好生保重才是。”
    他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向蒋超英指出了海军将士将来所面对的局势一点也不轻松,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又向他表明自己听出来了他话里隐隐有“拼命”的意思,提醒他身为海军责任重大,必须留有用之身才可以报效国家。
    蒋超英感激地看着他,笑了笑,说道,“属下明白。”
    “新舰日多,而水手和炮手以及军官怕要不够,”孙纲又问道,“叶司令想办法了么?”
    “余波尔中校建议在海外招募一些人过来,他说海外华人当中有好多优秀水手,而且他们盼着为国家出一分力,”蒋超英说道,“叶司令已经同意了,从沿海招募任习风涛之人,再从海外招募一部分,官弁从沿海各省海军学校当中抽调一部分。对了,北洋船政学堂——不,现在的北洋海军学院——已经毕业的第一期学生,全部都到北洋海军任职历练来了。现在人手还算可以,等巨舰建成回国后,他们也都历练出来了。”
    “不错,我怎么还把这个事给忘了。”孙纲听蒋超英一说后连连点头,“黑猫船长”余波尔的这个主意非常好,海外赤子心系华夏非止一日,只是原先愚蠢的满清王朝一开始把他们当成“天朝莠民”对待,人为的割裂了海外赤子和祖国的亲情,后来在中国有了海军“抚侨”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现在,满清王朝已经灭亡了,新成立的华夏共和国对所有的炎黄子孙一视同仁,这些海外赤子的爱国热忱又重新被激发出来,所产生的力量,将是不可想象的。
    一更,求票。   

(四百七十)统一协调火力的战法
    欢迎大家访问!
    “海外华人心系祖国,且见识开通,非内地之民可比,”孙纲说道,“他们当中的水手能够加入进来,我海军便不愁水手不够了。'。'”
    “听那些水手说的,海外华人社团得知我华夏大地变了一番气象,纷纷欲回内地投资设厂,为国家建设出一分力,”蒋超英说道,“如今咱们大连已经变了一番模样。”
    “不独是大连。”孙纲说道,“我在天津也看到了,连大沽口都是帆樯云集,仅仅数月间,变化如此之大,我也没有想到。”
    “新式之鱼雷快船也已经入役,”蒋超英又说道,“南洋舰队得四艘,海峡舰队和越洋舰队各得三艘,北洋却未得一艘。听说是部长这么安排的,不知是何用意?”
    “这些还不够,他们三家还应该再多分些鱼雷快船。包括潜艇。”孙纲看着他笑道,“将来俄国舰队若真要东调的话,咱们中国的每一处海域,都会成为他们的恶梦。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蒋超英听了他的话,略一思索,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不由得佩服地说道,“恐怕俄国人没等同我北洋舰队决战,就剩不下多少船了。”
    “这也是你说的那个鱼雷艇的战术提醒了我。”孙纲点点头说道,“所以鱼雷快船先尽量紧着他们,北洋也得有,但可以稍等等。”
    “咱们潜艇分队也多了四艘潜艇。”蒋超英又说道,“各个船厂扩建后。建造能力提高了不少,只是潜艇分队的文统领还是觉得不够,他对部长把潜艇都卖给智利人还是耿耿于怀呢。”
    “这帮小子还没忘呢,”孙纲想起自己当初力排众议把潜艇卖给智利海军后文君风和众位潜艇艇长那“哀怨”地眼神,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们也不想想,没有这潜艇过去,咱们能得到这么多的大型巡洋舰吗?”
    “他们只知道他们的船没了。”蒋超英笑道。“因为人手不够,叶司令安排他们暂时上两艘俄国大舰,他们还不乐意呢。这回好歹有新潜艇入役了,他们才高兴起来。”
    “我在海外订造大船,就是为了让国内的船厂能腾出手来多造潜艇。”孙纲说道,“对了,以后咱们海军的官兵最好各种舰种都轮换下,做到全部熟悉,一旦将来需要的话。可以相互客串。”
    “是,现在凡新到之官兵全都先在雷击舰分队实习,一段时间后再上大舰,最后转至潜艇,以求尽快熟习。”蒋超英说道,“听说其它舰队也是如此。”
    “如今四海清平,海上商旅往来日众,不出远海,也难得见到如此景象。”和他们一起站在舰桥上的王士珍指着远处海上不时驶过的各种轮船说道。每当有轮船经过“海威”舰旁边,都不约而同地鸣笛向军舰致意,海上汽笛声一时间此起彼伏,让王士珍等人感叹不已。
    “自我北洋舰队大败俄舰,商船渔船出行日益增多,海上商路可谓繁盛,王先生今天看见的船其实还是少的。”蒋超英笑着说道,
    他们正在说着话,不远处却隐隐现出一艘军舰的身影。
    “来的好快啊?这是咱们中国的军舰?”王士珍指着远处瞬息而至的一艘巡洋舰。吃惊地问道,
    孙纲看清了对方舰上那飞扬的赤黄双色龙旗和舰首的金色龙徽,不由得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这个老余,又来了。”蒋超英苦笑了一声。“老这么强压通风。也不怕把锅炉跑坏了。”
    孙纲听他这么一说,认出来了这艘巡洋舰就是“黑猫船厂”余波尔地“海归”号。现在这艘巡洋舰正以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般地向“海威”号迎面飞速驶而来,孙纲估计这一会儿这艘巡洋舰的航速应该超过了25节!这小子把军舰开得如此之快。到底想干什么?
    “全体备战!”蒋超英在舰桥上命令道,“海威”号上的官兵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孙纲看到炮手们飞快地操纵着舰上的大炮,舰桥上的军官在迅速测定方位,并将数据传达了下去。
    “他们想干什么?”王士珍看到对方战舰黑洞洞的炮口正指向这里,不由得吓了一跳。
    “应该是演习。”孙纲平静地说道,虽然说他现在心里也没底。
    “海威”号在蒋超英的命令下开始加速左转,堪堪让过了猛冲过来的“海归”号,在两艘巡洋舰几乎并列地一瞬间,两艘巡洋舰的火炮全都对准了对方。
    没有想象中的众炮齐鸣,孙纲只看见炮手们都作好了开炮的准备,但是并没有开火。
    “海威”号骤然减速,慢慢停了下来,而“海归”号意犹未尽的在海上绕了个大圈,也开始减速,并从“海威”号的侧舷开过,尾炮徐徐转动,“轰”的一声,发出一炮,吓了舰桥上的孙纲一跳。
    “海归”号又连放两炮,蒋超英放看着惊魂未定的王士珍,笑道,“他们是在放礼炮向咱们致敬。”
    “刚才谁赢了?”孙纲不动声色地问道,
    “他输了。”蒋超英说道,“他老想玩单舰突破,这种战法以前还差不多,编队作战肯定不好用。”
    他们说话地功夫,“海威”号又开始前进,并升起了红黄蓝三色带锚龙旗,孙纲知道,那是“海军最高统帅旗”,表示他这个海军的“最高将领”在舰上,“海归”号很快追了上来,和“海威”号并列行驶,孙纲看到了余波尔和舰上的军官都在舰桥上向他行军礼,不由得冲他们招了招手。
    “他现在和你很熟?”孙纲看着远处的余波尔,笑着对蒋超英说道,
    “他是个老水手,不是正统科班出身,呵呵,虽然经验丰富,但对于海军专业,还有好多地方不明白,所以总来问我。”蒋超英笑道,“他觉得自己墨水不够,一直在努力学习,现在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
    “对了,我刚才看到各炮都作好了准备,但好象在等待一齐开火,这是怎么回事?”孙纲问道。
    “部长有所不知,这是咱们北洋海军多次模拟演练后的结果,也是甲午年那一仗从日本人那里吸取地教训。”蒋超英说道,
    蒋超英告诉孙纲,在以前地海战中,发现敌舰开始进攻时,都是由各炮的炮塔指挥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攻击目标,并自行测算目标地射击诸元,这种各个炮塔、各艘战舰乃至各个舰群自行其是的战法,如果是采用“乱战”战术地话,还算可以,但如果是舰队编队作战的话,很容易造成舰队火力的分散,也不容易命中目标。
    在大东沟海战和壹岐海战中,日本舰队整齐划一的凶猛火力给北洋舰队的官兵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解决这个提高舰队火力密度和准确度的问题,曾经困扰了北洋舰队的官兵们好久。
    “海菁”号巡洋舰的舰长,大东沟海战“定远”舰的枪炮大副沈寿曾经提出来一个“变换阵位”的方案,即炮术长的位置上升到了舰桥,炮术长在舰桥上指示射击目标和射击诸元,各主炮副炮按照炮术长的指令来进行操作,禁止各炮自作主张,这样一来,一艘战舰上装载的主炮塔和副炮群可以集中火力让所有的炮弹同时飞向一个目标,能够极大的提高首发命中率,其好处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办法好是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时的战舰上没有更多的通讯装备,在进行炮战时各个炮位无法听到统一的命令,因而无法进行协调统一射击。
    由于当时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所以这个办法并没有立刻实施,但随着后来北洋舰队托孙纲的爱妻马的福,开始装备无线电通讯设施和有线电话,这个“统一协调火力”的构想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了,沈寿的这个办法后来经过北洋舰队官兵们的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终于得以在全军实行了,而且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炮战当中通讯设施遭到破坏而导致各炮位无法协调,北洋舰队司令叶祖圭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即给舰上的军乐队员增加了一项“射击传令兵”的任务,保证各炮位可以统一集中火力,用精准而密集的火力集中“招呼”一个目标。
    而后来经过反复演练,刘冠雄和李鼎新又提议,战时由本舰队内一艘基准舰对目标或目标区内的敌方一艘显著的目标舰试射几发以测定射击诸元,再将本舰的位置、航速、航向和目标的诸元通知全舰队,接着由舰队司令下达开火命令,整个舰队于是集中火力向那个敌方的“倒霉蛋”射击,估计对方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在第一轮齐射的时候差不多就好挂了。如何,请登陆。qd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四百七十一)来自阿根廷的“四大金刚”
    当然在开炮前,舰队的各舰自己也可以估算敌方各舰的诸元,但在舰队司令下令开火前是严格禁止自行开火的。'。'而各舰在接到旗舰的数据后会重新解算并继续跟踪敌舰。当集中火力“摘除”掉敌舰队的旗舰之后,整个舰队的射击次序就可以自由一些了,由于舰队各舰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所以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所有舰队的全部主炮同时开火打一个目标,但各舰都会遵循“集中火力于一点”的战斗原则。
    由于“目标选择”的最高权利下达者是舰队司令,所以在完成初始任务即击毁敌舰队旗舰后目标的选择权基本上就下达给了各舰舰长和炮术长,而且在交战前也对各舰的大致目标有所规定,当然不排除在某些“关键时刻”,舰队司令又会命令集中火力在敌舰队的某个“倒霉蛋”身上。
    听了蒋超英的话,孙纲立刻就意识到,这种划时代的战法一经出现,将对世界海战史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如果他记得不错,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舰队决战“日德兰大海战”,交战双方也都是这么干的!
    现在,这种战法已经让中国人抢先采用了。
    其实这种“统一协调”集火射击的方法也有一些不利的地方,就是射击时产生的烟雾将严重影响射击和观测,这一点已经在北洋舰队编队演练时得到证实了,但如果能在这种不利的情况出现之前就能完成作战任务,这一点点的“不便”还是舰队的官兵们可以接受的。
    孙纲听完了蒋超英的解释,不由得连连点头,这种“集中火力统一协调”战术在中国海军当中的出现表明,中国的海军将士地指挥和战技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孙纲在脑子里小小的想象了一下那种“万炮齐发”的壮观场面,自己就把自己震撼了一回。但他想到自己将来可能根本无缘目睹这种史诗一般的情景时,又感觉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第一次上军舰开炮时连耳朵都不知道堵的毛头小子了。
    不过,即使看不到这种真正地大海战,他也可以肯定,将来俄国人想要从海上入侵中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他知道。现在世界各国海军,并没有普及这种先进的战法。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餐。孙纲和随员们站在舰桥上欣赏着美丽地海景,黄兴和张绍曾等年轻军官们在舰上来回参观,对他们来说,上军舰的机会并不多,当然得好好看看了。
    “有如此之海军,海上当不惧俄人。”王士珍对孙纲说道,“执政与敬茗数年心血,能见到今天的成果,实属不易。”
    “当今各国皆以海军为先,我不求别的。只求能守住这万里海疆,保得我华夏万民平安,”孙纲望着眼前一艘艘驶过的挂着中国红色团龙商船旗的轮船感叹道,“以后的事,我们恐怕都看不到那么远。”
    “不过,那日车中之议后,我想,敬茗已经差不多有了总体的对俄作战方略了吧?”王士珍说道,“可莫要象前朝时。一有外敌叩关,内外上下乱作一团,漫无布置,以至处处被动。”
    王士珍说的不错,从鸦片战争、中法甲申之役、中日甲午之役、中日丁酉之役到中俄己亥之役。清朝政府就从来没有一个总体的战略。现在,是自己在主持新生地华夏共和国的国家防务。作为一个后来人,就更不应该重蹈历史的覆辙了。
    “王先生和克强的推演给我的启发很大。”孙纲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若要具体实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等此行结束,我恐怕要有重要的任务交给王先生了。”
    “敬茗有事尽管吩咐。”王士珍呵呵一笑,说道,“如果不趁着现在还有力气上战场好好干一番的话,老的时候再去抱憾,可就了。”
    孙纲冲他微微一笑,对他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思十分高兴。
    两个人正在说着话,远处航行着地商船突然都不约而同的发出阵阵汽笛声,孙纲奇怪地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循声望去,远处出现了四艘大型战舰的舰桅,一会儿,高昂雄伟的舰身就出现在他望远镜地视野当中。
    这四艘战舰地吨位看上去要比“海威”号和“海归”号大很多,但孙纲能够判断出来,她们应该也是巡洋舰,只是这种个头的巡洋舰,在东方可是不多见地说。
    这四艘大型巡洋舰都是同一舰型,属于装甲巡洋舰,孙纲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带有浓浓的意大利船风格地大型战舰,刚才他差点就以为是碰上了意大利舰队,但那飞扬的赤黄双色龙旗和舰首的金龙徽标实实在在的表明,她们是中国的战舰。
    “这也是咱们的海军?”王士珍又一次吃惊地问道,
    “是咱们从南美买回来的船。”蒋超英笑着答道,“应该是出来演练,顺便来接咱们,呵呵。”他说着下令减低了航速,四艘大型装甲巡洋舰依次驶过他们的队列,开始施放礼炮致敬。
    孙纲看清了舰身上的铭牌,上面都用篆书标明了舰名,这来自阿根廷的“四大金刚”分别是“海升”、“海曾”、“海谦”、“海霖”,这是他当初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