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士卒见到胡车儿牵着的马,张了张嘴,张绣却是说道:“好了,就这样,汝如实回报主公即可。”
“诺。”
第三十三章 董卓算计周慎
三日后,北宫伯玉大军就要到达美阳,这时探马回报道:“禀大帅,两支汉军在美阳城前列阵,人数约有五万。”
北宫伯玉挥退斥候,问旁边的李文侯、边章、韩遂三人道:“三位贤弟看此事如何?”
李文侯率先说道:“我大军十二万在此,就算那全是汉军精锐,亦不敢单凭五万大军就与我军硬拼,那些汉人定有诡计。”
边章没有立即说话,而是重新招回那名斥候,问道:“可见汉军旗号?”
那名斥候答道:“只见两面最大的旗号,一面书汉破虏将军董、一面书汉荡寇将军周。”
边章听得让斥候退下,说道:“如此看来应该是董卓和周慎两人,文约兄原来设计先破董卓大军,怎知道我们慢了一步,却是让周慎赶到了。”说完直视李文侯。
其实韩遂早在半个月前就提议先破美阳董卓军,再破其余汉军的策略。毕竟董卓数征西凉羌人,而他亦是关西豪强,熟悉地利气候,加上麾下百战士卒。就算是幽州边军和并州边军亦非董卓大军对手,可以说是大汉第一强军。无论是北宫伯玉这样的羌人还是像韩遂这样的叛汉将领,对于董卓他们都甚是畏惧。而今次董卓所带大军只有三万,尚有部分军队留守河东由董卓的弟弟董旻统领,所以韩遂才定下先破董卓的策略,只要破了董卓,其余汉军在他们眼中却是不足为虑。
怎知道李文侯麾下的羌人只顾沿途抢掠,拖慢行军时间,边章和韩遂数次向北宫伯玉诉说这事,但北宫伯玉都不以为然,反而见李文侯所部收获丰富,更暗中指使麾下将士一同抢掠,导致行军速度更慢。边章、韩遂见得,只能沉默不语。
而现在由于他们比预定时间迟到了几日,导致周慎大军来援,此事却要由李文侯负责了,故此边章才一直瞪着李文侯。
北宫伯玉见得,出来打完场道:“算了,事到如今,再责备李贤弟亦无用,不知文约有何策?”
韩遂无奈一笑,说道:“大帅,汉军既然严阵以待,我大军远来疲惫,还是先退十里扎营,待休息一晚明日再战。”
北宫伯玉点头道:“韩贤弟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后退十里扎营。”传令之后北宫伯玉又拉着韩遂问道:“那明日一战,贤弟认为如何?”
韩遂沉思了一下,说道:“北军当年乃是汉庭精锐,但养尊处优多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吾所虑者,唯董卓尔。不过此事却是有些跷蹊,按理汉军势弱,不如我军多矣,应该紧守城池和大营,又怎会列阵而待我军,且令斥候去探听汉军如何列阵,待有消息之后再从长计议。”
北宫伯玉点头道:“韩贤弟此言有理。”然后叫过一名将领,让他派大量斥候探听消息。
……
北宫伯玉退军十里扎营的消息自然被汉军探得,董卓命徐荣统军,然后领着华雄、张绣和胡车儿三人到得周慎阵中。入得周慎中军,却是见得周慎向董卓笑道:“果然不出仲颖所言,羌人见到我汉军精锐,立刻不敢向前,后退十里扎营。”说完哈哈大笑。
张绣有些奇怪地打量一下周慎,他怎么也想不到汉庭精锐北军的统领会是如此一个弱智的人物,连羌人原来疲惫,而我军以逸待劳,羌人只是暂避锋芒的道理也不懂。
而董卓却是笑道:“还不是羌人被持真(周慎字,胡编)北军威名所吓退。”
周慎哈哈一笑,说道:“仲颖所言有理,明日我大军为前部,痛击羌人。”
董卓笑道:“持真兄既有此意,然战后可莫要忘了在下功劳。”
周慎笑道:“那自然,仲颖于车骑将军前出言助吾,此情还未报呢,待大破羌人吾自会向朝廷禀报仲颖的一份功劳。”
董卓笑道:“如此就多谢持真兄了。”
这时周慎问道:“仲颖,不若今晚我们偷袭羌人大营,此计可好?”
董卓听得,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但很快就笑道:“持真兄不可,羌人既见我大军威容,必然有所防备,若是偷袭不成反受一击,那明日一战士气却是不稳了。”
周慎想了想,说道:“仲颖此言有理,既如此,便让羌人多活一晚,明日看我北军大破羌人。”
董卓听得笑道:“既如此,卓就先恭喜持真兄了。”
周慎听得大笑。两人又客套了一番之后董卓才领着几人回到自己阵中。
出得周慎大军,董卓却是问张绣道:“伯渊可是奇怪周慎如此不堪的人物都能身处高位?”
张绣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董卓却是“嘿”地冷笑一声,说道:“还不是买官之人,朝廷上下,此种人物却是占了多数,京师如此,更遑论地方了,本将已见到徐徐落下的夕阳……”
董卓此话毫不掩饰地向张绣透露了野心,张绣却是说道:“主公当心隔墙有耳。”
董卓毫不在意地说道:“现在本将身边皆乃心腹,吾有何惧。”说完目视张绣。
张绣见得,背脊一寒,立即说道:“伯渊并无异心。”
董卓哈哈一笑,说道:“本将自然信得过伯渊。”说完当先走回阵中。
两人只是悄悄说话,后面的华雄和胡车儿根本听不到,只不过见两人悄悄说话,然后见董卓大笑,便以为张绣出言使得董卓很是高兴。华雄见得却是黑着脸,而张绣心中惊疑不定,他也想不到董卓竟然会是如此厉害的人物,不过细思之后发觉自己其实并无什么野心,恐怕自己是新投之人要敲打一下吧。
压下心中惊疑,张绣几人回到阵中,待确认羌人已经扎营之后,董卓就收兵回营,只派出斥候继续探听消息,而周慎见得,亦收兵回营。
……
北宫伯玉帐中,斥候将探听的消息告诉几人,韩遂听后笑着对北宫伯玉拱手道:“恭喜大帅,却是董卓将周慎卖与我军,明日一战只管进攻周慎,多杀北军即可,董卓一方只需留意即可,或派小股部队骚扰一二。”
北宫伯玉奇道:“文约为何有此定论?”
韩遂用食指沾了些茶水,在案上画了起来,边画还边说道:“大帅且看……”
待得韩遂解说完,北宫伯玉却是大笑道:“想不到我大军已经逼近他刘家园陵,汉军还是内斗不止,却是天助我也。”说完哈哈大笑,其余李文侯、边章两人亦跟着大笑,只有韩遂一人眼神深邃,微笑应和着。
第三十四章 互破其计
“呜呜……呜呜呜……”苍凉的西凉号角声响起,却是羌人大军进攻的前奏。
“隆……隆……隆”万马奔腾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却是数万骑羌人骑兵冲锋的声音。美阳城身处关中平原,如此沃野之地确实适合骑兵施展,羌人数万骑兵完全无所顾忌的冲锋,十数里路眨眼就到。
而北军统领周慎却是依然无惧,发了一声喊,大旗一挥就直接来了一个反冲锋,两万大汉北军精骑策马狂奔,直接向羌人骑兵撞去。
张绣见得,也不得不赞叹周慎的无畏,不过张绣认为周慎是无知者无畏。
而董卓大军亦随着周慎大军缓缓发起了冲锋,不过速度不是太快罢了。
“轰”两股铁骑洪流狠狠地撞在了一起,人的呼喊声和武器交击、入肉的声音此起彼伏,伴随其后的是战马不断的吃痛嘶叫声音。
周慎的北军与羌人大军撞在了一起厮杀,反观董卓的军阵却是安然无恙一般,仅有几股羌人小队到来亦很快被消灭干净。
北军虽然精锐,但羌人更是悍勇,况且羌人还占了人数的优势,张绣目测之下就觉得羌人骑兵不下五万。
两股洪流撞在了一起,前方还在不停厮杀,但一阵之后,北军却是已经略显颓势了。却是羌人大军源源不绝,北军将士杀了一名羌人之后,这名羌人落马,后面又有羌人补上,北军将士很快就被后面的羌人杀死。
两军将士就在阵前不断厮杀,张绣远远就见到人头、残肢、断腿横飞,伴随而来的还有战马悲鸣的嘶叫声,其惨烈程度胜过之前皇甫嵩领军与羌人作战数倍。
张绣心中暗暗感叹:“这就是古代骑兵的对阵,根本不是步兵依地形、城池,据险而守所能比拟的。”张绣越看,心头越是火热,一股兴奋的感觉遍布全身,这是武人上到战场才会有的热血感觉。如此情况也怪不得诸多统兵将领虽然深知逢山勿近、逢林勿进、穷寇莫追这些兵法重点,但最后亦是傻呼呼地进了敌人的埋伏圈,其实就是这种战场上的热血所造成的。热血上脑会令诸多统兵大将头脑发热,而能在战场上时刻保持冷静的,就有成为名将的潜质了。
张绣全身上下虽然是热血沸腾,但还是谨记了董卓的命令,不要擅自出击,只得苦苦忍耐着。当张绣再望向不远处的华雄时,却是见得这名关西汉子早已双目通红,恨不得立即纵马杀入战场。
而董卓还是保持着微笑看着两军厮杀。两军又厮杀了一阵之后,眼看北军渐渐处于劣势,而董卓大军还是保持云淡风轻,李儒忽然失声叫道:“不好,被羌人看破此计矣。”
董卓奇道:“文忧,为何如此惊慌?”
李儒急急说道:“主公,却是儒轻敌了,羌人之中有能人已看破儒此计,欲趁此机会一举歼灭北军,再乘胜破主公大军。现在情况尚未到最恶劣之时,请主公立刻派兵援助北军,迟恐生变。”
董卓听得立即下令道:“华雄,且率军本部人马立即出击,救出北军。”
“诺。”
李儒这时又说道:“主公且派张绣将军出阵。”
董卓点了点头,又点起张绣说道:“伯渊,事情有变,且领本部人马出击,与华雄攻羌人两翼,吾大军随后就到。”
“诺。”
这时董卓转过头问李儒道:“文忧,这是怎么回事?”
李儒面有愧色,说道:“却是儒大意,以为羌人之中无能人,竟想凭此粗浅之计借羌人之手为主公降服北军,使北军为主公所用。怎知羌人看破此计,欲借此全歼北军,今羌人尚有七万大军未动,主公且严阵以待。想来以张绣将军和华雄将军之勇,应能击退羌人。”
董卓听得沉着脸点了点头,李儒立即近前小声道:“此番却是儒思虑不周,请主公责罚。”
董卓却是用他那肥厚的手掌拍一拍李儒的肩膀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文忧且勿忘了教训,日后用计当不可轻敌,数万大军我董卓还输得起,但文忧乃是吾军师,以后莫要轻敌即可。”
李儒有些感激地点头道:“儒受教了。”
……
就在董卓和李儒说话间,张绣和华雄已经准备停当,张绣高举虎头金枪,大声喝道:“杀。”然后一马当先直接抢出,身边胡车儿舞着重达两百五十斤的狼牙棒紧随其后,胯下坐骑却是那日所选,负着胡车儿和他那根巨大狼牙棒发足狂奔,亦不觉力歇,可见亦是宝马。
见得张绣及其本部已经出击,华雄一声咆哮,大喝道:“杀。”亦是立即抢出,身后兵卒紧随其后。
董卓军中两股洪流抢出,直击羌人大军侧翼。
董卓派军一出击,北宫伯玉早就见到,连忙问韩遂道:“文约,怎会如此?”
韩遂沉着脸说道:“董卓军中果有能人,如此快就看破吾打算,既然如此,大帅且令全军出击,与汉军硬拼一番。”
北宫伯玉豪气一生,大喝道:“好,全军出击。”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剩余的七万羌人大军齐动,董卓见得,命左右亲卫道:“且保护好军师。”然后大喝道:“全军出击。”掌旗官大旗挥动,董卓大军齐声发喊,前军徐荣接到命令,大喝喝道:“出击。”前方一万西凉铁骑立即启动,杀奔羌人。
前军一动,带动董卓大军齐动,李儒立即对董卓说道:“主公,救出北军之后立即撤退,且令张绣断后即可。”董卓微点了头表示知道,然后随大军而动。几名亲兵则是护着李儒缓缓退后。
再说张绣,抢出之后颯露发足狂奔,很快就与部队拉开一小段距离,而后直接撞入羌人侧翼,虎头金枪上下翻飞,靠近张绣的羌人纷纷倒地。
手执金色长枪,胯下紫色坐骑;如此有标志性的打扮,一众羌人立即就认出张绣,对于这名杀神,无论羌人士卒还是羌人大将都知道对付这名非人级的猛将,是需要依靠人数的。于是几名羌将领着一众羌兵围上了张绣。
第三十五章 张绣再显威(上)
大小羌将和一众羌兵围上了张绣,如果是以前张绣亦只能独力游斗力战,最多是有时胡轸会上来帮忙解决一两名羌人将领。不过现在却是不同了,慢了张绣几分的胡车儿挥舞着狼牙棒赶到,也不管是羌兵还是羌将,狼牙棒直接砸下。
“碰……碰……碰”数员羌将和十数名包围着张绣的羌兵直接被胡车儿砸飞,而飞行的过程中就见到伤口处已经血肉模糊,有些被砸中面门的更是不知道脑袋已经飞到哪来去还是已经成为了肉酱。
胡车儿将那些羌将羌兵抡飞之后护在张绣身旁,张绣却是叫道:“胡车儿且去冲杀一阵。”
胡车儿却是喊道:“吾奉主公命令,要守在少主身旁。”
张绣见到胡车儿一脸倔强的样子,苦笑了一下,持枪挑飞了几名近来的羌兵,大喝道:“诸军且随吾来。”说完领着大军一阵冲杀。
身后胡车儿和大军紧随其后,大军以张绣和胡车儿两人为箭头,撞入羌人大军之中,可谓所过披靡,无任何羌将是张绣、胡车儿两人一合之敌。
张绣领着本部在羌人大军之中横冲直撞,那边华雄亦有战果。华雄一马当先杀入羌人大军之中,大刀翻飞,一众羌兵如割麦般倒下,身后大军从华雄撕开的口子中杀入,很快就撞入羌人大军之内。
羌人也没有料到此地又会出现一名非人级猛将,以前单一个张绣已经让他们觉得难缠,现在又添了一名华雄,而一些羌人高级将领,见到张绣身旁抡着狼牙棒的胡车儿更是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三名非人级猛将,实在太恐怖了,羌人之中根本没有人能挡住。
张绣和华雄领着本部军队冲击羌人大军侧翼,在张绣、胡车儿和华雄的带领下,一万大军直接就杀入五万羌人大军的中军。
杀入中军之后,张绣也不停留,领着大军继续杀过去,张绣所部士气正盛,在张绣和胡车儿带领之下直接将羌人大军拦腰截断。
穿过羌人大军之后的张绣收拢了一下士卒,发现只折了不足百人,再看向华雄时,却是见到他在羌人大军之中苦战。却是华雄到得羌人中军之后贪功,在中军不断冲杀,然而冲杀了一阵之后却是使得战马失去了冲击力,使得大军陷入了羌人包围之中,不过凭借华雄武勇,暂时还是将羌人死死地压制着,不过张绣亦见到华雄所部后阵不断有士卒落马。
张绣见得,心道:“不好。”然后高举虎头金枪,大喝道:“众将士,随我杀。”说完一拉缰绳,一夹飒露马腹,回头又朝羌人大军杀去,目标却是在中军苦战的华雄。
张绣领军从后面杀入,却是令到正在前面与华雄苦战的羌人大军一阵混乱,使得华雄压力大减。当张绣与胡车儿杀到,见到华雄还在四处斩杀羌人之时,张绣立即叫道:“华将军,你我且向两面杀出。”
华雄听得张绣叫喊,才醒悟过来,知道自己贪功,导致自己所部陷入重围,幸得张绣从后杀至,使得羌人大乱才压力大减。华雄醒悟过来之后亦顾不得多想,立即挥刀,领着大军继续朝前方杀去。
而张绣则是领着大军继续杀回,两支军队交错而过,将羌人的中军绞杀得混乱不堪。前面的北军得张绣与华雄在羌人中军绞杀,压力大减,周慎此时亦知道自己所部敌不过数量庞大的羌人。
这时董卓传令的小兵到得周慎跟前禀报道:“周将军,董将军命小人禀报,敌军势大,请周将军退后重新列阵,前面有董将军挡着。”
周慎听得,点头道:“汝且回复董将军,就言周慎谢过了。”说完向掌旗官道:“且缓缓后撤,重新列阵。”掌旗官得令之后不停摇摆着大旗,北军见得军旗挥动,纷纷缓缓后撤,阵势却是不乱,可见北军平日亦是训练有数,不过却是少经战事。
再说北宫伯玉领军而出,董卓率大军接住,前军由徐荣指挥,将羌人大军死死拖住,使得中军杀到之后更将北宫伯玉大军拖住,徐荣统兵之能,可见一斑。
这时张绣已经再次杀透羌人中军,与华雄两面绞杀使得更易穿透羌人大军。张绣在此收拢士卒,发现这次只折了数十人,比方才更少。这时董卓传令兵已到,向张绣禀报道:“董大人有令,命张将军接应大军然后为大军断后。”
张绣回道:“回禀主公,张绣领命。”
然后张绣高举虎头金枪,大喝道:“众将士,随我杀。”
只见张绣领军继续前冲,从后面绕过董卓大军之后折向西面,从北宫伯玉主力侧翼杀入之后,再折向东面,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和胡车儿两人为箭头,轻易撞入北宫伯玉侧翼,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从中军之中见到张绣和另外一员手执一把恐怖重武器的丑陋大汉杀入,惊得连忙退入后军。旁边的边章和韩遂见得,相视无奈一笑,只得指挥着士卒向前挡住张绣,然后不断命后军顶上。
张绣所部从北宫伯玉侧翼杀入,使得徐荣前军压力大减,董卓立即命令徐荣缓缓后撤。这时华雄所部亦反穿方才与北军大战的五万羌人大军的中军,华雄再袭之下使得这五万大军的中军完全瘫痪,前军亦受到不小的影响,使得北军可以安全地撤下之后重整阵形。
而张绣与胡车儿两人突入北宫伯玉七万大军的中军之中,却是越到中军越感到压力大,张绣亦决定不再突入中军,向胡车儿喊道:“胡车儿护着大军右翼,然后为我大军断后。不必多言,立即执行。”说完直接瞪着胡车儿。
胡车儿张了张嘴,见到张绣可以噬人一般的目光,只得喊道:“少主自己小心。”说完一夹马腹,转向大军右翼。
张绣见得胡车儿领命而去,立即大叫道:“众将士,随我杀。”然后一勒缰绳,飒露转而向东,朝前军杀去,准备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一马当先自羌人大军后面杀来,右翼又有胡车儿护卫,使得张绣所部顺利转向。自羌人的中军杀出,羌人的前军根本没有料到背后会有敌人杀来,在张绣领军突袭之下纷纷倒地。
羌人主力前军的混乱使得徐荣压力大减,使得董卓的中军可以缓缓后撤,又命归来的华雄护住大军左翼,使得大军后撤更加从容。
第三十六章 张绣再显威(下)
张绣领着本部兵马从侧翼攻入北宫伯玉主力中军,凭借他与胡车儿两人的武勇,杀入中军,然后折回与徐荣前军汇合。
张绣手中虎头金枪不断挑杀,众多羌兵却想不到敌人会从自己身后杀到,很多都糊里糊涂地感到背后一痛,然后就跌下马来。
张绣领着本部兵马不断向前杀,很快就见到董卓麾下的前军,目力甚好的张绣还见到藏于兵士之中指挥着作战的徐荣。徐荣武艺不算太高,他所长的是兵法、阵前指挥等统帅的能力,徐荣领军,一般都不会以己身为箭头,只会不断让军士组阵杀敌。
张绣见到自家军队,立即一扯缰绳,飒露长嘶一声,转向左面了左面,张绣高举虎头金枪,喝道:“随我来。”
身后将士轰然应诺,张绣领着本部军队斜插而出,当杀出羌人军阵之后却是已经到得徐荣前军的右侧了,张绣领着大军出来之后又绕到徐荣大军后面才收拢人马,见到断后的胡车儿手中的狼牙棒上沾满了肉沫和鲜血,知道他方才杀敌甚多。
张绣叫来胡车儿,命他带兵缓缓后撤,然后在胡车儿不情愿的目光下向徐荣处奔去。
到得徐荣旁边,张绣叫道:“徐将军,且让吾来。”
徐荣听得是张绣,便命士卒让出道路,张绣飞马而出,虎头金枪横扫,将近前来的几名羌兵扫开,形成了一下片空地,大喝道:“武威张绣在此,谁敢一战。”
声音仿如在耳边响起的炸雷,羌人士卒一听,立即有些慌了神,特别是前军的羌兵,更是不断朝声音来源处望去。
张绣一声断喝令到羌人骚动不断,他身后的徐荣也暗暗吃惊,想不到张绣在羌人心中竟有如此地位。
而张绣跟前的羌兵更是双手持枪指着张绣,但就是不敢向前,仿佛前面就是万丈悬崖一般,前进一步就会粉身碎骨。
张绣见得,冷哼了一声,挂起虎头金枪,取下背上大弓,挽弓搭箭,朝北宫伯玉的中军大旗射去。弓弦一响,北宫伯玉的中军大旗应声折断,张绣持弓大笑道:“北宫伯玉,可想尝尝某家弓箭的厉害?”
已经重回中军的北宫伯玉听得,脸色微变,额上不停地渗出汗珠。
幸好旁边的韩遂反应快,大喝一声:“杀。”而他身旁的阎行亦与几名羌将合力举起大旗,连连摇动。
但前面的羌人却是不为所动,连带着中军的羌人亦不敢向前,韩遂拿起长刀,从背后连砍了几名羌人的脑袋,并且大喝道:“再不向前者人头落地。”
此言一出,又见得韩遂手上拿着的几个人头,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前杀去。
而张绣跟前的几名羌人迫于无奈,只得策马奔向张绣。
张绣长笑一声:“螳臂当车。”不知何时已经重新拿到手上的虎头金枪连连抖动,他身前的四名羌人一个捂着喉咙、一个捂着胸口、一个捂着小腹、一个面门早被张绣的虎头金枪刺了一个咕隆,然后四人不约而同地倒在马下。
只出一枪,四人毙命,吓得本来就不敢向前的羌人又退了半步。
这时就听见张绣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少主勿忧,胡车儿来也。”
然后一众羌兵就见到方才在他们大军之中横冲直撞,诸多袍泽都将命儿丢在那根恐怖重武器下的丑陋大汉,却正是胡车儿。
胡车儿到来,战马越过张绣前冲几步,胡车儿借着马力抡起狼牙棒,在那几名羌人还未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直接被抡飞,而诸多羌人也见到这几名被抡飞的羌人上半身早已经血肉模糊,大部分地方都成了肉酱。
而被抡飞的几名羌人砸到后面的羌人身上,只听见连续响声惨叫的声音,近十名羌人撞落马下,而他们跌下马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声了,当然他们也没有再站起来。
一击之下一众羌人望向胡车儿的目光透出的畏惧比望向张绣的更甚。毕竟张绣杀人毕竟优雅,大部分都被刺穿喉咙,死得也算体面,而且看起来不是太痛苦。但胡车儿就恐怖了,只要被他手中那充满尖刺的大棒砸中或者抡中,绝对是成肉酱的下场,其死状凄惨无比。
张绣和胡车儿两骑列在阵前,使得一众羌人都不敢往前,而胡车儿出手之后任后面的韩遂再杀几人,一众羌人士卒都视若无睹,有些看向韩遂的目光更透着凶暴。韩遂见得,便知道不能再杀了,再杀下去可能会引起羌兵弹压。
而经过张绣和胡车儿在阵前一番威慑,徐荣已经在他们争取的时间中缓缓撤军了,而刚开始与北军作战的那五万羌人到现在他们的中军还有些混乱,而且北宫伯玉没有任何命令,亦不敢出击,只是瞪着华雄在发呆,他们对这名关西大汉方才在阵中不断拼杀亦都心有余悸。
张绣知道徐荣和董卓已经成功撤军,便冷哼一声,喝道:“北宫伯玉,今日吾且记下汝项上人头,日后再来取之。”旁边的胡车儿很是配合地抡了一下他手中那巨大的狼牙棒。张绣说完一番场面话之后就调转马头朝本阵奔去。
而羌人军中的韩遂却是长叹了一口气,顿足道:“明明是大好机会,竟然被张绣一人破坏,吾心有不甘啊。”而这时,北宫伯玉、韩遂几人心中都升起了寻来猛将拿下张绣的念头。
北宫伯玉无奈地摇了摇头,下令道:“撤军吧。”
……
张绣回到阵中,命胡车儿去领军,然后自个儿去见董卓,还未到得董卓跟前,远远就听到董卓在大笑,策马朝张绣走来。
张绣到得董卓跟前,抱拳道:“主公,绣幸不辱命。”
董卓却是大笑道:“吾今日才真正见识到伯渊风采,果然是少年英雄。伯渊一出,数万羌人吓得止步不前,如此威势,唯昔日霍骠骑可比。”
张绣说道:“主公谬赞了,绣怎可与霍骠骑相比。”
董卓哈哈一笑,也不顾张绣身上的血迹肉沫,拉过张绣说道:“伯渊且随本将回营,论功行赏一番。”
张绣抱拳道:“多谢主公。”
这时华雄也到来了,董卓亦笑道:“华雄,汝今日亦有大功,且随本将一同回营。”说完也拉过了华雄,然后举起两人双手对诸将大笑道:“今日吾得伯渊、华雄,胜过千军万马,哈哈哈。”
————————————————————
下午收到消息,三江申请失败了,有点失望。可能是小弟的努力还不够。。。。小弟会继续努力的。。。。希望大家可以一如既往地支持小弟。。。。书评区建了一个挑刺楼。。。。希望大家都为本书提出意见。。。。。谢谢大家!!
第三十七章 董卓定军心
美阳汉军大营,此时车骑将军张温已率大军驻扎美阳,大帐之中,张温一脸怒相,大声骂道:“一次交锋,竟然就折损六千精锐将士,这可是大汉最精锐的北军将士啊。周慎,若非汝轻言出击,又岂会有今日之败。若非仲颖及时遣麾下大将和伯渊及时出击,将汝救回,恐怕两万精锐北军将士全军覆没亦不为过吧。”
周慎低着头,说道:“大人,实乃羌人悍勇,且兵力占优,但我大军亦给予羌人重创啊。”
张温“哼哼”了两声,说道:“给予羌人重创?这是什么话,我军损失近万精锐,羌人只损失不足八千,这样都说是重创?这已经算是败仗。”
周慎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董卓趁着张温平复情绪的时候轻轻拉了他一下,周慎转过头来,见到董卓轻轻摇头,便低下头来,不再说些什么。
张温平复了情绪之后,轻叹了口气,有些落寞地说道:“羌人兵多势大,又悍勇异常,周慎打大败,吾却是想向朝廷请兵,但又恐朝廷怪罪,诸位以为如何?”
这时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羌人势大且悍勇,我军精锐一战之下损失甚众,末将恐单凭此军不足以胜羌逆,故此请大人向朝廷求援。”
这时另外一名大将出列道:“大人,陛下此次派大人领军出战三辅,却是对大人寄予厚望,然如此一战之后即向朝廷求援,恐怕陛下会震怒。”
……
之后各统兵大将纷纷跳出来,有的言求援,有的言不求,更有的言退兵;张温听得心烦意乱,焦躁无比。
这时董卓却是大步出列,张温见得,挤出一点笑容问道:“仲颖有何策?”
董卓朗声说道:“大人,末将认为我军应坚守美阳,以待时机。”
这时站在董卓身后的一众大将都议论纷纷,有的更是小声指着董卓说道:“简直一派胡言。”
面对众人指责,董卓双目一凝,向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