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续几日下来,根据暗影收集的信息,果然如张绣所知道一般,对天子有兴趣的仅仅是曹操一家,无论是已经得了传国玉望,可能正做着皇帝美梦的袁术还是好谋无断的袁绍。均没有出兵洛阳的态势,特别是袁绍,更派出大军与公孙瓒交战,河北战火再次纷飞。
且说回当日杨奉是如何助天子刘协出逃的。杨奉此人乃是白波黄巾出身,不过其对白波黄巾这个“贼”的身份一直觉得蒙羞,后来李催征讨之时,却是投到了李催麾下。算是脱去了“贼”的身份,转而成为了一名大汉军官。
不得不说,杨奉此人对大汉颇为忠,,若非如此,恐怕历史上亦不会得到忠勇的徐晃赏识投效。在张绣的挑唆下,李催与郭记、婪稠反目,长安城外三日一小打,十日一大打,然而两人却是对天子刘协看管甚严。
杨奉既同情于天子遭遇,可惜无计可施。恰好不停的大战,李催三人麾下的将领越打越少,杨奉原本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降将却是得到重用,被李催安排去看守天子,这么一来倒是给了杨奉机会。
杨奉暗中联络了童承、杨彪、朱隽、皇甫嵩之子皇甫邸等一众忠臣。让他们一同想办法助天子脱险。正好董承等对于讨董一战中表现甚是突出的曹操印象深刻,听闻他打败了吕布,便决定助天子逃出长安。投奔曹操弃了。
然而杨奉虽然被李催任命为看守天子之人,但真正守卫天子的乃是近卫军,天子要逃,首要对付的就是这些近卫军。这些近卫军早已不是那支当年那些对大汉忠心耿耿的军队,他们只是李催和郭把、樊稠从麾下选了些心腹用来看守天子的军队罢了。
杨奉能得李催信任,自然知道此事。不过杨奉亦有他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当年何进手下部队吴匡的儿子吴班。当年吴匡受李儒盅惑,率手下北军投了董卓,并献了洛阳城门,更率军杀了何苗,可以说董卓能得洛阳,吴匡居功不少。然而吴匡此人武艺平平,北军出身更受到西凉军内部排挤,在董卓死时,却是受了牵连被王允杀了。不过王允觉得吴匡虽有错,然罪不及株连家族,故此只杀了吴匡一人。
及后李催等人反攻长安,其子吴班本来想借机逃回益州投奔其族兄吴懿。吴家乃是益州大世家,历史上刘备得益州之后为笼络益州世家,亦娶了吴懿的幼妹为妻,可见吴家在益州的地位。不过此时刘樟正与张绣开战的消息传来,吴班在西凉军中已经有一段时间,对虎牢关下张绣的威风见识过了,出于谨慎,决定暂不前往益州,还是留在长安。
但不知为何,吴匡这么一个不算大的人物被王允杀死,其子幸免于难的事被李催得知,李催觉得吴班之父被王允杀死,必定痛恨于朝中公卿大臣,于是对他重用之。又见他武艺不错,最后更任他为统领天子近卫的将领之一。
这么一来,却是给了杨奉机会。杨奉与吴班也算是有些交情,知道吴班对王允杀死其父并不怨恨,毕竟当年是吴匡犯错了,被杀亦正常。反而吴班亦不满于李催等人,见到年岁比自己还小的天子受难,虽想救他,但亦有心无力。
于是杨奉联络好大臣之后,就联系上了吴班,两人一拍即合,经过谋划之后决定将天子刘协救出。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杨奉与吴班
江边杨奉与吴班串谋好亨后,下面的情况就简单多每,爪安皇宫残破,天子刘协被安排住于当年董卓兴建的跳坞之中,杨奉选了一个吴班当值的日子,率所部心腹千余人进攻哪坞。须知道此时的哪坞已经没有当年董卓初建之时那般牢不可破,况且还有吴班在里面当内应。杨奉轻易就将天子刘协以及同被囚禁于哪坞之内的重要大臣如董承、杨彪、朱隽等都一同救了出来。
只不过杨奉准备仓促,只准备了小车一辆供天子乘坐,其余大臣无奈之下只得随天子车驾步行向东。杨奉所部千余人以及吴班的心腹百人负责保护天子以及众大臣安全。自出长安之后,东面函谷关、弘农一带早就荒凉无比,并无守军阻拦,故此杨奉亦顾不得天子受颠簸,众大臣受累,只命众人快速赶路。
但是一众大臣不是养尊处优久了就是年过半百,单凭两腿走路能快到哪里去,加之天子所乘坐的小车亦不能行走太快,若行太快只怕未到洛阳就散架了。
无奈之下,杨奉苦思良策,他们出来的时候虽然已经让人发诏书给曹操让其出兵救驾,然而曹操远在充州,得到消息再整军前来,只怕李催等人已经追回天子了。
苦思之下杨奉终于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白波黄巾处的同伴,李乐、韩遢、胡才三人。自从董卓死后,徐荣弃河东投了张绣,河东郡几乎成了白波黄巾所有。除却安邑等有限的几个大城之外,其余县城根本挡不住白波黄巾的进攻。
杨奉虽然知道李乐等人乃是贼,但此时已经无任何办法,征得天子同意赦免几人贼名并封三人将军的封号之后,杨奉命一名自白波军开始跟随自己的心腹送信去河东给李乐等人,做好这一切之后,杨奉继续让众人赶路。
李催等人自天子走后一天才知道此事,匆忙罢战斗让人于长安近郊四处寻找。找了半天才知道天子已经东逃而去。三人虽然不是聪明人。但亦知道天子对他们来说的重要性,故此李催以及郭记、樊稠立即就放下了之前的仇怨,商量定之后决定三人尽出大军一同向东追回天子。
其实三人又何尝不想留下部分兵马于长安,但李催兵马比郭记、婪稠多了近一倍,如果郭记二人分兵。则担心被李催一举吞并,如若只留下李催的人马于长安,此举等同于将长安坚城让与李催,二人恐怕再也不能与李催争锋。出于这些考虑。李催亦作了让步,故此才有五万左右大军尽出去追仅有千余人的天子车驾,这不可谓不是一场闹剧。
经过近两天几乎不停歇的逃跑。杨奉拥着天子车驾从堪堪过了函谷关,本来杨奉还准备在函谷关让将士布防,以迎战李催等大军,怎知道看过函谷关之后。杨奉就立即死心了。此时的函谷关已经不再是当年强秦之时的那座可拒六国大军的雄关,年久失收加上风雨侵蚀还有频繁的战乱,已经将这座当年的雄关摧残得不堪一击,杨奉集察之后断定。此时的函谷关不会是被李催三人大军一冲即破的下场,但恐怕不出一个时辰就会被打破。也因为函谷关的残破,才导致历史上曹操要在函谷关和长安之间再修一座潢关。
否决了在函谷关布防之后,杨奉再派出心腹渡洱去河东请求李乐等人快速出兵,而董承以及杨彪等一众大臣亦只能以破布以及血书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快速去寻曹操,让其尽快出兵救驾。
天子车驾又走了半日,忽然听到后面传来“隆隆不断的声音。天子刘协以及一众大臣早已非当年那些件么都不懂得人,他们对这种声音实在太过熟悉了。
万匹战马践踏着大地发出“隆隆”如同打旱天雷一般的声音。 紧接着“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响起,这是西凉军独有的导
声。
这两种声音响起之后,君臣百余人全数吓得脸如土色,不知所措。杨奉这时立即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众将士,李催贼子已经到了,如今皇上的安危已经交托到我们手中,是轰轰烈烈地做大汉的忠臣,埋骨此地,被后世子孙所谨记还是叛君投敌。为后世子孙所不耻,你们做个,抉择吧。我杨奉,宁做大汉忠臣。埋骨于此。”
千余将士听得热血沸腾,同时高呼道:“死战,”死战
杨奉点头道:“好。听本将命令行事。”之后杨奉走到天子旁边小声说道:“陛下,趁如今贼军未到,快走吧,能走多远是多远之后大声对董承等众大臣道:“快带陛下走。”
天子刘协抽泣道:“爱卿为联尽忠。联定会记住爱卿,若能脱困,皆乃爱卿之功。
。刘协一边抽泣着小车已经被人
杨奉此时见得吴班立在自己身旁。问道:“怎么还不走?”
吴班笑道:“既要尽忠,怎少的了我吴班。”
杨奉一拍吴班肩头,赞道:“好汉子。”
这时只见得西面旌旗密布,杨奉当即就见到中军大旗,上书车骑将军郭,便知道是郭记的大军先到了。
杨奉立即下令道:“列阵。”
这些兵卒心中早已热血沸腾,听得杨奉下令,当即列阵,高举武器指向西面。
郭记见到前面有千余人列阵相侯。以为是天子亦在其中,不敢贸然进攻,便出阵喝道:“天子何在?”
杨奉有马,见得郭记出列,立即纵马而出,高声喝道:“汉贼郭记。竟敢称车骑将军,如今又来劫驾。果然是贼心不死。”
郭记闻言大怒,用马鞭一指杨奉,高声喝道:“谁与本将拿下此微 ”
郭记话音网落,阵中飞出一将,持枪直朴杨奉,郭记视之乃手下悍将崔勇是也。正当杨奉准备出手接战之时,却见到身后一人手持大刀飞马而出,正是吴班。
崔勇见得出阵而来的竟然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子。大笑道:“娃娃,毛儿还没有长齐就出来献丑。切记要唤上你家父母帮你收尸。”
吴班怒道:“休逞口舌之利,看刀。”话音刚落,两骑已经相交。
只听见“当”一声大响,吴班的一刀被崔勇接住,不过从他微颤的手可知,崔勇只是堪堪接下这一刀罢了。
吴班没有丝毫犹豫,一刀过后立即展开刀势,朝着崔勇猛攻,劈、撩、砍刀刀直指崔勇要害。 崔勇与吴班交手之后,便知道眼前这个小子不好对付,打醒精神,双手持枪迎战吴班。
灯,丁”当当”一连串武器交击的声音响起,转眼间吴班与崔勇已经战了十余个回合。只见吴班一刀直劈崔勇项间,崔勇见得,立即收枪回防,将吴班这一枪挡住,吴班仿佛早有所料一般,在崔勇将其刀架住之后,立即一反刀刃。斜向下劈向崔勇腹部。
崔勇见得大惊,知道此时收枪不便,但亦算他机灵,舞着手中长枪划了一个半圆弧,从下撩击,堪堪在吴班大刀砍到之时用枪杆将吴班的大刀撞开,化解了这惊险的一击。
不过就在崔勇以为安全之时,却见到眼前寒光一闪,崔勇本能地半眯起眼睛。
“刷”一声传来,之后则听到清晰的“扑哧”武器刺入**的声音,然后就见到崔勇项间鲜血飞溅而出,而崔勇的人头不知何时已经高高地抛飞了起来,吴班手中的大刀刀刃之上沾满了鲜血,崔勇无头的尸体项间还在不断喷涌着鲜血流到满地都是,场面血腥至极。吴班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虽然知道这敌人是自己杀得,然而亦止不住脸色连来
那边郭记见得,怒骂道:“没用的东西,众将士,将劫驾叛贼杀尽。迎回天子,杀。”郭记话音网落,身后掌旗兵不住摇动大旗,近万骑兵如同潮水一般一同冲锋。乍看之下,杨奉那千余人仿似大海中的礁石一般,仿佛随时都会被潮水所淹没。
杨奉见得,举枪高呼道:“死战不退”杀啊!”
之后当先冲了出去,身后千余士卒见得,亦高呼:“死战”死战。”踏着有力的步伐跟随着杨奉冲锋。
阵前的吴班更是直接,在郭记下令冲锋之后,就立即拍马迎了上去,他网斩了军中大将崔勇,郭记手下的步卒对其有点畏惧,故此都不太敢对上吴班,使得吴班可以成功顶住郭记大军的第一波进攻。然而厮杀之下,人总会忘记了畏惧。越来越多的郭记军围上了吴班,以吴班的武艺只能堪堪护住要害。其余地方开始逐渐受伤了。
吴班这边如此,杨奉这边更不好过,以千余步卒对上近万骑兵是什么后果,没有一面倒的屠杀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杨奉手持长枪不断挑刺,将郭记军的士卒刺于马下,然而他的勇武并没有带领他的士卒取得胜利,实力之间的差距使得他身后的士卒接连到下,每名士卒身上都被数把刀枪所伤,他们还不能挡住郭记大军的一次进攻就永远地倒下了。
以下字数免费月结束了多谢大家这:个月的支持月票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对小弟这么一个新人来说也很好了口月已经来临先求一下保底月票希望口月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小弟鞠躬致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联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死战
隆隆,一一。郭记的大军奔腾冲锋起来,杂乱的马蹲,沂万大军如同潮水一般撞入那千余人的阵型之中。
杨奉本人手持长枪顶在最前面,不住拼杀,口中还在大喝道:“长枪手,刺,,刀盾手,顶住,,杀啊。”
士卒们凭着被激起的一腔热血,长枪手双手紧握着手中的长枪,听着杨奉那一声“刺”就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手中长枪往前一送,口中本能地发出“喝”一声叫喊。
刀盾手紧握着手中的皮盾以及短刀,面对逐渐临近的那支号称大汉最强的骑军,眼神之中没有露出丝毫惊恐。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气势。
“轰
“ …”
“ …”
两军终于相撞了,战马的嘶叫声以及人的惨叫声响彻这片天地。一名骑兵手执长枪策马冲在最前,面对前面那些弱小的士卒举着那只比纸片厚一点的皮盾,这名骑兵嘴角泛起了不屑的笑容。
终于,这名骑兵策马撞了过去,如他所料一般,那只比纸片厚一点的皮盾丝毫阻挡不了战马前冲的步伐,轻易撕破了防线。这名骑兵已经见到藏在皮盾后那懦弱的士卒,手中长枪正准备一挺,将其一枪结果的时候,没有料到胯下的爱马忽然发出一声悲嘶,继而跪到在地上。
这名骑兵百忙之中,见到自己的爱马前胸竟然插着一杆长枪。再看这时,见到一名士卒隐藏于那名刀盾手之后,而插在自己爱马前胸的长枪正是他的武器。骑兵这时怒了。正想举枪将身前的那名刀盾兵以及长枪兵杀死的时候,不料背后忽然一个重击打来。“哇”一声,骑兵口吐鲜血,稍微抬起了头,却见到一只马蹄在其眼中逐渐放大,最后只感觉到头部一痛,便没有了知觉,他死了,但却是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骑兵冲锋一旦落马,结局一般都是这样。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尸首最后被践踏成肉泥。
只不过冲锋在最前的骑兵虽死,然而那名无情地将自己人踏死的骑兵早已举起手中的屠刀,雪亮的刀锋直接劈在那名失去了皮盾,只余下一柄短刃在做着无力挣扎的士卒的项颈之上,血箭飞溅而出,洒落一地,一颗头颅高高飞起,之后重重地落到地上,一条生命就此消失。
虽然这名骑兵将那刀盾手杀死,但刀盾手临死之前那一刀却是狠狠地劈落在其战马的颈部,战马受重创之下悲嘶一声,前冲几步就跪倒在地上。但是在战马跪倒在地之前,骑兵奋起余勇,用力将已经沾满了鲜血的屠刀再次挥起,手起刀落,直接将方才隐藏在刀盾手之后的那名已经手无寸铁的长枪兵刺死。 就在这名骑兵露出欣喜的笑容之时,只感觉到脑后一痛,整个人就陷入了眩晕状态,之后感觉到眼前的景物逐渐变黑,他知道自己就要完了,如同方才死在他马蹄之下的那名同伴一样,他也死在了自己同伴的马蹄之下。
这一幕不住在战场各处发生着,然而杨奉那千余步卒能以一换一地杀死郭记骑兵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倒下之后未能砍倒敌人半分。
顷剪之间,千余人的部队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骑兵与步兵之间实在有太大的差距了。这战力之间的差距根本不是只靠那一腔热血可以拉近的,现实毕竟是无情的。
杨奉与吴班在尽力杀敌,围绕在两人旁边的敌军尸首已经不下十具了,然而他们亦受了不少轻伤。再目睹自己的部队不堪一击,两人心中同时暗道:“看来今日就要埋骨此地了。”
然而就在两人绝望之时,北面传来一阵号角声。
“格呜……呜
“喝,,哈,,杀啊,,冲啊
继而则是一阵杂乱的喊杀声传来,并且越来越近,这声音传了杂乱之外,更明显的特征就是多,完全将原本响彻半边天的马蹄声以及这里的厮杀声覆盖住,可见这叫喊声之多。
吴班对此虽然感到疑惑,但不敢怠慢,他自己身处于敌军之中,稍有疏忽就是数十把武器砍下来的下场。然而杨奉的动作却是慢了数分,直到被一名骑兵砍伤了手臂,那剧痛的感觉才将他唤醒,继而狂喜道:“大家坚持住,援军,援军来了,大家坚持住,杀啊。”
那号角声以及那杂乱无比的喊杀声对于杨奉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熟悉以及亲切,这正是白波黄巾独有的特点,当年杨奉还为不停仇他心纹支部队杂乱,不守军纪“冲锋之时不会统一地喊杀。日,就是曾经厌恶无比的杂乱喊杀声带给他生的希望。
没错,这支部队正是杨奉之前写信让心腹去找来的援兵,白波军。自从徐荣走后白波军就在黄河对岸的河东郡站稳了脚,李乐等三名白波帅接到杨奉的书信之后,想也不想就派兵出发了,先头部队快速渡过黄河,朝弘农这边杀来。
你道为何这李乐三人会来得如此快,却是天子刘协承诺,若是李乐等派兵来救驾,除了以往的事情全数一笔勾销之外,还分别封三名白波帅为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与猛的将军。四征将军这一个级别的封号与武官之中仅次于车骑将军、膘骑将军以及卫将军这一个级别,试问贼匪出身的三人又如何抵抗得了这诱惑,故此一接到杨奉的书信就立即出兵了。
也算三人来得及时,只见一支约四万人衣衫褴褛的部队,呈铺天盖地的气势杀来,他们的共同情点就是头上都扎着黄巾,这正是现在硕果仅存的两支黄巾之一的白波黄巾。
郭记正在指挥大军围杀杨奉等人,没料到白波军竟然会于此时杀到,见到大军已经杨奉与分散了的千余上卒纠缠在一起,郭记立即下令道:“快,脱离战斗,重整阵型。”
骑兵最忌就是没有了冲击力,如今与杨奉所部纠缠在一起,若是被白波军一涌而上包围住,恐怕以白波军人数的优势,自己会败得很惨。
郭记久经战场,知道该怎么指挥,然而他手下的西凉军并非一支练有数,军纪严明的部队,他们的单个战力或许不弱,然而面临这种情况要其快速脱离战斗整军再战。就太难了。
再加上杨奉跟随过李催一段时间,知道骑兵的特点,现在见得白波军来援,于是便下令士卒缠住那些想要脱离战斗的西凉骑兵,等待白波军围上来一举将其歼灭。
杨奉下的命令很正确,但是郭记为将十余年,经验老道,见到自己先前下的脱离战斗,重整阵型的命令自己的部队执行不了,又望了望就要扑到过来的白波军,只得怒哼一声,咬牙下令道:“鸣金收兵。今日就暂且放过杨奉这贼子,走。”
鸣金收兵与之前所下达的命令效果截然不同,西凉骑兵虽然军纪差,平时又不太注重练,然而对于鸣金这道命令还是坚决执行并贯彻到底的,盖因这鸣金撤退关乎他们自己的性命,由不得他们不留意。
于是郭记一下令鸣金之后,西凉骑兵就立即撇下对手不管,匆匆策马撤离战场了,到白波军来到的时候,除却已死的西凉骑兵之外。其余的早就一个不剩的跑了。一些白波黄巾的士卒还想朝郭记那边追去,但很快就听到自家大军亦鸣金收兵,于是只得悻悻作罢。白波黄巾的士卒虽然脑瓜子不灵光,但人跑不过马的道理还是懂的。
杨奉见到自己大难不死。立即长出了一口气,这时见到满身鲜血的吴班来到自己面前,杨奉苦笑一下,问道:“元雄,可有大碍?”
吴班咧嘴笑了笑,说道:“无妨,只是皮肉伤罢了,这次幸好有援军,不然只怕我等皆要埋骨于此。” 杨奉听得,点了点头,叹道:“确实如此,元雄且留在这里整军,某去见见以前一些老兄弟。”
吴班听得点了点头,之后就走了过去,踢了踢那些已经力竭,躺在地上歇息的士卒说道:“快起来,别装死了,不然等下有干粮不分发给你们。”
一名士卒惊喜道:“将军?有丰粮?”须知他们从昨日早上到现在都没有吃过米粮了,只啃了一些野草和树叶,喝了些水,方才能与郭记的部队战得如此,已经算是难得。
吴班笑道:“援军都来了,自然有粮 …”
那边杨奉听得暗自摇了摇头,白波军的情况如何他这个原来的白波帅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徐荣走后白波军入了河东,这白波军也不似黑山军那般,于河东郡不事生产,只怕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还不好过,不然也不会应杨奉之邀来救驾,他们以为当了将军就有朝廷给养,殊不知现在天子与群臣也没有吃食,偶尔能寻到的只是一些野菜用水煮了充饥罢了,何来粮草给大军给养,想到这里,杨奉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第二百四十三章 白波见驾
杨奉赤奈地摇了摇头,整理了下衣服,才策马向白慷州军而去。走入白波军的中军,杨奉见到不少老脸孔,心下微微感叹了一下。而亦有不少人认出杨奉,知道杨奉来意,便去为他禀报去了。
杨奉等候了一阵,就有士卒领他去见胡才等人。网见到三个熟悉的身影,就见到其中一人转过头来大声笑道:“杨兄弟,你终于回来啦。
杨奉在马上向那人抱了抱拳。说道:“韩大哥。”此人正是白波帅之一的韩暹。
那边一人却是撇了撇嘴,说道:“叛徒回来了有什么好高兴的。”
只听见韩暹冷哼一声,说道:“胡才,莫要过分了,杨兄弟与我有过命的交情,你再在这里说三道四小心老子砍了你。”
胡才听得,一拍摆在泥地上的长案。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老子会怕你,取武器来,老子与你大战三百回合,看谁砍谁。”
正在二人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那边的李乐则是说道:“够了,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好争得,既然杨兄弟回来了,又带了一场富贵与我们,以前那些破事就一笔勾销了。”
明才最听李乐的话,听得李乐发言,虽有心有不甘,亦只得喃喃地骂了几句:“如若不是看他带了场富贵与众兄弟,老子现在就劈了他。”
几人都没有理会胡才的喃喃自语,李乐微笑着指了指摆在泥地上的那个长案以及下面的草席,说道:“杨兄弟,且坐下,为兄还想听听杨兄弟说明情况。”
杨奉点了点头,几步来到长案前。并坐在草席上。韩暹见得,朝着胡才冷哼一声,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李乐打了个手势,让士卒们退到百步之外,周围只余下四人。李乐当先问道:“杨兄弟,此次要我等众兄弟这么快出兵,所为何事?”
李乐能在郭太死后成为白波军的大首领,自然有其手段,只看方才胡才言语粗鄙,说话间就露出心声,而李乐倒还懂掩饰一二,知道自己如今大军在手,可以和杨奉打一下哑谜。 杨奉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杨奉早在白波军时就知道李乐此人有些聪明,而郭太死后又知道为贼愧对宗族。于是便降了李催,当时他就有预感,白波军下一任大首领就是李乐,如今看来果然没有错。
只见杨奉答道:“李催、郭记、樊稠三人乃是国贼董卓之旧部,自董卓死后自恃手握重兵。挟持天子以及诸位大臣。幸得先皇庇仿,如今天子与众大臣得以脱困,然而李催、郭记他们贼心不死,妄图出兵再劫天子驾,故此天子诏忠勇之士来救驾。奉于天子前为众兄弟说项,天子下诏,若是众兄弟来救驾,以前的事既往不咎,并且分别封三位兄弟为征东、征西以及猛的将军,这可是一场大富贵。”
胡才听得,急问道:“此言当真?”
杨奉点头道:“当真。当日诏书就是天子所写,如今三位兄弟既 然出兵,只需去见过天子,那么就可封将军号。”
胡才和韩遗听得,同时喜形于色。李乐到是沉稳,问杨奉道:“那如今天子何在?”
杨奉答道:“方才郭记大军追来,奉见情况危急,就要天子以及众大臣先逃,奉留下断后。最后却的三位兄弟相救,奉感激不尽。”
李乐笑了笑,说道:“都是自家兄弟,谢什么,既然如此,杨兄弟且带我等去拜见天子,如何?”
杨奉点头道:“固所愿也,不敢辞尔。”
之后李乐吩咐几名副帅统领好大军。自己则和胡才、弗遢跟着杨奉去见天子。杨奉领着三人先去寻了胡班,见到胡班已经让剩余的数百士卒整军完毕,便指着李乐三人向他们说道:“就是三位大帅救了我等性命,且谢过他们吧。”
一众士卒听得,自然感激地向三人行了一礼。之后杨奉对李乐说道:“李大哥,他们从昨天早上到现在都没有吃过东西,大哥若有干粮。就分些与他们吧。”听得杨奉说话。一众士卒都露出感激的眼神。
李乐听得,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厌恶,却见到一旁的胡才正准备发作。立即一把将他按住,并笑道:“好说好说,本帅现在就命人送干粮与他们,杨兄弟放心就好。”一众士卒听得,自然千恩万谢。
杨奉点了点头,交代吴班先去前面让天子车驾停下,将这边的情况说明一下,自己随后就和李乐三人去拜见天子。杨奉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天子一行整理一下仪容,毕竟一路前行弈旬书晒细凹曰迅姗不一样的体蛤,…都毋到讨天子以及百官的落魄样子,若是被李乐二人必比 ,二怕原本那丝对天子仅存的敬畏就消失不见了。
吴班乃是机灵之人,会意之后立即点头前去,杨奉件陪着三人缓缓前行。只不过虽然得了杨奉提醒。天子一行连忙整理仪仗,然而落魄就是落魄,无论怎么粉饰都难掩其中寒酸。就如这个大汉朝,荣光早已
。
当杨奉一行去到天子驾前之时。见到天子与一些重要的大臣原本灰黑的脸容早已清理干净,然而除却他们之外,剩余的大臣都是灰头土脸。跟白波军的士卒比起来亦不遑多让。天子刘协则是坐在一破烂车上,上面挂着的帘布还穿了不少洞小车的不少地方早就烂得见到木头而不见其上面漆了。
而天子刘协以及群臣所穿的衣服也不好,除却刘协以及如董承、杨彪等重臣的衣服看得出是用上乘衣料制作之外,其余众臣的衣服都是粗布麻衣,上面不知道打了多少个补丁,乃是李催等人于长安之时经常劫掠大臣的家,所有珍贵物品以及衣料早就被抢空了,能有口饭吃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而天子刘协以及一众重臣的衣服虽然是用上乘衣料所制作,然而不少地方已经破损,整个衣服更是脏的不能再脏,与李乐这三名匪贼比起来,更是不如。
胡才见到天子正儿八经地坐在小餐上,旁边有群臣拥着,不由得开声笑道:“这就是大汉的天子?大汉的重臣?”天子以及众臣被他说的脸上无光,虽怒然而却不敢言。
这一回李乐并没有阻止胡才说话。他就是想借胡才之口说话。
胡才网说话,天子旁边的董承就大声喝道:“大胆,天子驾前竟敢妄语,如若非是看在汝救驾之功,早就命虎贲力士将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