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排……刺!”
“突突知…”
随着领兵小校的一声令下,益州兵最前一排的兵卒立即将用尽全力将手中长枪向前刺出,口中同时伴随这一声咆哮:“嗬”嗬 ,叭”
高顺见得,冷冷一笑,高声喝道:“转!”
随着高顺一声令下,百名陷阵营士卒组成的圆阵开始顺时针旋转,这一转却是令到益州兵组成的枪阵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了。
益州兵的小校也算有见识,知道圆阵是守御能力最强的战阵,冷冷一笑,喝道:“前三队继续突刺进攻!第四队和第五队分两边将他们围起来!”
随着益州兵指挥的小校一声令下,益州兵将百名陷阵营的士卒围了起来,不断组屏枪阵冲击陷阵营的圆阵。 高顺一刀将一名扑上幕的益州兵杀死,冷冷一笑,然后高声喝道:“陷阵!杀!”
这一声高喝,仿佛下达了屠杀的命令一般,陷阵营百人不住在原地走位旋转,那独特的战阵使得益州兵的士卒发动突刺的时候,明明是联合旁边几名袍泽一同发动,但冲击之后骤然发现,周围的袍泽竟然都不见了,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更恐怖的是。周围竟然有三名陷阵营的士卒挥刀劈向那名已经深入阵中的益州兵,将其乱刀砍死。
如若从高空俯瞰,就可以看到,陷阵营组成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圆阵,随着百名陷阵营士卒的走位,圆阵除却顺时针不住旋转之外,圆阵的边上还不住凸出和四陷,凸出的士卒将敌军吸引,而后立即缩回阵中,将敌军吸引进来,继而三人将深入的敌军围杀,五人小阵中另外两人则负责防守和继续引敌。
“杀!杀!杀!”
随着一声声蕴含独特韵律的杀声。陷阵营士卒组成的圆阵仿佛化身成一个巨大的磨盘一般,那些益州兵的士卒只要冲上去,就肯定难逃一死。身首异处!
两军开战之后不久,太史慈已经爬到山上,入目见到的是满地堆放着的尸体,这些尸体之中竟然全部都是益州兵的,而没有一个陷阵营的士卒。见到陷阵营还在不住磨杀敌兵,太史慈眼神之中带着深深的震撼。
陷阵营的战力令到见惯精锐的太史慈都感到震撼,每一名陷阵营的士卒拿到张绣的部队中,肯定能进顶级精锐部队。然而这还是其次。最厉害的是陷阵营组成的大阵。见识过陷阵之威,太史慈这才明白为什么要叫陷阵营。战阵之厉害。加上士卒之强悍,当真可谓无阵不破!以前日08姗旬书晒讥芥伞
益州兵指挥的小校见到形势部队。立即招呼剩余的士卒逃跑。百人力战数百人,短短盏茶功夫,完胜!
太史慈见到高顺准备指挥陷阵营去追,连忙将高顺叫住,喝道:“高将军,穷寇莫追,加上此地地形复杂,敌军可能再有埋伏,还是先救人要紧。”
却是方才太史慈向山下打量了一下,发现除了紧随自己的破锋营伤亡较小之外,这里只剩下:千左右的汉中兵团的士卒。前军有两千人和后军有两千余人则是被困于火海之中。 高顺知道太史慈所言有理。于是喝令陷阵营的士卒和一部分已经上来的汉中兵团士卒拿着飞钩从山上放绳索到前面已经变成一片火海的止 路之中,将之前被山石截断而陷入前方火海中的汉中兵团袍泽救起。
而太史慈则领破锋营的士卒。带飞钩从山上到后军那里的火场去救人。
两个时辰之后,太史慈已经领着大军离开了之前被伏击的地点,到得北面比较开阔处扎下大营。
太史慈脸色阴沉如墨,打到现在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领兵大将是谁,太史慈心中无比窝火,同时也暗暗感叹,益州的地形复杂,稍不留神就会遭到伏击。
叹了口气,太史慈回头望着全身不少地方被烧伤,躺在地上的徐商问道:“徐商,方才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商艰难地张了张嘴,说道:“将军,方才末将遵照将军之命指挥大军结阵,将伤兵保护在内,忽然前后有两块大石从山上掉下来 断了我军前后去路。之后敌军就扔火油。放火箭。加上周围长有不少野草。大火就这样烧起来了。幸好将军救援及时,不然只怕末将也见不到将军了。”
太史慈听完,心中疑惑不已。方才他也留意到了,那地方的确长有很多野草,但为何敌军没有伏击他所部,这是太史慈疑惑的地方。
这时高顺已经将军务处理好,来到太史慈身旁。说道:“将军,伤亡人数大约统计了出来。敌军以山石截断前军,而后再以将前面那军困住,大军被困火海之中,战死近千人,剩下的千余人也大半受了不同程度的火伤。而末将所指挥那军在将军救援之前损失不少,前后伤亡加起来也有千人。至于徐弃将军的后军最惨,伤兵受困火海,根本逃脱不得,两千余人仅有七百余人救了出来。此战伤亡惨重,总计伤亡超过三千人,堪比江油城遭到伏击那一战。另外在山上发现了一杆大旗。看上去好像是张任的旗号。”
太史慈听完高顺之言,咬牙切齿道:“好!好狠毒的益州军!好狠毒的张任!两次伏击,我军伤亡过半!此仇不报我太史慈誓不为人”。
高顺听得,皱眉说道:“将军切勿意气用事,敌军连续设计伏击,显然已经洞悉我军意图。幸好昨日将军将一路敌军引出,若非如此只怕昨夜的伏击来得更猛烈,到时恐怕就不只是前军和后军遭到伏击,只怕连中军都不能幸免。”
太史慈听得高顺之言,激动的心情平复了一下,深吸了几口气,大声下令道:“高将军,加派斥候查探附近山路,另外派人再通知玉垒关守将,让他谨守玉垒关,除了南郑来的军令,不得派一兵一卒离开玉垒关。”
高顺听得,问道:“将军是怕敌军会趁机偷袭玉垒关?”
太史慈点了点头,吩咐道:“速去办此事!另外加派人手巡视大营。此大营简陋,遭到敌军进攻不堪一击,明日一早我军就立即赶回玉垒关。”
高顺听得,大声应道:“诺!”
之后太史慈。丁嘱徐商好好歇息之后,就亲自领兵到营中各地巡视。第二日一早。匆忙用过早膳之后立即就领兵往玉垒关赶去。
江油县衙。
完成伏击太史慈所部的张任和诱敌成功的张松已经回到江油城中,见到泠苞手臂受伤,张松便问道:“泠将军可有大碍?”
泠苞笑道:“多谢张先生关心,末将并无大碍。太史慈所领支援一军战力强悍,加上太史慈那厮确实骁勇,末将离他十丈远都中了他的暗器受伤,而且邸贸在乱军之中死于太史慈之手,苞实在瓣愧。这次若非有张先生设计,只怕江油城真会被太史慈攻陷。”
张松苦笑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说道:“这还是张将军早就看出江油这一要紧之处,加上松对法孝直的熟悉,使得这次我军在暗,敌在明。有心算无心之下才能成功击退敌军,以后交手恐怕不能这么顺利了。”
张任听得,先是拱了拱手,谢过张松。而后说道:“此次交手。任发现张绣军战力比之夺汉中之时强了许多,若非我军占有益州地理,据险而守,恐怕难以相抗,任五百手下与敌军交手,敌军区区百人,竟能完败我军。”
这次张松和泠苞是真正的惊讶了,两人齐声问道:“张将军所言当真?。
张任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见到张松皱眉。泠苞倒吸了一口冷气,张任继续说道:“江油乃是益州要地,主公一向不太重视这里,若是张绣大军再来,恐怕守不住,故此任以为以江。石封堵阴平大道,以绝此路,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张松还未说话,泠苞就说道:“若将阴平大道封堵,我军夺回汉中的道路岂不是也被堵了?”
这时张松说道:“不错,将阴平大道封堵了确实绝了我军夺回汉中的一条道路。但现在形势是张绣强。张将军手下所对上的那百人想来仅是张绣手下其中一支精锐,泠将军之前也说过,太史慈上来支援的那军战力强悍,而且人数不少,两支部队应该是不同。如此情况下我军明显处于弱势,却是不得不如此。此地不为主公所重视,久而久之必成破绽,将道路封堵,的确是利大于弊”小
第四百一十一章 进攻巴郡
张松顿了下继续说道!,如今北方袁曹大战,张绣函熟愕也两雄大战之时拿下益州,巩固势力。张绣此时既无后顾之忧,其军战力又强。故此我军想于此时夺回汉中太难。松以为我军此时应当先据险而守。只要守到北方两雄分出胜负。张绣恐怕就要北上收取渔翁之利,到时我军就可与北方胜者联手,夹击张绣,就可夺回汉中!”
张任和泠苞听了张松的一顿分析。均点头道:“先生所言有理。”张任继续说道:“本将离开樟潢已经有一段时日,封堵阴平大道之事只怕要辛苦泠将军
泠苞点头答道:“同为主公效力。何分彼此。”
张松见得刘璋虽然暗弱,但军中将领团结,这对抗击张绣,很是有利。益州世家忽然如此团结,就是怕张绣入主益州之后,会毁掉世家传承。这些世家之中的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故此原本各自攻伐的益州世家才如此团结。
只见张松笑道:“既然此间事了。松亦要回成都向主公禀报此事。这次松是以监军的身份到樟谨,却是不宜久留,松要立即返回成都,就不与张将军同路了。”
三人相互道别之后,张任就率军返回樟渣,张松独自一人回成都,泠苞则带伤指挥大队士卒去封堵阴平大道南端的入口。
太史慈一军从阴平大道进攻江油的同时,张绣和黄忠两路大军也分别从东、西两面翻越米仓山,进攻巴西之地。
且说张绣的东路大军,经过半月时间,终于成功翻越米仓山。之后立即率军直扑万源,大军到达万源城外密林的时候,发现城上只有寥寥几名守军,就连百姓也不多,荒凉程度可比凉州的一些城池。
张绣见得,皱眉道:“这万源城如此,莫非有并?”
甘宁听得,便笑道:“主公无须多疑,巴郡西北部这些城池都是比较荒凉的,也就是汉人才居住在城中。郡内的巴人一般都是生活在止 中。只要需要交换食物的时候才会来城池之中,如今正值初春,并非易物的时日,故此万源城荒凉却是在情理之中。”
张绣听完,苦笑了一下,说道:“却是本将多虑了。兴霸,率军攻城。今天日落之前本将要在城中用膳。”
甘宁听得,咧嘴一笑道:“主公。何须这么久,不用半刻钟,老子”呃,,末将就将此万源城攻下!,小
张绣听得哈哈一笑道:“兴霸真性情。在本将面前喊一下无妨,不过议事之时还是要守礼
甘宁哈哈一笑道:“主公且在此稍待,宁去去就来。”
说完一声招呼,领着三千汉中兵团的士卒就对万源城发起了冲锋。
城上的守军见到甘宁领兵冲来,根本不知道发生何事,万源城这地方几百年没有经历过战事,那些兵卒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敌袭。当甘宁冲至城门处,士卒们用刀架在那些守城兵卒的项颈之间时,他们才醒悟过来这是敌军,之后又变得茫然和不知所措起来。
张绣在城外见得竟然如此顺利。直接愣在了当场,打了十多年仗,张绣根本没有试过如此顺利。最后还是在法正的提醒下才醒悟了过来。立即招呼一声,指挥大军进城。
当张绣到得县衙的时候,见到甘宁大大咧咧地坐在县令办公用的桌案上,旁边一名小老头不住将一摞摞竹简从后卓般出来。
见到张绣之后,甘宇连忙行了一礼。说道:“末将幸不辱命说完指了指那小老头说道:“主公,他就是万源城的县令。”
张绣见得愣了一下,走过去问道:“请问老人家在这里担任了多少年的县令?”
小老头显然有些耳背,张绣连问几声都听不到,直到甘宁上前扯着小老头的耳朵大喝了几声之后脸上才露出一丝迷茫的神色,而后摆了摆手,答道:“不记得了,没有五十年也有四十年了。”
听得小老头的话,张绣才明白巴郡西北部有多么的荒凉,一个县令竟然做了四、五十年之久。县令这官职不算大也不算但在中原只怕不到两、三年就要换一个了,无论是以前灵帝在位时期的买官还是现在诸侯混战时期因为战乱而频繁换官都是如此。由此可以知道巴郡西北部这些地方肯定是长期与外间断绝联系。
张绣让两名亲卫将小老头带出去,而后坐在主位之上,甘宁和法正分别坐在下首。
只听见张绣开声说道:“想不到巴郡内的情况比本将之前想像中的要好得了。兴霸,汝可知道巴郡内其余城池大概的情况如何?”
甘宁偏过头回忆了一下之后,拱手答道:“主公,巴东由于有长江流经,若是从荆州溯江而上可直抵江州。故此整个巴郡大部分百姓都住在长江沿岸的城池中,特别是汉人。而巴西之地较为贫穷,山地又多,很多地方都不能种植粮食,故此这些地方都是巴人居住,而巴人又多住在各大山的寨中,故此巴西之地除了必要的几座大城之外,其余城池都比较荒凉
张绣听完,点了点头,亲眼目睹巴郡的情况,张绣心中开始思量,觉得有必要改变之前在汉中时定下的战略。想了一会之后,问法正道:“既然巴西之地比较荒凉,各小城池基本都不设防,本将准备集中兵力只取大城,其余小城则放过,孝直以为如何?”
法正微笑点头道:“主公所言甚是,巴西地形复杂,若是分兵取各城恐怕难以一一照应。如若益州兵来攻,恐怕会被其一一击破。主公所言集中取大城很是有理,正以为可行。”
张绣点了点头,问甘宁道:“兴霸,离此地最近的大城是哪座,行军需要多少天?。
甘宁想了想,答道:“离这里最近的大城应该是宣汉,从万源有一条不曹水流经宣汉,最后与巴水河汇合而入长江。不过河道之中都是山石,若是要行船几乎不能,但大军可以沿河道旁行军,比之走止:一女且容易老许宁估算从万源系富汉应该只需。时间。”
张绣边听,边对照这手中那简易的行军地图,这地图只是标注了益州之中的一些大城,若是没有甘宁这个熟悉巴郡情况的人指点,恐怕张绣也不明道路。
对照了一下地图之后,张绣问甘宁道:“兴霸,汉升一军要进攻的一座城池就是汉昌城巴中,而汉昌城则在巴水河与不曹水交汇处的西北方,如若我军将宣汉城取下,岂不是可以通过水路与汉升保持联系。两军形成呼应?”
甘宁听完,也上前仔细看了一下地图,才点头确认道:“正是如此。”
另外一边法正也凑了上来,看了一会之后对张绣道:“主公,若是我军与汉升将军一军分别取下宣汉和汉昌两城,只要紧守这两城,就能保有以及巩固整咋小巴西之地。到时汉升将军在汉昌城立足之后就可西取阆中,从东面威胁锋潢,如此一来就可以与在剑阁、葭萌关一线对峙的裴元绍相呼应,对付粹虚的张任。而主公大军则可在宣汉城南下,直取江拜 ”
甘宁听完法正的分析,又看了一下地图,点头道:“主公,法祭酒所言有理。”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休息一夜之后明日一早我军沿不曹水南下直取宣汉,另外派人通知汉升,要其大军迅速将汉昌城取下。”
甘宁和法正听得,同时应道:“鼻,”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张绣留下五百人驻防万源城之后就立即率军南下。本来张绣连这五百士卒都不留下,但转念想到这万源城乃是米仓山南面的前哨,是用来与汉中和黄忠一军联络的一个地点,故此便留下五百兵卒在此。
这边太史慈经过数天的急行军,赶回玉垒关上,才松了口气,立即将战败的消息报回南郑城中!又派出斥候去打探益州方面的消息。当有斥候回报阴平大道南端的出口被益州兵封堵,并派了不少士卒在那里驻守之后,太史慈和高顺两人相视苦笑。
之前太史慈还担心张任会率军偷袭玉垒关,怎知道这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在他们大军急急返回玉垒关之后听得此消息,显然有些嘲讽的味道在里面,意思就是你们又中计了。阴平大道一端被封堵,那么从此之后玉垒关就不会有太多的战事。太史慈与高顺商量了一下之后,决定率军返回南郑城中。 南郑城汉中太守府中,李儒、太史慈、高顺三人赫然在列,太史慈将此战的经过全部说给李儒知道小并将其中一些不明之处问了出来。
李儒听得,叹道:“唉,将军善于战场决胜,却不知道朝堂斗争。自从主公入主汉中之后,就一直对刘璋和张任施展离间计,张任得不到刘璋信任,怎可能调动如此多的大军。若儒所料不差。除却江油守军之外,张任所部绝不可能超过三千人。如此一来就能解释张任为何不伏击太史将军的中军,而只伏击前军和后军,那是因为张任他兵力不足。张任此次恐怕是私自调动军队。故此火油等物资也不是太多,能有这些物资恐怕是准备了数年之久。”
顿了一顿,李儒继续说道:“至于那万人大军,肯定是敌军的疑兵之计。而太史将军回师进攻江油那一手确实妙,将敌军引出。如若最后不是太史将军犹豫,而是直接进攻江油,以太史将军之勇和破锋营之精锐,恐怕此时江油已经在手中了。”
叹了口气,李儒喃喃地说道:“那一手疑兵之计确实用得妙啊,疑兵的数量恰到好处,若是太多或是太少恐怕都不能逼太史将军退兵。益州之中能有如此才智的,非张松莫属。而孝直曾经与张松交好,张松对孝直极为熟悉。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这次偷袭江油连中敌计了,张松所设之谋显然都是针对孝直而设的。敌军知己知彼,我军知己不知彼,敌在暗,我在明,败得不冤啊。”说完李儒又长叹了一口气。
太史慈和高顺听完李儒的一番分析之后,之前想不通的地方也明白了过来,听了李儒的感叹,才明白自己真是败得不冤。幸好张绣大军精锐,不然这次损失恐怕更加惨重。但汉中兵团一下子折损了七千余人。这个接失不可谓不重。
叹了口气,太史慈话锋一转,问李儒道:“先生,不知主公那边形势如何?”
李儒答道:“早前传来消息。主公和汉升将军两路大军已经过了米仓山,进入了巴西之地,进展很是顺利。特别是主公军中有熟悉地利的甘将军,大军几乎没有走错路小故此进展神速。”
太史慈听得,喜道:“如此一来。主公大军能攻占巴西之地了?”
李儒点了点头,说道:“若是儒所料不差,这几天应该会传来消息。”
这时高顺开口问道:“先生,袁绍和曹操的大战如何了?”
李儒答道:“先是颜良、文丑两路大军被曹操击破,传闻关羽重伤颜良,文丑则是在乱军之中被伤,却是被刘备救了性命。之后曹操屯兵驻防官渡,袁绍大军则是渡过黄河在官渡前扎下大营,与曹军对峙,双方攻守,一直持续到现在。”
太史慈说道:“两雄大战,恐怕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分出胜负。”
李儒点头道:“太史将军所言不差!袁绍和曹操没有大的动作。倒是刘备此人可虑。”
太史慈和高顺听得,奇道:“刘备?”李儒点了点头,便将太史慈袭取江油这段时间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且说当日刘备将文丑救回袁绍大营。袁绍听得刘备在战场之上亲冒箭雨救下他的爱将文丑,便开始对刘备信任有加。袁绍这人性格比较主观,一旦喜欢某介,人,就会对他言听计从,而一旦不喜欢,任你说得再有理也不会听。
第四百一十二章 离河北刘备收将
只见坐在主位之上的袁绍问刘备道:“玄德可认出曹营之中那红脸大将?”
刘备点了点头,坦言道:“正是备二弟关羽。”刘备见到袁绍脸上闪过一丝不喜,连忙说道:“备与二弟情同手足,恐怕也也是一时被曹贼所瞒骗,才助纣为虐。只需备修书一封与二弟,他就会立即赶来河北。到时袁公得二弟相助,胜过颜良多矣。”
方才已经说过袁绍由于刘备亲冒箭雨救下他的爱将文丑,开始对刘备信任有加,加上颜良只是重伤未死,而刘备的解释也不差。听完之后脸上露出微笑,说道:“既然如此,玄德且立即修书一封,本将让孝起陈震字亲自跑一趟。”
刘备点了点头,当着袁绍面前立即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陈震,袁绍见的。脸上喜色更浓。
刘备得到袁绍信任,能参与很多要事的商讨,同时也见识到了袁绍军中谋士每次会议的对骂。刘备乃是精明之人,同时他也在曹操内部和袁绍内部呆过,见得袁绍内部竟然是如此模样,远不如外表看上去那般强大,刘备就开始觉得袁绍恐怕也非曹操的敌手,于是便开心寻思脱身之策。
正巧简雍收到消息,汝南袁家那边准备起兵支持袁绍,从后方攻击曹操,不过缺乏大将,请袁绍派人去指挥。刘备听到之后立即便看出这是自己的脱身时机,于是立即去见袁绍。
当刘备去见袁绍之时,袁绍恰好在为此事烦恼,他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不少,但威望都不是太高。骤然去指挥一支不熟悉的部队恐怕难以服众。网好见到刘备进来,想起了这段时间刘备的表现,还有刘备的到天子承认大汉皇叔的名头。立即便觉得刘备是最佳的人选。
袁绍与刘备一拍即合,袁绍便让刘备去汝南指挥袁家交给他的那支部队进攻曹操的后方,由于刘备缺少大将,袁绍也不舍得将自己的大将交给刘备使唤,便让刘备带同准备来投的关羽去汝南。
袁绍可不知道,他这一着正正是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刘备独自一人率领着数百兵马连夜离开袁军大营南下,由于曹操大军几乎都屯驻在官渡,故此充州和豫州境内除了许昌、陈留这些大城之外。其余地方和小小城皆没有曹军,这让刘备成功地越过曹操治内之地至达汝南。而刘备又怕关羽不知投了袁军大营。故此派孙乾去寻关羽告知此事,让其直接去汝南见刘备。
关羽前往汝南的途中,却是遇到聚众占去了古城的张飞以及闻讯来投的糜竺、糜芳兄弟二人。如历史上一般,当关羽与张飞见面之时,张飞却是不信关羽,当关羽斩了曹操大将蔡阳的时候,兄弟二人才释疑。
之后张飞留下一些兵马在古城之后,便同关羽和糜家兄弟等一同前往汝南去见刘备。
当兄弟三人相见之后,刘备却是见到关羽身后跟着三人,前面两人皆很是年轻,其中一人脸容清秀小微笑的时候带着几分羞涩,应该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年轻人。不过刘备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身材高大,站在雄壮的关羽身边也不显得瘦而其双手上布满老茧,应该是长期练武所致,其双眼灵动有神,并不木讷。可见其乃是聪明之人。刘备一见到这名年轻人就很是欢喜。
关羽见得,连忙介绍道:“兄长,这是弟新收的义子。与弟同宗,名曰关平。”说完转过头对关平道:“平儿,见到你大伯。”
关平看到刘备,眼神之中带着炽热的色彩,恭敬地行了一礼 说道:“关平见过大伯。 ”
刘备见得关平有礼,就更加喜欢了。一把将其扶起,赞道:“二弟却是好福气,收得如此少年郎作义子。”
关平不好意思地笑道:“大伯谬赞了。”
刘备哈哈一笑道:“看平儿应该是爱武之人,可要努力随父学武,若是将汝父手上的本领学得六、七分,天下大可去得。”
关平认真地点头道:“谨遵大伯教诲。” 关羽抚着长髯,微笑道:“学过六、七分怎么够,最起码都要八、九分。”说完眼中露出慈爱的神色,可见对关平的喜爱。
关平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平儿定不会辜负父亲和大伯的期望。”
刘备和关羽同时点头微笑,道了一声:“好!”
之后关羽又指着另外一名年轻人。说道:“此人名曰廖化,字元俭。以前虽从贼,但乃是义士。”
廖化年纪也就十多岁,比之关平可能还要小一些,一脸忠厚的模样。不过可能经历过很多事的缘故。所以看上去比关平要成熟了许多。刘备见到廖化忠厚的样子,当即就喜欢上他,笑道:“好!日后须随关君侯多立战功。”
廖化重重地点了点头,答道:“诺!”话虽然不多,但那一声应诺却是给了人信任的感觉。
刘备对着廖化微微一笑,让廖化倍感亲切。当刘备将目光投向第三个人的时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一下。只见这第三个人匪里匪气,与关平和廖化二人的气质完全是格格不入,刘备观人之术了得,一眼就看出此人绝对是当惯大盗,本性并不太好。于是皱了皱眉问关羽道:“二弟,此是,”
关羽向刘备行了一痢,继而淡淡地介绍道:“杜远,元俭的朋友。”介绍简单至极,显然也不太喜欢杜远,如若他不是廖化的朋友,只怕关羽看都不会看他。
杜远听得关羽简单的介绍,眼神之中透着一丝不喜,但很快就散去。恭敬地对刘备行礼道:“杜远见过刘皇叔,远以前无奈从贼,如今决定痛改前非,随皇叔匡扶汉室,请皇叔收留。”
刘备见得杜远有礼,也微笑着扶起他。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真心匡扶汉室,实在是喜事。”
杜远拱手说道:“谢皇叔信任。”
之后关羽又简单地说了一下收得关平三人的过程,关平和廖化与历史上的表现一般无异,倒是历史上不肯放刘备妻子的杜远这里却是听从了廖化的劝说,可能是心关羽威名大盛的缘故。由不得杜迄不怕六 ”
刘备见到关羽、张飞,且又汇合所有旧臣,发现一个也没有死伤,心中欢喜。而关羽收得三将使得刘备手下实力增加了不少。而由于得了袁绍的命令,刘辟、龚都以及之前送信给关羽之后一同来到汝南的陈震而万余兵马都唯刘备马首是瞻,就更让刘备觉得欢喜。之前兵败徐州的郁闷一扫而光。
在汝南聚众之后,刘备却是以士卒太过散乱为由,让关羽和张飞整士卒。开始时关羽和张飞二人还每日轮流练,而后分出一人去保护刘备。不过后来当刘备新收得一名小将之后,二人将放心将刘备的安全交给此人负责,他们也安心整刮兵卒使得大军战力不住提升。
而刘备每日则处理汝南的政事,有了糜竺、孙乾和后来赶到的简雍帮忙,不到一月时间,整个汝南就变得整整有条。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刘备一有闲暇就去与陈震说话。这里不得不赞一下刘备的个人魅力。没过几天,陈震已经对刘备心服口服,并甘心认其为主,连收五人且又汇合所有旧臣,让刘备睡着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