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瞳:完美典藏版-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众多姓苑的皇子藩王中,他们最终还是看好九皇子。让他们把目标定在九皇子身上的原因,并不是九皇子这段时间的表现征服了他们,九皇子从青州起兵以来的种种表现虽然可圈可点,让他们喜欢钦佩,却都是一个将领的优异表现,并没有做一个统帅该做的事。从这些只能看出他爱国、有担当,却不能看出他将来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国君。

    九皇子素有贤名,学识武艺都是皇子中一等一的,又曾带兵勤王,又曾亲自打开京都城门,在朝在野都深孚众望。但这些全部都是个人素质,不能说他个人好,将来就一定会是个合格的国君。将来一切都是未知的,现在看着再好,日后也可能变得不好,现在完全不看好,日后也有可能大放异彩。所以这些都不是他们选择九皇子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景帝的遗诏。

    为了避免内乱,新国君必须是有独一无二的理由、能让绝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的人。

    景帝的遗诏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因为这是最有分量的砝码,先帝传位于九皇子!这一句话,就可以让支持其余皇子皇叔的势力提出的所有借口,都立即不堪一击,也可以让绝大部分被中原文化熏陶出的儒者甘心服从。遗诏一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但是推举新君是一回事,拿出遗诏就是另一回事了。

    帝王普遍把身后名看得比生前事更重。遗诏上说青瞳是篡位的,这在青史上是最严重的指控了。

    青瞳的确是篡位的没错,这点不止霍庆阳,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清楚,除了上古三皇五帝,哪里会有那么温和的禅让?禅让之后不到一年景帝就死了,哪能没有蹊跷?只不过青瞳率军打回京都,她确实有坐这个位置的资格。古来篡位的皇帝不在少数,只要当时这皇帝有资格、能让人服,日后也有担当、能对社稷好,做到这两点的每个曾经篡位的皇帝的位置都坐得稳稳的,青史上也未曾留下骂名。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不同,这是先帝亲笔所写的遗诏,那就没有人能给她掩饰了,她无论做了多少好事、多少大事,她的名声都将因这一笔而遭受莫大损害。

    所以霍庆阳心中难以接受,激烈地反对。

    楚惜才等人劝说他没有结果,就不想等他,直接拿出遗诏。可是楚惜才去乾清宫拿的时候,却发现遗诏不见了,问守门的护卫,却说只有霍元帅进来过,而且是他们发现遗诏的当天晚上,霍庆阳就进来过了。想必他终究不放心别人,竟然一早就将遗诏拿走了。

    事情顿时陷入僵持,没有遗诏的支持,九皇子继位的呼声依旧较高,却没有十足的把握,眼看内乱不可避免。

    几天之后,那个医术高绝的青年白随云来到霍庆阳府邸,他们谈了一夜,不知道说了什么,只看到第二日清晨,那青年抱着一封黄绫离去,而霍庆阳,一夜之间,白发满头。

    十二

    黄昏时分,王庶坐在营房中静静不动。

    亲兵掀开营帐,道:“殿下,白随云先生来看您了。”

    王庶站起身,道:“请白先生进来。”

    他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不过白随云说再吃几次药,就能和以前一样了。

    当天他被毒哑了喉咙,御医说无法医治,他还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再无法说话的准备。死的准备都有了,不能说话又算什么,所以王庶也并没有为此过于沮丧。只是那药物实在霸道,喉咙剧痛不已,连他这样战场上滚打下来的人都对那般剧痛心有余悸。

    不过等御医辗转请来这个叫白随云的年轻大夫,一看他的喉咙便认出他们中的是一种来自遥远他国的毒草。他写了几种常见的草药,煮了给两人喝下去,没过两天,王庶的喉咙就能发出声音了。王敢比王庶恢复得慢一点,此刻也已经无大碍,只有阿如因为中毒时日太久,是真的无法可治了。

    这个白随云不但医术过人,学识也极为丰富,王庶对他颇为尊敬,两人这段时间见面次数不少,相互之间已经颇为熟悉,所以王庶听说他前来,立即起身相迎。

    白随云笑着走进来,冲王庶躬身下拜:“草民拜见殿下。”说罢当真屈膝拜了下去。

    王庶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起,沙哑着嗓子道:“先生快请起,相交日久,我可是听说,你见了太府寺卿楚大人也未曾行礼的,怎的突然对我如此多礼?”

    白随云笑道:“谁对臣有用,臣就对谁恭敬。”

    “先生说笑了。”王庶哑声道,“先生是神医,我的喉咙是先生治好的,是先生对我有用,我对先生有什么用?”

    白随云摇摇头,道:“别忘了臣是白家的人,白家的人不管是会剑术还是会医术,那都是末节,归根结底,每一个姓白的都是商人!”他笑起来:“商人逐利,殿下眼看便要更上一层楼,将来必然对臣有莫大用处,臣岂能不对殿下恭敬?”

    王庶抬头,冷冷地看着他道:“先生还请慎言!”

正文 第184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7)

    他现在实职已经是四品杨威将军,爵位还是大苑最大的亲王,亲王要更上一层楼,就只有做皇帝了。所以白随云这话一出,王庶顿时冷下脸来。

    “殿下何必如此矫情?”白随云却不在乎,“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我们的陛下,却已经失踪了不知多少时日,朝中上上下下,说愿意奉您为主的人越来越多。殿下您敢说,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吗?”

    王庶沉默,他当然听到过,不少人故意在他面前说些对国事的焦虑,逐渐开始有人向他示好,甚至连楚惜才都隐晦地问过他的意思。

    他从出生受的就是帝王教育,可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有大臣主动示好,就意味着朝中对奉他为主这件事,已经有足够的势力支持,已经形成了足够壮大的声音。声音大到让那些敏感的朝臣有极大把握,那些又胆小又贪利的人才会不怕嫌疑地主动上前。

    这些天,王庶也反复想过此事,他没有多么欢喜或者惶恐,只觉得世事好生无常。

    从枝头娇蕾到零落成泥是那么突然,从匍匐红尘到似乎可以飞上九天,也是这么突然。

    但是他和其他候选人不同,历经苦难之后,他已经相当成熟。有了问鼎宝座的机会,说不想要,那肯定是假的,说想得头脑发昏,什么也不管了,那也没有。

    白随云看着他的目光,眼中微微露出敬意,口中却道:“在下听说九殿下冒死打开城门,大苑的士兵这才能夺回京都。听得在下热血沸腾,不辞劳苦赶来为您医治,没想到却是假的,传言还真是误人,为您这沽名钓誉之徒浪费了在下的好药。”

    王庶抬眼看着他,微微一笑。激将!要放在以前,他或许会义愤,不过此刻,却不觉得有什么可生气的。如果天下事白随云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他就不是皇帝,是玉皇大帝了。

    白随云见他油盐不进,眉毛一扬,抱拳道:“殿下,在下向您道歉。刚才说传言是假,那是在下胡说的。城门确实是您打开的,在下明明知道,不该胡说。”

    “你没有胡说。”王庶微笑,“门闩是李显尧拉开的,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没有他,我毫无作用。我身后有无数兄弟保护,他们几乎伤亡殆尽,没有他们,我只能死在城下,我做的,只是将那扇已经拉开门闩的门推开了一道缝而已。不管谁说门不是我打开的,我都会承认。”

    白随云微微有些吃惊,眉头一挑,道:“好!我们不说这些了,草民就直接问一句,殿下难道想放过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想不想是一回事,有没有资格是另外一回事。”王庶淡淡地道。

    白随云轻笑:“九殿下说笑了,您是凤子龙孙,您是先帝和德妃娘娘所生的天潢贵胄。目前在整个大苑,还有谁的血统比您高贵?要说资格,除了您,还有谁有坐上太和殿正位的资格?”

    王庶也笑了:“我说的资格,并不是血统。血统如果有用,昔日杨相叛乱,我就已经建立功业了。”

    “男儿在世,应该有担当!这担当,不只是对自己妻儿,还要对家族部属,对依附你追踪你的弟兄,如果因为有困难便退缩,岂是男儿所为?”

    “以做大事为名,实则为了自己的欲望,将追随自己的兄弟、家族部众都拖进险地,更不是男儿所为。”

    “如果臣说,只要有臣的帮助,您登基就可以没有一点危险呢?”

    王庶眉头一跳,道:“先生这句话说得气吞山河,可不像寻常商人啊。”

    白随云嘿嘿一笑,道:“绝对是商人,只不过,我们白家的买卖做得大,要说在关键的时候谋国,也多少可以出些力气。”

    王庶看了他半晌,才道:“愿闻其详。”

    “无他,不过是百年来历代世家朝臣收受贿赂、瞒税吞饷,甚至将禁物与敌国交易的证据罢了。”白随云轻笑,“臣白家人收集了几代,现在大苑的高官豪门,能不被牵涉进来的不足十分之一,其余,人人都有把柄在臣手中。殿下若不愿背负骂名,臣白家可以替殿下出头,到时想必大部分的官员,都不会反对殿下登基了。”

    王庶内心翻腾起来,思虑万千。没有多大希望的时候他可以不受诱惑,但是希望大增的时候,他也难免动心了。

    白随云笑道:“能被我们白家百年引诱几代人都坚持不收贿赂的,那就是死忠之臣,这封先帝遗诏可就有大用了。”他说着拿出那个黄绫来,递了过去。

    王庶眼睛立即热了,虽然还是没有说话,可是接过黄绫的手却颤抖起来。关于存在这封遗诏的消息,王庶在这些天已经隐约听到了,可是看到父皇亲笔,他还是激动不已。

    景帝对自己的儿孙颇为薄情,可以说景帝喜欢的孩子,也就是王庶一人而已。所以王庶对景帝和青瞳不同,他是有真感情的。

    景帝在遗诏中把自己境况说得很惨,把青瞳说得穷凶极恶,王庶明知事情已经过去,明知这或许是父皇偏激的想法,明知就皇位不正常更迭而言,青瞳手段已经极其温和,但是看到父皇字字血泪的控诉,他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白随云等他心思平静下来,才道:“九皇子得天独厚,得到大苑最强的军事力量——西北军的认可,有了武力基础;有白家全力支持,财源无忧;有官员把柄在手,使他们不敢忤逆;更有这封遗诏,让您名正言顺,足以让天下万民各方势力都再无二话!”

    “这天下,还有比殿下条件更好的人吗?”白随云目光烁烁,“您的皇妹昔日继位,连这一半的条件也没有,现在不也创出赫赫功绩,殿下要是到这时还不敢做,那臣无话可说,只能另寻他人。”

    王庶明知他是在鼓动自己,可血管里流淌的苑室血脉,还是沸腾起来。他咬牙握拳,久久不语。白随云知道这是个极为重大的抉择,关乎性命荣辱,所以也不催促,只是温和地看着他。

    许久,王庶抬起眼睛,盯着白随云:“白家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我,想要什么好处?”

    他问得这样直接,白随云微微有些意外,却随即展眉:“殿下快人快语!既然如此,臣就说了。新政之中,有颇多不利臣白家的条款,不过才实施了半年而已,臣白家的损失就达到千万之巨,臣希望殿下得偿所愿之后,能让白家保持原来的地位!”

    “不可!”王庶毫不犹豫地摇头,好似没有看见白随云一下子变得难看的脸色,道:“新政利国利民,势在必行!不过我可以将盐茶交予白家独家经营,恢复你家皇商的身份,如何?”

    白随云眼睛一下子亮了,盐茶生意代表着的巨大利润一下子让他喜出望外,而且王庶既然说出将盐茶生意给自己,自然就是表明态度了,他谋划这么久的目的达到了!

    他追问:“盐茶历年都是国家经营,殿下真的交予臣家?”

    王庶沉声道:“当然还要在国家的允许价格范围内,此两物量所需之大,哪怕利润再低,也足以弥补你家因新政带来的损失了。”

    白随云略一计算,就满心欢喜起来,别说整个大苑的盐茶,就是只南部九州,就足以抵挡税率造成的损失了。这笔生意,是大大地赚了!他躬身施礼:“谢殿下!臣想,家主一定会满意殿下的诚意,白家收集了百年的书信账本,这就给殿下送来!”

    “先生。”王庶拦住他,“你要回去说给你们家主知晓,盐茶关乎民生、关乎社稷安稳,任何囤积提价的行为都不允许,哪怕你们只是运输不利,造成某一地盐茶短缺,我也将收回这项资格,明白吗?”

    白随云先是微微一怔,后不以为忤,反而展颜大笑起来,赞道:“盐茶生意关于国家命脉,您越是条件严格,在下越是放心。您若什么也不说就交给在下白家,在下倒要怀疑殿下的诚意呢!”

    他拱手道:“九殿下本来只是一块璞玉,如果让在下说殿下登基,还缺点什么,便是缺了一点气势。可如今,在下已经看到气势了,殿下万事俱备,腾空而起已经势不可当,在下恭候您的佳音。”

    十三

    王庶恢复苑姓,开始了名正言顺的帝位争夺,他强势开头试水引出无数浪头起伏。在皇帝还没有确定死亡的时候,其他人要登基,得到的回应大多都是反对的。这些人无论是为了青瞳,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都不能支持王庶。

    然而王庶并没有采取任何举动,反对的声音却一天比一天小了下来,大部分人疑神疑鬼,议论纷纷,只有轮到自己时,才知道白家那个密报的威力。可以说,有白家这个富可敌国的大商支持,比楚惜才、霍庆阳等无数高官加在一起还管用无数倍。

    反对王庶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只剩下少数人还在坚持,争执的焦点就在名分上。

    青瞳在位日久,无论是感情也好、利益也好,毕竟收集了相当一部分臣子是绝对忠于她的。这些人能接受另立新君,却不能接受九皇子登基,因为九皇子是被青瞳流放的,中间虽然被圣旨赦免过一切罪责,但是赵如意事情败露之后,大家都知道圣旨是假的。所以名义上,九皇子仍旧是个流囚,承认他有登上帝位的资格,就等于间接说青瞳做错了事,流放错了人。

    在中原民族的习惯中,先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已经过世的皇帝必须受到绝对尊重。哪怕他做了多么不公平的错事,只要他生前没有弥补,死了之后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青瞳已经去世,那么她就是先帝了,先帝说九皇子是罪犯,他就不能翻身。

    朝野之中,这种声音越来越响,鉴于得到白家支持之后,九皇子的竞争力太大,许多眼看争不过的势力,也支持这种说法,一时间,“岂能违背先帝之意”成了最大最有利的借口。

    九皇子毕竟是帝王教育熏陶出来的,他一直很沉得住气,装作无力回应这种声音,只让自己的党羽从他的功劳、血统、能力上辩驳。

    反对他登基的人见到他没有能力反驳,就把“先帝的意思”作为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我们承认你血统高贵,承认你能力出众,承认你功劳无双,但是先帝的意思是要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不需要道理,不需要衡量。所以,对不起,我们不能支持你登基。

    当这种呼声高涨到朝野上下都敢肆无忌惮地说的时候,王庶拿出了撒手锏——景帝遗诏,顿时激起朝野哗声震天。

    你们不是说我一切都好,所有的障碍只在先帝吗?那么先帝的先帝呢?岂不是分量更重?何况景帝的遗诏一出,连青瞳这个先帝都是篡位来的,她的意思还能作为借口吗?

    这个重磅炸弹将朝野上下全部炸得哑口无言,那些口口声声把先帝的意思看得比天还大的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再也说不出话来。

    不管暗地怎么操作,想要在名义上坐上宝座,这封遗诏都是最大的依仗,于是以京都为中心,王庶命人将景帝遗诏用邮道传驿的方法,向全国辐射。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口中渐渐没了别的话题,哪怕是不认字的百姓,景帝遗诏的内容他们都能亲口背下来了。

    至此反对的声音微乎其微,九皇子苑宁瀣终于恢复官名,在万民对他的赞扬和对他皇妹的唾骂声中,踩着皇妹的声名踏上帝位,成了大苑历史上第二十一个皇帝,号显宗。

    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然而这大赦却不包括宫中的赵如意。

    在新皇登基的当日,赵如意和正在与他一起跳舞的阿如就被守卫押出,投进了死囚牢。至此一切都不再重要,不需要再问他们任何问题了,也就不需要再顾忌他的身体。

    赵如意看着凶狠的护卫冲了进来,依旧媚笑:“我教你们跳舞,好不好?你要是跳舞跳得好看,陛下就会喜欢你,她还没有相王呢。”

    “呸!你去给阎王老子跳吧!”一个侍卫啐了他一口。

    另一个守牢的人阴阴笑道:“你的陛下再也不会有相王了!她是篡位夺权的,现在已经由九殿下继位,先帝的遗诏已发到全国了,史官们正在商量,怎么写你那陛下的帝制生平呢。”看守死囚牢的人有很多都是变态,喜欢看人沮丧绝望的神情取乐。这个牢头也有这种嗜好,于是盯着赵如意的眼睛,将这段话说了出来。

    谁知赵如意像是没有听见一样,仍旧笑着凑过来:“来,我们跳舞!”

    “晦气!”那牢头一把推开他,见一点意思也没有,便吩咐快快将他押进死牢。阿如从最开始就紧紧抱住他不放,到了牢门口也扯不开。牢头不耐烦地道:“反正没有几天好活了,就一起关着吧。”

    阿如扶着赵如意,踉踉跄跄地被人推了进去。进去后她立刻勉强站稳,去扶赵如意。

    赵如意扶着监牢的栅栏,突然就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微笑变成大笑,大笑变成狂笑,笑得再也不能抑制。

    “他真的用了那封遗诏!哈哈哈……九皇子,显亲王!显宗……哈哈哈,你完了!你终于上了我的当!”

    阿如吃惊地望着他,赵如意转过身,眼神中一片清明,哪有半点糊涂。

    “阿如,你不戴面纱的样子,我几乎都忘了,过来我看看。”

    阿如吃惊地看着他,见他温和地朝她招手,终于慢慢凑了过来。

    赵如意双目炯炯,看着阿如,微笑道:“阿如,我和你说,现在的一切都是暂时的,风光也好,失意也好,随便他们闹腾,陛下回来,这些小丑,”他呼地吹了一口气,又笑道,“烟消云散!只要没有人能真的威胁到她,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九皇子登基的消息传遍天下,她一定会想办法回来!阿如,她就要回来了!我真高兴,你高兴吗?”

    阿如目光里闪烁着波光,微微颤抖一下,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你会为我高兴!”赵如意轻轻地笑了。

    “来,阿如,到我身边来。”他柔声道,“你来,让我好好看看你。”

    阿如痴痴地看着他,嘴角轻轻翘起,露出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来。

    “你的眼睛其实也很好看啊,会说话一样。你想说什么,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了。不像她,那双眼睛不能看。要是真的不能看也好了,可是为什么,别人能看呢?”他捧起她的面颊,柔声道,“我知道你对这些事不在意,可是我憋得太久了,太想找人说说,我说给你听好吗?”

正文 第185章 人间所事堪惆怅(8)

    阿如看着他,安静地笑,静静无言。他何必问?他说的哪一句话,自己会不听呢?她只有听也听不够,每一个字,她都会好好听的。

    赵如意的声音有种说不出的如释重负感,他悠悠道:“怎么处理这封遗诏,我真的想了很久呢,后来终于给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诡异地笑起来,“我写了好多好多一模一样的遗诏,秘密运到各地,九殿下借着一封遗诏登基,已经闹得天下皆知。他觉得他已经站住了理,可是很快,他就会看到好多都是他父皇的遗诏,到那时,他前面说的一切就都成了笑话,伪诏篡位、身败名裂的就是他了!我是不是很聪明呢?”

    阿如脸上的笑容隐去了,变成忧郁和无奈,她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他自然是聪明的,可是他的聪明除了害人害己,还有什么用呢?

    “阿如你知道吗,这种诏书用的黄绢玉轴印记都是特制的,不能仿制。不过景帝的字迹就可以仿制了,我模仿别人写字很有天赋……呵呵……库房里这种御制诏书堆满了一屋子,我随便拿出一些来,写上字,就成了遗诏!九殿下拿着这东西昭告天下,等天下到处都是遗诏,他的所有借口都站不住脚,而他前面做的一切就都成了笑话!他宣扬得越广越多,就越是个天大的笑话!你说,朝臣会怎么看待他?世家会怎么看待他?百姓会怎么看待他?哈哈哈哈!他成了唱了一出拙劣剧目的戏子!他成了从古至今听也没听过的笨蛋野心家!他完了!他彻底完了!他再也不能给陛下威胁!永远不能翻身!他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话了!这个九殿下——!他被我毁了!哈哈哈……”

    他笑得几近癫狂,无法停止,疯狂的笑声响彻整个牢房。守卫远在走廊尽头都听到刺耳的怪笑,被吵得不耐烦,骂骂咧咧走过来,踹了一脚牢门,对阿如道:“让这个疯子安静点!否则老子就对他——”

    “好啊!我也笑够了。”赵如意突然冲他一笑,那守卫剩下半句话突然就没有力气说了。赵如意现在的样子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脏得和一般死囚无异,可是这一笑,却美得惊心动魄。这个守卫从没有见过这般美貌的人,不禁看呆了,无法移开视线。赵如意看到他的样子,抿嘴又是一笑,守卫喉结滚动,不由自主地吞了一口口水。

    “乖乖不得了。”他心中暗道,“怪不得曾得皇上如此宠爱,这哪里是人,分明一个狐狸精!”

    “这位大哥。”赵如意冲他轻笑,“我想问你一件事。”

    “什……什么事?”

    “你说啊,有个财主,她要从长工手里快一点赚到钱,所以就狠狠地压榨那些长工,让他们拼命干活,但是压榨得狠了,长工肯定要反抗,那怎么办呢?”

    赵如意说得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从他红红的嘴里说出来,配合那种嗓音,守卫竟然一点也没有觉得不耐烦,只一脸问号地看着他:“怎么办?”

    “有一个管家就出来了,代替这财主布置任务。他狠得不得了,什么坏事都干尽了,长工对他又恨又怕。因为怕,暂时就不敢不干活,等活干完了,他们已经恨那个管家恨到骨头里了,所以就一起开始闹。这个时候,财主出面,说:以前做的一切都是这个管家私自所为,委屈大家了,我这就惩治他给你们出气!然后活也做成了,长工们对这财主也再无怨言,因为财主为了他们这些人舍得严惩亲信管家,他们能不感激吗?”

    “是会感激,是会感激。”那守卫连连点头称是,不过还是一脸疑惑,他要问自己的是什么事?

    赵如意笑了:“大哥,你说,那管家帮财主做了这么大一件事,就算以前他有错,是不是也可以原谅了?是不是……他可以不用转过身,从正面抱住她一次?”

    “啊?抱?”那守卫一头雾水,不知他在说什么,赵如意似乎已经心满意足,也不等他回答,转身走回牢中,轻舒衣袖,跳起舞来。

    “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凌波罗袜势轻轻。烟笼日照,珠翠半分明。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也知心许恐无成,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

    十四

    前几日,王庶感慨世事无常,他从云端到红尘有些突如其来,从红尘到九天之上的机会一样突如其来。但是流放之前,他被宁晏囚禁了许久,慷慨赴难的心思做好了;登上皇位之前,他也曾仔细谋划、运用手段,心里也算有数。说突然,只是相对于这般大事而言,心理准备还是不够。

    但这一次,从九天之上跌落,才真正称得上突然。

    仿佛一夜之间,济州以北七郡二十三县,便冒出了不计其数的遗诏,全都是无法仿制的黄绢玉轴,全都是一模一样的景帝亲笔。

    遗诏的内容各不相同,王庶拿出的那一个,写着青瞳篡位,传位九皇子,并命他带兵勤王救命。

    旃西郡冒出来的一封,说的是晋王篡位,传位九皇子,命他勤王。

    上阳郡冒出来的那一封遗诏,说的是现在还只有九岁的二十七皇子苑罗罗谋逆篡位,同样是传位九皇子,要他救命。

    其余各地诏书也基本如此,将苑室皇子皇女和比较有势力的宗亲藩王都囊括了,甚至连已经嫁人的新城公主苑清婉也没有放过。只除了九皇子自己,别人都是谋逆,都已篡夺皇权,都对景帝十分不好,只有九皇子是传位对象,要这个儿子快来救他。

    这种一个皇帝一生之中只能在登基祭天和死前留书才能用到两次的诏书,是高祖末年召来巧匠特别赶制的。染黄绢的染料掺入一种扈州特有的植物九花藤,国画颜料中的藤黄便是从特定的山藤中提取出的,有些微毒性,所以国画界有一句话叫作“藤黄不入口,胭脂不上手”。而这种九花藤提取的藤黄,不但颜色比一般的藤黄要深邃浓艳很多,毒性也大很多,让这黄绢不光颜色与众不同,还能防虫防蛀,不腐不坏。制作完这一批空白诏书以后,便将这种植物全部挖出根脉来烧光,让它彻底绝了种,以防后人仿制。

    诏书用的玉轴虽然只是普通的昆仑青玉山料,但刻纹里填画的朱砂却是特殊材料所制,开始还没什么奇特,但随着时间推移,却可以渗进玉石。如今经过两百年岁月,朱砂的颜色已经渗透整条玉轴,水洗不落、刀刮不去,如同是从玉轴内部生出的红色飞龙一般,更不是临时可以做出来的。

    这也是楚惜才、霍庆阳等人看到遗诏立即就知道是真的的缘故,就是为这个原因,所以王庶拿出景帝遗诏的时候,给了那么多人一下子当头棒喝,却没有人敢说遗诏是假的。

    既然他的遗诏不假,那么现在济州到处冒出来的遗诏就应该是假的,不知哪个不知死活的人开了这样的玩笑。新登基的显宗陛下最初听到第二封遗诏的时候龙颜大怒,下令彻查,然而彻查的结果竟然表明这封遗诏是真的!

    九皇子做了个所有谋臣面对不利于己的事物时都会做的事——隐瞒。谁知一封遗诏还没有解决,第三四五封便争先恐后地出现了。最后越来越多,直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