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驻守图拉市的近卫47集团军一部已经杳无音讯,他们现在的处境已经是很难说得清楚。从莫斯科传递来的命令自德军进攻伊始变没有了回复,苏联统帅部心里的猜疑越来越大,一天一夜的时间,守城部队3万余人就失去了联系。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个好兆头。斯大林立刻起草命令,召唤沃罗涅夫方面军与草原方面军开始向莫斯科方向运动,试图俄制德军的攻势。
本来苏军试图用反突击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德军侧翼。迫使他们后撤。现在这个方法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遭到了德军的猛烈攻击,先前准备的进攻物资一下子就掉入了空处。德军的进攻如此犀利,大大出乎苏联统帅部的预料。在一天一夜之间图拉市就可能易手,让斯大林以城镇为堡垒消耗德军实力的如意算盘顿时落了空!他为保万全,不得不调集巨大兵力拱卫首都。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打击德军,苏军草原方面军,加上西南方面军第57集团军40余万人从南北两路夹击正要向莫斯科北方突击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原来草原方面军的防守正面被防守斯大林格勒的东南方面军替代。同时从外高加索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抽调兵力,防备德军在南方的一切进攻。
斯大林手里的军队数量比德军要多得多,因此三万人被吃掉他还是能快速补充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德国第六集团军兵锋正盛。要遏制其进攻动能必须要大投入,运用优势兵力逼迫他们停下进攻的脚步。德军任何在莫斯科方向上的进攻总站都要迎头痛击回去。
德军目前你已经具备了向蒙古骑兵那样的机动优势,所有的兵器兵力都可以在地形复杂的莫斯科地区来去如风。有了即使准确的情报,他们辗转突进,以精确的火力杀伤敌人。整整一个集团军规模的部队在机动作战中把老毛子弄得毫无办法!
与德军新的战法对垒的是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早在41年末莫斯卡城下的反击战斗中,苏联最高统帅部就认识到红军缺乏一支具有足够力量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去击败德军摩托化(装甲)部队和将战役发展到战略纵深。当时的战斗中,在莫斯科附近和战线其他地段发动的进攻中所投入的执行纵深突破任务的骑兵、滑雪和空降部队向德军和苏联最高统帅部生动地展示了这些机动部队是多么的脆弱,同时也使苏联最高统帅部认识到,为使红军能够完成将来赋予它的战略任务而部署新的坦克和机械化编制的必要性。基于这些经验,苏联最高统帅部和国防委员会于1942年初开始在红军中创建新的机动部队结构,使之能够在战场上获胜并支持纵深战役。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红军先后建立和部署了新的坦克军、坦克集团军和机械化军,这些部队被设计用于赋予红军实施纵深战役的能力。
到1942年末,红军拥有了一支可怕的部队,包括2个坦克集团军、20个坦克军和8个机械化军,其任务主要是在战役层面实施机动作战;以及一系列可在战术层面支持步兵部队的坦克和机械化旅、团。在战役层面,红军的坦克集团军是其主要的装甲部队。根据条例,坦克集团军是大型的战役编制,大致相当于德国装甲军的规模但机动性较差;坦克和机械化军是战役-战术编制,规模上相当于德国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但摩托化步兵要少得多。坦克集团军被单独或作为机动集群的组成部分配属于红军的作战方面军,负责实施战役机动:在敌军防御的战役纵深发展战术突破,而后作为追击战役的矛头深入战略纵深。而此时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军被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集群配属于坦克集团军或者单独在方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编成内作战,其任务是通过发展战术突破和引导战役发展进入敌人的浅近战役纵深。
独立坦克旅、坦克团和坦克营在红军的集团军和步兵军编成内负责提供直接的装甲支援以加强其所在步兵部队的防御和协助他们在进攻中突破敌人防御。然而,红军集团军的相对虚弱以及德军惊人的防御力量不得不迫使红军的方面军和集团军指挥官过早地投入他们的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和机械化军以完成他们的突破任务。
即使完成了突破,他们发现自己的突破往往毫无价值。因为德军所谓的筑垒地域其实是一个个可以机动的车辆组成的。他们的火炮,高射炮,迫击炮,甚至步兵都能比得上苏军坦克的推进速度。在防守作战中给以苏军重大杀伤之后,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个阵地而已。只是对他们退守到早就选定好的新的防守阵地时,苏军的进攻动能还能保持多久呢?
况且在己方空军掩护不利的情况下,进攻作战本来就是一件极冒险的事。在几乎是有去无回的情况之下!士兵们驾驶着宝贵的坦克冒着德国空军致命的炮火前进几十公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集中炮火打击德军也就变得不安全了。且不说集中整个集团军的火炮本来就是一件麻烦耗时的事,就是能顺利的开炮也要时刻提放德国人那威力强大的攻击机!这样提心吊胆的攻击作战不打也罢。
问题的关键一下子就摆在了老毛子的面前,那就是现代作战制空权必须要争取。即使不能得到优势也一定要争取均势。但是制空权说明白了就是要依靠飞机性能的好坏与飞机数量,空勤人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苏联都不占优势,要想防备德国人的飞机只有另辟巧径,在对军运动的高射炮上做文章。可目前苏联新败,生产力严重不足。尤其是质量过关的卡车产量低下,依靠着美国人的大量支援才能够勉强保证军事用车的需求。但是油料的缺额也是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极大的限制了毛子的机动能力。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集中优势兵力与德军死磕!
在图拉的战斗上,毛子们就是持着这样的态度。
他们的兵力看起来比德军要多上10万人,但是战斗力的对比却不可简单的以数量来替代质量。老毛子的优势兵力很大程度上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全民皆兵的苏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爆发出来极大的战斗热情,败则国亡家破,胜则青史留名。创造历史的机会就把握在自己手中了。
在41年冬季防守图拉的军队是第50集团军,现在50集团军已经编入了草原方面军,正在库尔斯克地区向北移动。配合西方面军中的第30集团军一起参与对德国第六集团军的攻击中。每个步兵师配备了1个高炮营(12门37和76毫米高炮,另外加强了12门85毫米高射炮),可以在正面3公里、纵深2。5公里用两层火网掩护军队的行动。他们的防空火力因为缺少炮瞄雷达,一直很多火炮在展开的时候无法及时提供有效的掩护,往往被德军先进的新式攻击机打一个措手不及,很多时候在高射炮还没来得及发射出第一发炮弹,德军的飞机已经攻击完毕从容的飞走了。所以苏联人想尽了办法,也仅仅是解决了37炮的反应时间短的问题。但是37炮威力不足,致使装甲厚重的德军飞机基本无视这样的小炮!总而言之,苏军在行军的时候,对于来自空中的打击是疏于防备的,是比较脆弱的。
他们的防御手段并不是只有这样一个短板,在防御坦克上也有先天的不足。苏军防御作战的核心是对坦克防御,火力配系必须以反坦克火力为主体。但在战前,认为对坦克防御是“步兵行动的一种战斗保障”,与工程障碍物相结合的单门反坦克炮火力是对坦克防御的基础。认为在师防御正面每公里反坦克炮密度达到6—9门,即可抗击敌坦克的密集冲击。因此在战争初期,师和师以下兵团、部队和分队中,主要注意力放在组织步兵武器火力抗击敌步兵上,对坦克防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德军装甲部队屡屡突破苏军防线后,苏军才开始改进自身的对坦克防御战术。但苏军严重缺乏反坦克炮,只能使用其它类型火炮来担负相当一部分反坦克任务。在41年夏季战事中,苏军由于损失巨大,火炮密度很低。在多数情况下,炮兵密度未超过每公里正面2—3门火炮,个别场合才达到10门火炮。这样的密度以间瞄火炮打坦克,是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的。这个战局中,苏军并没有解决对坦克防御问题,这也是苏军防线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他们还常将坦克部队分成小的坦克群甚至是单辆坦克,不经侦察就在行进间实施反冲击,以达到阻碍敌人进攻的目的。实际上这样的冲击除了增加损失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效果。坦克部队和步兵、炮兵的协同也很差。坦克部队通常单独执行任务,而没有步兵配合。在防御战斗中,步兵没有掩护设伏的坦克,而在退却时常常不通知坦克兵指挥员,把坦克部队扔在那里任其自然。炮兵对坦克的支援组织的也很不尽人意。
在经过了整整一个41年夏天的惨败之后,苏联人找到了进攻的方向。此时天公作美,41年的冬季比往年都要早一些,尤其是温度也更低一些!穿着单衣的德国士兵别说是打仗了,就连过在被窝里也冻得瑟瑟发抖!枪栓都被冻住,汽油也冻得黏黏糊糊,发动机要用火烤才能正常启动。这一切不利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德军的战力发挥,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溃败!
苏军在胜利之余,也检讨了自身的诸多不足。他们现今已经懂得把大炮集中使用了!大纵深理论已经发展的趋于成熟。自行火炮也首次便如支援步兵的坦克集群。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火力都是极大的加强了。
这一次进攻图拉的战斗,主要是藉此来调动苏联军队的部署。在机动中创造机会。而后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歼灭战的宗旨就是逐步吃掉敌人。白起这位歼灭战的开山祖师爷要做的不仅仅是攻下一个小小的图拉市,他还要把围绕在莫斯科周围的苏联百万大军一口口的吃掉!
毛子们显然还未认识到白起的用意,他们想当然的以为这是德军在又一次的图谋他们的首都。
其实,大多数懂得打仗的将军都知道。德军的优势在于机动野战,一旦陷入阵地战他们就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流进最后一滴血!所以尽量逼迫他们进行阵地战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即使是阵地战德军也不落下风。
英美苏在这一点上早就达成了共识,以三国之力共同对付德国,在战略上几乎是必胜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白起做了大量的工作。势单力薄的德军即使强大无敌,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为了拉拢更多的盟友。白起许下的承诺甚至比过去几千年都要多得多!好在他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乌克兰、俄罗斯都有了支持德国的势力,他们在白起的支持下正在茁壮成长,现如今已经能独立对付当地的游击队了。
从党卫军脱胎换骨而来的民族解放军,已经接受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近百万热血儿郎!他们本着共同的民族独立的信念来到德国,共同参加对外族的战斗。其中,在非洲受训的穆斯林兄弟们足足有50万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卡纳里斯领导的军情局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埃及。在训练基地里面精雕细琢战斗技能。
要想说服他们为德国而战是不那么容易的,其中只有来自伊朗的战士们踊跃报名。其余的只有一小部分。但是即使这样民族解放军也成功的招募到30万人的军队。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虽然操纵机械的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个个龙精虎猛的,很是彪悍!
这部分军队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将在德**官团的带领下,从中东地区进攻苏联的高加索。在苏联人柔软的下腹部狠狠的来一记下勾拳。同时在远东小鬼子的关东军也完成了机械化训练,这些个炮灰就可以对远东军区开战了!在这样的3皮(p)打击之下,苏联老妈子即使很耐干,也是难以忍受的!
前提是德军在主要战场上进展的顺风顺水,这些个追随者要看到希望才行的。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得多,雪中送炭的少。即使后者更能以微小的付出得到更大的回报。
在图拉之战中,古德里安也没料到,战事进展居然如此顺利。战士们在先进武器支撑的新战术下打的毛子们毫无还手之力!无论是巷战还是坦克对轰,都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300辆坦克的铁流把整个图拉市分割包围,跟进的步兵利用万金油战车上的武器站扫荡着敢于流敌,120迫击炮虎视眈眈,稍有人数多一点的苏军就来一顿密集炮火!155远程火炮紧跟其后,随时准备压制敢于开火的敌人火炮。88高平两用炮抵近射击,把一个个喷着火舌的大楼炸成废墟!在天上低空飞行的“即时机枪”fw190hsx随时等待着地面的指示,武器员严密的观察着地面上是否有苏军的动静。
这样的战斗方式造就了苏军被彻底打败的命运!
3万余人的守城部队在3天之内就被全歼!他们终究没有捱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
这场惨烈的攻城战一结束,古德里安就封锁了消息。它可以把德军的伤亡人数夸大了整整十数倍!原本是千余人受伤,三十余人阵亡的真实情景被生生说成了伤亡3万余!
而遍地残垣断壁的图拉市也说明了德军的狼狈!
被一道命令变成了伤亡人员的德军躲藏在故意布置的野战医院里,丝毫不避讳苏军间谍的耳目。图拉城的居民们被收缴了武器之后,编成纵队背井离乡前往难民营。在哪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可预料。
男人们早就被苏联当局强征入伍,女人和孩子、老人扶老携幼的走得很慢很慢,但即使这样也足够使他们脱离眼下即将来临的战火!苏联的增援部队马上就要到来了!
战苏联第十三节:老古很爽
图拉市的轻易易手牵动了斯大林及其所有苏联将领的神经,他们根据上一次莫斯科之战的经验判断,德军要完整拿下图拉市至少也需要经过连个星期的苦战。可现在距离开战伊始仅仅过去了三天,防卫坚固的图拉就宣告失守。怎不让他们大吃一惊呢?
由于战争进行的极为迅速,以致苏联守军还没有进入最佳防守状态就永远失去了机会。因为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兵侵略如火,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有效的把守军分割包围了。虽然300辆坦克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攻击,但是完全丧失战斗能力的仅仅只有5辆而已。这还是运气不好,恰巧压在了苏军埋藏的大口径炮弹上面。结果被生生的炸上了天!
其他的坦克则相互支援,远了炮轰近了枪打,不远不近的用20毫米榴弹伺候。把苏军以步兵为主力的守城部队打的没了脾气。
苏联人发现他们的76毫米反坦克炮根本就不能给德军坦克造成伤害,即使是击中坦克的后屁股也同样无效。城内守军配备的重型坦克对上德军以后只是一个照面就纷纷被击毁。德国坦克的速度,准确的活力,灵活的机动都让第一次面对它们的毛子们瞠目结舌!在那个时候,他们都明白了为什么英军以2倍于敌的兵力还打了败仗。在一时之间,毛子们也没想出很好的办法来阻止德军坦克的突击。他们在仓促之间只好为了保住阵地而付出自己的所有,也包括他们的生命!
形成重锤,不要分散!——装甲部队遵循着古德里安的坦克战准则,牢牢的维持着战斗队形,用坦克的强大火力在安全距离之外把老毛子的步兵压制的死死的。安装着铲斗,机械手的开路坦克把苏军设置的路障轻松的拨开,排雷火箭随着一溜火星的迸发,开辟出来一条安全通道。避免了苏军放置大口径炮弹造成的伤害,毛子的燃烧瓶、反坦克手雷、爆破筒等近战利器即便有机会使用,也难以对坦克造成什么实际伤害。因为相互掩护的火力层层叠叠,就像是密不透风的雨丝没有一点的缝隙。所有的易攻击角度都被封的死死的,以苏联步兵的所有攻击手段根本不能起到作用。
坦克编队的进攻速度很快,按照战前的预演编订的攻击路线。以极快的速度在几条主要街道上突击前进,把苏联人的防守阵地分割开来。一步一步的按照计划,最终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占领。
这次进攻作战古德里安非常满意,他已经很久没有品尝到这样的胜利滋味了。在三天之内干净利落的拿下整个城市让他很是欣慰。之前被小希同志从指挥一线拉下来之后,他的心里面一直就憋着一个邪火。虽然在装甲总监的位置上工作也是有声有色,但是作为一个将军,尤其是创立了坦克战斗理论的将军,看到其他人按照自己的战争理论在战场上打的风生水起。他的心里面当然是很苦涩的。这次终于得遇明主,白起到这里之后把老古重新推向了指挥岗位。他终于有了发挥自己胸中才华的舞台!
小希同志退下政治舞台之后,在德**人心目中有很多人都是暗自弹冠相庆。他们有一种摆脱了魔鬼控制的解脱感。在他们看来,德国终于走向了正规。但是随着白起假意谋求和谈的道路被封死之后,他们都陷入了对德国未来的忧虑之中。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德国可以控制的范围,愈演愈烈的战火很可能摧毁德国在以往非经千辛万苦得到的一切利益。以德国的战争潜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必败之局。可是白起支持下的非洲之战,德军以弱势兵力做到了不可思议的大胜。其中新式武器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他们看到的关键还不仅止于此,自从白起与他的团队接手德国以来,期间变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小希同志的政府更有效的政策,更体贴民情的行政,更有利于军队的生产秩序,更多的看得到看不到的改变促成了德国的变迁,也促成了军队高层的心服口服。没有见面时的举手礼,也没有了那神气活现的口号,纳粹党早就是名存实亡的局面了。但是大家都能够感受得到,德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古德里安在此战结束之后,想了很多很多。他躺在元帅专享的六轮全地形车里面舒适的行军床上,把战争开始到现在发生的种种都过滤了一遍。说实话,现在刚刚完毕的这一场攻城战给老古带来了极其强烈的震撼!他是一战老兵了,索姆河畔那尸横遍野的场景与烈日要塞那一门门巨大的要塞炮都给过他同样的震撼。那些德国将士们浴血沙场换来的荣誉早就深深的扎根于他的灵魂深处,战士为何而战?毫无疑问是为了德意志!作为军人他从未想过战争背后隐藏的龌龊,他全心全意着眼于眼下的战事,从中谋求胜利,尽量减少同袍被伤害是他生活的全部。也是他生活下去的信念。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在军事之外有更多的是值得关注。在元帅们每天必须要看到的军情内参中,隆美尔的一篇短文在元帅们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非洲军战事的种种内幕把新式武器神秘的面纱给揭开来,白起亲自训练的伞兵也暴露了这位德国现任元首那出色的带兵能力!在开罗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一夜巷战就是白起练兵初有小成的结果。古德里安明白,图拉之战的功臣除了新式坦克之外,起到更大作用的还是那些巷战精锐们。仅仅两个团的城市工兵就在3天之内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占领,他们毙伤的敌军是他们数量的5倍有余!其作战效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现在隆美尔的短文说明了这样的部队在德国并不是只有一两个团的规模,而是难以尽数!他们在组建之初就足以在一夜之间拿下开罗,现在又过去了三个月应该又有所发展了吧?想到这里,老古的心情不由大好起来,他第一次对战胜苏联这样大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毛子赖以破敌的巷战都能被国防军所破解,他们还能在什么地方胜过德军呢?
这篇短文引起了元帅们的广泛议论,老古虽然一向不齿狐狸的为人,但对他的战术休养还是认同的。对他提出的关于城市作战的想法也是很好奇。精于野战的军官在德军内部比比皆是,精通坦克战术的也是大有人在,可对于城市战这个新课题却是鲜有立论。在白起给元帅们配备了现代化的工具和8人团队之后,他们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已经有大把空闲时间探讨更高深晦涩的军事理论了。称职能干的参谋们把一切都准备好,元帅们只是作出决策定下基调。各种先进设备,动态地图、模拟机能方便的进行战前预演,打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好控制。而强大的空军又能提供一向不变的空中支援,德军战力已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就在古德里安思绪翩翩,不能平静的时候。克里姆林宫里的约瑟夫*斯大林同样如此。所不同的是,斯大林是因为震惊与德军如雷似电的攻击速度。他在战前对于德军进展的预料被狠狠的推翻在地,图拉市这个战略要地被攻克是一件要命的事情。从此以后,莫斯科的北大门就魏德军所洞开了!
他调兵遣将欲把老古碾成肉糜,莫斯科的300里城防不可动摇。就算是德军的坦克专家古德里安来了也不行。
上一次莫斯科之战中,是老天爷帮助了苏联人。从未有过的寒冬像击败拿破仑一样击败了德国百万大军。那一年,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将军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而今已是荣升元帅,今年卷土重来的他势必要走的更远。
其实斯大林并非全无后手,因为顾及德国空军的空中优势他把苏联强大的炮兵部队都集中在高射炮火力的保护之下,沿着莫斯科的第二道防线就是这些威力强大的炮兵部队发威的地方。虽然他在调集重兵准备进攻,但现在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第六集团军尚未伤筋动骨,而且风头正盛。依据前几次与德军交手的经验来看,此时不宜硬撄其锋。最好的机会是当他们前出到在第二道防线——图拉以北四十公里处的亚斯诺戈尔斯克的时候。在哪里早就严阵以待的喀秋莎与近卫炮兵师将以强大的火力为他们准备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而蓄力待发的几个坦克军将在炮火过后向德寇发起反突击!之所以在图拉没有动用威力强大的炮兵是因为图拉是德国空军的控制范围,早在前几个月的空中战斗中图拉上空就已经被德军飞机给控制了。所以斯大林只有忍痛丢弃图拉,转而在高射炮林立的莫斯科环城外围部署强大的炮兵。一则以堡垒化的城市消耗德军前进动力,二则保护来之不易的炮兵部队,三则示敌以弱,轻敌之心。伺机发起强大的进攻。一如往日莫斯科城下的追逐千里,再一次让德军铩羽在同样的地方。
但尽管有着强大的炮兵部队和规模浩大的预备队,也不足以抵消斯大林对图拉之战仅仅三天就以德军竟全功而结束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带来的疑虑。他责令苏军情报部门用一切方法都要得到此战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仅是藉此研究德军新式坦克,还有急于确定德军是否有运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可能。白起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制造的超大号麻雷子此刻显示出了蛊惑人心的妙用。就连坚强镇定如斯大林者在遭到失败的时候也不免疑神疑鬼了。
其实别说是斯大林了,甚至就连德军六集总指挥,老古也并不能详尽的了解战斗的全部过程。不是老古不敬业,恰恰是因为这场战斗进行的实在是太快了。以致以前的节奏完全跟不上战局发展的步调。
就拿300辆坦克的第一次夜间突击来说吧,实际上按照计划本不是要在三更时分发起进攻的,老古的计划是在凌晨四时开战。可偏偏就有一股苏军坦克部队巧不巧的在夜间开进,试图利用夜幕的掩护悄无声息的潜入图拉市。隐蔽在钢筋水泥中给德军准备一个惊喜,苏军坦克那声势骇人的噪音随风潜入夜。早就惊动了情报小组的耳朵,go229预警机把他们的行踪即使的传递给了打坦克最有效率的装甲分队。但是当豹子紧急开动迎头而上的时候,那边厢的155重炮请示老古之后开炮了!原来他们觉得机会难得,在黑夜里没有多少暴露可能的时候,是一个极好的试验新式武器的时机。于是一种名为“末敏弹”的智能炮弹随着大炮的轰鸣声飞到了苏军坦克上空,十发炮弹就报销了50辆坦克!
就是这么的邪门,炮弹携带的子炮弹把所有苏军暗夜潜行的t34都给开了顶盖,发动机都被炸的稀巴烂,顺带着把坦克乘员给闷在了铁棺材里。
等到豹子们赶到战场时,所有的t34都在冒着黑烟呈行军队形散布在原野上。无一漏网之鱼!
于是扑了一个空的豹子集群在请示之后调转车头向着图拉市扑去!被重炮兵抢了头道菜,总不能连主菜也被抢了去吧!他们在路上的时候,已经习惯了飞机轰炸的图拉市民们还没有分辨出炮弹与炸弹的声音区别,他们还以为是德军飞机又来光临了呢!完全没有意识到德军坦克的突袭,结果像暗夜里幽灵一样的豹子顺利的接敌,顺利的端掉了主要街道上的第一个火力点。但是随着冲锋在前的豹子被埋藏在地上的大口径炮弹给炸翻,全速冲击的豹子们顿时放慢了脚步。防雷车走向前来,先是发射排雷火箭,接着挥舞起排雷铁链开起路来。反应过来的苏军纷纷打开大功率探照灯,发射照明弹寻找德军的形迹。不出意外的探照灯第一时间就被德军坦克给击毁,但也暴露目标的坦克随之就遭到了苏军反坦克炮的打击。被磕飞的76毫米炮弹基本被无视,德军坦克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按照计划在主要街道对图拉市进行分割包围,老古的战前讲话还萦绕在坦克兵的耳边。
“进攻,不停顿地进攻!一鼓作气向前推进,不要担心侧翼,速度是对侧翼最好的防御!”听话的孩子们一如老古所说,各司其职全速前进,很快就把苏军的防守冲散了。
他们开进的速度不是人类移动速度能跟得上的,苏军步兵在黑暗的环境里对德国坦克毫无办法。而装备着微光夜视仪、热成像等夜视设备的坦克却能好整以暇的开路前进。他们一路上过关斩将,遇到壕沟就用铲斗铺路,遇到陷阱就一炮打掉。详细的战前情报搜集在此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细致的战前预演导致在此时就像是进行训练。虽然不小心被苏军用炸药包或是大口径炮弹给击毁了5辆坦克,但都及时的拖走修理了。
随着坦克的开进,苏军暴露的火力点越来越多。120炮击炮发射的弹幕也越来越密集。155炮灾难性的毁伤能力也在图拉市淋漓尽致的的发挥着。
150坦克在一夜之间把图拉给搅了一个天翻地覆!城市战套装拒绝一切鸡尾酒的火焰,还有反坦克手雷、地雷的亲近。天色渐亮之后替班的另外150坦克也开进了图拉市,苏军有限的炮火早就被120炮所击毁,88自行高平两用炮也随坦克跟进来扫荡苏军坚固的火力点。
自然又是一通猛揍!
没轮到步兵出场,坦克与火炮的协同作战就把苏军的防守形势给彻底改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