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帝国之未来战争-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攻城战,激烈的巷战几乎不可避免。虽然白起按照最高规格储备弹药,试图用猛烈的炮火把莫斯科城摧毁。可是这种想法终究不可能完成,在步兵完成最后一击的时候,惨烈的巷战肯定会不期而至。毛子们指望着用惨烈的短兵相接来大量的杀伤德国鬼子,这个唯一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弃的。面对杀红了眼的苏毛子。到那个时候德军伞兵保不齐又要遭受相当大的损失了。在斯大林格勒激战一月有余伞兵兵力尚存十之**,十分之一的伤亡是其他战区从来不曾有过的。苏毛子大多是新兵蛋子,武器装备比较差,只是依靠着他们不要命的拼劲跟德军纠缠不休,很多时候拼命的反而会活下来,勇者无畏,上帝也会偏向勇敢者。
他们的拼命导致武装到牙齿、身经百战、经过很久针对性训练的德军伞兵伤亡惨重。伞兵拥有120迫击炮和坦克的随时支援,他们身上穿着厚厚的防弹衣,脑袋上顶着防护力领先世界300年的复合材料头盔,手里拿着的是射速950发的mp7a1;硕大的弹鼓里面装着200发5毫米弹药。比起毛子的**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每个人还带着神经麻痹弹、闪光震撼弹、钢珠杀伤弹、大威力防御弹等好几个型号的麻雷子,突击小组还有什么转弯枪、能够穿透墙壁的大威力狙击枪、20毫米榴弹发射器等先进武器。在夜间他们还拥有热成像、远红外等不同技术不同作用的夜视仪。可以说是用21世纪的装备跟40年代的二流军队在战斗,可就这样顽强的苏毛子还是能够给予德军极大杀伤。23万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一个月之后就有接近2万人被送到了国内去养伤了。其中还有接近1万人直接被送到了阿尔卑斯山下的烈士陵园……
每一年伞兵们都会派出代表来到这里。在那些蓝天白云伞兵队徽标志的墓地聚集。他们在这里缅怀逝去的战友们。他们知道眼前的胜利是死去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有生之年会永远怀念这些跟他们一起战斗过的人们……
无数次跟苏军的战斗表明,他们一旦拼起命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而这些个毛子们最近老是拼命。只要跟他们一开战他们一上来就拼命,几乎没有不拼命的时候了!
图拉野战机场是一个禁区,苏军妄想得到那里一星半点的情报,奈何总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迫不得已,他们只好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突然袭击,试图用战斗来揣测德国鬼子的战斗力。而且这在苏军统帅罗克索夫斯基眼里面也是一种保持部队战斗力的好办法。
时时刻刻都悬在莫斯科头顶的利剑令人头皮发麻,斯大林早就对这种侮辱行为厌倦了。他做梦都在想着苏军能够发起一次类似于41年冬季那样的大反攻。一举把德国鬼子赶到大西洋里面淹死为止!
德国人一直在默默的准备着,整个前线看起来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斯大林的眼皮子却是总也忍不住的狂跳不止。他心神不宁已经有些时日,号召敌占区的民众团结起来组建游击队的工作进展的不顺利。跟德国人正面交锋他也没有这个资本。眼看着50余万敌军盘踞图拉城,他却一直无能为力。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让他的心里边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如果苏军一意孤行,多方面大举进攻在图拉的德军,那么莫斯科正北方向的克鲁格中央集团军群和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他们一定会猛插苏军大后方,切断进攻部队跟莫斯科之间的联系,陷入重围的进攻部队势必会遭受大难。所以,轻举妄动要不得。
连番恶战几乎消耗掉了斯大林最后的锐气,现在他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时候已经不敢再轻易动兵了。他知道自己的判断实在是不够水准,在基辅在斯大林格勒在高加索这三次战役都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大错特错了。这是苏联的灾难。也是对他个人威信的重大打击。心灰意冷的斯大林甚至萌生出辞去苏维埃一把手的念头,他曾经对马林科夫说过如果国家和军队最大的障碍是他的话,那么他宁肯消失在众人眼中也不想看着祖国和列宁开创的事业就此断送在他的手中。当他不断的沉吟着这些个丧气话的时候,他的秘书马林科夫基于对他的性格相当了解,很有效的劝解了他。他也认清了自己担负的重担是多么的沉重,苏联民族的复兴与沉沦在他的手上决定。
看到德军这样的形势,他也意识到大战一场不可避免。问题是他已经没有了救火队员朱可夫这样值得信赖的将军了,所有的苏军统帅对于跟德国人进行的战斗都不乐观,他们主张跟德国鬼子谈判的人是很多的。这一点斯大林看得出来,可是他没有在据此搞一次大清洗。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大败的影响还未结束。德军就抓住机会开始了又一次恶战!现在主攻的是养精蓄锐足足半年的第六集团军。距离他们在顿河大三角部位重创布琼尼机动兵团过去了整整半年,那一仗他们直接把布琼尼赶到了高加索的深山密林里。而今北上的他们又将重新拾起过去的荣耀,开展苏德战争最大的攻坚战!
莫斯科的防御可以说是固若金汤的,也因为苏联军民修筑的工事太多了。所以苏军的反攻也不宜开展,他们都龟缩在防御阵地里等待着德国人打上门来。对于进攻他们还没这么自信。
涂装着红色五星的战斗机在这里要多得多,首都就是不一样。甘心为这座城抛头颅洒热血的苏毛子是最多的。他们之中很多人是在为了信念在打仗。这样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接下来德军一个装甲师进行的试探性进攻中,他们就品尝到了这种巨大的能量带来的恶果!
德军装甲师来自于六集。编制是德军国防军第12装甲师。结果这一支算得上是精锐部队的装甲师发起的突袭只是嵌入苏军防线只有18公里就寸步难行了!苏军在第一道反坦克隐秘战壕里面救出动了大量的“人弹”!这一批不要命的士兵们拿着集束麻雷子。专门蹲在被遮盖的很严谨的章鱼罐子里面守株待兔。这种战术有时候也很实用,当然前提是赌对了德军装甲部队的主攻方向才行。
前赴后继的苏毛子手里边都提着能够炸断坦克铁脚板的麻雷子,他们没有呼喊,没有不要命的冲锋,他们就像是一群老道的猎手那样做着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守株待兔!
在浮土掩盖的深坑里,在一顿貌似已经僵硬的试尸体中、在污水横流的小河沟里,当你的坦克路过随时都有可能会蹦出来一个手拿麻雷子的苏军士兵,他们直接就奔着距离最近的战车扑过来,没有多余动作没有任何迹象。一切都是那样的突然!当德军坦克成员组惊醒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他们已经距离足够近,足以让未经训练人把麻雷子塞进坦克最脆弱的地方!虽然他们三五成群,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攻击实在是太有效了!几乎每一次攻击都会得手,大概是因为怀着必死之心,所以他们人生中最后一个目标大多会实现吧!
在不可能存在人类的地方,他们潜伏这么久就是为了用生命爆发出绚丽的火花!这一种灭绝人性的战术一如当年朱可夫率领三个苏军步兵师打残了德军一个装甲师的情景。
实际上,这种战术就是当年一战的延续。在莫斯科,苏毛子不介意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挡德国鬼子进犯的脚步。
苏联的防空设施也很有意思,他们用不计其数的防空气球加高炮组成的阵地密如牛毛,德军要想清除掉那可真不是一年半载的就能完成的艰巨任务。苏毛子男女老少齐上阵,冒着德军飞机的轰炸把整个莫斯科周围60公里方圆全部变成了防御阵地。这样的气球在每个阵地上都是数以千计的!
苏军企图用在这种笨办法来扰乱德军飞机的视线,德军的攻击机最起码要费心躲藏这些个干扰物。所以他们的攻击效率就会打折扣。其实,德军对于这些个障眼法不以为然,他们有很多手段可以很快速的清除这些东西!
这不,战斗一开始。德军飞机就用密集的火箭弹让这些气球破灭了。随着很多气球被打爆,整个阵地上空乱七八糟的绳索直接落到了地上。牵绊了苏军步兵的脚步,也引发了混乱。乘机前来攻击的德军飞机直接就对准气球阵下面的防空炮阵地直接就是一通火箭弹!距离5公里,苏毛子的高炮也就是85毫米跟90毫米的大杀器有点威胁,其余的都是浮云,根本不足为虑!
他们成功的“歼灭”了稀稀疏疏的高炮阵地,但随之而来的密集炮弹还是迫使他们不得不把攻击队形打乱了!原来在空中看去一片炮管林立的防空炮阵地是西贝货!苏毛子的伪装技术实在高明。他们成功的骗过了德军无人侦察机的眼睛。让德国空军从进攻伊始就落入了他们的陷阱!
战争是双方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进攻者失败或许有机会从头开始,但防御者一旦失败有可能就会配上自个的身家性命。所以毛子搭建的假阵地那是质量杠杠滴!任何的以次充好、豆腐渣工程一律喂花生米一颗!
苏毛子展现出了他们的智慧,在德军小规模的试探中把握了先机。已经暴露位置的攻击机群遭到了苏军高炮的集中射击,一架攻击机直接就在空中被打的解体了!坚固的机体几乎是承受了一个连的高炮集中瞄准之后被击中的。毛子这种集中火力一架一架慢慢来的战术当真令德军飞行员胆战心惊!
这玩意儿临危不乱的苏军高炮兵表现很好,他们稳如磐石的发挥成功的阻挡了德军飞机好一阵子。等到德军攻击机终于解决了伪装的浑然天成的苏军防空阵地之后,他们发现德军装甲部队却已经因为过于冒进陷入了四处挨打的局面之中!
仿佛是从地里面钻出来的俄军士兵人手一颗大威力麻雷子。他们大多是把引线拉绳提前拴在了腰带上,到时候直接拔出来就能引爆。所以他们实现演练了无数次的自杀式袭击成功率比较不错。每一次德军坦克都会落的一个破皮伤肉的下场!
噼里啪啦的一顿乱揍之后,德军坦克部队发现他们已经失去了赖以克敌制胜的突击速度。只要坦克在进攻中失去了速度那就意味着跟步兵纠缠不休了!所以当机立断的坦克指挥官立刻命令后队变前队直接撤回去!(未完待续……)
第八节:英国的诡计
德军装甲部队撤退的还算及时,而苏毛子的步兵却更快。他们疯狂的拼命让德军坦克接二连三的被点燃,他们不得不依靠坦克的烟雾发生器制造的大量黑烟才得以逃出来!
一次不大不小的尝试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德军装甲部队认清楚了一个事实:就算是有飞机的支援,在跟苏毛防御部队硬碰硬的战斗中坦克部队还是不能讨到便宜。于是,继续在炮兵的射程中加强图拉附近的防御成了部队唯一的工作。进攻暂时被搁置下来。
然而,很长时间没动静的英国人却不让德军有安生日子过。他们试图登陆欧洲了!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英国人的全球掠夺让他们的战斗力也变得强大。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这些个投机分子们确定了他们世界老大的地位。不同于德国人充满科学意味的立国之路,他们的崛起过程实际是一条血腥之路。
英国人的致富之路充满了曲折,起先他们就是海盗。只是他们后来发展的比较好,不同于维京海盗充满了掠夺与杀戮的野蛮发展史,他们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大的海军在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整个世界的海洋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他们发起了全球性的圈地运动,最后他们在全球圈地的行为正好跟文明发展的脚步和谐起来,日不落帝国就这样一步步的强大起来。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科技的力量让他们如虎添翼。在征服诸民族的过程中,他们用尽了阴谋诡计。其间充满了欺骗、谎言和无耻的颠覆。所以说,论起耍阴谋世界上除了那一个已经被大海吞没的矬子国,也就只有他们牛逼了。
为了在接下来染指欧洲的战斗中获得先机,以邱胖子为首的便制造了这么一个阴谋。
他们也不是善茬,在德国人发动空袭的时候,他们早就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开始登陆欧洲的战役了。德国空军猛烈的空袭的确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英美联军已经收不住脚了。他们必须在今年发动登陆欧洲的战役,不然的话再想把兵力组织起来那就比较麻烦。最主要的是东线苏联人一旦撑不住的话。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谁也无法预测的,如果斯大林跟德国人等方面结盟了,那么英国休矣!如果不趁着东线德军正准备全力拿下莫斯科的时候在他们的后院捅一刀子。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就算是这一刀子没有捅好,那也是对苏联人最好的声援,也会刺激他们跟德国人顽抗到底的。
因此,不管德国人准备如何。盟军是必须要开始登陆作战的。这样做有很积极的意义。对于三国同盟的事业也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另一方面天气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邱胖子赶到了设在阿克斯布里奇的皇家空军战斗机指挥所。保卫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的第二大队的作战中心就设在那里。在空袭中这里有幸没有被波及。他将在那里跟美国人商讨登陆事宜。英美联军的专家知道,潮汐、月光和气候都有利于盟大规模横渡海峡。他们懂得,如果他们现在不去欧洲大陆,那么今年他们就根本没第二次机会了。秋分时的暴风雨就要来临,到时候英吉利海峡上喘急的洋流跟巨浪会让他们无法行动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英国人为此不得不进行细致的准备。他们知道登陆作战必须要把登陆的目的地选择好了。应当尽可能的进行战略欺骗。他们精心编织了一个骗局,由英国情报头子孟席斯组织进行行动。在邱胖子跟艾森豪维尔的敦促下,代号“肉馅”行动开始了。
一名叫做马丁的少校尸体由英国潜艇“天使”号载离了他的祖国。破晓时分,在加的斯湾一个古老的摩尔渔镇韦尔瓦附近的西班牙沿海,“天使”号浮出了水面。潜艇在微波中前进,装在圆筒内的马丁少校被抬上了甲板,这个圆筒里面有大量干冰,保持尸体的新鲜。水兵们打开圆筒。抬出了尸体。把一个装有假文件的公文包用一根链子牢牢系在尸体上。一个船员给马丁的救生衣吹足了气,尸体被轻轻地放进水中。当“天使”号向深海驶去时,螺旋激起的浪花把尸体推向海岸。机枪从近处向圆筒一阵射击。圆简便沉到海底,潜艇也随即下潜。
天破晓后,就有人发现马丁少校在水上漂浮。看见尸体的是个西班牙渔民,他在附近打鱼。不想看到了一具泡在海水里的尸体!他把尸体拴在自己的小船上,拖到了港口。之后西班牙当局接管了这件事。那个重要的公文包仍然用链子系在尸身上,尸体由西班牙舰队看管。过了一会儿。对此事茫然无知的英国驻韦尔瓦副领事马德里向海军武官希尔加斯报告了这件事,请求指示。希尔加斯已经知道这是计谋,便让副领事注意确保公文包原封不动地拣回来。当副领事向西班牙人要这个公文包时,却听说已经由于司法上的原因被扣下来了。风声已经走漏了,因为就在西班牙人通知英国人的同时,德国谍报局在当地的官员也得到了消息。当一位西班牙医生检查尸体,确认死者是个在飞机失事后淹死的英**官时,谍报局的官员正忙于翻拍那些文件。他还用了几个小手段把公文包里面的文件留下了一点点采样。这是卡纳里斯亲自告诉他的一个小花招,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卡纳里斯是什么意图。但是他作为一个严谨忠实的德国官员,还是照做了。
在马德里方面,英国驻西班牙海军武官希尔加斯小心谨慎、深思熟虑、坚持不断的向西班牙当局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归还公文包,在伦敦,英国海军部公证司伤亡处把“皇家海军陆战队临时上尉代理少校威廉。马丁”的名字一同公布。在英国影响最大的媒体《泰晤士报》公布的伤亡名单中也包括了马丁少校,而这个名单上刚巧有两个的的确确在同一地区的飞机失事在海上丧生的军官。
与此同时,马丁少校按照正式军礼在韦尔瓦安葬。他的“未婚妻”为葬
礼送来一个花圈,并附上了一张悲痛欲绝的纪念明信片,英国副领事给马丁
少校的家里送了一些西班牙海军在墓前鸣枪致敬的照片。最后,这位副领事
还立了一块简朴的白色大理石墓碑。碑文是:
威廉*马丁生于一九零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威尔士加的夫*约翰*格林德威尔*马丁和安东尼亚*马丁之爱子为国捐躯,光荣甜蜜!愿君安息!
德国谍报局在韦尔瓦的代表立即向柏林报告了他的幸运发现;利用德国跟西班牙的良好关系,在与西班牙舰队共谋时。他还自己搞了个小骗局。信和文件都按原样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公文包,因为如果英国人怀疑到它们曾入敌人之手,他们肯定就会改变或推迟那些已暴露的行动计划。公文包终于通过西班牙外交部还给了英国人。但是文件的影印件却送到柏林去鉴定,还要求谍报局的代表提供更详尽的细节。
卡纳里斯负责的国外情报收集分部反应还算凑合。他们搞到手的东西经过鉴定被证明是可信的。但是白起并不这样认为,他责令一个出山大营的小弟乘坐山鹰直升机携带着一个仪器前往了西班牙,在那里他用这个仪器测量了威廉*马丁携带的文件之中的微小的采样。这是考古界常用的一种技术,能够探测出物体的细致环节。
最终,英国人的技术细节暴露了他们的阴谋诡计。白起只是付之一笑。之后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连同他的结论一股脑的推给了西线司令莫德尔。
这个英国人费尽心机的诡计在德国的先进技术面前像是肥皂泡一样的破灭了。绝对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不堪一击的。德国人很识趣的将计就计他们把专家部队按照英国人的意愿调到了加莱去了。这样一来诺曼底地区只剩下了一个德国步兵师,而且他们距离海岸线也足足有十余公里远。艾森豪威尔断定德军根本就不可能在盟军登陆的时候及时出现在海滩。他们的抵抗力量只剩下了犹他海滩上不足一个连的步兵。
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在英国西部海港陈兵百万的英美联军准备停当。就要在43年的11。11日,小阿福口中的光棍节这一天开始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
留给德军的时间不多了,单单依靠莫德尔手中几十个师跟三个陆航大队还有德国空军几千架飞机是不可能抵挡住盟军百万雄师的,更别说要把他们赶下海去了!
他的部队在长长的海岸线上分散配置,敌人可以随意的在任何一处选择登陆。这就好比是一条稀疏的防线面对拳头一样集中的装甲集团!这是很危险的,对于刚刚到任的莫德尔来说也是不能避免的情况。因此,他把装甲部队和陆航大队集中起来。数百架信天翁的货舱里都时刻藏匿着豹三坦克。准备随时随地前往敌人登陆的地点进行打击。
这个时候,情报部门的工作尤其重要。他们早预警一分钟就意味着装甲部队会早一分钟出现在敌人面前。这方面德国做的几乎是不能再好了。预警飞机这种强大的东东各国至今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在英国人的扇形站达到实用标准的时候,德国的防步兵雷达早就实现手提箱随身携带了!技术上巨大的代差注定了英国人得到的只能是失败,作为德国核心力量的情报组织保密工作非常的好,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都在出山大营的超级计算机严密的监控之下。根据人类行为科学的规律保证了每个人都在特定的轨道运行。
有能力把英国人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德国情报部完全可以一招制敌,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德国国防军的眼皮子底下。只不过为了配合英国人出演这部年度大戏,莫德尔还是命令情报部门收敛一下他们的无线电频率。让英国人的雷达站还是以为德国人一切正常!
只有这样。英国人才会知道他们的计谋管用了。他们会一头扎向诺曼底,想象一下他们面对炮管如林的德军装甲精英时应该是怎样一个表情呢?应该是不小心踏足地狱之后的惊讶与痛苦并存的吧!
引君入瓮之后就是瓮中捉鳖!这只鳖可算是史上最大号的肥憋。英美横行世界百余年,曾经联手把一战中强大的德国遏制到差点死球喽。凡尔赛条约这种苛刻到极点的停战协议正应了那一句名言:这不是和约,而是十几年的休战!而今报仇的终于来了,战前动员中莫德尔把德国一战之后的屈辱历史重点强调了一下。德国士兵们听后尽皆是义愤填膺。在敦刻尔克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英国人。黄油前线的悠闲生活终于要被打破了。
从东线辗转而来的伞兵对于战斗就像是如同训练一样的看待。他们早就在激烈的战争中锻炼出了坚韧的神经。只要炮声一响,进入状态极快。
莫德尔抱怨说手中机动力量不足。实际情况却是他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把足够的兵力部署到英美联军的身前。只是不能保证百分百的留下远方的来客。
立功心切的莫德尔很容易就让白起心里泛起了涟漪,他知道自从提拔莫德尔为元帅以来,这家伙就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用彪炳的战功来为自己的勋章升级。好让自己的荣誉配得上元帅这个荣耀的军职。可惜的是白起对于德军远征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的作战行动极端重视。如果没有一个善守之将在薄弱的侧翼坐镇他不放心。所以当时的莫德尔根本没机会去一线作战部队捞功劳。而今斯大林格勒已经被弗拉索夫的30多个师稳稳的固守着,莫斯科附近也有古德里安、克里格和霍特三个年富力强的德军悍将。白起就把他调到了最需要他防御战天赋的西线。
莫德尔打算玩一票大的。他想让英美联军深入法国内陆,在诺曼底的德军组成的大口袋里面尽可能的把登陆战役的影响扩大化。让生活在逐步走上正轨的法国人感觉到战争其实是英美强加到法国人头顶的。是他们对法国发起的侵略行动。
他的防御战术思虑全面,在步步后退的同时往往能够给予对手重大杀伤。他没机会在东线发挥自己的实力,而进到了西线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一下的。无数次德军装甲兵成功的战例表明,德军装甲兵面对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都是占优势的一方。莫德尔的防御战术关键之处就是建立在德国装甲师优异的战斗技能上的。
他计划利用英国人孟席斯搞得这一次阴谋诡计。将计就计把英国人引入到诺曼底附近的陷阱中来。在哪里德军根本没有任何构筑阵地的迹象,他有的是三个陆航大队共1200架信天翁飞机和3000余辆豹三坦克构成的装甲大军!实际上他利用的是德军优异的机动能力,在东线无往不利的坦克部队就是依靠这个神兵利器得以大杀四方。而今,轮到英国绅士和美国大兵来品尝这个滋味了。经常性的出其不意会仍敌人感到沮丧,甚至会打消他们的进攻积极性。因此,要么不玩。要玩就玩一个最大的!
莫德尔的战略构想引起了白起的兴趣,他甚至立刻联系了他的伞兵。当弯刀师的将士们纷纷以饱满的热情回信的时候,白起知道这一次引君入瓮的好戏有谱了!
组成这个瓮的是德军装甲部队和陆航大队的结合。当然少不了小阿福的技术工兵们。他们是来改装坦克的。因为沉重的老虎对信天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地勤人员的工作加重了好几倍,运输直升机运载指定范围内一半的质量还好,如果超过百分之六十那就会增加很多工作量的。
战役准备进行的快速有效,莫德尔需要的很多炮兵火力来自于德国本土。一天之内通过空运他们能够运载的数量大约是900吨左右,这个数字换成155毫米重炮就是150门大炮!单机运载量在120吨的容克大妈每一次飞行只能够运输两辆奥丁之剑自行加榴炮,所以他们只好加班加点的飞行!本来空运能力很强大的德国因为需要准备两场规模巨大的战役导致运输能力不够用。白起第一次尝到了两线作战的困扰。(未完待续……)
第九节:情报铺垫
莫德尔为了继续示敌以弱,表示自己已经真正的上当受骗,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防。看起来就像是新上任的司令官对于前任工作的改进,也好像是显示自己这位新领导的过人之处。这次大规模调防包括五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师和二十个步兵师,代替他们的是战斗力较差的二流部队。从法国各地往加莱地区缓慢行军的部队充斥了法国的道路,他们大摇大摆的行军,虽然是昼伏夜出,可也不能有效掩饰其身影。盟军藏匿各处的间谍根本就不用仔细注意就对德国人的调防知道的很详细了。
除此之外,白起也命令情报部队针对英国人掌握的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这个条件进行了诱骗。突然增加的德军无线电联系导致英国人的无线电监听部门工作量大增。“超级机密”因此每天大约能提供两三千字、有时甚至四千字的德文密码电报。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电报中,有莫德尔和其它西线指挥官每日及每周的汇报,其中包括西线各军团的兵力和装备情况,详细程度往往到连队一级。在这些似乎枯燥无味的材料中有关于大战的最宝贵的情报,因为它全面显示了德军各师的驻防地点以及它们在未来战斗中的作用。巨细无遗的情报逐渐勾画出一副完整的西德军战斗的序列的轮廓,对制定作战的计划部门来说,能对敌人了解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超级机密”还发现莫德尔和德军参谋部一样。认为盟军会从加来海峡发动进攻;而进攻计划的基本策略就是设法使敌人产生这样的错觉。因此到43年年底的时候,“超级机密”已经不单单是用于策划进攻欧洲的战略和战术了,它对准备用来掩护进攻行动的诈骗作战计划也有很大影响。
这个杀手锏被英国当局当做是秘密武器来使用,对他的爱护超过了很多实际部队的存在,甚至连德军第一次海狮计划轰炸考文垂市区的时候丘吉尔都忍着痛不敢暴露。他们通过这个东东得到了大量的实惠,他们也发现了很多不利因素。针对欧洲海岸布防情况的情报一直是他们重点关照的,也幸亏白起为了“配合”他们一直在命令一支特别的情报精英小组在给他们喂食。只不过给他们喂得食加密方式又加上了一组转子。这让“超级机密”情报破译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了很多。可越困难的工作就越会令人感觉有成就感,因此每一个重大发现都会让他们欣喜若狂。
这两天德国人的工作进度很快,莫德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