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魂断大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话一出,道衍一双三角眼一亮,心中一动,急切的喊了声:“王爷……?“

    朱棣知他心意,会意的点了点头,道衍登时欣喜若狂,便在这时,门口一个丫鬟再次走了进来,神情颇为紧张的说道:“启禀王爷,府外张指挥使要奴婢告知王爷,他还在府外等候!“

    “啊……“?朱棣惊叫了一声,跟着喃喃道:”真是该死,怎么把他给忘了!“猛的一转身,冲着低着头的丫鬟喝道:”快请!“

    丫鬟被朱棣声威所迫,楞了一下,方才转身冲出了府外。

    片刻,张信急冲冲的冲了进来,神情甚是急切,见了朱棣正欲行君臣之礼,朱棣一挥手,张信也不客气,微微一抱拳道:“王爷,天下擒王兵马到了!“

    “啊……这么……快!“朱棣吃了一惊,满脸惊恐的扭过脸望着道衍。

    道衍亦是吃了一惊,心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刚刚解决了胡患,朝廷便派来了采访使,如今天下擒王的兵马……?“道衍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但他毕竟非常之人,微微惊讶之后,脸上顿时恢复了往日的神态,皱着眉头一思索,道:”眼下,当务之急,请王爷速派人请回小兄弟!“

    朱棣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推荐票,收藏票,订阅啊,多多益善,各位大力支持啊,小景准备下个星期冲榜啊!

第13卷 546章:大事

    刘三的住处比较偏僻,前后左右基本上没有人家。他的住处虽说是买,但宅院并不大,一幢四间的综合院,中间是堂屋,左右各有一间内室,前后各自带着一个小花园,后花园显得比前花园大的多,偶尔传来涓涓的流水声,显然是花园里置办了池塘一类的装饰品。萧琴本以为身为北平巡抚,兼任锦衣卫指挥使的刘三住处虽比不上王侯将相,但比起一般的大户人家自是过之而不及,但此刻一瞧,登时傻眼。

    这也难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没读过书,但算术却是极好,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通过一道精确的计算,将整个洪武一朝官员的俸禄定下来的。

    在中国古代这许多朝代中,明朝官吏的俸禄是最低的。

    《二史札记•;明官俸最薄》就记录:正四品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地、厅级)每月只有二十四石米(年俸不足三百石),七品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每月只有七石米(年俸不足百石)。比之秦、汉,真是少而又少。就是这极低的禄米,也不全给,往往还要折布,折绢,颇似我们生活中曾有过的发工资打白条。更奇怪的是,这些很少的禄米,名义上还包括属吏的俸禄开支。

    以知县为例。管理一个县的县官一个月的工资只是7。5石。明代的知县和今天的县长不同,那年头知县还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一个知县管这么多事,打赏下面的小吏是免不了的,要不谁心甘情愿给你干活?

    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县里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的厨师、师爷———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县官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

    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去喝西北风了。当官的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

    刘三虽为北平七品县令,兼任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官,但锦衣卫自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六年,曾经辉煌一时的锦衣卫,被他的缔造者正式废除。是以刘三公开的身份只是北平府里一个不入流的七品小官而已,微博的俸禄,自是住不起豪门大宅,况且他的真正身份是见不得光的,住的偏僻些才安全。

    夜『色』深沉,刘三当中而坐,萧琴、郑和落在左侧,朱能、陈展、沈城三人落在右侧,待众人做好,萧琴才低声询问道:“敢问刘大人,燕王府到底出了何事,何以会如刘大人亲自出马?“萧琴这句话说的极为恭敬,刘三脸上一丝得意,心道:”若非重大事情,岂能让我出面!“心中虽得意,嘴上却说:”萧将军说笑了,下官承蒙王爷看得起,这才让我再次召见各位,怠慢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三人跟着客气了一番,郑和急道:“刘三人,王爷如此大费周章的找我们,到底燕王府有何大事发生?

    “是啊, 刘大人,请你快快说来,我等还速速赶回!“朱能也会儿也有些急躁。

    刘三微微一笑,道:“三位将军果然是忠诚之人,难得王爷对三位如此重视,既然如此,刘某也就不度圈子了!“

    萧琴暗骂了声,心道:“早该如此!“骂完,移目朝郑和望去,瞧他满脸怒『色』,料来也是刚刚暗骂了一番,二人四目一对,彼此相识一笑。

    刘三微微一沉『吟』,道:“如今胡患一除,朝廷势必重新削藩,眼下天下擒王兵马以抵达燕王府……?“

    “啊……你是说,擒王的各派人士已经抵达了燕王府?“郑和惊讶的叫了声。

    “正是!“刘三一脸不容置疑的口气,顿了顿,又道:”何止天下擒王兵马?“

    萧琴听他话中有话,不待他说话,急道:“难道还有……?”

    刘三见萧琴能自自己扣中国听出深意,憋了他一眼,继续道:“不错,朝廷一面让天下武林擒王,一面派遣采访使,直入燕王府!”

    “采访使……?”萧琴一愣。

    郑和见萧琴不明白,慌忙解释道:“采访使乃是,唐开元 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这次朝廷派遣采访使,定是不放心王爷,借此机会来打探王爷虚实!”

    萧琴“哦”了一声,心道:“看来,当真是风雨欲来山满楼啊!看来艰难之意也不远了,眼下王爷急着召见我三人回府,定是解决眼下天下擒王的事情,想到即将到来的打斗,萧琴不由得感到一阵厌烦!“

    ”如此说来,王爷岂不是很危险?“郑和担忧的问道。

    刘三点了点头,道:”真是!“顿了顿,猛的一怕座椅,这一下太过突然,座椅上的茶几登时被他的一掌给震得纷纷作响,萧琴想着心事,被他一震吓得一大跳,微微一皱眉头,正想说两句,便听得刘三黯然一叹,道:“

    他喟然一叹,感慨地道:“相当初,我锦衣卫威风八面,纵横天下,那是何等威风?可惜,『毛』骧、蒋?两位大人先后横死,太祖洪武皇帝又撤消了我锦衣卫缉捕、刑讯、论罪的权力,自此我锦衣卫一蹶不振, 若不然,我定帮着王爷杀将一番!”

    …………………………………………………………………………………………………………………………………………………………………………………………………………………………………………………

    各位订阅!订阅……订阅啊……订阅收藏啊……………………………………

第13卷 547章:眼光

    说到这里,坐在一旁的沈城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情:“是啊,我锦衣卫当初还是御用拱卫司的时候,是何等的威风!“顿了顿神情忽然变得有些黯然,猛的一叹道:”只可惜,自从『毛』骧 、蒋瓛两位指挥使大人身遭横祸,先后暴死,我们锦衣卫才落得如此狼狈!“

    萧琴对锦衣卫不太明白,只从二十一世纪的影视中简单的了解过,但看到了都是锦衣卫的后期,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只要听得是锦衣卫,人人谈虎『色』变,比阎王爷还阎王爷,此刻见刘三、陈展、沈城对锦衣卫一脸的向往,不由得十分好奇,心道:“难道,后世对锦衣卫的记载是错误的,难不成锦衣卫是这个时代的慈善机构不成?怎么人人都是一脸的向往。“

    郑和和他相交甚久,对他的心思颇为了解,这会儿瞧他一脸的『迷』茫之『色』,微微一笑,道:“这『毛』大人乃是我大明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当年,他凭借一身武艺,跟随大军平定中原,升任指挥使。当时滕州段士雄谋反,『毛』大人率兵平定。后在浙江东部逮捕杀众多倭寇,升任都督佥事。后掌管锦衣卫,参与审判监狱事务。他在位期间,揭发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被太祖洪武皇帝为了平息众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的垫背。”顿了顿,郑和继续说道:“蒋大人乃是我大明第二任指挥使,『毛』大人因胡惟庸案牵连入狱。蒋大人便掌管锦衣卫,参与审判监狱事务,利用锦衣卫密探,查出了蓝玉谋反的罪证,正是他秘密告知给太祖洪武皇帝,太祖才得以除去蓝玉!“说道这儿,郑和下意识的瞟了一眼刘三,语气一叹道:“只可惜……?“

    萧琴正听得津津有味,忽听郑和说了一半停了下来,微微一愣,道:“只可惜什么?“

    郑和面带难『色』,正不知如何是好,这蒋瓛自查出了蓝玉谋反后,被朱元璋一杯毒酒给谋杀了,这段历史,郑和自是知晓,但他心中更为知晓的是,刘三生平最为崇拜的便是这蒋瓛了,这会儿若说出蒋瓛的死因,生怕刘三误会郑和有意污蔑蒋瓛,是以郑和一时倒有些犯难。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忽听的刘三脸『色』一沉,道:“蒋大人完成使命后,太祖皇帝出入对天下民心的考虑,赐给了蒋大人一杯酒!“

    这句话自是已经说出了蒋瓛的结果了,但萧琴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对于古代帝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多少不能理会,这会儿听刘三说一杯酒,便停下不说了,虽感到有些奇怪,但还是嘻嘻一笑,道:“看来太祖对蒋大人还真不错!告密都有美酒喝!“

    岂料此话一出,萧琴便看见刘三、陈展、沈城脸『色』微微一变,沈城更是满脸怒『色』,大有上来拼命的感觉,萧琴瞧他二人如此神『色』,心道:“至于吗,不就是一杯酒而已,瞧把你们羡慕的!不知道还以为是毒酒呢?“

    郑和瞧三人脸『色』难看,心中微微有些着急,斜眼瞧萧琴满脸『迷』茫之『色』,换忙附过身,低声道:“太祖皇帝赐了一辈毒酒!“

    “啊……?“萧琴惊叫了声,瞧三人脸『色』大变,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三人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碍于他是朱棣的心腹,一时也不便发作,沈城冷哼了一声,道:”『毛』骧指挥使因办理胡惟庸谋反案而死,蒋瓛指挥使因办理蓝玉谋反案而死,但锦衣卫在二位大人手中,两度辉煌是何等的了不起。“

    “正是!“一直没说话的陈展,此刻也满脸的激动附和了一声。

    萧琴瞧他二人如此神情,心中陡然觉得一阵好笑,心道:“什么锦衣卫,说穿了,就是皇上手里的一把刀,皇上若不想杀人,锦衣卫这把刀就没有出鞘之日,老死都没用,但联想到后世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成了明朝最为恐惧的特务机构,不由得心中一颤!“便在这时,听得沈城厉声道:“我们锦衣卫要想东山再起,就得皇上再起杀心。朝廷既然派了人来,就说明快要动手了。咱们只需给王爷多搜索朝廷的秘密,杀该杀的人,时机得宜时,王爷他日一旦挥兵南下,剑指京城,坐上了那把龙椅,咱们就一定能东山再起。”

    “说的不错,我们重整我们锦衣卫的希望就落在了王爷的肩上,我们绝对不能让王爷有事!“刘三这时也被二人说的神情激动。

    萧琴心中一叹,想到后来朱棣靖难成功后,重新启用了锦衣卫,多少如此刻有着莫大的关联。

    一干人对于锦衣卫说了一番废话,方才转到正题。

    刘三将最近燕王府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事无巨细一一对三人说了一遍,萧琴没料到自己奉命抗击鞑子的这段时日,王府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一时也不知从何下手。便在这时,刘三继续道:“如今燕王府,到处都是擒王的兵马,而三位将军关乎王爷的『性』命和燕王府的未来,所以刚才多有得罪,还望三位将军多多包涵!”刘三这会儿退出了刚才的那份傲气,萧琴这才明白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的和自己比武,敢情是不信耐自己的武功!

    萧琴兀自想着心事,忽听得朱能哈哈哈一笑道:“刘大人客气了,如今的朝廷人人都依附于建文帝,难得刘大人还能如此为燕王效力,实乃可喜可贺!”刘三道:“眼下朝廷虽强盛,但燕王雄才大略,将来定能有一番成就!“萧琴斜眼瞟了刘三一眼,瞧他一脸的敬佩,心道:”看不出此人的眼光还不错,居然能看出朱棣才是真正的大老板!“

    —————————————————————————————————————————————   附注一点历史,历任锦衣卫指挥使!(求首订哦!各位支持哦,下面还有三更!

    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综合各种蛛丝马迹来看,有明明白白的锦衣卫指挥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打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最后把自己也牵连进去陪葬了,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的垫背。第二代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的罪证正是他通告的朱元璋,当然在疯狂的蓝玉案后,被老朱一杯毒酒搞定。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

    第三代比较出名,成祖时代的纪纲,历史上他负责用雪压死了解缙,永乐十四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砍了。因为执掌锦衣卫时的种种恶行而被列入《明史·佞幸传》的第一位。此后按步升迁了几位,有一个是蒙古人赛哈智。

    英宗继位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明史》上说他们“皆谨饬”。王振上位后,提拔亲信马顺作了锦衣卫的老大,然后在英宗被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紧接着景泰朝的清算开始,卢忠当了指挥使,指挥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扑朔『迷』离之后,卢忠甚至装疯,一把刀引发的血案被内阁和司礼监联手压了下去。“夺门之变”后的指挥使是逯杲,公然索贿,胡『乱』按罪,被准备谋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钦发现了无间身份后砍了,为事业献身。接任的是门达,也不是好人,宪宗即位后流放广西。不过天顺朝最出名的指挥使是皇帝的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锦衣卫的头头脑脑们摘出来,所有人听过的好话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给他一个人的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只有他服侍了两代皇帝还都是正牌卫使。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的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另一位在同期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是蒙古人哈铭,他和袁彬是唯二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共患难的。还留下一本回忆录《正统临戎录》。

    宪宗朝的第一位指挥使是万贵妃的弟弟万通。后继者朱骥持狱公正,风评不错。弘治朝的牟斌也是个厚道人。

    正德时,卫使石文义与张采攀附刘谨,刘公公倒台后也归天了。接棒的是钱宁,这位同志从小被太监义父“嬖之”。做御前侍卫更是跟武宗皇帝睡在同一张床上,“如胶似漆”,还顺便认了皇帝做干爹,名札上直接写“皇庶子钱宁”,不过后来还是倒在了另一位皇帝亲近江彬手里。江彬继任了锦衣卫指挥使和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而且同时还管了东厂。正德朝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钱宁和江彬“诱使”皇帝干的。正德一死,江彬也就被剐了。

    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换得勤快,开始是朱宸,不久是骆安,然后是王佐、陈寅,都是嘉靖在安陆兴王府的旧人。之后就是陆炳,严嵩的同党,不过却是被夏言『逼』得,而且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他是嘉靖『奶』娘的儿子,而且还救过嘉靖的命,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而且是善终。但是死后在隆庆朝还是被清算了,万历的时候张居正出来替他说话,身后才得保持。嘉靖三十九年陆炳退休后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袭封成国公。

    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是刘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后期是骆思恭,他干到了天启四年,在“移宫案”中出了大力,可惜还是栽在魏忠贤手里了。接任的是田尔耕,崇祯即位后完结。接任的是骆养『性』,也就是骆思恭的儿子。之后大概是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第13卷 538章:忠诚

    刘三继续道:“眼下,天下擒王兵马已至王府,若是让那至善大师称雄王府,天下擒王,那么势必对燕王靖难大为不利,是以这次王爷,命下官速速告知三位将军,让三位将军,务必在至善大师尚未动手之前,赶回燕王府!“顿了顿,又道:”三位一路不得有任何停留,一旦三位停留,王爷势必无力抗敌,到时天下擒王兵马杀入我燕王府,后果不堪设想!”

    萧琴略一沉『吟』道:“刘大人所言不错,这次事关,王爷的身家『性』命,我萧某自是竭尽所能按时抵达!”刘三点了点头道:“有萧将军这句话,我刘某自是放心,不过这次路途遥远,且事关重大,我这几个手下,虽说能力一般,但若萧将军不嫌弃,还望带着身边,说不定能帮上一点小忙,也算我刘三对王爷敬了一点微薄之力吧?”

    不待萧琴答话,一旁的朱能哈哈哈一笑道:“刘大人不必过谦,这几位手下,萧兄弟不要,我朱能要定了!”

    刘三忙使了个眼『色』,站在一旁的沈城、陈展会意,立马抱拳上得前来,冲着于三人一抱拳道:”承蒙三位将军看得起,我等一定竭尽所能助三位将军早日赶回燕王府!“朱能端起酒杯哈哈哈一笑道:”说的好!好,来干一杯!“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两人见状,脸『露』喜『色』,亦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刘三忽道:“三位此次前往王府要多加小心。这此天下擒王多为武林人士,武功都是各门各派的好手,三位武功虽不惧,但若是遇上了麻烦,还须当以大局为重!“萧琴点了点头。“也不知那至善大师是一个何样的人物?”他自言自语,自是没人答话,况且这班人都是一干武将,平日里对江湖人士少有接触,至善大师乃是一代高僧,武功自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一来,此人平日里极为慈悲,二人不太喜爱出风头,若非这次奉命擒王,只怕江湖人士还不知有这一号人物。

    刘三瞧萧琴皱着眉头,也没理会,继续道:“眼下军情紧急,我也不多做挽留,望各位及早完成任务!”刘三边说边举起了酒杯。

    朱能哈哈哈大笑道:“难得刘大人如此赤胆忠心,我朱某一定不会辜负朝廷和刘大人的期望,一定将会准时抵达燕王府,将那干武林人士杀得片甲不留!”

    “那一切有劳众位了!“刘三喝干了酒杯的酒说道。

    “哎,可惜啊,这次要不是朝廷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那帮『奸』贼误国误民,王爷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想来真是可恨。”陈展恨恨的说道。

    “这位壮士说的不错,虽眼下朝中尽是建文帝的势力,但我们只要有一颗忠于燕王之心,我相信依燕王的能耐,将来一定会挥兵南下,剑指京城!”朱能一口何干了杯中的美酒,扭过脸对陈展慢悠悠的说道。

    “可恨的是那建文帝,终日只知,听信那帮『奸』佞小人的鬼话,一心削藩,完全不顾念叔侄情分,若非如此,太祖皇帝的子孙也不会被落得发配边疆、自焚的境地,如今眼看就要对王爷动手,那建文帝居然还听信了那帮小人之言,让至善大师奉命,天下擒王!说来真是可恨之极!”朱能一脸的怒『色』,冲着刘三说道。顿了顿又道:“最为可恨的是那建文帝,不问朝政。这才让那帮『奸』佞小人为所欲为,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不断寇边,如今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才慌张让边关众将士抵抗!若非王爷,只怕我大明锦绣江山只怕要任由鞑子践踏了,如今鞑子刚刚退去,那帮小人便迫不及待的对付王爷,想来真是恨不得杀了那帮小人!“朱能平日最恨不得朝廷对朱棣不公,这会儿越说越气愤,手中的那只酒杯,被他一阵用力,”啪“的一声,裂了开来,所幸杯中并没有酒,要不然酒气丝『射』,还不得溅众人一脸。

    萧琴听了半天都是辱骂建文帝的话语,心中颇有些气愤,有心帮朱允炆说几句话好话,略一沉『吟』,道:“据我看来那建文帝并不算昏庸,只是有些看不开而已,他虽听信了一帮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文人,但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虽然不久后与齐泰、方孝孺、黄子澄等一干朝臣发动了削藩大计。但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这一切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能做的,我看建文帝并不算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只是……?”

    “只是为何将国势搞得这般田地是吗?”郑和扭过脸来朝萧琴问道。他和萧琴心意相通,虽说他忠于朱棣,但建文帝自即位以来,所干的都是有利于国民的好事,作为一个大名的子民,虽一心忠于燕王,但要让他抿着良心说话,他自是不愿,此刻听萧琴说来,正合他心意,故而听萧琴说完,一时忍禁不住,接过话头。

    萧琴点了点头道:”不错,建文帝并不昏庸,只是一直被方孝孺等一干文弱书生误导,所以才造成了今日这种局面!”萧琴想起大明后期的那些离奇古怪的皇帝,以及一年后的可悲的遭遇,更觉得有必要帮朱允炆说两句好话,是以这番话来破动感情。

    众人没料到他会帮着建文帝说话,一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要知道古时候最注重的便是“忠孝,所谓忠孝两难全,须当取大义,所谓的大义,便是指忠诚,尤其是作臣子的,对忠诚的要求比一般人更高,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便是这个时代对读书人,以及臣子的要求,萧琴作为燕王府的臣子,忠于皇帝的同时,首先要对朱棣忠诚, 因为朱棣虽说是一介藩王,但在明朝,藩王只亚于皇帝一等,便是当朝一品,在朱棣面前也只是一个臣子而已,见面须当行跪拜之理,更何况此刻的萧琴实实在在的就是朱棣的臣子,终于朱棣是理所当然!

    郑和和萧琴心意想通,瞧众人如此神情,急忙打破尴尬,微微一笑,道:“我看小兄弟说的不错,建文帝只是一时被朝廷的那几个文人给误导了而已,我相信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朱能和萧琴关系也不错,楞了半响,听郑和打圆场,也跟着点了点头道:“郑大哥所言不错,为今之计,我看我们要尽快赶回燕王府为好,好帮着王爷抗敌!”

    ………………………………………………………………………………………………各位首订啊,马上要到星期一了,支持首订哦!

第13卷 549章:汗血宝马

    郑和和萧琴心意想通,瞧众人如此神情,急忙打破尴尬,微微一笑,道:“我看小兄弟说的不错,建文帝只是一时被朝廷的那几个文人给误导了而已,我相信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朱能和萧琴关系也不错,楞了半响,听郑和打圆场,也跟着点了点头道:“郑大哥所言不错,为今之计,我看我们要尽快赶回燕王府为好,好帮着王爷抗敌!”

    ……………………………………… 众人心系燕王府,均频频点头,刘三将一身锦衣卫荣耀压在朱棣的肩上,此刻恨不得立马飞往燕王府帮助朱棣一臂之力,苦于身份见不得光,此刻听闻众人赶往燕王府,也不再挽留。冲着众人微微一拱手,闪身没入了后花园。

    众人也不在意,瞧皓月当空,也顾不得深夜,纷纷牵马,趁着夜『色』沿着燕王府一路狂奔而去。这一路狂奔只奔得天明,众人才勒住马缰,不敢稍作停留,仍有马匹漫步图走,如此这般又行了数个时辰,方才远远的看到了燕王府高耸的楼阁,人人顿时精神一震。朱能平日洒脱贯了,见燕王府历历在目,忽然『性』起,勒着马匹,抚『摸』着马鬃,扭过头冲着众人笑嘻嘻的道:“众位兄弟,眼下王府在望,我等何不纵马比试一番?“

    众人除萧琴之外,均是好骑马之人,此刻听朱能如此一说,便知晓他的心意,除去萧琴之外,其他三人摩拳擦掌,都想占得鳌头,在众人面前大大的『露』上一脸,朱棣话音一落,一旁的陈展便附和道:“好啊,下官正有此意!“说着勒着马缰,身子微微朝前弓着,大有随时出发的味道。

    沈城也不敢落后,他虽没答话,但平日里对马匹最为喜爱,但自从他加入了锦衣卫后,因身份见不得光,平日里就算有任务也是步行的对,明朝对于官员骑马管制很严,普通人根本不敢再街上骑马,沈城虽说是锦衣卫一个百户,正六品官,但他公开的身份却是北平府衙里一个小小的衙役,是以何以能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纵横呢?这个对于他这个爱马如命的人来说,当真是难受之极,可他又不敢擅自纵马上街,只好每日在府衙的驯马场与府衙内中,略懂纵马的人比较马力为乐,虽说如此,但对一个是马如命的人,众人只能在驯马场和一番完全不懂纵马之人较量自是没什么乐趣,是以一听朱能提议,心中暗暗欣喜,摩拳擦掌正想好好表现一番。他坐下乃是一匹浑身雪白的千里马,一看就知非普通的马匹,此刻,这匹马似乎感受到主人内心的狂热,竟也仰着马头一阵嘶鸣,嘶鸣声响彻街道。

    萧琴对马虽喜爱,但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虽自赵静手上学会了骑马,但对一个二十一世纪以骑马为消遣的人来说,马毕竟还是赶不上汽车,长时间的骑马,萧琴直觉腰杆疼痛不说,双腿犹如长时间的夹着马身,早已麻木,此刻恨不得下马活动活动双脚和腰杆,一听朱能要比试一番,顿时面『露』难『色』。

    郑和倒是一脸无所谓,他自小骑马贯了,对于马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喜爱,也不讨厌,此刻听朱能纵马比试的提议,也不反对,但也点头。眼看三人做好的出发的准备,双腿也下意识的加紧了马身,双手更是勒进了马缰。

    众人真准备见,忽听的一身嘶鸣声,跟着一阵马蹄声响起,众人纷纷觉得奇怪,纷纷扭头朝身后望去,但见不远去,一干衣衫破烂的江湖人士纵马朝五人这个方向赶来,萧琴目数了一遍,来人有二十之多,全都纵马狂奔,似乎遭人追杀一般,五人纷纷对望了一眼,眼神中均『露』出了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