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蔺慕勋点了点头,又弹了弹烟灰。看样子,他还是不太习惯抽香烟。
也许,在私下场合里,他仍然喜欢抽雪茄吧。
“这次我亲自看过,很多技术性的东西都删减掉了”
“老裴,我说的不是这个。”
裴承毅微微皱了平眉头,意识到他开始想得太直接了,蔺慕勋只是在找话题。
“烧烤晚宴之后,我见过几个主要代表,交换了意见。”蔺慕勋动作麻利的灭掉了才抽几口的香烟,双手叉在胸前,说道,“大家的态度都一样,理解并且支持政府的决策,只是我们都认为,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蔺慕勋的意思。
“当然,这份战争计划 已经说服了我,也能说服其他代表。”蔺慕勋看了眼放在茶几上的文件,目光转向了裴承毅,说道,“我两不是外人,所以我也不跟你浪费时间。一份战争计划只是摆在台面上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更想知道的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投资能不能得到保证。”
虽然蔺慕勋说得很隐晦,但是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确。
作为商人,他自然要考虑投资的安全性。更加重要的是,蔺慕勋此时说的不是金钱上的投资,而是政治上的投资。
站在蔺慕勋的立场上,他要是支持这份计划,即将引发战争的时间推迟好几年,那么他支持的就不是颜靖宇,而是裴承毅。如此一来 在做出决断之前,蔺慕勋必须搞清楚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是裴承毅会不会在两年后竞选国家元首,二是裴承毅会不会兑现现在的承诺。
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两个问题。
准确的说,就是裴承毅会不会在几年之后兑现承诺,亲手引发战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裴承毅就得在两年之后竞选国家元首,而且得胜出。当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后面的就没有必要谈了。
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裴承毅也非常犹豫。
前面提到过,按照共和国现行政治体制,加上颜靖宇推行的第二桂“儿次革,即便裴承毅成为了国家二号领导人,也不等在曰年的换届选举中成为国家元首,至少没有绝对把握。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就算裴承毅的个人利益因此受到威胁,只要他还是一个把国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的军人,他就得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讲,颜靖宇能在猛2年邀请裴承毅搭档,并且得到了九成以上的代表支持,就是因为很多人相信,裴承毅是一个不以个人利益为重的政治家,一个值得信赖的政治家。虽然在这种情况下,裴承毅在曰年的换届选举中胜出的可能性几乎为百分之百,但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在此之前,他绝对不能表达出任何志在必得的野心,更不能够让外界认为,他的目标就是成为国家头号领导人。
当然,这就是个面子问题。
要要的是,在共和国,面子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正是如此,面对如此重要的问题,裴承毅犹豫了,而且犹豫了很久。
万幸的是,蔺慕勋知道裴承毅在顾虑什么,因此表现得非常有耐 。
“不管怎么说,我不希望接下来的谈话传入第三个人耳朵里面裴承毅打破沉默,稍微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首先我得说明,建议元首把战争延迟几年,不是为了与元首争夺功劳,而是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众所周知,在我离开军队,进入国防部的那一天,军功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而且我也不再需要军功。你是干实业起家的,应该知道我国的基本情况。虽然从六年前开始,我们就在为战争做准备,逐年增加国防开支,将国家慢慢带入战争轨道,但是这么大个国家,真要为战争做好准备,六年时间太短了。以世界大战的标准衡量,准备时间至少得十年。哪怕考虑到现实情况,特别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进步,也需要八年。在为战争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这一点,这几年也正是按照当初的计划,从基础工业与公共设施着手,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准备工作。实不相瞒,我们考虑过加快战争准备工作,并且这么做过,而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形势迅速恶化,迫使我们在财政预算、特别是战大头的国防开支上更多的考虑国家总体经济状况,而不是一味以战争为目的,不然这几年的国防开支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波动了
在裴承毅说话的时候,蔺慕勋从西装里面掏出了一支封装好的雪茄。
“也许有人认为,我在借机压制元首。当然,这肯定大错特错了。”见到蔺慕勋直接咬掉了雪茄头,很不斯文的点上了雪茄,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在关系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大事面前,我与元首的观点完全一致,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个人得失为次,不然元首也不会答应我的提议,主动出面说服你们。
当然,到底能不能达到目的,现在还不好说。虽然从总体局势上看,我们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只要我们仍然在空天领域占据优势,美国当局就不会贸然引发战争,但是随着局势发展,当我们的优势变得足够明显,使美国当局认识到,继续拖下去只会更加没有胜算的时候,战争就会爆发。也就是说,能否拖到曰年之后,我也没有把握。”
蔺慕勋笑了笑,抽了两口雪茄,神色显得平静多了。
“关键问题不是在什么时候打,而是在什么时候打对我们最有利。”裴承毅知道蔺慕勋绝对不是那种能够忽悠的人,“当初,我们制订了一个。宏伟的战争目标,在做具体的准备工作时才发现,我们的很多基础条件都不具备、或者不完善。拿我军在这几年里的现代化建设来说,因为前期目标太大,导致规模过于庞大,所以很多换装工作到现在都没启动,更别说到位了。别的不说,光是天军与空军合并,就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负担。金钱还是小事,关键走进度快不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共和国军队的换装工作,我想不需要做太多解释,你是军事委员会主席,而且可以通过三坚集团、以及控股的其他军火企业掌握相关情况。作为战争准备的理论依据,我们在几年前就搭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超级计算机群,并且连续好几年都通过秘密开支来增强该计算机群的运算能力。实不相瞒,模拟分行一直没有停止过,到现在都在进行,而每份模拟分析的结果都被用在了战争计划上,并且由此来决定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工程。”
“模拟分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蔺慕勋问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
“各方面的情报裴承毅回答得更加直接,因为他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必要跟蔺慕勋打哈哈。要知道。蔺慕勋所在的蔺氏家族能够在力旧年回国,就与军情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进行的战争准备的第一尖,不是制订战争计划、也不是制订全面换装计划,而是以军川右淡心,整合所有情报机构。最终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出懈刊机构,其中军情局主要负责与国防安全有关的涉外情报工作,也就是搜集敌对国、以及潜在敌对国的军事情报。军情局的能力,我想不用做太多的解释。不管外界怎么看刘晓宾,我相信,你应该对他有足够的了解与足够的信心。”
蔺慕勋点了点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总而言之,我们掌握的一切情报都证明,美国一直在我们身后。追得非常紧
“问题是,不可能就这么拖下去蔺慕勋绕了个弯子,又把话题带了回来。
裴承毅淡淡一笑,说道:“这是当然。事实上,早在六年前,在我们确定了只能通过战争来打垮美国之后,战争就不可避免。当然,认识到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美国,准确的说,是美国的利益集团。仔细留意一下最近几次美国大选就能发现,从兰德斯当上总统之后,共和党已经连续四次在大选中胜出。事实上,在这十多年里。共和党并没有多少足以称道的作为,甚至可以说让美国陷入了一种半死不活的境界。如果在过去,恐怕早就由民主党还是台了。虽然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民主党分裂成了两个政党,就对共和党一家独大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是归根结底。共和党能够连续执政十六年,不是因为民主党或者民新党过于弱而是美国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几大财团与掌握了数百万张选票的几家联合工会站在了共和党一边,以维持社会稳定的名义,成就了共和党在本世纪连续执政时间的最高纪录。换句话说,美国的利益集团也知道,战争不可避免,高且与我们的差距非常巨大。要想在战争爆发前做好准备,并且在战争中击败我们,就得确保政策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确保美国社会的团结
“如果是我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蔺慕勋不失时机的暗示了裴承毅。
“事实上,我们确实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然我也不会坐在这里。”裴承毅非常巧妙的回应了蔺慕勋的暗示,随即说道,“问题是,这种状况不可能维持下去,哪怕我们与美国当局都不想过早开战,受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约束,当巨额国防开支使任何一方的经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战争就会到来。从主观意愿出发,与其在经济崩溃后被动卷入战争,还不如积极主动发动战争。母庸置疑,因为采取了一些相对正确的措施,加上各种社会因素,我们的承受能力明显超过了美国,所以前先求变的肯定不是我们,而是美国。去年初,军情局就收到了一份比较可靠的情报,如果一切顺利,在明年的大选中,胜出的肯定不是共和党在二十年内推举出的第三位总统候选人,也不大可能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
“你是吧 ,”
“与我们的选择一样,在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而且即将爆发的情况下,美国的利益集团别无选择,只能将最合适的战时领导人提前送入白宫。”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虽然这份情报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从我们与美国的战争准备工作,特别是我们与美国的经济恶化速度来看,肯定不会拖到下一次美国大选。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们没有必要低估美国利益集团的集体智慧。”
“杜奇威?”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这么说来,我们也别无选择了。”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不是我们,是我没有选择,而你们仍然有选择权,毕竟共和国不缺我这样的战将
“不管怎么说,你已经脱下军服,不再是现役军人。”
“看样子,你没有当过兵。”
蔺慕勋愣了一下,没有明白裴承毅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你不了解军人。哪怕只穿了一天的军装,只要活着,就是军人。”
“老裴,你这就太较真了。”
“我说的是实话,而且这也是我的心里话。”
蔺慕勋这才明白过来,裴承毅借这句话,已经表明了态度。战争期间,共和国最需要的就是一位军事统帅,而脱下军装并不影响裴承毅的身份,所以两年之后,裴承毅肯定会参与元首的角逐,并且志在必得。
“看样子,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也就是说,不需要让我继续浪费口水了?。
蔺幕勋呵呵一笑,起身说道:“不管怎么说,直到现在为止,我才相信,十多年前,我输掉的那顿晚餐没有白费。”
“问题是,你至今没有兑现。
”裴承毅也站了起来。
当两人的目光碰到一起的时候,两人同时笑了起来,因为在这刹那间,两位共和国的风云人物都知道,在他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
第一章第一章 关键事件
年7月酌日,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旧,一个极为特殊一甘川
天还没亮,来自世界各国的上千名记者就将新都大会堂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座能够容纳上万人同时办公、拥有能够容纳上千名代表的中央会议厅、以及数个小会议厅。在年初与新首都同时投入使用的大会堂是共和国新的权力中心,甚至算得上是世界的权力中心。新春的换届选举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代表与中央的数百名代表就在此办公,为年中进行的政府换届选举做准备。
比起新大会堂、以及新一届全体代表大会,在7月份之前,共和国国家元首与中央政府换届选举更加引人瞩目。事实上,这也没有什么好关注的。因为裴承毅在历年底宣布与焦魁山组成搭档,共同参与竞选,所以在换届选举开始之前。就不再有人怀疑选举的最终结果。实际情况也与外界预测的一样,在?月初进行的第一轮投票中,裴承毅与焦般山的竞选搭档就获得了超过猕的选票,在选举中胜出。
如果注重过程,那么这届选举确实值得关注。
要知道,这是共和国开国以来,第一次以直选的方式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
按照在历年中期通过的第互宪法修正案与选举法补充条案。从曰年的换届选举开始,国家最高领导人就将以直选的方式产生。当然。作为幅员上千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十亿的大国,共和国不可能仿照欧洲的小国,由选票多少来确定国家领导人,毕竟除了选票多少之外,各地区的利益也至关重要。正是如此,共和国推行的仍然是一种间接选举,只不过间接选举的参与人不再是全体代表大会的代表,而是全国公民。
根据新的选举办法,公民选票只能决定某个参选人在某个省份的得失。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美国的 “选举人票。比较类似的选举方式,为各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水平、面积、资源等等因素的加权结果,不同的是,共和国的选举中还多了一点规定。即参选者在获得最多选票的情况下。还要在半数以上的省份获胜,才能直接当选,否则将与获得选票第二多的竞争对手进行第二轮选举。如此一来,各选举区、即各省份的胜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以猛7年的情况,裴承毅要想在第一轮选举中胜出。至少需要获得7鳃的选票,不但超过账的简单多数。还超过了溉的绝对多数。
如此高的当这要求,并不是为了增加选举难度,而是为了确保不因选举破坏共和国的团结统一。显然,这也正是根据共和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作为一个初步实现民主制度,国内环境又极端复杂的大国,哪怕绝大部分公民都认识到了民主的重要性,也衷心拥戴民主制度。从根本上考虑,尽可能的求同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稳定,使国家能够平稳的度过这一过渡期。
当然,如此复杂的选举程序也饱受非议。
在曰年的换届选举开始前,很多西方新闻媒体就宣称,共和国当局借第二轮政治改革的机会。推行如此复杂的直选制度,摆明了是不想推行直选,或者想操控选举,并未实现直选。虽然西方新闻媒体的观点极为荒谬,要知道,从根本上讲。共和国的大多数公民对第一轮政治改革的成果已感满意,国内没有推行直选的紧迫压力,共和国当局完全可以维持原来的政治体制,不需要加快民主政治进程,因此推行直选本身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共和国当局想操控选举,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推行直选,又有什么必要画蛇添足呢。但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过于复杂的选举程序。特别是计票方式,也给直选带来了不少麻烦,至少很多共和国公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麻烦。
万幸的是,曰年的换届选举并没出人意外。
当裴承毅宣布参选的时候。就有人指出,换届选举不会出现第二种结果。
当然,帮助裴承毅胜出的,舁定不是新的选举方武,而是紧迫的国际形势。
虽然世界大战没有在猛年爆发,伤年也在平静中度过根据一些西方国际机构做的调查,历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年中。战乱最少的一年,但是当美国新任总统杜奇威在曰年 月初宣誓就职,随即宣布将历到曰财年度财政预算中还没有审批的大约4强。乙美元中的劲用于国防建设,只有不到美元用来补贴已经出现问题的美国经济,就有人怀疑,和平还能维持多久。
可以说,这也正是共和国公民心里的疑问。
问题是,如果仅从两个超级大国当局的举措来看,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因为在此之前的好几年间,共和国与美国的巨额国防开支都像在为战争做准备。”毛续好几年的准备工作早就该到位了,战争却迟迟没钥徽伏
受此影响,很多人学会了从另外一个层再看问题,那就是世界经济在何时崩溃。
母庸置疑,经济发展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经济环境恶化,也与战争压力有关。
虽然从本质上讲。发生在引世纪刃年代的经济危机与发生在引世纪初、以殿饼代的经济危机一样。均是由社会分配不公,财富过度集中,导致销毁疲软、生产过剩而导致的,但是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坠年代的经济危机更像是一场人为导演或者说蓄意制造的危机。与经济本质并无关系,因为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中,除了分配不公之外,还与过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军费开支实际上具有二次分配的效果。即通过政策等强制手段,转移社会财富。完成对财富的第二次分配。问题是。当军费开支过于庞大的时候,就会迫使政府提高财政赤字,从而增加流通货币量,即导致货币严重贬值。
可以说,引世纪坠年代的经济问题就是货币贬值。
前面已经提到,只在历年前后,共和国与美国就先后降低了对人民币与美元的支持力度,扩大了汇率浮动区间,从而导致人民币与美元在迅速走低,最终迫使欧盟与俄罗斯不得不让欧元与卢布贬值,最终导致全球各大经济体都受到影响各主要经济体的流通货币都开始大幅度贬值。
当然,货币编制既有看得到的一面,也有看不到的一面。
看得到的。自然是对内通胀细对外贬值。而看不到的。则是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大幅度降低。虽然这也是贬值。但是表现形式与通货膨胀并不完全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花在军事上的钱太多,而军事物资实质上并不进入流通领域。导致真正进入消费市场的物资比发行的货币少得多。以共和国的国防建设来说。在曰年到曰年的年间,共和国的国防开支总计超过了劲万亿元。其中大约包以人事津贴、工人工资、货物款项等等方式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为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只有大约糊以企业利润的方式,通过投资、存款与购买金融产品等方式,没有进入流通领域。问题是。在这劲万亿军费中,真正生产出来的具有市场流通能力的产品少之又少。也就是说。进入流通领域的 阳万亿必然会稀释人民币的总体购买力。到岛年,共和国的广义流通货币也只有大约沏万亿元。的万亿占了其中的友观。相当于使货币贬值了这么多。
种种因素加这一起,结果就是消费市场急剧萎缩。
虽然以货币量计算,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仍然在蓬勃发展,即便扣除双方当局公布的通货膨胀因素,两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非常惊人,但走到历年的时候,两国经济都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不小的问题。
事实上,有一个方法耸够衡量经济状况。那就是发电量。
众所周知。随着可控聚变核电站迅速普及,早在力巫年之前,共和国就以国家补贴的方式实现了“零电价”即国民生活所需电能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用电则以能源消耗税的方式支付,社会电能供应由国家以委托的方式交付给3家电力企业。居民与企业从中选择最好的供电商。总而言之。在这个时候,共和国的电能供应就不再向民众收钱。而且把居民用电与企业用电分开。如此一来。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实际上成了反映共和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力弥年到历年的力年间。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一直在增长,而且在猛 年之前的增幅一直在;鳃以上,直到年才跌到;侃以下。到了岛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即企业用电量下降。毫无疑问,这绝对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在曰年之后,共和国当局放宽了对高能耗企业的限制,允许在特定地区建设部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能耗企业,比如可以在广西开办电解铝厂、在福建开办合成化工厂等等。虽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的自我供给能力,在战争时期降低对外需求。但是这也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一些意义,至少对疲软的国内市场有所帮助。
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仍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那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美国的国家电能供应由获得了联邦许可证的家私营电力企业负责提供,而民众电费是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合承担,所以到历年。美国没有公布过全国性质的电能供应情况,也就无法从官方消息中获取信息。事实上,美国的情况也许比共和国更加糟糕,因为在猫 年的时候就传出了“美能达集团。五大联邦电力企业、 二严重亏损、不得不大幅度裁员的消知道,美吐次刊。江也是与共和国类似的政府补贴制。即根据电能企业为社会提供的电能来确定补贴金额。
因为美国五大联耸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相对固定,“美能达集团”主要负责为制造业、电子业、船舶业与航运业提供电能,所以该集团收入降低,足以证明美国的经济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在田年左右,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就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即经济总量在继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却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七虽然有人希望用“滞胀”等理论来解释。但是都没能解释得了。也有人将西年后的经济与 哟年后到;咽年间的全球经济相比,即是由军事扩张带来的虚假繁荣,却无法解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田年后的军事扩张没有带来繁荣。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正在恶化。
问题就是,共和国与美国还能坚持多久?
从某种意义上谢。共和国与美国还没有爆发经济危机,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两国都在想办法刺激经济。即以各种强制性手段来确保绝大部分国民能够过上正常生活。比如在田年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就颁布了更为严厉的《遗产法》,将遗产税的平均比例提高了将近一倍。与此同时,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提高了社会救济的最高额度,扩大了救济范围、增强了救济力度,并且以提供技能培办等方式。促进再就业。美国当局也在田年前后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正是如此,很多经济学家断言。只有在共和国与美国当局不堪重负的时候。经济危机才会到来。
当然。没有人怀疑经济危机会不会到来。
不管共和国与美国当局的力量有多强大。以及站在两国政府身后的利益集团有多么的神通广大。都得服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危机到来的越迟。爆发后产生的危害就越大。
由此可见,在田年之前。共和国与美国就在赌生死了。
站在共和国与美国的立场上。到了历年之后。即便没有世界大战。只要两个,超级大国同时爆发经济危机。都会弓发本世纪的第二次全球性大萧条,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全面崩溃,结果仍然是战争。即便退一万步,战争不会爆发。共和国与美国也很难在短期内重振旗鼓,也就不可能继续称霸全球。显然,这是共和国与美国都不可能接受的结果,因此共和国与美国都只能放手一搏。
换句话说,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如果说。在历年之前,尚有人抱有一线希望。认为凭借共和国与美国的雄厚经济基础。再撑个年 醉也不是问题。那么到所年。特别是历年下半年的时候,随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征兆浮上水面,更多的人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爆发。
当然。最先出问题的,肯定不是共和国与美国。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只有落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而根基越浅的。自然越先浮上水面。在共和国与美国以外的国家与经济实体中。除了欧盟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经济实体具有同等规模。对于众多中小国家来说。因为早导超级大国结盟。或者与超级大国维持着友好关系。已经在经济上融为一体,所以日子反而好过一点。比如集约集团的成员国都依靠共和国提供的巨额人民币贷款。经济问题还不算很严重。一些没有投靠共和国与美国的中等国家也依靠相对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艰难前行。最先出问题的,正是拥有大国野心,却一直没有成为大国实力的俄罗斯。
历年初,俄罗斯当局借用哈萨克斯坦发生军事政变,将装甲部队开进阿斯塔纳的时候,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共和国将出兵干预。虽然结果恰好相反,共和国不但没有出兵卷入,反而默认了俄罗斯控制哈萨克斯坦的举动,但是这一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让很多人认为。共和国有更大的图谋。要知道。自从共和国通过联合巴基斯坦、打垮印度,把美国赶出阿富汗之后。中亚就被看成是共和国与俄罗斯战略态势的天平。而且是一个“不能轻易变动的天平。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做文章,自然是在拿共和国的利益开玩笑。以共和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对外政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事实上,顾6年初的这件事情。对 年之后的共和国换届选举产生了直接影响。
可以肯定,正是这起事件。让裴承毅最终做出了参选决定。,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咖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二章 大国颓势
在共和国的众多邻国中。俄罗斯显得最为特 “力※
前面提到过,早在纪估国时代。共和国就着重申明,不会与俄罗斯算旧账。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共和国的权宜之计,毕竟在当时,共和国周边强敌如林。还得时刻应付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挑战,不能制造一个在短期内打不赢的对手,所以共和国当局的对俄政策以稳为主,等到取代美国之后,自然会拿俄罗斯开刀。但是共和国与俄罗斯当局都不可能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犯迷糊。毕竟一口承诺当不了真,只有白纸黑字的条约才具有约束力。经过数年谈判,力 3年的时候,共和国与俄罗斯正式签订了具有完整法律效率的《中俄边境勘定条约》,正式确定了两国的边境线也就是在这份条约中,俄罗斯将另外半个黑瞎子岛归还给了共和国。受此条约限制。除非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