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与共和国高层同一天访问韩国与朝鲜,态度再明白不过了。
中美双方肯定没在针对日本核问题所应采取地行动上达成共识,两国均做出了“次级选择”。美国抓紧韩国,力争将韩国打造成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桥头堡”。共和国加强与朝鲜的关系,巩固东北防线。
大国博弈战胜了地区稳定。
作为“旁观者”,王元庆心里无比感叹。虽然留在了中央,但是王元庆在决策层的地位没有获得肯定与认同。作为纪佑国的得意门生,王元庆很清楚中央的局势。作为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赵润东与彭茂邦的意见完全相左;原本应该发挥平衡作用的庞兴龙两边不得罪,处处当老好人。不管结果如何,王元庆与顾卫民争下去,都会导致赵润东与彭茂邦地矛盾激化,产生不稳定因素。
真要王元庆选择,他宁愿返回广西。
过早返回中央,只能使王元庆成为斗争焦点。在纪佑国不想发挥影响力的情况下,就算彭茂邦全力支持王元庆,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彭茂邦明年就会退役,赵润东还会干一届。随着彭茂邦离开,还有谁会支持王元庆?
问题是,王元庆想走都走不了。
几天来,王元庆想了很多办法,甚至让叶致胜找借口让他返回南宁,结果全都没有奏效,不但赵润东不让他走,连庞兴龙都坚持让他留下来。
不管赵润东与庞兴龙有什么想法,王元庆都不敢奢望。
权力能使人变化,数年的时间更能使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2日晚上,王元庆刚跟叶致胜通了电话,让叶致胜在广西做点“事情”出来,好让他找借口回去,一个神秘的客人来到了王元庆下榻的宾馆。
见到潘云生的时候,王元庆吓了一跳。
“老潘,你……你不是……”
“以为我死了?”潘云生呵呵一笑,让跟来的特工离开了房间。“放心,你看到的不是鬼,我还活得好的。”
王元庆回过神来,苦笑了一下。
“本来这件事应该早点告诉你,可是当时你不是决策层地领导。”潘云生坐了下来,说道,“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了国家利益,我已经在曼谷被炸死了。”
王元庆点了点头,拿出了香烟。
“不抽了,前几天刚刚戒掉。”潘云生晃了晃手,说道,“知道我来找你地原因吗?”
王元庆点上了烟,没有多说什么。
老彭说,你这段时间一直在闹着回广西。”
“留下来有什么意思?”王元庆反问了一句,知道潘云生与彭茂邦是一路的,说道,“老潘,你比我清楚中央的情况。彭总迟早要退役,你也过上了清闲的日子。能够把广西的试点工作搞好,我也心满意足了。”
“是吗?”潘云生呵呵一笑,说道,“在我看来,这可不是你地理想。”
王元庆笑了笑,没接话。
“记得四年前你离开北京的时候,不管是老纪,还是我跟老彭,都认为你是可塑之才,有能力肩负起重任。”潘云生长出了口气,说道,“也许你会说,人都会变。但是我相信,真正地袖只会越变越坚强。”
王元庆抽了两口烟,仍然没有答话。
“知道最近发生的事吗?”
“日本核试验?”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不会在近期采取任何行动,美国也一样。只要我们与美国的矛盾没有消除,没人能够阻止日本。虽然你在地方干了几年,但是我相信,你应该知道后果是什么。”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果真如此,我们与日本将在数年后爆发全面战争。”
潘云生点了点头,说道:“战争无可避免,只是什么时候打地问题。我们在做战争准备,日本也在做战争准备。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曼谷吗?因为我们的国家防御系统欠缺几项极为关键的技术,被迫与美国进行秘密交易。虽然我们达到了目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工作将在三年内完成,但是武器只是战争的工具,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是军人、工人、农民、还有国家领袖。”
“我相信,元首有足够的能力领导我们赢得胜利。”
“确实如此,老赵的能力毋庸置,两年前就得到了证明。问题是……”潘云生迟疑一下,叹了口气,说道,“这两年,老赵的身体状况一直在恶化。”
王元庆暗暗一惊,说道:“元首的健康……”
“胰腺炎。”潘云生苦笑了一下,说道,“尽管发现很及时,经过我们最好的专家的努力,算是死里逃生,但今后到底会怎样,谁也不敢打包票。按照专家的吩咐,老赵不能像以往那样拼命,得注意休息。虽然有些事情不好说,也不能说,但是你应该清楚,如果关键时刻没人出来顶替老赵,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元庆长吸了口气,神色严峻了许多。
“其实,这些事情我应该去找老纪。”潘云生叹了口气,“问题是,老纪离任后,再也过问国家大事。前几天他还回来了一趟,没坐几个小时就走了。”
“老潘……”王元庆迟了一下,说道,“老赵的病情……”
潘云生摇了摇头,说道:“庞兴龙明年就要离任,老赵的意思是让顾卫民出任国务院总理。顾卫民的能力如何,我不便多说,我只觉得在关键时刻,他缺乏率领国家度过难关的魄力。老彭明年也要退役,我最多在军情局帮助李存勋。说实话,我真希望有人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可是……”
“我跟老彭的意思是让你出任国务院总理,老赵却提出增设国家副元首。”潘云生叹了口气,说道,“具体还没定,不过我觉得,不管是国务院总理,还是国家副元首,你都应该留下来。”
王元庆咬了咬牙,说道:“如果这样,我希望调几个人回中央。”
潘云生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叶致胜?”
“对,还有另外几个广西的干部。”王元庆苦笑了一下,“中央的局势你比我清楚,如果我空手回来,就算你在幕后支持,没几个帮手,我也难以施展拳脚。当然,不需要什么特殊位置,反正身边有几个信得过的人总不是坏事。”
潘云生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事我亲自去找老赵谈。”
“不用太急,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不管怎么说,也要等到明年换届才能做出决定,是不是?”
潘云生愣了一下,随即就笑了起来。
王元庆确实是纪佑国带出来的学生,不但有魄力,在处理关系上拿捏得非常准。如果潘云生急着向赵润东施压,反而会使赵润东产生反感,认为是王元庆在幕后搞鬼。拖到明年换届的时候,中央需要提拔人员填补空缺,到时候再提出来,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六 战争风云 第四十七章 范本
兴龙在平壤呆了2天,与金哲男进行了3次正式会晤。
23日,金哲男设国宴招待庞兴龙。次日上午,朝鲜内阁总理金俊英与外务相卢哲斗发表联合声明,宣称朝鲜已与共和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条约与协议,共和国是朝鲜“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朝鲜高调表态,无是借共和国“壮胆”。
按照共和国外交部随后公布的消息,庞兴龙在访问朝鲜期间,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哲男商讨了东北亚局势与日本核问题、增进了双边友谊与互相信任,随后与朝鲜签署了《友好互助条约》(追加条款)、《经济合作备忘录》、《双边贸易谅解协议》、《中朝经济与民间交往互信协议》等以经济贸易交往为主的双边文件。
毫无疑问,共和国的态度“低调”得多。
《友好互助条约》(追加条款)主要涉及到在不对第三方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共和国向朝鲜提供防御性武器装备,帮助朝鲜完善国防力量,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为交换条件,朝鲜向共和国核查机构单方面开放国内核设施,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将核武器瞄准共和国。没有对外公开的内容是,共和国向朝鲜提供核保护伞,培训朝鲜空军的飞行员与技术类人员,朝鲜将已经生产出来的核弹头与核装置交共和国进行改造,保证在未得到共和国允许的情况下绝不使用核武器。
可以说,这是庞兴龙在平壤的最大收获。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金哲男做出了对朝鲜最有利的选择。后来证明,朝鲜仅仅只有3具重量达到数吨、还不怎么可靠的核装置。这些核装置全部埋设在朝韩停火线附近,准备用来抵抗美韩军队地大规模地面进攻,几乎没有实战价值。也就是说,朝鲜实际上不具备核威胁能力。
交出数量少得可怜的核装置,朝鲜得到了共和国的全面国家安全承诺与保证。
《经济合作备忘录》主要是共和国帮助朝鲜发展经济,基本是单方面的援协议。按照相关规定,共和国将在未来1内向朝鲜投资数百亿元,帮助朝鲜建设与完善国家基础设施;以国家担保形式鼓励国内资本前往朝鲜投资,朝鲜为共和国资本提供最优惠的税收政策;共和国每年以国内价格向朝鲜提供150万吨大米与面粉,向朝鲜提供先进农业技术,帮助朝鲜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等等。
严格地说。“备忘录”是“金氏家族”保命护身符。
虽然朝鲜经济非常封闭。对外贸地依存度并不高。但是朝鲜离不开外界地援助。更需要用外汇购买维护政权与国内稳定、包括武器装备在内地必需物资。以往。朝鲜主要依靠向其他国家出售军事技术、特别是弹道导弹技术与核技术换取外汇。按照非官方统计。仅在211世纪前5年。朝鲜就通过出售弹道导弹技术从伊朗等国获得至少50元外汇。随着金融危机爆发、伊朗战争打响、大量反导武器问世。朝鲜地“导弹外汇”剧减。如果朝鲜政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外汇减少。无法进口维持国家稳定地必须物资(其中包括很多在其他国家非常普遍地药品)。“金氏家族”必然完蛋。
共和国地援助。能够在很大地程度上解决朝鲜面临地问题。
比如。朝鲜提出地国家基础设施项目中。既有公路、铁路、桥梁、机场、通信网络、水利工程、城市排水工程等等传统意义上地“基础设施”。还有包括医院、学校、制药厂、化肥厂、食品加工厂、水电站等等以往属于“工业设施”或者“公共设施”地非传统“基础设施”。
再比如。朝鲜与得到政府担保地民营企业地主要合作项目。主要为共和国已经淘汰地纺织、皮革加工、造纸、矿业等等既需要大量劳动力与能源。又会造成严重污染。还没有多少附加值地低端工业。朝鲜没有引进高科技企业。除了集中力量解决国民地生活问题、提高国民地生活保障之外。主要与朝鲜教育落后、缺乏足够地技术工人有关。
毋庸置。朝鲜成为了共和国产业结构调整地受益者。
按照朝鲜与共和国政府、民营企业签订地协议,除了保证朝鲜民众的日常需要的产品之外,大部分由朝鲜生产的工业产品均将销往共和国,满足共和国市场对低端产品的需要、为朝鲜创造外汇收入。
《双边贸易谅解协议》就是双方相互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解除贸易壁垒。
短期来看,这项协议对双方都有好处。朝鲜可以从共和国获得大量廉价商品,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共和国可以获得一个200万人的大市场,解决上千家外贸型企业的生存问题,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长远来看,双方仍然能从中获益。朝鲜可以将大量低
输入共和国的庞大市场,不用担心出口问题;共和量廉价低端产品,向购买力增强的朝鲜消费者出售高端产品,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朝鲜。
因为贸易协议不属于战略性协议,所以该协议必定根据时局的变化做出调整。
《中朝经济与民间交往互信协议》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经济开发区,二是人员往来签证,三是滞留人员安置工作。
朝鲜将在新义州、江界、惠山与清津开发经济特区,允许共和国商人与企业家在开设工厂、商会与办事处,在经济特区内向共和国商人提供最优惠待遇,在约定的时间内减免税收等等。后来,随着朝鲜经济逐步发展,国内消费能力增强,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先后与朝鲜签署了类似的协议,被准许进入经济特区。
为了增进相互交流,朝鲜简化赴朝投资与旅游的共和国人员的签证手续。
最重要地还是第三点,即滞留在共和国境内的朝鲜人员的安置工作。
211世纪初,朝鲜连续3年遭遇自然灾害,数以百万计的朝鲜难民涌入共和国境内。这不但给共和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影响了共和国的社会治安,还导致共和国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一度紧张。
高峰时,滞留在共和国境内地朝鲜难民超过了300万人!
当时,朝鲜总人口不到2100万。
对共和国来说,仅仅保证数百万难民的生存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即便不考虑别地生活需要,300万难民一年就能消耗掉150万吨粮食。算上管理难民的支出,共和国每年需拿出上百亿元养活300万朝鲜人!
对朝鲜来说,300万难民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些到共和国见过“世面”,知道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难民被遣返回朝鲜之后,再也不会相信朝鲜是“天堂”、其他国家和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金氏家族”谎言。有知识、有能力的肯定会“图变”,没知识、没能力地则会“造反”。占人口1/77的朝鲜人不再服从“金氏家族”地愚民统治时,“金氏家族”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最初地时候,共和国也想尽快遣返难民。
先后遣返了3批,总共3万余难民后,共和国停止了遣返工作。原因很简单,所有强制遣返的难民都被朝鲜政府关入集中营,接受“改造”,最终仅有不到1/10的难民成功完成“改造”,其余地全都人间蒸发了!
当时,共和国的新闻媒体重点报道了这一消息。
如果强制遣返难民,等于将数百万活生生地、曾经将共和国当作救星的朝鲜人推入火坑。
也正是如此,共和国与朝鲜地关系在那段时期严重倒退。
到庞兴龙访问平壤时,仍然有大约220万朝鲜难民滞留在共和国境内,其中近180万生活在难民营内,另外数十万分散在共和国各地(大部分都是嫁给共和国男性,获得了共和国国籍的年轻朝鲜女子)。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仍然滞留在共和国境内的朝鲜难民将“自愿返朝”。
随后,共和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不愿意返朝的难民在共和国居住满8年,或者在共和国工作满3年,均可申请获得共和国临时国籍,获得年的“非正式公民”身份。在此期间,只要没有违法犯罪记录,可以向居住或者工作所在地的共和国民政部门申请成为共和国公民,获得永久定居权与公民的合法权利。
对双方来说,这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除了《友好互助条约》(追加条款)之外,其他几项合作协议的重大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贸易、与人道上,更加体现在共和国对朝鲜施加的影响上。
封闭落后的朝鲜只能成为不安定因素,只有经济得到发展的朝鲜,才是正常的朝鲜。
共和国在帮助朝鲜的时候,体现了一惯的外交政策,既不干涉、不指导他国内政,不颠覆他国政权,不向他国强加意识形态,不在经济援助上提出任何政治附加条款,充分尊重与信赖友好国家,给予友好国家自主发展与自由发展的权利与空间。
这是完全不同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
共和国的对朝政策,为其他需要得到大国援助的国家提供新的选择,也为所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
后来,“朝鲜模式”逐渐成为了共和国对外交往的范本!
*****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六 战争风云 第四十八章 圆满结果
庞兴龙的平壤之行相比,莱斯利的首尔之行就艰难
直到126日,莱斯利到达首尔的第五天,双方才在数个关键问题上达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协议。随后,莱斯利与朴太玄共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因为韩国的经济相对发达(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547美元,超过日本的18428美元与共和国的17234美元,在东亚仅次于香港、新加坡与台湾地区。若按平均购买力计算,韩国的人均收入仅次于共和国、日本与新加坡,位居东亚第四)、工业基础雄厚(世界范围内韩国造船业排第三、汽车业排第七、电子业排第五、钢铁业排第六)、科技实力强大,所以美韩签署的协议与经济援助基本上没有关系。
重点只有2个:贸易交往与军事合作。
20166年,美国超过共和国,成为韩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是欧盟),次年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则是美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一是共和国、第二是欧盟、第三是日本、第四是印度、第五是巴西)。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首先抛起贸易战,韩国成为受害者。2020年,韩美双边贸易额为1254元,其中韩国输出633亿美元、输入6211亿美元、顺差仅为12元,比20177年分别降低73%、71%与94%,同年韩国与共和国的贸易额为1874亿美元,其中韩国顺差达到73亿美元。单纯从经济上讲,韩国对共和国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
与日本一样,韩国也是资源匮乏,严重以来进出口的外向型经济。
日本核问题爆发后,韩国态度迅速转变,与越走越疏远的韩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韩国国内甚至出现了“与美国解除同盟关系,与共和国结盟”的声音。
莱斯利到达首尔后,首先解决的就是贸易问题。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美国联邦政府将竭力消除双边贸易壁垒,降低韩国企业到美投资地门槛,减免韩国产品的惩罚型关税,给予韩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韩国将采取“行动对行动”的方式,给予美国企业与美国产品同等优惠待遇。
看上去。这是一份对等地双边贸易协议。实际上得到好处地却是韩国。
“行动对行动”。实质上是美国先出台政策。韩国则“择机”出台‘相似’政策。在“择机”与“相似”上。韩国有很大地自主空间。按照新闻媒体地评论。美国已经在贸易上做出了最大限度地让步。等同于单方面消除贸易壁垒。向韩国开放本国市场。
这无是一块巨大地蛋糕。
上万家韩国企业。上千万韩国劳动者将从中获益。朴太玄地韩国政府将成为最大地受益者。
最受关注地还是美韩签署地军事合作协议。
虽然在美国地强烈要求下。韩国政府以“避免使东北亚动荡局势加剧、影响半岛和平稳定”为由。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军事合作协议地具体内容。但是神通广大地CNNN仍然在不久之后做了详细报道。
美韩军事合作协议主要分成三个方面,即军事交流、技术合作与军备采购。
“军事交流”就是变了个说法的“美韩军事同盟”。
按照约定,美国将在2024年之前将驻韩美军地官兵人数由20211年的18000人增加到36000人,韩国为此向美国开放军事基地。
增加驻军,不等于增加发言权。
到2024年,“美韩联合司令部”将改名为“韩美联合司令部”。
两个字顺序上的差别说明了问题,到时候掌握联军指挥权的不是美国,而是韩国!
自从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一直掌握着联军的指挥权,韩**队几乎没有自主权。随着指挥关系对调,美国不再是韩国的“主子”,而是韩国地“仆从”。虽然这个说法难听了一点,也过头了一点,但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韩国将据此获得国防自主权,美国则只能为韩国“卖命”。
由此可见,莱斯利确实在首尔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让步。
“技术合作”主要就是军事技术,美国将向韩国转让包括F…35战斗机在内地数十种武器装备的生产线与生产专利,派遣技术专家指导现代重工等韩**工企业掌握先进武器地生产工艺。
该笔技术交易的涉及范围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地新纪录。
更重要的是,这笔技术交易的金额并不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免费赠送”,韩国只需要在未来20年之内分期支付总共120元。
不久前,日本从美国购买F…22与F…35的生产线与生产专利就支付了270元!
对韩国来说,钱多钱少是次要问题。
只要拿到生产技术与生产专利,韩国就能以更加低廉的价格采购武器装备,扩充
模。
随后,朴太玄提出的扩军方案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韩国在年底出台的《国防发展规划蓝皮书》里的内容,到2025年,韩国将打造一支拥有1200作战飞机与800辅助飞机的地区头号空中力量;将海军舰队的规模扩大到85~,其中包括2中型航母、12~防空驱逐舰、24~多用途护卫舰、30~小型护卫舰、16艘常规潜艇,规模在亚洲地区仅次于共和国与日本海军;打造一支兵力规模超过55万,拥有主战坦克2400、步兵战车3200、各类火炮与火箭炮3800门,作战能力在东北亚地区排名第二的陆军。
很有野心,也很“理想化”的扩军计划。
短短年内,韩**队的战斗力提升至少一倍!
暂且不说如同共和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花115年时间才能使军事实力提升一倍,也不考虑韩**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仅仅计算一下韩国要在未来4年之内投入的军费就能知道该计划的可行性了。
可以说,韩国的扩军计划只是“野心”与“理想”。
如果韩国按照计划完成扩军行动,那么未来4年内,韩国将把财政收入地、相当于国民总产值的30%用来采购军备与支付军人工资。即便是二战前的德国与日本,也没有达到这么“疯狂”的程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朴太玄提出的扩军计划,仅是一种“外交手段”。
韩国想借此表明决心,也想借此“恐吓”日本,只是实际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
相对来说,美国与韩国签订的军购协议更有现实意义。
按照莱斯利做出的承诺,美国将优先向韩国出售72F…22AK战斗机、72F…35战斗机、E…111预警机(E……3的替代型号,配备保型相控阵雷达,美军于2020年开始装备使用)、240M11A3主战坦克(美军并没大规模装备)等,总价值为240元地武器装备。
美国还将以“免费赠送”的方式为韩国提供6C架F…15K战斗机(实际为即将从美军中退役地F…15E)、120F…16C/D、12E…2D、“伯克”级驱逐舰、8“佩利”级护卫舰、M11A2主战坦克、600M2与M3步兵/骑兵战车、8“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门M1096“帕拉丁”自行榴弹炮等大批二手武器,韩国只需要为此支付不到50美元的“装备维护与翻新”费用与运输费用。
不得不承认,美国“家底雄厚”。
美国“砸”给韩国的“二手武器”,比很多国家的“一手武器”都要先进。
最重要的是,“免费赠送”地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利用这些“二手武器”,韩国足以组建3个战斗机联队、1支区域性舰队、1个坦克师与2个机械化步兵师,使韩**队的战斗力提升至少20%。
按照CNN地说法,这么多武器装备,足够塞满50万吨巨轮。
毫无问,莱斯利在首尔出了“血本”。
按照弗雷德里克的说法,只要韩国提出的要求能够满足,就要满足!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国借此机会“批量处理”二手武器装备,也能从中获益。省下的装备封存与保管费用根本算不了什么,随着大批老旧武器“淘汰出局”,总统与美军有足够的理由向国会申请更多的军费开支。
对美国来说,如果战争无可避免,提前做好准备是最好地选择。
共和**队在加紧更换武器装备,如果哪一天需要到朝鲜半岛上再次与共和**队决一雌雄,美**队也必须加快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
由此可见,美国也在为未来地大规模地区战争做准备。
拿出血本,莱斯利在首尔的收获并不小。
虽然朴太玄以“国内稳定”、“巩固政权”、“民意呼声”等名义拒绝公开宣布韩国放弃发展核武器,但是仍然以秘密协议地形式向美国做出承诺,只要美国继续为韩国提供“国家安全保障”,韩国就不会推动核武器研制进程。
这一承诺表明,韩国不会像日本那样,以发展核武器的方式摆脱美国地控制。
朴太玄的承诺是莱斯利要在首尔达到的唯一目的。
26日晚上,朴太玄为莱斯利举行了隆重的“送行宴会”,不但再次赞扬美国,还重申了美韩同盟关系的重要性。
带着“圆满”的结果,莱斯利在27日乘坐专机回国。
*****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求票求支持,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六 战争风云 第四十九章 保留
莱斯利结束对首尔的访问,连最“天真”的人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共和国与美国完全表明态度,在无法通过国际机构、或者国家间合作的方式解决日本核问题的情况下,两个最有能力、最有必要解决日本核问题的国家开始构筑新的战略防御体系,不会在日本核问题上单独发动军事行动。
最“得意”的肯定是日本,最“紧张”的肯定是俄罗斯。
27日,俄罗斯总统尤科夫在会见军队高层将领的时候明确提出,中国与美国采取“绥靖政策”,只能使地区与世界安全形势急剧恶化,所有国家都将成为受害者。随后,尤科夫要求俄军官兵做好战争准备。
当天,俄罗斯驻华大使先后与黄国巍、庞兴龙进行会晤。
28日,俄罗斯政府总理、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