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志X-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儒家进行一些争辩吗?”
    “有过多次争论。但最终都不成功,原因是儒家指责我教基本理论虚无缥缈,怪力乱神。执政君王大多采信。”
    杨华沉思道:“可能有这样两个原因:首先是道教本身的衍化,背离了立教的初衷!《老子十三篇》其实是集天地宇宙之大成的精辟思想,但是请问在哪一段里谈到天下有神?只有《黄帝》提及:‘两精相博谓之神’,但它说的也只是一种生命整合机制。先贤立论如此严谨,可后辈却是稍懂皮毛,就自称神仙!一旦穿梆,却叫别人怎么信你?”
    杨华接着说道:“其实儒家也有很多东西更加空洞。但他们都是一群舞文弄墨的,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把话说得动听,这也就是你们多次辩论不过人家的另一原因!但往往有些时候,并不需要辩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你们把《老子》对于世界的基本看法加以细化,比如象炼丹一样,研究一下各种物质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总结出一些对百姓生活有用的经验,制作出一些实用物件,那样的话,就比儒家的空泛言论有意义得多,无形当中必会得到人们普遍承认,到那时谁还会说你的理论虚无缥缈呢?”
    左慈由衷钦佩道:“师傅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弟子顿开茅塞!常言道‘朝闻道,夕死可已!’……但眼下弟子听了师傅这番话,更想保存有用之身,做更多的事情,请师傅务必搭救一下!”
    杨华问道:“凭你的道行,应该懂得一些逃遁之术吧?会飞吗?”左慈摇头:“弟子哪会这个?”
    咳!纯粹凡人一个,还要装神弄鬼?汗!杨华此刻已是不忍心不管,毕竟叫了自己师傅,面子还是要的!况且,这种道家思想正好可以用来治国。在这三国时代,实行**纯属天方夜谭,实行资本主义也太超前,儒家又不看好它。以前自己左想右想,就是找不到更好的意识形态,今天无意中发现这时代的道家思想很对胃口,真是天助我也!无论如何也得救出左慈,让他为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摇旗呐喊!
    于是杨华说道:“好!我救你!但你以后必须一切听师傅的,按照师傅的大计划统一行动!能办到么?”
    左慈大喜道:“师傅恩同再造,左慈焉敢不听!”
    杨华打量了一下牢房结构,发现两丈高处有一个通风口。古时候的通风口没有铁栏杆,但做得较小,成*人恐怕……
    左慈见了,会意道:“我会缩骨功,这个口子可以出去,但它位置过高,我上不去,而且也不知道外面是否另有障碍。”
    “那就好!”杨华掏出贴身携带的爬城钩索,教给左慈用法,说道:“你先爬上通风口,出去之后不用落地,直接钩到周围大树上,这样就能出去。等到半夜三更就行动吧!”
    左慈谢道:“师傅竟有如此神妙的法器,真让弟子大开眼界!不知出去之后,怎样再还给师傅?”杨华道:“为师就送给你吧!不过,法不传六耳,不可让不相干的人知道。此外,你逃脱之后,不必再来找我,带上门徒去上庸找马良,配合他行动。对了,那张鲁的‘五斗米教’跟你们是什么关系?”
    左慈道:“谊属道友,但不相统属。就跟当年的张角一样。”杨华道:“既然是道友,就该联合!你试着做做工作看。”“是!弟子谨记。”
    “那么,我要离开牢房了,夜里你自己小心!”
第十七章 巧计连环
    杨华离开牢房,刚走出去不远,只见前面张辽匆匆赶来。“咦?文远兄,有什么急事吗?”杨华问道。
    “是有事相求。”张辽把杨华拉到一边,说出了七年前的一桩往事,却让杨华颇为惊讶。
    原来,张辽本是吕布手下,吕布临终时,曾把貂婵托付给了张辽。两人日久生情,但张辽因貂婵曾为故主之妻,一开始犹豫不决未敢娶她,到后来终于想通了,两人正准备结婚,恰值关羽降曹。张辽与关羽有旧,便带着貂婵去关羽府上喝酒,那天张辽大醉,直到第二天清早才醒。谁知这以后貂婵忽然改变了主意,似乎有了极大的心事,不再谈及与张辽的婚事了。张辽十分奇怪,但还是一如既往。不料更诡异的事情又发生,在关羽离开曹营的前夕,貂婵竟离奇地死亡了。张辽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因左慈神算出名,就想求杨华准许他私下里见左慈一面。
    杨华心道,这件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关羽脱不了干系,但究竟事情怎样,确也耐人寻味。不妨就让左慈去动动脑筋吧!我正好可以摆脱左慈逃走的责任。于是杨华假装为难道:“这件事,我公然答应不太好。不如就这样,我委托你替我值夜看守左慈,如此一来,你爱问什么就去问他,我一概不知。”张辽于是称谢。杨华对守卫兵丁打了招呼,就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张辽气急败坏地来找杨华,说是“左慈跑了”,杨华也故作紧张一阵,急忙报告曹操。曹操当场大怒,问道:“谁人值夜?”张辽却是硬汉,硬着头皮答道:“是我!”曹操疑道:“怎么会是你?”杨华立即接过话题说:“是小侄担心自己武功低微,所以请张将军代为值夜,谁知左慈这家伙竟不是武功能对付的。”这一番话,连消带打,既隐瞒了张辽的“私事”,又暗示神仙并非凡人所能对付,为张辽脱了罪。张辽其实早已被算计了,此刻却还在心里大大感激杨华。做人狡猾与否,区别可真是太大了……
    曹操沉吟道:“你们都起来吧,我们去牢房现场看看。”大家到了牢房一看,只见门锁全无破坏,左慈的一套衣服完整地留在地下,人却不见了。曹操奇道:“怎么会这样?就好像整个人忽然蒸发了一样,竟只留下衣裳。”杨华接口道:“也许是变成老鼠逃走了,衣服不能跟着变化,就留了下来……唉,他如果再变回人的时候,岂不是要光腚了?”一句话把大家全逗笑了,气氛顿时缓和,曹操也笑骂道:“真是一个鼠辈!”这时又有兵丁来报,说是左慈的一干弟子也一夜之间全部逃遁。曹操想了想道:“跑了就算了吧,不用去追了。看来他们还是怕我,我是受命于天的!”周围百官全都跪下向曹操贺喜。曹操却是看不惯这一套了,心道,昨天你们还跪左慈呢,今天就转得这么快,真是墙头草!
    曹操一回到大殿,就挥退群臣,只招集了杨华、司马懿等少数一些从不为左慈求情的官员,与众人密商道:“文武百官,大部分是随风倒,左慈来时,都帮他说话,这左慈一跑,又来恭维我。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想些什么?我心中甚是担忧。你们有什么办法能鉴别出来,谁是真心拥护我,谁是口是心非,骨子里反对我的吗?”
    司马懿等人都觉得毫无办法:人心隔肚皮,哪会吐真言?
    杨华是过来人,不禁心中暗笑。看来从古到今的枭雄都有这个担忧啊!已经是权倾朝野,位极人臣,还是会因人心控制不了而焦虑!到底还是后来都居上,后世竟有人能想出先引蛇出洞,再划分出什么派来一网打尽的点子,不可不谓高明!
    曹操毕竟有些阅历,竟看出了杨华面有得色的样子:“杨贤侄,看来你已经胸有成竹了?快说出来听听?”杨华干笑一声道:“事体兹大,还有一些关键之处尚未想好,容我构思全面之后,再来禀报。”曹操点头道:“好啊!大家都可以分头去想,谁先想出好点子,重重有赏!”
    杨华罢朝回到家里,冯菁立刻给他送上一个香吻。杨华奇道:“为什么要主动奖赏我?”冯菁道:“你放走了左慈,说明你还是一个有良心的好人,没有被环境熏陶得冷血无情。”杨华抱起菁儿道:“再冷血的人到你身边也会热血沸腾的哦……我不但放走了左慈,还要告诉你一件喜事……不,我们打个赌吧!上次你判断左慈必定复出,被你赢了,这回我可要赢回来:你猜猜看,我有没有本事做左神仙的师傅?”“做梦吧!你华哥要有这个能耐,那我们所有的人都别混了!”“哈!菁儿,果然你输了!告诉你吧!左慈真的拜我为师了呢!”杨华便把左慈的种种秘密向冯菁一一道来,听得冯菁惊讶不已。杨华再抱住菁儿道:“我赢了!以后就有权继续对你……”冯菁羞红脸道:“不要……”抡起粉拳不断捶打杨华胸脯……两人闹了一阵,杨华收敛道:“好啦,不闹了……菁儿你听我说,这两天准备准备,我们立刻要走了!哎,你的《孟德新书》怎么样了?”
    菁儿道:“副本已经留好了,但正本还差几页。”
    “不能等了,现在走正好!”
    杨华说罢,就叫来徐庶和一直隐藏在暗处的魏延,秘密商议道:
    “现在我们要离开曹操,返回自己地盘了,但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我们必须离开得有道理,以免影响今后的名声,也不能让曹操视我们为第一仇敌;第二,我们必须预防曹兵的追击;第三,我们还要给曹操国内留下一些后遗症,使他一时自顾不暇,无法在我们立足未稳时围剿我们。
    根据以上三点,我现在定下一套连环计策,请你们参考一下。
    连环计中的第一计叫做‘鲁难未已’。今天曹操正好向我与司马懿等人征求计策:‘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手下官员心里想什么,谁在心里反对自己。’我打算把自己心目中一位伟人所采用过的方法,即先故作谦虚,引蛇出洞,再把人群分派,一网打尽反对者的这样一种方法作为计策献给曹操,凭曹操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性格,他必定会采纳此计。这样一来曹操虽然会如愿以偿,但国内定会乱一阵子,够他收拾的,自然没有余力攻击他人了。哼!我要给曹操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天下人’是不那么好‘负’的!
    第二计叫做‘移祸司马’。献此‘鲁难未已’之计者,恐怕将来会遗臭万年!我自己是不可能去顶杠的,所以我会把这计策详细写出来,然后再找个缘由遗落在司马懿那里。司马懿目前官位不大,正在拼命往上爬。他求赏心切,必定会抢先向曹操献计。这样一来,虽然他会风光一时,将来可是够他受的!
    第三计叫做‘借题发挥’。司马懿在向曹操献计获得认可之后,害怕我第二天去曹操那里与他争辩,必定会在当天夜里对我进行暗算。司马懿是个‘无毒不丈夫’之人,要使出什么诡计尚未可知,因此魏大哥你要带人在当天严密监视司马懿,看他跟些什么人接触,以便有所准备。当初我进曹营仕官的时候,曾与曹操约定,如果有人争夺我的功劳或者谋害我的话,我立刻就走人。现在司马懿这两条都占了,我走得堂堂正正,不管今后形势怎么变化,天下人决不会说我背主弃义,曹操也不会视我为死敌。
    第四计叫做‘金蝉脱壳’。由于菁儿还有最后一些《孟德新书》未完,曹操绝对想不到我们突然会走。我们就在司马懿暗算我们的当夜提前撤走。只带必要的东西,不要多带坛坛罐罐,带不走的秘密一概销毁。钱财等物提前一天转移到城外,到时候只是空身走人,利用爬城钩索悄悄翻出城外,神不知,鬼不觉。
    第五计叫做‘奇阵俘敌’。现在徐大哥已经精研了经过我们改良的八阵图,我们躲在嵩山的士兵也都排练过了,我们就在那里布下一阵,拦截追兵。由于曹操并不知道我们会往哪里去,因此必然分兵多路去追。这样每一路人马不可能多,凭我们的兵力就有可能战胜其一路。我们布阵的目的是活捉这一路的主将。这样,敌人将无法继续再追,使我们能够从容远遁。
    好啦,各位说说看,我的连环计设置得怎么样?”
    “妙计!简直天衣无缝!”魏延赞叹道。
    “不过,由于司马懿的暗算阴谋是未知的,就要百倍提高警惕,否则会功亏一篑!”徐庶提醒道。
    “不行!我不同意你的‘鲁难未已’之计!”冯菁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
    “为什么?这可是我最重要的一条计策啊,要是没有了它,后面的计策者统统无法实行啊!”杨华急忙问道。
    “唉!你自己应该清楚,这种政治浩劫一旦发生,会有多少人遭殃?假定人群是平均分为‘左、中、右’的,那么就会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波及!在这个年代,一旦被认为有罪,是有可能杀头的。你这计策和集体屠杀有什么两样嘛!”
    杨华连忙解释道:“菁儿!只要我们一走,他们就是我们的敌国啊!敌国的灾难,是我国的幸福。这你还不懂?”
    冯菁却咬住死理道:“什么敌国?他们也是炎黄子孙!我的良心可不象你那么厚黑。”“这……我……”“告诉你吧,华哥!如果你硬要这么做,我会非常鄙视你!”
    “唉……这怎么办?”杨华急得在屋里来回直转。最后他想到,菁儿这朵校花还是不能不顾,要不然一旦回到现代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于是杨华无奈地说道:“好吧!那我就把‘鲁难未已’改动一下,给曹操留下两个锦囊妙计,使他在关键时刻能把灾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行了吧?”
    于是杨华让冯菁立即缝制了两个锦囊,在第一个锦囊里留下的字条写道:“文不及武,官不及民,死不及生。”在第二个锦囊里留下的字条写的什么,暂时卖个关子!
    杨华对菁儿说:“你把这两个锦囊封好,托人送到义父程昱那里,告诉他,在曹操内政第一次遇到重大疑难之时,打开第一个锦囊;第二次遇到更大危机时,打开第二个锦囊。不到时候别打开,因为不到时候必然看不懂,反而坏事。”当然,杨华自然是把锦囊妙计的用意向冯菁作了解释。
    冯菁高兴得当场给了杨华一个香吻:“我代表我的良心,谢谢你!”
    杨华叹道:“可是这样一来,曹操明年就会仍有实力率百万大军南下。他自己国内固然损失小了,可荆州人民却遭殃了……而且,我统一天下的步伐不知要推后多久了啊!”
    冯菁缓缓靠在杨华肩头,幽幽地说道:“对不起!华哥,这次我太任性了!以后都听你的……”
第十八章 龙归大海
    第二天早上,杨华嘱咐各人按计划分头行动,他自己则带上了一卷早已写好的“鲁难未已”操作计划,前往司马懿府上。他这计划是专给司马懿看的,当然只有操作部分,并无后果分析,而且名称另取了一个。
    司马懿府邸坐落在城中僻静之地,外表看上去十分简朴,与他的身分相称,但往里一走,就渐渐展现出奢华来了,看来其人还是很懂得享受的。
    司马懿时常到杨华府中坐客,今日杨华回访也很正常。只见杨华似乎十分高兴的样子,炫耀说献给曹操的计策已经差不多了,这次定能邀得重赏,位极人臣云云。司马懿出于好奇,很想知道计划内容,杨华却只是与他交流了几个小问题,其它一概保密。司马懿于是借口为杨华庆贺,在自己府中请杨华喝酒,想借机多套出点情况。杨华虽是一字没说,却也喝得铭鼎大醉,摇摇晃晃说道:“我一高兴就喝得太多了,看来今天要睡一整天了……”临走时却从袖中掉出一个纸卷而不自知。
    司马懿送杨华回来,赶紧拾起纸卷一看,卷首赫然是“反左计划”四个大字。再往下看,其中内容竟是万般离奇,匪夷所思!司马懿一口气看完之后,简直是拍案叫绝!亏他杨华想得出来!妙就妙在借左慈事件为起因,以曹操名义,发现自己存在严重缺点,发现百官皆有异议,于是广开言路,听取众人呼声。这一切来得是那么自然,毫无作伪之嫌!至于大家真的畅所欲言之后,嘿嘿……哪就有得好看了!这可真是一个骗尽天下人的大手笔,非枭雄而不敢为!
    司马懿自然想到,如今这份计划落到我的手里,岂非天助我也?于是马不停蹄,立即面见曹操,道出计划内容。曹操闻言大喜,却又狐疑道:“这是你想出来的计划?”司马懿心中略一紧张,却不答反问道:“主公不是曾说‘谁先想到,必有重赏’么?”曹操略作考虑便道:“好吧!你的计划十分详尽,确实有可能让人说出内心想法。此事至关紧要,又需严格保密,我便将你官升两级,专门操办此事,直接向我报告。只许办好,不许办坏!”“谢承相!”司马懿高兴极了!
    司马懿走在回去的路上,一阵冷风吹来,使他忽然想到,明天杨华上朝,必将此事争辩出来,自己未必辩得过他,那时官位岂不是立即丢了?也罢!一不做,二不休,只好先下手为强,对不起杨华了!但怎么对付他呢……眼珠一转,忽然想起甄宓事件,于是灵机一动,竟打马直奔曹丕府上而来。
    曹丕问道:“仲达何事?”司马懿道:“与甄宓有关。你可知甄宓原本已做了你的妻子,却为何被主公送走了吗?”曹丕道:“不知。当时只是军令。虽然不舍,也只能放弃。”
    司马懿道:“我最近才知,全是杨华使坏所致!”
    “什么?竖子竟敢如此?”曹丕又惊又怒。
    “曹植经常出入他的府中,显然他是在帮曹植打压你。曹植通过他,在主公面前日益获得好感。此人不除,公子永无宁日。”
    “可是他与我父关系贴近,我一时奈何不得啊!何况即使杀了他,甄宓也不能回来了。”
    “错了!至亲莫若父子。你杀任何人,主公都难以将你治罪。何况只是暗杀,神不知,鬼不觉。至于他那妻子冯菁,美貌不亚于甄宓,岂不就顺便归了公子你了么?”
    曹丕忽然冷笑道:“你一番话的确有些道理,可你鼓动我干这事,自己有什么企图呢?”
    司马懿也笑道:“公子聪明!”于是把自己刚盗得杨华密计献与曹操一事透露了出来,说:“这次主公已命我操办‘反左计划’,此计严格保密,曹植定然不知,凭他性格,定会说些主公不爱听的话,公子不就得势了么?如果被杨华明天将权力反夺回去,你我都将永无翻身之日。还请公子当机立断!”
    曹丕在屋内反复走了几圈,最后下决心道:“好!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今晚行动!”
    当晚,曹丕司马懿点齐人马秘密包围了杨华住处,悄悄冲进去一看,屋里竟然空无一人,只有一根残烛摇摇晃晃,弯着腰,像是对他们发着无声的嘲笑。正中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大印,并有一封辞官信。司马懿见状道:“没想到竟被他闻到风声走了!唉!辞官走了也好,这现场就别动了,我们撤回,装不知道,让别人发现去!”
    第二天一早,曹操接到报信,说是杨华冯菁二人辞官走了,大吃一惊!立即有人递上杨华的辞官信:“我与伯父当初约定,若朝中有人冒功或者陷害于我,当容我辞官而去。当时伯父也曾说过,若遇此事,可直接上诉于伯父。但如今害我之人,众说不一,因而无法上诉,只得弃位逃走。望伯父能遵守协定,小侄幸甚!”
    曹操急忙问道:“你们有谁知道杨华他们会往哪里跑?”众官却是一概不知。曹操无奈,只得急点一万人马,命令张辽、徐晃、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夏侯敦、夏侯渊、张燕、张颌,各领一千,兵分十路分头追赶。
    同时,曹操径直前往程昱府中而来。因程昱是冯菁义父,想看看他是否知道些什么消息。到了府中一问,程昱也是一清早才转接到冯菁一封书信,内中说明告辞之意,并留下两个锦囊,说是承相遇有内政疑难时可以解疑。曹操立时便要看那锦囊,程昱道:“我已看过,根本不懂,说明不到时候拆看只能徒乱方略,承相不如不看。”
    曹操沉吟道:“我现在便有疑难。那杨华为何突然出走,究竟是谁要害他?”便把杨华辞官信递给程昱道:“‘害我之人,众说不一’,仲德兄可曾听说过?”
    程昱一看便道:“这上面已写得明明白白了,承相如何还要问我?”
    曹操疑道:“是吗?”接过仔细一推敲,猛然醒悟道:“众说不一,这‘不一’二字拼起来岂不是个‘丕’字,难道是丕儿?”程昱赶忙道:“是承相自行猜出,我并未说。”
    曹操回到大殿,气不打一处来,急忙找来曹丕,劈头便问:“你可知道杨华为何逃走吗?”曹丕不笨,立时知道隐瞒不得,于是答道:“是!”
    曹操猜也猜测到了双方恩怨起由,沉思良久,到底还是儿子比较重要,于是不动声色地又问:“还有谁知道?”“司马……”曹丕不得不说实话,他对曹操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谁也不准传扬出去!否则,哼哼……”“是!”
    这件事情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被揭了过去,百官都只以为杨华被不知名的人迫害而走。
    ……
    嵩山,是五岳之一,几百年后在其少室山下将会建起一座千古名寺——少林寺。可惜现在的少室山还什么都没有,只有傍依大路的一片树林和野花野草。然而,这里作为战场倒也合适。
    山脚下,杨华等人与隐藏在这里的己方部队会合。原本杨华只要五百人,但魏延为保险起见而增加到一千人,实力是足够了。
    早有探子报知,大将徐晃领一千兵马朝这里追来。众兵将急忙在路口按八阵图排布,严阵以待。
    两军终于对阵,徐晃高叫道:“锦川兄何故走得那么急,承相还想再与你叙叙话。”杨华哂道:“有人害我,若走得不急,早作刀下之鬼了!公明兄与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苦苦相逼?”
    徐晃苦笑道:“军令在身,不得不尔!”
    杨华缓缓退入阵中道:“你要念及交情,就转身回去,否则,放马过来吧!”
    徐晃大喝一声“休走!”便领军追杀过来,深入阵中。一开始还能看到杨华影子,但时间一长就无影无踪了。徐晃在阵中只见一排排的人墙,和清一色的旗帜,似乎无穷无尽,完全看不到阵外,分不清东南西北,这才知道这个看似旗帜相同的阵,原来绝不简单。无奈之下,只得往人群空隙处冲杀,希望能够出阵。谁知路好像越走越远,却不管怎么转仍在阵中。只杀得他筋疲力尽,忽然边上闪出魏延,轻舒猿臂,将他擒住。剩下兵丁也都脱力被擒。
    徐晃被带到杨华跟前。杨华道:“我原让你转身回去,你偏不肯,现在被擒,让我好生为难!”徐晃道:“杀便杀吧!我无话可说。”杨华现在不想激怒曹操,便说:“我与曹公并无仇恨,眼下只想把你放了,你可还会再追?”徐晃说道:“锦川兄此举恩同再造,我岂是那种厚颜之人?绝不会再追了。”
    “那好!我先扣留你军队的所有武器,把人员放还给你,你带领他们退军三十里等候。三天之后,必有人用车送还你们兵器。那时你们再返回。”
    徐晃感叹道:“锦川兄想得真周到,谢谢!那么,我们就此告辞了……来日必有一报!”
    后来徐晃回去之后,只说并未追到杨华,将兵败之事瞒下,自然也就不会再有追兵了。
    ……
    徐晃退走之后,众人带兵绕过宛城,向上庸行去,渐渐脱离曹操地界。正所谓:“打开樊笼飞彩凤,顿开金锁走蛟龙”。眼下将是虎入深山,龙归大海,杨华等人看着四下青山绿水,头顶蓝天白云,心情格外舒畅。
    这一日,路经一处山口,忽见前面一队身着刘备军队服装的兵马拦住去路,其中一人高声喊道:“锦川兄,我等已在此恭候多时了!”大家都没料到刘备方面竟有这样一手,一时之间大惊失色……
第十九章 言者无罪
    大家都被眼前突然出现的兵马吓了一跳。还是徐庶眼尖,他小声说道:“对方虽然穿着刘备军的军服,但没有打出旗帜。”魏延也道:“是啊,旗乃军中之魂,没打旗号,说明他们没有战意。”
    果然,对方主将见到杨华之后,迅即滚鞍下马,飞奔而来。杨华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寇封!
    “杨大哥!终于等到你了!”寇封气喘嘘嘘地说。
    “原来是元启兄,真好久不见了……究竟怎么回事?简直吓了我们一跳!”
    于是寇封说出一番话来。
    原来,寇封听说杨华离开刘备之后,一直十分怀念。后来,听说杨华到了曹操手下,成为光禄大夫,轻而易举地平定了襄平,招降了二袁,更是仰慕不已。
    前些天,寇封在樊城附近游荡,忽然遇到了准备前往上庸的左慈。左慈见了他便说:“小伙子!我看你好像错过了一场富贵,所以现在游荡于本命之外。”寇封惊奇地问道:“您就是左神仙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早先也有位高人曾对我说过,会有一个未来的帝王要来收我做义子,但伴君如伴虎,我不到三十便会夭折。于是我就躲了过去,结果现在就无所事事。”
    左慈赶紧继续一算,说道:“可不是么?你原先真是活不过三十。那位给你推算的高人真神人也!他是谁?”寇封道:“便是现今的光禄大夫杨华杨锦川先生!”
    左慈失惊道:“哎呀?那是我转世的师傅啊,怪不得如此高明!此难是躲藏过去了,可是你现在是‘生于非命’,如果不主动找些事做,会一直游荡下去。不知有什么打算?”
    寇封道:“我很想去投奔杨华,可他现在在曹操那里,我不敢冒然前去。”
    左慈听了笑道:“如果这样你就不必去许都了,只在通往上庸的道路上等待便是,我师不日即来。”
    左神仙的话,岂有不信之理?寇封觉得不能空手而去,于是变卖了一些家产,招慕了两千私兵,来到这里等候。
    杨华听了这一段情由,真是大喜!连忙拥住寇封道:“元启兄弟!真是太谢谢你了!欢迎你加入我们!”又赶紧引众人以及冯菁与寇封一一见面不提。
    大家兴高采烈,三千多人合兵一处,渡过丹水。然后排成一字长蛇,沿着逶迤的山路,向上庸前进。万里蓝天之上,不时飞过北回的大雁,向这支队伍频频招手。正所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许都城内,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贩夫走卒,这几天也都是面带喜色。原来曹操竟广开言路,向一切人征询自己的缺点、和怎样治国的方略。这简直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的事,于是,人人奔走相告。兴奋者有之,狐疑者有之,嚏之以鼻者有之,无动于衷者反而少见。
    这一天清早,议事厅大殿之上,曹操所在的案桌堆满了黄金。正当大家猜疑不止的时候,曹操站起身来对百官说道:“各位!左慈事件引发了我深切的反思。当时,百官之中竟有绝大多数反对我的决定!我那时虽然愤怒,但这几天想来,却感到这不是什么坏事,是好事!长期以来,我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一意孤行,以至于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令大家很不满意。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