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志X-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怎么什么都没有?是不是坏了?”杨华便把由于冯菁“年令不足”而与计分器软件冲突,从而被游戏“屏蔽”的事说了一下。
    冯菁歪头想了一下道:“不对!虽然年龄小而被计分器软件屏蔽是有可能的,但情况一定没有这么简单!我感到,我们所在的环境绝不是能被软件控制的游戏幻境,而是经由时空隧道来到了真真实实的三国时代!华哥,你不妨求证一下,在你的计分器里,已有最近认识的很多曹操手下将官,他们的地址栏里现在都注明为‘许昌仕官’,如果过一阵子,有哪些人被曹操派遣出去了而你又不知道的,看看计分器上的地址标注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你不知道,它就不变,那就说明这些人物的行为根本不受软件控制,软件只是记录我们的个人成绩和所见所得而已!”
    杨华一听,也感到很有道理。他想起临来前那个秃头负责人在向他解说“几乎完全逼真,绝对有身临其境之感受”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竟十分诡秘!确实很值得怀疑!杨华道:“好!我们就这样求证一下!不过,这个结论的得出还有待时日啊。菁妹,你是根据什么来怀疑这里是真实三国时代的呢?”
    冯菁幽幽道:“你们男人就是粗心。根据我在这里的遭遇,一旦不吃饭就会饿和消瘦;一旦生了病会发烧;一旦遭受鞭打,还会有铭心刺骨的疼痛!这样看来绝不是什么幻境!”
    “哦,原来你竟然吃了那么多的苦!”杨华怜惜地双手抱住冯菁,“你还被人鞭打过么?”冯菁叹道:“那时我刚做丫环,有些规矩不懂,时常出错,就会捱打。后来就好多了。”杨华抱紧冯菁问道:“他们怎么打你?”冯菁害羞道:“我不想说。”“不说不行!”杨华摇晃着冯菁。“唉,你是丈夫,就不瞒你了,”冯菁小声道:“他们把我脱guang了,吊起来打。”
    杨华怒道:“什么人竟敢这么亵du我们小仙女的身体?看我立刻杀了他!”冯菁叹道:“只是程昱家的仆妇,算了!这时代女人很低贱,丫环更是最底层,根本不被人当回事。所有丫环都是这样的遭遇。”“有男人打你们吗?”“除非有重大过错,才由主人亲自责打。”“哼!这个万恶的世道,看我不把它搅个天翻地覆!”
    冯菁温柔地靠在杨华肩头说:“我知道你有理想,有才气,有正义感,但这是真实的三国时代啊!我们只能既来之,则安之。唉,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能回去呢!”杨华道:“可能计分器积分到一定程度,会自动触发返回的时空隧道。”“那……如果你的积分已够,而我的积分还没完成,华哥,你会不会弃我而去呀?”冯菁担忧地问道。
    杨华顿时激起男儿万丈豪情,起立发誓道:“那我就永远留在这三国时代,陪伴菁妹,直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冯菁感动地站起身来,不顾自己一身亵衣,紧紧地抱住杨华道:“华哥……你对我真好!”
    杨华爱怜地抚mo着冯菁那冰肌玉骨般的藕臂,轻声问道:“你身上会不会留下鞭痕?”“好象没有。”“让我看看?”“嗯……不……”冯菁扭捏道。但她忽又一声银铃般的脆笑:“想不到智计百出的杨大军师,想偷看小妹身体也只能使出这么拙劣的计策?”杨华真拿她没办法:“我这是让着你!才遵守‘三难新郎’的约定。”冯菁意味深长地说道:“其实在约定之外也还是有办法的,你想想看?”“什么办法?”冯菁狡猾地一笑:“我才不会和你说呢!”   过了一会,她又依着杨华,吹气如兰地说道:“华哥,在这三国时代,其实男人就是女人的天,有任意责罚打骂之权,所以我能嫁给华哥你,真是好福气!昨天我忘了一件事,今天想再求你答应,行么?”
    杨对于这类“答应”已经产生警惕,于是问道:“什么事?先说来听听?”冯菁扭捏道:“嗯……求你不要学这个时代的样子,借着责罚我为名,来偷看我的身体……”
    “哦!”杨华顿悟,“这事嘛,我好像可以……”“答应?”
    杨华却戏谑地看着冯菁的美目道:“不——答——应!嘻嘻,你正好提醒了我,怎样既不违背诺言,又能一亲芳泽!啊,我现在就要……”
    冯菁立即缩成一团,微微颤抖:“别……我现在没犯错,你怎么可以……”杨华坏笑道:“没听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你有事没告诉我,这就是‘错’!嗯,作为主人,我可要行使‘责罚’权力啦……”“啊……等等……我还没有梳洗……”
    正当满室春guang无限之时,外面却传来一声高喊:“杨大人!冯大人!承相有请!”冯菁笑道:“真是上苍有眼,让你阴谋不能得逞!杨大人,快把我放开吧?”杨华无奈道:“怎么你也是大人?”冯菁道:“我是书记官啊!曹操还是有点魄力的。”
    ……
    曹操在书房接见了他们,先是询问婚事是否美满,再问一些生活情况,最后书归正传,曹操道:“想听听贤侄对于任职一事有何想法?”杨华道:“我这人喜欢天马行空,别给我官职了,我只做菁儿的丈夫便可。”边上冯菁一阵偷笑,杨华立即感到失言了:这年头那有妻子为官丈夫看家的?还好曹操只以为是谦逊之辞,说道:“不管如何难开口,都请说出来听听。”杨华一看这官不做是不行了,于是说道:“我想请伯父答应两个条件,我才为官:第一,要么不做,做官就做大的,不受太多人的管束,也没有太多的杂务,才能有时间不断提高自己学问。第二,我不喜欢与同僚内斗,如果有人跟我抢功冒功,甚至阴谋陷害,那时伯父须得同意我立刻走人。”
    曹操点头道:“你这两条都不难办。第一,根据你的要求,我可以授予你光禄大夫一职,直属我管辖。第二,我这里不同于袁绍,一般不出现内斗。主薄为陈琳,铁面无私,功劳分明不会混肴。一旦有事贤侄亦可直诉于我。”于是杨华就任“光禄大夫”。事后得知,这是一个地位崇高的闲职。
    曹操又道:“既然贤侄已经任职,那么我这里正好有一件军机要务需要请贤侄参谋。”这时冯菁知趣地问道:“伯父需要我回避吗?”曹操道:“你们既是夫妻,就不必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曹军此时已击杀袁谭和乌桓蹋顿,仅剩袁尚、袁熙领着不到一万兵马投奔辽东公孙康而去。辽东路途遥远,目前已是冰天雪地,曹兵冬衣不足,目前只好在易州等待给养。朝中有战与不战两种意见。
    杨华一听就知道,曹操倾向于不战,那是郭嘉的遗计。于是笑道:“战的意见不可取。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对么?”
    曹操大喜道:“想不到贤侄的想法竟与郭奉孝遗计不谋而合,真是令我太宽慰了!”
    杨华暗道,我却要将此计变动一下,使它对我有利。于是说道:“公孙康久不臣服,而且时常勾结蛮夷犯我华夏,比起二袁来,他更不是好人!如果他杀了二袁提头来献,我们反而没有理由再剿灭他,终久成为边塞一患!反而是二袁,如杀了公孙康,并不能在辽东立足,除了投降朝庭别无出路。”
    曹操抚须问道:“这样做有可能吗?”杨华笑道:“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促成此事,令二袁归降!”
    曹操沉吟道:“只是贤侄刚来……”杨华笑而不做声,只是向冯菁努了努嘴。曹操笑问冯菁道:“菁儿啊,过几日你夫婿便想去建功立业,你可舍得?”冯菁道:“杨郎新来,未建尺寸之功无以服众,自然需要有所建树,只是希望早去早回,以免相思之苦。”曹操本来是担心杨华不可靠,但被杨华误导于儿女情长之中,心想,既然他们夫妻如此相恋,想必不会背反。于是问道:“贤侄何时可以启程?”
    杨华却道:“欲行此事,还需向承相要一个人。”“谁?”“甄氏!”
    “这……”曹操一阵犹豫,因为甄氏原为袁熙妻子,如今袁熙未死,就已经打算弄来改嫁曹丕了。杨华叹道:“既然这样,就当我从未献过此计。只是,敌方妻子轻易接纳,须防张绣之祸重演。”
    曹操闻言一惊,张绣之祸令他心有余悸,当年他纳了降将之妻,结果导致典韦战死,长子归天,自己也险些没命。曹操长叹一声道:“贤侄提醒得是。当以国事为重!我这就修书命曹丕送甄氏过来。”
    杨华道:“兵贵神速,用计亦然。可用军令让他软禁甄氏在冀城等待交割,我一去就带走。这样快些,也不容易出差错。”
    曹操道:“就依你的意见!”于是曹操下了军令。杨华心道,曹丕啊,为了我的大业,只好让你忍痛割爱了!他知道曹丕眼下正与曹植争宠,暂时不敢做太出格的事。
    于是,杨华准备出行,冯菁继续整理《孟德新书》。
    几天后,魏延秘密赶到。杨华原先与魏延制定的计划是立即将冯菁偷渡出境,但冯菁希望获得全套《孟德新书》,杨华也认为这很重要,因为他目前只是跟据“预知”来指挥战斗,迫切需要一本完整的兵书。于是决定冯菁暂且留在曹操身边,而魏延则化装后伴随杨华一起去辽东。
    杨华轻装简从,直驱冀州。见到曹丕后,杨华表示歉意,说是自己来取甄氏,不过奉命而已。常言道,“军令如山倒”,曹丕尽管不愿意,也不得不将甄氏交出。袁绍之妻刘夫人似有不满,杨华吼道:“袁家之事,由不得刘姓妇人作主!你卖子求荣,必当遗臭万年!”
    杨华对甄氏说道:“男子休妻,也要有‘七出’的理由,你丈夫仍在,暂时不要另作它想,将来如果功成名就,也有你一份功绩。”那甄氏果然是人间绝色,盈盈一拜,即香风拂面,檀口轻启,如莺啼婉转:“全凭将军做主。”杨华如果没有与小乔冯菁交往的经历,只怕还真抵挡不住。心道:“袁熙有妻如此,又扔在一边不去陪伴,等于是开绿帽子工厂嘛!”
    接近辽东襄平城之后,众人尽皆化装,尽量不显眼。进城打听二袁情况,原来还住在驿馆,等待公孙康的接见,而公孙康却称病不见。
    杨华听说此情此景,却是尽在意料之中。于是准备停当,怀揣甄氏书信,与魏延一明一暗,接近袁尚袁熙所住驿馆。
    忽听墙头一声呼喊:“好大胆的刺客!拿下!”顿时周围涌出百十号人,刀枪并举!
    杨华急忙左手持书,右手持剑,摆出一个阿拉真神的形象,背靠着南墙,威风凛凛地一声大喝:“住手!甄氏书信在此,尔等休得无礼!”这一声断喝,原是杨华跟张飞所学,运足了中气,声如巨雷,众人全都惊呆了。
    这时,驿馆里急急奔出一个人来!
第十二章 收降二袁
    却说驿馆内急急奔出一人,正是袁熙!他听得外面人声嘈杂,忽然又有人高喊甄氏书信,急忙跑出来看个究竟。见到对方只是一个人,便立即喝退护卫,令人拿过书信一看,果然是甄氏亲笔。于是问道:“甄氏现在在哪里?”
    杨华回顾左右:“此地不是说话之处,我们进屋再谈。”
    进到屋里,袁尚也在。袁熙与袁尚简略交待了几句,袁尚连忙让座,左右奉上了茶水。袁尚问道:“我的兄嫂甄氏,听说那曹丕已经……莫非是谣传?”杨华道:“幸亏苍天保佑,我已经把她带来了。等一会儿可以当面问她。”袁熙听说,急忙长揖到地:“真是多谢先生了!冀州城破之日,听说甄氏被执,我简直是心如刀绞!谁知天见可怜,竟然还能有重逢的一天!不知现在何处?怎么不带她一起进来?”杨华皱眉道:“只因城中极不安全,所以才让她化装躲在暗处,我先过来察看情况。”
    袁尚急忙问道:“这襄平城内,有如此不安全吗?”
    杨华故作惊讶道:“咦?你们二位还不知道吗?”他于是就把自己早已“预知”的情况说了出来:“那公孙康之弟公孙恭已向其兄献计,如果曹操进兵,就暂且与你们二位合兵拒敌;如果曹操退兵不攻,则准备拿你们二位项上人头去给曹操献礼!如令曹操已作出退兵之势,公孙康只等消息确实便要动手,你们二人朝不保夕,却还蒙在鼓里?”
    袁尚大怒道:“公孙竖子!竟敢如此?看我立即挥军灭了他!”
    袁熙道:“三弟息怒!对方兵多我方兵少,又占着主位,而且我军还驻防在城外,强攻困难,不可妄动。”又对杨华问道:“先生这消息可靠吗?”
    杨华道:“我原是刘备手下军师,只因曹操扣压了我的妻子,我不得不转入曹操帐下。曹操手下第一谋臣郭嘉,临终时献计说:‘若急攻辽东,则二袁必与公孙联合;若缓之,公孙惧怕袁氏并吞,必然相互残杀。’曹操于是打算将征东将军一职授予公孙康,使他杀你二人,我也曾参与谋划,岂能不知?”
    袁尚问道:“那么,先生的来意是……”
    杨华道:“我既然本是刘备军师,被迫才归于曹操,岂能没有私心?我久仰袁公仗义,痛惜二位公子是忠良之后,不忍心眼看着二位归于黄土,于是便向曹操建议:‘公孙康常勾结异族入境抢掠,是华夏之大敌。宁可二袁杀公孙康,不使公孙康杀二袁。’曹操被我说动,授我便宜行事之权,我才趁机救出甄氏,来到这里急见阁下。”
    杨华这些话全是事实,说得坦然,毫无造作,所以袁尚立即信了。袁尚道:“原来如此!先生高义,十分感谢!但我与曹操不共戴天,岂能便降?”杨华道:“且听我一言。当年令尊本初大人,拥兵百万,手下谋臣良将无数,仍旧不能对抗曹操,实属天意。如今公子兵马不过几千,手中并无寸土,究竟意欲何为?不如偃旗息鼓,等待时机吧!如果时机不来,则陪伴娇妻美妾,幸福快乐地渡过一生;如果时来运转,那时重新振臂一呼,东山再起,又有何不可?”
    袁尚道:“唉!我眼下处境,岂有不知?早知复国无望,只是这一口气咽不下!我现在只想报仇血恨,杀个痛快!”
    杨华道:“公子要想雪恨,更要保存有用之身!眼下报仇,非其时也!只图杀个痛快,不过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对报仇有何益处?据我所知,不到两年之内,曹操就会以百万大军南征,而且会被杀个片甲不留。到那时候还怕没有机会吗?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难道两年就等不及了?”
    袁尚动容,问道:“你说的当真?”杨华道:“公子不妨打听打听,我杨华一向神机妙算,何曾有过虚言?”袁尚又问:“既然先生算无遗策,怎会妻子会被曹操所执?”这一下击中要害,杨华脸色一红,不过他马上又说出了一番理由:“这个嘛……你要知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然的话,天下岂非早就被我一人得了?再说,女人的事情总是麻烦,那小丫头不听话,叫她往东,偏要往西!唉,显奕兄,不知阁下有否同感?”
    袁熙果然是“同道中人”,忙说:“那是!那是!女人的确难以管束。”又对袁尚说道:“三弟,这杨先生在刘备手下之时,曾以万余人马击败曹操十万精兵,决非寻常人物!”
    袁尚点头道:“先生用兵神出鬼没,我也有所耳闻。不知眼下局面,如要东山再起,该当怎样应付?”
    杨华心中暗道,他问出这话,说明事情已成了一半。于是抖擞精神说道:“首先应当设计斩杀公孙康兄弟,以其人头献给曹操。由于曹操手下袁氏降将不少,必然会厚待二位,但也一定会给你们有职无权的官做……不要急,且听我把话说完!眼下想要暗自招兵买马是不可行的,那一定会被发现。但可以干一件事,而且是对将来打天下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事。”
    杨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二袁全都引起高度兴趣,洗耳恭听。
    杨华继续说道:“那就是以袁氏的家财,组建一个情报网,也就是分散在各地的秘密情报部队。其任务不但是搜集情报,有时候还可以搞暗杀和抢劫人质。那大贤良师张角在黄巾起事之前,不就是这么做的么?只可惜他做得不机密,中途就让人发现了,不得不提前起事。作为真正的情报部队应该是这样的,且听我细细道来!”
    于是杨华就把克哥勃和中情局的那一套搬了出来,什么洗脑、特训、单线联系、互相监视、密码、暗号、以及信鸽传信、鼓声传信、反光传信、水流传信、旗语等等,凡是这时代可以用得上的全都一一道来。袁尚袁熙二人听得目瞪口呆。
    二人如梦初醒,叹道:“如果真能建成这样一支部队,取曹操项上人头简直易如反掌!”杨华笑道:“取一人之头何用?要的是整个天下,要统一全国,而且威振海外!”
    袁尚长叹一声道:“起初我还略有雄心壮志,可刚才听了先生一席话,我感到与先生相差太远了!我自忖不是能当主公的料,真到起事之时,还是由先生做我们的主公吧!只要灭了曹操,我就雪恨了!”
    杨华其实要的就是这句话,但他这时仍旧再三推辞,谦逊一番,最后说道:“谁做主公,等到起事之时再做定夺吧!今日我对二位推心置腹,务必严守秘密!”又转过头对袁熙说道:“即使妻子也不可相告!”“一定!一定!”
    杨华继续说道:“据我估计,由于二位熟悉马战和对付外夷之法,降曹之后,可能会有一人被调动到安定城驻防,那时应当忍耐,切不可做勾结外夷损我华夏之事,那会得不偿失;另一人可能会被留在许昌洛阳一带,可以伺机转移袁家财物,用于情报部队。但暂时不可与旧将连络,以免曹操起疑。”袁尚袁熙不住点头:“先生所言极是。”
    这时杨华笑道:“最机密的事情已经说完,显奕兄,见见自己的娘子吧!请派些卫兵跟我来!”
    不一会儿,杨华带来了甄氏。袁熙一见,真是百感交集,自有一番虚寒问暖不提。那甄氏当然不会说出自己曾shi身于曹丕的事,只是说当时曹丕正要霸占她,却被杨华手持军令,如同天神般地赶到,随即英雄救美而去。袁熙袁尚自然是更加感激不尽。
    一番哭哭啼啼之后,二袁终于情绪稳定。袁尚问道:“如今当务之急是对付公孙康,但敌强我弱,,不知有何妙计?”杨华道:“敌方将官不多,只有公孙康、公孙恭两兄弟,可以采取‘斩首行动’!”二袁听了一楞,杨华连忙解释道:“这个意思是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先采用美人计,如此如此,把公孙康引诱出来,伺机除掉……却不知公孙康是否好色?”
    袁尚道:“公孙康三十出头,岂有不好色之理?”“那就好!”杨华接着说道,“我们预先从城外军营中选拔百十来个机灵的士兵,化装成百姓隐伏于城门内侧。而城外兵马天一黑就赶紧用棉花和布包裹马蹄待命。夜里,美人计得手,擒了公孙康,立即打出信号弹……啊,这是我发明的一种类似火箭的东西,能在空中发光和停留一段时间。城内伏兵一见信号立即干掉守门士兵打开城门;城外兵马一见信号立即冲入城内;你这里的近卫,先干掉公孙康的随身卫兵,然后立刻去公孙恭的住宅门前埋伏。公孙恭一听到城内大乱,必然会出门去寻找公孙康,并企图组织抵抗,我们就把他击杀在门前。这样,敌方群龙无首,虽然兵多,必然溃散。”
    “此计大妙!”二袁立即暗中布置。
    却说那公孙康,自从听了公孙恭的计策之后,随时都在注意曹军动向,这几日听说曹军已在退兵,便已开始动除掉二袁的脑筋了。只是由于曹操历来狡诈,所以要等消息进一步确实再动手。这一段期间,他对二袁一直谎称有病,避而不见。这一天,手下忽然报告说有一美女求见,自称可以治病。
    即使是好奇,也该见见!于是公孙康便传令接见。只见一名绝色美妇,后跟一位长随,走了进来,先是嫣然一笑,再盈盈一拜说道:“妾身乃是袁熙之妻,名叫宓儿,略通医道,我家主公听说将军有恙,心急共同抗敌之事,便着妾身前来给将军瞧病。”说罢,美目流盼,秋波送情。
    天哪!世上竟有这么美丽的女人!来人自称袁熙之妻,莫非是二袁急了,便用美女来贿赂?嘿,不吃白不吃!公孙康想到这里,急忙故作呻吟:“哎哟,我是有病啊!你看,我这心口不舒服,宓儿,你摸摸看……”
    那宓儿扑吃一笑:“将军大人,我早看出来啦!你得的是‘狐惑之病’,这病呀,我包管能治!”“哎呀美人啊,那你快给我治吧,我等不及了……”“大人!你稍安忽躁,这配药啊,白天不方便,须得另辟静室,斋戒焚香,等候夜深人静,才能配出好药来啊!我这已经在馆驿之外另辟静室了,就在……只等今夜,药便出来了!”
    宓儿接着盈盈一拜:“将军大人,妾身要去准备,暂且告退啦!”临走又回眸一笑:“将军,别忘了拿药啊!”
    那美妇已走了许久,公孙康的魂儿没有回来。他想,即便我要宰了二袁,这到口的美食也要先尝一尝。二袁有求于我,岂敢把我怎么样?嘿,他只想到了算计别人,却没想到别人算计他。所谓“色胆包天”便是如此。
    这种事,公孙康自然也不会去通报公孙恭。入夜,他先派亲卫去探察了一下,回报说只有美人一人在秉烛夜盼。到了半夜,仍无异状,他再也忍不住了,带了少数亲兵,径往甄宓住处奔去。进屋之后,美人果然深情款款为他宽衣,众卫士立即退出。灯灭……
    黑暗中,公孙康正在快活,忽然脑后被按了一下,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公孙康的那些卫士,正等得有些困倦,忽然一阵箭雨,顿时东倒西歪,接着又是一批臂扎白巾的剑士冲出,这些卫士立即被干得一个不剩。
    这时,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城门内侧的一帮乞丐和流民忽然冲近城门,摸掉岗哨,干掉守兵,斩关落锁,开了城门。而城外一彪人马,马蹄裹着棉布,无声无息地冲入城中。等到公孙军一方发觉之时,已经满城都是袁家人马。
    那公孙恭睡得正香,忽被惊醒,急忙点些家将奔往军营,刚一出门即被一批黑衣人拦截,连同家将一起死于非命。
    杀到天明,公孙军因无人指挥,死伤无数,全部溃散。袁军掌控了襄平城。袁尚、袁熙对杨华的计策大为叹服。
    二袁按照计划,选出一批忠诚可靠之士,谎称战死,实则转入地下活动。其余众人改旗易帜为“曹”,一部守城,一部跟随杨华投奔曹操。
    到了许都,曹操大喜,果然善待二袁。他说:“我和你们的父亲本初先生,当初一起兴兵讨伐董卓,曾经同仇敌忾,亲如兄弟。当时本初问我:‘如果这次失败了,你将依靠什么继续斗争?’我反问他:‘你将怎样?’本初说:‘我将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领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你觉得够份量了吗?’我回答说:‘我将集中天下之智力以胜之,顺应天道,那将无所不能!’这些话,至今记忆犹新,仿佛就说在昨天!令尊病殁,我实在非常悲痛。你们就把我当作伯父吧!”又下令,不得继续侵占袁氏家产。
    曹操自然也重赏了杨华。杨华兴高采烈,满载而归。一回到家,冯菁就飞奔上前,给了一记香吻,然后围着杨华左看右看。杨华问:“你看什么呀?”冯菁一笑道:“还好,什么也没缺少!”杨华假装发怒道:“怎么这样说话?我记得我还没有‘责罚’完你呢!”冯菁尖叫着逃开了。
    不一会儿,冯菁却又折回,说道:“华哥,我带你看一个人,你猜是谁?”说罢,领着杨华进了一间房间,里面一人剑客打扮,正在摆弄着冯菁新近制作的一些小玩意儿。杨华一看,似曾相识,却是不认得!
第十三章 曹操其人
    却说那名剑客一见杨华进来,便立即起身行礼道:“学生单福拜见杨大人!”
    杨华心道,单福?那不就是徐庶么?怪不得似曾相识!自己这一段时期的行为,都是下意识地以徐庶为模仿对像的,自己就好比他的影子,而如今这影子的原型来了!可徐庶怎么会是剑客呢……
    噢!杨华又想起来了,史料说:“此人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击鼓行于市,今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同伴窃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单福乃其托名耳。”既然有这样的经历,当然是剑客出身啦!
    大贤当面,而且还是自己的偶像,杨华那敢怠慢?连忙还礼道:“哎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元直先生驾到,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徐庶一看杨华早就知道自己名号,自然也就不再伪称“单福”了……
    原来,徐庶自从受马良所托寻找冯菁之后,几乎踏遍了中原大地,却不知道冯菁那时只躲在程昱家。直到冯菁以“小才女”在许都出了名,并且大张旗鼓嫁人,徐庶才获得准确消息赶来。等赶到这里时,杨华正出使辽东未回,结果先见到了冯菁。由于徐庶有命案在身,天子脚下不宜招摇,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避居于杨华府内,混吃混喝好几日。
    马良曾向徐庶介绍过杨华的“卓越才智”,加上杨华现在是“光禄大夫”,作为布衣身份的徐庶一见杨华,自然要抢先向他行礼,现在发现杨华竟对自己如此恭敬,更加感到受宠若惊。连忙答道:“学生寂寂无名,当不得大人谬赞,学生早闻大人用兵如神,今日又见大人府中众多奇巧之器,甘愿向大人拜师学艺。”
    杨华心说,自己这两下子哪配作徐庶之师?倒过来还差不多!连忙推辞道:“若论用兵打仗,徐先生应当比我更强。至于奇巧之器,大部份是菁儿所制。我真的不配做人师表,还要向你学习呢!”徐庶道:“大人休得过谦,破八门金锁阵时竟可从死门而入,仅此一点我就万万不能!”
    杨华笑道:“如果是这个,我可以为你解说,但我们应该互为师友,互相学习才对。”徐庶待要继续争辩时,冯菁在旁插话道:“徐大哥!你已经答应做我的大哥了,还跟我丈夫客气什么呀?”
    杨华忙问:“此事当真?”徐庶叹道:“我走遍中原寻找菁儿,心中早已是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小妹,见了面后就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其实只是戏言而已!”冯菁怨道:“剑侠一言九鼎,怎能当作戏言?”杨华也道:“先生高义,为菁儿如此奔波,做她大哥当之无愧!既然如此,我们就兄弟相称吧!元直兄!”徐庶本是豪爽之人,见状也就不再推辞,回应道:“锦川弟!哈哈哈哈……”二人相视大笑。
    杨华对徐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