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X-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认为,人间是在代表善的光明之火与代表恶的黑暗世界的一场战斗中产生的。显然光明之火是胜利者。这与中原传说中的水火之战极为近似。
拜火教的最初教义是想解决世界的起源问题,他们认为整个世界便是由火与火的对立面两种因素所构成。这其实是十分接近真理的,中原的理论也认为阴阳二气结合而成天下。
但是,也许是人类必然要走的弯路,教内曾几何时,已开始由火和黑暗这两种因素而派生出了种种相应的偶像之神,比如善神阿胡拉,和恶神安哥拉等等。善神也就是火神。光明世界由他创造。这就与中原的二元论哲学发展大相庭径,中原的阴阳只派生出了五行八卦,并没有变成神。
于是,在拜火教内部,就引起了“神由火造,还是火由神造?”的争论,换言之,这个世界的本源究竟是火,还是神?
这个争端愈演愈烈,由于人们认识的偏差,崇神论完全占了上风,结果又导致了拜火教的式微。因为既然以拜偶像为主,那么其它教派的偶像之神更具特色,何必拜火?
坚持原教旨主义的拜火教派别,其四大天使,便翻遍经典,查找证据,结果发现最早对于火的崇拜竟来自于中原,换言之,拜火教按理说该是由中原所发起的。在中原存在着更为古老的尊火部落,甚至还有一支传说中火神的直系后裔!
为了更透彻地了解火的奥义,解决世界本源问题,平息教内争端,使拜火教振兴发展,光明东使、光明西使、光明南史、光明北史这四大天使就历尽险阻,踏入中原,寻找火神后裔;以破解火之奥义。由于时间漫长,他们不得不与中原的知名人士婚配,以期由下一代接力,始终不懈地完成这一崇高使命……
最后黄月英说道:“我就是光明南使所生,我母亲是西域人,与中原名士、我的父亲黄承彦先生结合之后生下我。但母亲始终没有成为正式夫人。她把职位传给了我,并嘱咐我也必须嫁给名人,以扩大视线。对我来说,这使命是第一重要的。”
杨华等人听得匪夷所思!杨华忙问祝融道:“你真是火神的直系后裔?”祝融这时经过一天一夜良好的睡眠,早已恢复精神,回答道:“我们这支部落祖上代代相传都这么说。而且每代都会延续我身上那个火焰形状的烙印。”
杨华奇道:“你是苗人?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好像是汉族酋长的女儿啊。”祝融笑道:“她既是女儿,嫁给苗人也说不定。像我不就嫁给你啦?其实我们那里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共工和祝融本是一对夫妻,后来反目,才发生了水火大战。因此我们那里既有火把节也有泼水节,好像挺支持这个说法的。”
杨华道:“真是错综复杂!这事发生在殷商文字以前,均由口中传述,当然各执一词啦。那你能解说火的奥义吗?”
“说不好。我只知道,所谓的‘火’,并不单是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它还能运行天地,变化万物,也能毁灭一切。”
黄月英听了,若有所思。杨华道:“这是有道理的。《黄帝内经》里面说道:‘壮火蚀气,少火生气。’意思是说,控制不住的火,能毁灭万物;而经过控制的火,能化生万物。”
黄月英惊叹道:“原来是这样!那么‘神’就是由火所产生的?”
杨华道:“可以这么认为!《黄帝内经》里有这么几段话:‘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两精相博谓之神’。这就是说,在‘火’的推动下,人所进食的水谷,被恰到好处地整合,达到‘精’的程度,那就是‘神’。换言之,‘神’就是对某一运动过程实现恰到好处的控制。”
黄月英道:“真想不到,神原来是这样……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杨大哥你引经据典,又令人不得不信!唉,想不到争执了千年的问题,竟是被火神的丈夫一语道破!”
杨华笑道:“其实这还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关于世界的本源,我可以说出来,但不知你的思维程度能否理解。”
黄月英道:“你把我看扁了呢!说来听听。”祝融、小乔也道:“杨大哥快讲!”
杨华说道:“我们这个世界就好比是个三棱镜,其本源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理解。这三个角度之间有一道算式互相联系,那就是:
E=MC平方。
‘E’就是能量,也就是广义的‘火’;
‘M’是物质(质量),在中原称之为气;
‘C’是运动(速度),在中原称之为阴阳。
换言之,这一算式可以解释为:‘能量’等于‘物质’乘以‘运动的平方’。
你们不必怀疑这一算式,它是经过验证的,但我这里从略。
根据上式,这就产生了看待世界的三大角度:物质角度、运动角度、能量角度。
以物质看待世界的,在中原是墨家学派,他们认为‘一尺之椎,日取其半,必有终结。’世上总有最原始的物质,那是不可分割的。
以运动看待世界的,在中原则是道家(老子、庄子),他们认为‘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换言之世上没有不可分割的物质,所谓物质,不过是一种特殊运动形式。最一般的运动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而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吸引与排斥,集聚与离散,集聚为阴,离散为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是阴阳运动达到稳态的产物。
至于以能量看待世界的,则是拜火教了。整个世界,无论什么,都是能量,这也是真理。拜火教主张厚生积德,其实所谓‘德’,就是每个人释放给社会人群的能量。你释放给了大家,你与大家之间就形成了“势差”,一定时候大家也会回馈给你。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便是此理。”
黄月英听了以后,大为叹服,说道:“你的算式我一时看不太懂,但你的道理我都理解了!想不到这个世界竟是这样,总算让我彻底了解,真是如梦方醒!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杨华谦虚道:“哪里哪里……却不知对于拜火教的教义有否帮助?”
月英道:“我觉得意义极大!但不知其他天使怎么认为?我们教中一直有个传说,如果四大天使和火神聚齐,参透了火的奥义,就能开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能使世界大为改观!”
“哦?”杨华大感兴趣,“能改观到什么程度?”
“具体怎样不详,但好像定能使得国富民强,天下无敌。只可惜千百年来就不知火神的下落,所以从来不曾验证过。”
杨华急忙追问道:“可现在火神不是找到了?”
黄月英看着祝融,祝融忙道:“可我哪有这么大能力啊?”黄月英道:“预言之事,必有深意!我也很想看看能否引发那种强大力量。可惜如今火神虽在,四大天使却各奔东西,难以聚齐!”
杨华问:“能否说说四大天使还有三位都是谁吗?”
黄月英道:“母亲临行前和只和我说过,光明西使就是马腾!”
“什么?竟是马腾?唔,不错,马腾果然是西域女子所生……”杨华大为惊叹!
黄月英继续沉吟道:“另外,对于光明东使,我心中有个猜想,只是没有验证。”
“是谁?”
“孙权。”
“碧眼紫须的孙权?相对于马腾来说,确实有点像!不过真是无法验证,一方霸主,谁敢查看啊?呵呵!”杨华遗憾地说道。
这时小乔插嘴道:“尚香郡主还没走呢!问问她或许知道。”
杨华一拍大腿:“妙计!不过……她曾经想行刺于我,只怕不会对我说实话吧?”
黄月英道:“我去问吧,尚香只是刁蛮任性,其实胸无城府。”
不一会,黄月英竟把孙尚香给领来了。孙尚香道:“嗯,我哥的背上靠近肩颈处是有一个火焰标志。原来大家都是一路的!杨大哥,那样我就不与你为敌了,我哥如果当了皇帝,你们都有好处。嘻嘻!”
杨华知道此时不必与她争辩,于是笑道:“那就托你的福了!”心里却是十分震惊:“这样看来,既便不开发出那个所谓强大的力量,仅凭四大天使本身之力,联合起来就能天翻地覆!”
杨华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
六十四章 救援马腾
杨华发现,拜火教四大天使一事,竟能解释历史上的三大疑点:
其一,可以解释孙权的不思进取行为。
江东兵精粮足,在孙坚和孙策的领导下,四处攻伐,获取了广大的领土。孙策临终前,已经准备趁袁曹相争之时,出奇兵直捣许都。如果当时计划实现,历史很可能会改写,只可惜孙策不慎被人暗杀了!
孙策的计划,孙权毫不知情吗?应该不会。但是,由他接掌大权之后,一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直到曹操平定北方,大军压境。赤壁之战固然打得漂亮,但全然是自卫。此后也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北伐行为。并且把荆州借给刘备也十分令人费解。
但这些事如果用光明东使的身份来解释就十分合理了。换言之,他一开始他就是另有目的而执政的,他只想在自己境内找人,并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而把荆州借给刘备,恐怕也是由于那是光明南史负责的地盘,有意给光明南史一个找人的机会。至于以后的争端则另当别论了。
其二,可以解释诸葛亮的一些反常行为。
杨华认为,诸葛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着黄月英的影响。
诸葛亮本人在识人用人方面按理是有一套的,他的“知人七法”至今仍被人们推崇:“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患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临之以利以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如果真按此法实行,蜀汉应该涌现大量人才才对,但实际上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可见诸葛亮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受了黄月英女性狭隘心理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样,基于拜火教两大光明使之间的联系,诸葛亮在蜀汉的任何时期都从不反吴,甚至听任关羽和刘备在对吴作战中失败!
此外,诸葛亮入蜀之后亲自率领的军事行动就好像是在开玩笑。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其本质相同,往往不像是在认真打仗,只是对手水平不同,才有一胜一败的差别。
这一切,如果解释为诸葛亮受黄月英所托,是想一边打仗一边找人,踏遍山山水水,反倒极为合理!
其三,可以解释马超不顾父亲被曹操扣为人质而起兵反曹的行为(这事还没发生)。马超兵败之后,马腾全家被杀,这件事使得张鲁等一大批人对他印象极坏。但其实极有可能是马腾马超两人为了教中的利益而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牺牲,否则就极不合理。
杨华想到,上述情况有不少都是现在还未曾发生的,但是既然知道有这样一个秘密,为何不善加利用?
如果祝融能够利用火神元主的身份,节制黄月英、孙权、马腾,而黄月英又对诸葛亮有影响力,就能联合成一股强大力量,决非眼前的松散联盟,那将使逐鹿中原一统天下成为现实可能!此外,若能找到那最后一名神秘的光明北使,真能开发出所谓“巨大的力量”,也更加令人向往。只是,火神元主究竟有多大权威呢?
于是问道:“你们现在找到了火神,将会怎么办?”
黄月英道“这还真是个问题,按照上一代人当初的本意,是立即通知所有的光明使者返回西域,火神元主也要带走。”
杨华不禁一阵紧张,祝融也赶紧靠住杨华道:“不,我不要离开!月英姐,你怎么总喜欢拆散人家?这样我宁可不当火神……”
黄月英急忙向祝融行礼道:“对不起,属下冒犯!我只是说了上一代人的想法,到了我们这一代,已有众多亲人在中原,我真舍不得回去,估计其它几位也一样。这件事,只要大家聚集起来,也许就能商量出个新办法来。”
杨华忙问道:“你是个聪明女子,估计会有什么新办法出来?”
黄月英笑道:“那就是你心里所希望的:尊火神为主,创立中原教派;并且找到光明北使,开发出那种无敌的力量。”
杨华被她看破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呵呵……这也是对大家有益嘛!”
黄月英叹道:“我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些向着你。我帮你促成这件事,也希望你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这次祝融妹子遭受的苦难,由我一身承担。”
黄月英说罢转向祝融跪下,伸出一只素手道:“圣主,火神之誓不容违背,属下冒犯了你,请把我的左手砍下!”
杨华心中一颤,十分不忍:这可是能够制造连弩和木牛流马的手啊!忙问祝融:“你真发过那样的誓吗?”
祝融看着月英,叹道:“你后来救了我,我早原谅了你。可我只知起誓,不知火神之誓怎样收回……”黄月英一听立即脸色惨白:“这么说我真要应誓……”
杨华忙道:“且慢!这不过是口中说说嘛,有什么关系?”
黄月英戚然道:“据我所知大多应验!”杨华连忙看着祝融,谁知祝融也微微点头:“嗯……”
杨华自从左慈事件之后,早已恢复成一个无神论者,这时也不禁有些犯嘀咕:难道古时候有所不同?怪不得古人那么重信誓、重然诺!
他连忙援缓道:“不是说要厚生积德么?我看多做善事就会化解的吧?别往心里去!”
黄月英点头道:“好吧!那么我索性就与尚香郡主一起去见一见孙仲谋,促成你的事,也正好化解一下孙刘两方的关系。”
杨华道:“你怎么总要替刘玄德收拾烂摊子?有那必要么?我本想趁机消灭他呢!”
黄月英一声长叹:“还不是为了孔明!他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我看除了刘玄德,还没地方可去呢!”
杨华忙道:“不能到我这里来吗?我现在已经拥有襄、樊,今非昔比了!”黄月英笑道:“可你还不是什么‘孝景皇帝玄孙’,他这人死脑筋哦……”杨华也笑道:“看我将来做皇帝祖宗……其实我估计用不了几年,汉帝就会被废,汉室的号召力将荡然无存。那时各自实行新政,谁高明,谁得天下!”
黄月英听了,深深吸一口气,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现在我想走了,马腾方面是不是由你通知一下?”
杨华道:“可以!但有什么联络暗号吗?”
“上一代有,到下一代早就没了。不过大家都想找火神,你和他实说,他还会不感兴趣?等他来了,再给她看见火神标记,就不容不信了!”
祝融连忙悄悄地附在杨华耳边道:“我怎么可以脱给他看呢?”杨华道:“噢,这好解决!我知道有一种女孩服装叫作‘露脐装’,很漂亮的,只要穿上它,就能大大方方地把腰上的标记露出来,又潇洒又美观,你是苗族女孩,可以穿的。”
杨华说罢,又把形状简略地画了出来。黄月英道:“杨大哥你画的这件衣服是挺漂亮,只是有点‘那个’……不知有没有办法帮我设计一件?”
杨华道:“你若敢穿,也可以。月英你的标记在胸口,可以穿一种低领口装,这样……”黄月英惊讶道:“喔,很美耶!可我敢穿吗?”杨华笑道:“你若返回西域,到达地中海,就可以看到人人都这么穿!而且人们会认为你是最美丽的公主。”
黄月英遥望远方,瞳景道:“原来西域是个那么美好的地方……杨大哥,你让我变得美丽,让我变得有信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知识,我永生难忘……”
……
杨华与黄月英分手,孙尚香与赵云告别,杨华、赵云等人乘船返回襄阳,立即由侦察部队打听马腾的下落,一听之下却大吃一惊!原来马腾竟只带五千人,深入中原腹地去面圣!既然是曹操叫他面圣,岂能没有准备?只怕多半要全军覆灭!
既然他是可以团结的光明西使,怎能不救?首先该立即通知他退军!
杨华找来甄宓问道:“能让我们的侦察部队通知马腾吗?”甄宓道:“让他们试试……”结果回报:“马腾进入许都附近,那里正是侦察网的真空地带……”
杨华奇道:“那里怎会是情报真空地带?”甄宓眼圈湿润,叹了口气。杨华顿悟,原来是袁熙救甄宓时,把那里的侦察部队都拼杀磬尽了……杨华拍拍甄宓香肩道:“放心,那笔帐一定会清算!”甄宓将头伏在杨华肩上,眼泪浸透了杨华胸襟。杨华问道:“对了,那个女孩子薛灵芸……有下落吗?”
“找到了,正在和她父母交涉。我们说带她出来拜名师,文武都学,每年还有优厚的回报,她父母很高兴呢,只是还有些舍不得……”
“哦,尽量做到她父母同意,对了,你们是说拜谁为师?”
甄宓道:“女师傅当然是我,男师傅就是阁下你啦……”
“呵呵……”杨华感到有些微妙,不过他不敢多想。连忙转移话题道:“这样看来,马腾危在旦夕,我要亲自带人去许都一趟了。”
……
杨华、祝融、赵云三人出现在许昌附近。原本该让祝融休息几天,但祝融这几天总是腻着杨华不放,加上这事与她直接有关,于是就一起来了。还有潜伏进入的几百乔装军士,将随后到达。
他们得到的消息,却是大吃一惊!
六十五章 泄密中计
原来,杨华等人打听到效外二十里刚有一彪新到的兵马驻扎,于是赶过去,问清是西凉兵之后,立即自称襄阳使者,求见主帅。
本以为会获得马腾接见,不料前来会客的只是马岱。杨华一时不敢自露身份,但称有机密要事须见马寿成将军。马岱道:“我叔父与几位堂弟都去城中故人处饮宴未归,我是他的侄子马岱,事情如若紧急,可否相告?”
杨华道:“确实紧急!而且就为通知寿成公不可进城之事而来!”马岱道:“怎会?如今曹操尚未返回,附近也无别的兵马。”杨华叹道:“你们太大意了!既然是圣旨相邀,怎会没有准备?曹操肯定已经返回了!”马岱道:“但我们刚来,今天赴的是私宴,均以百姓打扮而去,曹操不会那么快就知道吧?”
“但愿如此!俗话说,小心撑得万年船……”
“那我立刻去把叔父喊回来!”
“将军莫去,说不定人家正等着你呢!如果有事,你这里的兵马定遭围攻,不如尽快转移个地方,只留下少数联络人员即可。告诉我在哪里赴宴,由我去探听一下反而安全。”
“那么,让我的手下人领你去吧。”马岱随即喊来两个亲兵。
基于取信对方的目的,杨华让赵云留在马岱处策应,自己与祝融化装成一对卖唱的父女,跟随亲兵进入许都。
久违了的许都,似乎一切依然,但由于这次身份不同,又是一种异样的感受。如今天寒地冻,高楼深院张灯结彩,炉火熊熊,莺歌燕舞不断,而贫民家庭了无烟气,孩子们穿着单衣进进出出,更有那三五成群乞讨的路人在寒风中颤抖,这一切都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
到达那一家府弟之后,门口毫无异常,亲兵便要上前叫门,扬华拦住道:“暂且不宜暴露身份,我们以另一方式进入为妥。”
于是杨华以颤抖的步态上前对门卫说道:“我父女是异乡流落到此,自忖有些技艺,如今天寒地冻,缺少生计,可否请大人打赏一下,感激不尽!”
那门卫道:“今日赶巧,里面正在宴客,说不定用得着你们演一段,我去问问!”
于是那门卫进去之后,不一会出来道:“喂,你们进去吧,但要守规矩!”此时自有一名仆妇把二人领进,首先向客人行礼。主人问道:“你们都会什么小曲儿啊?”杨华道:“我们父女行遍天下,自编了一些别开生面的曲段,非常好听!”
“那就唱来听听!”主人感兴趣道。
杨华在这古代世界里,其它乐器一概不会摆弄,幸好还有笛子会吹,于是拿出一杆笛子吹了个前奏,众人一听,曲调悠扬,却又闻所未闻,齐声赞好!
接着,祝融拿起一只瓷碟和一枝筷子,伴随着笛音敲打着节拍,开口唱道:
“手拿碟儿敲起来,
小曲好唱口难开,
豪门酒香飘天外,
稼穑全靠百姓栽。”
祝融的歌喉十分美妙圆脆,听得众人十分倾倒。主人叹道:“犹如仙音,不错不错!继续唱来!”
于是祝融继续唱道:
“月儿弯弯照高楼,
高楼本是穷人修,
寒冬腊月北风起,
富人欢笑穷人愁。”
这段一唱,全体饮宴者均若有所思……主人起身道:“姑娘歌喉婉转,堪称一绝!但唱词却有欠斟酌!圣人教导我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上智而下愚不移。’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啊!我看姑娘声情并茂,姿色绝佳,只要肯入豪门为妾,定可脱离苦难,一生不愁吃穿!”
祝融谦辞道:“小女子不惯受那拘束,或许人各有命。”
杨华忙道:“这一段只是略述人间饥苦,且听下一段,定与圣人有关了!”
于是众人静听祝融再唱:
“光明一片西域来,
冰封大地始开泰,
四方寒士盼火神,
细解真意暖万代。”
主人听后叹道:“果然有些哲理……”这时席间一位高大客人忽然站起身来说道:“姑娘所唱,犹如天籁之音,令人回味无穷!姑娘衣着如此单薄,怎能御寒?我这件披风就赏给你吧,来,仔细接住!”
“这……多谢大人!”祝融一见杨华向她使眼色,便接了下来,暗觉披风之中似夹有纸张,连忙暗中揣好,再披在身上。
高大客人又道:“姑娘连唱三曲,也该休息一下,莫把嗓子熬坏了!”随即呼唤身边一人道:“休儿,这对父女甚为可怜,你领他们找个驿馆休息,明日宴会之时还请他们来!”
于是杨华祝融退出,被安排到某个驿馆安歇。这时取出字条一看,上面写着“请在驿馆等候”,并未落款,但后面涂了一个火焰标记,焰头向右,大约代表西方使者。
杨华知道他必定会抽身前来,于是就在馆中等候。不一会,那高大客人果然来了。
“在下西凉马腾,敢问贤父女是……”
“在下上庸杨华,此刻是易了容。幸会寿成公!威名久仰,如雷贯耳!”
马腾亦道:“原来竟是光禄大夫锦川公!久仰!可是有什么重要消息了吗?”
杨华拉过祝融道:“寿成兄可是光明西使?我们已找到火神!”
祝融立即抱拳道:“小女子苗疆祝融。据光明南史说小女子可能是火神。”
马腾一阵惊异:“是吗?那太好了……”
祝融解开披风,露出里面的‘露脐装’,摆出一个舞姿,团身一转,腰间命门穴的火焰标记历历在目。
马腾立时道:“明白了,光明南史没有判错,是真的。啊!总算找到了……”说罢,立即大礼参拜:“光明西使参见火神圣主!”
祝融忙道:“将军请起……西使请起,小女子不敢当!西使先生,可知北使下落?”
“回圣主,这已无法得知。据上一代人说,可能混杂于匈奴部落之中……”
“那就暂且由西使、东使、南使你们几个聚会一下,商讨决定今后的一些问题,可以吗?”祝融还不习惯于直接下令,何况对方是枭雄,只能以商量的口吻。
马腾道:“我也一直想来个四使聚会!只是,请容我把眼前之事办完,这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这时杨华小心问道:“可否动问一下……”祝融连忙接过说道:“杨锦川大哥是我的丈夫,颇有些智计,我有疑问也常问他呢。”
马腾道:“呵呵,其实我早已久闻智名了!锦川兄,事情是这样……”
原来,马腾初到许都,也想立即了解真实情况,便让马岱领军距城二十里下寨 ,自己与马休等人化装潜入,来见故人黄魁。
黄魁甚为吃惊道:“哎呀,寿成兄你怎么真敢进来?曹操正要对付你呢!”
马腾奇怪道:“曹操不是还没回来么?”黄魁道“哪里?他已经秘密回到许都了,正准备安排人马擒你呢!”“竟有此事?”“千真万确。因为曹操让我也参与了布置。今夜会有两万部队开进城中,明晨他会一方面让皇上促你进宫,一方面在校场点兵,立即包围你在城外的人马,那时只怕插翅难逃了!”
“原来如此!但此计既然已被我得知,正好来个将计就计!”于是马腾就与黄魁商议,让马岱只留一千兵马在原地虚张声势,吸引敌人主力。其余四千兵马明晨之前绕道从另一城门进入,而黄魁则利用手中权力适时开门,迎接马腾大军,直接进入校场。曹操此时大军派出,必然需要等待回音,马腾这支部队可以假作胜军返回,等曹操发现必已来不及了,曹操当可一举成擒,然后再勤王于皇宫,天下可定。
马腾说完之后,杨华道:“能够料敌机先,批亢捣虚,这计是一个好计,但切忌泄露。黄魁此人可靠吗?”
马腾道:“他与我相交有年,以前曾看上我的女儿文莺,想说给他的儿子,这次我正好把女儿也带来了,便答应择日完婚,有这层关系,他怎会骗我?况且他所透露的情况,也正是曹操的核心机密啊!”
杨华道:“如此看来,应当是可靠的……不过也还是要谨慎行事。”心中却想:原来马文莺立即便要嫁人,真是有些可惜……当然为了大事,是不能去阻止这个婚姻的。
这时马腾说道:“放心,我经历战阵多年,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此战出敌不意,必然获胜!”
杨华本想也助马腾杀敌,但他已决定不消灭曹操本人,因此想了想就不参加了,只是请赵云负责联络后到的那几百乔装人马待命,自己则与祝融躲在驿馆里等候消息,自然免不了柔情蜜意不提……
却说马腾第二天凌晨以前,秘密带领部队绕到许都东门静候,没过多久,东门开放,黄魁迎出来道:“快!我已亲眼看到两万部队出了西门,曹操正在校场等候!”于是马腾等人乘着街道无人,大军迅速冲入校场,马腾先令人大呼:“得胜回师!”等到双方接近时,马腾发觉曹操身边只有几百亲随,大喜过望:“曹承相,今日是你授道之期!”
曹操此时立于校场检阅台上,长叹一声道:“马寿成,今日被你狡计得逞,天下归你了!不知可否留我一命?”黄魁喝道:“此人血债累累,不可留之!”马腾叹道:“算了!曹孟德,念你早年与我一起反董卓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