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志X-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机会来了。云长一再表示要走,看来也拦不住,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同意他走,却由我跟随。刘备必然不备,我定可为吕郎报得此仇,那时云长出了此事,站不住脚,说不定还得回来。”而曹操听后大喜,随后便同意了这个计划。
当关羽听到这一内幕之后,顿时天旋地转,整个人差点儿栽倒!要知道,爱之深,责之切!他一片真心情系于她,却没想到从头到尾只是一个阴谋,一个骗局!
他简直怒不可遏!一方面,她欺骗了他真挚的感情;另一方面,刘备乃是他患难与共的兄长,如果竟被他所带去的女人谋杀,他又将何以在天下立足?
关羽历来杀气极重,斩华雄只在温酒之间;斩颜良也只在三招之内!他此刻心中已被愤怒所占据,只有一个念头:这样的女人实在可恶,杀了她!他本就是杀人犯出身,轻车熟路,于是立即去街上买了一种貂蝉最爱吃的枣糕,在里面下了毒,然后直接去她住处找她!
由于关羽原本就脸红,因此愤怒的表情稍加掩饰就看不出来。貂蝉此刻毫不知情,见关羽难得登门,还非常高兴,立即吃了关羽带给她的东西,然后感觉有些不适,便说:“我忽然好困,想睡一会,你抱着我,别走……”她就这样睡了过去,从此与关羽永别……长期的武将生涯,本已使关羽炼就了铁石心肠!然而此刻面对貂蝉,心里却是极不好受,犹如刀割!这可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偶像啊!他泪如泉涌,一颗颗落在了她平静而美丽的脸上!他再也听不到她动听的声音,看不到她美妙的舞姿了……
关羽悲伤了好一阵子,才抱起她进入一个很不起眼的房间安置好,然后返锁上门,估计当人们再次发现她时,一定是若干天以后,自己早已远走高飞了。同时,他所下的这种毒药性情较缓,人们一定只以为貂蝉是病殁。
杀人往往只凭一股气,过后气泄,就下不去手了。其实这时关羽早已开始后悔:貂蝉啊!从你设计的一连串计谋来看,你应该是一个心思绵密的女孩,为什么却对我毫不设防,轻易吃下我给你的毒糕呢?唉,你不吃多好啊!呜呼痛哉……
事情已经做了,也就只有进行到底。他于是用一个丫环假扮成貂蝉,与两位嫂嫂上了马车,当晚就走。这时曹操早已有了暗中放行的安排,所谓过关斩将,无非是虚晃一招而已,结果就一路顺风到达了刘备驻地。路上,有时也难免与两位嫂嫂同室,其实关羽半点兴趣皆无。貂蝉带给他的痛苦,已使他彻夜难眠。人们只道他在夜读《春秋》,实际连半个字也没看进去,满眼都是挥之不去的貂蝉倩影,尤其是她临死前那平静的睡容……
……
关羽说完了,他站起身来,悲怆的眼神遥望着远方天空。可以看出他沉浸在万分痛悔之中。当初,在男女之情和兄弟之义中间,他选择了后者。然而,这一定是正确的吗?
杨华心里升起一股无名之火,愤然质问道:“你只听了一面之辞,竟问也不问,就骤下杀手?你就没想到她这一番话可能只是一种说辞?如果真要为吕奉先报仇,首先就该找曹操啊!怎会本末倒置?”
关羽叹道:“这件事你有所不知。当时吕布被曹操所擒,曾经再三求我大哥救他。当时我大哥表面上答应了他,但后来当着曹操的面反而极力劝曹操杀他。这其实是因为吕布勇猛异常,一旦被曹操所用,势必成为劲敌,我们众将谁也难挡!而曹操其实本来就不想杀吕布,既便听到我大哥劝他的话也一样,只是想先立个威,把吕布押赴刑场待决,再打算趁晚上设法饶他一命。这样,一个做黑脸,一个做白脸,必能让吕布感恩不尽!这种枭雄心理,我大哥当然是揣摸得十分透彻。他正在动心机之时,恰值下邳城出现居民动乱,曹操又刚好命我大哥前去镇压,准予便宜行事。于是大哥趁机带兵来到刑场,说道:“眼下城中出现暴动,曹公命我便宜行事,为策安全起见,全部待决犯人一律立即执行!结果吕布才被真的杀了!你想,曹操事后有苦说不出,怎能不向貂蝉透露?”
杨华如梦方醒:“原来如此……我原也奇怪,曹操生平爱将,怎会轻易就杀了甘愿投降的吕布呢?竟有这个关节在里面!”
关羽也道:“是啊!所以我才对貂蝉欲找大哥报仇一事毫不怀疑……”
“但你杀貂蝉还是错了!”杨华叹道,“制止一个女人报仇可以有多种方法,我看你杀她的真正理由其实就是她欺骗了你的爱情,然而这又只是基于你对她的臆测!要知道,两个人最初接触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杂念都是情有可原的;但到了最后的那一刻,你就没想过,貂蝉其实是深爱着你的吗?”
“这……何以见得?”关羽似乎一凛。
杨华于是把一年前张辽怀疑貂蝉之死而找左慈“算命”的事说了。
关羽紧张道:“那左慈怎么讲?”
杨华道:“左慈只对张辽说了些模棱两可的话,但却通知我说:‘欲知真像,只需到貂蝉坟墓一找便是。’因此,我就找到了她的遗言……”
“是什么?”
“那是留在帛布上的一句很短的话:‘今日云长杀我,我无……’后面就没再写下去!可能是力尽了,也可能是不想写了,于是就留下了无穷的疑问:倒底是‘无比愤怒’?‘无可奈何’?还是‘无怨无悔’?”
关羽默然呆立,身躯颤抖。
杨华接着说道:“但我却可以猜出来!因为这块布帛竟是在她遗体食道位置找到的,换言之,她竟把这最后遗言吞入腹中了!你想想,她为什么这样做?她是不想让这遗言毁了你一生奋斗而积累起来的名声!你说,如果她不爱你,能这么做吗?”
“什么?竟会是这样……天哪!啊——”关羽忽然仰天长啸!接着,抡起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发疯似地狂舞起来!
……
杨华赶紧退后几步,以免遭及池鱼之殃。
关羽最后将刀沉重地往地下一顿,叹道:“我罪孽深重,看来一定是要身败名裂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后的英雄,将是你们新一代了!”
杨华这时候也没更多的话好说。在这样一个讲究名声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惜名如金的将领,只好安慰道:“貂蝉临终的遗愿值得尊重,因此消息不会从我这里透露出去……”
关羽打断话头道:“锦川兄莫把话说得太满!今后我们可能会处于敌对立场,常言道 ‘兵不厌诈’,战场上无所不用其极,你现在如此想,不等于将来也会如此想!我今天把我的故事告诉了你,就是说我不想再受曹操挟制了,这件事由你口中说出,要比由曹操口中说出强百倍。”
杨华坦然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也无法再作出什么保证。至少,我一个人还无权决定,我有责任告诉张文远真相,并征求张文远的意见。到那时再说吧!其实,金无足赤,世无完人,云长将军不必多虑。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战场之上的奇谋妙计;但对于恶语中伤,则不宵为之!”接着,他也是遥望远山,仰天长啸!
“哈哈哈哈!虽然我们将会处在敌对立场,但锦川兄你照样值得我一交!”关羽放开一切地大笑起来,这在他一生当中是不多见的,“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在战场上会手下留情,如果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莫怪!”
杨华也道:“彼此彼此!只是希望云长兄牢记一句话:男人伟大;女人也伟大……”接着心中暗自叹道:但愿这就是貂蝉在天之灵所期望的关羽形象!
五十七章 “城下之盟”
关杨两人一同走出山林。关羽立即对手下的五百校刀手说道:“我们打成了平手。既然兵力不及对方,留此毫无意义,收兵!”
瞬时之间扬尘远去。
曹操见状心下忐忑不安,目前他们这几百人等于是走投无路了。他有心让众将散入山林落荒而走,但此刻是白天,众人乏力已极,虽然可能会有些漏网之鱼,但一个个被抓回来的狼狈像显然不是自己这样的枭雄所能受得了的;那么拔剑自刎?现在似乎也没到那时候!唉,不管怎么说,虎死不落架!曹操见杨华逐渐走近,便也摆出一幅不可一世的模样,威严地看着他。
这时程昱却在边上说道:“估计杨华会与我们谈判,到时候请把权力交给属下,以免因面子问题而出现过多波折。”曹操遂道:“可以。但我们急于离开,应避免拖延时间。”
于是,当杨华走近之时,程昱主动迎上去道:“杨郎,别来无恙?”杨华也不失礼数道:“山野之地招待不周,请义父恕罪!”
程昱道:“杨郎方才说要做笔交易?承相已经授权于我了。”杨华赶紧目视曹操,却见曹操点了点头。
杨华便道:“好吧!请义父到略微宽敞处一坐。”于是命手下在一处早已准备好的地方摆上简易的案桌和蒲团。二人坐定。
杨华首先狮子大开口:可以放曹操走,但要曹操方面让出所辖领土一半,并下令让在这里的手下一半归降过来。程昱也立即坐地还钱,他说:“如果那样,承相很可能就地自刎,然后由儿子曹丕继位。我方虽然元气大伤,但主要受损是刘琮的十几万降军,中原本土部队损失得有限,并非没有力量与你抗衡,那时胜负还在未定之天!再说,你要那么多的降将,违背他们本身的心愿,就算由曹公下令暂时归降,一旦造起反来,你顾得过来吗?”
杨华本意也无非是提高谈判的筹码,他也知道程昱的话并非虚言,于是再提出让步的要求:北让壅州,南让荆州!
程昱照样反驳道:“南北都要的作法十分不妥。人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切忌两面作战。那壅州长安虽为重地,但西面有凉州的马、韩,难以防守,原本我们是以一国之力与之对抗,尚且时有失算;若换成杨郎你们,则只有一郡之力,即便曹公不来夹击,只怕也会顷刻之间得而复失!你觉得那样合算吗?”
杨华觉得程昱说得非常有理,但为了进一步探讨将来的壅州攻略,便深入追问道:“假若应付曹公方面,我扼守潼关;对付马、韩方面,则倾汉中之力进行支援,可否?”
程昱道:“除非你不要荆州了,集中兵力,那还免强可以支持。但这样却犯了兵家之大忌:脚跟未稳,就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实为不智!”
杨华道:“依你这么一说,我现在就只能要荆州了?可义父你显然是在为曹承相说话啊!”
程昱叹道:“天下形势,对于有识之士来说,那是一目了然之事,并非可以由哪个人强词夺理的。况且,菁儿是我义女,则杨郎你便是我女婿。我只能占在公正立场上,谈判才能较快达成协议呵!认真说来,我私下里十分看好杨郎你的未来,因此我认为杨郎你应该割据襄、樊两城,那是上庸的门户,而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由于刘琮不战而降,那里几乎未遭战火;另外就是新野,但那里已经破败不堪了;至于江陵,不宜索要,那是孙刘眼红的地方,连我们都有可能守不住。人要有实力,才能占地,否则都是空的。你放弃壅州,正好由曹公去应付凉州的马、韩,他一时无力南顾,你在襄、樊便有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样,占地虽少,获益却大,这才是由弱转强之道。”
杨华感到程昱这番近乎于肺腑之言,好像完全在替自己设谋,说得很有道理,与司马遗计也不谋而合。于是在割地问题上,也就同意只让曹操割让襄阳、樊城、新野三地。但杨华提出附加要求,那就是樊城守军五千、襄阳守军三千必须留下一并归顺。程昱想了想,便说:“曹公一旦回到中原,倒也不在乎这点兵力,但必须签个结盟协议,使我军守卫江陵时能够假道过境。”杨华心道,这必然是为曹操以后复占襄樊留个机会,对于这点自己倒也不怕,反正主动权在我,于是也同意。
随后,双方又讨论划拔什么武将归杨华的问题。程昱主张刘表降将还健在的都可以全归杨华,但杨华并不十分感兴趣,只觉得文聘还可以;同时却点名要张辽徐晃两人。程昱无法说服,也只得让步。但徐晃正在樊城带领五千兵马驻守,不在华容道上,程昱问怎么办?
杨华笑了笑道:“你只管让曹承相写下手令便是!我自有办法!不过,手令必须连写十二份!”他想起了秦桧对岳飞假传十二道金牌的事。
程昱道:“杨郎你这要求过分。让曹公这样的人连写十二份相同的手令几近侮辱。当然我也知道,只凭手令而没有兵符、文牒等物要接收城池有些困难,但曹公声望极高,有同样的三份手令,就已无人敢于违抗了!”
杨华道:“好吧!就听义父的。不过我早准备好了飞鹰用于传讯,如果作假,会当场验证出来的!”程昱心中暗自一凛,看来眼前这位女婿还真不简单,竟有如此周密的准备!如此一来,自然不敢蒙混过关。
诸事谈妥,立即有人送上笔墨纸张。程昱回到曹操处,讲了所有的条款,曹操自然有许多地方不同意,程昱又一一用利害关系加以说服;最后,不同意见已经只剩两处了,曹操说道:“把襄、樊两城让给杨华,正好可以挡住孙、刘二人北伐之路,我们签下协议,就让他替我守着南大门吧,我也正好可以腾出身来对付马、韩。但新野离许昌太近,对我们有一定威胁,这就不能给他了。此外,襄阳城中的三千兵马我也有急用,要让他们支援江陵。关于这两点,你要再去给杨华说说。”
至于张辽徐晃二将的划拔,曹操起初也有异议,他生平爱将,颇不情愿。但程昱对他说:“我已看出杨华决不会在这上面让步,否则协议不成,只怕要拼死一战。”
听程昱这么一说,曹操也就不再坚持了。其实曹操心里很清楚,程昱所谓的“拼死一战”不过是“全体成为俘虏”的代名词。这与损失几名将官换得全身而退来说,孰大孰小,那是一目了然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眼下正是性命要紧的关键时刻,“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这才是枭雄本色!一路上,本着这种精神,用“杀弱存强”来激发士兵潜力,用活人来填塞道路沟壑,无非就是为了自己逃得一命!这等事情都做了,又岂能在乎几个将官去留?何况,听说只要一纸手令过去,杨华自有办法让徐晃归顺,说不定里面大有文章。杨华既然只点他俩的名,用人莫疑,疑人莫用!还是大方点好……
于是,程昱再去,使杨华同意了两处改动。这样,杨、曹两家终于达成如下协议:
1.曹操割让襄阳、樊城两地给杨华,包括驻守樊城的五千兵马;而襄阳守军三千由杨华通知立时调往江陵。
2.双方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和江陵作战期间允许曹军在襄阳边缘过境协议;期限直到曹操平定西北为止。
3.张辽、徐晃、文聘转而终身跟随和护卫曹操的侄女冯菁。
关于第三条之所以这么写,其实是又有个小插曲:那就是曹操说道:“在我一生当中,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一直都是别人降我,什么时候下达过让属下投降他人的命令?这要让我能说得出口,属下也容易接受才行。”程昱于是就出了这么一个折衷的办法,说道:“那杨华夫人菁儿不是一直称你为伯父么?你就说,命令这些将领去保护你的侄女!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面子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说不定还能起到离间冯杨二人的作用。”曹操顿觉此计大妙!至于杨华则无所谓,反而暗中觉得古代的帝王将相实在好笑,就像后世的契丹向宋朝“称臣”,而宋朝却又要每年向契丹进贡一样!杨华认为只要得到实惠就行,他与冯菁夫妻一体,归于谁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曹操就对襄阳、樊城以及徐晃分别写了一式三份的手令,至于张辽、文聘由于就在身侧,便直接通知道:“文远、仲业:你二人即日起终身跟随和护卫我的侄女冯菁,不得有误!唉,山高路远,保重了!”
二将心知肚明,齐声道:“是!”
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他看着此刻的曹操,不禁回忆起以前吕布在下邳白门楼兵败时的情景。那时城中粮尽援绝,城外曹兵如蚁,吕布环顾左右,谓然叹道:“我们无法再战了!众将官,你们就砍下我的头,下去献给曹操,争取活命的机会吧!”吕布虽然失败,可他不失为一个英雄,深得手下的敬重。张辽当年原本誓死不降,是吕布临终托他照顾貂蝉,才只得降曹活了下来。这几年,反观曹操的所作所为,任何时候都只是牺牲别人保全自己,哪有吕布当年兵败时的气度?这大概就是“英雄”与“枭雄”的主要区别吧!唉,问天下英雄何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但张辽总算还是重义的人,有始有终。他心中怀着深深的遗憾,向曹操拜倒,行了大礼。文聘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下拜,然后二人便走到杨华这一边。
文聘立即拜见杨华道:“在下久仰锦川公大名!此次奉命前来,愿效犬马之劳!”杨华忙道:“快快请起!欢迎加入我们的道教护教军!今后便是兄弟一家,共创大业!别看我们现在势力小,《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将来我们必定拥有全天下!”文聘原本对曹操就谈不上忠诚,此时被杨华一说,心里顿觉热呼呼的。
而张辽却淡然一笑道:“锦川兄久违了!如此奇谋妙计,比之当年更令人佩服!不过,曹公命我跟随保护尊夫人菁儿,在未见到她之前,暂时还不能听候差遣,希望不要介意……”这一番话,其实是张辽的矜持和傲骨使然,但客观上给曹军方面挣回了不少脸面,曹操程昱不由得暗自点头。
杨华则毫不介意地笑道:“无妨!小弟盼文远兄来,便如久旱盼雨,欢迎之至!菁儿也时常挂念着你呢!”张辽也不禁暗自佩服杨华心胸豁达,此时又听杨华附耳过来说:“我特意请文远兄加盟我方,是为了更方便地相告和商讨关于貂蝉的后事……”
张辽听得心中一凛,忙问:“此事究竟怎样?”杨华忙道:“稍安忽躁!此地还不是说话之处,稍候再谈。现在请文远兄先见一个人,她将带你去见菁儿,菁儿那里还确实需要文远兄你的帮助!”说罢,便招来两个手下,带着张辽来到一处隐秘之地。张辽抬眼一看,不禁愣住了!
但见花技俏展而活灵活现的文姬正在眼前!她不是早就死后成仙了么?“文姬?……啊,张辽拜见曦和娘娘!”当初在处决“司马八俊”的刑场上,张辽也是目击者之一,“神迹”已然目睹,岂能不信?
“将军快快请起!文姬乃是平凡女子,请文远将军不必多礼!”文姬笑吟吟地答礼道。
张辽还有些不信:“当日亲眼见到娘娘坐在‘太阳神车’之上,难道有假?”文姬笑道:“‘神车’倒是不假,但那是一种机关器械。将军如有胆量,今日便可随我坐上去见菁儿,嘻嘻!”
没过多久,张辽已乘坐在热气球上,飞翔于彩云之间。东南风送着他们飞快地往樊城飘去。锦绣大地在脚下一闪而过。张辽这时不由得不对杨华的智计口服心服!同时,自己一来就被获知核心机密,说明杨华的为人也不一般!看来,将来能取天下者,必定是他了……
五十八章 计取襄樊
却说这边杨华当即命人将曹操手令用猎鹰送出,而那边冯菁魏延徐庶早已领一万大军在襄樊边界暗自等候多时了。三人共同研究了曹操的手令,认为不假。于是再研究由谁拿着手令去见徐晃。冯菁道:“这事该由我去。手令指明让他带部队跟随于我,我去最合适。”徐庶道:“万一他不信,把你扣留了,岂不危险?”冯菁道:“我带第一张手令去,他肯定将信将疑。但我是女孩子,徐晃英雄了得,不会将我斩了。那么你们伺机再送第二张、第三张,并向他说明曹操已被困住,他若不照做,那边就会有难,便不由他不信!而一旦他懈惫了,我们就把自己的部队带进城,那时反悔也不怕了!”
魏延道:“此计确有可行之处,但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去,我想还像当年一样化了装与你同去,便由徐军师领军随后。”
冯菁道:“这次不可,魏大哥你与徐晃交过手,他认得你,你还是领军应变为好。让全真教中人护卫我就行了,至于徐大哥倒可以化装随后,在最适当的时机差人送上第二道手令。此外我们还要约定一个紧急情况下相互传递消息的方法,可以如此如此……”
众人计议停当,冯菁便化了装,与两名云游道士一起进入樊城之中。
此时徐晃在樊城正有些坐立不安。主要是刚刚接到曹操大军在赤壁失利的消息,究竟败到什么程度,却毫无所知。正在这时,忽报外面有一位姑娘与两位道长求见。这真是奇怪的组合,于是徐晃传令接见。
一见之下,却是大吃一惊:“菁儿……怎么是你?我们现在可是敌对关系,你怎能随便就来?”冯菁笑道:“自从嵩山一别之后,我和杨大哥都非常想念你,今日特来拜访一下老朋友。别来无恙乎?”
徐晃狐疑道:“没那么简单吧?看在我与锦川相识一场的份上,假如夫人有什么为难之事,只要不违背军国大计,我便通融一把。”
冯菁笑道:“公明大哥不愧是名将,一猜就着!不过,这次有为难之事的却是大哥你啊!不知大哥对前线的局势有听说吗?”
徐晃沉吟道:“只略知大概。难道说……”
“很不妙!生还者寥寥无几。”冯菁接过说道。
“啊?那么曹承相呢?他怎么样了……”徐晃一急,竟抓住了冯菁的手,但他感到菁儿的手腕珠圆玉滑,竟无处使力。
冯菁略一使力,便滑出了他的掌握,说道:“别急,他还无恙,但只剩几百人,被我夫君困在华容道……”
徐晃长叹道:“我明白了!菁儿你是做说客来的!你既然冒险前来,说明你们的大军也离此不远了吧?但这事情免谈!尽管我知道自己已成孤军,但没有承相命令,我也决不会轻易让出樊城!为将之道,本来如此。”
冯菁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于是追问道:“徐将军英雄了得,人所共知。但如果有承相命令呢?”
“军令如山,自然依令执行!”徐晃毫不犹豫道。
冯菁心中暗笑,表面上却叹口气道:“那么将军接令吧。”随即出示曹操手令。
徐晃见了一愣:“手令似是不假,但怎会收在你处?”冯菁道:“将军有所不知,我夫君已和我伯父签了盟约,不久便可看到,想来约中条款如此,所以便有手令送到我手上啦!”
徐晃有些狐疑道:“按理也该先通知我一声才对啊。”
冯菁道:“将军稍安忽躁,我想应该会有的吧!”
果然没过多久,便有士兵来报:“有信使来到,送来承相命令。”徐晃急见之下,却是曹操侍卫“王图”,传来的手令与冯菁手上一般无二。徐晃对王图依稀有些印象,再问了许多问题,王图对答如流,丝毫不假。最后王图说道:“承相人困马乏,危在旦夕,将军若不依令,只恐横生枝节。”
徐晃再问道:“我素知杨华极为喜爱菁儿,如果我把她扣下,用以交换承相的安全,你看行得通吗?”
“这……”王图一时难以回答,“此计虽妙,却为行险,小人愚鲁,不知是否有用。但将军如此违抗军令,王图私下以为,只怕两头都不讨好……”王图总算说了些介于轻重之间的话。
冯菁来时,早已料到有此一招,从容不迫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杨华身边妻妾如云,我不过是一名寻常女子,怎可与承相万金之驱相比?将军如果真为承相着想,则不可为此;将军如果另有用意,也无须为之……”
徐晃扬手制止冯菁再说下去,仰天长叹道:“看来我方大势去矣!王侍卫你便回报承相,我依令执行。”说罢便下令手下军兵尽撤城防,至军营集中,不得有误。同时请冯菁派人前来接收。
冯菁大喜,便让跟随身边的道士出去传递消息,通知自己人即刻赶来……
此时天色渐晚,诺大一个樊城,若要接收是有一些时间差的。全城显得有些混乱。当然首先进行接收的就是守城的兵马。徐晃已经下令大部分兵马前往西门指定地点,在魏延的监督下易帜,却暗中留下剩余一部份兵马,马蹄以棉布包裹候命。他忽然对冯菁说道:“樊城交给你们了,但我要走了,为策安全,还请夫人伴我们同行一程!”
冯菁大惊道:“人说‘大丈夫一言九鼎’,将军怎可言而无信?”徐晃叹道:“且让你多长一智:这叫‘兵不厌诈’。快走,莫待我用强!”
冯菁幽幽地说道:“将军当年在嵩山脚下曾向杨大哥承诺:‘日后必有一报’,难道也是‘兵不厌诈’吗?”
徐晃叹道:“那倒不是。唉!我不伤害你,也不虐待你,还不行吗?”
冯菁耍赖道:“不走!我没准备,肚子好饿!”
徐晃道:“事不宜迟,路上自有干粮……”
“不!你的干粮我吃不惯,你让人到那边去买那种红色的米糕给我吃,我就跟你走!”
徐晃一看并不费事,便让手下上前抢了几块红色米糕带上,然后趁乱出了南门,一路上竟也无人阻挡,来到旷野之后,便径往襄阳地界而去……
总算偷渡过汉江,徐晃松了口气!正要继续往前赶路之时,忽然左侧芦苇丛中亮起一排火把,有人大叫:“欢迎徐将军加入我军!”徐晃大惊,再往右去,右边也亮起一排火把,有人致辞:“徐将军弃暗投明,乃明智之举!”徐晃此时那敢“投明”?只得往夹道空隙而尚无火把之处急走!
然而,这条火把形成的夹道似乎无穷无尽,一路上。两边尽是盈耳的“欢迎”之声。徐晃在嵩山脚下曾有过类似的经历,知道此时已陷入八卦阵!不得已,想以冯菁为要挟时,冯菁却在入阵之后便不知去向!
徐晃此时疲劳已极,看看部下也大多筋疲力尽,他知道此阵能把人累死,于是止步,高声问道:“你们有谁能出来与我答话?”
前面阵门开处,一溜走出三人:冯菁、徐庶,还有一位竟是张辽!
徐晃与张辽相交莫逆,此时大为讶异:“是文远兄么?怎么你也在这里……”张辽笑道:“公明兄别来无恙?我奉曹公之命,跟随护卫侄女冯菁,其它好说,可你若想伤她,就要先过我这一关!其实我这儿也还有一份承相给你的同样军令……”张辽展示曹操手令。
徐晃叹道:“原来你也是……唉!怎不早说?”既然有了先例,有了同道中人,而且还是至交好友,徐晃也就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