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官人-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听了不以为意,虽然死了很多人,很多要好的兄弟已经不在了,他们还是希望跟大华部队一拼到底。
    “大将军,战争哪能不死人?我等愿意跟大庆一拼到底,虽死亦无憾!”
    “对!大将军,待我等休息几日,再跟大庆拼个你死我活。”
    面对这么多斗志昂扬的将士,李权笑着摆了摆手:“不然,今日叫你们来此,其实本将军已经有了计划。”
    “将军已有折中之策了?”
    “如今敌我双方都聚集了空前规模的部队,如此打下去不知要何时才能分出胜负。而要支持这样规模的战斗,我大华朝廷需要源源不断地送来粮饷,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我们在这儿多耗一天,朝廷的负担就多重一分。虽说大庆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但毕竟是在大庆的国境之中,对方这方面的压力肯定更小。这么一直消耗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所以本将就想能不能想办法切断庆军粮道。如果有一只奇兵断了庆军粮道,他们岂非不战自乱?如此也省去了将士拼杀的风险。”
    粮食永远都是战斗中最重要的一环,谁都知道这一点,谁都知道切断粮道是最快的胜利捷径。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谁家粮道这么容易被切断呢?
    如今和大庆军队对峙,对方已经占据了各个通往大庆腹地的隘口,而粮道自然是在大军背后。想要对粮道动手就得先绕过大庆部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路口都被堵住了。
    这些都是在大华生长的士兵,不熟悉碧州地形,所以觉得不可能绕过大庆军队的营寨。
    但李权不然,他是土生土长的碧州人,在碧州生活多年,对碧州你地形山貌了解得很清楚。
    “本将军准备亲自带上一支三万人队伍走山路绕过庆军防线,直接攻占大庆京城”
    此话一出,满堂巨惊。
    “将军!这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太冒险了!而且也不知哪儿来的山路啊?”
    “本将军心中自然有数,本将军心意已决,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使用险招。这一战关系重大,本将军走后你们一定不能走漏风声,日后跟大庆的战斗要以周旋为主,一切事宜由参军代为处理。”
    李权平静地下达命令,身边的慕容冰却瞪了他一眼。
    ……
    ……
    “你为何不事先只会我一声?”
    军议结束后,慕容冰拉住了李权,话语中透着强烈的不满。
    “你是不是打着什么鬼主意想支开我一人离开?我可告诉你,如果你有半点儿鬼心思,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李权笑了笑:“慕容姑娘,你忍到现在才说这样的话,证明你内心还是相信我的。既然你相信我,又何必问这些呢?”
    慕容冰眉头轻蹙:“我只是不知道你为何忽然选择冒险。”
    “现在时间紧迫,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庆皇帝似乎失去了未卜先知的能力,我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干点儿什么,万一以后那国师又来帮助他怎么办?所以,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我还是要试一试。”
    慕容冰沉吟了许久:“你确定碧州有山路能绕过大庆的主力军?”
    “当然,别忘了我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碧州城外有些什么我比谁都清楚。碧州城西北方向有座山叫碧山,现在正直春季,万物吐新,林木相当茂盛,少量军队从经过碧山不会被人发现,翻过碧山后沿小道往西走一月,中途经过龙骨岭、蟒山,可以抵达淮海郡,我在淮海郡有过一些作为,哪里的百姓很相信我,我让士兵扮作寻常人从淮海郡经过应该没有问题,最后就可以从淮海郡一路杀至京城。期间可能有两月时间。
    只要能攻占京城,便可以断了他们的根基,届时你要时刻监视庆军动向,不可然他们回撤,一定要拖住大部队。届时我在遣人原路返回,你在安排一批新的部队走山路进驻京城。同时让两国其他交界处的士兵共同进攻,庆朝内外受敌,就算国师回来也休想扭转败局。”
    慕容冰点了点头:“若此事真如你所想,那你便是大华的功臣,我也会记你一份情。”
    “得!”李权摆摆手,“您的情我可不敢要,每次都说得好听,没一次兑现过!”
    “你!”慕容冰气节,但想想好像事实就是如此,脸色一正,咬牙道:“这次不一样!只要你能为大华的完成旷世奇功,不管你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我要你嫁给我也行?”
    这话李权没经过脑子,下意识就说出来了。可刚一出口,李权就捂住了嘴,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子,心说这玩笑是随便能开的?
    原以为慕容冰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只是愣了愣,然后抿着嘴唇小声道:
    “没问题,只要你能完成任务,并且在之后还肯要我的话。”
    李权愣住了,掏了掏耳朵。
    “这是圣后娘娘能说出来的话?”
    说完之后,慕容冰没有停留,不等李权回应,自己已经出了军帐。
    当天夜里,李权组织了三万精锐,带足干粮和一些轻便的短兵器,在夜色的掩护下进入了碧山。
    碧山李权来过几次,知道山上有座观音庙。观音庙往上两三百米后有一小道可通山的背面,只是因山的背面极其险峻,很少有人敢从那里过。
    李权也是偶然听山中采药人说起的,自己也是第一次走。
    但李权相信这点儿困难对这些的士兵来说算不得什么,只要翻过了碧山,接下来的路途就好多了。
    而李权执意涉险偷袭京城,其目的一方面是跟他说的一样,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乘此空挡救出被困京城的娘亲。
    皇上和国师都不在京城,如此好的机会,李权怎会放过?所以这一次冒险是势在必行的。
    ……
    ……
    一月——
    两月——
    三月过去了……
    大清皇帝御驾亲征已达三月之久,失去了皇帝坐镇的京城反而特别热闹,因为几乎每天都有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的百姓赶到京城,每个人都以为战争不管怎么打,住在皇帝的地盘儿上总比其他地方安全得多。
    这里跟以前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丞相府中,古柏还是那个给皇上做苦力的人,京城全由他一人掌握,大小事务都要让他过目。
    权力是越来越大,但古柏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
    案几上摆满了各地奏折以及前方军情,堆积如山已经挡住了他的脸。
    门外,古莫走了进来,手上还捧着一堆折子。
    这些年,古莫倒是看着成熟了许多,当年跟李权学习的时候就说过,他要做他父亲的左右手,为他父亲分担压力。就现在看来,这小子倒是完成了当年的梦想。
    但他自己清楚,那时的梦想还没有实现,虽然看上去给父亲做了很多事,实际上一些重要的事情他还是插不上手。
    放下新来的一堆折子,又看了看一直低头的父亲,古莫又尝试着问道:
    “父亲,这么多奏章,很多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不如让孩儿给您批几个?您老也好多休息休息不是?”
    “不可,此乃皇上任命,岂能越俎代庖?再小的事儿也要为父亲自过目。”
    古莫皱起眉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请求帮父亲分担了,可得到的回答每次都一样,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便多嘴了一句。
    “皇上远在千里之外,哪能知道这些?孩儿帮父亲看看又如何?父亲您为何这么傻?”
    “傻?”古柏忽然停下了笔,抬头看着儿子,“傻一点儿不好么?为父问你,现在我的官职是什么?”
    “丞相啊!”古莫有些莫名其妙。
    “丞相之上还有什么高官?”
    “没……没有了。”
    “你都知道已经没有比丞相更大的官了,为何还要学人家聪明?你太聪明会让皇上觉得你还想往上爬,丞相再往上就只有皇帝了。所以,还是傻一点儿的好。简简单单,只是批折子而已,又没让为父去前线打仗,有什么好抱怨的?倒是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
    听父亲这么一解释,古莫倒是明白了几分,心中那叫一个佩服,笑道:“原来父亲是大智若愚啊!”
    古柏不在意,转而问道:“最近京城有什么事情发生没有?”
    古莫想了想:“大事倒是没有,只是近日进入京城的难民越来越多,城中各处都竖起了帐篷,孩儿心想接下来的难民怕是不能再进城了吧?”

第876章 :意外的重逢

    “京城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百姓了吗?”
    说话间,古柏皱起了眉头。
    “不知为什么,原因为难民已经收纳得差不多了,谁知这一周又来了一批,一连几天已有三万人进入了京城,照这个势头下去,京城就没接到可言了。”
    “这时候了怎么还会有那么多难民进城?究竟是什么地方来的人?身份弄清楚了没有?”
    古莫有些闪躲,支支吾吾地回答:“这个……这个……最近的难民实在是太多,没法逐个问清楚身份,而且就算对方说了身份也无从证实……”
    话没说完,古柏脸色就变了,低声质问:“之前我怎么跟你说的?!”
    古莫吓得一阵哆嗦:“父亲说现在皇上不在,城中空虚,任何一个人都要查明身份才能放进来,如果没法说明身份的人,就将其驱逐。”
    “那现在呢?现在京城怎会人满为患?”
    “因为……因为难民实在是太多,孩儿觉得如果京城不接纳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父亲不是常说文官要有一颗向善之心?”
    古柏眉头皱得更紧,想要说什么,然后又摇摇头:“罢了,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就先这样吧。现在最重要的是督促各地往前线输送粮饷,今日要送上前线的十万斤粮都装车了?”
    “正在装,本个时辰后可以出发。”
    古柏总算听到一个不错的消息,这才略感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去吧。”
    古莫没有走,在一边犹豫了一会儿,终是忍不住低声道:“父亲,京城的粮食已经支撑不了半月了,秋收还要两月多。这仗何时才能打完?不能这样频繁送粮了。”
    “不送?难道让皇上挨饿?”
    “……”
    “好了,不要多想,出现这种状况应该是好事,因为敌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补给线更长,粮食的压力更大,如今我军尚面临压力,何况对方?记住,无论如何,粮食一定要如期运到,就算我们挨饿,百姓挨饿也不能让军队挨饿。这场战争看似是士兵之间的拼杀,其实拼的就是国力。谁的国力先支持不住,谁就将失败。所以,粮食是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
    古莫认认真真的听着,他以为自己现在懂的已经够多,足够独当一面了,却不想还是父亲看事情看得更透彻。
    简单的谈话让古莫有所收获,正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出现了。
    “果真姜还是老的辣,丞相大人,五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
    ……
    京城外,那片熟悉的西湖山水中,一如往昔的平静。但这份平静中又多了一丝生气。
    湖边,上官柔儿在草地上张开了几张巨大的画卷。
    画卷上全是奇奇怪怪的斑点。
    “前辈你看,这就是我从摘星楼里看到的图案。”
    上官柔儿口中的前辈自然就是西湖中的蛟龙。
    这五年,上官柔儿为了躲避国师一直藏在西湖底。也算是上官柔儿运气好,误打误撞到了这里,被龙葵发现,交流之后得知是调查国师才沦落至此。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知道上官柔儿跟国师作对后,龙葵救了她一命。
    进一步了解之后,龙葵又发现这个女人跟李权关系密切。
    有了李权这层关系,龙葵就更要对上官柔儿负责了,于是让她在西湖藏身。
    没想到这一躲就躲了整整五年。
    五年之中,上官柔儿不敢离开西湖半步,因为一旦离开龙葵守护的这片区域,冥冥中有股力量就会发现她。为此,上官柔儿一度认为自己会被困在西湖一辈子,直到三月前,皇上御驾亲征之后,那股盯着上官柔儿的神秘力量才消失。
    所以说,三个月前,上官柔儿才恢复了自由身,了解到外界境况之后,没有着急离开,她认为或许是国师跟随皇上出征了,于是抓紧这个机会继续进行自己的调查。
    京城中没了皇上也没了国师,上官柔儿就像脱缰的野马变得肆无忌惮,占星楼被她里里外外翻了一个遍,却没有任何新发现,除了李权看到过的星辰图之外,再没有其他。
    对于国师,龙葵也很好奇,她也想知道那个将自己封印在西湖的妖人究竟是何身份。但她不能离开西湖,就让上官柔儿将看到的星辰图画下来。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场景。
    上官柔儿的手抄本没有着色,看上去不如真实壁画那么形象。
    龙葵在一边静静看着,沉思中显示出的老成跟她的相貌极其不符。
    “就这些?”
    “恩。”
    龙葵摇了摇头:“不对呀!如果只有这些,当年封印我的该另有其人。”
    上官柔儿愣了愣,对她而言,要理解龙葵这句话真是有些难度。
    “前辈,这些到底是什么?”
    龙葵看了看她:“你恐怕不会明白,这是星韵图。那位国师体内的星韵图!只连接到第四层星韵,凭此实力是不可能将我封印的。”
    上官柔儿相信自己是真的听不懂了,想了想又说:“前辈,除了这壁画有问题,我还发现守卫摘星楼的人有问题。我总觉得他们精神有些不对劲,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您看要不要我抓一个回来您查查?”
    龙葵点了点头。
    上官柔儿立即动身,从西湖很快到了京城门口。
    结果当他再次回到京城门口的时候却发现京城变了!
    一群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平民打扮的人在京城中成群结队,拿起刀,跟京城所剩无几的军队开始了战斗。
    京城乱作一团,沙尘冲天而起,哭嚎声,喊杀声,响成一片,真正的百姓都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敢乱动,而那些突然出现的“恶人”却悍不畏死,跟京城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拼杀。从这些人的动作来看,绝不是什么“百姓“,明显是经过专业训练且战斗力极强的正规军,个人实力强,整体配合也相当默契,留在京城的部队在他们面前竟脆弱得如同小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上官柔儿在门口愣住了,“怎么忽然有军队出现在了京城?”
    足足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现在可不是傻愣着的时候,这样的战斗持续下去,京城军队很快就要被灭,万一守在摘星楼门口的士兵也被杀了怎么办?
    想到这儿,上官柔儿加快了速度,冲入京城后跃上房顶,飞快地向摘星楼去。
    上官柔儿的担心没有错,当她出现在摘星楼不远处时,正好发现有人围攻摘星楼门口的守卫。
    地上已经有几个守卫死了,就上官柔儿视线中,只剩了最后一人!
    “住手!”
    一声厉啸,上官柔儿冲了过去。看似很远的距离,对上官柔儿来讲却是刚刚好,正好在行凶者举起屠刀的时候到了两人中间。
    那是李权带来的三万精锐,遇到的突发情况多不胜数,上官柔儿的出现没有让他停下动作,一咬牙,准备将两人一块儿劈了。
    “找死!”
    上官柔儿杀意已现,面前的就算是精锐,但在上官柔儿面前还是那样弱不禁风。
    不过,状况又发生了。
    一股突如其来的气浪将身着百姓服饰的士兵掀翻在地,同时也让他躲过了一劫。
    上官柔儿感受到了那股气浪,表情变得严峻起来,她能感受到那股气浪给她带来的威胁,正准备使用全力应对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柔儿!”
    听到这声音,上官柔儿娇躯一颤,这实在是太熟悉了,同时又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陌生……
    “李权?”
    上官柔儿疑惑地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她不敢相信,她知道李权已经受到皇帝的迫害去了大华,现在怎么会出现在大庆京城呢?
    随着远方身影越来越清晰,她逐渐认出了李权,虽然五年多不见,但感觉一点儿都没变。
    一瞬间,上官柔儿自己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竟然激动得留下了眼泪,似乳燕一样扑到了李权的怀里。
    “你你你……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我……我……”
    姑娘激动的情绪告诉男人他在心中的地位,上官柔儿的热泪让李权心中暖暖的,同时也一样激动,一边擦拭对方的眼泪,一边问:“柔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见面一瞬间,两人问出了同样的话,感动之后相互看了眼,都像傻子一样笑了起来。
    上官柔儿“咯咯咯”地扭动腰肢,笑得花枝招展,脸上哪有半点儿冷意?就像是冰雪中融化出了美女一样,给人惊艳的感觉。
    上官柔儿是太想念这个怀抱了,五年时间被困西湖,当她看到李权的瞬间才明白,原来见到牵挂之人回事这种感觉。
    经历过离别才懂得珍惜,突然的重逢让她明白自己要正视自己的情感,化作伊人,倾心投怀的感觉也挺好的。
    上官柔儿享受地将脸贴在了李权胸前,仿佛要这么呆一辈子。
    李权仅仅地搂着柔儿,经过三个月的跋涉,刚到京城就见到了自己牵挂的女人,这份喜悦也让他无法形容。
    如此拥抱了好久,两人才注意到周围异样的目光。
    上官柔儿羞红着脸,挣脱了李权:“刚才的问题,谁先说?”

第877章 :母子相见

    伴随李权出现的还有一群平明打扮的士兵,他们靠着这样的打扮,混在百姓之中分批进入了京城,这次由内而外的入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功。
    京城官员全被抓了起来,为数不多的反抗势力也被迅速清理,京城落入了李权手中。
    身后的士兵看押着京城的官员,好多人至今为止都没有搞清楚现在的情况。
    现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上官柔儿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说不能将那最后一个守卫杀了,然后就静静地等在了一边。
    李权也知道现在是办正事儿的时候,没有跟上官柔儿多说什么,朝身后的士兵询问:“京城情况如何了?”
    “回禀大将军,大庆京城已经完全落入我们的掌握之中,只有皇宫尚无人骚扰。”
    李权点点头:“很好,将所有大庆官员看押起来,不过,要以礼相待。”
    “是!”
    士兵带着官员离开,但古柏父子尚且跟在李权身后。
    李权回过身:“丞相大人,我母亲应该在皇宫吧?现在得烦您带个路了。”
    古柏脸色平静,没有丝毫变化,点点头转身往皇宫方向去。
    古莫回头看了看李权,眼神有些怪异,之后也紧紧跟在了父亲身后。
    “柔儿,跟我走。”
    李权淡淡地说了一句,没有给上官柔儿反驳的机会。
    上官柔儿走在队伍最后,看着前方男人的背影有些发痴。她虽不了解现在的情况,但想想也该猜到是眼前这个男人带了一批人将京城占领了。不知为何,柔儿心中不受控制地生出了一丝自豪感,感觉跟在这个男人身后特别踏实。
    想着,不知不觉地脸有些红了。
    “丞相,五年不见您的变化还挺大的,看来是没少帮皇上,不然也不会显得如此苍老。说实话,我对京城诸位大臣的了解不多,但心中对承想倒是最佩服的。”
    走在前往皇宫的路上,李权平静地说着闲话。
    “李大人的变化也挺大的,短短五年时间就能以此方式重回故土,当真是让人吃惊。不过,李大人您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么?”
    “后果?都这年头了,谁还管什么后果?不知道丞相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情不?从皇上对我李家提起屠刀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有今日,今日的局面全都是皇上一手造成的。如若不然,今日皇上出征,我所在的位置就不是大庆京城,而是大华京城了。”
    想着往事,李权心有怨气,他怎么也不明白皇上为何会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命数而让亲人变仇人?
    “是皇上先不仁,今日我便只有不义!”
    古柏看了看李权,眉宇间多了一丝忧愁:“哎!当年的事情本官并不清楚,不过从李大人离开京城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会有今日之变。本官曾多次的提醒皇上对李家对李大人要宽容,可不知皇上为何如此执着?本官之所以耳吃惊,是没想本官所担心的事会发生得这么快。”
    李权稍显诧异地看了看古柏,然后转移话题道:“对了,这些年间,我母亲在皇宫过得如何?”
    “李大人这话叫人如何回答?皇上对大人母亲倒是呵护备至,可心不在此,心有所牵,这样当算是过得好还是过得不好?这些问题还是等李大人见到母亲的时候亲自问吧。”
    李权不再说话,前方已能看皇宫的影子了。
    再走片刻,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各个出口都又李权的士兵把守,里面的宫女太监一个个心惊胆战,全都躲在隐蔽的角落中。
    现在的皇宫显得格外冷清,除了偶尔掠过的鸟之外似乎没有别的风景。
    在古柏的带领下,李权在靠近御花园的太清殿找到了芳素。
    母子重逢少不了一番惹人心酸的哭啼。
    五年过了,每个人都有变化,芳素也不例外。这位美艳母亲的身上,李权终于找到了岁月的痕迹,黑发中藏着的银丝,眼角的皱纹都是母亲曾经没有的。
    “孩儿不孝,让娘亲受苦了。”
    李权哽咽着,跪在了地上。
    上官柔儿也跟着跪下,李权身后的几十号士兵也跟着跪下……
    芳素看着儿子,看着他身后的士兵,以及整个被儿子掌控的京城,心潮澎湃,抿着唇,良久才道:“权儿你不知道,当年你爹看到你的时候就说过,说他的孩子是龙!是遨游天地的巨龙!娘从来没有怀疑过你,更没有怀疑过你爹,娘知道,天下间没有人能压住你。就算暂时落魄,终有一天也是会站起来的。所以娘知道,你总有一天会走到娘的面前,看来,娘真的的是没看错。”
    李权起身,揉了揉眼睛:“娘,咱们到里屋单独说话。”
    就近找了间宫殿,母子二人坐在一起手按着手,眼中闪动的还是思念。
    “权儿,你怎生也有白发了?”
    “有吗?没有吧?”
    “让娘好好看看。”
    说着,芳素就要细看。
    李权抓住了芳素的手:“孩儿年纪也不小了,有点儿白发也不是什么大事。娘不也有了吗?兴许是娘亲传给权儿的呢。”
    “贫嘴!”
    “娘,这些年你怎么过的?那皇帝没有为难你吧?”
    “为难?当然没有,除了不能离开皇宫之外,其他都没有限制。”
    “如此孩儿便放心了。”
    “权儿你过得如何?五年之中发生了什么事?”
    “娘就放心吧,孩儿的本事您还不清楚?这五年搬到了大华京城,然后开了一家小学堂,结果遇到贵人帮助,小学堂很快就发展壮大,生活也是越来越好。您的各位儿媳妇也都身体健康,儿子把他们都养得白白胖胖,两个小崽子也很好。嗣儿已经跟大华太子的女儿订婚了。”
    “五年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芳素有些感慨,“对了,权儿有没有收到娘亲给你的信?”
    “收到了。”
    “那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人,想要孩儿性命,不过孩儿这五年时间可不是白费的,已经把那个人给杀了。然后大华皇帝发现大庆有动静,决定先下手为强,封孩儿为大将军,统领大华两百万大军。如今大清皇帝御驾亲征,正在碧州和大华主力对峙,孩儿就乘此空挡,翻过碧山,通过淮海郡绕到了京城,目的就是带娘亲回家。”
    “回家?”芳素轻声呢喃着,看了看宫殿奢华的物件,眼眶又有了泪水。
    此处不管有多好,终归不是自己的家。
    “回家”二字无时无刻不在耳边回响,现在终于可以视线了。
    “是啊!是该回家了!不过……”芳素话音一转,“可若娘亲不在此牵制那个人,那人要是发疯起来天下都不得安宁。”
    “娘就放心吧!五年亲孩儿倒是惧他三分,但现在已经不同了。大庆气数将近,那个人身边已经没了助力,吕尚被孩儿所杀,国师又消失无踪,他身边只有一个宽叔。而大华高手尚未出动,若皇上着急想要打破世俗规矩,势必遭到更沉重的打击。而他在的碧州的军队也已坚持不了多久,明日起,孩儿的奇兵就要往各地进发,捣毁庆军各地粮仓,等待皇上的只可能是全军覆没。”
    芳素一惊,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你是说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没错!从孩儿带兵进入京城的一刻起,他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就算他能未卜先知,却也无法改变结果。”
    “他……他也会失败?”芳素有些失神,“他好像从未失败过……”
    “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若非他一再相逼,孩儿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若非他毁约,孩儿也不会跟大华朝廷孤注一掷!”
    “毁约……”
    芳素脸色有变,看了看李权,放在李权手背的手抽了回来。
    “娘,你怎么了?”
    芳素拧着眉头:“权儿,你可知道当初娘是怎么知道皇上对你动了杀心的?”
    李权摇了摇头。
    “这五年中,他跟娘亲说过最多的话便是证明你不是我的亲身骨肉。他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证明,真的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最开始,娘以为自己会丢掉一切杂念,任凭他说什么都不会相信。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当你亲眼看到一些矛盾的事情之后,心中不可能不产生动摇。再加上,我自己有自己的直觉,所以,在不知哪一天起就开始相信了他的话。”
    李权脸色大变:“娘!你怎么?”
    芳素平静地抬起手,阻止李权说话:“十几年前的那场大病,你说你失去了记忆,接着就性情大变。到了今时今日再想,其实无形之中已验证了他的说法。我的孩子是真的走了,而你不过是一个精神,占据了我孩子的身体罢了。”
    李权哑口无言,心中升起了一丝不详。
    芳素依旧笑着:“权儿,你不用紧张。娘如今依旧这么叫你,便是还认你这个儿子。娘最近想了很多,总算是想明白了,你来到娘的身边是娘的缘分,娘能感觉到你没有一丝恶意,在你心中,我就是你的娘亲。所以你放心,娘亲不会跟他一样,娘相信你让上天赐给我的孩子。”

第878章 :继续以前的调查

    五年后重逢,第一次对话竟然是这样的?
    李权怎么也想不到娘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或许真的是母子连心,李权能瞒过天下人却也瞒不过亲身母亲。
    听了芳素的话,李权不晓得该说什么,低头沉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